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哈代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托马斯·哈代(ThomasHardy,1840年6月2日-1928年1月11日)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诗人、小说家。哈代出生于1840年6月2日,他的家乡是英格兰的多塞特郡。他的父亲是个建筑师,母亲是一个虔诚的教徒,虽然衣食无忧,但是他们毕竟生活在乡下,教育落后。哈代的几个堂兄弟是工人阶级,有些亲戚甚至是文盲,哈代8岁时,也只是在当地一所新创办的乡村小学接受了第一次正规的学校教育。在哈代上小学之前,...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年6月2日-1928年1月11日)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诗人、小说家。

人物生平

编辑

童年经历和建筑师生涯

哈代出生于1840年6月2日,他的家乡是英格兰的多塞特郡。他的父亲是个建筑师,母亲是一个虔诚的教徒,虽然衣食无忧,但是他们毕竟生活在乡下,教育落后。哈代的几个堂兄弟是工人阶级,有些亲戚甚至是文盲,哈代8岁时,也只是在当地一所新创办的乡村小学接受了X次正规的学校教育。在哈代上小学之前,一直由母亲负责他的教育,他们夫妻养育了包括哈代在内的四个孩子。哈代小时候经常听祖母讲当地的一些民间传说和故事,他的母亲也注重从小培养他的阅读习惯,这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16岁时,哈代跟随当地一名建筑师学习建筑设计,并在业余时间自修了文学、神学和希腊文。1862年,哈代到伦敦学习建筑,就读于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与此同时,他在亚瑟·布鲁姆菲尔德的办公室就任助理建筑师一职,这是伦敦最繁忙的教会建筑师之一。在此期间,哈代获得了英国皇家建筑学院和建筑协会颁发的许多奖项,与此同时他也在练习诗歌创作。他在工作之余参加狄更斯的朗读会;去国家艺术馆观赏研究名家名作;在国王学院学习法语,感受新的文化潮流。其中对哈代影响最大的是歌剧,他在伦敦期间观看了许多莎士比亚的剧作,尤其欣赏萨缪尔·菲尔普斯。当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从科学上阐明了物种进化的过程,因而也就彻底否定了有神论的上帝造物说,从根本上动摇了基督教的教义。哈代在伦敦期间,受到了达尔文的影响,丧失了对宗教的信仰,并且放弃了上大学和从事神职工作的打算,成为了一个X者。哈代也考虑过除建筑师之外的其他职业,但是他的精力还是放到了文学上,特别是对于诗歌的学习和创作上。他自己也承认过,晚年发表的那几首诗歌的初稿都是完成于这一时期的,这一时期,他也X过大批的书籍,比如纳特塔尔的《标准发音词典》、沃克的《声韵词典》以及莎士比亚和其他诗人的诗集。他认真阅读这些书籍并做了大量批注,用以练习不同时代的诗歌撰写。

小说创作阶段

1867年,哈代回到了故乡多塞特郡,刚开始,他在老雇主希克斯那里做建筑方面的工作。这一年,他花费十个月的时间写成了一部长篇小说《穷人与贵妇》,但是出版商评价这部书是对上层阶级的公开敌视,因此未能出版。

1870年哈代在康沃尔修缮圣朱利奥特教堂,与教区牧师的妻妹爱玛·拉维尼亚·吉福相识,二人很快订婚。但是他们的婚姻并没有得到双方家庭的支持,哈代的母亲觉得爱玛的出身不适合做自己的儿媳,而爱玛的父亲看不起哈代农民的出身。他们共同克服了来自家庭的阻力,在订婚之后多次相会。1872年,哈代在康沃尔创作《一双蓝眼睛》,期间,他正式向爱玛求婚,爱玛答应后,哈代正式结束了建筑师的生涯,全心投入文学创作。爱玛十分支持哈代的创作,而《一双蓝眼睛》的女主人公原型就是爱玛。在这部小说出版之后,哈代受到了一些读者的肯定,他与爱玛于1874年9月结婚。

初涉文坛的哈代喜欢采用威尔基·柯林斯的写作模式——叫他们等,叫他们笑,叫他们哭,为了赢得大众的认可,他常常在创作中设置悬念。1871年,他出版了自己的X部小说《计出无奈》,1874年发表的《远离尘嚣》标志着哈代的小说创作走向成熟。1978年,哈代夫妇搬至伦敦,之后,在爱玛的帮助下,哈代陆续创作了《号兵长》《冷漠的人》等小说,但是哈代和爱玛的感情问题却越来越严重。1883年,哈代夫妇返回多塞特郡,并在郊区买下了一块土地,建造了自己的住宅,取名为“宏门”。在这里,哈代创作了《卡斯特桥市长》《林中人》以及一系列的短篇小说,此时的哈代已经功成名就。1888年,他开始创作《德伯家的苔丝》,这部小说出版之后,哈代的在文学界的影响力更大了,他频繁参加伦敦的社交活动,成为伦敦社交圈的重要人物,而妻子爱玛则一直留在多塞特郡,二人的关系日渐疏远。1895年,哈代发表了《无名的裘德》,这部小说不仅对于英国的教育制度和社会虚伪的伦理道德进行了批评,还抨击了基督教,因此引来了资产阶级和教会的双重非难。这些卫道士们在各大媒体上对哈代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攻击,时任国会议员的史密斯下令将《无名的裘德》从图书馆撤走,还表示要对哈代的其他作品进行严查。自此之后,哈代放弃了小说的创作,专心致志写作诗歌。

诗歌创作阶段

哈代于18X出版了自己的X部诗集《威塞克斯诗集》。其实,哈代的诗歌创作可以追溯至1865年,在1865年至1866年期间,他创作了大量诗歌,但是当时并未发表,最后收录在《威塞克斯诗集》中。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主要受到当时的女友伊丽萨·布莱特·尼克拉斯的影响。他们在伦敦相识,并在1863年订立了婚约,伊丽萨是伦敦一家X家庭的女仆,她受过良好的教育,性格沉静严肃。哈代将二人的交往过程记录在《她,对他》系列诗歌中,后来哈代被伊丽萨的妹妹吸引,二人分手。哈代的诗《中间色》写的就是二人关系的结束。

1899年,英国与南非波尔人之间爆发了波尔战争,哈代跟随部队远赴南非参加战斗。后来他以此为题材创作了很多诗歌,表达自己反对战争的态度,比如《死去的鼓手》《被X者的灵魂》等。1902年波尔战争结束,哈X始了《列王》的创作,这部诗剧花费了哈代六年的时间,期间他的母亲与两位好友相继去世,这使得哈代对于生命和死亡有了更多的思考,他将这些思考写在了诗里,收录在1909年出版的《时光的笑柄》中。

1905年,哈代陆续得到了一些社会荣誉,但是妻子爱玛并不为他高兴,二人社会地位的差距加深了夫妻感情的裂痕,爱玛甚至不愿跟随哈代出席社会活动,他们之间已经没有了感情交流。当年,哈代与小他近四十岁的儿童文学作家弗洛伦斯·爱米莉·达格代尔相识,他们经常互相通信,哈代还帮助弗洛伦斯修改作品和投稿。1910年,弗洛伦斯作为哈代的助手正式进入了哈代夫妻的生活,此时的爱玛身体越来越差,他们二人还时常爆发争吵,关系越来越紧张。1912年,当英国皇家协会为哈代颁发金质奖章时,哈代不顾大家的反对,坚持要爱玛离开现场,当年11月底,爱玛因胆结石发作引起心脏衰竭去世。

爱玛去世之后,哈代情绪一度很低落,为X亡妻,他创作了一批悼亡诗,文学史上称为“爱玛组诗”。1914年,X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作为参战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哈代虽然坚持自己的反战立场,但是仍然积极参与了爱国主义的工作。他将诗剧《列王》搬上舞台演出,将自己的信件和手稿捐给红十字会,用来帮助战争中的伤员,他此时还创作了一些诗歌如《“国联分裂”之时》等用来唤起人们对于战争的认识。

同年,哈代与助理弗洛伦斯结婚,二人婚后生活很和谐。1916年,他在妻子的帮助下开始撰写自己的生平,这部传记分为早期生活和晚期生活两部分,在哈代死后由妻子弗洛伦斯署名出版。1928年1月11日,哈代患病去世,享年88岁。他希望自己能够被安葬在故乡的祖坟里,但是读者却希望他能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角,最终人们决定把哈代的心脏埋葬在家乡的祖坟,他的骨灰与狄更斯并置安放在诗人角。

主要作品及特点

编辑

哈代一生创作了两部戏剧、十五部长篇小说(X部《穷人与贵妇 》未出版)、三十多篇短篇小说、八部诗集、一千多首诗歌,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小说

哈代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小说创作上,美国文学评论家特伦特曾用四个能力总结了哈代的特点:X,以X的个性风格、用清晰、有力和富有魅力的语言准确表达自己思想的罕见能力;第二,描写和诠释无生命的自然的高超能力;第三,叙事能力;第四,人物塑造能力。

哈代的创作主题从农村的田园生活,到在资本主义的影响下,英国社会结束了宗法制的生活,再到农民阶级的毁灭,涉及到英国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表达了对资产阶级的宗教、道德、婚姻、教育等各方面的批判,对乡村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他的小说将家乡所在的地区虚拟成维塞克斯,多斯特虚拟为卡斯特桥,小说中的地理环境与文化语言都与他的家乡相似,这就使得他的小说具有乡土特色,哈代也由此开创了“乡土小说”的先河。他把自己的小说分为三种类型:性格与环境小说、浪漫与幻想小说、爱情阴谋小说。

性格与环境小说

性格与环境类型的小说是哈代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小说大多以哈代家乡的广大乡村为背景,描写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英国农村的社会、经济、人伦、道德、风俗等方面的变化。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通过讲述男女主人公在追求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过程中,他人和社会对其产生的影响,将社会、家庭、个人三个层面结合起来,解读家庭、思考个性、剖析社会。

这类小说的代表作为《卡斯特桥市长》《远离尘嚣》《还乡》《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其中《卡斯特桥市长》这部小说发表于1886年,主人公亨查尔原本是一个除草工,经过自己不懈地奋斗,终于在X后当上了卡斯特桥市的市长。但是他性格上刚愎自用、偏执自大,在竞争中破产,另外因为自己早年间出卖妻女之事被曝光,导致身败名裂,众叛亲离,最终凄惨地死去。

《远离尘嚣》以哈代的家乡威塞克斯乡村为背景,描写了在这个远离尘嚣的地方,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爱恨情仇。突出了命运的变幻莫测。

《无名的裘德》中,裘德是一位贫穷的乡下青年,他受到艾拉贝拉的欺骗跟她结了婚,之后又遭到艾拉贝拉的抛弃。他到基督寺城做石匠时与自己的表妹淑相爱,但是淑却跟小学校长弗劳逊结了婚。淑出于对裘德的爱又回来跟裘德生活,二人孕育了两个孩子。但是他们的身份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家庭也十分贫困。在这种情况下艾拉贝拉和裘德的孩子把淑和裘德的孩子吊死,之后自己上吊死亡。淑最后回到了弗劳逊的身边,裘德回到了艾拉贝拉的身边,悲惨死去。

《德伯家的苔丝》中主人公苔丝是一位贫苦人家的女儿,小学毕业之后就在饲养场、奶牛场和田地间劳动。一次苔丝到一位商人家认亲,被商人的儿子亚雷诱骗到林间玷污并X。回到家的苔丝独自生下了孩子,但是孩子很快就夭折了。之后苔丝与牧师之子克莱相爱并结婚,在新婚之夜她向丈夫坦白了自己的遭遇,却没有得到丈夫的谅解。于是苔丝前往偏僻之地做工,在那里她又遇见了亚雷。最终她选择杀死亚雷,与克莱尔短暂团圆之后赴死。

《还乡》主要讲述了青年克莱姆和尤斯塔西亚的爱情故事。克莱姆厌倦了巴黎的都市生活,决定返回故乡埃顿荒原开办一所乡村小学,回到家乡之后,他遇到了美丽的尤斯塔西亚。尤斯塔西亚十分向往都市的繁华,厌恶在乡村的枯燥生活,所以她抛弃了原来的情人,主动追求从巴黎来的克莱姆,希望能摆脱在家乡的生活。

这类作品能够表现出人的追求与无奈,反映人的挣扎与痛苦,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他的小说中,很多灾难看起来是无法避免的,是命运和偶然剥夺了人的X意志。比如在《还乡》中,克林的母亲像鬼使神差般非要看望儿媳,回来的路上偏巧让毒蛇咬伤,导致家庭悲剧的发生;以及尤斯塔西娅的遗书恰巧被压下,正如《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自白书也偏巧被压在地毯下一样,这些”巧合”就像命运之手在操控一样,给这些情侣造成悲剧。而这些悲剧造成的后果就是人物的死亡,哈代不仅安排边缘人物和次要人物死亡,还安排小说的主角死亡。这些人物将死亡看作自己的归宿,看作可以使自己逃脱现实的痛苦的途径,所以他们面对死亡时十分平静。比如《远离尘嚣》中,博尔德在杀死特洛伊后举枪自杀,自杀未遂他就到监狱自首,完全将生死置之度外;《还乡》中,尤斯塔西娅婚姻失败后与情夫私奔,不幸溺身亡,她死后的面容安详而平静;亨查尔在遗嘱中直接点明自己不惧怕死亡,死亡可以让别人把他忘记。这种悲剧意识具有典型的古希腊宿命悲剧的色彩,他的六部威塞克斯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有这种宿命悲剧的特征。

浪漫与幻想小说

这类小说包括长篇小说《一双蓝眼睛》《号兵长》《意中人》《塔上二人》以及短篇小说集《贵妇X像》。其中《一双蓝眼睛》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埃尔弗丽德与男主人公史蒂芬和奈特三个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埃尔弗丽德天生丽质,性格娇憨。起初,她向青年菲力克斯·杰斯韦表白自己的喜欢,引起了杰斯韦的单相思,导致杰斯韦因失恋痛苦而死;后来她爱上了建筑师斯蒂芬·史密斯,并且不顾父亲的反对与之私奔,但由于中途的变故导致私奔失败;然后她遇到了青年亨利·奈特,为了维护自己在奈特眼中冰清玉洁的形象,她隐瞒了自己的过去,而奈特后来得知真相后愤然离去。在经历了这些失败的爱情后,她最终嫁给了自己不爱的勒克西里安勋爵并死于X。

《意中人》主要叙述了雕刻家皮尔斯通·裘斯林不断地追求代表理想化爱情的意中人的过程。他不停地在生活中寻找这种意中人,但是每次在一位女性身上发现一丝这种爱情的特质并开始接近她之后,才发现跟自己的理想完全不同。

浪漫与幻想类型的小说主要描写男女的爱情,哈代在创作这类小说时,将自己对于爱情的浪漫遐想与自己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结合,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爱情阴谋小说

爱情阴谋小说主要以婚姻为主题,在创作手法上呈现出浓厚的英国传统侦探小说的色彩。在创作主题方面,哈代的小说结构紧凑、情节完整、结局严密、主人公命运的发展符合情理,具有典型的维多利亚时期的风格。

比如《非常手段》《埃塞尔伯特的婚姻》《一个冷漠的女人》等。《非常手段》讲的是女主人公塞西莉亚的爱情故事。塞西莉亚与建筑师普林洛夫相爱了,但是她的父亲却意外丧生,塞西莉亚为了生存不得不给女地主阿尔克丽芙做侍女。阿尔克丽芙是塞西莉亚父亲以前的情人,当她得知塞西莉亚的身世之后,便着手挑拨塞西莉亚与普林洛夫的关系,极力促成她与自己私生子曼斯顿结婚。曼斯顿性格乖张,这时已有妻子,但是仍然想要得到塞西莉亚。塞西莉亚为了凑钱给哥哥治病便答应了与曼斯顿结婚。在他们准备去蜜月旅行时,塞西莉亚得知曼斯顿杀死前妻的事情。曼斯顿谋杀事实败露之后锒铛入狱,在狱中自杀身亡。阿尔克丽芙得知此事后受到X中风身亡。塞西莉亚得到了阿尔克丽芙的遗产并与普林洛夫重归于好。

这类小说在结构上,主要采用一种“方舞”的形式,就好像两对男女跳舞,经过各种交叉换位最终回到起初的位置。另外哈代的作品大量运用象征、暗示、隐喻、巧合、偶然等手法为自己的主题服务。在表达上,他的创作很客观,通常采用通俗的口语,不滥用辞藻,不过度渲染感情,根据情节需要客观表达,经常采用第三人称的叙事方法,有一种学究气,给人以稳健、严谨之感。

诗歌

哈代与丁尼生、勃朗宁、阿诺德被并称为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诗坛的四大巨匠。他的诗歌创作开始于1860年,创作风格经历了前期的传统诗歌到后期的X体诗歌的转变。他的诗作内容涉及自然风光、友谊、爱情、日常生活、世事变化、战争等,呈现出题材广泛、感情真挚的特点。

日常性

哈代的诗歌具有日常性,他将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元素都融汇到了他的诗歌中,用朴素且具体的叙事来构建诗歌中日常生活的诗意。对于日常生活的琐事描绘,能够还原生活本来的面目,呈现出了平淡和浪漫。比如《陌生人之歌》中描绘了牧羊人的简单平实的生活;《时光的笑柄》中有二十多首关于维塞克斯风土人情的描写,其中《一个X的悲剧》乡土气息最为浓厚。另外,在X任妻子爱玛死后,哈代创作的一系列悼亡诗——“爱玛组诗”,也是从回忆二人日常生活中的美好生活细节来表现自己的思念和痛苦,比如《离去》《西维塞克斯少女》《钢琴二重奏演奏者》《绿石板》《歌唱的恋人》《冰冻的温室》等。

现实性

哈代诗歌的现实性不光表现在忠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上面,更表现在他能在此基础上,刻画出人情世态的变化,揭露人的心理,讽刺社会现实。另外现实性还体现在他的诗歌中涉及了对于社会重大事件和战争的描写,这些反映战争的诗歌有三十首左右,比如《华冷西恩》讲的是一位士兵在法国华冷西恩作战时丧失了听力的经历;《圣塞巴斯蒂安》是一个士兵关于战争的残酷与人民在战争中遭受的痛苦的自述;《莱比锡》讲述的是拿破仑在莱比锡战役中的惨败;《鼓手霍吉》讲述的是在波尔战争中战死的鼓手;这些战争诗歌都反映了哈代的反战思想,收录在《今昔诗集》和《梦幻时刻》中。

悲剧性

爱情和婚姻是他小说和诗歌的共同主题,据统计,哈代的诗歌中几乎有一半是爱情诗。但是他表达的不是爱情的甜美,而是爱情的残酷,他善于通过前后对比,使主人公的爱情上升到人类普遍的感情高度,呈现出悲剧性的特点。比如《两相会合》记录了泰坦尼克号沉没事件,通过对此次悲剧的描写,揭示了人类一直处于未知命运掌控中的特点;《在黑暗中》中他坦言通往美好的路一定是直面糟糕的现实;《上帝的一课》暗喻了人世间美好事物的逝去都是在所难免的。

主要作品发表年表

作品体裁

作品名称

创作时间

长篇小说

穷人与贵妇

1868年(未发表)

计出无奈

1871年(X部小说)

一双蓝眼睛

1873年

远离尘嚣

1874年

诗歌

新婚之夜的花

1875年(发表的X首诗)

长篇小说

还乡

1878年

卡斯特桥市长

1886年

德伯家的苔丝

1891年

无名的裘德

1895年

诗集

威塞克斯诗集

18X

过去与现在之诗

1901年

诗剧

列王

1903年-1908年

诗集

新旧抒情诗集

19X

主要成就

编辑

文学影响

哈代的作品内容带来的影响

哈代的很多小说和诗歌都体现了明显的反战思想,他的作品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残酷场面,而是通过对战争中不同角色的描写,表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他一生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当社会笼罩在一片战争的硝烟里时,英国社会被“右翼爱国主义”“军阀男权主义”“本土爱国主义”在社会民众的思想上占据着X地位,他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反战思想,他的战争诗表现出平静和哲思的精神,传达出人类是一个整体,“爱国主义”应该走出狭隘的范围,延伸至整个世界的态度,警醒着世人。

哈代在世时就目睹了自己的小说被拍摄为电影,他去世之后,自己的很多作品都多次被不同的国家搬上了荧幕,其中包括《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远离尘嚣》《卡斯特桥市长》等。1990年左右,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改编哈代小说为影视剧的热潮,直到现在仍然有作品在被改编与播放。

哈代的创作风格带来的影响

哈代的很多小说在地理空间和心灵空间的构建上都与小说的情节紧密联系,从侧面反映小说中人物的经历和命运以及时代的变化。这一创作特点打破了原有的以线性结构为重点的叙事空间分析,为当代文学作品的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与理论基础。很多英国诗人都曾承认过自己受到了哈代诗风的影响,比如庞德、菲利普·拉金、奥登等,庞德曾说:“托马斯·哈代去世之后,再也没人教过我如何写诗。”

哈代在诗歌体裁上进行了创新,在他的近千首诗中,仅有十分之一左右的用了相似的体裁,其他的诗歌无论是在格律还是在形式上都各不相同。在语言的运用上,他采用方言、古字、生僻词、生造字和双关语等,为英国诗歌做出了重要贡献。泰勒曾总结到:“他创作的诗歌格律形式比任何其他英国大诗人都要多,而且很可能比任何其他诗人都要多。他创造了600多种诗段形式。哈代诗歌格律形式的汇总就是一部英国诗歌格律传统的全面指南”

另外还有中国作家徐志摩、老舍等人的创作也受到了哈代的影响。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从意向选择到场景安排再到韵律节奏等各方面都有着哈代的影子,他在拜访哈代的时候与之讨论了艺术形式的问题和诗歌韵律的问题,这些问题被总结在徐志摩的散文《遇见哈代的一个下午》中,他坦言自己爱哈代的诗,不仅是因为他们结构严谨,更是能够感受诗中是由血脉在游走的,他认为哈代的诗就像一个有机的整体。

哈代的文学理念带来的影响

托马斯·哈代虽然没有明确说明自己的文学创作理念和文艺理论,但是他独特的语言艺术和文学创作思想对之后的文学家创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美国作家罗宾逊在创作他的代表诗作《米尼弗·契维》时,米尼弗的形象刻画就受到了哈代的影响。巴西作家若泽·林斯·多·雷戈的小说创作也受到了哈代作品的影响。英国作家赫伯特·劳伦斯的X部作品《白孔雀》在主题与创作技巧的各个方面都反映出深受哈代艺术精神的影响。

所获荣誉

哈代作为一名作家,获得了很多奖项和荣誉。1905年,哈代被授予阿伯丁大学荣誉法学博士,之后他还接受了来自牛津与剑桥的文学博士荣誉学位。1909年,哈代出任英国作家协会主席,1910年,他获得了英国文学成就奖,1912年,他获得了英国皇家文学学会的金奖。

人物评价

编辑

英国作家伍尔夫在他的书中写到:“我们之所以说哈代之死使英国小说界失去了X,是因为放眼望去,再没有作家能被公认为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也没有人比哈代更适合让人大加膜拜。”

英国作家唐纳德·戴维认为哈代对于英国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过去50年的英国诗坛,影响最为深远的诗人,既不是叶芝,也不是艾略特、庞德,或是劳伦斯,而是哈代”

苏联美学家卢那察尔斯基称哈代是“描述各国屡次发生过的、稳定的私有者阶层衰落现象的X编年史家”“是描述普遍的重要历史现象的艺术家”。

中国现代作家徐志摩对于哈代的评价非常高,他认为哈代单凭四五部长篇,就已经可以与莎士比亚和巴尔扎克并肩了,而哈代一生源源不断地进行文学创作,这在东西方文学艺术史上诗无与伦比的。

侯维瑞在《英国小说史 上册》中,称赞哈代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文坛上最卓越、最X的现实主义小说家,无论是在小说领域还是在诗歌创作方面,都可以称得上是文学巨匠。

相关研究

编辑

1894年,英国就出版了X部研究哈代的专著——里昂纳尔·约翰逊的《论哈代的艺术》。自1928年起,全球范围内有关于哈代传记、回忆录、生平资料等专著200多种。1937年,中国学者李田意出版了X部非英语世界的哈代研究专著——《哈代评传》。后续出版的各个版本的哈代传记,从不同的层面对于哈代进行研究,方法多样观点新颖。比如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布朗以X主义的观点,通过对比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现实与哈代作品中相关的情节描写,总结了这一时期英国社会的种种变化。以及美国作家J·西里斯·米勒用结构主义的批评方法,将哈代小说的样式归结为距离与X。

从2004年开始,英国文化界出现了一股“哈代热”,电台和电视都相继播出哈代作品的改编版本,而且关于哈代的评论文章也不断见诸报纸。而在当今的英国学界,对于哈代所代表的英格兰性的研究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哈代代表着英格兰人的一种集体记忆。

人物X

编辑

在哈代去世之前,哈代的作品就受到了中国学者的关注,并且出现了很多对于哈代作品的翻译和批评作品。1928年,哈代去世,中国文学杂志《小说月报》迅速报道了这一事件,并在次月的杂志上增列了哈代专辑,报道了哈代的葬礼,另外提供了3篇翻译成中文的X评论文章。

1940年,在哈代百年诞辰之际,美国《南方评论》出版了X专刊,由W.H.奥登等人撰文肯定了哈代在文学创作方面的非凡成就。1968年,英国成立了托马斯·哈代研究协会,协会经常会举办演讲、扫墓、乡村徒步等活动,目的在于推广哈代的作品和多塞特郡的旅游。1990年,为了X哈代,英国皇家邮政局准备发行一套X托马斯·哈代诞生150X的邮票,上面印有哈代的照片、签名和多塞特郡的一片树林,但是由于英国女王对于这套邮票颇有微词,以至于邮票设计好之后并未发行。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英)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著, 李华田等编著. 托马斯·哈代作品赏析[M]. 武汉: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9.06: 299-303.

[2]李华田, 杜峰, 余继英编著. 托马斯·哈代作品导读 第2版[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09: 前言1-5.

[3]侯维瑞,李维屏著. 英国小说史上[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5.01: 387-411.

[4]王忠祥, 聂珍钊主编. 外国文学史 第3册[M]. 武汉: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09: 199.

[5]何宁著. 哈代研究史[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1.12: 66-78.

[6]陈众议 编 , 聂珍钊 编选 , 马弦 编选. 哈代研究文集[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4.09: 8-11.

[7]马弦著. 哈代小说的原型叙事和创作观念研究[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9.02: 1-7.

[8]常耀信主编. 英国文学通史 第2卷[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1.05: 558-593.

[9]何宁著. 哈代研究史[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1.12: 15-25.

[10]马弦著. 哈代小说的原型叙事和创作观念研究[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9.02: 204-209.

[11]何宁著. 哈代研究史[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1.12: 40-56.

[12]陈珍著. 民俗学视域下的哈代小说研究[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9.08: 13-15.

[13]丁世忠著. 哈代小说伦理思想研究[M]. 成都: 巴蜀书社, 2008.12: 5.

[14]卡斯特桥市长.豆瓣阅读. [2023-04-20].

[15]远离尘嚣.豆瓣阅读. [2023-04-20].

[16]无名的裘德.豆瓣阅读. [2023-04-20].

[17]德伯家的苔丝.豆瓣阅读. [2023-04-20].

[18]还乡.豆瓣阅读. [2023-04-20].

[19]徐江清. 论哈代《一双蓝蓝的眼睛》中的巧合[J]. 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2008, (04): 34-37.

[20]X. 《意中人》柏拉图理式摹仿说阐释[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6, 32(06): 18-21.

[21]刘春芳. 《非常手段》的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J]. X师专学报, 2002, (04): 20-25.

[22]钱青. 英国19世纪文学史.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141.

[23]刘红霞. 哈代小说和诗歌的关系研究[D].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3

[24]陈众议 编 , 聂珍钊 编选 , 马弦 编选. 哈代研究文集[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4.09: 155.

[25]聂珍钊, 刘富丽等著. 哈代学术史研究[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4.08: 154-170.

[26]焦优平. 从哈代的抒情诗看哈代悲观主义的成因及表现[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8(04): 57-62.

[27]成芳霞. 超越悲观主义:哈代诗歌中的悲剧意识和心灵净化[J]. 外国语文研究, 2022: 29-37. DOI:10.16651/j.cnki.fllr.2022.0068.

[28](英国)托马斯·哈代作, 柳鸣九总主编, 王之光译. 还乡[M].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6.08: 附录389-392.

[29]蒋佳欢. 浅论哈代战争诗中的反战思想[J]. 海外英语, 2021, (12): 222-223.

[30]徐勤良, 黄清贵. 哈代战争诗文学现代性研究[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1]X萍, X. 哈代小说影视改编的市场化[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2(6): 64-65,71.

[32]许永娜. 哈代小说的空间理论对当代文学研究的影响[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33]何宁. 论哈代与英国诗歌传统[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 35(03): 90-94.

[34]吴笛等著. 浙江翻译文学史[M]. 杭州: 杭州出版社, 2008.01: 78.

[35]董务刚著. 美国现代主义诗人及其及其经典诗歌研究[M].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20.05: 36.

[36](英国)彼得·伯克著, 杨元, 蔡玉辉译. 文化杂交[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6.04: 18.

[37]万莉著. 人性的回归:戴维·赫伯特·劳伦斯作品研究[M].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7.10: 112.

[38](英)伍尔芙著, 杨晔译. 从简·奥斯汀到简·爱[M]. 2018.04: 1.

[39]Davie Donald. Thomas Hardy and British Poetry[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3.

[40]卢那察尔斯基. 论文学[M]. 蒋路.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 468.

[41]李红梅, 黄尤燕, 葛桂录著. 比较文学视野里的中外名篇[M]. 济南: 齐鲁书社, 2014.09: 227.

[42]陈珍著. 民俗学视域下的哈代小说研究[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9.08: 6-13.

[43]何宁. 中西哈代研究的比较与思考[J]. 中国比较文学, 2009, (4).

[44]何宁著. 哈代研究史[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1.12: 79-80.

[45](美)《X》主编, 董帅译. 文学履途 漫游在伟大故事诞生之地[M]. 2018.09: 126.

[46]容本镇编著. 当代青年文化丛书 集邮[M]. 南宁: 广西X出版社, 1996.06: 159.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1504/

(39)
词条目录
  1. 人物生平
  2. 童年经历和建筑师生涯
  3. 小说创作阶段
  4. 诗歌创作阶段
  5. 主要作品及特点
  6. 小说
  7. 性格与环境小说
  8. 浪漫与幻想小说
  9. 爱情阴谋小说
  10. 诗歌
  11. 日常性
  12. 现实性
  13. 悲剧性
  14. 主要成就
  15. 文学影响
  16. 哈代的作品内容带来的影响
  17. 哈代的创作风格带来的影响
  18. 哈代的文学理念带来的影响
  19. 所获荣誉
  20. 人物评价
  21. 相关研究
  22. 人物纪念
  23.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