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国际证券大厦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十年树人。有着“华中第一高楼”之称的武汉国际证券大厦从开工到跨进2008年也同样经历了十年,但是它却未能“树人”。作为武汉国际证券大厦设计单位的武汉建筑设计院,其总工程师郭必武曾公开表示,正常情况下,该大厦的建设周期应为3到5年。然而站在“十年”这个节点之上,这幢大楼的开发商——武汉香利房地产公司一位副总经理日前则对媒体说:“大楼确切的竣工时间仍不清楚。”事实上,该大楼十年来一直都没有停工过,也没...
目录

十年树人。有着“华中X高楼”之称的武汉国际证券大厦从开工到跨进2008年也同样经历了十年,但是它却未能“树人”。

简介

编辑

作为武汉国际证券大厦设计单位的武汉建筑设计院,其总工程师郭必武曾公开表示,正常情况下,该大厦的建设周期应为3到5年。然而站在“十年”这个节点之上,这幢大楼的开发商——武汉香利房地产公司一位副总经理日前则对媒体说:“大楼确切的竣工时间仍不清楚。”

事实上,该大楼十年来一直都没有停工过,也没有出现X施工单位工程款的现象,之前民间盛传的X的说法如今也已经被排除。是什么原因导致施工方拖延了工期呢?

按照各方推测,建设周期一拖再拖,主要原因还在于几易设计方案:从“武汉国际证券大厦”到“民生银行大厦”,从“40层”到“68层”,从“钢筋混凝土建筑”到“钢结构建筑”,从40层以上定位为“五星级酒店”到回归定位为“写字楼”……其中有专家分析,“10层以上改为钢结构、楼层加高到68层”这一重大变更是导致工期延长的最合理解释。

不断变更工程方案引发的一系列X反应,诸如民生银行大厦11层的钢结构如何与10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之间进行“对接”,修改成钢结构建筑之后大楼顶部设计如何施工,40层以上的酒店变更为写字楼后室内设计如何调整等难题也一度成为争议焦点。由于新设计中许多技术在湖北的建筑领域尚属首次,为此展开的专家论证会也不计其数。

无独有偶,因最初设计由国外机构负责,后期深化设计由国内机构担纲而延误建筑工期的北京汽车博物馆,以及因频繁改动设计方案导致预算严重超支、历时五年仍未竣工的新广州图书馆都可认作它的“患难兄弟”,但仅就工期而言,与之相比则显然是“小巫见大巫”了。

评价

编辑

意大利建筑杂志《AREA域》中文版执行主编姚京认为,这反映了一个问题,在设计之初,各方的参与和协商比较弱,这在国内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而在国外,建筑师的主导性比较强,而且一定是有一个团队,这样在开工之前,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与后期的使用效果才能经受较完备的考量。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1986/

(3)
词条目录
  1. 简介
  2. 评价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