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兰成(1906年2月28日—1981年7月25日),原名胡积蕊,别名蕊生,出生于浙江嵊县,中国现代作家。
人物生平
编辑早年经历
胡兰成于1906年2月28日出生在浙江省嵊县下北乡胡村,原名积蕊,家中七兄弟,胡兰成排行老六。1918年,胡兰成前往上虞县,拜俞傅村俞家为义父,并受其出资供养,同年,胡兰成进入浙江绍兴第五师范附属高小,次年,进入当地的浙江省立第五中学。一年后,胡兰成在表哥吴雪帆的指导下,考进杭州教会蕙兰中学,该校以英文教学程度高闻名,胡兰成进入该校的目的在于修好英文。在吴雪帆的介绍下,胡兰成与吴雪帆的好友如汪静之、马孝安、崔真吾、刘X等人交往;并且师从民国书法家周承德学习书法,先后临碑、隶、篆、章、草等帖。1925年3月,蕙兰中学分中、英文出版校刊《蕙兰》,由毕业班学生担任主编。这一年,胡兰成作为毕业班学生担任《蕙兰校刊》英文总编辑时,因稿件和顾问老师、教务主任方同源意见不合,发生争执后,临毕业前夕被开除。在杭州四年间曾拜周承德学书法,先后临魏碑、隶、篆、章、草等帖。因表哥结识汪静之等“湖畔社”诗人。期间,义父病逝后,义母继续出资帮扶胡兰成,并助他娶亲买地,前后共受俞家大约千金银元之恩。之后,胡兰成和同县唐玉凤结为夫妻。
嵊州胡兰成故居
1926年,胡兰成前往杭州邮局担任邮务生一职,三个月后,因与上司发生冲突而被开除。同年9月,胡兰成来到北京的燕京大学副校长办公室从事抄写工作,同时旁听该校课程。期间,胡兰成和周作人、陈垣、郭云观、梅兰芳、卿汝楫等人结识。1927年北伐时期,胡兰成从北京返回家乡,先后在杭州中山英文专修学校、萧山湘湖师范学校担任教师。1928年,胡兰成前往南京求职不果,在杭州蕙兰同学斯颂德斯家闲住一年。欲勾搭斯颂德妹,被请出斯家。之后,胡兰成又南下前往广西,辗转来到南宁、百色、柳州等地当中学教员。期间,妻子唐玉凤于1932年5月病故,第二年,胡兰成和全慧文结婚。
汪伪分子
1936年,广东和广西的军阀为反对蒋介石吞并地方势力而发动两广事变时,胡兰成受聘于广西第七军军长廖磊,兼办《柳州日报》,利用报刊鼓吹两广独立,这类议论对地方当局造成不利影响。两广事变平息后,胡兰成被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信传给广西军阀之一白崇禧,并受他营救。出狱后,胡兰成带领家人离开广西。期间,因胡兰成之前发表的政论文章引起各方的注意,汪精卫派系背景的报刊《中华日报》邀请他撰稿,并成为该报刊的编辑。次年,抗日战争爆发,胡兰成前往香港,担任《南华日报》的主编后,开始用“流沙”笔名撰写社论,同时,每月向汪精卫派系背景的“蔚蓝书店”提交一篇政务报告。期间,胡兰成和杜衡、穆时英、戴望舒、张光宇、路易斯等作家诗人相识。1938年12月22日,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发表“调整中日邦交根本方针之声明”,提出“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的“近卫三原则”,次日,汪精卫在《南华日报》通电响应,发表“艳电”,并发起“和平”投降运动。胡兰成得知后,积极响应“和平”投降运动的号召,并于1939年1月3日在《南华日报》发表一系列X言论,如在社会评论《战难和亦不易1:我们的郑重声明》中,胡兰成对蒋介石开除汪精卫党籍的决定持公开反对态度;在社会评论《战难和亦不易2:和与战》中,为汪精卫的X行为辩解,主张放弃抗日,并表示中国要主动选择和日本和谈时机,这引起公众广泛讨论,也引起汪精卫的重视。同年2月,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召见胡兰成,得知胡兰成生活拮据,每月仅有60元的薪水后,立即将胡兰成的薪水提升至360元港币,并附上2000元机密费。同年7月,胡兰成带领全家前往上海,受汪精卫X次接见后,担任汪精卫的秘书、《中华日报》总主笔以及社论委员会委员。次月,汪精卫召开“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胡兰成在此次大会中被选为伪中央执行委员。在这一年,胡兰成发表上百篇社会评论,在这些社论中,他为汪精卫辩解骂敌,如国民党元老吴稚晖发表攻击汪精卫的文章时,胡兰成不仅为汪精卫辩护,还用“可鄙”“嚼蛆”等辱骂性词语批驳吴稚晖;同时,胡兰成也发表自己对时局、战争形势的分析,以及他对国家命运X前途的看法,比如胡兰成认为要从世界局势出发,除了放弃抗日、与日本和谈之外,还不能过分期待英美两国的援助等。到了年底,胡兰成将所写的105篇社会评论集结成册,由汪精卫作序,取名《战难和亦不易》出版。
汪精卫看中胡兰成的才能,逐渐培养他成为派系里的骨干分子。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建立汪伪X后,胡兰成先后担任伪X行政院宣传部次长、汪伪X行政院法制局局长。转年,胡兰成于1月出任上海《国民新闻》报社长。3月胡兰成回上海,先到南京见陈公博,与池田秉烛夜谈,后到上海与张爱玲说小周事,又送侄女去杭州结婚。数月后,胡兰成随同汪伪X代表团前往日本,庆贺日本太平洋战争以及X两千六百年。三年后,汪伪X取消法制局,胡兰成改任为经济委员会特别委员。期间,在X权力倾轧中,胡兰成开始越过汪伪X的高层官员,与日本政界和军界的人物接触,并在汪伪X和日本政界、军界产生冲突时,传播反对汪伪X的文章。汪精卫得知后,于1943年底下令将其逮捕,又因日本人出面,胡兰成这才得以被释放,但也因此,胡兰成和汪伪X高层闹翻。正值政治失意时期,胡兰成和现代女作家张爱玲相识相恋,并且也受其影响,文笔逐渐文学化,遣词造句时,经常变幻出不同寻常的词句,并形成随意洒脱的文字风格。之后,胡兰成于1944年10月自办了文学性刊物《苦竹》,同年11月,胡兰成以日本人的身份来到武汉担任《大楚报》社长一职,并鼓吹武汉独立。在此期间,胡兰成移情武汉女护士周训德,并与其恋爱结合,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感情至此破裂。
战败逃亡
日本投降后,全国开始全力搜捕X,胡兰成见大势已去,在日本人的安排下,扮成日本伤兵,并乘上一艘搭载日本伤兵的船逃离武汉,前往南京、上海,又化名张嘉仪,辗转潜逃到浙江温州。范秀美陪胡兰成两人一起到了丽水,1946年1月,胡兰成用假名张嘉仪,与范秀美居于秀美娘家。原因是胡兰成和范秀美已在路上“以身相许”了。这一年,胡兰成三十九岁,范秀美四十岁。范秀美成为了胡兰成的第六任妻子。1946年2月,尚未忘情的张爱玲前往温州探望胡兰成,尽管此时胡兰成已另有新欢,但张爱玲仍然经常和胡兰成通过书信交流彼此情况,并一直寄钱接济他的生活,直到得知胡兰成在当地的淮南中学任教务主任,且无人再怀疑他的身份后,才写信彻底分手。躲避温州期间,胡兰成开始著书立说,他的代表作《山河岁月》中的大部分文章就写于此时。
新中国成立后,胡兰成担心自己的X身份被识破,又前往香港,和“新儒家”代表之一唐君毅相识,并在此后一直保持联系。之后,胡兰成经人资助来到日本,并在此经日本朋友介绍,在日本报刊担任编辑,从事撰写文章工作,期间,胡兰成和X吴四宝遗孀佘爱珍结为夫妻。佘爱珍在当地开设酒吧维持家庭经济开支,胡兰成就专心著书,并于1954年在日本清水市西北印刷所出版《山河岁月》,五年后,又出版《今生今世》。1958年,张爱玲来信借书,胡兰成回信两书不存并附近照。胡兰成将《今生今世》上卷寄美国,张爱玲回最后一信。
前往台湾
1974年,胡兰成前往台湾担任文化学院的教授一职,并在华冈开设“华学科学与哲学”。胡兰成于1975年5月删改《山河岁月》一部分内容,并由台湾远景出版社出版该书。但是,由于余光中写了《山河岁月话渔樵》批驳胡兰成的人品,胡兰成的X身份被重新揭发,这在中国台湾文化界及整个台湾地区都引起轩然X,许多文人学者对胡兰成的人品和文章都进行了严厉批评。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六个月后,台湾“警总”下令查禁该书。1976年7月,对胡兰成的X之声始终没有停息,胡兰成不得不离开文化学院教职。之后,胡兰成居住在作家朱西宁的隔壁,化名李磐,潜心创作《禅是一枝花》,并且,为朱西宁女儿朱天文、朱天心等信服他的台湾青年讲经论道。1976年11月8日,胡兰成被迫离开台湾回去日本后,通信鼓励之前听他讲学的台湾青年,包括朱天文等人在内的台湾青年于1977年4月成立“三三”集刊,并将胡兰成视为精神X。这批台湾青年贯彻胡兰成的文化思想,主张复兴中华文化、遵行X主义、批驳乡土文学、完成“伐共X”。
晚年生活
晚年时期,胡兰成在日本定居,并陆续出版中文著作《中国的礼乐风景》《中国文学史话》《今日何日兮》等,以及日文著作《自然学》《X新书》《心经随喜》《道机与禅机》《寄日本人书》《天与人际》等。
1981年7月25日,胡兰成在日本福生市逝世,并被安葬于日本清岩院,墓碑正面刻有“幽兰”二字,侧面刻有“胡兰成居士”五字,背面则是记载了胡兰成生平的碑文。
家族成员
编辑
人物 |
说明 |
胡秀铭 |
胡兰成的父亲,与前妻密氏生二子,与胡兰成的母亲吴X生五子。1925年9月,胡秀铭逝世,享年58岁 |
吴X |
胡兰成的母亲 |
胡积润 |
胡兰成的大哥 |
胡积忠 |
胡兰成的二哥 |
胡积义 |
胡兰成的三哥,生女胡青芸 |
胡梦生 |
胡兰成的四哥 |
胡怀生 |
胡兰成的五哥 |
胡周有 |
胡兰成的幼弟 |
胡青芸 |
胡兰成的侄女,父亲去世后,由于受到继母X,在祖母吴X家居住,并替祖母和胡兰成操持管家。胡兰成逃亡日本后,胡青芸替他将遗留的子女抚养成人 |
(参考文献:)
婚恋关系
唐玉凤
胡兰成发妻。唐玉凤是棠溪人(即浙江余姚市四明山镇),于1923年夏天和胡兰成商议婚事。1925年10月,胡兰成和唐玉凤结婚,婚后生子胡启。七年后,唐玉凤于病逝。
全慧文
胡兰成继室。1933年,胡兰成和全慧文结婚,婚后生子胡宁生、胡纪元,生女胡小芸、胡先知等四个孩子。后因患上精神病而病逝。
胡兰成和全慧文的合影
全慧文墓
应瑛娣
胡兰成从南京转调到上海工作,和年仅15岁的舞女应瑛娣相识相恋,并在一家旅馆X。后来,因侄女胡青芸的要求,胡兰成带着应瑛娣回家,和已经患病的全慧文共同生活。之后,胡兰成和张爱玲相识,因张爱玲不愿妾,胡兰成于1945年5月26日在上海《申报》登报,与应瑛娣离婚。
张爱玲
胡兰成于1944年来到上海,并在文友苏青主办的《天地》杂志上刊登的《X》一文中,认识作者张爱玲的名字。当时,张爱玲的才华在沪上文坛较为出众,由于欣赏张爱玲的才华,胡兰成向苏青打听张爱玲其人,并于同年2月3日前往张爱玲住处,和她相识,很快,就向她表达自己的倾慕。胡兰成在南京已有家室,每次回南京探亲后,都会来到张爱玲的住处,与她谈艺论文。相处之下,张爱玲对胡兰成也逐渐倾心。张爱玲向胡兰成表示她不会做妾,为了维持双方的情谊,胡兰成和妻子应瑛娣离婚,并和张爱玲秘密结婚。由于胡兰成担心时局将变,恐自己的身份会连累张爱玲,所以两人并未举办婚礼仪式,只写婚书为定。在此期间,胡兰成于同年10月自办了文学性刊物《苦竹》,并且,他的文笔也受到张爱玲的影响,逐渐文学化,遣词造句时,经常变幻出不同寻常的词句,并形成随意洒脱的文字风格。同年11月,胡兰成以日本人的身份来到武汉担任《大楚报》社长一职,并鼓吹武汉独立。此时,胡兰成和张爱玲分居两地,并在武汉喜欢上一个叫周训德的女护士,且很快发展到谈婚论嫁的程度。至此,胡兰成和张爱玲的爱情出现裂痕。1946年,胡兰成于浙江温州避祸,张爱玲来温州探望他,但见他身边已有范秀美,所以死心独自回家。但是,之后,张爱玲仍旧经常与胡兰成互通书信,并用自己的稿费接济胡兰成的生活,在得知他没有危险后,张爱玲写信与他正式分手,并附上30万元的稿费寄给胡兰成。
张爱玲像
周训德
1945年,胡兰成在武汉汉阳医院时,和17岁女护士周训德相识相爱,后胡兰成因要四处逃亡,将其舍弃。
范秀美
范秀美是胡兰成同学斯颂德的庶母,与已逝的斯家老爷生有一女。胡兰成在躲避追捕时,曾前往斯颂德家中避难,斯家人安排胡兰成前往温州范秀美娘家避难,并由范秀美相送。在途中,胡兰成和范秀美相恋,未到温州,就已夫妻相称。
一枝
1951年3月,胡兰成前往日本东京后,借住在一户人家中,并与当家主妇一枝偷情,前后持续三年时间。
佘爱珍
佘爱珍年少混迹黑社会,嫁给X人物吴四宝后,加入汪伪特工组织76号,擅长使双枪和拘捕审讯女犯人,人称“76号女魔头”。吴四宝因胡兰成的才华颇为尊敬他,胡兰成和吴四宝来往后,与吴四宝所谈不多,但对佘爱珍颇为上心。吴四宝被刺杀后,胡兰成一边追求佘爱珍,一边向佘爱珍承诺会替他报仇,但佘爱珍并不信任他,也没有答应他的追求。日本战败投降后,佘爱珍和胡兰成先后逃亡到香港、日本后,于1954年3月在日本结为夫妇。
胡兰成与佘爱珍
社交关系
汪精卫
因欣赏胡兰成的才华而提拔他,让他在汪伪X中施展政治抱负。后因胡兰成越过他,和日本政界、军界人物来往,而下令逮捕胡兰成,至此,二人彻底闹翻。
唐君毅
1949年春,唐君毅抵达香港,和钱穆等人合办新亚学院。胡兰成在深感局势于己不利时,前往香港,与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唐君毅相识。此后,胡兰成自1950年去了日本后,直到1974年,唐君毅也始终和他保持通信往来。
朱西宁
胡兰成前往台湾任教后,和作家朱西宁相识。1977年4月,朱天文等人成立的“三三”集刊,胡兰成是精神X,朱西宁就是他们的背后支持者。
主要作品
编辑书籍作品
封面 |
作品 |
时间 |
出版社 |
| 《中日问题与世界问题》 |
1945年3月 |
新评论丛刊 |
- |
《文明的传统》 |
1945年4月 |
新评论丛刊 |
- |
《中国人的声音》 |
1945年5月 |
新评论丛刊 |
| 《山河岁月》 |
1954年 |
日本清水市西北印刷所 |
| 《今生今世》 |
1959年 |
日本清水市西北印刷所 |
- |
《心经随喜》(日文版) |
1967年 |
梅田开拓缝印 |
- |
《X新书》(日文版) |
1968年 |
东京新闻出版社 |
- |
《自然学》(日文版) |
1972年 |
梅田开拓缝印 |
| 《禅是一只花》 |
1979年 |
中国台湾三X坊印刷出版 |
| 《中国的礼乐风景》 |
1979年 |
中国台湾三X坊印刷出版 |
| 《中国文学史话》 |
1980年 |
中国台湾三X坊印刷出版 |
- |
《道机与禅机》 |
1981年 |
花耀社 |
| 《今日何日兮》 |
1981年 |
中国台湾三X坊印刷 |
- |
《华学科学与哲学》 |
2013年 |
中国长安出版社 |
(参考资料:)
创作特点
编辑美学风格
胡兰成擅长以抒情笔法谈论中外历史,展现出温和细腻的美学风格。比如在《山河岁月》中提到,相比唐朝的“繁华”之美,宋朝的美平正简易,拥有比唐朝更加举重若轻的地位,胡兰成认为“读宋诗,只觉更有一种平民的贵气”,通篇文字通透委婉,谈论中国历史时,在字里行间流动着世俗的温暖,展现了抒情的散文之美。
叙事特色
胡兰成擅长运用飘逸洒脱的笔锋,抒情达意,写景状物,其笔下创作的事物多是来源于浮想联翩,比如《山河岁月》中,胡兰成将蝉声比喻成“道路漫漫”,当行人听到蝉声时,想的是闺中人对自己的想念。在句子的起承转合间,没有交代和过渡,跳跃的联想显得出其不意,故此,他的文字常常给人把握不定之感。胡兰成擅长文白交杂的叙事语言,有意化用古人意境,在白话文中夹杂文言成分,比如《山河岁月》中,胡兰成写道:“谁家的事都像中华民国的江山,从来霸图残照中,樵苏一叹,舟子再泣,但东南之地,今天亦仍是白虹贯日的岁月。”
女性形象
胡兰成的情史丰富,在创作过程中,他也将自己的情史写入作品,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在自传散文集《今生今世》中,胡兰成就塑造了包括妓女、女流氓、寡妇、有妇之夫、大家闺秀等在内的女性形象,也说明了这些女性和他X悱恻的情感关系,其中,现代作家张爱玲也出现在《今生今世》中。
人物思想
编辑文化观
胡兰成认为在资本主义时代时,西方文明比东方文明的成就更多,但是,从整个时代长河来看,东方文明的成就比西方文明的成就更大。因此,胡兰成认为中国文明是世上最好的文明形态,在《山河岁月》中,胡兰成写道:”中国是向来就比西洋好,现在亦仍比西洋好,将来还要使全世界皆来生在文明里。”胡兰成也主张格物致知,在《革命要诗与学问》中,胡兰成写道:“大自然的息有如微风吹动,即于事物而感得之。”要想亲近大自然,就要深入了解和感受它,而人如果要探求事物的原理,就要深入了解事物,并从中获得感受和智慧。
文学观
胡兰成主张文白相间的文字风格,运用清淡的文字,展示中国文字之美。比如在创作中,胡兰成就喜用“好”“清”“欢”等词,对于“清”字,胡兰成也用其组成不同的词语,如“清安”“清嘉”“清顺”“清平”等,通过这些清新柔婉的语言文字,给人以山水田园式的感受。胡兰成追求无拘束的创作X,文思曲折环绕,在《今生今世》中,胡兰成就曾写道:“我是受过思想训练的人,对凡百东西皆要在理论上通过了才能承认。我给爱玲看我的论文呢,她却说这样X严密,不如解散的好,我亦果然把来解散了,驱使万物如军队,原来不如让万物卸甲归田,一路有言笑。”此后,胡兰成的文章就展现出随性洒脱的风格。
政治观
胡兰成主张积极入世,对政治始终念念不忘。汪伪X建立后,胡兰成自觉不受重视,就越过高层和日本政界、军界接触;和汪精卫闹翻后,也在谋划东山再起;即使晚年时期,因X身份被揭露,他不得不放弃台湾教职返回日本,也仍然以通信的方式鼓励服膺他的台湾青年参与政治。因此,不管在何时何地,胡兰成都没有放弃过追求政治。胡兰成毫不掩饰自己的亲日思想,在《今生今世》在,胡兰成写道:“我对日本,总是共患难之情”“我在日本,好像是在亲戚家做客”。
人物评价
编辑中国当代作家余光中对于胡兰成对于胡兰成的文字才能,褒贬不一,他认为“胡兰成于中国文字,锻炼颇见功夫,句法开阖,吞吐转折回旋,都轻松自如。遣词用字,每每别出心裁,与众不同。”但是,余光中也认为,胡兰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只见精华,未见糟粕,全盘肯定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态度,也让他的博学变成了短处。对此,余光中评价说:“胡先生在书中(《山河岁月》一再强调‘知性的指导’,可是在自己立论时,又摆脱不了X情绪的束缚。本质上说来,胡先生学高于识,时一位复古的保守分子。”而对于胡兰成的亲日思想,余光中直接怒斥说:“胡先生以前做错了一件事,现在非但不深感自歉疚,反图将错就错,妄发议论,歪曲历史,为自己文过饰非,一错再错,岂能望人一恕再恕?”
对于胡兰成的文采,学者王德威评价:“胡兰成的文采甜腻妩媚,所思所见,克有别于‘感时忧国’的文学正统。他的抒情史观,其实上溯周作人、废名、沈从文的一脉,不应小觑。”
对于胡兰成的人品性格,评论家江弱水评价:“他的不守节,在私人生活上也暴露无遗。《今生今世》的胡兰成,时中国文学中难得一见的唐璜式人物。他对女性,情虽不伪,却也不专。”“他自认为是一位‘永结无情契’的高人,旁人看来,到底只是个朝秦暮楚的荡子。”
趣闻轶事
编辑民国“书法家”
胡兰成崇拜康有为的书法,且书法较为了得。不过,他的书法家名声,是在他X日本后,依靠日本名人推荐,才逐渐被世人得知。曾经,日本梅田开拓筵曾为其出版过《胡兰成之书》,这是如今可以看到的X一部集结出版的胡兰成书法,在本书,胡兰成的好友保田与重郎为其作序,并提到川端康成对胡兰成的书法持肯定态度,并评价说:“于书法今人远不如古人;日本人究竟不如中国人。当今如胡兰成的书法,日本人谁也比不上。”这是将胡兰成推崇为民国大书法家的理由之一,但川端康成的原文究竟如何,其实并不清楚。
衍生作品
编辑1990年11月23日,由严浩执导,三毛和严浩编剧,林青霞、秦汉、张曼玉等人主演的电影《滚滚红尘》上映。该影片影射了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感情纠葛。
《滚滚红尘》剧照
2010年,由X所作的人物传记《胡兰成传》出版,书中记录还原了胡兰成和张爱玲的感情经历。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余斌著. 张爱玲传[M]. 2007: 484-495.
[2]X. 胡兰成传.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2010年: 1-285.
[3]郑绩著. 浙江现代文坛点将录[M]. 2014: 276-285.
[4]落尘. 繁华背后尽苍凉 张爱玲传. 2021: 236-250.
[5]江红著. 日以作夜[M]. 2005: 19-29.
[6]余光中. 青青边愁. 2014: 260-268.
[7]秦贤次. 谎言与真相——胡兰成生平考释[J]. 新文学史料, 2011
[8]X. 《胡兰成传》.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2010年8月1日: 275页. 9787538548853.
[9]胡兰成的一生.嵊州新闻网. [2023-12-31].
[10]落尘. 繁华背后尽苍凉 张爱玲传. 2021: 227-250.
[11]X成. 胡兰成的今生今世. 2006: 1-329.
[12]刘川鄂著. 张爱玲传. 2020: 206-213.
[13]胡兰成的一生. 嵊州新闻网. [2024-01-08].
[14]季锐凡著. 张爱玲 花自飘零[M]. 南昌: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8.10: 154-155. 978-7-5500-2974-3. (3)
[15]李婍著. 张爱玲 胭脂含泪海上花[M]. 上海: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21.08: 229. 978-7-5671-4278-7. (2)
[16]金进著. 冷战与华语语系文学研究[M]. 2019: 140-158.
[17]落尘. 繁华背后尽苍凉 张爱玲传. 2021: 231-250.
[18]《南方周末》编. 父亲的滋味. 2012: 69-77.
[19]陶雅慧著. 细品民国十大才女. 2015: 318-322.
[20]王峰. 胡兰成与唐君毅的交往. 读书, 2013
[21]华学科学与哲学.豆瓣读书. [2024-01-11].
[22]X成. 《胡兰成的今生今世》. 团结出版社, 2006
[23]徐红萍. 那一程山水——沉淀在历史长流中的《山河岁月》[J]. 观察与思考, 2006
[24]苏瑗. 胡兰成的“女人缘”[J]. 文学X谈, 2012
[25]黄德海著. 若将飞而未翔[M]. 2015: 128-141.
[26]温娴. 其人可废__其才当惜——论旧式文人胡兰成[J]. 大众文艺, 2010
[27]江弱水. 抽丝织锦[M]. 2001: 157-166.
[28]古远清著. 余光中:诗书人生[M]. 2008: 208-213.
[29]闵生裕著. 书香醉我[M]. 2010: 90-93.
[30]李大兴著. 在生命这袭华袍背后[M]. 2017: 199-205.
[31]滚滚红尘 滚滚红尘 (1990).豆瓣电影. [2023-07-16].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