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公元2~3世纪),名机,又作玑,字仲景,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著有《伤寒杂病论》传世,被后世尊为医圣。
人物生平
编辑早年经历
张仲景出身于东汉末年的一个官僚家庭,父亲张宗汉在朝中为官,因而有条件自小接触学习典籍,每次读到扁鹊为蔡桓公望诊而知其病情的故事,都钦佩于扁鹊医术的高超,从而对医学产生兴趣。于是师从同郡的张伯祖学习医术,完全掌握了张伯祖所传授的内容。张仲景研究古籍,掌握了古代的经方,在当时就已经享有声誉。在和同郡人何颙旅居洛阳时,何颙因为了解他的学问,对人说张仲景的医术,比张伯祖还要精深,他治愈疾病的效验连鬼神也不能知道,可称一代神医。
汉灵帝时张仲景被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张仲景见到侍中王仲宣,告诫他将于四十岁时生病,届时胡须眉毛皆脱,然后半年即死,令其服用五石汤,即免生病。王仲宣当时年龄不过二十多岁,对他很反感,虽接过方药却不服用。几天后,再见张仲景,就骗他说已经服过药了,张仲景说看气色,就不是服过药的样子。王仲宣越发地反感。后来王仲宣果然如张仲景预言的那样生病死了,当时的人们认为即使是扁鹊、仓公也不能达到这个程度。
负重矢志
东汉建安初年(公元196年)开始的大瘟疫,持续超过X,曹丕在《与吴质书》悲叹自己诸多亲戚好友均死于这场瘟疫。张仲景家族同样在这场灾难中遭到沉重打击,张氏宗族原有二百多人,建安元年之后不到十年时间,就死去三分之二,多是因伤寒而死,家族由繁盛沦落到衰败凋零,都是因为横遭瘟疫没有得到合理救治的结果。这令张仲景更加勤训古籍、研学前人的医理,依据《素问·热病论》宗旨,扩充伊尹《汤液经》的内容,做进一步的阐述扩充,结合时疫的特点和实践,撰成《伤寒杂病论》十卷,华佗读了之后,感叹这是一部能救活人命的医书。后来又补充了《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
《伤寒杂病论》探索医学深奥的理论,里面的医方称得上是千古医方的始祖,汉魏以来,凡学医之人,均学习张仲景,像科举应考的读书人学习六经一样日日诵读,后代医家均遵循其理法方义使用,不敢变动,学医之人均尊崇张仲景为医学之圣人。李濂在《医史·张机传》中感慨称,范晔的《后汉书》没有为张仲景写传记,实在为千古之憾。
人格思想
编辑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对学医的发心以及持何种态度学习发出感叹,他说自己阅读古医典籍,每次看到秦越人到虢国为虢国太子治病和到齐国望齐王面色就知道他的病情的记载时,都感慨他医术的高明,叹息今天的人们竟然不留意医药,不去钻研医术,以便于上疗君亲、下救黎民,对己也能维护身体健康和保养生命。却拼命干着争逐荣华、攀附权势这些表面之事,忽视生命的根本,外表再华丽体内却枯槁,就是不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一旦受了外邪染上重疾,又惊恐万分,于是降志屈节,虔诚地希望巫医消灾去疾,寄希望于他人,一旦无效则束手待死,把宝贵的生命交给庸医,听任他的摆布,可悲可叹令人痛心。
张仲景说整个社会都混混沌沌,没有谁能觉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他们如此轻视自己的生命,其实不配谈荣华和权势,进不能爱护了解他人,退不能珍惜了解自己,一旦遭遇疾病之祸,身陷困境,又愚昧无知,愚蠢得像没有头脑的人,太可悲了,只知道趋炎附势追逐浮华而不懂保养身体这个根本,就已经危险到如在薄冰上行走、如在深渊旁驻足一样了。
张仲景借孔子之语内视自我,说有的人一生下来就很聪明,这是上等的觉悟天赋;有的人则需要通过学习才能感悟得知,这时次一等的人;通过刻苦努力学习才能掌握的人,又次一等。他认为自己崇尚医术,愿意通过勤奋学习求知,达到自己的愿望。
医学著作
编辑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说自己的著述依据《素问》《九卷经》《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前人典籍宗旨,并《平脉辩证》,博采众方,完成《伤寒杂病论》一共为十六卷。张仲景原本已佚散,今天所见是经晋代王叔和编次、北宋林亿等校勘整理并分成《伤寒论》十卷、《金匮玉函要略方论》上中下三卷(简称《金匮要略》)两部著作。
《伤寒论》
《伤寒论》是在前人典籍的基础上编纂的,是中国X部理法方药具备的临床医学专著。张仲景根据病邪侵入脏腑的先后、程度的不同,基于“伤寒”的发病过程,参照患者正气强弱,剖析“伤寒”证各阶段的病机、病位、性质,将“伤寒”的发病、发展归纳为六类病势,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由此确立“六经辨证”X,以条辩的方式,将发病不同阶段并表现出的各种兼夹症候,提出治疗原则,给出治疗方剂。以六经辩证为纲,以脉理、症候、药理、方剂辩证为法,对伤寒发生和各发展阶段予以辩脉审证和立方用药的辩证医学。归纳总结X和规矩,以条辩的形式一一予以阐述,集理论实践于一体。因时代久远,部分条辩亡佚,现存十卷二十二篇,397法,113方,共涉及用药82味。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是中国最早一部诊治杂病的医学专著,针对各科杂病,以经络为纲领,以脏腑分科分类,病脉并治,开脏腑辨证之先河。包括有内、外、妇科,杂疗方以及饮食禁忌,以辨证论治为理论基础,阐述方药配伍基本原则,一千八百多年以来,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全书共三卷二十五篇,载262方,
后汉时期“伤寒”证大疫,催生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伤寒、金匮以生命整体观作为指导思想,以准确判断病势进而X病机进行辨证,从六经辨证里,又脱胎出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即“八纲辨证”。六经辩证辅以八纲,以望、闻、问、切四诊法,对病情层分缕析,做出正确的病证判断,这就是伤寒、金匮辨证论治思想。实践层面的治疗原则上,伤寒、金匮不仅限于祛邪扶正,更有具体的汗、吐、下、和、清、温、消、补八种治疗方法。伤寒、金匮涉及药物约130余味,根据病情病势病机,分别处于汤、丸、散、膏、栓、洗、熏、滴、灌等不同剂型方法,高度概括,简便廉验,基本囊括了临床各科的常见病证。伤寒、金匮的处方,因效如桴鼓,被称为“经方”,今天依然被许多医家视为法度,严苛执行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石和临证实践方法大论,是从事传统医学临床无可替代的经典教材。
其它著作
除《伤寒杂病论》之外,张仲景的著述还有《辨伤寒》十卷。清代姚振宗所补《后汉书·艺文志》四卷,记述了张仲景的其它著作,包括:《评病药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疗黄经》一卷、《脉经》一卷,大多已亡佚,只有在王叔和的《脉经》和陈延之的《小品方》中得到部分保存。
医学成就
编辑张仲景集前人医学之成果,探索医理之奥秘,综合自己的临证实践,撰成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从理论到实践,理法方药俱备,系统论述了伤寒类疾病基本发展的各个阶段以及治疗原则和施治方法,以六经辨证原则论述伤寒及各类杂病的诊疗方法。确立了中医学六经辨证、辨证论治的中医临床基本原则,是中医学的核心思想和灵魂。后世众多医家均视张仲景为医学之圣人,视仲景之方为众方的宗师、万方的始祖。将《伤寒杂病论》与《皇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并列为四大中医典籍。
后世影响
编辑《伤寒杂病论》成书以后,尤其是经王叔和编次、林亿校勘刊印后,倍受后世医家推崇。金代医学家成无己花费四十年研究《伤寒论》,其代表作《注解伤寒论》云: 既然前有圣人之作,后世必有继承者研习它并发扬光大,张仲景这部书的处方,是所有处方之祖。名家朱丹溪、李廷云、喻嘉言包括金元四大家等等每一个时代的医家,无不将仲景之法、之方视为规矩准绳和众法之宗,伤寒、金匮,成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基石,张仲景被尊崇为解除人类疾病痛苦的圣人。
早在日本平安时期(794年-1185年)之前,张仲景著作就传入日本,日本平安中期学者藤原佐世编著的《日本国见在书目录》中,就载有《张仲景方》九卷。到了江户时期(1603年-1867年),日本出现《伤寒论》研究X,丹波元简著述《伤寒论辑义》《金匮玉函要略辑义》;丹波元坚的《伤寒论述义》《伤寒广要》;山田正珍的《伤寒论集成》《金匮要略集成》;森立之的《伤寒论考注》《金匮要略考注》;山田业广的《伤寒论读书记》《金匮要略读书记》;伊藤子德的《伤寒论文字考》《伤寒论文字续考》等等著作,《伤寒论》成为日本汉方医学的主流思想。日本幕府医家尾台榕堂说:张仲景为千古用方的鼻祖,他的处方均出于三代圣贤之要旨而集大成,仲景处方简明严谨,条理秩序井然,因此只要研习到掌握其精髓,推广其义理,则万病都可以灵活运用于骨掌中。学者徐江雁认为,张仲景不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医圣,对日本汉方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物评价
编辑西晋医学家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中评价:伊尹以大圣人的才华,将神农本草要旨编撰成《汤液经》,到张仲景将《汤液经》进行广而深的论述,著成十多卷,里面的方子用即见效。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评价:张仲景如有神功,他用药组方,高深莫测,受到从医者的敬仰。
金元四大家之首刘完素评价:自黄帝之后二千五百多年,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一十六卷,可以成为后学者的教材依据,仲景是医学的亚圣。
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评价:张仲景的药方为万世之法,是X方之祖,治杂病效果如神,他之后的医者,以《皇帝内经》为法度、以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为中心,就可以成为大师了。
元代医学家王好古评价:折中《汤液经》万世不易的法度,使其运用到恰到好处,张仲景是为始祖。《金匮玉函要略》《伤寒论》是张仲景以神农为祖、以伊尹为法度,体会箕子所作。
元代医学家朱丹溪评价:张仲景诸多医方,实在是医学领域万世的规矩和准绳。后来者在学习和实践中想要有一个客观地评判,仲景之法就是检测的标准。
明代医家方有执评价:以前的人论述医学,张仲景之前有法度没有方法,张仲景之后有方没有法度,法度和方法均具备的,只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这本书,之全面之准确之医理详尽,得圣人之经典又实现了超越,后来的作者,没超过他的。
明末清初X医学家喻嘉言评价:《伤寒杂病论》之处方为众方的宗师、万方的始祖。光华就像像日月,年年月月,万古常明。
清代X医家X聪评价:不熟读四书的人不能称为儒,没有看明白《伤寒论》的人不可以做医生。
清代医学家陈修园评价:张仲景治病的方药,是集他之先的众多圣贤集为大成。张仲景之于医学,好比是孔子之于儒学。
清代名医费伯雄评价:张仲景是立方之祖,医中之圣。他所著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开启医者的智慧,学习的人要奉为金科玉律。
日本江户时代的汉方医学家尾台逸士超评价:张仲景搜罗论述著述,树立了医学的法理规矩,且将前人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于实践,这样面对万种疾病都能有应对之方法。
人物争议
编辑层累造圣
张仲景不见正史,历代官方也未有追赠追谥,张仲景备受后世推崇被公认为医圣,是历代医家比附儒家圣人的思想传统,层累而逐渐推上圣坛的。关于张仲景事迹的记载,最早的文献为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校正医书局整理刊刻《伤寒论》时,高保衡所作序言内有一段对张仲景的介绍,说《汉书》内没有张仲景的传记,对他的情况介绍初见《名医录》,他同时代的人都说,张仲景的医学水平已经超过了他的老师。高保衡所指的《名医录》,今已亡佚。八十年后,到宋代伤寒家许叔微,著述《伤寒百证歌》时(成书于1132年),认为医者论伤寒而不去学习《伤寒论》,就好像治儒学而不治孔子的六经。开始将张仲景之于医学与孔子之于儒学作类比。最早用“圣”字形容张仲景的,是宋末医家成无己,他的《注解伤寒论》严器之所作序言(成书于1144年)中有“惟张仲景方一部,最为众方之祖……实乃大圣之所作也。”将张仲景的方剂视为众方之祖,将张仲景尊崇为医道大圣之人,开始圣化张仲景,但这时推崇的还只是他的著作。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在其著作《素问玄机原病式》(成书于1186年)序言中直接称“仲景者,亚圣也”,直接将张仲景本人称为圣人。公元1513年,李濂的《医史》刊行,他在为张仲景作传时,沿用刘完素“亚圣”的说法。四十三年后的1556年,新安医家徐春圃在其《古今医统大全》中首次以“医圣”称呼张仲景,后世即一直沿用“医圣”一说。
太守真伪
李濂在《张机传》内说他官至长沙太守,长沙在东汉时期为荆州的郡,《后汉书》《三国志》记载汉末时期的长沙太守有孙坚、张羡和韩玄,无张仲景。北宋太医林亿在校订《伤寒论》时,在序言中说到这一点,介绍张仲景是引用唐人甘伯宗所撰《名医录》“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的记载,李濂沿用了此说法,自此成为张仲景做过长沙太守的依据。1981年,南阳医圣祠发现了一块古墓碑,碑刻为“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之墓”,碑座后方刻有隶书“咸和五年”字样。从碑体内容看,张仲景任长沙太守似无X,然而,此碑有两处矛盾,一为咸和五年为公元330年晋成帝的年号,这时距张仲景去世不太久,而张仲景被圣化为宋金时期,也是称“大圣”“亚圣”,称医圣是到明代了,因此此碑若为魏晋所立并“医圣”之说缺乏史料依据。另一疑问是此碑为青石所铸,碑座为汉白玉质,碑体、碑座所题字体为楷书和隶书,楷书是东晋之后才发展起来的,且“咸和五年”四字歪歪扭扭,被怀疑是工匠试刀的作品,因此被推断为碑体和碑座分属不同时代,是一个合成品。
史籍中不见有张仲景任长沙太守的记载,也许是古籍佚散所致,比如林亿所依据的唐人甘伯宗所撰的《名医录》今也散佚了,但唐人刘知己《史通》(成书于公元710年)中有“若元则、仲景,时才重于许、洛”的记载,元则是曹魏时期大臣桓范的字,官至大司农,位列九卿,“才重许洛”意为二人在许洛名气非常大。如果张仲景没有政治身份,是不可能与桓范并列的,更不可能将二人并举讲名震许洛。从这点可以证明张仲景不仅有政治身份,且官职不会太小。刘知己拿他与桓范并列且名震许洛,甘伯宗说他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加上张氏为南阳官宦望族的出身,而曾任长沙太守的张羡也是南阳郡人,或为张仲景族人,学者韩奕在《张仲景任长沙太守事迹考》中认为,张仲景任长沙太守当为历史史实。
轶事典故
编辑娇耳治冻疮
冬至吃饺子,是中华X流传已久的风俗,无论贫富,家家户户都会食用一顿饺子过冬至。相传,张仲景从长沙太守任上辞官返乡时,正值冬天,他看到乡亲们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伤了,张仲景于是令随从弟子们搭起医棚,支起大锅,用祛寒药材加上羊肉、生姜做馅,包进面粉中制作“娇耳”给人们食用,一人再来一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肉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此饭还有一个名字叫“祛寒娇耳汤”。后来人们就在寒冷的冬至吃“娇耳”X张仲景,还有“冬至不吃饺子会冻掉耳朵”的说法,经过岁月流逝,娇耳也有了其他的叫法,如饺子、扁食等。
坐堂医
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正值疫病流行,许多百姓慕名前来求医,因为病患太多,张仲景干脆把诊疗之所搬到了长沙大堂,被成为名医坐大堂,开医生坐堂之先例,传为千古佳话。人民为了怀念张仲景,便将坐在药店内治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这些医生也常将自己坐堂的药店取名“某某堂”,这就是中医药店以“某某堂”来命名的由来。
发明人工呼吸
张仲景曾急救上吊自杀的人,将病人解下来抱住,先放进被子里保温,然后用三个人进行急救:一个人用两脚抵住病人的肩部,一个人用双手按患者两侧X,上下有节奏地X,另一个人扶住患者的两胳膊屈伸,节奏和XX之人配合。这样持续进行一顿饭的功夫,坚持做下去,就能把病人救活,等病人开始呼吸了也不要停,继续做下去,病人就死而复生了,被救之人的家属看到这个情况,抱着病人痛哭不已,向张仲景磕头不止。这个急救方法被张仲景记录在《金匮要略》中。
治愈汉桓帝
《神仙通鉴》记载了一个传说故事,说汉桓帝得了严重的寒疾,召张仲景调治,张仲景一看正是伤寒之证,只一剂药下去,桓帝出汗如雨,到天亮即退烧身凉病愈了,于是要将张仲景留在宫中给他官职,张仲景拒绝了汉桓帝的要求,留下一句“君疾可愈,国病难医”的话,挂冠而去,到民间去给黎民治病了。这或许是民间出于对张仲景的敬仰之情而美化出来的故事,如果张仲景能得到帝王重视,《后汉书》《三国志》也不会片字不见,且《伤寒杂病论》也不至于散落民间,直到王叔和才从旧仓库中偶然获得残篇了。
后世X
编辑张仲景博物院(医圣祠)
医圣祠,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是中国东汉时期医学家、被后世尊为"医圣"的张仲景墓祠所在地。占地面积12о30平方米,其中房屋建筑物面积666X方米,含各式房屋136间,墓祠古建筑X占地3200平方米,建筑有大殿、东西偏殿、过殿、拜殿、仲景墓、春台亭、秋风阁、行方斋、智圆斋、仁术馆、广济馆、仲圣堂、寿膳堂、山门、六角亭、医圣井、荷花池、历代名医塑像、东西碑廊、大门、汉阙等。馆藏器具文物104件(套),古籍书刊文献1万余册。20X,南阳市医圣祠(张仲景博物馆)更名为张仲景博物院。
医圣祠始建于何时已不可考,现存建筑为明代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唐藩王首倡,儒医越夔、沈津等人修建。明代藩王朱宇温,号唐王,亲撰《医圣张仲景祠墓志》一文,刻石立于墓前,残石现存祠内。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张仲景墓因修建南阳城被毁。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当地百姓挖井时发现了张仲景墓及碑石。碑石上刻有“汉长沙太守张仲景墓”九个大字,碑座上刻有晋成帝“咸和五年”字样,由此认定此碑为晋代所立。清朝顺治五年(公元1648),南阳知府张三异重修张仲景墓地,并建祠堂三楹,外围院墙,修藏书阁等,医圣祠初具规模。有清一代多次整饬修葺。1956年医圣祠被重加修缮,今天的医圣祠为众多的人们所崇敬而四时享祭,时常举办X医圣张仲景的各种活动。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