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美尔人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苏美尔人,是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下游)早期的定居民族。苏美尔人建立了苏美尔文明,是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早者,世界已知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主要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南部,通过放射性碳十四断代测试,表明苏美尔文明始于公元前40世纪,约公元前20世纪末终止,被阿摩利人建立的古巴比伦王朝所取代。苏美尔人发明了人类最早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将图形符号固定下来形成文字,用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刻...

苏美尔人,是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下游)早期的定居X。苏美尔人建立了苏美尔文明,是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早者,世界已知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主要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南部,通过放射性碳十四断代测试,表明苏美尔文明始于公元前40世纪,约公元前20世纪末终止,被阿摩利人建立的古巴比伦王朝所取代。苏美尔人发明了人类最早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将图形符号固定下来形成文字,用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刻写在泥板上。楔形文字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记录,被称为泥板文书。

沿革

编辑

苏美尔人是于公元前5000年左右迁徙到西亚两河流域南部地区居住的一支古老X。苏美尔人于公元前3000 年代率先进入了文明时期, 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古文明, 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距今6000年前,阿拉伯半岛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南端的波斯湾口一带(今科威特及邻近地区),是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苏美尔文明的古苏美尔人,乌鲁克人,乌尔人,在拉格什,艾利都和苏萨,X地方建立两河文明的地方。其中的乌尔第三王朝,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乌尔纳姆法典》。其后的阿摩利人建立的巴比伦文明,颁布了X的《汉谟拉比法典》。在亚述之后,这块土地上诞生的、印欧语系的赫梯文明也颁布了《卡迭石条约》。是位于今伊拉克中部的古亚述帝国,对这一系列辉煌的远古文明,破坏与侵扰相当大。2010年最新的历史教材《世界文明史》教材,是这样给出6000年以来的地图的。(见图)

苏美尔这个名字并不是苏美尔人自己的称呼,而是其它人给他们的名字,最早使用这个称呼的是阿卡德人。苏美尔人称自己为“黑头的人”(sag-gi-ga),称他们居住的地方为“文明的君主 的地方”(ki-en-gir),阿卡德人所使用的“Shumer”这个词有可能是这个名称的一个地方方言的变异。苏美尔人的语言、文化,可能也包括外表,都与他们的闪米特邻居和继承人不同。过去有人认为他们是入侵者,但是考古发掘证明,从前53世纪到前46世纪的早期奥贝德文化开始,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居住文化就是连续的。今天的伊拉克南部干旱的冲积平原是一个对当地居民来说很困难的地区。要在这里生存下来,这里的人必须有控制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能力,保证全年灌溉和饮用的来源。在苏美尔语中运河、堤坝、水库这样的词非常丰富。奥贝德陶瓷与更早的北方的萨迈拉文化(前58世纪到前50世纪)的陶瓷是有联系的。萨迈拉文化的人利用底格里斯河及其支流的水来进行早期的、原始的灌溉农业。1980年代法国考古学家在今天的X(Larsa)附近发掘出来的居民点,非常明确地显示出两个文化之间的联系。在这里八层奥贝德文化早期的陶瓷与萨迈拉文化的陶瓷并存。苏美尔人从这里向南扩展,他们高级的社会组织和技术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条件,他们有能力控制水,在一个困难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而当地原来的采猎文化无法与他们竞争。

苏美尔人

古苏美尔的地理区位

也有人认为苏美尔这个词只应该指苏美尔语,实际上不存在独立于其他闪米特人的苏美尔X。在古代语言学中,苏美尔语是孤立语结构。而灭亡了早期苏美尔城邦国家的阿卡德语X属于闪含语系。

历史

编辑

兴起

最早的苏 美尔时期由数个独立的城市国家组成,这些城市国家之间以 运河界石分割。每个城市国家的中心是该城市的保护神或保护女神的庙。每个城市国家由一个主持该城市的宗教仪式的祭司或国王X。

比较大的城市有埃利都、基(喀)什、拉伽什、乌鲁克乌尔和尼普尔。这些城市因水权、贸易道路和游牧X的进贡等事务进行了几乎一千年的、为时持久的互相争战。

苏美尔王表中包括一些早期的王朝,其中大多数可能是传说性的。最早的王朝经考证,是历史上存在过的国王,如 喀什国王恩美巴拉格西。他的名字也在吉尔伽美什的史诗中被提到,因此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位 乌鲁克国王

苏美尔人

衣袍上刻有苏美尔文字的拉伽什王

拉伽什的王朝建立了许多重要的 大建筑物。最早的有记录的帝国之一是 艾那顿王建立的,他几乎占领了整个苏美尔,包括 喀什、乌鲁克、乌尔和 X,他减少了对 拉伽什的大敌 温马的进贡,他的领域还包括 伊勒姆和 波斯湾沿海地区

乌鲁克的 祭司国王鲁嘎尔-萨格-西Lugal-Zage-Si)X了拉伽什王朝的霸权,占领乌鲁克,并将它作为他的首都,建立了乌尔王国。他自称他的帝国从波斯湾一直延绵到地中海。他是最后一个 苏美尔X的国王,此后闪米特族 国王阿卡德的 萨贡王成为苏美尔的X者。

灭亡

历史长河流入公元前第二个千年以后,在外来敌对势力无情的打击下,乌尔王国很快处于崩溃的边缘,内部的纷争也没完没了。众所周知,和平时期文官地位高,而战争时期则武将地位高。当第三王朝的末代国王伊比辛在位时,苏美尔大将伊什比埃拉在易欣城发动叛乱,自立为王,并得到了许多其它城市的拥戴。随即不久,乌尔城便被闪米特军队攻破,乌尔第三王朝灭亡了。好在伊什比埃拉不光善于策划X,也比较会打仗:他很快将闪米特人赶出了乌尔城,此后暂时恢复了乌尔王国的旧有疆域。可惜苏美尔人天生就互不服气,互不买账,等伊什比埃拉一死,各个城市又纷纷宣告脱离易欣王朝独立,其中最强大的要数拉尔萨城邦。苏美尔人这种内部不团结的劣根性,给了亚述人进攻的天赐良机,他们于公元前1800年左右大举发动扩张战争,占领了包括尼尼微、马里在内的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和中部;与此同时,印欧语系的赫梯人在安纳托利亚高原和叙利亚的势力越来越强,伊朗山区的几个X也纷纷西进,好不容易复兴起来的苏美尔X,眨眼间又处在了X灭种的险境。在赫梯人对美索不达米亚地区X800年以后,闪米特人的另一支亚述人(大约是今库尔德人)决定首先打通本土朝向地中海的道路,于是和赫梯人在勒万特北部打了起来,后来巴比伦人又乘机在亚述的后院点火,结果大大延长了苏美尔X的寿命。可闪米特人在内战中改进了不少军事技术,比如战车车轮的结构变得更加轻便了,行动起来更加灵活,而苏美尔人在内战中却什么都没学会,这就敲响了他们最后的丧钟。

公元前1793年,闪米特一支的阿摩利人汉穆拉比大帝在巴比伦即位,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新的统一战争开始了;公元前1763年,最后一位苏美尔X的君主瑞穆辛的首都拉尔萨城被巴比伦军队攻陷,从此以后,苏美尔人便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

文化

编辑

概述

他们创造了农业,培植农作物,发明了犁与轮子;他们开挖沟渠,创造了最早的灌溉系统;他们发明了冶炼技术,加热矿石成为液体,炼出了青铜,用于制造工具与武器,只是受到资源与技术条件限制,一直没有发现铁,青铜器也不能普遍推广,大部分农人还是使用木制农具;他们创造了最早的星象天文学,非常相信X占卜;他们创造了城市,建立了12个城市国家,最大的国家有5万人;建筑的特点是:城墙是土石结构,房屋是土木结构,会使用经过晒干的泥砖(这与白种人的巨石房屋结构有很大的区别)。

苏美尔文化有两个中心,南部的 埃利都和北部的 尼普尔。这两个中心的文化影响截然不同。尼普尔是恩利尔的圣地。恩利尔是 阴间的主神。他给予人类的咒语和魔法可以驱动好鬼和恶鬼。他的领域在一座山里,他的产物生活在地下。

埃利都则是文化神恩基的圣地,他是光和善的神,地下的淡水的X,医生和人类的朋友。他为人类带来了 艺术、科学、工业和文明。据说最早的法书是他的产物。埃利都本来是一个海港,它与外界的贸易和各种文化在这里的融合,对它的文化的发展无疑起了重要作用。它的世界观与它的地理位置有关:它认为大陆是从海水里冒出来的,就象幼发拉底河入海口不断扩大一样。在历史纪录开始以前,埃利都的文化就已经与尼普尔的文化融合了。巴比伦似乎是埃利都的一个殖民地,而埃利都附近的乌尔则是尼普尔的殖民地,在那里供奉的月神是尼普尔的恩利尔的儿子。在两个文化的融合中,埃利都的影响似乎占主要地位。

后期的苏美尔法律保护妇女,而且妇女可以达到相当高的地位,但整个文化里,男人做主。

技术

苏美尔的技术有:轮、锯、皮革、镯子、锤子、鞍、钉子、大头针、指环、铲子、釜、刀、长矛、箭、剑、胶、X、袋子、头盔、船、盔甲、箭桶、剑鞘、靴子、拖鞋、叉和酿酒。

苏美尔人

乌尔第三王朝陵墓中的黄金短剑和青金石剑柄

苏美尔人

苏美尔牛头竖琴音箱

苏美尔人有三种不同的船:

皮船是由芦苇和动物皮制的;

帆船使用沥青来防止水渗入;

木船有时用人力或畜力拉。

语言文字

苏美尔语是一种 孤立语言。从语法结构上讲,它不与任何其它已知语言相近。将苏美尔语与其它语言,尤其是阿尔泰语系的语言联到一起的尝试都未曾成功。苏美尔语是一种 黏着语,意味着一个单词可能包含一系列词缀(或者词素),这些词缀都是或多或少可以清晰辨别的,并且可单独分离出来。

苏美尔人

苏美文楔形文字拓本

苏美尔语是一种具有 部分作格性的语言。在表达X、二人称现在—将来时态(或者未完成时态)时,它是一个主宾格语言;在已然语气(直陈式)的其它大多数形式时,它是一个作通格语言。我们可以在很多与苏美尔语毫无关联的部分作格性语言找到类似的句式。在苏美尔语中,作格通过后缀-e表示,通格什么都不加(零词缀)。

苏美尔语区分语法意义上的有生/无生性,却没有单独的阴阳性代词。其中有生性中不仅包括了人性,还包括了神性,在某些情况下,还包括了名为苏美尔语“雕塑”的性。苏美尔语中有两个时态:过去时和现在—将来时(现在多称其为未完成时和完成时)。苏美尔语中有很多格:通格(-Ø),作格(-e),属格-(a)k),与格/向格(“to,for”)(有生性名词 -r(a),无生性名词 -e),位置格(“in,at”)(仅与无生性名词同时使用 -a),伴随格-da),等同格(“as,like”)( -gin),方向格(“towards”)( -š(e))和 离格(“from”)(仅与无生性名词同时使用 -ta)。

他们发明了人类最早的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刚开始用图形将猪,牛,马,羊,庄稼等各种事物画下来,发展到后来,图形越来越简单,于是就将图形符号固定下来形成文字,用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刻写在泥板上,然后晒干,可以长期保存(这与以后由 白种人腓尼基人创造的字母文字有本质的区别)(这类记录在出版史学界也被称为泥板书。

苏美尔人发明了一种象形文字,后来这种文字发展为楔形文字。这是最古老的已知的人类文字。今天已经发掘出来的有上十万苏美尔文章,大多数刻在粘土板上。其中包括个人和企业信件、汇款、菜谱、百科全书式的列表、法律、赞美歌、祈祷、魔术咒语、包括数学、天文学和医学内容的科学文章。许多大建筑如大型雕塑上也刻有文字。许多文章的多个版本被保留下来了,因为它们经常被拷贝(比如作为写字练习)。抄写是当时的人X的传播文章的方法。闪米特语的人成为美索不达米亚的X者后,苏美尔语依然是宗教和法律的语言。

即使专家也很难懂苏美尔文字。尤其早期的苏美尔文字非常困难,因为它们经常不包含所有现代人所熟知、或通用的语法结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都发源于亚洲西部的亚美尼亚高原。公元前4000年左右,这里就有了最早的居民——苏美尔人。他们创造了灿烂的苏美尔文明,最能反映这种文明特征的是他们的文字——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

苏美文泥板文书

最初,这种文字是图画文字,渐渐地,这种图画文字逐渐发展成苏美尔语的表意文字,把一个或几个符号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含义。如用“口”表示动作“说”;用代表“眼”和“水”的符号来表示“哭”等等。随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苏美尔人干脆用一个符号表示一个声音,如“箭”和“生命”在苏美尔语中是同一个间,因此就用同一个符号“箭”来表示。后来又加了一些限定性的部首符号,如人名前加一个“倒三角形”,表示是男人的名字。这样,这种文字X就基本完备了。

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或骨棒、木棒当笔,在X的黏土制作的泥版上写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为了长久地保存泥版,需要把它晾干后再进行烧制。这种烧制的泥版文书不怕被虫蛀,也不会腐烂,经得起火烧。但美中不足的是,泥版很笨重,每块重约一千克,每看一块都要费力地搬来搬去。到现在,发掘出来的泥版,共有几十一百万块,最大的有2.7米长,1.95米宽,可谓是巨书!

楔形文字是苏美尔文明的独创,最能反映出苏美尔文明的特征。楔形文字对西亚许多X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西亚的巴比伦、亚述、赫梯、叙利等国都曾对楔形文字略加改造,来作为自己的书写工具。甚至腓尼基人创制出的字母也念有楔形文字的因素。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可是,由于它极为复杂,到公元1世纪,就完全消亡了。

宗教

苏美尔的每个城市都有它自己的神和神学,而且随着时间的变迁,这些神也发生变化,因此无法说苏美尔宗教。苏美尔人的宗教可以算作是 单一主神的。苏美尔人的信仰是最早有记录的信仰,它是后来美索不达米亚神话、宗教和占星学的源泉。

苏美尔的主神是 天神安努,安努最重要的伴侣是 南部的恩基、北部的恩利尔和 金星之神伊什塔尔太阳神叫 乌图,月神叫 南那,母亲神叫 娜姆,此外还有上百小神。每个神与一个城市相连。这些神的重要性也随着这些城市政治上的兴衰而变化。人是神用粘土做的,其目的在于服务神。假如神发怒的话,他们就使用X或风暴来惩罚人。苏美尔人认为人,只有在神的怜悯下才能生存。

苏美尔人

长着金狮头和青金石翅膀的雄鹰垂饰

苏美尔人相信地面是一块平板,天空是一个锌盖。他们相信人死后,会成为鬼魂不安地永远在阴间游荡。

苏美尔人

苏美尔人所建神殿复原图

苏美尔的神庙由一个中心大厅组成,两侧有通道,通道外侧是祭司们住的地方。在大厅的一侧有一个高台,台上有一个供奉动物和蔬菜牺牲品的泥砖桌。粮仓和仓库一般位于神庙附近。后来苏美尔人开始将神庙建筑在四方形的高台上。这些高台不断提高,形成了塔庙。

建筑

两河平原缺乏石矿和树,因此苏美尔的建筑都是泥砖造的,砖与砖之间没有灰浆或水泥连接。泥砖建筑随时间会损毁,因此它们过一段时间就得被X、铲平和重造。随着时间的延续,两河平原的城市因此不断抬高。这样的古迹被称为 台勒Tell)。在中东到处都可以见到这样的古迹。苏美尔人最壮观和最X的建筑是塔庙,它们建筑在巨大的平台上。《圣经》中的 巴别塔可能也是类似的建筑。苏美尔的圆形印章上还有,类似于直到不久前伊拉克南部沼泽阿拉伯人还在使用的芦苇造的房子。

苏美尔的庙和宫殿使用更加复杂的结构和技术如 支柱、密室黏土钉子等。

历法

车轮外,苏美尔人还发明了 太阴(月)历,这也是人类早期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在像美索不达米亚那样极其恶劣的气候下,知道播种和收获的准时是必不可少的,因而有必要找到某种时日行程以确定周而复始的可靠途径。做到这一点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月亮的盈亏循环。既然月亮由最初的峨眉月到下一个最初的峨眉月共需要29天半的时间,人们就可考虑把这样一个循环视为一个基本的计时单位(我们把它称为一个月),然后累计在月亮运行了12个这样的计时单位(6个是29天,6个是30天)后,一“年”就这样过去了,又到了开始播种的时候。不幸的是,他们不知道一年实际上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月亮的12次循环或12个月比一个太阳年少11天。九百年后,苏美尔人才了解到,每隔几年他们就要在其年历上另加一个闰月,才能准确地预报季节的循环。

度量

最早的12单位与60单位度量划分来自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间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苏美尔人。

现在世界各国通行的计时方法,即每小时60分钟,每天24小时,钟表上的刻度为12小时,还有以12为基本计量单位的“打”,都是在60进制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而对于60进制的使用,也是通过巴比伦人,由苏美尔人那里承传至今的。

苏美尔人创造了人类的X个高度文明。发明车轮和楔形文字,把整体划分为12个单位(一年12个月、“一打”的概念)和60个单位的度量制度(分针)长度单位一英尺等于12英寸,重量单位一磅等于12盎司,一先令等于12便士,就连足球比赛罚点球的英制长度也是12码。十二进制来源:传说是十个手指头加两只脚。这是过去规定的,现在规定一打为10个。规定一打12个是一种12进制。

瑞典历史上有一位有远见的国王就说过,从日常应用的角度看,十二进制比十进制更方便。他生前曾设想过,在他管辖的范围内十进制,而代之以十二进制。

古人的天文测量活动促进了几何学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常需要等分角,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当然他们要先解决等分的数量小的情况,从二,三,四,五......开始,如果采用60进制,由于60是2,3,4,5,6的公约数,可以等分这些角,而如果用100进制,三等分和六等分就不能实现。古人定角度为60进制的原因很朴素,就是为了测量和作图方便,做一个量角尺,就可以按照读数来把角等分成很多份。

相应的一打——12个作为计量单位也是同样的原因——为了等分起来容易,不管是2,3,4等分都可以。比较10进制和12进制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进制来说12进制好,需要等分为2,3,4,6的情况要比等分成2,5的情况多一些,所以就采用了12进制。

教育

编辑

教育历史

苏美尔的学校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纪。现存最早的泥板文书出土于古苏美尔城市乌鲁克,这些泥板文书是用文字的早期阶段图画文字书写的,主要是经济和管理文献,但在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单词表,以供学生学习和练习之用。这表明在公元前三千纪,书吏们就已经在考虑学校的教育教学了。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学校教育并没有大的发展。公元前三千纪中期,苏美尔地区已经出现大批的学校。1902 -1903 年,在对古代城市舒如帕克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教科书”。公元前三千纪后期,学校教育才开始真正的成熟和发展起来。在这个时期出现了成千上万块泥板文书,这些泥板文书在本质上大都是行政管理文献,包含了苏美尔人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这一时期书吏的数目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存在着低级和高级的书吏、王室的和神庙的书吏、专攻某一管理行为的书吏,书吏成为X中的重要阶层。具有重要作用的书吏学校在整个土地上繁荣了起来。

教育目的

通过考古学家对学校遗址的考察发现,苏美尔的学校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类是临近王宫的学校,可能系宫廷或X机关所设立;二类是位于神庙附近的学校,可能系神庙所设立;三类是临近书吏居住区的学校,可能系私立学校。苏美尔学校教育的宗旨和目的首先在于为王室和神庙培养书吏,以适应管理土地和经济的需要,它始终贯穿于苏美尔学校的全部历程。随着学校的发展和壮大,特别是课程设置范围的不断扩大,学校也逐渐成为学术中心,成为苏美尔文化和研究学问的中心。在苏美尔学校里产生了一大批的学者—科学家,他们主要研究神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地理学、算术学和语言学等等。苏美尔人的学校还有一个现代学校所不具备的显著特点和功能,即它还是文学创造的中心。在苏美尔学校里旧的文学作品被复印和学习,新的文学作品被创造。可以肯定大量的学生从学校毕业后会变成王室或神庙的书吏,但也有很多人留在学校里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教书和研究学问。

生源

苏美尔人的教育既不是全民教育也不是义务教育。原则上,学生可以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但实际上他们大都来自一些富裕的家庭,因为穷人的孩子付不起学费以及缺乏接受教育所需要的大量的时间。由于苏美尔语的复杂性,学生学习这种语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有一个谚语大意是这样的,要想成为一个书吏必须每天和太阳一起升起。在公元前2000 年代的数千块经济和管理文献泥板里,大约有 500 个人把自己描述为书吏,并且写上了他们父亲的名字和职业。1946 年,一位德国楔形文字学家根据这些材料编成了一个列表,发现这些书吏(学校毕业生)的父亲大都是:X官员、市长、大使、神庙管理人员、军事官员、海军上尉、高级税务官员、各种祭司、管理者、监督官、工头、书吏、档案管理员、会计师等。总之,这些书吏的父亲都是城市里有财富的人。在这些文献中没有提到一个女书吏,很有可能,在苏美尔的学校里只收男生。

教职人员

苏美尔人的学校称为“埃都巴”,原意为“泥板房子”。学校的校长称为“专家”、“教授”,也被称作“学校的父亲”。同样的,学生被称作“学校的儿子”。“教授”的助手被称为“大师兄”,他的职责是写出新的泥板供学生们复写,检查学生们的复写情况。根据一块记载学生学校生活的泥板显示,学校的教职人员还有教画画的老师,教苏美尔语的老师,记录学生出勤情况的人员,制定学生守则的人员,维持学生课堂秩序的人员,管理学生出入校院的人员等等。这些教职人员的职位高低我们并不知晓,这些教职人员的工资来源我们也不知晓,大概来源于“学校的父亲”向学生收取的学费。

课程设置

苏美尔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大体可分为基础课(即语言课) 、专业技术课和文学创作课。语言课是一门最基础的课程,它主要教苏美尔语,分为单词课和语法课。为便于学生们记忆和复写,学校的老师们把有联系的单词和短语进行语言学的分类。公元前三千纪,这些“语言教科书”变得越来越完备,形成固定的模式,成为苏美尔地区学校的通用教材。在这些教科书里,有关于各种植物和种子的单词表,各种动物(包括昆虫和鸟类)的单词表,国家、城市和乡镇的单词表,各种宝石和矿物质的单词表。此外,在很多泥板上都刻有复合名词表和动词变化表,这显示了苏美尔语的语法日趋完善。

在专业技术方面,学生既要学习计算(代数)和测量土地(几何)方面的知识,学科知识,如生物、地理、天文、医学等等。此外,学生还要学习如何组织唱诗班、如何锻造银子和珠宝、如何分配食物配给、如何使用各种音乐器材等技能。

文学创作课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抄写、模仿和研究过去的文学作品;二是进行新的文学创作。供学生们抄写和模仿的作品主要是公元前三千纪后半期的文学作品。这些古代的作品有几百篇,都是以诗歌的形式写成的,长度从几行到几百行不等。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苏美尔古代文学作品主要有以下几类:用来庆祝神灵和英雄光辉业绩的神话和史诗,如《吉尔伽美什史诗》、《创世史诗》;歌颂神和国王的赞美诗以及爱情诗、祈祷词,如《沙马什的赞歌》;哀泣苏美尔城市灭亡的挽歌,如《乌尔灭亡挽歌》;教谕文学,如《咏受难的正直人的诗》;智慧文学,包括寓言和格言等。从苏美尔地区发掘出来的几千块文学作品的泥板和泥板残片,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古代苏美尔学校里的学生们的不成熟的作品,这也向我们暗示了古代苏美尔学校是进行文学创作的中心。

学校的课程是枯燥无味的,并且学习的时间特别的长。从太阳升起到太阳落山,学生一整天都要呆在学校里学习。在一年的学校生活中,学生应该有一定的假期,但是没有泥板记载这方面的情况。学生要花费很多年的时间学习楔形文字,从少年开始一直到青年。面对枯燥无味的学校生活,学生逃课的现象时有发生。一块记载学生学校生活的泥板记录了一段父子的对话:

———“你逃学到哪里去了”?

———“我哪儿都没去。”

———“要是你哪儿都没去,你为什么闲逛呢?上学去,站到你老师面前背作业。打开书包让你的‘大师兄’给你讲新知识。你完成作业报告班长后就回到我这儿来,不要在街上东游西逛。喂,你听明白了吗?”唠唠叨叨之后,父亲开始尖刻的训斥儿子,说他“成心作对”,并对这个年轻人爱抱怨的天性烦透了。“你的牢骚已要了我的命,你烦死我了”。

教学方法

通常学生来到学校之后,首先复习前一天学习过的泥板材料,然后“大师兄”准备好一块新的泥板材料,学生照着复写和学习。最后,“大师兄”和“学校的父亲”检查学生们复写的泥板是否有错误。同时,老师和“大师兄”也会做一些学术报告,增加学生们的知识。苏美尔的教学没有进步教育的任何特征。学校的教学纪律是非常严厉的,虽然老师也会采用鼓励表扬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好好学习,但主要还是用体罚的方式来使学生改正错误,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一块记载学生学校生活的泥板,记录了一个学生在一天中受到的体罚。

“我的校长读完我的泥板说:‘这儿缺少了几个字符,’用藤条抽我。掌管清洁的人员说:‘你在街上游逛,你没有整理好你的衣服,’ 用藤条抽我。负责课堂安静的人员说:‘你为什么没有得到允许就讲话,’用藤条抽我。负责学生X的人员说:‘你为什么没有得到允许就随便起立,’用藤条抽我。负责学生出入学校的人员说:‘你为什么没有得到允许就走出校门,’用藤条抽我。教苏美尔语的老师说:‘你为什么不说苏美尔语,’用藤条抽我。我的老师说:‘你的作业不令人满意,’用藤条抽我。”学校的体罚是非常严厉的,但学生也有办法来转移老师的怒气。一位毕业生回忆说,为博取其中一位老师的好感,他请求父亲邀请老师到家里来,以便用美餐和“一点额外的敬意(钱) ”来软化他。看来奉承战术奏效了。那天晚上老师临走时称赞这位学生学习勤奋,并希望他成为其他同学的表率。

局限性

古代苏美尔学校对推动苏美尔文字和文学的发展,对促进和传播苏美尔文化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它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苏美尔学校基本上是X学校,学生一般来自富裕的X家庭,穷人家的孩子既没有长期的空闲时间用于学习,也没有钱自己支付教师的工资;二是苏美尔学校基本上是男生学校。

经济

编辑

农业

苏美尔人种植的植物中包括大麦、鹰嘴豆、小扁豆、黍子、小麦、芜菁、椰枣、洋葱、大蒜、苦菜花、韭菜和山葵,他们的牲畜包括牛、绵羊、山羊和猪。家牛是他们主要的负物牲畜,驴是主要的运输牲畜。苏美尔人还打鱼和猎鸟。

苏美尔农业依靠巨大的灌溉系统。其灌溉系统包括汲水吊杆、运河、水渠、堤坝、堰和水库。水渠和运河必须常常修补,清除淤泥。X有专门管理水渠和运河的人,富人则可以使用他们自己的水渠。

农民使用运河来淹他们的地,然后将水排掉。然后他们用牛来践踏农田和杀草。然后他们使用鹤嘴锄来挖地。地干后他们锄地、耙地和用铲将土壤松散开来。

苏美尔人秋季收割,收割时他们组成三人一组的队。收割后使用碾石分离谷粒和茎,使用打稻棍来分离谷粒及麸皮,最后使用风吹开,来分离谷粒和麸皮。

贸易

考古发现的来自土耳其安那托利亚的黑曜石、来自阿富汗东北部的青金石、来自迪尔蒙(今天的巴林)的珠串,和一些刻有印度河文明的文字的印章,说明当时在波斯湾沿岸有着很广的贸易网。

吉尔伽美什史诗中提到与遥远国家的贸易,来换取美索不达米亚稀少的货物如木头。尤其黎巴嫩的雪松木获得好评。

苏美尔人使用X,但是X不是苏美尔经济的支柱。女X被用来织布、印刷、做磨房工和搬运工。

苏美尔的陶瓷上有使用雪松油画的图案,他们使用 弓钻引火来烤陶瓷。苏美尔人是 石匠首饰匠。会加工 雪花石膏方解石)、象牙、金、银、玛瑙石和 青金石。

军事

编辑

苏美尔人使用城墙来保护他们的城市,但是他们的城墙是泥砖做的,因此敌人有充分时间的话,可以在 围困的时候挖掘墙来导致城墙的倒塌。

苏美尔人

苏美尔人的头盔

苏美尔的军队主要由步兵组成。轻步兵的武器是斧、X和矛。正规步兵还配有铜盔、毡披风和皮革裙。

苏美尔军队中还有由野驴拉的车。这些早期的战车在作战时不很有用,有人认为它们主要用来作为运输工具,但是上面的士兵佩战斧和长矛。苏美尔战车有四个轮,上面有两名士兵,由四头野驴拉。车身是一个织成的篮子,车轮是实心的。

苏美尔人使用的远兵器包括 投石索和简单的

遗产

编辑

苏美尔人的许多发明对后来的技术和文化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认 为他们发明了轮。他们发明的 文字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书写系统。他们是最早的纪录天文学现象的人。苏美尔人按照月亮的盈亏把一年分为12个月,共354天,同时设闰月调整阴历阳历之间的差别。到公元前7世纪,又形成了7天一星期的制度,他们还引入了将小时分为60分钟,每分钟分60秒的计时系统。有可能他们发明了军事阵列。他们在古代美所不达米亚引入了密集的农业。许多重要的农作物和牲畜(羊、牛)从这里扩展出去。因此苏美尔人是早期最有创造性和发明精神的人类文化。

苏美尔人

苏美尔石雕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文字是苏美尔文明发明的).世界之最. [2019-02-23].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1963/

Like (38)
词条目录
  1. 沿革
  2. 历史
  3. 兴起
  4. 灭亡
  5. 文化
  6. 概述
  7. 技术
  8. 语言文字
  9. 宗教
  10. 建筑
  11. 历法
  12. 度量
  13. 教育
  14. 教育历史
  15. 教育目的
  16. 生源
  17. 教职人员
  18. 课程设置
  19. 教学方法
  20. 局限性
  21. 经济
  22. 农业
  23. 贸易
  24. 军事
  25. 遗产
  26.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