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7月12日至8月14日,日苏两国军队围绕着对图们江下游地区军事战略要点的争夺,以图们江左岸的中俄边界分水岭珲春水流峰以东最高峰张鼓峰(俄文名称扎奥泽尔那亚,俄文:Высота Заозерная,英文:Zaozernaya)为中心,在水流峰、洋馆坪、沙草峰 、张鼓峰一带至俄境哈桑湖到滨海之间展开了一场为期约一个月的激烈战事,这一战事被中国学者定名为张鼓峰事件。苏联方面称哈桑湖事件(俄文:Событие на озеро Хасан,英文:Battle of Lake Khasan)。
背景形势
编辑苏联方面
自19世纪以来,控制中俄边境上的战略制高点,并主导整个东北亚地区一直是俄罗斯的国家战略。苏联继承了这一战略目标。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后,日军不久便拼凑了由其控制的傀儡X伪满洲国,原中俄边境变成了“满苏边境”。东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加剧。
苏联为了确保其远东地区的安全,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远东地区的防御能力。1931年远东地区的苏联陆军只有7万余人,到1937年已经增加到30万人。同时,苏联在远东地区增设边境守备队并配备大量舰艇和飞机。为保证军队调遣的需求,苏联从1932年开始加快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复线工程,到1935年已完成了1500公里的线路铺设。到1936年末,苏联远东地区的军队规模已扩大到20个步兵师、4个骑兵师、1200架飞机、1200辆X和69艘舰艇,远超过了防御性的兵力储备。
日本方面
同期的日本,内部有两种不同意见。1933年日军于华北取得优势后,一向敌视苏联的陆军大臣荒木贞夫为代表的“北进派”掌控政局,他提出日本应该同苏联打一场“招致祸患较小的战争”,以避免日本遭受“X主义的威胁”。荒木贞夫的主张得到了日本陆军中的许多军官的赞同。1933年,荒木贞夫写作的《红军及同红军作战方式》出版,只供日军军官们使用。
另一方面,参谋本部情报部长永田铁山认为,“日本如果不做好同所有西方国家对抗并进行威慑的准备,日本就永远不能攻击任何一个西方国家,甚至俄国。因此日本必须能够征用整个黄种X资源,为打一场总体战而动员起来。”永田铁山的意见得到了陆军中将东久迩宫和元老政治家西园寺公望的赞同。
面对这两种不同意见,当时的日本天皇裕仁更趋向于“南进”,他逐步将真崎等北进派的核心成员相继调离重要军政职务,将“北进派”边缘化。随后,裕仁依靠新成立的广田弘毅内阁一边全面推进南进计划(进攻中国中南、华南地区),一边武力“威慑”苏联,因此与苏军对峙的关东军反倒得以壮大。以关东军航空兵为例,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为3个中队(每中队飞机10架),1935年扩大到18个中队。至1935年末,关东军总兵力已由1931年的64900人扩大到164100人。
同时,日本在“满苏”边界地带修建了13处军事要塞。加快“满洲”战区的军事装备速度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至 1934年,在“满洲”铺设约 2000公里的公路,建成约1000公里的铁路。所有这些路并非都有经济价值,其中大多数都是对着苏联远东地区的边界或者是沿着边界线修建的。在铁路中,从X到满洲里的铁路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日本可以通过此铁路将日军快速运至苏联的边境地带。
昭和天皇·裕仁
边境形势
在伪满洲国与苏联毗邻边境地带,日苏两军之间爆发了一系列小规模的武装冲突。其中,1935年为176次,1936年接近200次,1937年113次。较为典型的有杨木林子事件、绥芬河冲突事件、珲春长岭子事件、乌蛇沟子事件、观月台事件和干岔子岛事件等,两军实际上早已多次小型交火,只是以上冲突均未直接导致日苏两国发生战争。
发生原因
编辑领土争议
张鼓峰位于吉林省珲春市东南边陲,图们江东岸20多公里的位置,处于中、朝、俄三国交界处,海拔155米。因为原来在峰顶有一块形状如刀的岩石,故又名刀山。山的南侧为防川湖和防川村,与X(今XX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豆满江市和洪仪里隔江相望。山的东面是仅有2.23平方公里的长池,俄罗斯称作哈桑湖,北面是波谢特平原,西北与沙草峰相连。张鼓峰以东130公里处,就是苏联远东军最大的军事基地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张鼓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86年,沙俄与清X签署了中俄《珲春界约》,条约中文文本标示张鼓峰为中国领土。但俄国人在俄文文本上将张鼓峰划归沙俄。日军占领东北并建立伪满洲国(1932年3月1日)后,以中文版《珲春界约》为法理,把张鼓峰划入珲春县界,认为其为伪满洲国领土。苏联主张俄文版规定的边境线是通过哈桑湖西侧,张鼓峰当然属于苏联领土。
驻军皆为主战派
日苏双方的当地驻军将领均为主战派。苏方远东地区军事领导人布柳赫尔是对日强硬派。日军方面,此时驻扎在伪满洲国的则是好战的日本关东军和X驻屯军。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和参谋长矶谷廉介均曾参加了张鼓峰与诺门罕两次与苏的战役;X驻屯军第19师团的团长尾高龟藏则是“北进派”。日苏双方都想通过夺取中苏边境的战略制高点来全面控制图们江入海口地区,压缩对方的军事控制空间。
苏联远东地区军事领导人,布柳赫尔
柳西科夫叛逃事件
1938年6月13日,在中国珲春边境发生的苏军将领柳西科夫(俄文原名:Генрих Самойлович Люшков,英文:Lyushkov)叛逃事件,成为日苏冲突的直接导火索。柳西科夫是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远东政治部主任、苏军三等大将。他参与了苏联正在进行的大清洗运动,他意识到自己即将成为XX的对象,因此选择了叛逃,在6月13日早晨,他借助浓雾,由苏联一侧越境进入中国。据日本一位历史学家证实:“毫不夸张地说,日本陆军根据他的供词获得了关于苏军军事实力、组织结构、装备、部署、战术原则的完整情报。”
苏联在发觉柳西科夫叛逃的情况后,X从中央急调叶乔夫率情报人员来远东调查事件经过,侦察、处理与柳西科夫关系密切的军队高级官员。此外,苏联在“满苏”边界强化设防,X边界,以防止出现新的外逃情况,并藉以刺探日本兵力。
1938年7月9日,十几名苏联士兵登上张鼓峰,开始修筑工事。两天后,张鼓峰上的苏军增加到40人左右。7月12日上午,苏军占领了处于日苏军事缓冲区内的界山张鼓峰。苏联同时声称,张鼓峰为苏联领土,这也就在事实上否认了此前伪满洲国对张鼓峰的控制权。苏军这一举动将日苏双方的对峙进一步推向战争。
战役经过
编辑前期小规模冲突
在苏军突破军事缓冲区并占领张鼓峰的当天,X驻屯军19师团将紧张情况上报东京并请示对策。7月15日,陆军次官东条英机直接打电报给第19师团长尾高龟藏,要求他不要轻举妄动,强调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事件。然而同日,日苏军队发生冲突,苏联边防军击毙一名日军宪兵,引发日本外务省抗议,日苏外交会谈破裂。7月19日,日本动员部队进入中朝边境集结。日本驻苏大使要求苏方撤兵,遭到拒绝。7月27日,苏军飞机侦察图们江上空,苏军在沙草峰西南越境500米,进入所有条约文件都标示为中国领土的沙草峰附近构筑阵地。引发《盛京时报》日苏“危机一触即发”的报道。7月29日,日军19师团长决定率兵向沙草峰和张鼓峰进发,至此,该事件由一般性边境冲突转向一场大规模的战事。
日军夺取张鼓峰和沙草峰
7月30日晚,尾高龟藏指挥日军在在沙草峰和张鼓峰两个地点展开行动。31日凌晨2时,日军出动4个营、约1490人和17门大炮,一路攻打张鼓峰苏军阵地,一路围攻沙草峰。苏军在两山及周围布置10个营,配备36门炮、50辆X。由于日军进攻突然,苏军缺少防守准备,指挥调动混乱,损失严重。清晨5时40分,日军攻占张鼓峰,一小时后占领沙草峰。据统计,苏军死伤约250-400人,被击毁X17辆,被缴获重炮2门、战车11辆、X10挺;日军死亡45人,受伤130人;而据苏方后来公布:当天苏军阵亡13人,55人受伤;日本损失约400人。苏军的开战不利主要原因在于远东军受到秘密X的监视,军官多为新提拔且缺乏指挥经验,导致指挥系统失灵,难以有效组织大规模的攻守。
苏军X次反击
在8月1日至4日,苏联军队进行了X次反击,由布柳赫尔和希特伦(俄文原名:Григо́рий Миха́йлович Штерн)分别指挥,旨在夺回张鼓峰地区。布柳赫尔指挥苏军40师集结到波谢特地区,同时步兵32师和机械化第2旅进入哈桑湖地带待命。苏军在哈桑湖周围和波谢X集结了150辆X和约130架飞机。虽然日军部署在张鼓峰附近,但由于关东军未参战,苏军实力远超日军。然而,由于苏军内部指挥混乱,反攻未能成功,苏军40师损失惨重,导致高层震动。苏联元帅伏洛希洛夫下令提升参战部队编制为步兵39军,并由希特伦担任军长。苏联投入更多兵力,以期望尽快扭转形势,挽回国际颜面。8月4日,苏军一度占领了张鼓峰。
苏军再度攻克张鼓峰
在8月6日至11日,苏军进行了第二次反击并再度攻克了张鼓峰。苏军由39师和40师组成主力,共出动27架飞机进行了200余次的密集轰炸。在空军支援下,苏军40师于当晚攻占了张鼓峰,但被日军夜袭夺回。7日,苏军40师攻克了张鼓峰附近的52高地,并再度攻占了张鼓峰,然而日军再次利用夜袭夺回。8日至10日,苏军在飞机和X的交叉支援下持续进攻,最终成功攻占了张鼓峰。
8月12日,日苏双方签署了停战协议,以张鼓峰顶为线各撤80米建立起军事隔离带,并在当日由前线指挥官会面察看并确认双方驻兵地点,于14时50分正式停战。13日,双方交换了战死者的尸体。14日,日军按X驻屯军司令命令全部撤退到图们江对岸,战事结束。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