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礼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梁思礼(1924年8月24日-2016年4月14日),生于北京,广东新会人,中共党员,中国航天CAD技术倡导者和奠基人、导弹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梁思礼是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之一。1924年8月24日,梁思礼出生于北京协和医院,是梁启超的第九个孩子。1929年9月,进入天津培植小学。1935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1937年7...

梁思礼(1924年8月24日-2016年4月14日),生于北京,广东新会人,X党员,中国航天CAD技术倡导者和奠基人、导弹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梁思礼是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之一。

生平

编辑

早年经历

1924年8月24日,梁思礼出生于北京协和医院,是梁启超的第九个孩子。1929年9月,进入天津培植小学。1935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1937年7月24日,南开中学初中部被日军飞机炸毁,梁思礼转入天津耀华中学。次年9月,进入天津耀华中学高中学习。1941年11月下旬,随三姐梁思懿赴美国嘉尔顿学院学习。12月8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与亲人失去联系,靠当洗碗工、流线工人、水上救生员维持留学生活。1943年5月14日,梁思礼荣获“X学生”称号。6 月,申请转入具有“工程师摇篮”之称的美国普渡大学电机工程专业。1945年6月24日,从普渡大学电机系毕业,获得电气工程学士学位。7月,进入美国X提大学。不久,获得象征综合素质X的ReamerX颁发的金钥匙。并于1947年获美国X提大学硕士学位。1949年,梁思礼获得X提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夏,梁思礼参加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

梁思礼

1935年,小学毕业的梁思礼

工作经历

1949年10月,梁思礼回国后就职于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所,参加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建设。历任工程师、无线电副组长、技术员、工程组长、工程师、X研究室副主任。1952年,梁思礼被派去湖南莱阳参加土地改革。1954年,梁思礼参加超短波接力站天线设计。次年,因援助越南北方建设“越南之声”广播电台天线设计与改造,梁思礼在越南河内受到胡志明颁发的奖章。

梁思礼

1949年9月,梁思礼(右)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准备回国

1956年8月前,梁思礼参与国家十二年科学规划制定,起草“喷气技术”(即导弹与火箭)专项。9月,梁思礼作为技术骨干被调入了正在筹建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开始隐姓埋名,从事长达60年的导弹与航天研制工作。10月8日,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并加入中国X党。

1959年,梁思礼参与仿制 P-2 导弹。1961年10月4日,梁思礼与设计部有关同志参加东风2号合练弹合练。次年参加东风2号首飞,亲历了首飞失利。在遥测、外测参数不全的情况下,梁思礼查清了东风 2 号飞行失败的主要原因,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于1964年率领21人参加飞行试验获得成功。并参加了X个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的研制,获得成功。

1965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被改编成第七机械工业部,预备远程运载火箭研制。梁思礼任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留在基地参加东风 2 号甲导弹和核弹头的“两弹结合”试验。前后参加领导了13发导弹的飞行鉴定试验。1968年6月,因姚桐斌在“文化大革命”武斗中被打死,梁思礼被周总理保护在第七机械工业部(简称七机部)图书馆。

1970年,梁思礼参加七机部X研究院“705”会战指挥部东风五号试验。1974年,梁思礼被下放到河南正阳干校当了整整一年的猪倌。1973年,在内部发表《对中国航天第七机械工业部规划的几点看法》。1976年到1978年,梁思礼带领“331”队伍赴四川达县,参与研制远程导弹和长征二号,并参加了多次飞行试验和1980年向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的首飞试验。1981年在七机部X研究院《建院 25 X经验总结汇编》X辑中发表《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管理》。

1983年,梁思礼开始进军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梁思礼赴美国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1985年4月,梁思礼赴日本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10月,他参与的“液体地地战略武器及运载火箭”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986年,梁思礼获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先后赴日本、美国参加国际学术技术交流会议。

1987年1月15日,梁思礼出席在澳大利亚悉尼举办的由国际信息处理协会主办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中的专家系统会议。他参与的“卫星、导弹通用计算机自动测量控制系统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同年9月,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同年,英国剑桥国际讨论中心把他列入了《世界名人录》。

1988年,梁思礼被调到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核武器与太空研究组,专门研究核战略导弹和外层太空武器。1989年任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参加载人航天论证。第二年,梁思礼赴美国、新加坡考察。1991年,梁思礼因在完成1990年“五星高照,十大试验”任务中成绩突出,荣获一等功。同年9月,获航空航天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1993年,梁思礼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6月,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

1995年3月9日,梁思礼出席全国政协八届三次会议,并与十一位政协委员X递交《建议国家增强航天科技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力度》的提案。先后主持召开“921-3”返回升力控制技术评审会,参加“嫦娥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评审会,“921-4”总体方案设计评审会,“921-3”总体方案评审会,“八五”预先研究成果展示会,部级科技进步奖评审会,某导弹控制系统定型审查会等活动。

1996年,梁思礼先后赴法国参加国际宇联执行局会议,赴美国、加拿大进行考察。于同年10月,获何梁何利X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第二年,梁思礼获中国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

梁思礼

1996年,梁思礼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后和夫人麦秀琼合影

19X到2000年,梁思礼出席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各种评审会、学术报告会、座谈会等。2001年12月,梁思礼赴俄罗斯执行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合作谈判任务。

2002年,梁思礼受邀赴马来西亚及新加坡进行学术交流。第二年,梁思礼参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可靠性专家组对神舟 5 号飞船、长征 2 号F遥五火箭的可靠性、安全问题的专题调研和评审,并参与编写《航天产品 FMEA 安全》。

2004年,梁思礼先后参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武器部召开的某型号水下动力技术攻关情况汇报会、“921”工程 KM6 实验舱改造方案评审会、“十一五”规划汇报会等。8月,获中国科学院院士奖牌和中国科学院X院士奖牌。同年10月《梁思礼文集》出版。2005年,与庄逢甘、张履谦、X镛等有关院士、专家共同完成战略导弹突防重大工程研究。先后召开20余次专题会议,形成了多篇重要会议纪要。2006年,在 2005 年研究的基础上,参加脉冲星导航技术跟踪研究内部讨论会。

2007年,梁思礼被推选为建院五十X五十位代表性人物之一。2013年荣获“中国侨界杰出人物”、“中央企业归侨侨眷先进个人”、“中国侨界杰出人物”荣誉称号。2014年,梁思礼提出《关于在信息网络工程中保障系统“安全性”的建议》。

逝世

2016年4月14日10时52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 91 岁。

任职情况

编辑

时间

社会任职

1950-1953年

邮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技术员

1953-1956年

总参通信兵部电子科学研究所工程组副组长

1956-1961年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自动控制研究室主任

1958年

苏联 P-2 导弹教导大队技术副大队长、西北区工作组组长

1958-1965年

先后任国防部五院二分院X设计部室副主任、二分院X设计部副主任

1961-1965年

国防部五院二分院X设计部副主任

1959年

弹上电气设备总设计师

1960年

自动控制系统及弹上仪器设备主任设计师

东风1号、东风2号控制系统设计师小组副组长

1961年

东风二号控制系统副主任设计师

1963年

东风二号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

1965-1980年

先后任七机部一院十二所副所长、党委副书记、所长

1976-1978年

长征三号控制系统技术负责人、东风5号副总设计师

1979年

全国宇航会员代表大会X届理事会理事

第七机械工业部X研究院十二科技委员会主任

1980-1983年

七机部一院副院长、七机部和航天部总工程师

1981年

通用测试设备(CAMAC)总设计师

1981年

中国自动化学会空间及运动体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25 工程”(即 CAMAC 系统)总设计师

1983-1988年

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科学技术委员会X

1983年、1988年

第三、第四中国航空学会理事

1983年

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

第二届中国宇航学会理事

第三届北京航空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宇航学会质量可靠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6年

国家科委信息技术交流发展政策顾问组成员

1987年

国防科工委核武器与空间裁军研究组成员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顾问

1988年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 CAD/CAM CV 协会理事长

1989年

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

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委(航天系统)弹道式导弹系统专业组组长

1989-1996年

航空航天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

1989年、1990年

航空航天工业部(航天系统)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

1990年

“842”工程顾问

1992年

X航天科技人材培训X会顾问

1993年

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1994年

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

1995年

“921-3”返回升力控制技术评审组副组长

“921-4”总体方案设计评审组副组长

“嫦娥”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评审组评委

1996年-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

19X

工程技术编航天卷 2 编纂委会员主编

2000年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

2009年

国家某重大安全基础研究项目专家组专家

2010年8月1日

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CSNC2011)科学委员会委员

2011年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X网站顾问

天津市人民X特聘专家

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科学委员会委员

2012年

北京广东五邑侨乡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

未标注内容参考梁思礼传记《苍穹大业赤子心 梁思礼传》

主要成就

编辑

科研成就

梁思礼参与了中国航天历史上的诸多“首次”:X颗原子弹、X枚导弹、X颗人造地球卫星到X艘神舟飞船。他回国后和X代航天战士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世界航天强国之列。

梁思礼首次在中国采用惯性平台-计算机方案这项新技术,开辟了导弹惯性制导系统的新途径。东风5号洲际导弹的飞行试验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核X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成员,极大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发言权和威望。

梁思礼参与研制长征二号系列火箭的工作,总结了型号研制经验教训,首先提出“质量和可靠性是设计出来的”,开创“航天可靠性工程学”,并把这一理论和方法用于火箭的设计,获得了成功,成为航天可靠性工程学的开创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梁思礼在担任东风五号洲际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副总设计师时,首次把集成电路用于弹上计算机,并首次以此进行全弹自动化测试,把“地测方案”改为“弹测方案”,成为航天CAD的倡导者和奠基人。1987年,梁思礼获得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梁思礼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梁思礼与X等航天员合影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软件的作用愈加凸显,在他的大力倡导下,可靠性的工作由硬件拓展到软件。梁思礼倡导的软件工程化,对载人航天起到很大作用。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的可靠性、安全性达到了近60年来研制的所有型号中从未达到的高度。在他的努力和倡议下,中国改变了原来不同火箭、导弹、卫星设计采用分离元件组建控制系统的形式,减少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实现地面测试设备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

人才培养

梁思礼说过:“我没有学生,过去研究所里曾经以我的名义安排带过研究生、博士生,但真正的导师不是我,所以这些研究生、博士生实际上称不上是我的学生。”在几十年的航天生涯中,梁思礼是以带领团队的方式培养人才,以他的超前思维把握航天发展的前沿新技术、新动态、新方向,引领一个个团队,成长起一批批骨干。

梁思礼

讲话中的梁思礼

梁思礼为宣传和传承中国航天精神,20 多年来他在国内外几十所大学、中学 、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作报告,宣传航天,使外界开始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2003 年,梁思礼把多年的科普报告编写成《向太空的长征》一书出版,产生了很大影响。2006年至2012年7月,先后在北京十余所高校讲课《中国航天精神和素质教育》,直接听众3400余人。

梁思礼

梁思礼在天津市南开中学参加主题班会

主要论著

编辑

梁思礼先后发表论文20多篇,著有《向太空的长征》等专著,摘录如下:

出版著作

出版时间

著作名称

出版社

备注

2000年5月

《21世纪太空新景观》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年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工程技术编 航天卷 2》

宇航出版社

梁思礼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

2003年1月

《向太空的长征》

宇航出版社

-

2004年10月

《梁思礼文集》

中国宇航出版社

-

2006年9月

《一个火箭设计师的故事 梁思礼院士自述》

清华大学出版社

梁思礼口述;吴荔明,梁忆冰整理

主要论文、报告

时间

题目

备注

1949年

《电磁悬浮超高速离心机的研究》

美国X提大学学位论文

1984年

《美国技术改造的主要领域——CAD 现状》

出国考察技术报告

1985年

《在航天部内全面推广贯彻 CAMAC 系统标准》

北京航天部502所,研究报告

1989年

《Application of CAMAC System in the Measurement ofLaunching Rocket》

北京 CAMAC 国际会议组委会,研究报告

1991年

《专用集成电路及系统集成》

发表在《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1991年

《On Arms Control and Disarmament》

北京第 41 届普格瓦什会议组委会,研究报告

1992年

《增强 CAD/CAM 意识》

发表在《航天工业管理》

1992年

《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管理(一)》

发表于《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1992年

《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管理(二)》

发表于《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1992年

《科技委应多研究技术发展方向方面的问题》

北京航空航天部科技委,研究报告

1993年

《容错技术在航天领域中的应用》

发表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1994年

《从 CAX 到并行工程(CE)》

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报告

1997年

《电子系统小型化与系统集成》

北京航天部,研究报告

1997年

《从微电子技术发展看电子系统小型化与系统集成》

发表于《计算机世界》

1997年

《加强技术基础开门八件事》

发表于《中国航天报》

19X

《论加强技术基础》

发表于《航天控制》

2000年

《关于载人航天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考虑》

发表于《质量与可靠性》

2001年

《Some Considerations about NMD》

美国 CISAC 核裁军、军控研讨会,研究报告

2009年

《远程运载火箭定型》

发表于《今晚报》

2009年

《震惊世界的两弹结合》

发表于《今晚报》

2009年

《感悟人生——什么是航天精神》

发表于《今晚报》

2010年

《系统工程来自导弹的研制实践》

发表于《中国航天报》

未标注资料来自《苍穹大业赤子心 梁思礼传》

荣誉奖项

编辑

中国侨界杰出人物

2013年

中央企业归侨侨眷先进个人

2013年

中国侨界杰出人物

2013年

感动天津人物—海河骄子

2005年、2009年

“新中国甲子记忆”征文活动一等奖

2009

中国科学院X院士奖

2004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奖

2004年

中国数字图书馆荣誉馆员

2004年

中国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

1997年

“何梁何利X”奖

1996年

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专家

1993年

中国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3年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87年

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87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987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985年

技术中校军衔

1962年

技术少校军衔

1958年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编辑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X成说:“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元老,同时也是航天数字化领域的奠基人,梁老总(梁思礼)永远是我们航天人学习的楷模和典范。”

梁思礼的功绩被载入了1986年出版的《当代中国的航天事业》一书,上面写道:为提高大型运载火箭的制导精度,专家梁思礼和同事们经过理论研究和反复计算,完成了关机方程和导引方程的推导,从而有可能用一个中速度、小容量的箭上计算机完成大型运载火箭的高精度复杂运算。这样的制导方案和国外常用的平台式制导系统相比,具有突出的优点和创新,为我国惯性制导系统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梁思礼

梁思礼院士

2016年4月14日,91岁的梁思礼在北京的家中去世。XX在唁电中说,新中国成立之初,梁思礼同志毅然归国,为发展中国航天事业鞠躬尽瘁,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爱国情怀、奉献精神和严谨作风令人敬仰。

家族成员

编辑

称谓

姓名

人物简介

父亲

梁启超

(1873年-1929年1月19日)饮冰室主人,康有为的弟子,戊戌维新运动领导人之一,清华园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著有《少年中国说》等著作

二叔

梁启勋

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曾任青岛大学教授、北京交通大学训育主任,著有《海波词》《词学》《词学铨衡》等

小叔

梁启雄

中国近代哲学史家、燕京大学教授、中科院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廿四史传目引得》《荀子浅释》等

李端蕙

字蕙仙(1868-1924),河北固安人,梁启超原配夫人,清顺X尹李朝仪的女儿,能诗善文

王桂荃

(1886-1968)梁思礼X,梁启超第二夫人,四川广元人,原名来喜,李端蕙的随嫁丫环

大姐

梁思顺

(1893年—1966年)X李端蕙,中国诗词研究专家,著有《艺蘅馆词选》,曾任中央文史馆馆员

大哥

梁思成

(1901年—1972年)X李端蕙,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中研院院士(1948年),中国X的建筑学家

三哥

梁思永

(1904年—1954年)X王桂荃,毕业于清华大学留美预备班,赴美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中国X考古学家、中科院院士、中国近X古学和近X古教育的开拓者,著有《城子雅遗址发掘报告》《殷代陶器》等

四哥

梁思忠

(1907年—1932年)X王桂荃,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陆军学院和西点军官学校,国民党19路军炮兵校官,1932年因病早逝,年仅25岁

三姐

梁思庄

(1908年—1986年)X李端蕙,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基尔大学文学学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院图书馆学士、先后在北平图书馆、燕京大学图书馆、广州中山图书馆从事西文编目工作

五哥

梁思达

(1912年—2001年)X王桂荃,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系,留校研究生,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参与编写《中国近代经济史》,主编《旧中国机制面粉工业统计资料》

五姐

梁思懿

(1914年—1988年)X王桂荃,社会活动家,就读于燕京大学,后赴美学习美国历史,回国后在山东医学院、山东妇联、北京红十字会工作,是第六届中国政协委员

六姐

梁思宁

(1916年—2006年)X王桂荃,早年在南开大学就读,因日军轰X失学,1940年投奔新四军,是新四军女战士、X党员

妻子

麦秀琼

曾为邮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人事部门工作人员

长女

梁红

航天502所技术骨干,新一代航天产品研制人员

次女

梁旋

外资计算机公司市场推广部负责人,自创计算机软件开发公司

备注:梁思礼的二哥、四姐早夭,二姐是亲戚家的孩子,未标注资料来自《苍穹大业赤子心 梁思礼传》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梁思礼. 梁思礼文集[M]. 北京: 中国宇航出版社, 2004-10: 1. 7-80144-845-6.

[2]梁思礼. 向太空的长征[M]. 北京: 宇航出版社, 2003-01: 1. 7-80144-523-6.

[3]X,荆溪宁. X家族档案[M]. 北京: 时事出版社, 1999-01: 287-292. 7-80009-523-1.

[4]梁思礼 | 导弹控制专家OL.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2015-06-26[2023-02-17].

[5]解放军报. 梁思礼:饮冰室走出的“驯火者”OL.人民网军事. 2019-05-17[2015-01-14].

[6]梁思礼:为航天伟业奉献一生.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2022-01-13[2023-02-17].

[7]李军辉. 梁思礼:X的导弹是保卫祖国的OL.中国科学院. 2021-05-12[2015-01-14].

[8]致敬美国归侨梁思礼:鞠躬尽瘁奠基中国航天伟业.中国侨网. 2016-04-18[2023-02-18].

[9]Forbidden.人民网. [2023-12-26].

[10]石磊,梁红. 苍穹大业赤子心 梁思礼传[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附录一. 978-7-5046-7441-8.

[11]田芳菲. 致敬梁思礼:鞠躬尽瘁奠基中国航天伟业OL.中工网. 2016-04-20[2023-02-17].

[12]郭梅,庞茹. 梦想与火箭一同起飞 梁思礼传[M]. 第1版.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08: 16. 978-7-214-05827-0.

[13]章用秀. 天津记忆 第五种 沽上文谭[M]. 天津: 津古籍出版社, 2015-01: 280-285. 978-7-5528-0283-2.

[14] 开可 李拓. 送别梁思礼:航天忠魂随风去 一簇薪火自相传OL.中国青年网. 2016-04-19[2023-02-17].

[15]致敬梁思礼:鞠躬尽瘁奠基中国航天伟业OL.中工网. 2016-04-20[2023-02-17].

[16]精忠报国梁思礼OL.四川承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6-08-22[2015-01-14].

[17]刘茜. 梁思礼:可上九天揽月OL.光明网. 2012-07[2023-02-19].

[18]梁思礼OL.中国科学院. 2017-03-28[2023-02-19].

[19]郭梅,庞茹. 梦想与火箭一同起飞 梁思礼传[M]. 第1版.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 2009-08: 35. 978-7-214-05827-0.

[20]石磊,梁红,X. 苍穹大业赤子心 梁思礼传[M]. 第1版.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269-293. 978-7-5046-7441-8.

[21]郭梅,庞茹. 梦想与火箭一同起飞 梁思礼传[M]. 第1版.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08: 36. 978-7-214-05827-0.

[22]梁思礼:抱定一颗爱国心,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OL.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2021-04[2023-02-19].

[23]石磊,梁红,X. 苍穹大业赤子心 梁思礼传[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05: 第五章 1. 978-7-5046-7441-8.

[24]郭梅,庞茹. 梦想与火箭一同起飞 梁思礼传[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08: 39-42. 978-7-214-05827-0.

[25]石磊,梁红,X
. 苍穹大业赤子心 梁思礼传[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附录一. 978-7-5046-7441-8.

[26]梁思礼: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OL.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2022-08[2015-01-14].

[27]【中国科学报】梁思礼:苍穹大业赤子心OL.中国科学院. 2015-12-18[2023-02-18].

[28]郭梅,庞茹. 梦想与火箭一同起飞 梁思礼传[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08: 54. 978-7-214-05827-0.

[29]郭梅,庞茹. 梦想与火箭一同起飞 梁思礼传[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08: 65. 978-7-214-05827-0.

[30]吴荔明. 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01: 333-339. 7-208-02984-9.

[31]郭梅,庞茹. 梦想与火箭一同起飞 梁思礼传[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08: 63-64. 978-7-214-05827-0. (3)

[32]梁思礼:新会是我们梁家的老根OL.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2015-07[2023-02-19].

[33]《作家文摘》编. 作家文摘20X珍藏本 名人春秋[M]. 北京: 现代出版社, 2013: 295. 978-7-5143-1679-7.

[34]何学良,李疏松,(美)何思谦著. 海国学志 留美华人科学家[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09: 89-90. 978-7-208-07270-1.

[35]梁思礼等11人获“中国侨界杰出人物”称号OL.中国新闻网. 2013-12-02[2023-02-19].

[36]卢宏学. 航天之母 普渡大学[M]. 现代出版社, 2013: 170. 978-7-5143-1386-4. (2)

[37]梁思礼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11-10-31[2023-02-19].

[38]聘请梁思礼为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委员聘书.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2015-10-30[2023-02-17].

[39]石磊,梁红,X. 苍穹大业赤子心 梁思礼传[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结语 苟利国家生以死. 978-7-5046-7441-8..

[40]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等. 科学改变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心路[M]. 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5: 68-71. 7-80206-071-0.

[41]梁思礼:X的导弹是保卫祖国的OL.陕西党建网. 2021-05-18[2023-02-19].

[42]追忆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梁思礼OL.厦门老干部局. 2016-06-16[2023-02-19].

[43]计算机世界报社. 中国计算机精英志[M]. 计算机世界报社, 1995: 24.

[44]陈荣,李杲. 人文大讲堂 第5辑[M]. 杭州: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2-9. 978-7-5341-3796-9.

[45]苍穹大业赤子心 梁思礼传[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第十章 用前瞻思想引领精英团队. 978-7-5046-7441-8.

[46]苍穹大业赤子心 梁思礼传.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第十章“80后“志愿者. 978-7-5046-7441-8.

[47]张素. 苟利国家生死以——送别梁思礼侧记OL.中国新闻网. 2016-04-18[2023-02-19].

[48]石磊,梁红,X. 苍穹大业赤子心 梁思礼传[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06: 附录二. 978-7-5046-7441-8..

[49]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梁思礼院士主编. 21世纪太空新景观[M].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05.]. 2000-05: 简介.

[50]梁思礼.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工程技术编 航天卷 2[M]. 北京: 宇航出版社, 2002: 1. 7-80144-430-2.

[51]梁思礼. 一个火箭设计师的故事 梁思礼院士自述[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09: 1. 7-302-13598-3.

[52]石磊,梁红,X. 苍穹大业赤子心 梁思礼传[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293-300. 978-7-5046-7441-8.

[53]梁思礼荣获“中国侨界杰出人物”的奖牌.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2015-10[2023-02-17].

[54]梁思礼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2017-12-21[2023-02-17].

[55]张蕾. 献身航天此生无憾OL.光明网. 2016-04-19[2023-02-18].

[56]郭梅,庞茹. 梦想与火箭一同起飞 梁思礼传[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08: 66、67. 978-7-214-05827-0.

[57]2017年05月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2023-02-17].

[58]X,荆溪宁. X家族档案[M]. 北京: 时事出版社, 1999-01: 255. 7-80009-523-1.

[59]章用秀. 天津记忆 第五种 沽上文谭[M].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15: 280-281. 978-7-5528-0283-2.

[60]杨阳. 坦易家国赤子心 梁启超与梁氏家风[M]. 郑州: 大象出版社, 2018-05: 1. 978-7-5347-9601-2.

[61]X,荆溪宁. X家族档案[M]. 北京: 时事出版社, 1999: 277-278. 7-80009-523-1.

[62]央视国际. CCTVOL.央视网. 2005-02-06[2015-01-14].

[63]谢玺璋. 梁启超传[M]. 第1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8: 第二章. 9787122321763.

[64]梁思礼回忆在津度过的17年:人生从饮冰室开始.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2015-07[2023-02-19].

[65]X,荆溪宁. X家族档案[M]. 北京: 时事出版社, 1999-01: 286-289. 7-80009-523-1.

[66]石磊,梁红,X. 苍穹大业赤子心 梁思礼传[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X章. 978-7-5046-7441-8.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1146/

(40)
词条目录
  1. 生平
  2. 早年经历
  3. 工作经历
  4. 逝世
  5. 任职情况
  6. 主要成就
  7. 科研成就
  8. 人才培养
  9. 主要论著
  10. 荣誉奖项
  11. 人物评价
  12. 家族成员
  13.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