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博物馆原名东北博物馆,成立于1949年7月7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建成和开放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中国历史艺术性的大馆之一。1959年改称辽宁省博物馆,新馆馆址位于沈阳市浑南区智慧三街157号,占地面积8.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共有22个现代化展厅,展陈面积2.4万平方米,分陈列展览、观众服务、文物库房、文物保护、综合业务等五个业务区。其中,陈列展览区分为三层。
历史沿革
编辑建馆初期
19世纪30年代,奉系军阀热河都统汤玉麟在三经街修建官邸。1931年后,因九一八事变官邸施工中止,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伪满洲国X将未建成的建筑续设立国立博物馆奉天分馆。
1939年将国立博物馆奉天分馆改为国立中央博物馆奉天分馆。日本投降后,1946年又将国立中央博物馆奉天分馆改称为国立沈阳博物馆。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经东北人民X批准,对国立沈阳博物馆进行整修,成立了东北博物馆,于1949年7月7日开放,是新中国成立的X座博物馆。1959年将国立沈阳博物馆改名为辽宁省博物馆。
新馆建设
辽宁省博物馆新馆是辽宁“九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于1997年立项。19X项目动工。2004年11月12日,辽宁省博物馆“市府馆”全面建成开放。馆址位于沈阳市府广场东侧,分展览楼和综合业务楼两组建筑,建筑面积31095平方米,展览面积8351平方米,共12个展厅。
辽宁省博物馆在2011年再次建立新馆,新馆位于沈阳市浑南区智慧三街157号。2013年6月土建竣工,新馆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展览面积2.4万平方米,设有22个展厅,基本陈列1个,常设展览12个,上展文物6200余件(套),展出文物占馆藏文物总量的5%,馆藏精品展出率达70%。
2015年3月30日,辽宁省博物馆市府馆正式关闭。同年5月16日辽宁省博物馆浑南新馆X期开馆。展馆一层有8个展厅,推出“中国古代碑志展”“明清瓷器展”“明清玉器展”3个专题馆,并利用5个临时展厅举办了特展。
2017年9月22日辽宁省博物馆第二期试开馆,陆续推出“古代辽宁”和“中国古代铜镜展”“辽代瓷器展”“中国古代佛教造像展”“中国古代货币展”“中国历代玺印展”5个专题馆。2018年6月23日“满族民俗展”试运行,同年8月17日“中国古代书法展”“中国古代绘画展”“中国古代缂丝刺绣展”正式试运行,辽博的全部22个展厅向观众开放。
建筑布局
编辑建筑特色
辽宁省博物馆的馆主体建筑为三层大楼,占地面积8.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其整体建筑是中华X传统建筑风格,又吸收了西式建筑的特点,正面的大型琉璃瓦照壁,取材于典型辽代风格的对坐双龙戏珠图案,充分体现了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坐东朝西的历代碑刻陈列室建于1980年,1982年竣工,为全封闭灯光照明长廊式建筑。
博物馆的建筑利用新馆序厅正面影壁和两侧各六块墙体,以辽宁历史文化为主题,创作铜质浮雕,以展现辽河流域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并为新馆建筑增加浓厚的文化内涵。从主浮雕方向右前方顺时针排列,以主浮雕“文明曙光”为起点,依次为“北土方国”“开疆拓土”“华夏一统”“开发辽东”“儒风北渐”“隋唐营州”“契丹肇兴”“金代东京”“九边之首”“满族崛起”“东北易帜”“国歌序曲”。13块浮雕以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系统生动地展现辽河文化的发展史,也是辽博新馆序厅的特别之处。
馆内布局
辽宁省博物馆的共有22个现代化展厅,展陈面积2.4万平方米,分为陈列展览、观众服务、文物库房、文物保护、综合业务五个业务区。
陈列展览区分为三层,建筑面积4297X方米,展厅使用面积共24101平方米,共有展厅22个。展馆一层展厅使用面积873X方米,分布着1-8号展厅,主要设有清音悠远——古琴文化展、青花清韵—元青花瓷器展、何处寻琉璃——海城黄瓦窑荣达的历史与文物、明清玉明清玉器瓷器展、中国古代碑志展以及一些名人书画展等临时展览;二楼展厅使用面积5437平方米,分布着9-14号展厅,主要设有中国古代铜镜展、中国古代货币展、辽代陶瓷展、满族民俗展、中国历代玺印展、中国古代佛教造像展以及儿童体验馆等;展馆三层以举办常设展,即“古代辽宁”为主,设5个展厅,展厅使用面积9925平方米。另外3个展厅用于馆藏文物展,拟举办馆藏书法、绘画与丝绣展。
观众服务区建筑面积11171平方米,包括多功能报告厅、贵宾厅、观众互动体验区、未成年课外活动中心、志愿者活动中心、会员活动中心、视听室、X品商店、观众互动体验区等。
文物库房区位于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001X方米,包括18个文物库房及文物消毒室、文物摄影室、文物观摹室、文物整理室等配套设施。
文物保护区建筑面积7456平方米,包括文物修复室、文物复制室、文物科技保护实验室、专家工作室等。
陈列展览
编辑明清瓷器精品展
明清瓷器精品展位于博物馆的一层7号展厅。该展馆总面积89X米,收藏着洪武瓷器、洪武瓷器、甜白瓷、空白期瓷器等瓷器。展览以清代宫廷藏官窑瓷器为主,分膳食、陈设、文玩、祭祀四个部分,精选了青花、五彩、粉彩、珐琅彩、郎窑红等美轮美奂的官窑瓷器,既满足了观众一览清宫官窑瓷器精品的需要,又介绍了官窑瓷器的欣赏鉴定、评估定价的系统收藏知识。
明清瓷器精品展
其中清宫瓷器展区运用了清代皇家建筑符号和多种装饰手法,营造出宫廷用瓷的氛围。结合每个单元展品的不同功用,设计了四组以人物蜡像为主体的仿真场景。每组面积约 4平方米,人物一至二人,展示了皇帝、后妃、宫女、太监等人物在使用展出器物时的情景。展厅还设有活动角,让观众参与竞猜,为未成年观众提供了小方桌,可以在展厅中设计各种图形、贺卡。此外,展厅还设置了清代官窑瓷器拍卖一览表,观众可以参与竞猜瓷器的名称和拍卖价格。
明清玉器展
明清玉器展位于博物馆一层6号展厅。该展区收藏的明清玉器数量多,本次展览从玉材种类、器型种类、装饰技法、使用功能、以及仿古与伪古等多角度对明清玉器进行诠释,展览选择体现明清时期玉材、器型、做工以及使用种类等各个方面的特点,同时,由于明清玉器展的玉器藏品来源不同,有宫廷玉作的作品,也有民间玉作的作品。
明清玉器展
另外在展览中设有伪古玉单元,展现各种做伪方法,还采用真伪对比的方式,提高认识。玉插屏、玉山子以及模仿商周青铜彝器造型的仿古玉是清代最为多见的陈设玉器。展览中收藏的清代的文房用玉与其他玉器一样,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过以往的任何时期,其器型种类包括玉笔、玉笔洗、玉笔筒、玉笔架、笔掭、玉水丞、玉砚滴、玉砚、玉印泥盒、X搁、玉镇纸、玉印章等。
中国古代绘画展
中国古代绘画展位于博物馆三楼。该展馆收藏了中国古代绘画,其中既有晋唐宋元的稀世名作,也有明清各画派名家的代表作品,可以概括地反映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的脉络。本展览依托馆藏的各代名品佳作,旨在展示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绘画展
中国古代书画展展馆结合本馆特点,对展柜规格、选材、造型装饰、展架等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为使大幅立轴及超长手卷得以充分展示,加大了展柜的尺寸,展柜总高4.1米,宽0.75米,玻璃高度3.26米,最长展柜可达15米。馆藏宋徽宗《草书千字文》、明仇英《清明上河图》,清徐扬《苏繁华图》等长卷从而得以充分展开陈列。展柜内的手卷活动展架,材质为胡桃木,长度分别以2米、2.4、1.5米为一组,可X组装。面板宽0.6米,下沿距地0.84米,面板倾斜55°。面板里层设块,在背1.6处设置宽15厘米,用来安放磁铁、亚克力板制成的手卷固定件和展品说明牌。钢板在施工时事先预埋好,表面贴装饰面板及壁纸,既美观大方又能充分满足使用功能。
书画展柜边框材质为胡桃木,柜面及背板贴不同明度与肌理的进口X壁纸,展柜顶部设计安装具有X传统风格的木格装饰。在书画展厅的一角,复原了一个清代画室。画室有画案、坐椅、花架及墙上悬挂的字画,均为本馆藏品。案上摆放文房四宝,窗外可见园林景色,还原古人作画时的真情实景,观众体验身临其境挥毫泼墨。
中国古代碑志展
中国古代碑志展厅位于博物馆的一层8号展厅。该展馆以大幅北魏碑志拓片为主体形象,配以精心设计制作的展标、前言、浮雕,营造出碑志陈列的独特氛围。碑志安装在展墙、展台上。此展览X展出200多件/组展品,时代跨度大,上自汉魏,下迄明清。具地方特点,数量众多,系统的展示该馆收藏的从东汉至明清历代碑志共计120件。以北魏墓志、辽代墓志中的帝后哀册最具特色。包含东汉《袁敞碑》《熹平石经》、大辽萧太后的子孙——辽朝第六、七、八代皇帝三代皇后:宗耶律隆绪、兴宗耶律宗真、道宗耶律洪基及这三代皇后的墓志。其均为世人难得一见的国宝级文物。这个展览既表现了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嬗变,又记录了辽宁大地多X融汇统一的历史演进。是中国东北古代各X文化融合、建设家园历史进程的真实写照。
中国古代碑志展
陈列室的正面展示了以北魏志和辽代丹文哀册拓片为主体的巨幅图版。图版上镶嵌着黑色大理石刻字的展标,右侧的《观碑图》浮雕展示了学子们在洛阳鸿都太学门前认真观摩学习东汉熹平四年时,多块“熹平石经”竖立的情景。左边是用大理石刻字的中英文前言。
碑志多为正方形,边长平均为70至80厘米、厚度达10至20厘米,轻则几百斤重的可达千斤以上。碑志被立置固定在钢架上,前面用夹心板、石膏板及X发泡壁纸装饰贴面。而且在安装时将碑面突出了3厘米,人们可以从侧面看清石碑材质,也增加了展墙的立体感。因碑志表面颜色深浅不一,故采用在碑志表面增加拓片的做法。根据碑面文字大小、字体与纹样的不同,分别采用深浅不同的墨色,使墙面整体白灰层次分明,色彩和谐统一,对碑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展墙上部的胡桃木斗拱、高低错落仿汉魏时期建筑造型的碑志展架、展台。
辽代帝后的八组哀册,是碑志陈列的重点展品。哀册形体硕大、内涵丰富、制作精工,志盖上的龙纹、花卉,十二生肖等纹饰精致秀美。为此,单独为八组哀册设计一个半封闭的空间,四周的墙面上的辽代庆陵壁画,意在加强哀册陈列的历史氛围,使单调的墙面富于变化,由于时间过于短促,此设计没有最后实现,颇为遗憾。
中国古代铜镜展
中国古代铜镜展位于博物馆的二层9号展厅。该展馆展示了中国镜子制造的历史演变,展示了自最早的止水照容、铸鉴盛水,到齐家文化时期出现的铜镜,一直延续至清代中期西方玻璃镜传入中国的过程。辽宁省博物馆的中国古代铜镜展分为七个单元,有轻巧七零战国镜、奇幻超逸两汉镜、气象万千隋唐镜、秀丽世俗两宋镜、雅致不拘的辽镜、粗犷豪放的金镜、遗风余韵――元明清铜镜收录各个时期的铜镜。
中国古代铜镜展
展厅的X单元以轻灵奇巧战国镜为主题,展示了铜镜制作发展到战国形成了X次高峰。展品的纹饰由单纯素面或几何纹样发展到蟠虺纹、云雷纹、山字纹等多种式样。展品的纹饰构建上也由纯地纹发展到有主纹与地纹之别的多层纹饰构成。同时,透雕合铸、错金银、镶金嵌玉工艺在展品的铜镜上的应用是这一高峰期形成的标志。
展厅的第二单元以奇幻超逸两汉镜为主题,展示了汉代是铜镜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期,展品上承战国镜,流风及于汉魏六朝。展品的纹饰题材丰富,有星云纹、博局纹、草叶纹、铭文吉语、车马画像、四神等。
展厅的第三单元以气象万千隋唐镜为主题,展示了唐代铜镜不仅突破了之前以圆为主的形式,出现了菱花、葵花、方形、亚形镜,而且纹饰也突破了汉镜的刻板及图案化,布局灵活多样,题材丰富多彩,且有异域人文色彩。花鸟菱花镜、瑞兽葡萄镜、人物故事镜等,都反映着盛唐的气派,突出一种繁荣的氛围,充满了盛唐欣欣向荣的生活气息。工艺方面还出现了金银平脱镜、螺钿镜、贴金贴银镜等,成为后世铜镜铸造所无法超越的又一个高峰。
展厅的第四单元以秀丽世俗两宋镜为主题,展示了北宋、南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了任何朝代都无法比拟的众多新镜形,如钟形、盾形、鼎形、桃形等。两宋铜镜的纹饰有花卉、花鸟、龙纹、人物故事、八卦、吉祥语和商标名号等,其中尤以缠枝花草镜和双鸾、双凤镜最具特色,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韵律节奏感。北宋花鸟镜和南宋商标名号镜,可以说是两宋铜镜的代表,也是宋代铜镜转变的标志。
展厅的第五单元以雅致不拘的辽镜为主题,展示了辽镜承继汉、唐镜遗风,又吸收宋镜风格,有其独到之处。如典型的龟背纹镜,采用方圆结合、层层分割、曲直相形的图案,形成独特的四合纹样。其中,龙纹镜以其刚健犀利的细线刻技法,X纹镜,吸收了宋镜缠枝花草的韵味,又以其花形的镜形,达到镜、花合一的效果。
展厅的第六单元以粗犷豪放的金镜为主题,展示了金代铜镜,其主题纹饰非常丰富,其内容不仅有中原图纹样式,也有反映本X传统的内容,表现手法上也体现了本X的特点,如金代的双鱼镜,采用浮雕的手法体现纹饰,内容上也表现了女真人对渔猎习俗的执着。同时,金代的铜镜,无论是刻划双鱼、双龙、花枝或是人物、山石、树木,线条都比较粗犷,在看惯了宋镜的柔曼、纤弱之后,金代豪放的风格。
展厅的第六单元以遗风余韵――元明清铜镜为主题,展示了元代铜镜,其工艺已趋向衰落,沿袭宋金时代的铜镜图案,但纹饰已渐趋粗略简陋,同时各类形制不一的梵文咒语镜,也成为元代铜镜的一大特点。从展品中看到明代铜镜一般都比较大而且厚重,形制多为圆形,有柱形钮、圆钮和银锭钮,多纪年镜、吉语镜及带作坊名款的铜镜,纹饰有龙、凤和花草,并创新了一套八宝和杂宝图案,以表示吉祥如意。至清代,铜镜的铸造业已衰落,主题纹饰有龙凤、鱼、狮子滚绣球、双喜五蝠等。
中国古代货币展
中国古代货币展位于博物馆的二层10号展厅。该展馆主要展示陈列中国古代货币的产生与发展历史。辽宁省博物馆现藏李氏早年藏品《古泉汇》《古泉汇续》,全部装帧在特制的匣函之中,共计18匣函,遗存有钱币3128枚、钱范9个。其时代上自西周原始布币,下至明末清初吴三桂之孙吴世璠所铸“洪化通宝”止,其间历代货币基本齐全,尤以春秋战国时期刀、布币最为丰富,共有188枚,占《古泉汇》遗存藏品的37.9%,仅“明刀”的背型即有三百五十四种之多。《中国古代货币展》展品以李氏《古泉汇》为基础,精选馆藏历代货币,力求呈现出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变迁。
中国古代货币展
货币展厅运用现代构成手段,将货币按年代、类型摆放在刻有凹槽的装饰板上,既美观又安全。以布币为造型原素,通过艺术加工,运用到前言、序厅、展柜等设计中突出了货币展的内涵与特色。结合货币的体量特点,设计了造型小巧精美的标题屏风。屏风整体为灰白色,黑檀实木做成的仿布币造型面板上,刻着石绿色的中文前言,黑色标题字、前言展板与屏风主体形成色彩对比,突出了货币陈列的主题。
在展厅入口处,设计了《中国货币发展概况总表》,背衬是大幅喷绘彩画《姑苏繁华图》,以清代州地区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市场繁的真实景象,来说明货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这一含义。展厅平面布局采取顺时针走向,在展厅的中间,设计了可两面观看的展柜,及设置于低台上的单体柜,既可以摆放展品,又分割了空间。在展厅一角,设计一组以中国古代铸币流程为题的景箱,以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插图为基本素材,表现古代铸币的工艺流。
辽代陶瓷展
辽代陶瓷展位于博物馆的一层11号展厅。陶瓷文化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该展厅展示了辽王朝以实用为主兼具装饰X的陶瓷制品。辽代瓷器展分为三个单元,精选了近200件文物,通过各类鸡冠壶和色彩鲜明的辽三彩,表现了北方骑马X宏阔粗犷的性格感叹契丹X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独具的创造性。
辽代陶瓷展
展厅的X单元以奇姿巧制 别具一格为主题,展品透漏了辽代陶瓷的造型和纹饰有游牧文化气息,蕴含了契丹族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有鸡冠壶、凤首瓶、长颈瓶、鸡腿坛等陶瓷,这些瓷器既能作为容器既可储水,又能装奶盛酒,实用性很强,是适应北方草原游牧生活的产物。其中展厅中的执壶、净瓶等分别带有一定的雅居和宗教色彩,反映出契丹族生活方式和精神信仰的变革。展品的纹饰题材以本土花卉最为常见,线条简约粗放,体现了辽代陶瓷质朴实用的特点。
展厅的第二单元以釉彩纷呈 存素流辉为主题,展品将辽代窑工将中原地区成熟的窑业技术与本土工艺审美相融合,就地取材,创烧了釉陶器和素陶器。其中,展区的白瓷深受定窑影响;单色釉陶器属于低温铅釉系统,以黄、绿釉为大宗;白釉绿彩器和白釉黑花器颜色对比鲜明,纹饰具有乡土气息;辽三彩集黄、绿、白三种彩釉于一体;未施加任何釉彩的灰陶器承袭了北方地区原始灰陶的工艺传统,反映了契丹族师创造精神。
展厅的第三单元以"南风宋韵,北域集珍"为主题,展示了辽墓X土的一批五代至北宋时期的瓷器。这些瓷器均来自中原及南方地区的瓷窑,展示了当时的瓷器制作技艺和风格。该展区的展品反映了辽王朝与中原地区文化交流,表明辽代陶瓷是在学习上述诸窑工艺的基础上发展的,进而对金元两代北方瓷窑技术产生了影响。
满洲民俗展
满族民俗展位于博物馆的二层12号展厅,该展厅是以展现满族的习俗为主。满族是中国少数X之一,是一个历史悠久的X,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一脉相承。满族民俗展共分为七个单元,分别从建筑、服饰、饮食、婚嫁、丧葬、信仰及生活角度来讲述博物馆里的满族故事,展览中有按原建筑复原的满族老屋,特色鲜明的满族传统服饰,展现生活场景的微缩景观等。
满洲民俗展
X单元的浪漫满屋展区,设有起居室,以日常起居坐卧的火炕为载体,复原旧时满族多居住于东北亚地区山林谷地,房屋以木、土、石等材料建造,描绘出满族传统住宅的主要特点。
第二单元的旗装奕服展示了以袍服为主的满族传统服饰,有袍外罩马甲、马褂,以及御寒等装饰。同时也有世以“旗装”称之的中国女装样式,多梳高髻旗头,着过膝长袍,穿高底旗鞋。
第三单元的三时三餐展示了满族特色饮食与民间祭供食品关联。介绍了满族人喜面食,多以黄米和豆类为原料蒸、烙制作,口感粘软甜香,民间俗称“饽饽”。副食以猪肉为主,煮、燉、烤等烹制方法最为常见,冬季则加入酸菜、蘑菇和粉条等。
第四单元的成家立业展示了满族婚嫁习俗。满族婚嫁习俗既保留传统特色,又吸收汉文化元素,自成一格。旧时多在八旗范围内择偶,在展区中,嫁娶仪式分为议婚、定婚和成婚三个阶段。
第五单元的太平安乐是丧葬礼仪。展区介绍了丧葬是满族人一生中最后阶段伴随着死亡而经历的礼仪,包括从临终到埋葬尸体为止,家庭成员和近亲着丧服期间进行的各种礼仪活动。从古至今,满族人重视父母与子女之间剪不断的根系,在进行丧葬过程中强调“孝”与祖先崇拜思想。满族丧葬礼大致分为停尸、哭丧、报丧、入殓、祭奠、出殡、服丧等形式,尤以用旗棺、执红幡和插佛托独具X特色。
第六单元的万物有灵介绍了旧时满族崇尚萨满信仰,各家族住宅设有神板和索罗竿,多于每年春秋举行大祭,分为朝祭、夕祭、还愿等主要程序,崇拜对象为天神、部落神、祖先神等多种神祇。信仰习俗也融入满族日常生活中,对礼节、居住、饮食、婚嫁等产生重要影响,成为体现满族X特征的重要元素之一。
第七单元的戎马生涯展示了满族人亲身参与族中大小事务,学习骑射、刺绣、剪纸、音乐、舞蹈、曲艺、体育、谱牒、礼节、医药等传统文化,学习骑射、礼仪,用歌舞、曲艺表达思想和情感;他们撰写家谱,传承历史文化。
古代辽宁展
古代辽宁展位于博物馆的三层,设五个展区,分别为15、16、17、18、19号展厅。该展馆以历史脉络为主线,上启史前社会、下至明清,共分五个展厅、十四个单元,以丰富的文物资料、深厚的历史积淀、先进的科技辅助手段,生动地展示了这方土地上文明的起源、特色与历史的发展演变以及各时期不同的历史文化风貌。其中,五个单元主题分别为“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战国至隋唐时期”“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
古代辽宁展
辽代陶瓷展通过多种形式的展台展架、壁画、浮雕和场景复原等艺术手段,展示了辽代陶瓷的造型特色、装饰手法、烧造工艺以及契丹人使用陶瓷器的真实场景。其中辽代陶瓷具有X特色,有鸡冠壶、凤首瓶、海棠盘、鸡腿坛等独特的陶瓷器,大幅壁画“备宴图”“备茶图”,将发袍服的契丹人与柜中展出的陶瓷器联系在一起。
展厅有近年来出土的壁画及金银器、工艺品及马具上的图案展示出契丹人有着审美情趣及技艺,为表现契丹人酷爱装饰这一特点,展馆在每个壁柜的边框上设计了木浮雕和刻有纹饰的紫铜饰件,中心柜底坐设计是仿自鸡冠壶造型。器物上的纹样被展开绘成展开线图设置在相应展柜的背板上,辽瓷的烧造工艺被设计制作了一组大型玻璃钢浮雕,通过多组人物活动及馒头密的剂面造型,再现了契丹人烧造陶瓷器的工艺流程。此展厅设有大型景箱,该景箱取材于辽代壁画。近处契丹X男子席地而坐举杯畅饮,远处是草原,展示了契丹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服饰特色以及陶瓷器的使用功能。
临时展览
20X12月2日,辽宁省博物馆展期近四个月的“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于20X3月28日落下帷幕。此展览是以书画来表现文学主题,以唐宋八大家为主题的文物展,配合展览辽宁博物馆推出了公共文化活动,总计206场次。有唐宋八大家”主题微电影《文人少年派》首映、节假日展厅内互动体验、DIY活动“特色情景剧”、“文明寻踪”春节、元宵节特别活动等活动,此外,辽宁博物馆还举办12场讲座,解读“唐宋八大家”,帮助人们了解 唐宋时期的艺术与生活。
2023年3月4日,在第60个学雷锋X日前夕,辽宁省博物馆推出“永恒的雷锋”主题展览。展览用剪纸的形式呈现了雷锋的故事,多位辽宁剪纸非遗传承人将雷锋的故事刻绘于剪纸上。
2023年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辽宁省博物馆围绕“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和“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主题,通过展览、讲座、展演、体验活动等多种形式来展现文物和非遗的文化内涵,使文化和自然遗产融入到现X活。
2023年10月26日,墨西哥古代文明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154件(套)来自墨西哥文化机构的珍贵藏品亮相,再现中美洲古代文明。
其他看点
编辑儿童体验馆
辽宁省博物馆儿童体验馆是一个以儿童为中心,为儿童而展示的探索空间,是一个为小朋友们打造的历史文化乐园。儿童体验馆位于辽宁省博物馆展楼二层,面积近1000平方米,设有“玉器王国”“秦小开历险记”“魔法衣橱”“北方X的家”“手工坊”“光影故事”“漫‘话’兵器”“阅读区”八个功能区域。
文物介绍
编辑基本概要
辽宁省博物馆藏近12万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94件(套),收藏年代上起旧石器时代,下至近现代,藏品涵盖历代书画、考古、陶瓷、铜器、货币、雕刻、漆器、景泰蓝、丝绣、服饰、碑志等20个门类,尤以晋唐宋元书画、宋元缂丝刺绣、红山文化玉器、商周时期窖藏青铜器、辽代陶瓷、历代碑志、明清版画、古地图、历代货币等最具特色。馆藏书法作品有晋人书《曹娥诗辞》,唐欧阳询《梦奠帖》及其早年作品《行书千字文》。
重点文物
文物名称 |
文物信息 |
文物介绍 |
文物图片 |
展览位置 |
玉猪龙 |
年代:考古学年代新石器时代 质地:宝玉石 尺寸:高15.7厘米 宽10.4厘米 厚4.3厘米 |
重122克。黄色玉质,有红褐色和灰褐色沁、圆雕、立耳,圆眼,凸吻较细长;缺口由外向内线切割未透,中孔管钻对钻后磨平棱角,颈部双孔由程钻对钻而成 |
玉猪龙 |
古代辽宁展一 |
东晋佚名楷书曹娥诔辞卷 |
年代:东晋(317~420) 质地:丝 尺寸:纵32.2厘米,横53.5厘米 |
《曹娥诔辞》是自东晋流传迄今的楷书墨迹,因卷后署有“升平二年”年款,又名《升平帖》。 《曹娥诔辞》所书内容为碑文。通篇以小楷书写就,捺笔厚重、结体扁方,尚存隶书笔意,从中可以窥见早期楷书的笔法、结体特征。此卷历来有王羲之墨迹一说,至宋高宗赵构时明确为晋时佚名之作。卷上有梁代徐僧权、满骞、怀充等人题名,还有韩愈、宋高宗等人题款 |
东晋佚名楷书曹娥诔辞卷局部 | 特展时展出 |
唐人簪花仕女图卷 |
年代:唐(618~907) 质地:丝 尺寸:纵45.75厘米;横179.6厘米 |
工笔重彩描绘簪花仕女五人,执扇女侍一人,点缀在人物中间有猧儿狗两只,白鹤一只,画左以湖石、辛夷花树一株最後结束。仕女发式都梳作高耸云髻,蓬松博鬓。前额发髻上簪步摇首饰花十一至六树不等,鬟髻之间各簪或牡丹、芍药、荷花、绣球花,花时不同的折枝花一朵。眉间都贴金花子 |
唐人簪花仕女图卷 |
三楼21号和22号展厅 |
唐欧阳询梦奠帖卷 |
年代:唐(618~907) 质地:纸 尺寸:纵25厘米;横304.8厘米 |
《仲尼梦奠帖》原是欧阳询记叙古人逸传事迹的多件书作之一,北宋之前被汇集成一卷,俗称《史事帖》。《仲尼梦奠帖》为纸本墨书,除第二行一字残损外,其余保存完好。其内容是以孔子等名人的寿命为例,辩证地阐明了对待生与死的人生哲理。其章法疏朗,结字严整,用笔挺健,点画凝重笃实。横划以竖势落笔,竖划以横势落笔,转折处外方内圆,顿挫或轻或重,运笔的动与静,节奏的快与慢,笔划的舒与敛,仰与偃,浑融一体。既具隋碑厚重质实的特点,又有二王书法灵动的风韵 |
唐欧阳询梦奠帖卷局部 | 特展时展出 |
五代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卷 |
年代:五代十国 质地:丝 尺寸:纵29.8厘米;横329.4厘米 |
《夏景山口待渡图》被认为是董源江南风格的典型作品之一。明代大画家董其昌此卷的引首题:“董北苑夏景山口待渡图真迹。”元代鉴定家柯九思在卷后题:“右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真迹,冈峦清润,林木秀润,渔翁游客出没于其间,有自得之意。真神品也。” 董源选取江南渡口之景,江水蜿蜒而过,在X山中时隐时现。使山体结构变幻无穷,一洗山形的概念化之弊。此图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潇湘图》在画法、风格上颇为相似,卷高尺寸完全一样 |
五代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卷局部 | 特展时展出 |
宋摹唐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
年代:北宋(960~1127) 质地:丝 尺寸:纵51.8厘米;横148厘米 |
《虢国夫人游春图》唐代画家张萱的画作。原作已佚,现存的是宋代摹本,绢本设色,因金章宗完颜璟判断失误而题为宋徽宗摹本。 此图描绘的是天宝十一年(752年),再现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道路为(之)耻骇”的典型环境。重人物内心刻划,通过劲细的线描和色调的敷设,浓艳而不失其秀雅,精工而不板滞。全画构图疏密有致,错落自然。 |
宋摹唐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 特展时展出 |
北宋赵佶瑞鹤图卷 |
年代:北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 质地:丝 尺寸:纵51厘米;横138.2厘米 |
《瑞鹤图》为宋徽宗赵佶创作的绢本设色画,描绘了公元1112年正月十六当日发生在汴京端门的祥瑞之事,X鹤围绕着祥云弥漫的端门飞舞,还有两鹤停留在鸱吻上休息。画后瘦金书题诗并记,款署“御制御画并书”,并有“天下一人”签押及“御书”印。《瑞鹤图》色彩浓艳厚重,构图严谨规整,取景上下皆不靠,只截中景,突破了传统绘画中的“三远”法,是宋代花鸟院画的名作,在中国美术史上拥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
北宋赵佶瑞鹤图卷局部 | 特展时展出 |
元青花松竹梅纹八棱罐 |
年代:元(1206~1368) 质地:瓷 尺寸:高39.7厘米;口径15.3厘米 |
通体呈八棱形。直口,束颈,溜肩,鼓腹,平底,内挖圈足。颈部凸棱似箍,肩部塑贴X。青白釉,青花发色淡雅。口部饰锦纹,胫部为变体莲瓣纹。腹部以龙牙蕙草纹为地,在四合如意形开窗内绘莲池小景和松竹梅,八幅图案分成两组排列。颈部上下开窗内的多种折枝花卉与梅花组合成四季花卉。从开窗中观赏纹饰,别有洞天,意境深远 |
元青花松竹梅纹八棱罐 |
珍品馆 |
西周卷体夔纹蟠龙盖罍 |
年代:西周(前1046~前771) 质地:铜 尺寸:通高44.5厘米;口径15.5厘米;底径16.5厘米 |
罍是商周时期贮酒器,容量较大。这件罍纹饰以浅浮雕为主,结合细部刻划,有很强的立体感。罍身纹饰分肩、腹两部分,都以对称夔凤纹为饰,通身以云雷纹为地。圈足部分饰一周龙纹,或说是夔纹。罍盖上铸出一条蟠踞的龙,形如蜥蜴,头上一对瓶形角,这条龙盘着身子和尾巴,双足着地,肘部微曲,似随时要发力跃起,动静之际,栩栩如生,盖的顶部正对龙胸腹的地方刻画有几只简化又鲜活的蝉纹。精美的纹饰、流畅的造型以及强烈的写实意味代表了周代造型艺术的极高水准 |
西周卷体夔纹蟠龙盖罍 |
古代辽宁展二 |
辽白瓷盘口长颈注壶 |
年代:辽(公元907-1125) 类别:瓷器 级别:一级 质地:瓷 尺寸:口径10.7厘米;腹径14.2厘米;底径8.2厘米;高27.7厘米 |
盘口,折沿,竹节形长颈,管状直流,硕肩,下胫部内收,圈足外撇。肩饰一条凸起棱线。白瓷胎,胎质坚致细腻,外施白釉,莹润洁白,底足露白胎 |
辽白瓷盘口长颈注壶 | 古代辽宁展三 |
新石器时代彩绘双腹陶罐 |
年代:新石器时代 类别:陶器 级别:一级 质地:陶 尺寸:高27.3厘米;最大腹径18.6厘米;口径7.4厘米;底径8厘米 |
彩绘双腹陶罐为泥质黑陶。上下双腹如葫芦形。在磨光的黑陶地上绘朱黄两彩花纹,颈及双腹饰回纹三道,间以叶蔓纹,并巧用陶地的黑色,使之成为三色相间,显得花色繁丽富于变化。此器造型奇特,亦有“塔式瓶”之称,在数百座墓葬中,仅此一件,甚为珍贵,为殡葬的一种特制礼器 |
新石器时代彩绘双腹陶罐 | 古代辽宁之一 |
北宋“X”款大晟南吕编钟 |
年代:北宋(960~1127) 类别:铜器 级别:一级 质地:铜 尺寸:高27.9厘米;下口径18.45x14.9厘米 |
青铜铸造,透雕双龙钮,有铁鼻环,钟两面铸蟠虺纹,栾旁篆带皆为细蟠虺纹,其间隔以绳纹凸起线,属于椭圆筩式乐钟形式。编钟一面铸“大晟”,一面铸“南吕中声”篆文,是宋徽宗所制新乐——“大晟乐”里的编钟之一 |
北宋“X”款大晟南吕编钟 | 古代辽宁展四 |
辽绿釉贴团龙X纹双孔鸡冠壶 |
年代:辽(907~1125) 类别:陶器 级别:一级 质地:陶 尺寸:高29.5厘米;腹径18.8x12.2厘米;口径5.9厘米;底径9.8x8.9厘米 |
高29.8、腹径18.8×12.2厘米 器身扁体垂腹,底部内凹。管状短流,双鼻孔梯,鼻孔外侧塑贴坐猴。红陶胎,施绿釉不及底。器表双面分别模印贴饰龙纹和X纹,并配以划花卷草纹 |
辽绿釉贴团龙X纹双孔鸡冠壶 | 辽代陶瓷展 |
鸭形玻璃注 |
年代:十六国(304~439) 类别:杂类 级别:一级 质地:玻璃 尺寸:高20.5厘米;腹径6.2厘米 |
质光亮,半透明,淡绿色,微见银绿色锈浸,体横长,呈鸭形,流如鸭嘴状,长颈鼓腹,细长尾,颈、腹部用玻璃条盘卷作出装饰;背有双翅,腹有双足,均系玻璃条粘成的,腹底粘一个平正的玻璃饼,此器重心在前,空体和满水时前倾,半水时才得平稳 |
鸭形玻璃注 | 古代辽宁展三 |
(表格资料为:)
学术研究
编辑辽宁省博物馆注重学术研究,发布了由辽宁美术出版社联合辽宁博物馆出版的《和合中国》系列融媒体传播,又与辽宁报刊传媒集团(辽宁日报社)共同发布《国宝在辽宁》系列段视频。《和合中国》《国宝在辽宁》系列短视频入选2023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项目名单。
《和合中国》系列融媒体传播以《和合中国》特展为核心,深挖各类文物资源,全面解读“和合”文化所蕴涵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精神、文明价值,联合辽宁日报、辽宁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打造融媒体传播矩阵。该项目先后推出了11个主题策划,共发布作品40余个,形式涵盖系列短视频、广播电视节目、音视频、宣传片、直播、微电影,以及VR展览等线上服务,创造性、全方位地展示了“和合”文化。
《国宝在辽宁》系列短视频精选辽宁省博物馆等收藏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物,重点选择体现中西文化交流、文明交融的器物,以简洁、风趣、有感染力的、通俗易懂的语言,运用动画、X等让文物动起来、活起来,立体讲述文物的艺术价值、历史地位和背后的故事。
2009年12月21日-23日,《中国古代观赏性缂丝刺绣学术座谈会》在辽宁省博物馆召开,以座谈会的方式进行了学术交流活动,并观摩了缂丝工艺织造过程。
20X03月27日,辽宁省博物馆举行“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该会议汇聚了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博物馆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X角度探讨了唐宋八大家的展览,并收到了53篇高质量论文。会议分为六场汇报,专家学者们从文物、文学和策展等角度进行发言。他们提出了新的材料和观点,既有学术性也有实践性,对听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文化活动
编辑辽宁博物馆定期会开展一些活动,对观内的藏品进行展览、研究、欣赏,如学术座谈、主要展览、线上活动等。
学术座谈
辽宁省博物馆在20X01月26月邀请多位专家在线上(官方抖音号、微信视频号直播)及线下(辽宁省博物馆一楼佩文斋开展讲座,至2023年6月10日已经举行14期,讲座主题为面容上的个性与时代——西方肖像画的一种解读、辽宁地域文化在博物馆的展示、破解《杏园雅集图》的方法等,向人们展示辽宁各个方面的历史知识。
线上课程
辽宁省博物馆开展了用互联网视频讲解的课程,把珍贵文物和历史知识以视频课堂的形式送给中小学生和广大网友。线上课程从20X10月23开始,至2023年5月5日已经开展了38期,每期的主题不同,有“举杯邀明月 团圆共赏”“带上水肺去考古”“端午手工香囊”等,与馆内文物的历史文化紧密结合。
社教活动
辽宁博物馆的社交活动是以青少年活动为中心举行,从2016年5月5日,至2023年6月9日已经举行了57期,每期举行地点不同,多在博物馆一层举行,有“欢度六一,‘我和泥巴有个约会’”“春光旖旎 海风来袭—DIY服饰秀”等主题,在每次的社交活动中,辽宁博物馆显示历史传统文化。
所获荣誉
编辑2008年,辽宁省博物馆被评为X批国家一级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是新中国建立的X座博物馆。
2004年,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工程获评2004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2003年,辽宁省博物馆新馆文物专题展" 荣获第六届(2003--2004年度)全国(中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评选精品奖
2018年10月11日,辽宁省博物馆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
20X5月,辽宁省博物馆在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活动中,获得“优胜奖”。
20X,辽宁省博物馆的“龙城春秋——三燕文化考古成果展”,荣获第十九届(20X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优胜奖。
20X10月,辽宁省博物馆入选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辽宁省首批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名单。
20X11月29日,辽宁省博物馆入选中国科协2021-2025年X批补充认定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名单。
2023年1月,辽宁省博物馆入选20X度全国热搜博物馆百强榜单。
2023年5月26日,辽宁省博物馆申报的“喀左县博物馆馆藏清代丝织品保护修复项目”获“2022全国X文物藏品修复项目”的称号。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博物馆简介.辽宁省博物馆. [2023-03-07].
[2]27座“省博”拼人气,请为湖北省博物馆投一票!.湖北文旅之声公众号. 2022-11-22[2023-05-27].
[3]辽宁省博物馆 > 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2023-05-27].
[4]本社. 中国博物馆志[M]. 中国博物馆学会, 2011.12: 197-199. G269.2 .
[5]胡良德. 沈阳的记忆[M]. 2015.12: 263-265. [2023-06-04].
[6]王维忠; 马宝杰;. 设计新颖 制作精工 国之重宝 精彩呈现——辽宁省博物馆新馆陈列艺术
. 辽宁省博物馆学术论文集(1999-2008)第4册, 2008: 2441-2442.
[7]岁月留痕 辽宁省博物馆馆史回顾.国家文物局. [2023-06-30].
[8]打卡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 辽宁省博物馆:新中国建立的X座博物馆.沈阳网新闻. [2023-08-12].
[9]宁省博物馆3月30日起闭馆搬迁.浑南区人民X. 2015-08-03[2023-05-27].
[10]X暑假的小尾巴!名迹齐聚辽宁博物馆,快来一睹国宝真采~.沈阳公共频道. 2018-08-21[2023-05-27].
[11]王小允. 辽宁省博物馆展示陈列管理问题研究[J]. 东北大学, 2012, (05): 26-26. [2023-05-27].
[12]一座博物馆一座城 寒假带娃出游新方式.新华网. 2018-01-20 [2023-06-29].
[13]辽宁省博物馆欢迎您!.辽宁省博物馆公众号. 2019-12-26[2023-05-27].
[14]辽宁省博物馆—馆内布局.辽宁省博物馆. [2023-05-27].
[15]辽宁省博物馆—明清瓷器精品展.辽宁省博物馆. [2023-05-27].
[16]七大看点提前揭秘.新浪网. [2023-06-29].
[17]历史时光机 | 辽宁省博物馆.中国驻新加坡旅游办事处. 2019-02-11[2023-06-29].
[18]王维忠; 马宝杰;. 设计新颖 制作精工 国之重宝 精彩呈现——辽宁省博物馆新馆陈列艺术[D]. 辽宁省博物馆学术论文集(1999-2008)第4册, 2009-10: 2441-2446. [2023-06-29].
[19]辽宁省博物馆—明清玉器展.辽宁省博物馆官网. [2023-05-27].
[20]辽宁省博物馆—中国古代碑志展.辽宁省博物馆. [2023-05-27].
[21]辽宁省博物馆—中国古代铜镜展.辽宁省博物馆. [2023-05-27].
[22]《尚游手册》编委会编. 大连旅图 酷玩主义之最in86景全攻略[M]. 北京: 星球地图出版社, 2011.08: 205-205. [2023-06-04].
[23]辽宁省博物馆——辽代陶瓷展.辽宁省博物馆. [2023-06-30].
[24]辽宁省博物馆—满洲民俗展.辽宁省博物馆. [2023-06-04].
[25]胡明. “古代辽宁”:为你讲述跨越28万年的故事[J]. 中华文化画报, 2017, (12): 42-47. [2023-06-04].
[26]辽宁省博物馆——古辽宁展馆.辽宁省博物馆. [2023-06-29].
[27]山高水长 展览难忘——辽宁省博物馆“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回顾.腾讯网. [2023-03-07].
[28]辽宁省博物馆推出“永恒的雷锋”主题展览.新华网. [2023-03-07].
[29]辽宁省博物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即将开启.辽宁省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2023-06-08[2023-06-12].
[30]150余件墨西哥珍贵藏品亮相辽博 再现中美洲古代文明.今日头条. [2023-10-27].
[31]儿童体验馆
.辽宁省博物馆. [2023-06-11].
[32]辽宁省博物馆.中国考古. [2023-03-07].
[33]孙树林, 赵瑞军主编. 厚德载物:“仁德北方古代文明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图录 1[M]. 海拉尔: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011.11: 76-77.
[34]辽宁全景VR展.辽宁博物馆公众号. [2023-08-29].
[35]数字文物库.辽宁省博物馆. [2024-01-05].
[36]东晋流传迄今的楷书墨迹——《曹娥诔辞》.中国书画网. [2024-01-05].
[37]现场|簪花仕女等传世唐代名迹首次X结,辽博呈现绚丽大唐.澎湃新闻. 2019-10-07 [2023-08-29].
[38]欧阳询《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卷,尽显欧书真实体态风貌.今日头条. [2024-01-05].
[39]《夏景山口待渡图》.中国书画网. [2024-01-05].
[40]《虢国夫人游春图》到底是唐代张萱还是北宋徽宗的作品?.中青在线. [2024-01-05].
[41]《虢国夫人游春图》:从传世名画品读文化信息.人民网. [2024-01-05].
[42]陈叙. 《瑞鹤图》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 2017[2023-03-01].
[43]赵相宜. 赵佶《瑞鹤图》的设色方法在创作《瑞鹤鸣夏》中的应用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 2021[2023-03-02].
[44]冯鸣阳. 节令、礼乐、道教:政治文化视域下的宋画《瑞鹤图》. X艺术, 2019[2023-03-02].
[45]瑞鹤飞来好运却没来,在这幅画中感受一位皇帝的美与哀愁.上观新闻. [2023-03-28].
[46]董千齐、刘斌、韩赫. 寻宝中华丨彩绘双腹陶罐.新华社新媒体. [2023-06-04].
[47]藏品.辽宁省博物馆. [2023-03-07].
[48]《和合中国》系列融媒体传播、《国宝在辽宁》系列短视频入围! .辽宁省博物馆. 2023-06-12[2023-06-14].
[49]一览辽博特展全貌,《和合中国》呈现五百高清文物图.澎湃新闻. 2022-10-11[2023-06-14].
[50]张珺. 《中国古代观赏性缂丝刺绣学术座谈会》在辽宁省博物馆召开.中国考古. [2023-03-07].
[51]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辽宁省博物馆. [2023-06-11].
[52]辽宁省博物馆学术研究.辽宁省博物馆. [2023-06-11].
[53]教育.辽宁省博物馆. [2023-03-07].
[54]辽宁省博物馆线上课程.辽宁省博物馆. [2023-06-12].
[55]辽宁省博物馆社交活动.辽宁省博物馆. [2023-06-12].
[56]【最美机房】鲁班奖工程辽宁博物馆 .搜狐. [2023-03-07].
[57]青程旅游网.辽宁省博物馆. [2023-03-07].
[58]辽宁省博物馆入选首批辽宁省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腾讯网. [2023-03-07].
[59]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揭晓.国家文物局. 2020-05-18[2023-06-11].
[60]北京文博丨第十九届(20X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揭晓,北京共有八项展览获奖.北京文博微信公众平台. 2022-05-18[2023-06-11].
[61]辽宁一年有36家单位入选X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潇湘晨报. 2022-12-06[2023-06-11].
[62]2022第二季最受网友关注的百强博物馆榜单出炉.新民晚报. 2022-07-09 [2023-06-11].
[63]辽博“喀左县博物馆馆藏清代丝织品保护修复项目”荣获“全国X”.辽宁省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2023-06-12].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