血细胞(英文:blood cells)是指悬浮于血浆中的血液有形成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类。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血细胞有稳定的形态结构、数量和比例,其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约占血细胞总数的99%,白细胞最少。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细胞比容为40%-50%,成年女性为37%-48%,血细胞比容可反映血液中红细胞的相对浓度。
主要类型
编辑红细胞
红细胞(erythrocyte,red blood cell)直径6-9.5μm,平均7.2μm,呈双凹圆盘状,中央较薄(1.0μm),周缘较厚(2.0μm),故在血涂片标本中呈中央染色较浅、周缘较深,无细胞核。在扫描电镜下,可清楚地显示红细胞这种形态特点。红细胞的这种形态使它具有较大的表面积(约140μm2),从而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其功能――携O2和CO2。新鲜单个红细胞为黄绿色,大量红细胞使血液呈猩红色,而且多个红细胞常叠连一起呈串钱状,称红细胞缗线。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其形状呈两面中央凹的圆饼状。
红细胞有一定的X和可塑性,细胞通过毛细血管时可改变形状。红细胞正常形态的保持需ATP供给能量,由X细胞缺乏线粒体,ATP由无氧酵解产生;一但缺乏ATP供能,则导致细胞膜结构改变,细胞的形态也随之由圆盘状变为棘球状。这种形态改变一般是可逆的。可随着ATP的供能状态的改善而恢复。
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红蛋白是含铁的蛋白质,约占红细胞重量的33%。它具有结合与运输O2和CO2的功能,当血液流经肺时,肺内的O2分压高,CO2分压低,血红蛋白即放出CO2而与O2结合;当血液流经其它器官的组织时,由于该处的CO2分压高而O2分压低,于是红细胞即放出O2并结合CO2。由于血红蛋白具有这种性质,所以红细胞能供给全身组织和细胞所需的O2,带走所产生的部分CO2。
正常成人每微升血液中红细胞数的平均值,男性约400万~500万个,女性约350万~450万个。每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男性约 12~15g,女性约10.5~13.5g。全身所有红细胞表面积总计,相当于人体表面积的2000倍。红细胞的数目及血红蛋白的含量可有生理性改变,如婴儿高于成人,运动时多于安静状态,高原地区居民大都高于平原地区居民,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的改变、以及血红蛋白的质和量的改变超出正常范围,则表现为病理现象。一般说,红细胞数少于300万/μ1,血红蛋白低于10g/100ml,则为贫血。此时常伴有红细胞的直径及形态的改变,如大红细胞贫血的红细胞平均直径>9μm,小红细胞贫血的红细胞平均直径<6μm。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由于血红蛋白的含量明显降低,以致中央淡染区明显扩大。
红细胞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使出入红细胞的水分维持平衡。当血浆渗透压降低时,过量水分进入细胞,细胞X成球形,甚至破裂,血红蛋白逸出,称为溶血(hemolysis);溶血后残留的红细胞膜囊称为血影(ghost)。反之,若血浆的渗透压升高,可使红细胞内的水分析出过多,致使红细胞皱缩。凡能损害红细胞的因素,如脂溶剂、蛇毒、溶血性细菌等均能引起溶血。
红细胞的细胞膜,除具有一般细胞膜的共性外,还有其特殊性,例如红细胞膜上有ABO血型抗原。
外周血中除大量成熟红细胞以外,还有少量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称为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在成人约为红细胞总数的0.5%~1.5%,新生儿较多,可达3%~6%。网织红细胞的直径略大于成熟红细胞,在常规染色的血涂片中不能与成熟红细胞区分。用煌焦蓝作体外活体染色,可见网织红细胞的胞质内有染成蓝色的细网或颗粒,它是细胞内残留的核糖体。核糖体的存在,表明网织红细胞仍有一些合成血红蛋白的功能。红细胞完全成熟时,核糖体消失,血红蛋白的含量即不再增加。贫血病人如果造血功能良好,其血液中网织红细胞的百分比值增高。因此,网织红细胞的计数有一定临床意义,它是贫血等某些血液病的诊断、疗效判断和估计预指标之一。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天。衰老的红细胞虽无形态上的特殊性,但其机能活动和理化性质都有变化,如酶活性降低,血红蛋白变性,细胞膜脆性增大,以及表面电荷改变等,因而细胞与氧结合的能力降低且容易破碎。衰老的红细胞多在脾、骨髓和肝等处被巨噬细胞吞噬,同时由红骨髓生成和释放同等数量红细胞进入外周血液,维持红细胞数的相对恒定。
白细胞
1、概念和分类
白细胞(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为无色有核的球形细胞,体积比红细胞大,能作变形运动,具有防御和免疫功能。成人白细胞的正常值为4000~10000个/μ1。男女无明显差别。婴幼儿稍高于成人。血液中白细胞的数值可受各种生理因素的影响,如劳动、运动、饮食及妇女X期,均略有增多。在疾病状态下,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值皆可发生改变。光镜下,根据白细胞胞质有无特殊颗粒,可将其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两类。有粒白细胞又根据颗粒的嗜色性,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粒白细胞有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两种。
2、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 granulocyte,neutrophil)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胞呈球形,直径10-12μm,核染色质呈团块状。核的形态多样,有的呈腊肠状,称杆状核;有的呈分叶状,叶间有细丝相连,称分叶核。细胞核一般为2~5叶,正常人以2~3叶者居多。在某些疾病情况下,核1~2叶的细胞百分率增多,称为核左移;核4~5叶的细胞增多,称为核右移。一般说核分叶越多,表明细胞越近衰老,但这不是X的,在有些疾病情况下,新生的中性粒细胞也可出现细胞核为5叶或更多叶的。杆状核粒细胞则较幼稚,约占粒细胞总数的5%~10%,在机体受细菌严重感染时,其比例显著增高。
中性粒细胞的胞质染成粉红色,含有许多细小的淡紫色及淡红色颗粒,颗粒可分为嗜天青颗粒和特殊颗粒两种。嗜天青颗粒较少,呈紫色,约占颗粒总数的 20%,光镜下着色略深,体积较大;电镜下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0.6~0.7μm,电子密度较高,它是一种溶酶体,含有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等,能消化分解吞噬的异物。特殊颗粒数量多,淡红色,约占颗粒总数的80%,颗粒较小,直径0.3~0.4μm,呈哑铃形或椭圆形,内含碱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等。吞噬素具有杀菌作用,溶菌酶能溶解细菌表面的糖蛋白。
中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功能。当机体某一部位受到细菌侵犯时,中性粒细胞对细菌产物及受感染组织释放的某些化学物质具有趋化性,能以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管,聚集到细菌侵犯部位,大量吞噬细菌,形成吞噬小体。吞噬小体先后与特殊颗粒及溶酶体融合,细菌即被各种水解酶、氧化酶、溶菌酶及其它具有杀菌作用的蛋白质、多肽等成分杀死并分解消化。由此可见,中性粒细胞在体内起着重要的防御作用。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后,自身也常坏死,成为脓细胞。中性粒细胞在血液中停留约6~7小时,在组织中存活约1~3天。
3、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ic granulocyte,eosinophil)占白细胞总数的0.5%-3%。细胞呈球形,直径10~15μm,核常为2叶,胞质内充满粗大、均匀、略带折光性的嗜酸性颗粒,染成桔红色。电镜下,颗粒多呈椭圆形,有膜包被,内含颗粒状基质和方形或长方形晶体。颗粒含有酸性磷酸酶、芳基X酯酶、过氧化物酶和组胺酶等,因此它也是一种溶酶体。
嗜酸性粒细胞也能作变形运动,并具有趋化性。它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释放组胺酶灭活组胺,从而减弱过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还能借助抗体与某些寄生虫表面结合,释放颗粒内物质,杀灭寄生虫。故而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抗过敏和抗寄生虫作用。在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病时,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它在血液中一般仅停留数小时,在组织中可存活8~12天。
4、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basoophilic granulocyte,basophil)数量最少,占白细胞总数的0%~1%。细胞呈球形,直径10-12μm。胞核分叶或呈S形或不规则形,着色较浅。胞质内含有嗜碱性颗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染成蓝紫色,可覆盖在核上。颗粒具有异染性,甲苯胺蓝染色呈紫红色。电镜下,嗜碱性颗粒内充满细小微粒,呈均匀状或螺纹状分布。颗粒内含有肝素和组胺,可被快速释放;而白三烯则存在于细胞基质内,它的释放较前者缓慢。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组胺和白三烯参与过敏反应。嗜碱性粒细胞在组织中可存活12-15天。
嗜碱性粒细胞与肥大细胞,在分布、胞核的形态,以及颗粒的大小与结构上,均有所不同。但两种细胞都含有肝素、组胺和白三烯等成分,故嗜碱性粒细胞的功能与肥大细胞相似,但两者的关系尚待研究。
5、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monocyte)占白细胞总数的3%~8%。它是白细胞中体积最大的细胞。直径14~20μm,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形态多样,呈卵圆形、肾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形等。核常偏位,染色质颗粒细而松散,故着色较浅。胞质较多,呈弱嗜碱性,含有许多细小的嗜天青颗粒,使胞质染成深浅不匀的灰蓝色。颗粒内含有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非特异性酯酶和溶菌酶,这些酶不仅与单核细胞的功能有关,而且可作为与淋巴细胞的鉴别点。电镜下,细胞表面有皱褶和微绒毛,胞质内有许多吞噬泡、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颗粒具溶酶体样结构。
单核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明显的趋化性和一定的吞噬功能。单核细胞是巨噬细胞的前身,它在血流中停留1-5天后,穿X管进入组织和体腔,分化为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消灭侵入机体的细菌,吞噬异物颗粒,消除体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并参与免疫,但其功能不及巨噬细胞强。
6、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lymphocyte)占白细胞总数的20%~30%,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直径6~8μm的为小淋巴细胞, 9~12μm的为中淋巴细胞, 13~20μm的为大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数量最多,细胞核圆形,一侧常有小凹陷,染色质致密呈块状,着色深,核占细胞的大部,胞质很少,在核周成一窄缘,嗜碱性,染成蔚蓝色,含少量嗜天青颗粒。中淋巴细胞和大淋巴细胞的核椭圆形,染色质较疏松,故着色较浅,胞质较多,胞质内也可见少量嗜天青颗粒。少数大、中淋巴细胞的核呈肾形,胞质内含有较多的大嗜天青颗粒,称为大颗粒淋巴细胞、电镜下,淋巴细胞的胞质内主要是大量的游离核糖体,其他细胞器均不发达。
以往曾认为,大、中、小淋巴细胞的分化程度不同,小淋巴细胞为终末细胞。但目前普遍认为,多数小淋巴细胞并非终末细胞。它在抗原X下可转变为幼稚的淋巴细胞,进而增殖分化。而且淋巴细胞也并非单一X体,根据它们的发生部位、表面特征、寿命长短和免疫功能的不同,至少可分为T细胞、B细胞、杀伤(K)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等四类。
血液中的T细胞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75%,它参与细胞免疫,如排斥异体移植物、抗X等,并具有免疫调节功能。B细胞约占血中淋巴细胞总数的10%~15%。B细胞受抗原X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参与X免疫。
血小板
血小板(blood platelet)是骨髓巨核细胞细胞质的脱落物,本身不是细胞。正常数值为10万~30万/μ1。它是骨髓中巨核细胞胞质脱落下来的小块,故无细胞核,表面有完整的细胞膜。血小板体积甚小,直径2~4μm,呈双凸扁盘状;当受到机械或化学X时,则伸出突起,呈不规则形。在血涂片中,血小板常呈多角形,聚集成X。血小板中央部分有着蓝紫色的颗粒,称颗粒区(granulomere);周边部呈均质浅蓝色,称透明区(hyalomere)。电镜下,血小板的膜表面有糖衣,细胞内无核,但有小管系、线粒体、微丝和微管等细胞器,以及血小板颗粒和糖原颗粒等。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血小板的表面糖衣能吸附血浆蛋白和凝血因子Ⅲ,血小板颗粒内含有与凝血有关的物质。当血管受损害或破裂时,血小板受X,由静止相变为机能相,迅即发生变形,表面粘度增大,凝聚成团;同时在表面第Ⅲ因子的作用下,使血浆内的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后者又催化纤维蛋白原变成丝状的纤维蛋白,与血细胞共同形成凝血块止血。血小板颗粒物质的释放,则进一步促进止血和凝血。血小板还有保护血管内皮、参与内皮修复、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血小板寿命约7~14天。血液中的血小板数低于10万/μ1为血小板减少,低于5万/μ1则有X危险。
血小板颗粒有两种:特殊颗粒和致密颗粒。特殊颗粒又称α颗粒,体积较大,圆形,电子密度中等,内含凝血因子Ⅲ、酸性水解酶等。致密颗粒较小,电子密度大,内含5-羟色胺、ADP、ATP、钙离子、肾上腺素等。两种颗粒内容物的释放均与血小板功能有关。血小板小管系也有两种:开放小管系和致密小管系。开放小管系散在分布,管腔明亮,开口于血小板表面,借此摄取血浆物质和释放颗粒内容物。致密小管系是封闭的小管,多分布在血小板周边,管腔电子密度中等,能收集钙离子和合成前列腺素等。血小板周边有环行排列的微丝和微管,与血小板的形态变化有关。
贫血
编辑简单地说,血细胞就是来运输O2的载体,如果血细胞减少,红细胞就减少,就会贫血。
比容
编辑1、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血细胞比容。
2、英文名:hematocrit缩写: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比身体部位或器官:血细胞自动分析仪:
男 性:0.40~0.50 (40~50vol%);
女 性:0.37~0.48 (37~48vol%);
新生儿:0.49~0.60 (49~60vol%)。
检查结果意义:(1)增大:①严重脱水(大量呕吐、腹泻、失水等)。②大面积烧伤。③真性红细胞增多症。④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高原病、重症肺源性心X等)。(2)减少:①贫血或X稀血症。②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③流行性X热并发高血容量综合征。④妊高症。
压积
编辑红细胞压积HCT,Ht,packed cell volume(PCV)
红细胞压积有助于了解红细胞的增多与减少,当各种原因所致的红细胞X值增高时,红细胞压积也会有相应的增加。
参考值:男:0.40-0.50L/L (40%一50%);
女:0.37-0.45L/L (37%--45%)。
血液经抗凝处理后,通过离心可以把血液分为两大部分,血浆和血细胞。如果将血液放在一个特殊的试管中(X管)按规定的时间和速度进行离心,最终使得红细胞完全压实在试管的底端,红细胞之间互相接触密切,尽可能排除所有血浆,此时血浆会全部被挤出到血细胞的上面,这时红细胞所占全血的百分比就是所要得到的红细胞压积,即压实的红细胞所占的体积数(或百分比),也叫红细胞比积或红细胞比容。测定红细胞压积还可用毛细管法和血细胞计数仪法测定。红细胞压积通常缩写为HCT或Ht,测定单位现在多用每升血液中红细胞占有多少升来表达(L/L)。
红细胞压积的测定有助于了解红细胞的增多与减少,当各种原因所致的红细胞X值增高时,红细胞压积也会有相应的增加。血液浓缩时红细胞压积可达50%以上,临床上常用于了解脱水病人的血液浓缩程度,作为计算补液量的参考。红细胞压积降低于各种贫血有关,因红细胞体积大小的不同,红细胞压积的改变并不与红细胞数量平行,需同时测定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并用于计算红细胞各项平均值才有参考价值。
血细胞分析仪
编辑仪器介绍
自50年代初库尔特先生发明了粒子计数技术的专利,制造了X台血细胞分析仪并应用于临床以来,血细胞分析仪的发展已有50年的历史。血细胞分析仪实质上是指对一定体积内血细胞数量及异质性进行分析的仪器。最初的血细胞计数仪(Cell Counter)仅能计数红细胞(RED)和白细胞(WBC),后来又有了血红蛋白(HBG),血小板(PLT),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等几个参数。而发展成为血细胞分析仪(Hematology Analyzer)后,又增加了许多分析和计算参数,如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比率,白细胞三分X,白细胞五分类,血红蛋白浓度分布宽度,异常淋巴细胞提示,幼稚细胞提示等各种参数和功能也不断地添加到一些品牌的仪器上。
电阻检测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待测液体中置一微孔,在微孔的两端各加一定电压的电极,当液体中的颗粒巾进经过微孔时,电极间的电阻就会产生训瞬间的变化,以因而产生电脉冲,对这种电脉冲进行计数就可得到颗粒的数量,脉冲幅度的大小表示颗粒的体积的大小,经过对各种细胞所产生脉冲的大小的电子的选者择,可以区分出不同种类的细胞;在液体中加上一定的负压就能使经过微孔的液体流动。
随着电子技术,流式细胞技术,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新荧光化学物质等多种高科技技术在临床检验工作的应用,使血细胞分析仪在自动化程度,先进功能和完美设计方面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血细胞分析仪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进行常规的血细胞分析,还增加了许多扩展功能,例如将网织红细胞(RET)的计数和分析功能加入其中,一些仪器还另外增加了幼稚细胞分析和有核红细胞分析功能,甚至对血液细胞中某些寄生虫进行提示,更有一些仪器把流式细胞分析仪的某些功能和并到血细胞分析仪上,在进行常规血细胞分析时可得到某些淋巴细胞亚X的分析结果。
在常规血细胞计数仪上,红细胞(RBC),血小板(PLT)共用一个测量通道,血红蛋白含量(HGB)的测定在任何类型,档次的仪器中其测试原理都是相同的。白细胞的计数和分类有其专用的通道,现就对分析仪上各测试项目所使用的技术方法和原理作些简要介绍。
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是在被稀释的血液中加入溶血剂后,使红细胞释放X红蛋白,后者与溶血剂结合形成血红蛋白衍生物,进入血红蛋白测试系统,在特定波长(一般在530-550nm)下比色,吸光度的变化与液体中Hb含量成比例,仪器便可显示Hb浓度。不同系列的血液分析仪配套溶血剂配方不同,形成的血红蛋白衍生物也不同,但大多数的最大吸收光谱接近540nm.近年来许多X的分析仪上采用了激光散射法进行单个血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分析,以尽量减少高WBC,乳糜血,高胆红素等对HBG比色的影响。
血红细胞及血小板
血红细胞的检测是血液分析仪的重要组成部分,红细胞的检测以往主要还是使用阻抗法对红细胞的数目和体积计数,以此分选出不同大小的信号并打印出红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但现在也采用光学和电阻抗法结合的处理方法对红细胞体积进行三维空间分析(3D)以期得到更正确的结果。如拜尔的ADVIA 120以光散射法检测红细胞,以低角度前向光散射和高角度散射两个测量系统同时测量1个红细胞,根据低角度光转换能量的大小测量单个红细胞体积与总数;根据高角度的光散射得出单个血红蛋白浓度,可准确得出MCV(平均红细胞体积),MCH(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测定值,并绘出红细胞散射图,单个红细胞体积及红细胞内Hb含量的直方图及求出RWD(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HDW(红细胞血红蛋白分布宽度)等参数。
由于血小板和红细胞体积的明显差异,很容易用一个限定阈值将两者同时测得的光电信号区分。因此,迄今为止全血分析中血小板,红细胞检查均采用一个共用的分析系统。但由于血小板和红细胞测量信号常有交叉,如大血小板的脉冲信号可能被误认为红细胞而计数,小红细胞的脉冲信号可能进入血小板通道,造成实验误差。各血细胞分析仪生产厂家采用多种先进技术以减少血小板计数的干扰,以下就分别给予介绍:
扫流技术(sweep flow):由于血小板和红细胞在同一个计数池中计数,红细胞体积较大,在通过正中计数感应区时会形成一个大脉冲,若有回流会同时又产生一个因涡流再度进入感应区边缘而形成的小脉冲使电极可能感应到相当于血小板大小的小脉冲,使血小板计数假性增多。扫流技术是在进行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的同时,在红细胞计数小孔的后面有一个稳定的液流通过,这样可以使后的红细胞被立即冲走,以防止回到感应区被计数为血小板。
防反流装置:为防止以被计数的红细胞又回到感应区,在红细胞计数池小孔的内侧安装一块带孔的小板,板上小孔的直径比红细胞计数孔略大,正好位于计数孔的后方,感应区以外。当进行细胞计数时,由于负压的作用细胞快速通过小孔感应区并穿过挡板小孔,即使挡板外侧产生涡流,红细胞也会被阻挡在感应区之外,不影响血小板计数。
鞘流技术(sheath flow):为了避免计数中血细胞从小孔边缘处流过及湍流,涡流的影响,发明了鞘流技术。具体做法是用一毛细管对准小孔管,细胞混悬液从毛细管喷出,同时与四周流出的鞘液一起流过敏感区,保证细胞混悬液在中间形成单个排列的细胞流,四周被鞘液围绕。鞘流技术可应用于两种细胞计数原理:一为电阻抗原理,鞘流通过小孔的敏感区进行细胞计数;另一种为激光计数原理,细胞液流室较长,与激光垂直相交,激光光束对流经的每一个细胞照射后产生光散射,利用此原理进行细胞计数。
浮动界标:正常标本中红细胞与血小板体积相差较大,一般将红细胞与血小板的界限定于35fl,大的为红细胞,小的为血小板,也有以30fl或20fl为界限的。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可能有大血小板超过35fl界限,造成血小板漏计使结果偏低;反之,如果红细胞体积偏小(如缺铁性贫血,地中海性贫血),则可能将部分小红细胞误计为血小板,使血小板计数偏高。为了结果准确一些,计数仪利用计算机在5-35fl间寻找直方图最低点,以此定为红细胞和血小板的界限。由此可使所计数的数值符合实际情况。因为各种细胞间的界限可以随细胞实际大小而向左或右移动,故称为浮动界标技术(floating threshold)。
此外,还有延时计数(extended count),拟合曲线(fitting curve)等技术以确保计数结果和体积分布图的准确性。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在早期的单分类仪器中,WBC的计数是将病人的血样经抗凝后按一定比例稀释,再加入溶血剂(作用是使细胞膜皱缩,周围的胞浆慢慢从细胞内扩散,但细胞颗粒仍在),使经过这样预处理的病人血样成为有悬浮颗粒的液体,并使其在一定时间内流过一个用红宝石做成的微孔。不同的颗粒可用不同大小的微孔来测试,一般情况下测量白细胞的微孔尺寸长*直径为100*70微米左右。后来,许多公司在单分类仪器的基础上利用经过溶血处理后的白细胞体积大小不同,将产生大小不同的电脉冲,通过仪器内电脑的各个通道运算可初步确认相应的细胞参数,将细胞分成淋巴细胞(小细胞亚X),中性细胞(单核细胞亚X)和粒细胞X(大细胞亚X)三个分类计数。由于采用液流聚焦电阻法克服了微孔易堵,液体返流等问题,采用了定容积方法来克服由于负压不稳引起的误差,并将样本稀释,添加溶血剂等多道手续在机内一次完成,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在电路上,还在通道中对多个颗粒同时进入微孔X而造成的误差进行自动校正,数据经CPU处理后在显示器,打印机上用数据图表,直方图等形式读出,仪器软件提供人机对话界面,能方便地完成定标,质控,测量,冲洗等日常操作,报告参数有近20项。此类仪器由于结构和电路上都较单分类仪器作了较大改进,性能稳定,在中小医院得到了广泛使用。
近期血细胞分析仪测试原理的改进,主要体现在白细胞分类方面的改进。对WBC来说,从单分类到三分类,五分类甚至九分类,血细胞的测定和分析方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单一的方法,已发展到利用多种物理化学方法处理白细胞,用先进的电脑技术区分,辨别经上术方法处理后的各细胞间的细胞差别,综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较为准确的白细胞分X结果。联合检测法代表了血细胞分析仪的最新发展趋势。如库尔特公司的STKS和GEN.S采用电阻抗,激光及电磁波技术,拜尔公司的ADVIA系列采用化学反应与激光技术结合原理进行白细胞五分类测定,雅培公司的CD-3500采用电阻抗与光散射结合技术,希森美康公司的XE-2100/SE-9500用硫化氨基酸和特殊溶血剂及电阻抗与射频技术检测幼稚细胞等,这些仪器的问世大大提供了自动化仪器进行白细胞分类的准确性,使仪器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下面就各大厂家对白细胞的分类采用的各种不同方法做些介绍。
Coulter公司的VCS联合检测技术
VCS技术即体积测量,高能电磁波传导性和激光散射技术。
V代表体积,Coulter公司仍采用电阻抗法进行血细胞计数和体积测量。C代表一束电磁波穿透细胞的传导性,它取决于细胞的大小及内部结构。通常用较正后的传导性来反映细胞的内部结构,如核的大小,核浆比例及细胞内质粒的大小和密度,所以传导性可辨别体积完全相同的两组细胞X。例如直径均在9-12um的小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S代表光散射,可以依据细胞表明光散射的特点对细胞进行分类。用激光光源产生的单色光束直接进入计数池的敏感区,在不同角度(10°~70°)对每个细胞进行扫描分析,测定其散射光强度,从而提供细胞结构,形态的光散射信息。由于粗颗粒细胞的散射强度比细颗粒细胞更强,故光散射对细胞颗粒的构型和颗粒质量具有很好的区别能力。
VCS法白细胞分类原理
VCS技术可使白细胞处于与机体完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得出检验结果。首先在样本内加入只作用X细胞的溶血剂(erythrolya)使红细胞溶解,然后加入抗溶血剂(stabilyse)起中和溶血剂的作用,使白细胞表面,胞质及细胞大小等特点仍保持与体内相同的状态,由于不同的细胞在细胞体积,表面特征,内部结构如核浆比例和颗粒构型及质量等方面完全一致的几率很小,加上仪器配备了先进软件,可与流式细胞仪一样调较,设置门限,可在三维图像上将各细胞较好的分开,达到较准确的分类,同时可提示幼稚白细胞,异型淋巴细胞等。此外,还可将包被了抗CD4和CD8单克隆抗体的聚苯乙烯微球加到血液中,使含有相应表面(抗原)标志的淋巴细胞结合相应的微球而改变该细胞的VCS性质,在分析仪上直接计数CD4和CD8淋巴细胞,并计算比率。以此原理生产的仪器以GEN·S细胞分析仪为代表。
Bayer公司的光散射与细胞化X合技术
以ADVIA120为代表的此类仪器联合应用激光散射与过氧化物酶染色技术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用激光散射技术计数血细胞,因细胞表面结构不同,在不同角度上所测散射光会有所差别。此仪器有四个测量通道:血红蛋白测量通道,红细胞/血小板测量通道,嗜碱性粒细胞测量通道,过氧化物酶测量(白细胞分类)通道。其利用五种白细胞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差异对白细胞进行染色,测定其酶反应强度,对白细胞进行分析。在测试过程中,每个细胞产生两个信号:组化染色结果与光散射结果。它以X轴代表吸光率(组化染色酶反应强度),Y轴代表光散射(细胞大小),一起定位于细胞图上(cytogram)见图二。计算机系统对存储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并结合嗜碱性或分叶细胞通道结果计算出白细胞总数及分类。
血液中五种白细胞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排列顺序为: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均无过氧化物酶。将待测血液加入清洗剂和甲醛的等渗液体内经孵育,再加入过氧化氢(H2O2)和四氯-萘酚,细胞内过氧化酶分解产生〔O〕-,使四氯-萘酚显色并沉淀,并定位于酶反应部位。由于酶反应强度不同,激光束照射细胞在低角度(0°-5°)和高角度(5°-14°)测定散射强度也不同。低角度反映细胞大小:由于嗜碱性粒细胞在此溶血剂中保持不溶(细胞大),故散射强;高角度反映核叶数目及大小,核叶多,核大则散射强。最后由计算机综合处理分析,给出较准确的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其中还包括了大型不染色细胞X,即非典型淋巴细胞或过氧化物酶阴性的幼稚细胞,故称六分类。该仪器采用激光散射法检测红细胞和血小板,均需加入试剂;同时还可在红细胞稀释液中加入可染RNA的荧光染料,经激光照射激发后,对其中的网织红细胞进行计数,分类,得到八个网织红细胞参数。
由于其采用化学染色方法来分析细胞类别,故其共使用了11种试剂来进行测试,运行成本较高。
雅培(Abbott)公司采用的多角度偏振光散射(MAPSS)技术。
以CD-3500和CD-3000型血细胞分析仪为代表的此类仪器采用了多角度偏振光散射技术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其原理是利用鞘流液与血标本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后,使其白细胞内部结构基本保持不变(只有碱性粒细胞颗粒因有吸湿特性而其结构有较微改变),红细胞在该鞘流液中细胞膜完整且和鞘流液的吸光指数相等,故不会干扰白细胞的检测。用偏振激光束射照单个排列细胞(集中于一直径30um的小股液流中),并进一步分辨细胞。该技术采用了其他仪器很少用的10°窄角和偏振加消偏振检测法,分辨能力有所提高。它X步先测试中性/单核细胞,用0°-90°的散射数据,再测90°D的衍射差,将嗜酸性和中性细胞分开,而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则按其大小和内部结构的复杂性不同,所产生的散射光也各异,用可调较的门限加以区分。其采用特定程序自动储存分析数据,并经电脑软件处理,在屏幕上显示6个散点图和两个直方图。
Sysmex公司的射频(RF)加直流阻抗式(DC)的白细胞分类技术
典型机型如SysmexSE-9000/SE-9500/XE-2100等。这类仪器共有四个不同的检测系统,将标本用特殊细胞染色技术处理后再应用RF和DC技术对白细胞进行分类和计数。其共采用如下四个检测系统:
淋巴,单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电阻抗与射频联合检测方式,使用作用较温和的溶血剂,对核及细胞型态影响不大。在内外电极上存在直流和高频两个发射器。由于直流电不能达到细胞质及核质,而射频电能透入胞内测量核大小和颗粒多少,因此这两种不同的脉冲信号的个数及高低综合反映了细胞数量,大小(DC)和核及颗粒密度(RF)。由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粒细胞的大小,细胞质含量,核形态与密度均有较大差异,故可通过扫描得出其比例。
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系统:该系统是利用电阻抗方式计数。血液经分血器分血后部分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溶血剂混合,特异的溶血剂使嗜酸性粒细胞以外的所有细胞均溶解或X,这种含完整嗜酸性粒细胞的液体经阻抗电路计数。
嗜碱性粒细胞系统:该系统检测原理与嗜酸性粒细胞相同,不同的是其溶血剂只能保留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
幼稚细胞检测系统:该系统也是利用电阻抗方式计数。其原理是由于幼稚细胞上的脂质较成熟细胞少,在细胞悬液中加入硫化氨基酸后,由于脂质占位不同,结合在幼稚细胞上的硫化氨基酸较成熟细胞多,且对溶血剂有抵抗作用,故能保持幼稚细胞的形态完整而溶解成熟细胞,即可通过阻抗法检测。
网织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简称网红)计数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迄今国内仍多采用显微镜目测法,由于受主观影响,其计数精度较差。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SYSMEX公司首先推出R-1000网红细胞分析仪,开始用分析仪代替目测法,无论从实验方法还是临床应用,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网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细胞,由于其胞浆中残存嗜碱性物质,在活体可被蓝染成蓝色细颗粒或网状物而得名。在红细胞的发育过程中,RNA含量有明显规律性的变化,即由原始阶段较为丰富逐渐减低,至细胞完全成熟后消失或接近消失。在流式细胞仪的测量中,一般用某些染料与网红中RNA结合发出特定颜色的荧光,进行RNA的测定,RNA可精确表示网红细胞占成熟红细胞的百分率(RET%)。
1993年以来,可进行网红计数的血细胞分析仪相继问世,使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进入了新的阶段。Coulter,Abbott,Bayer,Sysmex等众多厂家的高端机型皆有网红细胞计数和分析的功能。检测原理大致以Coulter Maxam和Technicon H*3型为代表。Coulter Maxam采用了两种试剂,一为新亚甲蓝着染红细胞内的RNA,另一为"透明"剂使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溢出,成为"影细胞"减少测试干扰。处理后的血液在仪器上通过VCS原理进行网红细胞的检测,可得出RET#,RET%,网红平均体积(MCVr)和网红成熟指数(MI)。实验证明其结果与FCM法高度相关(r=0.961)。Technicon H*3测试网红则先将3ul血液加入已标准化的染液中孵育15分钟,将仪器转换到网红计数程序进行检测,即可得到网红细胞的实验参数。包括RET#,RET%,MCVr,RDWr(网红体积分布宽度),CHr(网红内血红蛋白量),HDWr(网红内血红蛋白分布宽度)及网红细胞分类。根据荧光强度,可将网红细胞分成低(LFR)、中(MFR)、高(HFR)三部分。幼稚的网红显示最强的荧光,反之成熟红细胞极少或没有荧光。
综上所述,由于近年来综合性高科技的飞速发展,血细胞分析仪上也不断采用最新的电子,光学,化学和计算机技术,从而不断满足临床工作对血细胞分析的要求,各厂家朝着高速度,多参数,多功能合成及操作更灵活和方便上发展,近期各厂家更是推出了血液分析仪的全自动流水线化,将血液常规分析,网织红细胞分析,血片的制备(选择,涂片,编号,染色,干燥)等系列步骤通过仪器自动完成。血液先X细胞分析仪检测,根据红细胞情况决定是否作网红计数,根据HCT改变涂片机的角度和速度,以保证合格的血涂片。根据实验数据和直方图的变化,计算机选择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显微镜检查,特别是自动加样系统和真空采血管的应用,不但可能避免实验的随机误差,加快标本的处理速度,而且避免了某些实验环节造成的血行感染,对工作人员的劳动保护起了关键作用,同时使许多操作更加的标准化,成为仪器使用和发展的潮流。
分类测定
编辑血细胞五分类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血细胞分析仪是医院临床检验应用非常广泛的仪器之一,是指对一定体积内血细胞数量及异质性进行分析的仪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技术、流式细胞技术、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新荧光化学物质等各种高新技术在血细胞分析仪中的应用。使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原理不断完善、测量参数不断增加、检测水平不断提高。尤其在白细胞五分类技术方面,已发展到利用多项技术(如射频、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染色技术等)联合同时检测一个白细胞。再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区分、辨别经上述方法处理后的各自细胞间的细胞差别。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得出较为准确的白细胞分类结果。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室依据。近年来。可以对白细胞进行五分类计数的血细胞分析仪已经普遍使用。本文就目前血细胞五分类测定中常用技术及其最新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血细胞五分类技术的原理
1. 流式细胞术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是一种综合应用光学、机械学、流体力学、电子计算机、细胞生物学、分子免疫学等学科技术,使被测溶液流经测量区域,并逐一检测其中每一个细胞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从而对高速流动的细胞或亚细胞进行快速定量测定和分析的方法。
首先,待测细胞经处理或染色后被压人流动室,与此同时,不含细胞的缓冲液在高压下从鞘液管喷出,鞘液管人口方向与待测样品流成一定角度,这样鞘液就能被包绕着样品高速流动,组成一个圆形的流束,待测细胞在包绕下单行排列,依次通过检测区域。在激光束的照射下产生散射光和激发荧光。这两个光源信号分别反映了细胞体积的大小和内部的信息。经光电倍增管接收后可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模,数转换器。将连续的电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可将分析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为了保证细胞单个排列地逐一通过检测区域,鞘流技术在流式细胞术中被广泛应用。根据层流理论,由于两种液体的流速和压力不同。在一定条件下样品溶液与包裹它的鞘液在流动中可以保持相互分离并且同轴。同时鞘液流可以加速样品溶液中颗粒的流动并迫使他们的流动轨迹保持在液流的中轴线上,使细胞单排列地逐一通过检测区域,这便是所谓的液流聚焦原理。
2. 阻抗法
根据库尔特原理,将不良导体血液按一定比例稀释于等渗的电解液中,在小孔电极的两侧加一恒流源。在负压作用下,使稀释的血细胞通过小孔。当细胞通过截面时会由于电阻增大产生相应的脉冲,其脉冲的幅度与细胞的体积成正比,脉冲的频度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这便是X的库尔特原理或称变阻脉冲原理。利用库尔特原理可以有效地区分淋巴及单核细胞。
3. 激光散射法/多角度偏振光散射技术
根据光散射理论,当激光照X流动室内流过的每一个细胞时,由于细胞的物理特性,部分光线从细胞上经不同的角度散射。其中,前向小角度散射光的光强可以反应细胞体积;大角度散射光的光强可以反应细胞核,浆复杂度和细胞颗粒的信息;而侧向散射光的光强可以反应细胞膜、核膜、细胞质的变化。因此,可以依据细胞表明光散射的特点对细胞进行分类。
生成过程
编辑在机体的生命过程中,血细胞不断地新陈代谢。每天都有一部分衰老的血细胞被破坏,同时又有一部分新生的血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用同位素标记法测定,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天,颗粒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寿命更短,生存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淋巴细胞的生存期长短不等,从几个小时直到几年。血细胞的生成与破坏这两个过程保持着动态平衡。因此,正常人血液中血细胞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红细胞系发育的过程是从原红细胞开始的。原红细胞体积大,胞核也大而圆,染色质细粒状,核仁1~3个,胞质呈强碱性。由原红细胞发育成为早幼红细胞时,核染色质X,胞质内开始合成血红蛋白。早幼红细胞约经四次分裂发育为中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胞体较小,核染色质呈粗块状,胞质内血红蛋白渐增多。中幼红细胞再增殖,分化,发育成为胞体更小、核固缩、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的晚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已无分裂能力,它脱去细胞核后就成为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再发育成为成熟红细胞而释放入血液循环。
骨髓造血
编辑血细胞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多能干细胞(Multipotential stem cell)。干细胞除具有增殖能力外,在一定的情况下尚能从骨髓造血组织中迁出,随着血流到达髓外组织形成造血细胞小结,称为集落形成单位。每一个小结由许多同类型分化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是由一个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干细胞虽有自身复制和分化为各种血细胞的能力,但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处于增殖状态,而是处于休止的G0 期。
原始干细胞可分化为两大分支:一支是集落形成单位细胞(CFU—C),又称骨髓干细胞,它是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细胞和血小板等系的多能干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髓,在发育为红细胞、粒细胞与巨核细胞之前,要经过各系的定向干细胞阶段。另一支为淋巴样干细胞,又称淋巴干细胞,是高等动物免疫系统的发源地,其分化和发育过程与抗原的X作用密切相关。淋巴干细胞亦是多能干细胞,可分化为两种不同的定向干细胞,一为胸腺衍生的T淋巴细胞或称T细胞,一为骨髓依赖的B淋巴细胞或称B细胞,这两种细胞经过相应抗原的再X分别转化为原淋细胞和原浆细胞,然后逐步发育成熟,分别称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总之,血细胞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多能干细胞,首先由多能干细胞分化为集落形成单位细胞(骨髓干细胞)与淋巴样干细胞,再由骨髓干细胞分化为各系的定向干细胞,经过原始、幼稚等阶段,发育、增殖最后成熟为红细胞、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及血小板。淋巴样干细胞则经过原始、幼稚二阶段,发育增殖而成熟;在抗原的X下,再分别转化原淋细胞和原浆细胞,并增殖、成熟为具有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血细胞的增殖是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的,但只有幼稚细胞才有分裂能力,一旦发育成熟到一定阶段后,增殖便告停止。
分裂
编辑一是有丝分裂(间接分裂)
在细胞分裂时,有特殊的丝体出现,故称为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血细胞增殖的主要形式。正常人循环血中不出现有丝分裂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在造血组织中的数量,反映其增殖的程度和状态。分裂过程可分为4期,主要表现在核的变化上。
(1)前期(又称单丝球期):细胞开始分裂时,胞体变成球形,胞核X,核染色质聚集成单个柱状的染色体,核膜及核小体消失,形如丝球。细胞浆染色变浅,细胞器及包涵物暂时隐匿,中心体显示。
(2)中期(又称单星状期):中心体开始分裂,逐渐向两极,其间连有丝状体,形为纺锤,称纺锤体。细胞核染色体排列似星状或X状,在纺锤中部的平面一赤道板上。
(3)后期(又称双星状期):每染色体均匀分裂为二,丝状体收缩,使分裂后的染色体随中心体趋向细胞两端,分别排列为两个星状。细胞浆开始收缩。
(4)末期(又称丝球期):趋于细胞两端的染色体开始聚集为丝球状,进而分散为染色质,构成两个新核的小细胞核,此时胞浆可形成哑铃状,最后胞浆分开,细胞分裂为二。
二是无丝分裂(直接分裂)
该分裂过程的表现形式较简单,通常是细胞的核小体首先开始分开,然后胞核表面出现收缩,随之逐渐加深而分解为二,继之胞浆分开,从而直接形成2个子细胞。
造血器官
编辑血细胞生成于造血器官,在胚胎期及出生后的不同发育时期,其主要的造血器官并不相同。
胚胎期的造血器官
(1)中胚叶造血期:发生于胚胎的1—2个月。卵黄囊是最先出现的造血地点。卵黄囊壁上的中胚层间质细胞是造血系统的始基,最X细胞产生于卵黄囊的血岛,血岛外周的细胞分化发育成原始血细胞,原始血细胞进一步分化为胞浆内具有血红蛋白的初级原始红细胞,即胚胎的血细胞。
(2)肝脏造血期:发生于胚胎的2—5个月。卵黄囊X退化,由肝脏取代其造血功能。它不但能分化初级的原始红细胞,而且能分化为次级原始红细胞,这些细胞逐渐发育成熟为红细胞,X窦进入血液。此时,肝脏的造血活动甚为活跃。脾脏在胎儿第3个月左右,亦参与造血,主要生成红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至第5个月,脾脏造血机能逐渐减退,仅制造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而这一造血活动则维持终生。
(3)骨髓造血期:此期始于胚胎的第4个月。胎儿开始出现骨髓造血组织,最初仅制造粒细胞,继之还制造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在骨髓造血的同时,胸腺及淋巴结亦开始造血活动。胸腺生成淋巴细胞,至出生后仍保持此功能;淋巴结则主要生成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早期也参与制造红细胞。
以上3个阶段,彼此相互交错,实际上很难截然分开。
出生后的造血器官
(1)骨髓:骨髓是人体出生后X生成红细胞、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的造血器官,同时也生成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从新生儿到4岁的幼儿,全身骨髓具有活跃的造血功能。5—7岁时,在管状骨的造血细胞之间开始出现脂肪细胞。随着年龄的增长,管状骨中红髓的范围逐渐减少,脂肪组织逐渐增多,骨髓变黄色,称为黄骨髓。黄髓中虽已不再造血,但仍保留有潜在的造血功能。大约在18—20岁左右,红髓仅局限于颅骨、胸骨、脊椎、髂骨等扁平骨以及肱骨与股骨的近端。红髓约占骨髓总量的一半。以后红髓的造血活动持续终身,但其活跃程度可随年龄的增长而稍有减少。
X观察骨髓是一种海绵状、胶状或脂肪性的组织,封闭在坚硬的骨髓腔内。分为红髓(造血细胞)和黄髓(脂肪细胞)两部分,正常成人骨髓重量为1600克—3700克,约合体重的3.4%—5.9%,其中红髓的重量约1000克。
骨髓有复杂和丰富的血管系统。人的骨髓中主要靠营养动脉供应整个骨髓腔的毛细血管。骨髓的全部动脉都有神经束伴行,神经纤维来源于脊神经,和动脉共同自营养孔进入骨髓腔,与营养动脉平行分布于骨髓腔,并终止于动脉壁的平滑肌纤维。骨髓的血窦之间充满实质细胞,即造血细胞,骨髓造血多能干细胞向红系、粒系及巨核系的分化和造血微环境有关,造血微环境应可能由血管、巨噬细胞、神经及基质等组成。若从其功能考虑,造血微环境应包括影响造血作用的全部因素,其中血管因素是很重要的,因为各种造血物质及其X物质都要通过血管进入骨髓,才能造血。造血部位和血液循环之间存在屏障,即骨髓血液屏障,它具有控制血细胞进出骨髓的作用。
(2)胸腺:出生后至老年,胸腺经历了一定的变化。到青春期后造血活动逐渐消失,为脂肪组织所代替。
胸腺不但是胚胎时期的重要造血器官之一,而且出生后仍具有活跃的造血功能,特别在出生后两年内,腺体组织的生长较为迅速,造血活动也很X。胸腺被结缔组织分隔成许多不完全的小叶。小叶的周围部分称皮质,中央部分称髓质。皮质充满密集的淋巴细胞,最浅层为较原始的淋巴细胞,中层为中等大小的淋巴细胞,深层为小淋巴细胞,从浅层到深层呈干细胞增殖分化成为胸腺依赖淋巴细胞(T细胞)的过程。成年胸腺虽然X,但由于T细胞已在周围淋巴组织中定居,自己能够繁殖。胸腺除向周围淋巴组织输送T淋巴细胞外,还由上皮X状分泌胸腺素,干细胞在胸腺激素的作用下,被诱导分化成熟为免疫活性T淋巴细胞。
(3)脾脏: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其实质分为红髓和白髓两部分。白髓包括中央动脉周围淋巴鞘与脾小结。在中央动脉周围的是脾脏的胸腺依赖区,区内主要是T淋巴细胞。而脾小结即脾内的淋巴小结,小结内有生发中心,主要是B淋巴细胞。脾脏除能产生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以外,尚具有贮血和破坏衰老红细胞的功能。
(4)阑尾及回肠的淋巴集结,骨髓的干细胞在此集结,能诱导增殖的干细胞分化为骨髓依赖淋巴细胞(B细胞),并播散于周围淋巴器官中。
(5)淋巴结:分为周围部分的皮质和中央部分的髓质。皮质浅层淋巴滤泡的中央为B细胞增殖的场所,称为生发中心或反应中心;皮质深层主要是由胸腺迁来的T细胞构成,称胸腺依赖区;在抗原的X下,T淋巴细胞可以增殖,产生大量致敏的小淋巴细胞,X流直接作用于抗原。髓质主要由髓索(淋巴索)和淋巴窦构成。髓索的主要成分是B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巨噬细胞等。
以上(2)、(3)、(4)、(5)部位属淋巴器官造血。淋巴器官,分为中枢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胸腺及骨髓中的淋巴组织属中枢淋巴器官,为淋巴系定向干细胞聚焦的场所;淋巴结、脾脏及其它淋巴组织为周围淋巴器官,是分化了的T细胞及B细胞所在的场所。
(6)网状内皮系统(RES):包括脾脏和淋巴结的网状细胞,覆盖在肝脏、骨髓、肾上腺皮质、脑垂体前叶的窦状隙上的内皮细胞以及其它器官内的游离组织细胞。其主要细胞成分为网状细胞,网状细胞能分化为吞噬X状细胞。血中单核细胞,自髓生成X入网状组织,则为组织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具吞噬功能的游离吞噬细胞,形成所谓的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
在正常情况下,出生2个月后的婴儿绝不会有骨髓外造血。在病理状态下,骨髓以外的组织官如脾、肝、淋巴结等都可出现造血灶,此即髓外造血,这是由于这些部位保留具有造血能力的间质细胞,恢复其胚胎时期的造血功能。
红细胞具有电流变特性,其表面电荷的性质与数量与血液流变特性、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及红细胞的寿命均有密切关系。1959年Piper用神经氨酸酶处理人的红细胞,结果使红细胞的电泳率明显下降,进一步研究证实,这与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或糖脂上涎酸或N-乙酰神经氨基酸有关,血浆中电离而产生的羧基是决定红细胞表面负电荷的主要带电基团。人或哺乳动物红细胞经神经氨酸酶处理后所释放涎酸含量与红细胞电泳率的降低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此外,通过带电基团与阳离子结合程度的方法及同时产生的光谱学上的相应变化,发现红细胞所带部分电荷与氨基团、磷酸基团亦有关系,当后者减少时,红细胞的电泳率可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相关研究
编辑20X7月消息,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团队发现除造血干细胞外,动物机体内还存在可以分化成血细胞的多能干细胞。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血细胞.www.zgbk.com. [2024-03-18].
[2]科学家发现哺乳动物血细胞体内新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科技部生物中心. [2022-07-06].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4月2日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