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缘》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桑弧执导的喜剧影片,由郭凯敏、陈燕华主演,于1984年上映。
剧情简介
编辑精力充沛的青年工人丁大森,由于“十年X”的影响,文化知识差,考不取学校。他的母亲只好把原来准备让女儿丁慧娟顶替进厂的机会给了儿子。
中国电影《邮缘》精彩剧照集锦
一次偶然的机会,丁大森结识了热心的女邮递员周芹。周芹勤奋好学,工作认真负责。在周芹面前,丁大森谎称自己从小爱好集邮,出了不少洋相。在周芹的启发帮助下,丁大森变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集邮爱好者,并在集邮中增长了多方面的知识。
有一次,丝绸公司举行“厂际青工智力竞赛”,他们厂的三名代表中有一个因临时生病不能出席。厂工会委员老韩急中生智,叫丁大森滥竽充数,并嘱咐他上台后千万不要开口。不料,竞赛中凑巧有与邮票有关的X,大森居然对答如流从而使他们厂荣获X名,在同事们的夸奖声中,他自己也飘飘然起来。唯有周芹给他泼冷水,使他认识到今天的成绩不过是侥幸得来的。周芹还鼓励他要拿出“牛劲”来好好学点科学文化知识,不再做“迷途的羔羊”。
丁大森的姐姐丁慧娟在农场工作时与高强相爱。他一人回上海后一直与留农场的高强保持通信来往。由于使用邮票带来的误会,使她痛苦万分。后来这封信被大森看出了破绽,并让周芹借休养的机会向高强当面了解真相。当这位“绿衣红娘”风尘仆仆回来时,不仅给慧娟捎来了高强希望她立刻回去的亲笔信,也带来了山区建设欣欣向荣的好消息。丁母纠正了“上海再苦也比外地甜”的偏见,并同意了慧娟与高强的婚事。
不久后,周芹在投递信件时,又发现一封名叫“牛不羊”的死信,是职工文化补习夜校发出的入学通知书,经过她调查得知“牛不羊”原来是丁大森的化名。周芹欣喜万分地将入学通知书交给丁大森,送他去夜校上学。在华灯初上的街头,俩人并肩走着。
角色介绍
编辑丁大森
郭凯敏饰
丝绸厂的青年工人,本质不坏,劳动积极,见义勇为,有点小聪明,但是“X”时他没法好好读书,知识极度贫乏,顶替妈妈进了工厂后,不愁吃穿,不爱读书,胸无大志,过着浑浑噩噩生活。后来受到周芹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以“集邮”为契机,开始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周芹
陈燕华饰
年轻的女邮递员,直率单纯,活泼开朗,办事认真,热心为用户奔走,千方百计为复活“死信”而努力。她深知自己文化程度也不高,所以要拜老学者为师,学习识别中国的各体书法,以增强自己的投递能力。
丁慧娟
张闽饰
丁大森的姐姐,比大森懂事得多,温柔、善良、忍让,很体恤妈妈,也爱护弟弟,虽然顶替的名额被弟弟所占,却没有怨言。她性格比较柔弱,却并非毫无主见,而是向往爱情、渴望工作、渴望能为四化建设出一把力。
丁母
王苏娅饰
丁大森的母亲,童年生活艰苦,解放后在国营厂上扫盲班才摘掉了文盲的帽子。一生勤勤恳恳,爱厂如家。早年丧夫,扛起养家糊口和教育子女的重任。受传统宗法观念影响,更偏爱儿子丁大森,退休时把顶替名额给了儿子而不是女儿,觉得对不起慧娟,担心她在外地生活艰苦,总想把她留在上海。
窦小虎
闪增宏饰
丁大森的同事和好友,外号“小豆”,活泼调皮,学习成绩比大森还差,和大森是一对难兄难弟。常常为大森出谋划策,但热心过度,有时反而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老韩
牛犇饰
丝绸厂的工会干部,解放初期主持扫盲班,丁母就是他的学生。他常常回忆起当年在扫盲班的业绩,因此对于丁大森、小豆他们不求上进,学习成绩低下感到气愤。他是个好人,只不过有点患得患失、自以为是,工作方法比较陈旧,思想方法也有片面性。
兴兴
潘枫饰
丁大森的邻居,是一个热爱集邮的四年级小学生。他虽然年纪很小,但是聪明好学,兴趣广泛,知识也比较丰富,教给大森许多关于集邮的知识。
幕后制作
编辑幕后花絮
1984年新春,上海工人文化宫举办邮展,虽然《邮缘》尚未正式开拍,但为了使片中主人公“看邮展”一场戏更真实,剧组决定趁邮展之机提前抢拍。编剧王炼、李亦中也到现场客串了参观邮展的X众。
该片是中国X部反映集邮活动的电影。
郭凯敏为了掌握角色,走访了不少集邮家,最后自己也开始集邮。
为了扮演邮递员周芹,陈燕华两度到上海思南路邮局深入生活,跟着邮递员送信、送报,学习骑邮车。
创作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邮电部先后发行多种X邮票和特种邮票,中国邮票的设计水平和印刷质量在国际上享有高声誉。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民间集邮活动更是蓬勃发展,导演桑弧本人也是集邮爱好者,而且是上海集邮协会常务理事,所以拍摄一部以集邮为题材的影片是他多年的愿望。
剧本创作
完成电影《子夜》的拍摄后,桑弧请来上海人艺的王炼和华东师大的教师、集邮爱好者李亦X同切磋。他们一开始是想描写老集邮家的一生,并拟以姜治方所著的《我的集邮生活六十年》为素材。后来考虑题材太专业化,一般观众不易接受,遂作罢。他们又根据当时集邮队伍里青少年比例较高的特点,决定把镜头对准青少年集邮爱好者,构思了一个不同城市的小朋友通过集邮结下友谊的故事。但因主题不够深刻而否定了。后来,针对十年X造成青少年文化落后的情况,他们创作了反映青年迫切希望提高思想文化水平的剧本。在编写过程中,主创人员走访了上海市场邮电管理局、上海市场集邮协会、卢湾区邮电支局、青少年集邮座谈会,了解了集邮活动中许多有趣的故事。他们还利用周末到上海汽轮机厂的集邮者家中,调查工厂集邮组织的情况。1983年夏天,剧本定稿。1984年2月26日,该片正式开拍。
获得荣誉
编辑
获奖时间 |
奖项简称 |
奖项全称 |
获奖方 |
所获奖项 |
结果 |
||
1985年 |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 |
1984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X影片奖
|
《邮缘》 |
二等奖 |
获奖 |
||
1986年 |
科罗米埃国际消遣片电影节 |
X届科罗米埃国际消遣片电影节 |
《邮缘》 |
青年观众奖 |
作品评价
编辑该片的成功,首先在于编导充分注意到了喜剧片的特点,总体构思是喜剧式的,而不像某些喜剧片用正剧的样式来进行构思。影片勾勒了一个充满喜剧气氛的独特的环境,在完全是喜剧式的情节之中塑造了具有强烈喜剧色彩的人物形象。主人公从愚昧无知到力求摆脱无知状态的过程充满了喜情情趣,而且又符合人物的性格,因而观众“喜”得起来。特别是影片的选材角度,不是攻克某一技术难关或参加某一重要考试,而是以爱情为线索,用集邮为形式,这就为编导者在设计喜剧的冲突与笑料时做到避“重”就“轻”,避“实”就“虚,而使得影片具有了自己鲜明的特点与风格。(《电影新作》评)
该片在曲折动人而又耐人寻味的娓娓叙述中,既给人以愉快的艺术享受,又使人从中得到知识。影片转为专业地传授了一些集邮知识,全不是枯燥地把这些陈述出来,而是把知识性富于趣味性之中,在情节的民展中自然地介绍出来。该片在艺术表现上也较有特色,十分注意细节的真实性。整部影片的负格轻松愉快,使人笑后产生思索,从中得到教益。(《电影评介》评)
大众评分
网站 |
参评人数 |
评分 |
豆瓣 |
1356 |
7.7/10 |
统计时间截止2024年1月3日
演职员表
编辑演员表
演员 |
饰演角色 |
郭凯敏 |
丁大森 |
陈燕华 |
周芹 |
张闽 |
丁慧娟 |
王苏娅 |
丁母 |
闪增宏 |
窦小虎 |
牛犇 |
老韩 |
何麟 |
高强 |
卢青 |
姜浩 |
乔奇 |
老学者 |
程之 |
集邮家 |
潘枫 |
兴兴 |
职员表
职位 |
姓名 |
美术设计 |
濮静荪 |
灯光 |
薛福明 |
副导演 |
廖瑞X、陆健真 |
导演 |
桑弧 |
剪辑 |
朱朝升、葛海娣 |
服装设计 |
王海娣、陆昆明 |
摄影 |
邱以仁 |
制作人 |
丁里 |
道具 |
X祥 |
录音 |
卢学翰 |
编剧 |
王炼、桑弧、李亦中 |
布景师 |
周金兴(置景)、张信传(绘景) |
配乐 |
吕其明 |
制片人 |
丁里 |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1984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X影片奖.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 2010-03-08[2021-03-30].
[2]邮缘 (1984).豆瓣电影. [2024-01-03].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1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