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尼鄂拉蜂(Apis mellifera carnica, Pollmann),又名卡尼阿兰蜂,简称卡蜂,是西方蜜蜂的一个亚种。
形态特征
编辑体大小和体形与意大利蜂相似,但卡尼鄂拉蜂通常呈暗褐灰色,有淡褐色条纹,外骨骼是深色的,但可能在身体上找到浅色或棕色的环和点,因此也被称为“灰蜜蜂”。腹部细长,几丁质黑色;有些个体第2和第3腹节背板上有棕色斑,少数个体具棕红色环带;第4腹节背板上的绒毛带宽度0.80mm~1.00mm(平均0.90mm),绒毛密集;第5腹节背板上的覆毛长度0.20mm~0.40mm(平均0.30mm);喙长6.40mm~6.80mm(平均6.60mm),卡尼鄂拉蜂有非常长的舌头(6.5至6.7毫米,非常适合苜蓿),非常高的肘关节和非常短的毛发。蜂王棕黑色,少数蜂王腹节背板上具棕色斑或棕红色环带。雄蜂黑色或灰褐色。工蜂绒毛多呈棕灰色。
生活习性
编辑卡蜂善于采集春季和初夏的早期蜜源,也能利用零星蜜源。采集力非常强;不易维持大X,分蜂性较强,耐寒,定向力强,不易迷巢,不爱作盗,采集树胶较少。性温和,不怕光,提脾检查时蜜蜂安静。蜂王产卵力强,春季X势发展快。主要采蜜期间蜂王产卵易受到进蜜的限制,使产卵圈压缩。卡尼鄂拉蜂特别擅长根据花蜜的供应量调整工蜂种X,能够在春季花蜜供应充足时迅速扩大工蜂种X,然后在花蜜供应量减少时迅速停止幼虫的生产。对一些能够削弱其他亚种蜂X的疾病和寄生虫具有抵抗力。
分布范围
编辑卡尼鄂拉蜂原产于巴尔干半岛北部的多瑙河流域,从阿尔卑斯山脉到黑海之滨,都有其踪迹。自然分布于奥地利、前南斯拉夫、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希腊北部,其自然分布的东部界限不明显,有资料表明,土耳其西北部也有卡蜂分布。原产地气候、蜜源条件总的特点是,受大陆性气流影响,冬季严寒而漫长,春季短而花期早,夏季较炎热。在类似上述的生态条件下,卡尼鄂拉蜂可表现出很好的经济性状。因此,很多原来没有卡蜂的国家,也纷纷引种饲养,例如,德国已用卡蜂取代了本国原有的蜂种——欧洲黑蜂。近几十年来,它的分布范围已远远超出了原产地,成为继意大利蜂之后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第二大蜂种。卡蜂有若干个生态型(即品系),如奥地利卡蜂(奥卡)、罗马尼亚卡蜂(喀尔巴阡蜂)。
(图)卡尼鄂拉蜂
生产应用
编辑卡蜂适宜冬季长而严寒,春季短,夏炎热的气候条件,故卡蜂是我国北方许多省区饲养的主要蜂种之一;四川三州也有饲养。由于没有进行有效的提纯复壮选育,现已混入程度不同的意蜂和高加索蜂的血缘。卡尼鄂拉蜂产蜜力强,在X势相同的情况下,其产蜜量高于意大利蜂20%~30%,是较理想的生产蜂蜜的蜂种。产浆能力较弱,不宜用其进行王浆生产。和其它蜂种杂交后,可表现出较显著的杂交优势,产卵力、哺育力和采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收到很好的增产效果。蜜房为干型,可生产洁白美观的巢蜜。
品种形成
中国饲养的卡蜂,按其来源可分为奥卡、南卡等品系。奥卡即奥地利卡蜂的简称,原产于奥地利,20世纪70年代从联邦德国引进;南卡是20世纪70年代从南斯拉夫引进的卡蜂;经过几十年的选育、驯化,卡蜂及其杂交种已经成为我国养蜂生产中的重要品种之一。
利用与评价
卡尼鄂拉蜂采集力很强,生产王浆、花粉能力较差。分蜂性强,不易维持强X,节约饲料,性情较温驯,不怕光,定向力强,不易迷巢,很少作盗,抗病力强,与意蜂杂交后能够产生强的X优势。卡蜂大大地改善了其繁殖力和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对外界环境条件反应灵敏,当外界蜜粉源缺乏时蜂X育虫就受到限制,饲料消耗少,耐寒力强,通常不以强X越冬,但它具有十分优良的越冬性能,越冬工蜂死亡率低。此外,卡尼鄂拉蜂还具有以下优点:温和而不具攻击性,可以在人口稠密的地区饲养;相对于意大利蜜蜂,具有更好的定位感,工蜂不会像意大利蜜蜂那样频繁地从一个蜂箱飘到另一个蜂箱;相对于意大利蜜蜂,不容易被其他蜂箱抢劫;能够在较少数量的冬季工蜂中过冬,在冬季节俭,节约蜂蜜储备;能够迅速适应环境变化,适合冬季较长的地区;当可利用花粉减少时,迅速增加幼虫生产的节奏,然后减少幼虫饲养;对蜂胶的使用较少;对幼虫疾病的抵抗力增强;适合春季花蜜丰富和早期授粉的地区;在早晨和傍晚以及在较凉爽、X的日子里更早地采集花粉;工蜂的寿命比其他亚种长达12%。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1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