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又称乌林之役,是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赤壁(有蒲圻、黄冈等多种说法)大败曹操的一次大型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X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战争背景
编辑汉末乱象
东汉后期,外戚、宦官轮流执政,政治日趋腐朽,一部分官僚和太学生进行了长期斗争,最终酿成“党锢之祸”(东汉桓帝、灵帝时部分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联合反对宦官X,以此被禁止仕宦或参与政治活动,时称“党锢”)。X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政治争斗残酷。
黄巾X示意图
除政治时局混乱外,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由此出现史籍所述的“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局面。农民既要忍受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侵蚀盘剥,又需承担国家的剥削,大量农民在失去土地后被迫沦为流民。流民问题给小农经济造成诸多不安定因素,农业生产由此趋于衰落。同时,东汉末年的手工业生产也处于凋敝状态。
随着X内部矛盾的日趋激烈,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的不断恶化,以“黄巾X”为代表的农民X和军阀割据接踵而来。官渡、赤壁之战等一系列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战役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
三方势力
基于上述时代背景,可知东汉久已存在分裂因素,在黄巾X被X后,各军阀之间为了扩充势力,展开了长期的混战。
曹操相继翦灭了吕布、张绣、袁术、袁绍等势力,逐步统一了长江以北的中国领土。与此同时,孙权在江东继承父业,占据了长江以南大大片区域,在统一南方野心的驱使之下,率军大破江夏太守黄祖的舟军,势力越过长江以北。刘备则被曹操打败,于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投奔荆州牧刘表,屯驻新野(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后率部下驻军樊城(今湖北省襄阳市),在此积蓄力量。至此,孙权与刘备也形成了对曹操有一定威胁的两股势力,是曹操统一南方最大的障碍。
刘表(选自《三国演义人物画传》)
战争进程
编辑江陵之争
荆州地广、人众、物丰,在当时诸侯割据的争夺战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曹操采纳荀彧的建议,用董昭的计策,迎天子于许昌之后,就开始为他南夺荆州,北定河北,进而统一全国的大业,展开了紧张的战斗和谋划。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率十五六万大军,从邺出发攻荆州。九月抵达新野,新任荆州牧刘琮(刘表之子)投降。时刘备屯驻樊城,知刘琮投降后南撤,退至当阳(今湖北省当阳市)一线,另派关羽领几百艘水军战船前往江陵。曹操考虑到江陵囤集大批军用物资,惟恐刘备抢先占据,便放弃粮草辎重,轻装急行赶到襄阳。亲率五千精锐骑兵急速追击,一昼夜行进三百余里,至当阳县长坂时击溃刘备部队。逼得刘备放弃了退往江陵的计划,江陵也由此被曹操袭取。江陵为荆州的水军要塞,贮有大量军用物资,既是大江南北的一个要津,也是顺江东下的上游军事基地。曹操此举破坏了刘备想与关羽会于江陵的计划,是战略部署上的一个重大胜利。
孙刘联盟
刘备自长坂(今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惨败之后,逃向樊口,手中仅有二万兵力,实力对比悬殊,难以抵抗曹军。孙权听闻曹操率军南下,便遣鲁肃出使,游说已败的刘备与其结盟。诸葛亮认为只有与孙权联合才能抗曹,刘备亦认同。于是诸葛亮奉命随鲁肃到柴桑(今江西省X市柴桑区)见孙权,分析了曹军的不足,认为曹军远来疲敝、水土不服、不习水战,且荆州人只是被迫投降,并非真心顺服。
这时,曹操写信给孙权说:“我奉天子之命,X有罪的叛逆,军旗指向南方,刘琮降服。如今,我统领水军八十万人,将要与将军在吴地一道打猎。”孙权将书信交给臣下讨论,张昭等被曹操的威势所震慑,认为曹操在政治上和兵力上都占据优势,主张投降;鲁肃、周瑜等则知己知彼,颇有胜利信心,分析曹军情况,力劝孙权下决心联刘抗曹。最终孙、刘决定了联合抗曹的战略方针,孙权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水军三万,与刘备部队联合作战。
赤壁前哨战
周瑜奉命率三万水军溯江而上,与刘备军队会合于樊口,又一齐西上夏口进军赤壁。曹操则率大军从江陵水陆东进,不久就与孙刘联军相遇于赤壁,发生了一场赤壁前哨战。
赤壁前哨战曹操并未取得胜利,这使得他改变了战略部署。《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孙权派周瑜和程普与刘备合力迎击曹操,在赤壁相遇。这时曹操的军队士卒已经发生了疾病,刚一交战,曹军失败后退,撤军驻扎长江北岸。”从“引次江北”来看,可知双方初战并非江北,而是在江南。曹操投入的前锋部队是骑兵,不是水军。史籍所述“引次江北”,即次第渡江后退至赤壁斜对的乌林,目的是与后续的水陆大军汇合。
周瑜(选自《三国演义人物画传》)
乌林火攻
曹操败退江北后,因为士兵不习水性,便采取连环战舰布防,即将所有战舰连在一起,减少风浪的颠簸。孙刘联军要想解除曹军东下的威胁,就必须打垮曹操的水陆大军,阻止其继续东下。这时双方都摆下阵势,准备在此进行决战。但交锋的地点已非原来的赤壁,而是曹操“引次江北”后重新安营扎寨的乌林。
此时,周瑜部将黄盖针对曹军不习水战,船舰连接一起的机会,建议用火攻。周瑜采纳了黄盖的火攻并诈降之计。黄盖先向曹操送了降书,用船装满干荻枯柴,浇上油膏,乘东南风向曹军军舰冲去。曹军以为黄盖来降,都高兴地出营观看。在离曹军二里来路时,来船同时点起火来,火烈风猛,船行如箭,直冲曹军船X,烧了曹操的全部舰船,并延及岸上兵营,曹军死伤无数。周瑜率军随后攻到,曹军大败。
南郡追击
曹操经乌林惨败,锐气顿挫,死伤甚众,加上军中已有疾疫,官兵多有死者。在这种情况下,曹操率军从华容道向南郡撤退。刘备、周瑜水陆并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江陵城下。当时,曹军的十多万大军,经赤壁、乌林之战,已无力再战。曹操于是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刘备、周瑜等在曹操大军退走后,也分别率军围困江陵。虽然孙刘联军尾追曹军,但是双方没有发生战争。早受疫病困扰的曹军在后有追兵,“兼以饥疫”的X下,死亡大半,严格说来,这不能称为一次战役,仅是赤壁、乌林之战的尾声。持续了半年之久的赤壁之战,至此以曹操的失利而告结束。
赤壁之战后魏蜀吴疆域
战争结果
编辑赤壁之战以曹操的失败而告终,值得注意的是,曹操仍然占据以襄阳为中心的南阳郡,并具有荆州北部作为缓冲。此战打破了曹操快速统一南方的设想,使其放弃南下,转而专心经营北方,促进了北方的恢复与发展,为统一积蓄了力量。对于南方而言,此战为南方赢得了发展的时间,促进了南方的发展。同时,赤壁之战胜利后孙刘联盟随之瓦解。孙权取得江夏郡及以江陵为中心的南郡,占据荆州中部,扩大了疆域,巩固了江东。刘备集团攻下了除南郡外的其他荆州四郡,占据荆州的江南部分,开始有了自己的地盘。三国鼎立的局面的雏形由此开始形成。
胜败原因
编辑孙刘联军胜利的原因
-
从将领集团来看,周瑜不为曹操的虚张声势所吓倒,仔细分析后在孙权面前自信地提出了“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驻夏口,保为将军破之”的保证。赤壁之战按照孙刘集团主将的预见方向发展,以曹军的失败和孙刘联军的胜利而结束,并不是偶然的。
-
从谋臣角度来看,周瑜、诸葛亮等人在战前都曾对曹操军队做过分析,阐述了双方有利与不利、因素。在这种判断指导下,孙刘联军扬长避短,发挥水军优势,主动出击,是非常正确的。
-
从战略部署和水军力量来看,孙刘联军不打消极的防御战,而是积极主动的迎击战,孙刘联军敢于冒不利的地势,溯江而上迎击曹军,不仅表明孙刘联军的指挥者有决胜的信心与勇略,而且说明孙刘联军有超过曹操水军的军事实力,曹操在水军力量上弱于孙刘联军,是其失败的一个直接原因。
-
从士气来看,周瑜、刘备等将军,团结一致,全军上下士气高昂,拼死一战。
曹操失败的原因
客观因素
学者们对于曹操失败的客观原因,主要归纳出以下几点:
-
荆州兵被迫投降,军心动摇,而水战主要依靠荆州兵。
-
北方兵不习惯南方水土,军中瘟疫横行,战斗力削弱。
-
曹军后方不巩固,新降服的刘表旧部人心不定。
-
朝官中不少士族反对曹操。
-
当时正值盛寒,马无草料。
虽然曹军在军力上占X优势,但在这些客观因素方面处于劣势,极大地影响了战争的最终结果。
主观因素
-
曹操过于自信,错误地估计南北双方的经济条件、军事条件,在统一北方后人民尚未得到休养生息,且尚不具备统一的经济、军事条件时,就仓促动员了对南方的战争。
-
曹操没有制定科学的战略战术,赤壁之战的发动过于轻率。在战前,曹操对南方的力量毫无估计,也缺乏准备。在战争爆发前和战争进行中,曹操和他的谋臣们,也没有对战争的目的和战役部署作认真的讨论,没有对战争所可能产生的结局做预见性的分析,对整个战役没有一个总体设计。
-
赤壁之战,曹操犯了自以为势强而急攻冒进的错误。在赤壁初次与孙刘联军接战时,曹军因不服南方水土,士卒多染疾疫,因而战败退至乌林,与孙刘联军对峙。如果此时曹操能吸取袁绍官渡之战失败的教训,而休战求和,孙刘联军未必敢于发动进攻。曹操退至乌林后,仍摆出进攻的态势,才导致孙刘联军采取先发制人战术,用火攻大败曹军。
战争意义
编辑学者韩国磐指出荆州是当时关键性的要地,并通过假设表明了荆州对各方的重要性。如果是孙权取得荆州,则巩固了他的江东X。如果刘备夺得荆州,就拥有了自己的地盘,以此为根据地实现诸葛亮三分天下的预测。面对曹操的南下,孙刘唯有联合才能抵抗,败则天下统一于曹,赢则鼎足之势形成。由此可知,当时形势决定了赤壁之战是一场重要的战争。
刘备(选自《三国演义人物画传》)
学者简修炜、陈长琦认为赤壁之战的失败使得曹操放弃了迅速统一南方的设想,为南方长江流域的恢复与进一步发展赢得了时间。赤壁之战预告了三国鼎立时代的到来,影响了中国历史一个阶段的发展面貌。
学者刘孔伏、潘良炽也表示孙、刘联盟对孙吴、蜀汉X的存在确实起过重要作用。这个联盟也确实是在争夺荆州的过程中产生裂痕乃至于瓦解。然而在这个联盟破坏之前,三国鼎足而立的大格局就已经形成了。这是因为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了荆州,进而规取了益州,具有了立国称号的条件。因此,赤壁之战的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就是在于它确立了三国分立的局势。
战争评价
编辑对于赤壁之战的评价,大多数都认为此战是以少胜多的X战役。如白寿彝指出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X战例,毛主席在《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中,也都提到这一点,并把这次战争跟齐鲁长勺之战、晋楚城濮之战、韩信破赵之战等归为同一类的战例。
韩国磐也表示赤壁之战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X战争,认为孙刘联军以五万人战胜曹操二十多万人,故亦因以少胜多而著称。
而尹韵公在《赤壁之战辩》中认为历史上根本没有这场大战,而只是一次小规模的遭遇战。对此,不少学者进行了反驳。谭绍鹏则认为赤壁之战确是一场大规模的战役,史书所记,铁证如山,无需置疑。
关于赤壁之战对于统一进程的影响,也有学者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吕思勉认为当时孙权假使迎降,能使天下及早统一,免于分裂之祸。裴松之在《三国志·张昭传》注里,早经说过了。然则孙权的决意抵抗,周瑜、鲁肃的一力撺掇孙权抵抗,是好乱和行险侥幸而已。
施丁则持不同意见,他认为认为孙、刘联军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并未破坏统一,相反是统一进程的一部分。孙权与刘备都是想统一的,但他们很难凭藉南方的力量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不过,孙权从此在江东日益巩固,又向西向南大大发展,刘备从此在荆州有所发展,并向西南扩大地盘,加强了西南各族的联系,都是先在一个大地区内发展了统一,同时也就为全国更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相关争议
编辑发生时间
关于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史籍所记主要存在十月说、十一月说以及十二月说这三种观点。《三国志》《后汉纪》均记为十二月,《后汉书》却记冬十月,《资治通鉴》则根据《异同评》将时间定在十、十一月之间。至于十一月说则受《三国志通俗演义》影响,或折中于陈寿与孙盛之间。
学者张靖龙对这三种观点进行辨析,否定了十月说与十一月说,认为赤壁战役发生时间,陈寿《三国志》与袁宏《后汉纪》记载的“十二月”,准确可信。刘孔伏、潘良炽通过分析,也表示赤壁之战的时间确实是建安十三年十二月。伊丁在叙述赤壁之战过程时,也表示曹操是建安十三年十二月自江陵出发顺江东下的。
赤壁地点
赤壁论战的要害是古赤壁的所在地,很早以来就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关于赤壁的地理位置,自宋代以后就有蒲圻、黄州(黄岗)、汉阳、汉川、武昌等说法。除此之外,又有钟祥西北说等。这一问题,在历史地学界至今还没有一致的结论,总计有汉川、汉阳、黄冈、武昌、嘉鱼、蒲圻、钟祥七说。
黄州说与蒲圻说为两种主要看法。黄冈赤壁说自北宋苏轼谪居黄州时作《赤壁赋》和《赤壁怀古·念奴娇》之后才流行起来,南宋以来就一直被否定。冯金平根据《元和郡县图志》的记载,认为今蒲折县城离赤壁山刚好八十里,符合记载。陈可畏也认为今蒲圻县的赤壁山恰好与洪湖县东龙口公社的乌林矶南北相对,同《三国志》赤壁之战中的赤壁与乌林的位置记载完全吻合。此外,丁力也持此观点。
武昌说的代表为李永富、吴应寿、张修桂等。张修桂在《赤壁古战场历史地理研究》中认为战展开遭遇战的赤壁,即今武汉市武昌西南的赤矶山,虽已湮没,应为其正名。
汉川说代表是冯汉江、陈中林等,其在《赤壁之战古战场新考——真正赤壁之战古战场在汉川》中考证以及引证大量的历史文献并结合对赤壁之战当时的战况的分析,指出真正赤壁之战古战场应在汉水下游的汉川赤壁街和垌冢镇。
双方兵力
孙、X力
诸葛亮在与孙权交涉时曾提到刘备的兵力,刘备加上关羽率领的精锐水兵有一万人,刘琦收拢江夏的战士亦不下于万人。可见刘备的兵力至多有二万。
诸葛亮(选自《三国演义人物画传》)
在孙权与诸葛亮的对话中,也透露出了不能拿东吴十万大军冒险,可见孙权的总兵力有十万。。至于开赴赤壁前线孙权的兵力有二万、三万和数万之说的不同。《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说到周瑜出兵前对孙权说“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今湖北省武汉市汉口),保为将军破之。”但注引《江表传》记载,孙权答复周瑜说“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鲁肃)、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君后援。”又《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江表传》记载,刘备在夏口初见周瑜时,问周瑜“战卒有几?”周瑜答“三万人。”据此,周瑜请兵是五万,实际出兵是三万。
关于孙权实际出兵人数,何德章则认为《三国志·吴主传》与《周瑜传》互证,实兵只二万人,且分为左、右督。《江表传》“三万”之说,不是确定无疑的史实。刘孔伏、潘良炽、王陵、王泓等人皆认为孙权兵三万。
学者朱绍侯认为孙、刘联军总兵力达五万人,这一说法没有太大争议。
曹军兵力
在赤壁之战中,三方兵力最难判断的是曹军人数。有百万说、八十万说、三十万说、二十多万说、十万说等。
学者何德章对周瑜所说的曹军人数是肯定的,按周瑜的估计,曹操率南下的军队十五六万,荆州投降者七八万,曹操所能调动的总兵力最多也只二十四万人。
刘孔伏、潘良炽认为曹操的军队加上荆州的降兵,总数当在四十万左右,是可信的。除新野、襄阳、当阳、江陵等地的守军外,曹操所率东下的水陆军当在三十万左右,至少也应如周瑜所言,当在二十五万左右。
赵克尧则认为赤壁之战,曹操投入兵力约十万左右。因为曹操南征,不会倾巢出动。
战争结果
关于赤壁之战的结果,学界有不同看法,传统观点是孙刘联军打败曹操,但陆续有学者就这一说法提出质疑。学者何德章在《“赤壁之战”的史源及性质诸问题》提出曹军与孙吴联军在赤壁或者乌林确实发生了战斗,但这一战役曹军是否具有X优势,孙刘联军四万之众,是否以少胜多,得不到任何确定无疑的史料支持。可以确定的是,曹操一方并没有因赤壁之战溃不成军,曹操驻守江陵的军队是一年多以后才主动撤出的,襄阳也一直稳稳地由曹操一方控制。甚至一年之后,曹操还在发布令文,自豪地称自己平定了荆州,“遂平天下”。
学者朱绍侯在《赤壁之战曹军是大败不是小败——与何德章同志商榷》批驳X,认为孙吴的总兵力是十万,开赴赤壁前线的兵力顶多三万,再加上刘备的二万,孙刘的总兵力是十二万,赤壁前线的兵力顶多五万。那么孙刘以十二万兵力,战胜曹军二十四万,算不算以少胜多呢?朱绍侯认为算,他遍查有关记载赤壁之战的古籍,都说是“大败曹军”或“大破曹军”,没有一家说是“曹军小败”,更没有人说“乌林或赤壁之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杨廷福主编. 《中国历史大辞典(魏晋南北朝史卷)》.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 第325页.
[2]陈寿. 《三国志》卷36《蜀书·关张马黄赵传·关羽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 第940页.
[3]陈寿. 《三国志》卷35《蜀书·诸葛亮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 第915页.
[4]陈寿. 《三国志》卷54《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周瑜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 第1261-1262页.
[5]王陵、王泓. 《“赤壁之战”是遭遇战吗——与尹韵公同志商榷》. 《山西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
[6]刘孔伏、潘良炽. 《赤壁之战的若干问题辨正》. 《贵州文史丛刊》, 1990年第3期
[7]赵克尧. 《关于赤壁之战的几个问题》. 《浙江学刊》, 1987年第6期
[8]陈寿. 《三国志》卷47《吴书·吴主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 第1117-1118页.
[9]简修炜、陈长琦. 《赤壁之战新论》. 《江汉论坛》, 1988年第7期
[10]郑天挺主编. 《中国历史大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 第2444页.
[11]马新. 《商品经济与两汉农民的历史命运》. 《文史哲》, 1996年第6期
[12]蔡锋. 《两汉私营手工业生产者的身份与地位》.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
[13]李爱红、余向东. 《浅析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 《沧桑》, 2014年第2期
[14]胡觉照、王铎. 《赤壁之战再评价》.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
[15]施丁. 《论赤壁之战的几个问题》. 《史学月刊》, 1981年第6期
[16]王中兴. 《论赤壁之战与曹操的战略指导》. 《军事历史研究》, 1996年第2期
[17]陈寿. 《三国志》卷47《吴书·吴主传》注引《江表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 第1118页.
[18]陈寿. 《三国志》卷10《魏书·荀彧荀攸贾诩传·贾诩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 第330页.
[19]陈寿. 《三国志》卷32《蜀书·先主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 第878页.
[20]陈寿. 《三国志》卷54《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周瑜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 第1262页.
[21]赵克尧. 《关于赤壁之战的几个问题》. 《浙江学刊》, 1987年第6期
[22]白寿彝总主编,何兹全主编. 《中国通史》第5卷《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上册)》.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第137-138页.
[23]简修炜、陈长琦. 《赤壁之战新论》. 《江汉论坛》, 1988年第7期
[24]简修炜、陈长琦. 《赤壁之战新论》. 《江汉论坛》, 1988年第7期
[25]束X. 《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之因》. 《文学教育(上)》, 2008年第3期
[26]伊丁. 《赤壁之战析——与尹韵公同志商榷》. 《青海社会科学》, 1981年第4期
[27]张大可. 《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 《兰州学刊》, 1985年第2期
[28]朱绍侯. 《赤壁之战曹军是大败不是小败——与何德章同志商榷》. 《中国史研究》, 2017年第5期
[29]简修炜、陈长琦. 《赤壁之战新论》. 《江汉论坛》, 1988年第7期
[30]朱绍侯.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双方胜败原因试探》.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
[31]韩国磐. 《〈资治通鉴〉如何记述赤壁之战》. 《社会科学战线》, 1982年第4期
[32]简修炜、陈长琦. 《赤壁之战新论》. 《江汉论坛》, 1988年第7期
[33]刘孔伏、潘良炽. 《再论赤壁之战的几个问题》. 《渤海学刊》, 1989年第3期
[34]白寿彝. 《〈通鉴〉写赤壁之战》.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1962年第4期
[35]韩国磐. 《〈资治通鉴〉如何记述赤壁之战》. 《社会科学战线》, 1982年第4期
[36]尹韵公. 《赤壁之战辨》. 《光明日报》, 1981年3月31日第4版
[37]谭绍鹏. 《赤壁之战 无需质疑——与尹韵公同志商榷》. 《学术论坛》, 1981年第5期
[38]吕思勉. 《三国史话》.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1: 第98-100页.
[39]施丁. 《论赤壁之战的几个问题》. 《史学月刊》, 1981年第6期
[40]张靖龙. 《赤壁战役时间考论》. 《学术月刊》, 2004年第2期
[41]刘孔伏、潘良炽. 《赤壁之战的若干问题辨正》. 《贵州文史丛刊》, 1990年第3期
[42]伊丁. 《赤壁之战析——与尹韵公同志商榷》. 《青海社会科学》, 1981年第4期
[43]朱绍侯. 《赤壁之战曹军是大败不是小败——与何德章同志商榷》. 《中国史研究》, 2017年第5期
[44]何德章. 《“赤壁之战”的史源及性质诸问题》. 《许昌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
[45]郑福登. 《赤壁之战古战场多个之说增亮了多处地名雅彩》. 《中国地名》, 2013年第7期
[46]徐又良. 《中国首届三国赤壁之战学术研讨会综述》. 《黄冈师专学报》, 1991年第4期
[47]X英. 《赤壁考》. 《史学月刊》, 1985年第6期
[48]冯金平. 《赤壁古战场考辩》. 《文史哲》, 1978年第5期
[49]陈可畏. 《赤壁考》. 《史学月刊》, 1984年第3期
[50]丁力. 《赤壁考》. 《社会科学战线》, 1981年第1期
[51]李永富. 《赤壁战场在武昌》. 《咸宁师专学报》, 1995年第1期
[52]吴应寿、张修桂. 《赤壁考》.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S1期
[53]张修桂. 《赤壁古战场历史地理研究》.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
[54]冯汉江、陈中林. 《赤壁之战古战场新考——真正赤壁之战古战场在汉川》.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
[55]陈寿. 《三国志》卷35《蜀书·诸葛亮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 第915页.
[56]朱绍侯. 《赤壁之战曹军是大败不是小败——与何德章同志商榷》. 《中国史研究》, 2017年第5期
[57]陈寿. 《三国志》卷36《蜀书·诸葛亮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 第915页.
[58]陈寿. 《三国志》卷54《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周瑜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 第1262页.
[59]陈寿. 《三国志》卷54《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周瑜传》注引《江表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 第1262页.
[60]陈寿. 《三国志》卷32《蜀书·先主传》注引《江表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 第879页.
[61]何德章. 《“赤壁之战”的史源及性质诸问题》. 《许昌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
[62]王陵、王泓. 《“赤壁之战”是遭遇战吗——与尹韵公同志商榷》. 《山西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
[63]徐又良. 《中国首届三国赤壁之战学术研讨会综述》. 《黄冈师专学报》, 1991年第4期
[64]刘孔伏、潘良炽. 《赤壁之战的若干问题辨正》. 《贵州文史丛刊》, 1990年第3期
[65]赵克尧. 《关于赤壁之战的几个问题》. 《浙江学刊》, 1987年第6期
[66]何德章. 《“赤壁之战”的史源及性质诸问题》. 《许昌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
[67]朱绍侯. 《赤壁之战曹军是大败不是小败——与何德章同志商榷》. 《中国史研究》, 2017年第4期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