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ResearchCenterforEco-EnvironmentalScience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简称生态环境中心,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第一个专门从事生态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国家级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合作平台有中国一斯里兰卡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联合中心和中国科学院一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水与环境卓越中心。截至2024年3月,时任所长朱永官。大事年...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生态环境中心,是中国最早成立的X个专门从事生态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国家级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合作平台有中国一斯里兰卡技术研究与示范联合中心和中国科学院一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水与环境卓越中心。截至2024年3月,时任所长朱永官。

历史沿革

编辑

大事年表

日期

内容

1974年8月2日

(74)科发一字372号文,《关于筹建环境化学研究所的请示》上报X。

1975年1月

宫震同志任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党的领导小组组长。

1975年1月6日

国发[1975]2号文,同意在怀柔化学研究所二部的基础上,筹建环境化学研究所。确定规模为400人,所需人员在各部门现有职工中抽调。

1975年3月18日

以原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二部(包括十四室一部分)和有机分析室一部分研究力量为基础(共约250多人),正式宣布组建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所,所址北京市怀柔县雁栖湖畔。

1975年10月12日

中国科学院核心组成员胡X、X、X清等4位同志专程到怀柔县雁栖湖畔(坟头)考察成立不久的环境化学所。

1976年8月

编辑出版《环境科学》。

1977年5月

全国环境保护科技情报网在环境化学研究所正式成立。

1977年6月

环境化学所整体从北京市怀柔县雁栖湖畔搬迁到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肖庄(原北京林学院院内)。

1978年

编辑出版《环境科学情报》。

1980年

编辑出版《环境科学丛刊》。

1980年4月

成立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情报网。

1981年3月

编辑出版《环境科学学报》。

1982年

编辑出版《环境科学简讯》。

1982年2月

编辑出版《环境化学》。

1985年

环境影响评价研究部成立。

1985年10月10日

(85)科发计字1026号文,决定在环境化学研究所、生态学研究中心筹备组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并决定由下列人员组成中心筹备组:马世骏(组长)、刘静宜(副组长)、何世寰、冯宗炜、庄亚辉、王永胜。

1986年

以青年科技研究人员为主的中国科学院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成立。

1986年8月3日

(86)国科发综字0544号文,同意将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与生态学研究中心筹备组合并,建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986年9月

经中国科学院有关部门和院领导批准,中国科学院环境评价部成立,院内29个研究所参加,其建制归属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986年10月3日

(86)科发计字1047号文,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正式建立单独户头。

1989年

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共同建立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1989年8月

在双清路18号新址举行综合实验楼和图书情报楼(现称环境化学楼)开工奠基仪式。

1991年10月

综合实验楼和图书情报楼落成,同年12月整体从清华东路肖庄移往双清路18号现址。

1992年

徐晓白研究员负责的典型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及生态效应获国家自然科学X委员会重大项目资助。

1993年2月

化工楼落成,环境水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迁入。

1994年

胡鞍钢研究员获1994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X。

1995年

尹澄清研究员获日本生态学琵芭湖奖。

1995年10月

徐晓白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汤鸿霄研究员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6年5月15日

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协商决定,正式签署对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实行中国科学院、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双重领导协议书(期限10年)。

1997年

傅伯杰研究员获1997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X。

1997年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进入中国科学院首批科研基地型试点研究所。

1997年

陆德培研究员获1997年求是科技X会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19X

江桂斌研究员获19X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X。

19X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进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地球科学基地。

1999年

牟世芬研究员获1999年国际离子色谱成就奖。

1999年

尹澄清研究员获日本国际茨城-霞蒲奖。

1999年6月24日

科发资字[1999]0290号文,启动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

1999年10月

冯宗炜研究员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9年10月11日

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自中关村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搬迁双清路18号,结束了一所两址的历史。

1999年10月21日

汤鸿霄院士获1999年度何梁何利X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999年11月25日

科发政字[1999]0576号文,关于成立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的通知,其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由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负责。

资料来源:

科研条件

编辑

人员编制

截至2018年底,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有职工504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4人,正高级研究人员110人,副高级研究人员12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X获得者21人,X青年科学X获得者20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入选“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4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5人。生态环境中心组建有“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形态、环境过程与毒理效应”、“环境微界面过程与污染控制”、“土地利用与生态过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环境过程与毒理效应”等4个国家X委创新研究X体和“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生态系统过程与服务”、“饮用水安全”等3个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团队。

院士

姓名

备注

研究方向

冯宗炜

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生态系统退化机理与生态恢复

傅伯杰

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

景观生态学

江桂斌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研究员

环境分析化学与毒理

曲久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

水质转化机制与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汤鸿霄

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

-

资料来源: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Francesco Faiola

战爱斌

贺泓

刘俊新

景传勇

张爱茜

贺纪正

刘思金

陈保冬

张付申

康跃惠

强志民

陈卫平

赵斌

李叙勇

束继年

邓晔

周伟奇

刘景富

汪海林

冯兆忠

朱本占

潘纲

杨敏

郭良宏

朱永官

-

国家杰出青年X获得者

陈利顶

刘景富

杨敏

贺泓

X升

傅伯杰

刘会娟

赵景柱

贺纪正

朱永官

郭良宏

曲久辉

江桂斌

胡春

朱本占

郝郑平

汪海林

科研部门

据2015年9月研究中心官网显示,生态环境中心设有11个研究室(机构),包括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6个所级重点实验室,组建有“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形态、环境过程与毒理效应”、“环境微界面过程与污染控制”、“土地利用与生态过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环境过程与毒理效应”等4个国家X委创新研究X体和3个“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团队”以及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科研楼

另设有文献信息中心、环境评价部、大型分析仪器实验室、二恶英实验室、水质分析实验室。二恶英实验室通过了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水质分析实验室通过计量认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POPs分析示范实验室落户中心。中心与浙江嘉兴市共建生态中心-嘉兴市生态环境研究基地、与挪威共建中-挪环境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设在中心。中心是农业部批准的农药登记残留试验认证单位之一。

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所级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科学实验室、水污染控制实验室、土壤环境科学实验室、环境纳米材料实验室、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实验室、大气污染控制中心。

设施资源

• 设备设施

据2015年9月研究中心官网显示,所级中心拥有通用型前处理及分析检测仪器设备61台/套,价值5500万元。包括高分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联用仪、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扫描探针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一大批大型分析仪器。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园区正门

涵盖总有机物分析、痕量持久性有机有毒污染物分析、重金属分析、元素分析、材料结构和性能表征及生物毒性毒理分析评价。

科研成就

编辑

科研成果

据2015年9月研究中心官网显示,中心自1975年建立以来,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大量国家、中国科学院、有关部委和省市的重大、重点研究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并培养了一大批国家急需的生态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人才,对中国生态环境科学领域创建和发展、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达350余项,出版专著、译著100余册,已获授权专利200余件,获国家、中国科学院及省部级以上的科研成果奖共150余项。

20X6月,多名研究人员入选20X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候选者建议名单。

获奖成果(部分)

获奖名称

主要完成人

获奖类别

等级

完成单位

核燃料一循环、二循环氨萃取流程的研究

刘静宜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特等奖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硼10同位素的分离

沈迪新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特等奖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无粉铜板腐蚀剂的研究

庄亚辉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特等奖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原子能有关材料分析

倪哲明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特等奖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973项目

课题名称

负责人

开题时间

结题时间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毒性效应与控制技术原理(项目)

江桂斌

2009年1月

2013年8月

中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项目)

傅伯杰

2009年1月

2013年8月

京津渤区域复合污染过程、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修复原理(项目)

曲久辉

2007年5月

2011年8月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安全、演变趋势与控制原理(项目)

江桂斌

2003年11月

2008年8月

饮用水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价(课题)

马梅

2007年9月

2012年12月

环境效应综合评价(课题)

刘国华

2007年6月

2011年12月

复合污染胁迫近海生物毒理监测的新方法研究(课题)

汪海林

2007年5月

2012年11月

区域复合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价、预警与调控策略(课题)

吕永龙

2007年5月

2009年12月

湿地系统水环境功能退化及综合修复机理(课题)

杨敏

2007年1月

2011年12月

水分驱动下的海河流域生态演变机制与修复机理(课题)

欧阳志云

2007年1月

2011年12月

典型生态系统的水生态服务功能及恢复机理(课题)

王效科

2007年1月

2011年12月

湿地系统生态需水动力机制及整体模拟(课题)

郭良宏

2006年9月

2011年12月

秸秆发酵剩余物定向转化新途径(课题)

白志辉

2006年1月

2007年12月

主要污染物的转化、传递和积累过程及作物产地环境安全(课题)

贺纪正

2005年12月

2007年12月

典型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   协同提高的调控途径(课题)

陈利顶

2005年10月

2010年12月

城市生态工业复合X理论与方法研究(课题)

杨建新

2005年10月

2009年12月

土-水系统对酸沉降的响应与临界负荷研究(课题)

张晓山

2005年7月

2010年12月

地-气物质交换及大气复合污染对地表生态系统的影响(课题)

郝郑平

2005年1月

2008年12月

生态互联网的理论与模型(课题)

施晓清

2005年1月

2008年12月

稀土-金属催化材料的功能调控及在移动源尾气净化中的作用(课题)

贺泓

2005年1月

2007年12月

稀土-多孔催化材料的组装及在有机废气净化中的作用(课题)

郝郑平

2004年1月

2007年6月

湖泊富营养化与水华形成机理(课题)

潘纲

2003年1月

2008年12月

土壤复合污染过程、形成机制及其生态效应(课题)

朱永官

2003年1月

2006年12月

基于生态用水的植被恢复格局(课题)

马克明

2003年1月

2006年12月

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循环周期与库存功能研究(课题)

刘国华

2003年1月

2006年12月

北京城近郊松散沉积物环境污染时空演化、自净能力和累积效应(课题)

徐晓白

2002年1月

2006年12月

官厅水库/永定河段水体污染形成机制原理(课题)

单孝全

2000年1月

2007年12月

区域产业结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课题)

陈利顶

2000年1月

2006年12月

区域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课题)

傅伯杰

2000年1月

2006年12月

中科院创新重大项目

课题名称

负责人

开题时间

结题时间

中国国情分析研究

胡鞍钢

2006年1月

2006年12月

典型农田系统环境质量预警X与无公害生产及关键技术

朱永官

2002年1月

2006年12月

湖泊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富营养化过程

王子健

2002年1月

2006年12月

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

王效科

2001年11月

2006年12月

学术期刊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创刊于1989年,主要报道保护自然资源、生态学、环境健康、环境污染方面的研究内容,被SCI、IM等数据库收录。

• 生态学报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及被引频次

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CSPTCD 2014年数据显示本刊影响因子为1.421,被引频次14807。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生态学报

生态学学科排名:总被引频次第1名,影响因子第2名,综合评价指标第1名。

全国科技期刊排名:总被引用频次列全国1989种核心科技期刊第1名。

获奖情况

2000年中国科学院X科技期刊一等奖;

2002年中国科协“第三届X科技期刊二等奖”;

2002年“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科技期刊”;

2004年“第三届国家期刊提名奖”;

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年连续13届CSPTCD“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2006、2007、2008 、2009、2010、2011、2012、2013年“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

2008科技部“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X资助期刊;

2009年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期刊”

2012、2013年获“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20X获“2019年发表高质量国际论文数量最多的世界研究机构”位次X名。

• 环境科学学报

《环境科学学报》是中国国内环境科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学术期刊,1981年创刊,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该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多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该刊主要报道中国国内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新近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科学学报

另外,该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刊源,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美国《Chemical Abstracts》(《化学文摘》)、联合国《Aquatic Sciences and Fisheries Abstracts》(水科学和渔业文摘)等收录。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新近出版的200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影响因子0.954,在中国国内资源与环境类期刊中名列第2位(在环境科学类期刊中名列第1位)。

•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创刊于1976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是中国环境科学领域最早创刊的学术性期刊,并入选X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和科学技术部的“中国期刊方阵”,并得到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X的资助,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2002-2014年连续13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12年和2013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5次获得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X,连续3次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科学

另外,该刊被中国国内外一些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如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生物学文摘预评BP;美国医学索引IM;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数据库JICST;英国动物学记录ZR;剑桥科学文摘(CSA):Environmental Sciences;剑桥科学文摘(CSA):Pollution Abstracts;剑桥科学文摘(CSA):Life Sciences Abstracts等;中国国内的检索系统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生物学文摘等。

• 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性刊物,于1982年创刊,并被美国的《化学文摘》、《中国化学文摘》、《中国化工文摘》、《中国环境科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卫生学分册)》、《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X”等收录,并在《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全文网上刊登。

• 环境工程学报

《环境工程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刊始创于1980年,原名《环境科学丛刊》,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曾于1993年和2000年先后更名为《环境科学进展》和《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该刊自2007年1月起正式更改为现名。

《环境工程学报》及其前身均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国国内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领域的重要期刊,并被中国国内外一些重要检索系统和引文数据库收录,如美国化学会的化学文摘(CA)、荷兰爱思唯尔(Elsevier)公司的Scopus全学科引文文摘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

• 生态毒理学报

《生态毒理学报》是为顺应环境科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的学科发展趋势,推动中国国内环境风险研究领域的发展而创办的,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并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06年起正式创刊、在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

已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美国化学会的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美国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美国生物学文摘预评(BIOSIS Previews);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英国动物学记录(Zoological Record)等多家检索机构收录。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4版)》统计,该刊影响因子1.518。

人才培养

编辑

学科建设

• 学科概况

据2015年9月研究中心官网显示,中心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专业博士学位点,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工程硕士学位点。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生态学3个博士后流动站,为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技术楼

• 学科发展

环境化学研究所成立初期,在X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关怀和领导下,边筹建边工作。主要科研任务有环境中有机、无机有毒有害化学污染物的检测发现、分析检测仪器的研制、以及污染物造成的实际危害的研究。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又逐步开展了大气污染化学、水体重金属及有机污染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到1985年,环境化学研究所形成了环境污染化学、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和环境分析化学三大研究方向。

1986年,环境化学研究所和当时正在筹建中的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合并,建立了中国X个面向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专业性的研究基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形成了以环境化学、环境工程、系统生态学新的三大学科研究方向,中心的科研方向是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提出的关键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学科有:系统生态与生态工程、环境化学、生态化学、污染控制工艺与工程、环境分析化学、生态环境信息和分析测试技术等。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学科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创建发展阶段(1975-1986)

创建初期(1975-1978)主要配合国家环保工作的急需,从兄弟单位调入一批化学和非化学专业科技人员,开展环境分析、环境情报、重要污染源治理技术等研究工作。主要学科有:环境分析化学、分析监测仪器研制、主要污染源治理技术、环境情报研究。

1979年到1985年,从单一的环境分析化学中拓展出环境污染化学学科,使环境分析化学学科的研究方向更加丰富,包括痕量分析、光谱分析、化学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以及统一分析方法和标准参考物质的研究。

调整提高阶段(1986-1998)

1986年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与筹建中的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合并,组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此阶段,已形成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和系统生态学三大学科领域。主要研究所方向有:环境污染化学、环境分析化学、环境毒理学、区域环境问题、系统生态与生态工程、宏观环境政策、国情问题研究、水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膜技术与膜材料、标准分析方法和标准参考物质、分析仪器研制。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冬日雪景

1986年成立了以青年科技研究人员为主的中国科学院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1989年与清华大学等4个单位共同建立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两个重点实验室的建立,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学科结构优化和研究方向调整奠定了基础。

创新跨越阶段(1999年以后)

1999年,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被中国科学院批准为首批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的研究所,总体学科领域框架:优势学科---环境化学,强化学科---环境工程,交叉学科---系统生态与生态工程,发展了生态毒理、土壤环境等学科。

教学建设

据2015年9月研究中心官网显示,中心有在学博士生442人、硕士生262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148人。

自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以来,共招收研究生2808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105名,博士研究生1703名;已授硕士学位640人,授博士学位1168人;在读博士研究生442名,在读硕士研究生262名,在站博士后148人。自2004年开始招收留学生,目前有来自美国、尼泊尔等留学生9人,另有外籍进修生和外籍博士后数名。

自1990年以来,4名毕业生荣获全国“百篇”X博士学位论文,6名毕业生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13名毕业生入选中科院X博士学位论文,共有282人次获得中科院院长奖学金和冠名奖等各类奖励和表彰。

文化传统

编辑

形象标识

徽标由生态和环境两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E”组合、变形而成。寓意为中心生态与环境两大研究方向和内容,二者之间相互渗透,高度融合,共同发展。绿叶象征着中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蓬勃向上,茁壮成长;同时,也表明绿色事业——保护生态环境是研究中心神圣的使命、责任和义务。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形象标识

创新文化

• 所训

志存高远、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务实创新”

激励中心全体职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确立正确的科技价值观,实现国家需求与献身科学相结合,形成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和团队协作、共同创新的氛围。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4-03-05].

[2]所长致辞.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4-03-05].

[3]院级合作平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4-03-05].

[4]所况简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4-03-05].

[5]大事年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0-01-07].

[6]中心简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0-01-07].

[7]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0-01-07].

[8]优青.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0-01-07].

[9]公共仪器平台.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0-01-07].

[10]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拟入选20X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澎湃新闻. [2021-06-20].

[11]获奖成果.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0-01-07].

[12]关于本刊.生态学报. [2020-01-07].

[13]最新!2019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出炉.澎湃新闻. 2020-12-30[2020-12-30].

[14]《环境科学学报》简介.方知库. [2020-01-07].

[15]《环境科学》简介.方知库. [2020-01-07].

[16]研究生教育简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0-01-07].

[17]形象标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0-01-07].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1372/

(34)
词条目录
  1. 历史沿革
  2. 科研条件
  3. 人员编制
  4. 科研部门
  5. 设施资源
  6. 科研成就
  7. 科研成果
  8. 学术期刊
  9. 人才培养
  10. 学科建设
  11. 教学建设
  12. 文化传统
  13. 形象标识
  14. 创新文化
  15.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