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特别行政区(葡萄牙语:Macau,英语:Macao),简称“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位于中国南部珠江口西侧。澳门特别行政区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下辖7个堂区,陆地面积33.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为85平方千米。澳门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截至20X末,常住人口为672800人。特区X驻地澳门南湾大马路澳门特别行政区X总部。
名称
编辑澳门,又名濠镜澳、香山澳、濠江、马交等,最常见的是濠镜澳和澳门。澳门开埠至今已超过六百年的历史,最早的记载中写做“蠔”,在古代澳门被称为“蠔镜澳”,后来“蠔”被雅化为“濠”遂称“濠镜澳”。蠔镜有特定的含义。原来澳门位于海口咸、淡水交汇处,盛产牡蛎,即蠔。“镜”则指的是半岛海湾波平如镜。
历史上,澳门原属香山县管辖,该县南面有渔村和渔港因此而得名香山澳。明代著作中往往把濠镜澳称为香山澳,或两个地名并提。马交,是早期来澳门贸易的葡萄牙人对它的称呼。《澳门采诗》引《澳门记事》中记载:“葡人初入中国寄碗澳口,是处有大庙宇,名日妈阁,葡人误会此庙之名为地名,故以初到所见者以名其地。各国历史称中国澳门为“马交’其名当起于此。”澳门原是一个渔村,因澳门半岛西侧为磨刀门支江流注入海口,为渔船湾泊之处,明代把停靠船舶的海湾称为“澳”。据《澳门纪略》载:“其曰澳门,澳南有四山离立,海水纵横贯其中,成十字,曰十字门。”“四山离立”,就是指大、小横琴岛列东西,凼仔、路环岛立南北。取濠镜澳的“澳”和十字门的“门”,合称澳门。《广东新语》中有另一说法:“(濠镜)澳有南台、北台。台者,山也。以相对,故谓澳门。”又珠江口外各水道出口多称为门,如虎门、崖门、磨刀门、蕉门等。因此,澳门因而得名,是根据这些地理上的特点而命名的。
历史沿革
编辑先秦时期
考古证实,中华X的祖先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在濠镜地区劳作生息了。在距离濠镜不远的唐家、金鼎、香洲等地,都发现距今五六千年的沙丘遗址,出土了石斧等生产工具,以及陶罐、陶釜、陶豆等生活用具。特别是1985年在澳门路环岛黑沙发掘出土的彩陶,证实是公元前4960年~公元前4430年时的珍贵文物,从而说明在距今6000多年的史前时期,澳门黑沙已经是中国大陆原始居民的所到之处。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秦始皇一统中国的时候(约前3世纪),澳门被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属南海郡番禺县地。澳门古称濠镜澳,与广州香山县的历史关系极其密切。春秋战国时期,香山已属百越海屿之地。晋朝时属于东莞郡。晋元熙二年(公元4X),澳门属新会郡封乐县地。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澳门地属海南县;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为广州东莞县管辖,后县治改为东莞市;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设香山寨,属东莞;南宋绍兴X(公元1152年),南宋X拆东莞县境,并割南海、番禺、新会3县的滨海之地,建立香山县,澳门遂划入香山县境。据史料记载,宋末名将张世杰与军队曾在此一带驻扎,早期在澳门定居的人在这里形成小村落,倚靠捕鱼、务农种植为生。。
明清时期
明代时期澳门属于广州府,清朝后期属于广肇罗道广州府,道治肇庆,府治广州。明朝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一批葡萄牙商人乘船来到广东珠江口屯门澳,在此刻石立碑,以示“发现”。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葡萄牙的八艘军舰强占屯门(今香港新界),力求建立正式贸易关系。正德十六年(公元15X),葡萄牙人在屯门被驱逐。明朝嘉靖元年(公元15X),葡萄牙舰队又驶入西草湾,被明军击退。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葡萄牙人贿赂明朝地方官员,并以船有缝裂,需要暂借澳门曝晒水湿贡物为由,向明朝X要求租居澳门。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由于葡萄牙人已经建起了多所居住楼房,在既成事实的情况下,明朝X准其定居。此后,葡萄牙人以澳门为中转港,开辟了澳门至欧洲、澳门至日本、澳门至菲律宾等贸易航线,大力发展东西方之间丝绸贸易,澳门也因此繁荣了一个多世纪。明天启二年(公元16X),荷兰人攻打葡萄牙从明朝X租借的澳门,最后被击败,也就是历史上的澳门之战。
鸦片战争后,葡萄牙在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和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先后侵占凼仔岛和路环岛。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葡萄牙迫使清X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北京条约》,将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的条款纳入其中。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新任两广总督岑春煊突然宣布广东禁赌,令赌王卢九陷入债务危机,他试图借助澳葡X向清朝交涉,最后失败而回,于家中自尽。
中华民国时期
1928年,国民X与葡萄牙X签订了《中葡友好通商条约》,该条约仅对关税税则、商业事务等事项重新做了规定,并未涉及澳门归属问题,葡萄牙占领并管理澳门的情况没有改变。1930年8月13日,澳门兵头花园后方的X库爆炸,全澳震动,兵头花园全部炸毁,附近几条街数百座屋宇也成废墟,死伤数百人,澳门出口货物结构比例为:鱼类占26.4%,炮竹占15.9%,火柴占15.9%,食品占15.5%,纺织品占5.3%,神香占6%,其他占12%。1931年,奥利维拉出任澳门第112任总督。1940年澳葡X收入以赌博税收为最大宗,当年赌饷达葡币20多万澳门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革命成功,实行非殖民地化政策,承认澳门是被葡萄牙非法侵占的,X次提出将澳门交还给中国。1984年10月3日,X首次公开提出用“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澳门问题。随后1986年,中葡两国X开始为澳门问题展开了四轮谈判。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总理在北京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X和葡萄牙共和国X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两个附件。联合声明说,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和路环)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X。中国承诺向澳门实行一国两制,保障澳门人可享有“高度自治、澳X澳”的权利。1993年3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其中指出澳门是1999年前葡萄牙管X的一个中国领土,澳门的X属于中国。
1999年12月20日零时,在中葡两国元首的见证下,第127任澳门总督韦奇立和第1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X于澳门新口岸交接仪式会场场内交接澳门X。翌日(12月21日)早上,澳门X众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进驻澳门;自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X。
2009年7月26日,X当选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人选,他于2014年12月20日连任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2015年12月16日,X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区域图》,自2015年12月20日起施行。1999年12月20日X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区域图》同时废止。2019年8月25日,贺X当选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人选。
地理
编辑位置境域
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中国东南部沿海,地处珠江三角洲出口西岸,毗邻广东省。经纬度范围为东经113°31′41.4″-113°37′48.5″,北纬22°04′36.0″-22°13′01.3″。北与广东省珠海市接壤,西与珠海市橫琴岛隔水相对,东隔珠江口与香港相望。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域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其总面积一直在扩大,截至2023年6月,澳门总面积33.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为85平方千米。
澳门行政地图
气候
澳门特别行政区属于X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水汽充足、高温多雨。年总降雨量平均为1966.6毫米,4-9月为降雨量较多月份,其中6月最多,平均达373.7毫米,12月最少,平均为31.3毫米。澳门曾出现过日雨量348毫米(1972年5月10日)和时雨量125毫米(1964年9月6日)的特大暴雨。年平均气温为22.8℃,气温最低的1月平均温度为15.2℃,月平均温度在22℃的月份多大7个月。极端最高气温达38.9℃,出现于1930年7月2日和6日。年总日照时间为1895.1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年总蒸发量为795.1毫米。冬季多吹北风,夏季吹西南风为主。台风季节为每年5月至10月,其中7月至9月是台风吹袭最多的月份。
地质
-
地质构造
澳门的整个区域按地槽学说属华南褶皱系的赣湘桂粤褶皱带与东南沿海断褶带的交接地段,是一个以断陷为主的山间洼地和三角洲盆地。大地水准测量表明,在地壳运动的垂向上,盆地及其两侧沿袭着断裂继承性活动及断块差异性升降为特征的新构造运动特点。褶皱构造与澳门邻近、关系最为密切的褶皱构造主要有三个,分别为雍陌褶皱位于中山县南的雍陌附近;南山向斜位于澳门之西南部的南水岛,轴向NE70°~80°;香港褶皱位于澳门之东的香港新界和大屿山岛一带,由一向斜和背斜组成,为燕山运动产物。澳门本区未见褶皱现象,广泛出露的燕山期花岗岩表明,澳门自侏罗纪后,已是长期X的剥蚀之地,而X之初,一般多与背斜构造有关。据澳门之北、西、东上述三个已知褶皱的类比和推断,该区总体上可能是一背斜构造所在。该背斜还可能是由次一级的小向斜和小背斜组成。推测澳门半岛为小背斜,是香港观音山一粉岭背斜的西南延伸,路环、凼仔为一小向斜。此外,路环残留的泥盆纪或前泥盆纪的岩层也是个旁证。
澳门的地质构造以花岗岩为主,基岩是燕山构造期的花岗岩(简称燕山期),属于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早期(2.05-1.35亿年前)之间的构造期,该构造期是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的燕山运动(燕山事件)。
-
地层
澳门存在前泥盆纪和泥盆纪地层,野外所见的沉积岩出露在路环岛石排湾南边的半山公路上,呈狭长带状,氹仔北部出露的有粘土质砂岩或泥质砂岩。走向350°,倾向北东,倾角75°。出露宽度约5米,单层厚度5~20厘米。岩石呈薄层块状,风化面深褐色,新鲜面土黄色,薄层状-板状构造,板理厚2~5毫米不等,大致平行,挤压现象明显。澳门的第四系包括冲积层、海积层、残坡积层、崩积物和人工堆积物等,大都位于地表,覆盖于本区大部分基岩之上。
-
岩浆岩
澳门的岩浆岩分布广泛,均属侵入岩,其中有酸性岩和基性岩脉等多种岩石类型。澳门地区的脉岩类有伟晶岩、基性岩和石英脉等。澳门整个区域,按地槽学说属华南褶皱系的赣湘桂粤褶皱带与东南沿海断褶带的交接地段,是一个以断陷为主的山间洼地和三角洲盆地。大地水准测量表明,在地壳运动的垂向上,盆地及其两侧仍沿袭着断裂继承性活动及断块差异性升降为特征的新构造运动特点。
地形地貌
澳门半岛自东北斜向西南,和华南沿岸山脉震旦走向相同。岛中的山脉和离岸岛屿的分布,亦有相似的走势。地貌类型由低丘陵和平地组成,平地面积约占80%以上,凼仔岛和路环岛丘陵面积较多,凼仔占45%,路环则近80%。地势南高北低,最低点为南海海平面,海拔0米,最高点为路环岛塔石塘山(KoloaneAlto),海拔172.4米。半岛上还有多个小丘,最高的是松山,海拔91.07米,其他大都在海拔50-75米左右。
-
低丘陵
澳门丘陵、台地多,分布广,构成地形的主体。而面积有限的平地,是在丘陵间堆积及人工填土形成。在面积不足10平方公里的澳门半岛,其上分布丘陵主要有7个,分别为东望洋山、妈阁山、西望洋山等。
-
平地
平地多为填海而成。1840年时,澳门半岛面积只有2.7X千米,而且丘陵、台地分布甚广,只有在东望洋山西北麓至望厦山南麓之间有比较大片的平地。从19世纪60年X始至20世纪90年代,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填海拓地工程。即1866~1910年北湾和浅湾填海,1919~1924年内港填海,1923~1938年新口岸和南湾填海,80年代以来新口岸和黑沙环填海。至1994年通过填海拓地使澳门半岛面积已达9.10平方千米,是原来面积的2倍多。
水文水利
水文
澳门山丘多为坚硬的花岗岩,地势陡峭,平原少,地面难于形成有利的蓄水地形,境内无一条河流,连小溪也没有,仅有一些小冲沟,降雨时水流喘急,雨停后即断流。
地下水
澳门地下水是松散沉积层孔隙水,多埋藏于第四纪滨海平原和海边沙堤,地势低平,深受涨潮影响,地下水循环交替作用迟缓,矿物质较高,水质较差,但水量较丰富,属中等富水性。单井涌水量15~60吨/日,埋藏深度不深,只有3~5米。
海洋
澳门海域面积为85万平方千米。海水pH值7.6~8.5,浊度(NTU)4~48,电导率300~16000。洪季澳门水域整体涨潮平均流速21~23厘米/秒,落潮平均流速每秒18~29厘米/秒,涨潮流态为N-NNw向、落潮流态为S向,流态基本稳定,靠外海侧潮流动力更强。
水利
澳门的水库有大水塘水库、石排湾水库、九澳水库、黑沙水库,有效库容分别为160万立方米、30万立方米、40万立方米、20万立方米。该地蓄水工程有“石排湾水库扩容工程”和“九澳水库扩容工程”,将澳门的水库总有效库容提高至约312万立方米。截至20X,澳门共有5座污水处理设施,分别为澳门半岛污水处理厂、凼仔污水处理厂、路环污水处理厂、跨境工业区污水处理站及近外港码头临时污水处理设施,总处理能力达每天36.5万立方米。
-
澳门九澳水库
澳门九澳水库建于19世纪70年代,水库总库容为40万立方米,集雨面积为19万平方米。由于九澳水库座落风化岩层上,该类岩层的渗水性较高。
九澳水库
土壤
澳门的土壤共分为5个土纲、8个土类、11个亚类、11个土属、20个土种。赤红壤可分为赤红壤、黄色赤红壤、赤红壤性土。赤红壤又称砖红壤性红壤,集中分布在路环岛、仔岛的山丘上,在澳门半岛则分散在东望洋山、西望洋山、青洲、望厦山等山丘上,是本地区分布最广和占面积最大的一类土壤。黄赤红壤主要分布在东望洋山西坡。赤红壤性土主要分布在路环岛中部九澳水库周围,路环岛东部和西部丘陵上部和南坡、大迷山、小迷山等分布比较广。除此之外,该地区还有酸性粗骨土、滨海沙土、沼泽土、菜园土等。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澳门地面没有河流,地表水十分缺乏,水资源相当贫乏。供水问题由人工贮水塘和小水库以及与珠海合建的磨刀门供水工程解决。截至2019年末,珠海对澳年供水量已超过1亿立方米,日供水约30万吨。澳门98%的淡水资源依靠珠海供应。
土地资源
澳门土地按用途分为农业、货仓、商业、住宅、工业和其它6大类;按性质分为X用地和私人用地两大类,其中X用地包括X租借地、X租售地、X公共土地、临时性使用式占用地等,私人用地包括业权已明确的土地和业权未明确的沙纸契土地两种。
截至20X,澳门地域总面积33.3平方千米。其中澳门半岛面积为9.3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8.0%;凼仔岛面积为7.X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3.7%;路环岛面积为7.6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2.8%;路凼填海区面积为6.1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8.3%;新城A区面积为1.4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4.2%;新城C区面积为0.3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0.9%;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澳门口岸管理区面积为0.7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1%。另外,澳门大学面积为1.0平方千米。
森林资源
截至20X,澳门绿化面积占比维持在21%以上。该地区的主要植被为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灌丛。
生物资源
澳门的药用植物品种较多,据以发现经鉴别的约有200科的近600种。该地区药用植物种类数量排列前十位的科分别是菊科(41属54种)、大戟科(22属41种)、蝶形花科(26属3种)、禾本科(27属30种)、茜草科(15属25种)、百合科(14属22种)、桑科(5属20种)、芸香科(10属20种)、苏木科(5属16种)和锦葵科(6属14种)。代表性的药用植物为肾蕨、鸡冠花、鼠尾草、野慈姑等。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