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泾波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傅泾波(1900年—1988年),别名菲力傅,出生于北京,满清贵族后人。傅泾波出生于满族正红旗的一个贵族之家,傅家祖上是满族正红旗。傅泾波是家中的长孙,深得宠爱。6岁时,便被祖父带到朝中觐见过慈禧太后。傅泾波的另一个名字“永清”,就是慈禧太后起的,意思是“永远清洁”或“永远忠于清朝”。1918年,18岁的傅泾波陪同信仰上帝的父亲傅瑞卿到天津参加全国基督教青年大会,为在大会上司徒雷登的演讲以及其人格...

傅泾波(1900年—1988年),别名菲力傅,出生于北京,满清X后人。

人物生平

编辑

早年经历

傅泾波出生于满族正红旗的一个X之家,傅家祖上是满族正红旗。傅泾波是家中的长孙,深得宠爱。6岁时,便被祖父带到朝中觐见过慈禧太后。傅泾波的另一个名字“永清”,就是慈禧太后起的,意思是“永远清洁”或“永远忠于清朝”。

追随司徒雷登

1918年,18岁的傅泾波陪同信仰上帝的父亲傅瑞卿到天津参加全国基督教青年大会,为在大会上司徒雷登的演讲以及其人格魅力所感染,傅泾波后来从北京大学转学到燕京大学,一边读书,一边帮助司徒雷登工作,成为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的私人秘书和助手。

傅泾波

傅泾波一家与司徒雷登

信仰基督教

19X,傅泾波受司徒雷登洗礼,正式成为一名基督徒;两年后,傅泾波的婚礼,也是司徒雷登做的主婚人。两人的关系已远远超过一般的师生关系,特别是当司徒雷登的母亲和妻子相继去世、X的儿子又回美国后,傅泾波成了他X的亲人。

为燕京大学筹款

19X,傅泾波为了帮助司徒雷登创办燕京大学,打开教育局面,在崇文门内盔甲厂(燕京大学迁址燕园之前的旧址)的住宅内,安排了12人参加的晚宴,出席者包括蔡元培、蒋梦麟、周贻春等当时最负盛名的学者和X大学的校长,这令司徒雷登惊喜不已。  

傅泾波

司徒雷登与他的燕京大学

司徒雷登觉得傅泾波“好像从他世代都是高官的祖先那里继承了一种政治上的才智,他生来就有一种通晓X心理学的本能”。这种发现让司徒雷登对傅泾波青眼有加。  

在那次聚会之后的不久,司徒雷登跟傅泾波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把燕京大学办成一所中国化的大学,一所生根于中国、为中国服务、有中国人管理和支持的大学,而不是沿袭传统教会大学的模式。 

1923年,为了新成立的燕京大学,傅泾波常陪同司徒雷登到处筹款,他们一起到东北拜访过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还拜访过段祺瑞、孙传芳、韩复榘以及宋哲元、冯玉祥等。

被日军X

“七七”事变后,司徒雷登被日军逮捕,傅泾波作为司徒雷登的助手,也被X在家里不许出门,还要时常被日本宪兵队叫去接受讯问。1945年7月4日,已濒于溃败的日本方面终于允许傅泾波探望司徒雷登,傅泾波也是被囚禁了3年多的司徒雷登见到的X个“外人”,此后,傅泾波一直探望司徒雷登,直到1945年8月17日,被监禁了3年零8个月又10天的司徒雷登重获X。

参加抗战胜利大会

1945年9月16日,傅泾波陪同司徒雷登去重庆参加抗战胜利大会,在那里,他们见到了毛X。几天后,毛X和X请傅泾波与司徒雷登一起吃饭。

劝司徒雷登拜访蒋介石

1946年,在由美国返回中国时,傅泾波劝司徒雷登在南京停留时拜访一下他的老朋友蒋介石,司徒雷登接受了这个建议,结果也改变了他后来的人生道路——在蒋氏夫妇的介绍下,司徒雷登见到了作为美国总统私人代表、负责调停国共两党纠纷的马歇尔。他对中国的深入了解以及与各派政治人物的熟悉程度给马歇尔留下了深刻印象。

担任私人顾问

1946年7月,经马歇尔推荐,美国X决定任命司徒雷登为驻华大使,接替已于1945年11月离职的赫尔利。傅泾波以“私人顾问”的名义,在大使馆协助司徒雷登的工作。

与X会面

1949年,南京解放后,傅泾波代表司徒雷登于5月7日与南京市X外国侨民事务处处长X见面。X是傅泾波在燕京大学的同班同学。傅泾波按照司徒雷登的面授,将事先准备好的一番话倾倒出来:一年多来,司徒雷登渐渐了解了自己过去对国民党认识的错误,美国现在已经停止援助蒋介石了。

傅泾波说:“因此,我们是不能过分责备司徒雷登的。”X只是听着,没有作出什么表示。接着,傅泾波又按司徒雷登的授意,主动谈起了《中美商约》。傅说:“司徒大使说,中美两国之间,过去所签订的《中美商约》可以加以修改。”

傅泾波继续说:“此次国民党撤退以前,何应钦希望司徒雷登迁往广州,他却决定留在南京不走,目的就是希望有机会同X方面接触,建立联系,这点已经获得艾奇逊国务卿的同意。他得知你来到南京的消息非常高兴,很盼望与你见面,见面的时间、地点,都可由你定。”

“现在是美国对华政策的改变时期,能在老校长手中完成,较换一个新人好一些。”傅泾波向X转达了司徒雷登想继续当大使,及与X方面交涉的愿望,特别强调了司徒雷登的诚意,说:“为了促进中美外交关系,老校长便按下贵军进入其私宅及其他的事,都不提了。”

听傅泾波说起“入宅事件”,X不紧不慢地说:“美国援蒋政策造成中国人民损失重大,创痛极深。现在美国尚未放下屠刀,何能期望人民恢复好感?空言无补,需要美国首先做更多有益于中国人民的事,才能逐步取得中国人民的谅解。至于司徒雷登,他是美国派驻国民党XX的外交使节,人民X不承认他的‘大使’身份。会见的事嘛,考虑以后再说。”

X语气虽然平和,分量却不轻。谈话结束,傅泾波就悻悻然地离开了。

后来,司徒雷登又两次派傅泾波与X密谈。傅泾波告诉X,在司徒雷登安排下,美国舰队已于5月21日撤离青岛,以后解放军打到哪里,美国军舰就从哪里撤走。

建议司徒雷登打破僵局

南京解放后,傅泾波当时极力建议司徒雷登“先斩后奏”,先到北京与X领导人见面、打破僵局造成既成事实。但司徒雷登还是决定暂缓北上,等候国务卿艾奇逊的意见再做决定。

离开中国

1949年8月2日,傅泾波与司徒雷登一起,乘坐使馆一架小飞机离开南京。

晚年逝世

编辑

完成遗愿

1962年9月,在司徒雷登临终之前,他给傅泾波留下了两个遗愿:一是将当年X送他的一只明代彩绘花瓶送还中国;二是将他的骨灰送回中国,安葬在燕京大学的校园内。为了在有生之年完成司徒雷登嘱托,傅泾波曾多次向中国驻美大使馆陈述司徒雷登的遗愿。  

傅泾波

傅泾波(右)父子与司徒雷登在美国合影

1973年,应X的秘密邀请,傅泾波重返中国,在北京住了10个月。1984年,傅泾波再次回国访问,见到了X,傅泾波两次都提出司徒雷登的骨灰安葬事宜,但都没有得到明确答复。

1986年,傅泾波再次托中国驻美大使韩叙转交一信给X,其中提到骨灰安葬和将1946年X送给司徒雷登的一只花瓶归还中国这两件事。两件事都是司徒雷登生前的愿望。

1986年8月,傅泾波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公函,公函称:经过有关部门协商,并报X中央书记处批准,同意司徒雷登的骨灰以原燕京大学校长名义安葬于未名湖畔的临湖轩;其时傅泾波已经86岁高龄,身体欠佳,加上需要一段时间设计和加工墓碑,他决定次年5月将司徒雷登的骨灰送回北京。但其间事情起了变化;11月,他写信给朋友说,北京大学有人反对此事。1987年4月,驻美大使馆正式通知傅泾波,骨灰安放仪式暂缓办理。

1986年,傅泾波在给燕京大学校友林孟熹的信中谈到司徒雷登的遗愿时说,“我年迈苍苍,精神与物质力量接近末日,自然努力应付,但时间多少唯天晓得,所以常想到吾弟应代我负起这十字架。”

遗憾逝世

1988年,傅泾波在美国去世,其儿孙继续为完成司徒雷登的遗愿奔走。

傅泾波去世10年之后,中美关系渐渐打破了僵局。1997年江X访美和19X克林顿访华,将中美关系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司徒雷登的骨灰安放一事终于也有了新进展。

1999年初,北大表示可以“低调”安葬司徒雷登骨灰,不料当年5月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到美国轰炸,中美关系骤然紧张,回葬计划再次搁浅。又经过近10年斡旋周折,2008年,司徒雷登的骨灰终于在中国入土为安——不是在燕园,而是在他出生的地方:杭州西湖畔。

人物影响

编辑

由于傅泾波和司徒雷登的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一生的经历极其复杂,各个时期不同营垒的政坛重要人物,包括北洋军阀、伪满、民国X、X、汪伪X等等他都有过来往。这让他成为研究近代史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傅泾波

傅泾波(右)与司徒雷登、白崇禧(左)合影

旅加拿大学者林孟熹则这样说:“傅泾波是对司徒一生最具影响力的人,也是对司徒帮助最大的人。不理解傅泾波就无法理解司徒……”正是在傅泾波的协助下,司徒雷登将燕京大学建成中国X大学。傅泾波与司徒雷登之间也成就一段亦师亦友、情同父子的感情。  

人物关系

编辑

家庭成员

关系

名称

简介

父亲

傅瑞卿

早年在清廷做事,后来弃政从商,并改信基督教

妻子

刘卓汉

数学老师

长女

傅铎若

画家、雕塑家

X

傅海澜

20世纪70至80年代,傅海澜担任了当时活跃在华盛顿地区的三个华人组织——华人社区中心、美籍亚裔两百年公司及全美华人协会华盛顿分会的领导工作

幼子

傅履仁

美国首位华裔将军、百人会前任会长,2010年在美国马里兰州国家海军医疗中心逝世,享年75岁

儿媳

宗毓珍

X华裔主持人宗毓华的姐姐

特殊关系

关系

名称

简介

好友、师徒、同事、战友

司徒雷登

前美国驻华大使、传教士、教育家、燕京大学创始人和主要X,1876年出生于杭州耶稣堂弄,他一生中在中国生活了半个世纪,1949年离开中国,1962年去世于美国华盛顿,2008年11月归葬杭州西郊安贤园

影视形象

编辑

时间

名称

类型

饰演者

剧照

2009

《X大业》

电影

X征

傅泾波

20X

《破晓东方》

电视剧

刘秀

傅泾波

人物评价

编辑

傅泾波出身于清X家庭,性格早熟而交往庞杂,一生在各种政治势力之间折冲周旋。司徒雷登出任驻华大使的时候,傅泾波既不是美国人,也不是美国大使馆的雇员,他的工资由司徒雷登私人支付,却对司徒雷登有莫大的影响力,外界将他视作司徒雷登的私人顾问。( 新民周刊评)

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关于傅泾波的资料保留下来的极少极少,这让他成了一个谜一样的人物。 (《X与法制时报》评)

就像司徒雷登深深地影响了傅泾波一样,傅泾波也深深地影响了司徒雷登。在傅泾波的影响下,司徒雷登在中国社会中成了一个中国通。  (《X与法制时报》评)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北大图书馆举办“心系华夏——美国大华府的华人”傅海澜珍藏图片展.北京大学新闻网. [2024-04-12].

[2]司徒雷登魂归杭州幕后.光明网. [2024-04-12].

[3]从传教士到教育家到外交家 真实的司徒雷登.北京大学新闻网. [2024-04-12].

[4]无处安葬的中国情缘.光明网. [2024-04-12].

[5]司徒雷登回来了.新浪网. [2024-04-12].

[6]司徒雷登亲手为燕京大学定下校训.凤凰网. [2024-04-13].

[7]《建党伟业》15日上映 请观众先做套预习题(图).新浪娱乐. [2024-04-12].

[8]司徒雷登晚年生活:半身不遂 政治上遭打击.新浪网. [2024-04-13].

[9]由傅泾波后人寻根说起.中国侨网. [2024-04-12].

[10]为给燕京大学筹款 司徒雷登甚至得了神经性的消化不良症.凤凰网. [2024-04-12].

[11]傅海澜女士向北京大学图书馆捐赠司徒雷登文献.北京大学新闻网. [2024-04-13].

[12]1948年司徒雷登返美前,曾连写三封信给X.北京日报官方头条号. [2024-04-13].

[13]美国首位华裔将军傅履仁:他让司徒雷登魂归杭州——中新网.中国新闻网. [2023-11-29].

[14]傅泾波:追随司徒雷登逾半生.X与法制网. [2024-04-12].

[15]傅泾波:人生知己应如是.北京大学新闻网. [2024-04-12].

[16]傅铎若个人回顾展:中西方美学的碰撞与交流.新浪财经. [2024-04-12].

[17]美国首位华裔陆军将军傅履仁逝世——中新网.中国新闻网. [2024-04-13].

[18]党史知识|1949年南京解放后,美国驻国民党X大使司徒雷登 为什么没有随国民党X南迁?.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 [2024-04-13].

[19]真实的司徒雷登 他曾是燕京大学的灵魂.北京大学新闻网. [2024-04-13].

[20]“杭州伢儿”司徒雷登出生后学会的X门语言就是杭州话.杭州网. [2024-04-13].

[21]《X大业》举行首映明星脸与历史脸对比(图)(3).新X性. [2024-04-13].

[22]《破晓东方》讲述上海往事,刘秀还原历史名人“傅泾波”.北京青年报官方网易订阅号. [2024-04-13].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1996/

(16)
词条目录
  1. 人物生平
  2. 早年经历
  3. 追随司徒雷登
  4. 信仰基督教
  5. 为燕京大学筹款
  6. 被日军软禁
  7. 参加抗战胜利大会
  8. 劝司徒雷登拜访蒋介石
  9. 担任私人顾问
  10. 与黄华会面
  11. 建议司徒雷登打破僵局
  12. 离开中国
  13. 晚年逝世
  14. 完成遗愿
  15. 遗憾逝世
  16. 人物影响
  17. 人物关系
  18. 家庭成员
  19. 特殊关系
  20. 影视形象
  21. 人物评价
  22.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