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渎镇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木渎镇隶属于苏州市吴中区,地处苏州城西5公里,太湖之滨,灵岩山麓,面积62.28平方千米(2017年),293652人(2017年)。截至2014年末,下辖1个办事处、9个村,14个社区,木渎镇是吴中区工业、商贸、文化、教育、旅游、交通重镇。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以吴国故都设立吴县,木渎隶吴县。汉、唐时代,苏州、吴郡经数度互改,但木渎均属吴县辖地。据《元丰九域志》载:“北宋设木渎镇,属吴县...

木渎镇隶属于苏州市吴中区,地处苏州城西5公里,太湖之滨,灵岩山麓,面积62.2X千米(2017年),293652人(2017年)。截至2014年末,下辖1个办事处、9个村,14个社区,木渎镇是吴中区工业、商贸、文化、教育、旅游、交通重镇。

历史沿革

编辑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以吴国故都设立吴县,木渎隶吴县。汉、唐时代,苏州、吴郡经数度互改,但木渎均属吴县辖地。据《元丰九域志》载:“北宋设木渎镇,属吴县,镇以渎名”。元代沿袭旧制。明为吴县六镇之一。明、清皆置木渎巡检司,设官分治。清雍正年间,木渎镇属吴县长寿乡。清乾隆十一年(1746),置巡司省,同年移吴县县丞驻此。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七月,实行地方自治。

民国元年(1912),木渎、金山隶属吴县。民国5年建立木渎公益事务所。民国17年,改为行政局。民国18年,实行区、乡镇制,隶属吴县第二(木渎)区。民国26年11月,木渎沦陷。民国28年3月,伪吴县知事公署建立伪木渎乡公所。民国29年3月,伪吴县X恢复吴县第二(木渎)区建置。民国30年7月,伪吴县第二(木渎)区改为第七(木渎)区,辖木渎、金山等5镇11个乡。民国34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伪吴县第七(木渎)区复改为吴县第二(木渎)区,民国36年2月,吴县将原第二(木渎)区、第三(光福)区合并为吴西区,辖木渎、金山、白狮、姑苏、七子等乡镇。民国37年2月,并编乡镇,木渎、金山两镇仍隶属吴西区。

1949年4月27日,木渎解放。建木渎镇,隶吴县木渎区人民X。1950年区乡调整,木渎区辖木渎、善桥两镇及姑苏、石城、金山、新华等12个乡。1950年底,木渎区调整为木渎、善桥两镇及金山、姑苏、新华、石城、七子等12个乡。1952年11月,木渎升为吴县直属镇。1954年,木渎镇、金山、姑苏、石城、新华、七子等乡,随木渎区划给苏州市郊区。1956年1月,金山、新华两乡及石城乡的大部分并为金山乡。姑苏、七子两乡及木渎镇的新东、新农两村合并为姑苏乡。1957年3月,撤区并乡,金山、姑苏两乡合并为金山乡。木渎镇未作变动。1958年,木渎镇、金山乡复划归吴县。12月成立金山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1983年,政社分设,恢复金山乡建置,改生产大队为行政村。1985年9月,金山乡撤销与木渎镇合并,实行镇管村体制。

地理位置

编辑

位置境域

木渎镇,位于吴县市西南部,苏州城西,太湖之滨。地处北纬31°00~31°15’,东经120°31’~120°36’。东与苏州市西南郊相邻,南与横泾、越溪两镇交界,西与胥口、藏书两镇相接,北与枫桥镇和苏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相连。2006年吴中区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原藏书镇230省道以北地区并入木渎镇,加之穹窿山风景区,自此全镇总面积增加到74.5X方公里。

地形地貌

木渎镇在苏州的西南部丘陵盆地中,盆地略呈东西走向。其东、东北部宽广,西部较窄,镇四周环山。

镇境内地势平坦,整个地势(除东南角和合山,西北角灵岩山外),由西向东略呈缓冲倾斜之势。区内除山上出露基岩外,广泛分布为第四系洪积、波积、冲积相地层,地貌类型,属丘陵冲积平原。

气候特征

木渎地处中X带北缘,受太湖体调节,雨水丰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润湿,干湿冷暖,四季分明。春季冷暖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昼长夜短,盛行东南风,冬季日短夜长,常刮西北风。全年雨量以夏季为最多,冬季最少。

木渎镇历年平均气温为15.9℃。最冷月为一月,月平均气温3.3℃,最热月为七月,月平均气温为28.6℃。

自然资源

编辑

矿产资源

青石桥铝矿,位于七子山南坡青石桥村北小山上,矿石矿物有方铝矿、闪锌矿、赤铁矿、黄铜矿等。铝平均1.54%,锌0.01~0.31%,金0.03~1.5克/吨、银4.56克/吨、锡0.01~0.3%、铜0.001~0.01%,该矿矿体埋藏浅,品位富,伴生有益元素及贵金属。

石英砂岩矿,矿床规模为大型,位于七子山西北坡,距镇5公里。自尧峰山矿段向北到七子山、南望山,矿层长5000余米,矿石成分主要为石英,微量锆石,绢云母及褐铁矿。已勘探矿段长1000米,延深700米,可采厚度30~40米,矿石工业储量2340.4万吨,其中Ⅰ级品1217.03万吨,Ⅱ级品1123.37万吨。

花岗石矿,木渎金山地区藏有花岗石资源的有寿桃山、家堂山、梅家山、金顶山、乌龟山、七子山、花园山等20个山头(产花岗石的有16个山头,产石英石的有4个山头)。

药产资源

木渎各山区的野生动植物药物资源有地龙草、茅膏菜、桔梗、沙参、茵陈、天平一枝香、射干、牡蒿、石打川、拔契、银花、龟板、蜈蚣、乌梢蛇、鳖甲等。

行政区划

编辑

明、清时期,县以下设乡,乡以下为都、图、村。清末民初木渎辖有3乡6都87图(外有3个图连界,2个吊图)。

民国时期,吴县在木渎设第二(木渎)区。民国X(1931),第二(木渎)区下辖东街、西街、南街、胥口、焦山、善人桥、金山、枫桥、铁铃9镇和七子、姑苏、孙庄、张巷、汤巷、唐港、金庚、陆巷、河东、孙家桥、山里、塘湾、一云、楂山、胜巷、渡登、顾家、顾匠、横山、唐巷、沈巷、西跨塘、长浜、灵岩、晓春、东溇、蒋巷、采香、双桥、东西资圩等30个村。共457闾,2314邻。面积390方里。

民国23年,第二(木渎)区下辖木渎、胥口、金山、枫桥、善人桥、焦山、蠡墅7镇和横泾、龙桥、新郭、杨凤、红蓼、姑苏、皋尧、藏书、玉遮、狮山、兰舟、白塔、支硎13乡。共192保,2021甲,22209户。面积662方米。

民国36年并编为吴西区,下辖木渎、善玉、焦山、藏书、金山、白狮(白塔、狮山并)、支硎、枫桥、胥口、姑苏、七子、龙凤、横塘、新蓼、蠡墅、光福、邓尉、迂溪、东渚、天池、香山、五云、新丰、石帆、西夏等25个乡镇,共324保,3396甲。

民国37年再次并编乡镇、吴西区下辖光福、西华、东渚、善桥、石湖、枫桥、金山、横塘、木渎等9镇和香山、胥口2乡。

1949年解放后,建立木渎区人民X,下辖木渎、枫桥、横塘、金山、善桥、光福、东渚、西华8镇及石湖、胥口、香山3乡,共50保。

1950年,区乡调整,木渎区下辖木渎、善桥2镇及卫湖、胥口、姑苏、西塘、天池、藏书、焦山、石城、清明、金山、新华、香山12乡。

1950年底又调整为木渎、善桥2镇及金山、焦山、藏书、香山、卫湖、清明、姑苏、新华、石城、七子、胥口、天池12乡。共111个行政村,864个行政组。木渎镇设立4个街道小组,后改建为居民委员会。

1955年,金山、姑苏、新华、石城、七子等乡,共建有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29个。1957年建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3个,并在此基础上,撤区并乡。1958年成立金山人民公社,下设15个生产大队。一度改为15个营80个连。1959年底,恢复建立21个生产大队,229个生产队。1964年调整为20个生产大队,223个生产队。1965年又调整为21个生产大队,229个生产队,1970~1971年为21个生产大队、230个生产队。1972年为22个生产大队,230个生产队。1977年,金星、姑苏两个大队划给木渎镇。1978年金山公社设有:谢村(新建)、孙庄(五星)、马庄(东风)、兴隆(新兴)、白塔(新华)、南浜(和平)、谢巷(三星)、灵岩、尧峰、长浜、七子、凤凰、明星、石城、新升、金山、天平、天灵、沈巷等19个大队。1983年,恢复金山乡建置,改生产大队为行政村。1985年,金山乡与木渎镇合并为木渎镇,全镇辖有1个街道办事处,8个居民委员会,22个行政村,239个村民小组。1993年4月,兴隆、明星、石城、新升4个行政村划给苏州市新区。1996年末,全镇辖有1个街道办事处,13个居民委员会,18个行政村,198个村民小组。

2003年末,行政村(居委会)合并,全镇辖有1个街道办事处,6个行政村、7个社区。

2006年9月,撤销藏书镇建置,原藏书镇部分[藏东村(五峰村)、藏中村(善人桥村)、藏北村(天池村)、善人桥居委会(藏书居委会)]划给木渎镇,并设立木渎镇藏书办事处。木渎镇下辖1个办事处(藏书办事处)、9个行政村(天平村、灵岩村、西跨塘村、姑苏村、金山村、尧峰村、五峰村、善人桥村、天池村)。8个社区居委会(香溪社区、同春居委会、翠坊社区、胥江社区、下塘社区、白塔社区、花苑社区、藏书社区)。

区划详情

2014年末,木渎镇下辖辖灵岩、姑苏、尧峰、西跨塘、天平、金山、、五峰、善人桥、天池9村及香溪社区,市镇办以及下塘、翠坊、同春、花苑、南亭(原胥江更名)、长浜、白塔、园、金山浜、金枫、凯马、胥江、藏书14个社区居委会。

木渎镇

苏州木渎古镇

人口X

编辑

人口

1989年,木渎镇总人口5239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396人,占42.75%(基本人口8962人占38.81%,服务人口3498人占15.62%,被抚养人口10206人占45.57%),农业人口29996人,占57.25%。  2007年,木渎镇本地人口7.2万,外来人口登记数近17万。

293652人(2017年)。

X

木渎镇人口素以X为主,其他少数X极少。1953年X次人口普查时,只有两个少数X9人(X5人,满族4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为两个少数X36人(X35人、满族1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为3个少数X39人(X35人、壮族2人、满族2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为6个少数X55人,占总人口的0.103%。1996年有15个少数X81人占总人口的0.15%。

经济

编辑

综述

2008年,木渎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8亿元,增长15.5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680美元,增长14.25%;一、二、三产之比为0.3:51:48.7;实现国地两税X(开票)收入256亿元,增长15.2%;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4.1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4亿元,分别增长21.76%和17.09%;镇级可用财力3.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2元。全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99元,增长12.09%,农民人均纯收入15292.5元,增长11%,城乡居民银行储蓄存款年末余额41.2亿元,人均储蓄5.28万元,人均增长12.58%。

2014年,木渎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亿元,同比增长9.4%;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29.26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5%、19.6%。

20X,木渎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3亿元。

农业

木渎镇的传统种植以水稻、三麦、油菜为主。早在唐代木渎就是苏州水稻高产区,副业有养蚕、植麻、绩縩、刺绣、采石、饲养畜禽等。1996年,粮食总产量13952吨,人均粮食603公斤,其中水稻10488吨,油菜籽648吨,完成粮食定购任务230万斤,超卖国家定购任务11万斤。生猪出栏12000头,橘子、葡萄等果品总产1600担,水产品1200担。2008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5292.5元,增长11%。

工业

木渎镇工业主导产业为汽车配件、模具及精密机械制造业。1996创建了年以民营经济为主的金桥工业园,2000年投建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金枫科技工业园,两个工业园总面积13平方公里。2006年末,全镇累计引进外资企业205家,总投资11.79亿美元,注册外资达5.92亿美元;注册内资民资企业2045家,累计注册资本36.72亿元;个体工商户累计达3088户,注册资本1.58亿元。

木渎镇

木渎古镇西施桥

2008年,全镇工业X(开票)收入154亿元,增长15.8%。

第三产业

1996年,木渎镇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51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全镇第三产业企业1493个,其中国有、集体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435个、个体户979户,私营企业53户,计从业人员3955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5436万元,比1985年增长10倍多。2008年,木渎镇第三产业增加值31亿元,比2007年增长31.36%。

文化

编辑

风俗民情

木渎地处太湖流域,这一地区长期形成的水乡习俗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木渎古镇历史上经济相对发达,因而节庆习俗多姿多彩,民俗风情更具鲜明特色。

木渎镇

古镇习俗

“碰瘌痢会”:每逢农历正月十三举行,主要活动是抬猛将老爷。猛将老爷是一个用香樟木雕成的坐像,面容安详而不失威武。但他却是光脚、秃头,这一绝无仅有的特色使这个民间活动有了一个古怪而滑稽的名字“碰瘌痢会”。这个习俗主要通过抬猛将老爷,乞求他能给人们带来财气和庇佑。

“灵岩走月”:相传吴越春秋时期,在灵岩山顶赏月就已成为风尚。西施爱月,夫差为了讨好她,专门在灵岩山为她修建了玩月池。历代名人雅士亦有喜爱登灵岩山赏月,如梁简文帝、韦应物、白居易、李商隐、范仲淹、文征明、唐寅、康熙、乾隆二帝等等。而苏州民间也有中秋到灵岩山赏月祈福的传统。

“四月初八吃乌米饭”:乌米饭,开始因道家认为久食可以强身延年,成为了道家食品。到明代时,寺庙大兴,加上吴语“阿弥陀佛”与“乌米”的读音相同,于是乌米饭又成佛家食品。而四月初八传为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所以人们选择在这一天用乌米饭供佛,同时乌米饭也成了“户户皆食之”的应时食品。直到现在,“四月初八吃乌米饭”的食俗相沿未变。

木渎还有许多别具江南特色的传统习俗,如春节“拜喜神”、“走三桥”中的走“永安”、“吃年酒”、“烧头香”;元宵节“走马锣鼓”、“闹元宵”;二月二的“撑腰搞”;立夏时的“吃甜酒酿,尝三鲜”;端午节的“赏端阳”;七月七的“七夕乞巧”;中秋节的“斋月宫”、“灵岩赏月”;金秋十月的“天平观红枫”;腊月的“喝腊八粥”;十二月二十五的“送灶神”等。

交通

编辑

木渎镇东距苏州市12公里,距苏州新区10.8公里,距上海虹桥机场80公里,西距光福机场8公里,西北距无锡市50公里,北至张家港码头70公里。紧靠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和京杭大运河,为苏州市西南部各乡镇和风景区之交通枢纽。

历史上,木渎的交通运输以木船为主。1918年始有轮船。1935年建成公路通汽车,但为数不多。解放后不断增建公路,1985年村村通汽车。1996年全镇公路总里程70.94公里。航道总里程29公里。苏福公路及胥江河横穿东西,木东公路纵贯南北,境内水陆交通线相互贯通,形成了与沪宁铁路、312国道、沪宁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上海港、张家港以及上海虹桥机场、光福机场等水陆空的交通网络。2012年,苏州轻轨一号线开通,西起木渎镇,东止苏州工业园区,全长25.739公里,在木渎设有两个站点:木渎站和金枫路站。

社会

编辑

教育

1996年末,木渎镇全镇有中学3所,其中省重点中学1所。小学9所,附设幼儿园2所,其中省重点实验小学1所。成人教育中心校1所,中专以上学校6所。木渎被列为省现代化教育试点镇。先后建设了第二高级中学艺术楼、五小幼儿园,对实验中学进行了改造,建造了二小塑胶跑道,增配了教师办公电脑。

2006年,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新校区建成。新校区占地500余亩,总投资2.5亿元,校舍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

医疗卫生

1996年,全镇有县级医院2所,乡镇企业保健站24个,预防保健所1个,各村及企事业卫生所(室)45家,军队干休所卫生所2家,私人牙科诊所1家。全镇有医务人员506人,病床310张。

苏州市木渎人民医院、吴中中医医院(原吴县人民医院、吴县中医医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二级医院。医院开设临床科室32个,医院蛇伤科是苏州市重点专科,感染性疾病科是吴中区定点单位,骨科、脑外科、妇产科、ICU是医院重点专科。实际开放床位290张。2005年,木渎人民医院门、急诊人次318562,手术3127例,出院病人10958人次,床位使用率99.4%。2009年9月通过省卫生厅

木渎镇

苏州市木渎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医院评审。

旅游

编辑

风景景点

灵岩山

灵岩山位于木渎镇西北,山高182米,方圆124公顷,山多奇石,尤以灵芝石为最,由此得名。又因远望灵岩如巨象伏地,故别称象山。因为西麓产砚石,故又称砚山。

位于灵岩山麓的灵岩山景区,区内楼台亭榭依山而建,九曲长廊因地形而走,是吴中X的旅游胜地,景区内有吴王姑苏台、清朝木渎状元毕沅的灵岩山馆、清代诗人张永夫X馆等。沿着山路而上,主要有灵岩十八景,可寻访馆娃宫、西施洞、琴台等春秋遗迹,朝拜佛教名刹灵岩山寺。

木渎镇

木渎镇灵岩山

严家花园

严家花园在木渎镇山塘街王家桥畔,门对香溪,背倚灵岩,“虽处山林,而斯园结构之精,不让城市”(童寯《江南园林志》),为江南名园之一。原名“羡园”,因最后一代园主姓严,当地人俗称“严家花园”。

严家花园始建于清雍正年间,X任主人是乾隆的老师、诗人沈德潜,园中有一株玉兰树是乾隆皇帝亲手种植。至清末,此园传于木渎首富严国馨,曾任台湾“国民党总统”的严家淦系其孙子。严家花园分春夏秋冬四季小园,布局疏密曲折,现代建筑学家刘敦桢、梁思成、童俊等人曾数次考察此园。

天平山

天平山位于木渎镇西北,海拔201米,占地近百公顷。因其山顶平正而名天平山,又因范仲淹的高祖葬于山麓而名范坟山。

枫林掩映中的范文正公祠,为X北宋杰出政治家范仲淹所建,祠前的石坊上刻有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木渎镇

天平山

虹饮山房

虹饮山房位于严家花园东200米处,是清代乾隆年间苏州近郊X园林,因为门对香溪,背靠灵岩,“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远过于其它园林,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游木渎的时候,必到虹饮山房,在这里游园、看戏、品茗、吟诗,因此,虹饮山房在当地又被称为乾隆皇帝的“民间行宫”。虹饮山房现存许多与乾隆相关的遗迹遗物。山房门前是御码头和御碑亭。

榜眼府第

榜眼府第在木渎镇下塘街,为林则徐弟子、晚清启蒙思想家、政论家冯桂芬的故居。其宅坐南朝北,门对胥江,前宅后园结构,具有典型的清朝早期江南宅第园林建筑风格。前宅为门厅、大厅和楼厅。出大厅西折有花篮厅和书楼。花园则以池为中心,亭、轩、廊、榭、桥和黄石假山散落其间,高低错落。整个园宅占地近十亩,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古松园

山塘街鹭飞桥东五十步有古松园。为清末木渎四大富翁之一蔡少渔的旧宅。其建筑布局为前宅后园,典型的清代宅第园林风格。宅内各处建筑古朴雅致,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后园有一株明代五百年的罗汉松,古松园即因此松而名。

明月寺

明月寺建于后唐清泰二年(公元935年),僧明智所创,明洪武初归并普贤寺。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僧道根重修。明月寺附近原有一大片梨树林,每逢初春,“千树万树梨花开”,成为古镇一景。清李果有“梨花明月寺,芳草牧牛庵”之句,传诵一时。明月寺的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的布局结构与近在咫尺的灵岩山寺相仿。寺内各座殿宇建筑均采用重檐歇山式,戗角X。

代表人物

编辑

自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至清末,木渎共出进士20余人,举人27人。X人物有范仲淹、袁遇昌、朱碧山、陆子冈、杨基、吴宽、徐枋、汪琬、叶燮、沈德潜、毕沅、冯桂芬、叶昌炽,以及近现代沈寿、唐纳、严家淦、王为一等。

夫差

?—前473

吴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少时胸怀大志,一生征战不断。南降越国,北威齐国。黄池会盟,与晋争霸,遂成霸业。但不久被越国乘虚攻入都城,兵败自杀。

西施

生卒不详

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越降吴后,越王勾践为复国,献西施于吴王夫差,使其沉溺酒色,荒废国政,上演了一幕中国最X的“美人计”。

智积

生卒不详

西域异僧,族姓子,智以是之故,故曰智积。东晋末年在木渎灵岩山创枷蓝,为开山之祖。

范仲淹

989—1052

字希文,北宋X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官至参知政事。祖籍邠州(今陕西彬县),后迁居吴县。为人刚正不阿,有敢言之名。“先天下之忧而忧”,为万世景仰。

韩世忠

1089—1151

字良臣,宋代延安人,抗金名将,国历史上X的X英雄。与岳飞联合作战,大破金兵,保住江南半壁江山。后因岳飞被害,国势衰微,忧郁而死。

袁遇昌

生卒不详

宋代木渎人,泥塑名家。专做泥美人、泥婴孩及人物故事。《东京梦华录》记载:“丘有耍货市,土偶为尚,始于木渎人袁遇昌”,可见其影响之远。

朱碧山

生卒不详

元代木渎人,银器铸造名家。善制槎杯,所铸虾杯、蟹杯、人物杯等酒器具,亦极精妙,时人已极为珍重,后世名士诗人交相赞誉,记载繁富。

陆子冈

生卒不详

明代横山人,我国最X的琢玉大师。其琢玉技艺,号称“百年X手”,时称“碾玉名手”,开创了名为“子冈牌”的制玉形制。

杨基

1326—1378

字孟载,生长于木渎。以诗X,与高启、张羽等人并称“吴中四杰”,兼工书画,山水竹石绝胜。

吴宽

1435—1504

字原博,号匏庵,玉亭主,明代书法家。工诗文,善书法。明王鏊《震泽集》曰:“宽作书姿润中时出奇倔,虽规模于苏,而多取自得。”

澫益

1599—1656

木渎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著作颇丰,有《灵峰宗论》、《四书澫益解》、《净居堂续集》等诗文释论47种205卷,刊行问世。

徐枋

1619—1691

木渎人,书画家、思想家。明亡后隐姓埋名,自称孤哀子。与杨无咎、朱柏庐并称“吴中三X”,与沈寿民、巢鸣盛并称海内“三遗民”。

汪琬

1624—1691

字苕文,号钝庵,人称尧峰先生,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著有《钝翁类稿》62卷,《续稿》56卷,晚年自删为《尧峰文抄》50卷。

叶夑

1627—1703

清代诗人、文学批评家。著有《已畦文集》、《已畦诗集》、《X县志》、《宝应县志》等,其中以文学理论著作《原诗》影响最大。

张永夫

1672—1724

木渎人,X诗人。毕生作诗500余首,编为《锄茅集》。后人评他为灵岩三家诗人之首。

沈德潜

1673—1769

字确士,号归愚,是我国历史上少见的长寿诗人,X的诗选家。编有《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等。

毕沅

1730一1797

乾隆二十五年(1760)状元,清代大臣、X学者。官至湖广总督,著作有《灵岩山人文集》、《续资治通鉴》、《晋书地理志校注》等。

冯桂芬

1809—1874

字林一、号景亭。近代政论家、散文家。道光X(1840)得中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是林则徐的得意门生。著有《校邠庐抗议》、《显志堂集》等。

沈寿

1874—1921

原名云芝,字雪君,晚署雪宦,别号天香主人。木渎人。我国近代X的刺绣家,有"绣圣"之称。

严家淦

1905—1993

乳名雨荪,初名静波,号兰芬,生于木渎。1975年继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是为台湾经济奠定基础与领航的卓越政治家。

获得荣誉

编辑

2019年9月11日,木渎镇入选“2018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100强”。

2019年12月,木渎镇入选“2016—2018年度江苏省文明乡镇”。

2019年12月16日,木渎镇入选第三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乡镇)名单。

20X1月,入选20X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2014年X工作报告精选(一).苏州木渎发布. [2015-09-05].

[2]木渎镇20X工作总结及20X工作计划.苏州市吴中区人民X. [2022-07-21].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1739/

(31)
词条目录
  1. 历史沿革
  2. 地理位置
  3. 位置境域
  4. 地形地貌
  5. 气候特征
  6. 自然资源
  7. 矿产资源
  8. 药产资源
  9. 行政区划
  10. 区划详情
  11. 人口民族
  12. 人口
  13. 民族
  14. 经济
  15. 综述
  16. 农业
  17. 工业
  18. 第三产业
  19. 文化
  20. 风俗民情
  21. 交通
  22. 社会
  23. 教育
  24. 医疗卫生
  25. 旅游
  26. 风景景点
  27. 代表人物
  28. 获得荣誉
  29.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