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称由来
- 2 历史沿革
- ▪ 汉末乱世
- ▪ 三国分立
- ▪ 蜀汉孙吴抗曹魏
- ▪ 三国势衰
- ▪ 蜀汉灭亡
- ▪ 时期结束
- 3 各国疆域
- ▪ 曹魏
- ▪ 蜀汉
- ▪ 孙吴
- 4 各国人口
- ▪ 曹魏
- ▪ 蜀汉
- ▪ 孙吴
- 5 政治
- ▪ 中央官制
- ▪ 地方官制
- ▪ 选官制度
- 6 军事
- ▪ 曹魏
- ▪ 蜀汉
- ▪ 孙吴
- 7 法律
- 8 外交
- ▪ 三国之间
- ▪ 与北方
- ▪ 与西域
- ▪ 与东亚
- ▪ 与南洋
- 9 经济
- ▪ 赋役
- ▪ 农业
- ▪ 手工业
- ▪ 治盐业
- ▪ 冶铁业
- ▪ 丝织业
- ▪ 纺布业
- ▪ 造船业
三国(2X—280年),是中国历史X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孙吴三个主要X,又称为三国时期。共经历六十一年。
名称由来
编辑东汉末年,朝局不稳,军阀纷纷割据称雄。赤壁之战后,形成了曹操、孙权、刘备三大势力并立的局面。曹魏黄初元年(2X),曹丕代汉称帝,建立曹魏X。次年四月,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X。孙权虽暂时称藩曹魏,但实际上割据江东,成为独立于曹魏、蜀汉的第三个X,而三国鼎立的基本雏形已经形成。曹魏太和三年(229年),孙权称帝,建立东吴X,三国鼎立正式形成,史称三国时期。曹魏景元四年(263年),曹魏灭蜀汉,咸熙二年(265年),晋武帝司马炎代曹魏称帝,建立西晋,晋咸宁六年(280年),孙吴被灭国,三国时期结束,前后历时六十一年。。
历史沿革
编辑汉末乱世
东汉末年,以外戚与宦官为首的两大势力相互争权,朝廷党争不断,政治X,天灾频发。中平元年(184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X——黄巾X,X被X后,各地仍不时发生民变。中平五年(188年),东汉朝廷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防范农民X,改部分地区的刺史为州牧,选亲信的宗室大臣担任,授予他们一州的军政大权。同时,为了加强对京都洛阳的守卫,组建了一支守护京师的新军,即“西园八校尉”,其中,袁绍为中军校尉、副统帅,曹操则为八校尉之一的典军校尉。
但任命州牧执掌地方军政的举措非但没有加强中央X,反而给各州牧创造了X割据、独霸一方的条件。其他未成为刺史和郡太守如长沙郡守孙坚、南阳郡守袁术等也纷纷效仿,乘机扩张势力。汉灵帝离世后,宦官势力和外戚势力在斗争中两败俱伤,而并州牧董卓则于永汉元年(189年)另立汉献王,控制了朝廷。初平元年(190年),东汉官宦出身的袁绍、袁术、曹操等组成同盟军X董卓。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司徒王允设计杀死。但在此期间,地方割据势力并起,刘表、袁绍、袁术、刘备、曹操、孙坚等势力不断壮大,多不再听命中央。
各割据势力为争夺势力范围相互攻伐,于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后,形成了以曹操、刘备以及孙坚之子孙权为首的三股较强大势力鼎立的局面。其中,曹操在参与X黄巾军后,据兖州精编了青州兵,在董卓之乱时,又征徐州,败吕布,势力扩张。建安元年(196年),被董卓挟持到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汉献帝东归洛阳,曹操率兵迎接汉献帝,并于建安三年(196年)将汉献帝至许都(今河南省许昌市)。此后,他手握朝廷大权,以天子名义征战四方,接连消灭袁绍、袁术、吕布、刘表、韩遂等势力,降服南乌桓、鲜卑等族,统一中国北方,以丞相、魏王之名治理中原地区。
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室宗亲刘备则以匡扶汉室之名,和义弟关羽、张飞先后依附于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历任豫州刺史、徐州牧、豫州牧、左将军等职,并礼聘了诸葛亮为谋士,据荆州发展壮大,夺占了武陵、长沙、桂阳、零陵、益州、汉中等地,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晋位汉中王。
原为长沙郡太守的孙坚,在初平三年(192年)与荆州牧刘表作战时战死,长子孙策追随袁术,在淮南扩展势力。在袁术想要自立时,孙策与之脱离关系,并于建安元年(196年)被汉献帝任命为讨逆将军,封为孙吴侯。建安四年(199年),袁术病死,孙策兼并了袁术余部,又征伐江夏,劝降了豫章太守华歆,实力迅速壮大。建安五年(200年)孙策在打猎途中被暗杀去世,孙策的弟弟孙权在张昭、周瑜、程普等人辅佐下统领孙策旧部,在江东称雄。
三国分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乘刘备与曹操作战之机,派吕蒙偷袭江陵,擒杀关羽,全据荆州。建安二十五年(2X)正月,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继任魏王之位。同年十一月,曹丕X汉献帝禅位,登基称帝,X号为曹魏,史称曹魏。此后,刘备以汉献帝已遇害为名为其发丧,并于次年在成都(今四川成都)以汉朝宗室的身份称帝,宣布继承汉朝法统,仍以“汉”为国号,史称蜀汉。
曹魏黄初二年(公元2X)七月,刘备亲自率大军X孙权,孙权求和不成,一边派兵迎击蜀汉军,一边主动向曹魏称臣,被曹丕封为孙吴王、大将军持使节督交州,领荆州牧。黄初三年(2X),孙权大败蜀汉军,但不愿兑现遣长子孙登入曹魏为质的承诺,并于当年十月叛离曹魏。曹丕出兵攻打孙权,一路攻至江陵,虽因遇到疫疾等原因最终退兵言和,但曹魏与孙权就此交恶。黄初四年(223年),兵败后退守白帝城的蜀汉国皇帝刘备离世,太子刘禅即位,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辅政大臣。在此前后,蜀汉南中地区各郡集体叛乱,蜀汉遂与孙权重结联盟,恢复了友好关系,以集中力量处理南中地区的叛乱。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离世,孙权趁机势力北进。而蜀汉也平定了南中之乱,对内治理上也纲纪粗定,夷汉相安。曹魏太和元年(227年)。蜀汉开始筹划北伐曹魏。太和二年(228年),曹魏在街亭大败蜀汉军,同年十二月,蜀汉兵指陈仓,因粮尽而还。太和三年(229年),蜀汉军攻取了曹魏的武都郡与阴平郡。同年,孙权趁两国交战之机,自立为帝,建立孙吴。自此,曹魏、蜀汉、孙吴三国正式分立。
蜀汉孙吴抗曹魏
孙权自立后,蜀汉坚持与孙吴的联盟,双方还达成了共同灭曹魏、平分天下的约定。太和五年(231年),曹魏派兵攻打孙吴,并在石亭击败了孙吴的军队。次年,曹魏北征辽东,击败了公孙渊的军队,在辽东发展势力。而孙吴也于太和七年(233年)遣使辽东,想要册封割据辽东的公孙渊为燕王,但最终使者被杀,计划未能成行。之后,孙吴数次攻打曹魏,均未能取胜。与此同时,蜀汉于太和五年(231年)再次北征,但至青龙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伐灭曹魏的目标也未能实现。
在此期间,曹魏在曹叡的治理下,实行了中央X制度,设定了魏律,推行均田制,任用大将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孙吴、蜀汉的多次攻伐,平定了鲜卑之乱,攻灭自立为燕王的公孙渊、将辽东纳入版图,并提倡儒学,巩固了曹魏在中原的霸权。
三国势衰
曹魏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年仅八岁的太子曹芳继任曹魏皇帝,以太尉司马懿为托孤大臣。此后,司马懿与以曹爽代表的曹魏宗室势力相互争权。曹魏正始三年(242年),孙权在长子孙登去世后,立三子孙和为皇太子,封四子孙霸为鲁王,孙吴朝中大臣也以他二人为核心聚集起两派势力,开启了“二宫之争”。
曹魏嘉平元年(249年),曹魏太尉司马懿发动X,处死曹爽及其党羽,独揽朝政,曹魏军政大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去世,曹魏军政大权又落入司马懿之子司马师手中。嘉平四年(252年)四月,孙权离世,在此之前,参与党争的皇太子孙和被废,鲁王孙霸被赐死,其年仅十岁的幼子孙亮最终登基,由太傅诸葛恪、卫将军滕胤辅政。此后,孙吴依旧内斗不断。
与此同时,蜀汉在诸葛亮去世后,以长史蒋琬为尚书令,总领国事,将主要精力放在安定民生、恢复国力方面。正始七年(246年),蒋琬因病去世,后主刘禅自摄国事,宠信宦官黄皓、培植宠臣陈祗,朝政逐渐败坏。而费祎以大将军的身份秉政,以守成为主,愈发无意对曹魏发动大规模攻势。曹魏嘉平五年(253年)春,费祎被曹魏降将郭循刺杀。同年夏天,蜀汉将姜维率数万人出兵北伐曹魏,后因粮尽退还汉中。
嘉平六年(254年),时年二十三岁的曹魏皇帝曹芳试图诛杀司马师夺权,计划泄露后,被司马师X退位,黜为齐王,十三岁的曹髦继任曹魏帝。同年,蜀汉将姜维出兵陇西,掳得曹魏河间、狄道、临洮三县百姓。曹魏正元二年(255年),曹魏将领毋丘俭、文钦在淮南起兵反叛,司马师派曹魏将诸葛诞平叛,文钦兵败后转投孙吴,孙吴出兵抗曹魏,最终兵败,孙吴将留赞被诸葛诞诛杀,诸葛诞统兵淮南。同年,司马师病逝,其弟司马昭在曹魏掌权,蜀汉再次以姜维、夏侯霸等为将,击破曹魏雍州刺史王经的军队。次年,蜀汉北伐大军被曹魏将邓艾击败,损失惨重。曹魏甘露二年(257年),曹魏将诸葛诞在淮南叛乱,蜀汉将姜维率数万人出骆谷,与曹魏军队相持,伺机而动。次年二月,诸葛诞之乱被曹魏所平,蜀汉军无功而返。同年九月,孙吴皇帝孙亮与太常全尚、将军刘丞谋划诛杀权臣孙綝失败,被贬黜为会稽王,孙綝和其弟武卫将军孙恩迎立孙权的第六子孙休即位。
蜀汉灭亡
甘露五年(260年),曹魏帝曹髦率领宿卫和奴仆征讨权臣司马昭,被司马昭属下成济弑杀。同年六月,司马昭拥立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十五岁的曹奂为帝,秉九锡之礼,继续把揽曹魏朝政。
蜀汉镇西大将军姜维因多次伐曹魏无功,反而虚耗了国力,被大臣诸葛瞻、董厥等多次弹劾,要求刘禅将其贬职,夺其兵权。深受刘禅崇信的宦官黄皓也因和姜维有隙,屡次预谋废黜姜维,扶植右大将军阎宇。曹魏景元四年(263年),姜维又一次率兵北伐,被曹魏将邓艾击败后不敢返回成都,在沓中(在今甘肃舟曲县一带)屯兵驻守。同年八月,曹魏掌权人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兵分三路大举攻打蜀汉,姜维在沓中与邓艾交战,之后又击败诸葛绪。得知钟会的东路大军已占领了汉中大部分据点,姜维率军回援,将钟会大军阻拦在剑阁(今四川剑阁),双方僵持不下。邓艾遂率精锐部队绕道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凿山开路,奇袭江油(今四川江油北),在蜀汉腹地绵竹大破诸葛瞻、攻占涪城(今四川绵阳),进逼成都。
景元四年(263年)十一月,刘禅放弃抵抗,率文武百官出城投降,蜀汉灭亡。姜维则诈降钟会,想借助钟会野心使曹魏陷入内乱,以复国蜀汉,但事情败露后钟会和姜维均被杀害。
时期结束
景元五年(264年)七月,孙吴皇帝孙休去世,其藩属交趾叛孙吴降曹魏,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等扶持孙和之子孙皓为帝。十一月,因有人密告大臣濮阳兴和张布谋反,孙皓下令诛杀二人,又除去了上任皇帝孙休的皇后朱氏和孙休的长子、次子。咸熙二年(265年),孙吴迁都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市),令御史大夫丁固、右将军部诸葛靓镇守旧都建业(今江西南京)。
咸熙二年(265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继任相国、晋王之位,总揽曹魏军政大权。不久后,司马炎X曹魏帝曹奂禅位,建立西晋,曹魏灭亡,曹奂被封为陈留王,行曹魏正朔。孙吴听闻消息后,曾遣使去晋,但之后又与晋国断绝了外交关系。
晋泰始三年(267年)起,孙吴多次出兵欲夺回此前归降曹魏的交趾,但均被晋军击退,交趾纳入西晋属下。晋咸宁五年(279年),西晋以羊祜、杜预、王浚等为将,大举攻打孙吴。次年,孙皓主动请降,孙吴灭亡。三家归晋,司马炎统一了全国,三国时期就此结束。西晋继续推行曹魏的屯田政策,在三国时期结束后的三年内人口增加120多万户,被史称为“太康之治”。
各国疆域
编辑三国之中,曹魏疆域最大,占据北方及西北大部分地区;孙吴疆域第二,占据东南大部分地区;蜀汉疆域最小,占据西南地区。
三国时期曹魏蜀吴三国疆域图
三国时期州郡划分及归属
归属 |
州名 |
范围 |
曹魏 |
司州 |
治所在今河南洛阳,所辖六郡,即河南、河内、河东、弘农、平阳、朝歌 |
豫州 |
治所谯(qiáo,安徽亳州),所辖九郡,即颍川、梁郡、沛郡、陈郡、鲁郡、汝南、谯郡、弋阳、阳安 |
|
兖州 |
治所昌邑(今鲁金乡县西北),辖陈留、东郡、济阳、山阳、任城、东平、济北、秦山八郡 |
|
青州 |
治临菑(今山东临淄),所辖五郡即齐郡、济南、乐安、东莱、城阳 |
|
徐州 |
治所郯(tán,郯城县西南,后迁下邳),辖下邳、彭城、东海、琅邪、广陵、东莞六郡 |
|
凉州 |
治所陇(甘X水县北),所辖今甘东东部,有郡金城、武威、张掠、酒泉、敦煌、西平、西郡、西海 |
|
雍州 |
治长安(今陕西西安),辖郡京兆、冯翊、扶风、安定、北地、新平、陇西、汉阳、南安、广曹魏 |
|
冀州 |
治邺城(河北磁县南),辖有赵郡、钜鹿、安平、勃海、河间、清河、中山、常山、曹魏部、平原、乐陵、 阳平、广平 |
|
幽州 |
治蓟(今北京市),辖有范阳、蒸邸、右北平、上谷、代郡、辽西、辽东、玄菟、乐浪、昌黎、带方 |
|
并州 |
治晋阳(今山西太原),辖有太原、上党、西河、雁门、乐平、新兴 |
|
曹魏、孙吴 |
扬州 |
治所历阳(皖和县,后迁寿春),所辖今苏南部、皖中南部,浙、闽、赣三省,其北部属曹魏,他部属孙吴 |
曹魏、孙吴 |
荆州 |
治所汉寿(湘常德市东,后迁襄阳),所辖今豫西南部,鄂、湘二省及黔、桂、粤三省边缘,北部属曹魏,他部属孙吴 |
孙吴 |
交州 |
包括今天越南北、中部和中国广西的一部分。东汉交州治番禺,即今广州,辖今两广及越南北部。孙吴分交州为交州和广州,广州治番禺,交州治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交州辖今越南北部和两广的雷州半岛和钦州地区 |
孙吴 |
广州 |
治番禺县(今广东省广州市),辖有南海、苍梧、郁林、桂林、高凉、高兴、合浦北部都尉 |
蜀汉 |
益州 |
治所雒(luò,川广汉市,后绵竹,再成都),所辖今川、黔、滇三省大部,陕及鄂、甘各一隅,蜀汉灭亡后并入曹魏,被分为益州和梁州 |
曹魏
曹魏疆域在曹操为政时期大幅发展,曹丕称帝X后据有司、豫、兖、青、徐、雍、凉、冀、幽、并十州区域,荆州、扬州北部诸郡,在西北恢复了汉朝时的西域长使和戊己校尉,共有十二州八十七郡。疆域北至今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黄海,与孙吴对峙于淮河、汉江一带,以寿春、襄阳为重镇;西至甘肃,与河西鲜卑、羌氐相邻;西南与蜀汉对峙于秦岭、河西一带,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重镇。
此后,孙权暂时称藩,曹魏以荆、扬、江表八郡为荆州,授孙权为荆州牧,原由曹魏直辖的荆州北部改称为郢州。黄初三年(2X),孙权复叛,荆州所辖归属孙吴,曹魏复郢州为荆州。其后,曹魏又分陇右之地置秦州,不久又并秦州入雍州。景初二年(238年),曹魏攻灭公孙渊,将及的辽东、玄菟、乐浪、带方四郡归于辖下。景元四年(263年),蜀汉降于曹魏,曹魏尽据蜀汉旧地,并将益州一分为二,划分为益州和梁州。
蜀汉
蜀汉X前,势力一度涵盖荆州、益州及汉中,但立国前后荆州被孙吴袭夺。刘禅即位后,诸葛亮平定南中之乱,又向北伐取阴平、武都两郡,疆域拓展至云南一带,占据益州一隅,共有二十二郡。北面与曹魏对峙于秦岭,以汉中为重镇;东面与孙X邻于三峡;西南至岷江、南中,与羌、氐及南蛮相邻。益州下设庲降都督统领南中诸郡,在永安、江州与汉中三地设有都督府以统领军队。
孙吴
孙吴建立后,疆域北至庐江郡(今江苏中部),与曹魏对峙在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建业、江陵为重镇;西达交趾郡(今广西东部),与蜀汉相邻于三峡,以西陵为重镇;东至海,南达越南的中部西。所辖囊括今中国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湖南、江苏、广西、安徽、湖北、重庆、上海市,以及今越南的北部地区。
孙吴原有三十二郡及荆州、扬州、交州三州。黄初七年(226年),孙吴趁曹魏X新旧交替扩展势力,设置了广州,不久并入交州。景元五年(264年),复设广州。整个孙吴时期,新置郡二十七个,新置县一百四十个,其中扬州新置县六十八个、荆州新置县三十个、交州新置县二十四个、广州新置县十八个。
各国人口
编辑曹魏
三国时期,连年战争,人口流徙,户口数字缺乏可靠记录。中国人口学专家路遇、滕泽之在《中国人口通史》中,通过《三国志》《晋书》等文献推算,曹魏X初期X总人口当在800万以上;以《晋书·地理志》所记太康二年(281年)户数为支点推算,曹魏末年人口约有1129万,曹魏X所覆盖的少数X人口约200万至240万,而整个曹魏X区的实际人口当在1300万以上。
蜀汉
据《晋书·地理志上》载,蜀汉X初建时“其户二十万,男女口九十万。”X在《中国人口史》认为刘备在立国之初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户口登记,《晋书》所载蜀汉人口数量或为当时或后人的一种估计。据王隐《蜀记》记载,蜀汉灭亡前,有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历史学者任乃强推测认为王隐《蜀汉记》中记载的是十六国时期的成汉X户数。人口史学者X认为任乃强的推断缺乏史料依据,但也有此可能。
孙吴
据《三国志·吴书》载,孙吴灭国时,有523000户,约有人口230万。《晋书·地理志》载,曹魏正始三年(242年),孙权还当政时,有人口240万。《续汉书》载,正始五年(公元244年),孙吴有兵户923000户。学者余鹏飞认为《三国志》《晋书》《续汉书》等史籍记载不详,均未记载孙吴豪族隐匿人口、周边少数X人口以及国家编户齐民的情况,不能反映孙吴的具体人口情况。现代历史学者赵文林、谢淑君运用现代科学方法推断和研究,认为曹魏黄初二年(2X)孙吴有478000户,次年人口约为280余万人(包括20—30万山越族人和24万水陆士兵)。孙亮即位当年(252年),人口数量接近300万,士兵约有36万。孙吴灭国前共有611400户,总人口达550多万。
政治
编辑中央官制
三国中央官制在沿袭东汉的三公九卿制基础上有所改变。由于各X都是由割据军阀借机建立的,他们在未称帝前网络了一批幕僚和将领,组成“霸府”。X成立后,霸府便成为新王朝的行政中枢。曹魏在曹操执政时期,对东汉官制进行改革,建立了以丞相为首的台阁制。刘备、孙权属下的相、大将军等士族权势也较大。三国分立后,曹丕为削弱相权,改相国为司徒,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三公渐无实际职务,仅备顾问。蜀汉不设司空,太尉不常设,以大司马掌军政,诸葛亮死后不再设相。孙吴三公不常设,以太佐政,丞相有时分设左、右二人。
另外,三国在尚书台、御史台设置上以及侍中权责方面也有所变化。曹魏尚书X全独立,设尚书令,主持选官,总典纪纲,以左、右仆射为副职。下设主管选官的吏部曹,主管缮修功作、苑池等事的左民曹,主管外国使臣朝贺等事的客曹,主管军队的五兵曹,主管财政的度支曹。各曹长官是尚书。五曹尚书与一令二仆射合称八座。列曹之下又设二十五郎,郎官称郎中、侍郎或尚书郎。蜀汉仍沿袭东汉旧制,而孙吴尚书台只设有选、户、左、贼四曹。曹魏建立后,将御史台正式设为中央监察机构,以御史中丞为长官,下设负责弹劾官吏的治书执法;分曹负责监察的侍御史,并不定期派出巡御史巡查地方。蜀汉、孙吴也设有御史中丞,但制度没有曹魏完善。此外,曹魏设侍中四人,资历深者一人为主官,称祭酒。侍中作为加官,凡加侍中者,可在皇帝左右备顾问。其他两国类同,侍中较东汉权责更大,地位更加尊贵,和侍中地位相近的还有散骑常侍。蜀国还在散骑常侍之外,仍设中常侍,两职均由宦官担任。
曹魏新置了中书省、秘书省。中书省置中书监掌机密,若皇帝有秘密诏书下发州郡及边将,则由中书省发出。中书省属官有通事郎(后改称中书郎)、中书通事舍人、著作郎、著作佐郎等。秘书省管理艺文图书,长官为秘书监。下设秘书承、秘书郎、校书等。蜀汉只设有中书郎、秘书,孙吴设有中书令、秘书郎。
地方官制
三国地方行政组织有州、郡(国)、县三级。曹魏京师所在称司州,设司隶校尉。蜀汉司隶负责督查京畿,不领益州事。孙吴无司隶。其他州皆设刺史或州牧。州牧地位高于刺史。曹魏刺史多以持节都督兼任,不以都督兼任称单车刺史。
郡设太守、都尉等官。曹魏太守领兵加将军称号,属下有丞(边郡设长史)、司马,诸曹掾属。少数X地区设校尉。蜀汉则在边郡设都尉。县设令、长。属官有丞、尉等。此外,曹魏设有王、公、侯、伯、子、男、县侯、乡侯、亭侯、关内侯十等爵位。官员等级分为九品。蜀汉、孙吴的爵位有王、县侯、乡侯、亭侯。三国辖下的王国、公国、侯国都设相,王国、公国之相职如太守,侯国之相职如县令。
选官制度
曹魏建立之后,推行九品中正制,各使诸郡选置中正,中正以现任官兼任,致仕官员一律不得受命。中正的主要任务是品评待选官员,参照簿伐(家世)、状(德行、才能)、品(综合门第德才定品)三个标准,将他们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称为九品),作为选任官吏的依据。而吏部授官,除了依据中正评定的等级外,还要求中正官提供候选人的门第和父祖两代的官爵。加上担任中正的人都是世家大族,渐渐产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的现象。此外,人口十万以上郡每年举孝廉一人,若有X的,不受户口的限制。
蜀汉在选官上,更加重视品行、才能,倾向从实践中考察、选拔有专长的人才。只要有治国之能,不论出身和地位,可破格录用。景初三年(239年),孙吴下诏以四科取士。但整个三国时期,世家大族具有较高地位,官员选用也多受此影响。
军事
编辑由于各国立国条件和所处地理环境不同,曹魏、蜀汉、孙吴三国在军事上各有特点。
曹魏
曹魏沿袭曹操时代以法治军的主张,军纪、军法严格;有水陆两军,但水军力量薄弱,远不如东孙吴;军队分为中央军和地方军,中央军又分为中军和外军两部分,接受都督中外诸军事指挥。中军驻于京师地区,直属中央,是曹魏军队的核心力量。中军主要由武卫、中领、中护、中坚、中垒五营组成,中领军和中护军为五营的正副统帅。其中武卫营负责宫廷警卫,其它各营则负责京师地区的防守。五营兵平时屯驻京师掌宿卫,战时则从征作战。
外军为屯驻京师之外的中央军,曹魏X后,在沿边诸州,普遍建立了军事管辖区置都督诸军,与专管民政的刺史各成地方权力中心。为协调二者的关系,曹魏任命驻军的将领兼任州刺史之职,产生了军民两政统于一身的制度。地方军也称州郡兵,原是在刺史、太守私人部曲的基础上组建的地方武装,属州刺史和郡太守统辖。曹魏实行给客制后,地方官员常把屯田客变成私人部曲,大大加强了地方割据的势力。
为获得充足兵源并使供给得以保障,曹魏强行将居民分成三部分,即普通农户、屯田户和军户。普通民户负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隶属地方,需承担租调和赋役;屯田户负责耕种国家的土地,向国家缴纳分成租,归国家的各级农官管理;军户为世兵,即职业兵,平时屯田,战时打仗,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社会地位低。为防止他们逃亡或投降敌人,曹魏还建立了质任制度,将兵将的家属集中在中央X所在地作为人质。除世兵外,曹魏还使用招募、强征及收降等办法来扩大兵源。
蜀汉
蜀汉的军队,包含水、陆两种,以陆军为主,水军次之。陆军之中,又包括步兵、骑兵、弩兵和车兵。步兵和骑兵无法与曹魏抗衡,而水军也不抵孙吴,但由云、贵、川地区少数X组成的弩兵战斗力强。为了提高军队的协同作战能力,丞相诸葛亮重视对战阵的研究,推演兵法作了八阵图,以应对曹魏骑兵的冲击。
刘备称帝后,沿袭军政一体的霸府军事X,以刘备为最高军事长官。军队分中军、外军,由各种名号的将军统领。其中,以骠骑、车骑、卫将军的地位最高,监军、护军、领军和都护次之,另设一些杂号将,以定官阶。杂号将军有的统兵,有的只是官阶。诸葛亮离世后,军队指挥权掌握在大将军手中。大将军之下,设监军、督护、护军、领军等官职,分领中外诸军。凡领中央直辖军者,一般在官职前加一“中”字;凡统军在外者,则加“前”“后”“左”“右”等字。中央禁卫军总首领由皇帝指定的亲信担任,没有固定的官阶。禁卫军有左右羽林和虎步营、X营,羽林的长官称都督,虎步、X营的长官称虎步监和X监。
外军主将都由中央委派的将军任都督,镇守一方,镇守一方的都督往往兼任地方的行政长官。不统外军的郡守,也设有军队,但属于部曲兵或州郡兵,属地方军性质。蜀汉军队的基层编制与曹魏大致相同,以部为单位,部以上的统军将领为将军。部下有曲、屯、队等,直接带兵的军官有校尉、司马、都尉。
蜀汉兵源最初多来自将领的部曲兵和私兵,占领益州后,编户齐民,实行征兵制度,除世兵外,所有适龄的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刘备进蜀汉后,还曾根据诸葛亮的建议,将流民编为军户,但数量不大。为扩大兵源,蜀汉还招募和收降南方各少数X,以补充军队的不足。为保障军队供给,除征集居民的租调外,蜀汉还曾在汉中和渭滨分兵屯田,设司金中郎将负责监造兵器,设司盐校尉负责盐、铁的生产和专卖。
孙吴
孙吴建立之前,实行世袭世袭领兵制,地方官不论是否兼领军事,都可以世代保留部曲兵;以及奉邑制及复客制,即赏赐给统兵的将领若干县邑和若干劳动人口,用其租赋的收入供给所领的军队。孙权称帝后,为孙吴最高的军事统帅,由相或官阶较高的大将军等加“领中外诸军事”或“督中外诸军”负责统领指挥全国的军队。为加强中央X,孙吴对地方领兵权进行限制,世袭领兵制日渐衰落,奉邑制也随之消失。
军队由水、陆军组成,以水军为主,陆军为辅。陆军之中,又分步、骑两个兵种。全国的兵力,约二十万左右,舰船共有五千余艘。孙吴军事上以战略御为主,水军训练有素,战斗力很强。中军以宿卫军为主,有羽林武卫、X等营,成员大多由孙氏的故将所领部曲组成,将领多由孙氏家族的子弟担任。统军将领中,以骠骑、车骑和卫将军的官阶较高,征、镇、安、平将军次之。地方州郡实行双轨建制,即地方官兼有军职者,可统领中央外军和地方州郡兵。此外,孙吴实行为了加强长江防线的警戒,孙吴袭用了汉代的烽制度沿江设有守望、报警和通讯设施。
军队兵源开始主要为大族的部曲家兵,以及招募和收降的敌兵。孙权执政后,仿曹魏之制建立世兵制,实行兵民分离。但孙吴世兵与家属分离,实行统一管理,且有轮休制度。军户一般要随军并由各统兵将领分管,家属往往集聚于驻军附近。由于孙吴地人口有限,其总兵力中半数左右来自于被征服的山越人。孙吴也行屯田制,有军屯、民屯两种。军屯由驻外地的部队屯垦,民屯则主要由被驱赶出山的山越承担。屯田的收入一部分供军需。
法律
编辑定都成都以后,蜀汉丞相诸葛亮曾积极主张立法设度,与法正等人共同制订《蜀汉科》作为治蜀汉的基本法规。现仅存几条“教”与“军令”,其余均已佚失。青龙二年(234年),孙吴依汉制定科令,也已佚失。曹操北定中原以后颁行《甲子科》。曹魏建立后,X帝执政时期,令陈X等人删节律令,以汉九章律为基础,制定了魏律,于太和三年(229年)颁行。曹魏律根据社会情况增加了劫掠、诈伪、毁亡、告劾、系讯、断狱、请赇、惊事、偿赃、免坐等十篇,以刑名为篇首。整个三国时期,X者推行外儒内法的治安策略,虽然倡导明刑弼教,但主张重刑,刑罚较为急峻。同时,各国又常恩威并用,以招揽人心,标榜慎刑。
外交
编辑三国之间
三国之中,蜀汉与代汉的曹魏长期处于敌对关系。但蜀汉建立之初,刘备为报荆州被夺、关羽被杀之仇,东征孙吴。孙吴求和不成,向曹魏称臣,迎战蜀汉,蜀汉兵败,孙吴转而叛曹魏。此后,曹魏三次征讨东孙吴,但都无功而返。孙吴正式X后,和蜀汉结成联盟,共同抗击曹魏。期间,蜀汉多次北上攻打曹魏。汉中之战后,蜀汉取得了胜利,曹魏则损失惨重。诸葛亮去世后,国力逐渐衰弱,蜀汉暂停北伐,与曹魏关系转缓。由于南北方均势打破,形势对曹魏极为有利。
诸葛亮去世后,姜维也多次北伐曹魏,但均无功而返。景元三年(262年),曹魏掌权者司马昭决心先灭蜀汉,后灭孙吴,于次年大举伐蜀汉,并最终灭掉了蜀汉。此后,曹魏和孙X互敌对,互相争斗,孙吴处于劣势。
与北方
曹魏X后,割据辽东的公孙渊一度向其臣服。太和二年(228年),X帝拜公孙渊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与此同时,孙吴与辽东也在暗中往来。太和六年(232年),曹魏北征辽东,击败了公孙渊的军队,孙吴趁机遣使欲册封公孙渊,公孙渊斩杀东孙吴使者,被曹X帝拜为大司马,受封乐浪公。景初元年(237年),因公孙渊自立为燕王,曹魏派兵征伐,于次年将辽东、带方、乐浪、玄菟四郡归于曹魏属下,北方最后一个割据势力被消除。
此外,三国中的曹魏还与北方的鲜卑族保持着长期的商贸往来。魏文帝曹丕登基以后,鲜卑族部落首领步度根、轲比能分别遣使献马,均被曹丕拜王。此后,双方以以朝贡和赏赐的方式相互贸易。
与西域
三国之中的曹魏在X后,与西域各国恢复汉朝时期的商贸往来,龟兹、于寘、康居、乌孙、疏勒、月氏、鄯善、车师等西域国家每年向曹魏朝贡。为防止诸豪族欺诈胡商,加强和西域大国的贸易往来,曹魏设置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和护卫去西域各国的商路,以确保双方往来畅通。蜀汉曾与大秦(即罗马帝国)通过水路通商往来,而孙吴与西域的大秦也有联系,孙权曾迎接来自大秦的商人秦论。大秦商品如玻璃、金刚石也在此后传入孙吴。
与东亚
三国之中,曹魏与X半岛的濊貉、三韩(辰韩、马韩、升辰),以及倭国(日本)都有过贸易往来,且与倭国的贸易较为频繁。曹魏时期,倭国在十年中四次派使节来曹魏,曹魏也曾遣使回访,双方互赠方物。此后,曹魏与倭X持了长期的商业贸易关系。
而孙吴在X之前与X半岛之间就有交流。孙吴与倭国也有交流往来,诸多日本古墓出土了由孙吴制造的铜镜,例如山梨县鸟居原古坟出土的景初二年(238年)对置式X镜等。还有一些中国南方的工匠从会稽郡(今福建福州一带)出发,经过夷洲和琉球,最终到达南九州的种子岛。日本史书《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还将后来的东晋和南朝人为“孙吴人”,把从中国南方传入物品冠以“孙吴”字,东渡的“孙吴人”在日本的定居地也被称为“吴原”。
与南洋
孙吴海上交通图
三国之中的孙吴与天竺(即印度)交流频繁,天竺高僧支谦和康僧会曾孙吴,传播佛教教义,推广佛法。孙吴的使节也曾在海外与天竺的使臣会面。印度的香料通过海路输入,而南洋诸国中的林邑国则向孙吴输入特产玳瑁、贝齿、吉贝(即棉花)、沉香木等,尤其以吉贝(棉花)为多。甘蔗制糖技术也随之传入了珠江和长江流域。林邑国的士人则受到儒家文化影响,学习汉文。此外,孙为与南洋的金邻国(今泰国西南部和缅甸一带)、林阳国(今缅甸境内)、奴后国(今缅甸境内)、歌营国(今马来半岛南端)、奴调国(又称姑奴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上)以及斯调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等也有外交往来。蜀汉则与盘越国(今孟加拉国)、天竺(即印度)、掸国(今缅甸一带)发生商旅往来。
经济
编辑赋役
三国时期的赋役制度,蜀汉、孙X关情况失载。已知孙吴士族、将领及其所属佃客,均可免税免役,对普通百姓课税较重,而蜀汉对民户实行轻徭薄赋。曹魏财政主要来源为屯田佃租,但屯田之外,普通百姓也是国家租赋征税对象。一般分为按亩征收的田租以及按户征收的户调,以三十税一为常度。户调以户为单位,户出绢二匹、绵二斤,重于汉代口算赋。
曹魏还有商业税,如针对商品流通征收的关津税,以及针对商品征收的商品税。关津税是指在交通要道设立关卡对过往商品征收税赋,曹魏建立之后,关津税多按商品价值的十分之一收取。商品税具体到不同的商品,所收的税率不同。其中有牛肉税、鱼税等,整体课税较重。
除此之外,还有徭役。徭役与户调、田租无关,分为兵役和力役。每有战事,便要按户征发兵役,以致“百姓虚竭”“穷困而不乐生”,甚至“兵民减耗,后生X”。此外,X者建造宫殿时也会大量征发力役。比如X帝时大兴宫室,甚至妨碍到农作。
三国经济形势图
农业
三国时期,长期战乱,农业生产技术和东汉时状况相类,但更加重视与推广农耕,规定农民不准宰杀耕牛,违者处以死刑。耧犁、耧车使用广泛,出现了园艺经营、蔬菜种植,使用翻车引水灌溉等。
耧车形制
位于北方地区的曹魏,在X初期,旱灾、蝗灾频发,农业破坏严重,主要农作物粱、稻、菽。为恢复发展农业,曹魏招抚流民、劝课农桑、兴立陂塘,修筑了农田灌溉工程,取得了一定效果。位于成都平原的蜀汉,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诸葛亮秉政期间,设置督农机构,负责劝课农桑,特意征丁一千二百人专职维护都江堰,并在汉中开府,令军队修缮水利设施,实施屯田。孙吴地区也实行了屯田制度,通过统一管理的方式发展农业,修筑了太湖堤塘、海塘等,开凿了平原河渠灌溉和排水系统,形成了太湖农业经济区。
手工业
三国时期,手工业生产有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两种,但以X手工业为主,且该时期的X手工业比汉代更为兴盛。
治盐业
曹魏、蜀汉、孙吴三国X都曾先后推行盐业官营政策,设置专门机构和盐官,负责管理盐业生产。由于各地自然资源不同,曹魏以池盐为主;蜀汉以井盐为主;孙吴以海盐为主。
三国之中,蜀汉盐业生产较为有名。蜀汉收盐业为官营后,置盐府管理盐铁,设盐府校尉(又称司盐校尉)为盐府最高长官。蜀汉盐井众多,除官营盐井外,一些豪强地主也拥有盐井,有产于朐忍县(今四川云阳县)的伞子盐、富义(今四川富阳县城内)井盐等。在制盐方法上,蜀汉已经开始使用火井(即天然气井)生火煮盐,并在诸葛亮协助下改进了“时人以竹木投以取火”的方法,用盆盖井上提高温度,从而提高了出盐率。且制盐业开始出现用机械提卤的方法。
冶铁业
三国冶铁业以蜀汉、孙吴较为发达,曹魏虽也有治铁业,但产量不多,且缺乏铁。三国冶铁业主要为官营,但也有私人锻铁和冶铁的情况。曹魏、蜀汉冶铁业管理机构最高长官为司金中郎将,孙吴不设司金中郎将一类的官员,而是在有铁矿的郡县置治令、丞。
蜀汉属下的益州为秦汉以来的冶铁业中心,刘备平定益州后,便加强对冶铁业的管理,设置“司金中郎将,典作农战之器”。蜀汉的冶铁基地主要有铁溪河、鱼通、仁寿铁山、蒲亭县铁山、始建县铁山、铁钻山、金牛山等。蜀汉冶铁大多用来铸造兵器,如铁箭、扎马钉(即铁蒺藜)、铁刀等兵器。孙吴的主要冶铁基地有建业冶城、梅根冶、武昌等。
丝织业
三国时期,由于X者提倡种桑养蚕,丝织业在东汉基础上有所发展。其中曹魏主要产品为缣、总、绡、罗、纨、绮等。孙吴出产的“八蚕之绵”“御丝”等质量较好,丝织物的花纹繁多,吴王赵夫人还能织作龙凤和五岳列国地形锦,还能织成“飘飘如烟”的罗幔。但曹魏、孙吴丝织品产量远不如蜀汉,为满足X者需求,还会向蜀汉X蜀汉锦等丝织品。
蜀汉丝织业在三国中最为发达,蜀汉国的丝织业有三种,其一为X丝织业,由“锦官”负责组织生产和管理,主要从事织造;二是私人工商业者;三是农民家庭副业。官营产品全归X,而私营工商业和农民副业产品,会被征纳赋税或征购。蜀汉锦质量好、产量高,在当时为有名的丝织品。诸葛亮秉政期间,鼓励种植桑树、养蚕织锦,加强对丝织业生产的管理和调拨,蜀汉还设置了“锦官”,成都因盛产丝织品被称为“锦里”。
纺布业
三国时期,马钧在改造旧的织绫机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高效率的织绫机,简化了绫机的踏具,改造了线机的综线运动机件,将原六十根经线和六十块踏板都改成十二根经线十二块踏板,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时期以上党平阳的麻布和江东的葛布、越布较为有名。葛布、越布织造精致,可与罗纨等丝织品相媲美。此外代郡的黄布、乐浪的练、江东的大末布、高昌地区的白登布也很有名。
造船业
三国X者为争夺势力范围,各自制造战船,发展水军,该时期造船技术也得以提高。船体设计更加精良,船具日趋完备,大小船只的船首都有锚,船尾有舵;船体中有桅、帆、棹、笮、橹、石碇等;出现了四帆或七帆的多桅多帆船,操作起来方便,可“行不避风激波”。无论是进行战争或对外贸易,各国动辄用几十甚至上百千条船舰组成大型船队或舰队。
蜀汉在旧有造船工场基础上,建造出大批船只,曹魏很早就重视造船,造船基地除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青、兖、幽、冀等外,内地水路交通要道也设置造船工场。孙吴造船业在三国中最为发达,孙吴灭亡前仍有“舟船五千余”。孙吴造船基地遍及长江流域和沿海一带长江中游,有武昌(今湖北鄂城市)、黄鹄山(今湖北武昌)、永宁县附近的横舆船屯(今浙江平阳县)、建安、南海郡的番禺(今广州)等;制造出楼船、蒙冲舰、斗舰、走舸等战船,以及大量客船和货船。
制瓷业
三国时期制瓷业有了一定发展,该时期的墓葬X土了许多青瓷制品如青瓷羊等,釉色呈深绿,施釉较厚,脱离了秦汉时期釉薄而呈淡绿带黄色的阶段,在堆塑技术、压印花纹、掌握火侯等工艺上都达到较高的水平。此外还有双耳瓷壶、瓷罐等、四耳罐、四耳盛和魂瓶等瓷制品。
三国时期越窑青瓷羊
商业
三国当中,以蜀汉、孙吴的商业较为繁荣。三国为加强商业管理,实行里市分制,并设专门人员管理市场,其中孙吴专置司市的中郎将;对部分商品实行专卖,三国均实行盐铁酒专卖制,其中曹魏还规定胡粉、木材、竹子等均需由X实行专卖,孙吴规定“海和湖泊盛产的珍珠也实行专卖;对商品收税,其中曹魏的商税较为苛重,有关津税、牛肉税、鱼税等。
此外,曹魏市内商品的陈列和交易按种类分区,如“马市”即贩卖马匹的市场,“军市”即购置或调剂军需物资的场所,也是驻军之地。市场有经纪人如马米侩、市侩等,但交易经纪人的地位较低。蜀汉商业活跃,货栈里巴蜀汉和南中的农特产品诸多,一些大商人“货殖私庭”“藏巨万”“侈侈隆富”。孙吴所在的长江流域沿岸,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商业都会。如武昌(今湖北鄂城市)成为与蜀汉交通贸易的要地。建业商人聚集,市场繁华。都城设立有大市,军队驻地又设立军市,一些交通要道、商人往来之处还出现会市。各地之间贩运贸易甚为繁盛,江面上商船成队,商旅往来不绝。
三国之间虽战争频繁,但贸易交往并未中断,但出于政治考虑,贸易的品种和数额受到很大的限制。贸易方式主要为“聘使贸易”,即彼此间利用报聘遣使的机会贸易。三国之中,孙吴的海上贸易最为活跃,曾利用海道与高句丽进行贸易。但其对高句丽的贸易往来,经常受到曹魏的阻拦。为此,孙吴把对外贸易重点转向东南沿海国家。曹魏对外贸易对象有主要与X半岛的濊貉、三韩(辰韩、马韩、升辰)、倭国以及西域各国,为加强和西域大国的贸易往来,专门设置机构负贵管理和护卫去西域各国的商路。蜀汉则主要通过水路与盘越国(今孟加拉国)、天竺(今印度)、掸国(今缅甸一带)、大秦发生商旅往来。
货币
三国时期货币制度仍处于混乱之中,曹魏的货币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发展,出现了几次大的变动。曹操执政时期,罢废董卓铸造的小钱,改用汉五铢,但由于物价狂跌,不久又废了五铢钱。曹丕称帝后,于次年(2X)五月“初复五铢钱”,十月又“以谷贵,罢五铢钱”,并以谷帛作为交换媒介。太和元年(227 年)四月,X帝“更立五铢钱”,但事实上仍然是钱物并行,都作为货币使用。
蜀国的货币制度比曹魏更加混乱,刘备曾用铸直百钱的方法来增加财政收入,造成物价上涨、货币贬值。诸葛亮治蜀后,采取积极发展生产的措施,才解决经济危机。直百钱为刘备在汉末时期铸造,有“径七分,重四铢”“径一寸一分,重八铢”两种形制。此外,还有一种叫做传形五铢钱的蜀汉钱,在孙吴诸县流通。
蜀汉直百钱
由于矿产资源开发不足,孙吴铸造的货币数量较曹魏、蜀汉少,但钱币面值较两国大,一般由X控制铜料铸造比值合理的大钱,设盗铸之科进行管理,禁止私人铸钱。孙吴货币主要为五百的大泉、当千大泉,还有面额更大的“大泉二千”“大泉五千”用以积累财富。孙吴此举致使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最终被迫于正始七年(246年)下诏停止使用大钱,此后实行钱物并行的货币制度。
科技
编辑工艺进步
三国时期,曹未的马钧擅长机械应用,改良了汉代的织绫机,使其能织造更具立体感的花纹,而所织造的布匹能与蜀汉锦相媲美;制作X转百戏和失传的指南车,荣获“天下之名巧”的美誉。他还改良了汉末毕岚的龙骨车,发明出龙骨水车,而龙骨水车可以用来灌溉地理位置高于水位的农田。此外,马钧将发石车改造成轮转式发石车,提升了抛击量与速度。蜀汉可用火井制盐,制盐业开始出现用机械提卤的方法。诸葛亮还改造了工艺,提高了出盐率。提升了产能。此外,诸葛亮还发明了便于在山地栈道进行运输的“木牛流马”,制造出长枪的原形,以及连续发射十箭的连弩(即元戎)。据传源孔明灯也为诸葛亮所发明。位于江南地区的孙吴,造船技术发达,可造出其上下五层的战船,有的还能容纳士兵三千人。
数学发展
三国时期,数学家刘徽在研究《九章算术》基础上,于曹魏景元四年(263年)著成《九章算术注》九章,对《九章算术》进行注解,赋以数学理论,创“割圆术”,简化原著中“齐同术”“今有术”等。之后刘徽又著成《九章算术注》的第十卷,即《重差》(后称《海岛算经》)。《九章算术注》对中国古代的几何、代数、数论等内容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给出的方程组求解的完整过程及相应理论, 与当今的加减法、消元法、恒等变换等非常接近,比欧洲相应的学术早一千五百多年。此外,他还奠定了微积分理论的基础,开辟了中国古代数学学科理论化的发展道路。
天文地理
三国时期,天文学家陈卓在担任孙吴太史令期间,收集汉代天文学家的著作,合并为中国星官体制,并绘制星图,为后世所沿用系。他的星表列出了1464颗星,分布在283个星座中,但其著作逐渐失传。生活于曹魏后期的裴秀,对地理知识颇为了解,于西晋时主持编绘了《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科学制图的六要素——制图六体,而《禹贡地域图》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地图集。
文化
编辑史学
三国时期,史学发展缓慢,史官制度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曹魏进行制度创新,在X帝太和年间设置了专职的史官著作郎撰修国史,使史官职责更加明确化、专门化,是中国历史上由X设立专职国史撰修官职的开始。嘉平年间又设置了著作佐郎,作为著作郎的助手,负责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孙吴继承了两汉的史官制度而又取法于周,设有太史令、东观令、左国史、右国史。太史令既职掌天时星历又主持撰修国史,东观令的主要职责是掌管图书秘籍。左、右国史为孙皓新置,以前无此史职,负责《吴书》的撰修和善后工作。而蜀汉未置史官,蜀汉史书的撰修多为个人行为。
该时期的曹魏、孙吴先后修成了《魏书》和《孙吴书》,但《孙吴书》至唐代已不再完备,现已无可考。此外,还有一些私人史学作品,比如鱼豢所撰的《魏略》五十卷,薛营撰有的《后汉记》一百卷,谯周所撰的《古史考》《后汉纪》《蜀汉本纪》《三巴记》《益州记》《巴蜀汉异物志》等,但《曹魏略》、薛营著《后汉记》以及《古史考》已亡佚。
经学
曹魏经学在继承中汉末经学的基础上,由今文转向古文经学,由古文转向玄学经学。发展过程中,王肃与起于汉末的郑玄经学互相驳难。曹魏末年,司马氏篡权,倾向曹氏的失势士子,采用清谈方式批评政治,主张自然。倾向司马氏者,则主张维持名教。因晋武帝为王肃外孙,王肃之经学逐渐成为主流。
孙吴地区的经学家主要由汉末X至江东的江淮儒者和本土学者组成。地处偏远交州以及荆州为孙吴学术中心,流行古文经学,对儒家经典《左传》较为重视,孙策和孙权都曾研读过《左传》。此外,孙吴在《易经》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其中,虞翻注重孟氏的《易经》,陆绩则注重京氏的《易经》,两者都属于今文经学。蜀汉经学者主要聚集在益州,如尹默专精《左氏春秋》,张裔、孟光研究《公羊春秋》,许慈研究《易》《尚书》《三礼》《毛诗》《论语》,杜琼撰有《韩诗章句》十余万字,李譔通晓五经、诸子之学。
玄学
三国曹魏正始年间(240年—249年),思想界涌现出一批学者如何晏、王弼等,他们不满于汉代儒学,以《X》《庄子》和《周易》为基本教义,创始了曹魏晋玄学。玄学家认为“万物皆产生于无”,且一件事情需要先探求“本”方能了解平常所见的表象“末”。为此,他们好谈玄理,不谈俗事,提倡“以本统末”。清谈之风也延续至曹魏晋时期,出现了以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为代表的玄学者。
文学
三国时期,以曹魏文学为盛。有建安文学和正始文学两个文学强盛期。起于汉末建安时期(196年—2X)的建安文学延续至魏文帝、X帝两代,该时期文学家众多,在诗歌、散文以及文学批评方面都有较大发展,代表了三国时代文学的最高峰,史称为建安文学。建安文学主要成就是诗歌,诗歌又以五言诗为主流。建安文学反对靡弱诗风,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或“汉曹魏风骨”。其代表作家是“三曹”“七子”与女文学家蔡琰,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即孔融、陈琳、王璨、徐干、阮瑀(阮籍之父)、应砀、刘桢。曹操的《短歌行》,曹丕的文学评论《典论》,曹植的《洛神赋》,蔡琰的《胡笳十八拍》,王粲的《七哀诗》和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等都是建安文学中的X作品。而曹魏后期,朝政被司马氏操控,文人备受压抑,出现了竹林七贤及何晏、夏侯玄、王弼等“正始名士”。他们大都通老庄,好玄学。嵇康的散文和阮籍的《咏怀诗》继承“建安风骨”,有鲜明的特色,他们也被视作正始文学的代表诗人。
该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也擅长为文,有《隆中对》《X》《后X》《诫子书》等流传于世的名篇。此外,谯周写下了《仇国论》讨论过度征战的缺点,秦宓在诗、文与文论方面均有建树,有代表作诗歌《远游》和《答王商书》。向朗、费祎、姜维、郤正、文立等也均擅长撰文作赋。孙吴文学虽整体上呈现冷寂状态,但也出现了文学家张纮、胡综、戴良、韦昭、华照、薛综、薛莹和杨泉等人。
艺术
书法
三国时期,隶书仍是官方通行的书体,碑刻大都用隶书写成。曹魏碑文书体方正、气度庄严。孙吴碑刻《天发神谶碑》《禅国山碑》《谷朗碑》被誉为“孙吴碑四种”,其中《天发神谶碑》以圆驭方。《谷朗碑》全称《孙吴九真太守谷朗碑》,是楷书和草书创作阶段的重要碑刻。
《谷朗碑》拓刻本
本时期主要的书法家有张芝、张昶、韦诞、钟繇及皇象等人。张芝擅章草,并创新出今草,书法作品有《X帖》《今欲归帖》等。张芝季弟张昶擅长章草与隶书。韦诞总结书法经验,著有《笔经》。钟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等作品均为楷书经典之作。皇象擅长小篆、隶书,尤精章草,被尊为“书圣”,流传作品有《急就章》《文武将队帖》及《天发神谶碑》等。
绘画
三国时期,绘画仍倾向为技术性工作,艺术化程度低。该时期绘画作品开始出现现实题材的内容,但多与佛教相关,有《维摩诘图》《释迦牟尼说法图》等,但在绘画形式、手法和技巧方面也取得了进步。画家主要集中在孙吴地区,当时有名的画家有曹不兴、吴王赵夫人,其他擅长绘画的有桓范、杨修、曹魏帝曹髦、诸葛瞻等人。其中曹不兴擅长写生与绘佛画,并传统神话、历史故事等题材的基础上,开拓了人物、宗教、花鸟、禽兽等更广泛的题材。其作品富有立体感,世人有“曹衣X”之称,号“曹家样”。孙吴王赵夫人善于书法山水绘画,时人誉为“针绝”。曹魏的桓范擅长丹青,曹魏帝曹髦绘画人物史实。蜀汉的诸葛瞻亦工书画。
雕塑
三国时期,战乱频仍,雕塑艺术发展缓慢。曹魏雕塑中铜制品主要为铜驼、铜人、龙凤、奇兽等,石刻以武帝陵的石犬为代表作。蜀汉雕刻艺术失载。只有孙吴的雕塑作品产量较多,但多为佛教造像雕塑、反映社会生活场景的陶瓷和砖石雕塑作品。
音乐
三国时期,出现了以嵇康、阮籍、蔡琰等为代表的音乐艺术家,其中,嵇康精于笛妙于琴,还善于音律,他所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与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是中国古代一组有名的琴曲。后世的隋炀帝曾把弹奏《九弄》作为取士的条件之一。始于汉代的古琴曲《广陵散》经过他的加工和弹奏闻名于外。阮籍除了音乐作品《酒狂》之外,还有音乐理论著作《乐论》。蔡邕之女蔡琰根据《胡笳十八拍》而创作的同名琴曲,是中国音乐史上有名的古典名曲,流行于唐宋两代。孙吴音乐在承袭汉制基础上,丝竹乐更加盛行,乐器组合也更加丰富。为适应当时的需求,孙吴对音乐改曲和改制曲名并重新填词。例如,汉代的《短箫铙歌》乐曲被改编后,用于序战阵之事。孙吴的说唱文艺也颇受欢迎,形式相对先进,并在各种场合得到广泛应用。
教育
三国时期,曹魏和蜀汉较为重视学校教育,曹魏设有太学和地方学校。蜀汉国建立之后,便在诸葛亮的建议下,设立了太学。太学设立博士,主要研习古文经学。诸葛亮担任益州牧后,任命谯周为劝学从事,任命蒋琬为典学从事,大力发展益州教育事业。孙吴X者重视可资实用的法术、兵家与史书,孙权当政时期未设置研究儒学为主的太学。孙休即位后,才正式下诏置学官,设立五经博士,遴选将士与官吏子弟入学学习。在教育上,孙吴主要依靠儒学名士主持“私学”,儒学大族的“家学”,以及地方官员所资助的地方“学官”。
宗教
编辑佛教
三国时期,一些高僧从印度西北部出发,经过中亚、西域、敦煌、河西走廊,来到长安与洛阳,把佛教大乘般若思想传入中国。曹魏的洛阳、许昌,孙吴的武昌、建业、广州、交州,蜀汉的彭山、乐山等地,都成为当时佛教的重镇。一些译者在翻译佛教般若类经典的时候,使用玄学的语言,佛教大乘般若思想也玄学渐渐融合。佛教戒律与制度X出现中国化,形成“以戒为师”的戒律传统。梵呗音律与曲调也发生变化,曹植还创制了鱼山替呗。
该时期的佛教活动以佛经的翻译为主,翻译的佛经数量最多的为汉末迁居孙吴地的支谦。支谦在三国时期共翻译了《维摩诘经》《大般泥洹经》《瑞应本起经》《法句经》等四十九部经书。孙权曾征召他作博士,请他辅佐东宫太子孙登。朱士行曾西至于阗求取佛教经典,历经20多年把经书送回中原。这些经书于西晋时被于阗、印度和汉地的高僧与居士联合翻译成《放光般若经》。僧人康僧会在获得孙权的支持后,在孙吴各地建立茅屋和佛像,通过讲述天堂、地狱等神奇故事吸引民众信仰佛教,还在建初寺翻译了许多佛经,并注解了《安般守意》《法镜》和《道树》等经典。
道教
三国时期,道教起初在蜀汉所在的巴蜀汉地区发展。自汉末兴起的五斗米道教在割据汉中地区三十年多年后于汉建安X(215年)投降曹操,五斗米道教也传播到北方,主要分布于三辅(包括长安)、洛阳、邺城等三个地区。曹魏建立后,五斗米道教首领张鲁及其重要头领都被加官封爵,委以重任。而五斗米道教也被曹魏授予极大荣耀,成为其国教。但是,为抑制五斗米道教影响,曹魏X者暗暗对其分化瓦解,使五斗米道教失去了汉末时期的强大组织力量,成为一种松散的平民组织。且道教支派天师道也逐渐兴起,它是五斗米道与太平道的混合物,并以五斗米道为其主流。孙吴所在的江南地区最早传入的是于君道派,后来来自曹魏地区的天师道以及巴蜀汉地区的五斗米道也逐渐传入。由于孙吴地区有尚巫之风,其中一部分被吸收为道教巫术。
X
编辑曹魏
三国时期,曹魏境内除X外,边境从东到西有乌桓、匈奴、氏、羌、鲜卑、丁零等少数X,为协调与这些X的关系,曹魏制定了以诛讨迁徙、征兵招抚、怀柔安抚、分而治之为主要内容的X政策。对于乌桓、氏、羌等族,曹操执政时期便采取先征服之后强制迁徙并分郡治理的政策,以分散他们的力量。曹魏X建立后,对各族优抚为主,先是扶弱抑强的方式分化鲜卑族,之后又和鲜卑通商往来,对乌桓征兵招抚,并在乌桓协助下平定了辽东公孙渊。
蜀汉
蜀汉南中地区居住着叟、青羌、僚、等少数X,他们或为氏羌集团的“夷”,或为百越和百濮“越“,史称“夷越”。刘备占据益州之后,靠近蜀汉西南边境的少数X时常威胁着其后方。刘备病逝后,夷越X起叛乱。诸葛亮采取抚而不讨,闭关息民等政策,并以军事为后盾,以政治攻心为先导南征四郡,接连生擒颇具声望、一直率族人抗争的少数X统领孟获七次,使原本反蜀的他以及夷越之族最终放弃抵抗、甘心归降蜀汉。而蜀汉也最终南抚夷越,使之归心。此后,蜀汉修通百年不通的旄牛道和沿途亭驿,夷越诸族和蜀汉X之间商旅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蜀汉西部的武都、阴平、汶山、汉嘉、越巂等郡(今甘陕和川西地区)分布着分属氏、羌、匈奴、鲜卑等族部落,统称诸戎。诸葛亮执政时期,西和诸戎的X政策。但由于蜀汉多次北伐西征,与诸戎发生多次战争,西和诸戎的政策并没有得到贯彻和实行。
孙吴
孙吴境内的少数X主要为交州的南越、骆越,扬州的山越,夷州(今中国台湾)的山夷。东孙吴X对山夷、山越以及生活在岭南地区的百蛮(南越、骆越等)采取了不同的X政策。孙吴建立后,在交州设郡,推行怀柔安抚政策,并任用豪族治理,以“震服百蛮”。为加强对岭南地区的管理,孙吴X还分东汉时的交州为二,即海南三郡(交趾、九真、日南)为交州,海东四都(苍梧南海郁林、合浦)为广州。孙吴平定江南后,为掠夺人口和资源,多次对山越进行征讨。但此举也激起了山越人民的反抗,从而牵制了东吴的大批兵力。
社会风俗
编辑服饰
三国时期的服饰和汉代相类,一般分为冠、衣、裳、袜、履和饰品,服装面料一般是丝或者麻。X喜欢黑色和红色,百姓的衣服大都是面料的本色,被称为素色。男服服饰有礼服、冠服、朝服,其中冠服中的冕冠服为天子及三公诸候、卿大夫祭天地明堂之时穿着,长冠服为夫子和执事百官在祭祀典礼上穿着,委貌冠服相当于周代的冠弁服,皮弁冠服为大射礼时,执事者穿着,衣裳为缁X,皂X、素裳。从皇帝至贱更小吏都以深衣制的袍作为朝服,也是主要常服。
冠可与礼服、常服相配。有通天冠、远游冠、缁布冠、进贤冠、武冠、高山冠、法冠、长冠、建华冠、方山冠、巧士冠、却非冠、却敌冠、樊哙冠等,分别由皇帝、王公X、舞人、宦者、卫士等人所戴。礼服为祭祀时穿着,一般情况下,皇帝祭祀时着衮冕之服,日常着通天冠;王公X则戴远游冠,着朝服,日常戴帽或冠,着常服。平民大多着巾,也可以带帽,但帽子材质不如王公X和士人。
女服服饰有庙服、蚕服、朝服。其中,庙服为太皇太后、皇太后之入庙祭祀穿着。蚕服为皇后帅领公卿诸侯夫人亲蚕礼时穿着,且自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后,皆以蚕衣为朝服。宫廷中妇女发式也梳成很多种,如像一尾盘着的蛇而得名的灵蛇髻。由于发梳起来复杂不便,人们又经常使用假髻。
通天冠式样
常服的襦为上衣,比袍和单衣都短。裙为下裳,前后部分相连。似今日之裙子,但男女均可以穿着。袍是穿在内衣外面一直垂到脚面的长衣,一种用新旧棉杂絮的被称为“温袍”的最为普遍,常为贫贱之服。但也有贵者所穿的袍子。天气寒冷时,把毛皮直接披在身上是贫者所为,用毛皮制成裘御寒,则为贵者之举。祷褶在三国时为戎服,与武事有关。
饮食
三国时期,北方以粟麦为主食,南方是以稻米为主食,鸡肉、鸭肉、猪肉、鱼肉等常在餐桌出现。人们已掌握了发酵技术,可食用蒸饼,也开始用大豆做豆腐。调味品有蜜、糖、盐,水果有酸梅、梨、枣、葡萄、荔枝、甘蔗、甜瓜、桑葚等酒成为普遍的饮品,有水果酒、粮食酒和乳酒等,但度数较低。水果酒中,葡萄酒和甘蔗酒较受X欢迎,在当时被称为“金酒”。平民则多喝杏酒。粮食酒中,王公X等一般会喝糯米酒,普通士族会喝稷米酒,平民则喝粟米酒。此外还有椒酒、桂花酒等。
住宅
三国时期的住宅多样,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也有一字形、曲尺形、三合式、四合式和日字形等。包括宫室、殿堂、楼阁、观阙、宅第、房舍、庐屋等。居室内的日常起居用具有帐幔、屏风、床榻、几、胡床、席等。豪宅大弟建筑物高大,一般会有楼阁、庭院等建筑。普通人家一般住带有庭院的一堂二室,贫民住在茅草屋内或者半地下室。
床的尺寸规格有大小之别,与人的高矮有关。另外南方的床与北方的床也不尽相同,或是为避潮的缘故,南方的床相对高些。榻为一种坐卧之具,可作暂卧休息之用,类似今天的躺椅,但多种情况下榻是作为坐具使用。而自东汉后期传入的胡床是单纯的坐具。当时有三种材料制成的席子,一种是用苇子编制而成的,一种是用莞草织成的,还有一种是竹席。竹席是夏天避暑用的,苇席是冬天隔寒用的。
出行
三国时期,陆路交通工具有牛车、羊车、马车、舆、人力车、鹿车(独轮车),水上交通工具有小船和楼船。马车多在战时用作拉物资之用,也有人骑马出行。但自天子而下,人们出行多用牛车,只是规格不同。比如皇帝乘的牛车又称“画轮车”,轮毅以彩漆绘画。普通百姓的牛车极其简陋。鹿车为人力推动的独轮车,用作货物运输。舆为用人力抬的交通工具,多为王公X使用。船只也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交通工具,除了沿水人们出行使用外,还会大规模用于战争以及贸易。
婚俗
三国时期,人们对婚礼仪式不如汉代时重视,因为权势威压,婚俗有时会和传统礼法相悖。比如,曹魏长史吴纲背曹魏入孙吴后,又娶嫡妻,并因此造成两个嫡妻并立的现象,但在当时也没有遭到过多抨击。且该时期内,已建立婚姻关系的男女离婚相对容易,既不用受礼法限制,也不被社会歧视。在女子婚姻自X方面,X女子可以自己择偶,再嫁也比较X,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女性的婚姻依旧受他人支配。
丧俗
三国时,丧俗基本沿袭前代,但对礼节相对没那么看重,且流行薄葬之风。曹魏的X者曹操、曹丕率行薄葬,蜀汉诸葛亮死后不置随葬品,孙吴诸葛瑾离世后,用素棺,着时服。此外,由于战乱等因素影响,三国时期离乡背井者众多。受到传统根文化影响,许多人想在离世后能葬在自己的家乡。为此,该时期的丧俗中归乡葬也较为流行。
帝王世系
编辑曹魏
曹魏帝王世系表
庙号 |
名讳 |
年号 |
在位时间 |
|
无 |
高皇帝 |
曹腾 |
追尊 |
|
无 |
太皇帝 |
曹嵩 |
追尊 |
|
太祖 |
武皇帝 |
曹操 |
追尊 |
|
高祖 |
文皇帝 |
曹丕 |
黄初(2X—226年) |
2X—226年 |
烈祖 |
明皇帝 |
曹叡 |
太和(227年 —233年),青龙(233年—237年),景初(237年—239年) |
227年—239年 |
无 |
无 |
曹芳 |
正始(240年—249年),嘉平(249年—254年) |
240年—254年 |
无 |
无 |
曹髦 |
正元(254年—256年),甘露(256—260) |
254年—260年 |
无 |
元皇帝 |
曹奂 |
景元(260年—264年),咸熙(264年—265年) |
260年—265年 |
参考资料 |
蜀汉
蜀汉帝王世系表
庙号 |
谥号 |
名讳 |
年号 |
在位时间 |
烈祖 |
昭烈皇帝 |
刘备 |
章武 |
2X—223年 |
无 |
孝怀皇帝(刘渊谥),思公(晋武帝谥) |
刘禅 |
建兴(223年—237年),延熙(238年—257年),景耀(258年—263年),炎兴(263年) |
223年—263年 |
孙吴
孙吴帝王世系表
庙 号 |
谥 号 |
名讳 |
年 号 |
在位时间 |
无 |
孝懿王 |
孙钟 |
追尊 |
|
始祖 |
武烈皇帝 |
孙坚 |
追尊 |
|
无 |
长沙桓王 |
孙策 |
追尊 |
|
太祖 |
大皇帝 |
孙权 |
黄龙、嘉禾、赤乌、太元 |
229年—252年 |
无 |
无 |
孙亮 |
建兴、五凤、太平 |
252年—258年 |
太宗 |
景皇帝 |
孙休 |
永安 |
258年—264年 |
无 |
无 |
孙皓 |
元兴、宝鼎、建衡、凤皇、天册、天玺、天纪、太康 |
264年—280年 |
汉末至三国时期的主要战争
战争名称 |
发生时间 |
简介 |
黄巾X |
184年—186年 |
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军爆发的农民X,后被外戚何进帅军平定 |
X董卓 |
189年—191年 |
董卓把揽朝政后,废帝新立汉献帝,袁绍等组军X,董卓强行迁都长安,而盟军随之决裂,形成军阀割据局面 |
襄阳之战 |
191年 |
袁术、袁绍两位军阀割据对立,袁术命下属孙坚攻打刘表以消除袁绍在华南的势力。最终,孙坚打败了刘表,但本人阵亡,军队也被迫撤退。此后,孙策接任 |
兖州之战 |
194年—195年 |
黄巾之乱时,曹操父亲避难路过徐州时被杀,割据兖州的曹操率大军攻打徐州,吕布趁机攻入兖州。曹操回师攻打吕布于濮阳,双方因蝗灾大起而罢兵。之后,曹操赶走吕布,曹操平定兖州后,正式获得了兖州牧地位 |
宛城之战 |
197年 |
又称“淯水之战”,张绣归降曹操后,曹操强行收纳张绣族叔张济的遗孀为姬妾。张绣怒而X,奇袭曹营。结果张绣取胜,曹操败逃。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X、大将典韦、坐骑绝影等都被张绣所杀。曹操的原配丁夫人与曹操决裂 |
易京之战 |
197年—199年 |
割据冀州等地的袁绍率军攻打公孙瓒军,公孙瓒中伏逃回城中自杀,公孙瓒军覆灭 |
官渡之战 |
199年—200年 |
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并在此展开战略决战。结果,曹操连连用计,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击溃袁军主力。此战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奠定了基础 |
平阳之战 |
202年 |
呼厨泉统领南匈奴诸部作乱平阳,司隶校尉钟繇率诸军阻击不胜。并州刺史高干和河东郡太守郭援率数万人马夹攻钟繇。西凉马腾派遣儿子马超随援钟繇。最终,马超与钟繇大败高干、郭援,郭援被斩杀,高干及呼厨泉皆降 |
南皮之战 |
205年 |
袁绍死后,诸子争夺继承权,此时曹操已经重创了袁绍的一子袁尚。该战之后,曹操灭掉了袁绍的另一子袁谭,使他对华北平原的控制再无人能撼动 |
赤壁之战 |
208年 |
曹操率军二十万众顺江而下,孙权与刘备联兵在赤壁阻击。由于曹军士卒染疾,初次交战后败退,与周瑜等人隔江对峙。周瑜纳部将黄盖之议采用火攻,并设计让黄盖率小战船诈降,离曹营二里之处时点燃船只,火烧曹军战船,曹操败退 |
合肥之战 |
209年、215年 |
孙权和曹操为争夺合肥先后展开的两次战争,双方各有胜负 |
潼关之战 |
211年 |
曹操欲借道X汉中张鲁,关西诸侯韩遂、马超等起兵阻止曹军进兵,双方在关中潼关、渭南等地发生大战,最后曹操用计取胜,压制关中 |
汉巴之战 |
215年 |
曹操平定了汉巴后对刘备构成威胁。刘备主动向曹军发起进攻,袭杀了夏侯渊,张郃率残部回守阳平关。曹操于是亲自到汉中前线指挥。刘备袭扰曹操的补给线,又令X、黄忠偷袭北山,烧毁了曹军万余袋粮草。曹操只好放弃汉中,同时迁移几万户百姓回关中 |
荆州之战 |
219年 |
亦称为关羽北伐、襄樊战役或荆州争夺战。该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水淹七军,俘获于禁等人,重创曹魏。孙吴吕蒙乘机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最后关羽父子被东孙吴俘杀,孙权取得荆州大部 |
夷陵之战 |
2X—2X |
蜀汉X后,刘备挥兵攻打夺走荆州的孙权,孙权求和不成后,一面向曹魏称臣,一面任命陆逊为总指挥率军应战。双方相持七八个月后,陆逊在夷陵火攻蜀汉军,蜀汉惨败,不久刘备病逝 |
曹丕伐孙吴 |
2X—223年 |
孙权击退蜀汉后复叛,曹丕率军X,但三次征讨未果,孙权还彻底和曹魏脱离了臣属关系 |
南中平定战 |
225年 |
蜀汉国大臣朱褒、雍闿、高定等叛变,南中豪强孟获参与其中。诸葛亮亲率大军南下,采用攻心策略,最终平定了南中,使南中蛮族归心 |
诸葛亮北伐 |
227年—234年 |
为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诸葛亮对曹魏发起的五次进攻战,但收效甚微,且他本人也在最后一次北伐中病亡于五丈原前线 |
街亭之战 |
228年 |
诸葛亮北伐中的一次战役。诸葛亮任命自己赏识的参军马谡为先锋,在军事重地街亭防御曹魏将领张郃的进攻。因马谡失措街亭失守,蜀汉失去了重要据点。后马谡与将领李盛、张休等人被处死,黄袭被夺兵 |
石亭之战 |
228年 |
孙吴太守周鲂诈降曹魏,曹魏将领曹休派兵接应时中计受损,于是率军十万与另外两路曹魏军同时深入孙吴地作战。孙权派陆逊等迎击曹休于石亭(今安徽桐城境),最终曹休大败 |
曹魏灭燕之战 |
238年 |
景初元年(237年)七月,割据辽东的公孙渊自立为燕国王,并袭扰曹魏边境。次年,曹X帝派司马懿X,结果公孙渊被俘,辽东归于曹魏属下 |
兴势之战 |
244年 |
曹X帝曹叡病亡后,辅政的大将军曹爽率军攻蜀汉,被阻于兴势(今陕西省洋县八里关镇),供给困难。蜀汉大司马蒋琬、大将军费祎率军赶至汉中增援。费祎知曹魏军将退,率军绕道占据三岭,断其归路,曹军伤惨重,逃回关中 |
姜维北伐 |
238年—262年 |
诸葛亮病逝后,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于238年—262年之间进行了十一次北伐。但收效甚微,蜀汉国力虚耗,姜维本人遭到弹劾 |
淮南三叛 |
251年—258年 |
曹魏后期司马氏X,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叛乱,即王凌之叛(251年)、毌丘俭文钦之叛(255年)及诸葛诞之叛(257—258年),但均被司马氏平定,支持曹魏皇室的武装力量几乎被消灭殆尽 |
东兴之战 |
252年 |
孙权病亡后,曹魏兵分三路,进攻东孙吴的南郡、武昌、东兴。司马昭率东路军直逼东兴,东孙吴以太傅诸葛恪为统帅迎击,曹魏军战败。司马昭此后被削去侯爵,诸葛恪则在孙吴国的诸葛恪声望达到顶峰 |
曹魏灭蜀汉之战 |
263年 |
该年,曹魏掌权人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兵分三路大举攻打蜀汉,姜维在沓中与邓艾交战后,击败诸葛绪,直奔东路抵挡曹魏军主力。而钟会大军在占领汉中大部分据点后,被回援的蜀汉军阻拦在剑阁,僵持不下。邓艾率精锐部队绕道阴平凿山开路,奇袭江油,在蜀汉腹地绵竹大破诸葛瞻、攻占涪城(今四川绵阳),进逼成都。最终,后主刘禅出降,因邓艾兵临城下,向曹魏军投降 |
晋孙吴交趾之战 |
271年 |
交趾吕兴叛孙吴投靠蜀汉,西晋建立后,积极经营交趾等郡,多次击退孙吴军进攻。271年,孙吴薛珝、陶璜率兵攻打交趾,城中粮尽援绝,晋太守杨稷、毛炅被俘,九真、日南皆降孙吴 |
西陵之战 |
272年—274年 |
孙吴西陵守将步阐降晋,陆抗X步阐。西晋派杨肇、羊祜等援救步阐,陆抗率主力对杨肇军进行阻击。陆抗部将俞赞投降了杨肇,孙吴军情况危急。陆抗将计就计大败晋军,攻陷西陵城,将步阐等人夷灭三族 |
晋灭孙吴之战 |
279年—280年 |
晋武帝司马炎发兵水陆并进,直取建业(今南京),一举灭东孙吴,实现统一 |
注释
编辑展开[a]
八校尉即上军校尉、中军校尉、下军校尉、典军校尉、助军左校尉、助军右校尉、左校尉、右校尉。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中国历史纪年简表.中国X网. [2023-11-21].
[2]李殿元. 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机遇和谋略[J]. 文史杂志, 2008, (05): 49-52.
[3](西晋)陈寿. 三国志. 清武英殿刻本: 卷二·魏书·文帝纪.
[4](西晋)陈寿. 三国志. 清武英殿刻本: 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
[5](西晋)陈寿. 三国志. 清武英殿刻本: 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第二·孙权.
[6](西晋)陈寿. 三国志. 清武英殿刻本: 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传.
[7](西晋)陈寿. 三国志. 清武英殿刻本: 卷三十三·蜀书三·后主传.
[8](西晋)陈寿. 三国志. 清武英殿刻本: 卷四十八·吴书三·三嗣主纪第三·孙亮、孙休、 孙皓.
[9](西晋)陈寿. 三国志. 清武英殿刻本: 卷四·魏书四·三少帝纪.
[10]王夫有著. 中国古代官制[M]. 北京: X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11: 44-50. 7-5035-0478-1.
[11]李秋莎. 刘徽《九章算术注》中的数学思想及其历史贡献[J]. 兰台世界, 2014: 50-51. DOI:10.16565/j.cnki.1006-7744.2014.18.001.
[12]张大可. 三国史研究[M]. 兰州: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8: 274-295.
[13]孙康. 汉末三国治安形势及其影响下的治安思维模式[J]. 法制与社会, 2014: 146-147.
[14]刘玉宏. 曹魏西晋时期洛阳商业经济研究[D]. 河南科技大学, 2009
[15]钱念文编著. 三国两晋南北朝简史[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91-10: 1-23. 7-5027-1508-8.
[16]范晔. 后汉书. 南朝宋: 卷八.孝灵帝纪.
[17]司马光. 资治通鉴. 北宋: 汉纪五十一.
[18](西晋)陈寿. 三国志. 清武英殿刻本: 卷一·魏书·武帝纪.
[19](西晋)陈寿. 三国志. 清武英殿刻本: 卷六·魏书六·刘表传.
[20]司马光. 资治通鉴. 北宋: 卷六十五·汉纪五十七.
[21]司马光. 资治通鉴. 北宋: 卷六十七·汉纪五十九.
[22]司马光. 资治通鉴. 北宋: 卷六十八·汉纪六十.
[23]司马光等. 资治通鉴. 北宋: 卷六十三·汉纪五十五.
[24]司马光等. 资治通鉴. 北宋: 卷六十二·汉纪五十四.
[25]司马光等. 资治通鉴. 北宋: 卷六十一·汉纪五十三.
[26](西晋)陈寿. 三国志. 清武英殿刻本: 卷三·魏书三·明帝纪.
[27]侯诗璇. X帝思想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16年: 1-42.
[28](唐)房玄龄等撰. 晋书. 清武英殿刻本: 卷二·帝纪第二·景帝、文帝纪.
[29](唐)房玄龄等撰. 晋书. 清武英殿刻本: 卷一·帝纪X·宣帝纪.
[30](西晋)陈寿. 三国志. 清武英殿刻本: 卷四十四·蜀书十四·蒋琬、费祎、姜维传.
[31](西晋)陈寿. 三国志. 清武英殿刻本: 卷二十八·魏书二十八·诸葛诞.
[32]司马光等. 资治通鉴. 北宋: 卷七十六·魏纪八.
[33](西晋)陈寿. 三国志. 清武英殿刻本: 卷二十八·魏书二十八·邓艾.
[34]何兹全. 三国史[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1-03: 250-260.
[35]尚志迈. 晋武帝与太康之治[J]. 《X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 53-58.
[36]X总主编, 李晓杰著. 大哉中华 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 体国经野-历代行政区划[M]. 长春: 长春出版社, 2008-1: 58-59. 7-5445-0509-3.
[37]张步天. 中国历史地理·上[M]. 湖南大学出版社, 1988: 419.
[38]陈建梅. 孙吴政区地理研究[M]. 第1版. 长沙: 岳麓书社, 2008-6: 1-10. 978-7-80665-853-6.
[39]顾颉刚, 史念海著. 中国疆域沿革史[M]. 北京: X印书馆, 2017-12: 98-99. 978-7-100-15138-2.
[40]汪清. 两汉魏晋南朝州刺史制度研究[D]. 郑州大学, 2001: 104-144.
[41]路遇, 滕泽之. 中国人口通史[M].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9-10: 171-194.
[42](唐)房玄龄等. 晋书. 卷十四: 地理志上.
[43]X. 中国人口史(X卷)[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451.
[44](西晋)陈寿著、(南朝宋)裴松之注. 三国志. 卷三十三: 蜀书·后主传注引王隐蜀记.
[45]任乃强 .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第153页.
[46]X. 中国人口发展史[M].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 148.
[47]余鹏飞. 三国经济史[M]. 河南: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2-05: 81-86.
[48]赵文林,谢淑君. 中国人口史[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8: 86.
[49]孔令纪等主编. 中国历代官制[M]. 济南: 齐鲁书社, 1993-5: 123. 978-7-5333-0357-0.
[50]俞鹿年编. 历代官制概略[M].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78-10: 60-65.
[51](唐)杜佑. 通典. 卷十四: 选举典二.
[52]俞鹿年编. 历代官制概略[M].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78-10: 67-68.
[53]陈茂同编. 中国历代职官沿革史[M]. 北京: 昆仑出版社, 2013-1: 153-155.
[54]陈梧桐. 中国军事通史(七)[M].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1998: 343-391.
[55]X. 曹魏兵制的变化与州郡领兵制[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02): 52-54.
[56]俞鹿年编. 历代官制概略[M].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78-10: 66-67.
[57]高敏. 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M]. 郑州: 大象出版社, 1998-5: 139.
[58]李焱焱. 魏晋南朝世兵制及其对国家X的影响[D]. 江西师范大学, 2012
[59]谭良啸. 试论诸葛亮的八阵图[J]. 社会科学, 1983, (5).
[60]许蓉生. 蜀汉兵制初探[M]// 社会科学文选 2(成都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建所十X). 成都出版社, 1990: 288-299.
[61]白寿彝总主编、何兹全主编. 中国通史.7.第5卷: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上)[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651-652.
[62]何德章. 三国孙吴兵制二题[J].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2009, (00): 37-47.
[63]赵昆生. 孙吴世袭领兵制研究[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4): 18-22.
[64]高敏. 三国兵志杂考[J]. 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 21-32.
[65]张晋藩著.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M].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2-11: 322-326. 7-5043-1651-2.
[66]申雷. 魏蜀兴势之战新探[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3(02): 36-39.
[67]军事科学院. 中国军事通史第七卷[M]. 军事科学出版社, 1998-10: 312-317.
[68]李程. 孙权外交策略的失败[J]. 江汉论坛, 2005, (06): 111-113.
[69]军事科学院. 中国军事通史第七卷[M]. 军事科学出版社, 1998-10: 330-342.
[70]军事科学院. 中国军事通史第七卷[M]. 军事科学出版社, 1998-10: 317-320.
[71]王永平. 孙吴文化[M]. 南京: 南京出版社, 2005: 174-184.
[72]余鹏飞. 三国经济史[M]. 河南: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2-05: 347-363.
[73]李剑农著. 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魏晋南北朝隋唐部分[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1-10: 502-505. 7-307-08672-7.
[74]白寿彝总主编、何兹全主编. 中国通史.7.第5卷: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上)[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562-566.
[75]何炼成主编, 刘秉扬, 韦苇副主编. 中国经济史[M].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4-8: 9-10. 7-224-06998-1.
[76]叶莲娜. 魏晋时期社会特征研究[D]. 扬州大学, 2022
[77]武剑青. 曹魏水利工程与三国后期政治格局的变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11468-11469.
[78](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 卷三十三: 江水注.
[79](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 卷二十七: 沔水.
[80]马强. 早期汉中盆地农业经济的开发. // 蜀道文化与历史人物研究.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第22-23页.
[81]许辉, 蒋福亚. 六朝经济史[M]. 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3: 238-254.
[82]王卓然, 梁丽. 从江南的开发历史中看孙吴与曹魏对立的历史必然[J]. 中国水运(学术版), 2007-01-01, 7(9): 230-231.
[83]余鹏飞著. 三国经济史[M].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2-5: 346. 7-81018-718-X.
[84]余鹏飞. 三国经济史[M]. 河南: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2-05: 340.
[85]余鹏飞. 三国经济史[M]. 河南: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2-05: 364-378.
[86]张翼. 孙吴钱币的出土情况与“蜀钱吴用”现象[J]. 东南文化, 2019, (04): 62-66,71-76.
[87]雷玉宁. 三国时期钱币铸行及通货X成因探究[J]. 湖北钱币研究, 2019, (2019): 34-36,56.
[88]张泽光. 西晋地理学家裴秀的历史贡献[J]. 兰台世界, 2013-01-01, (21): 67-68. [2023-10-10].
[89]侯勇英. 三国时期天文学家陈卓与天文档案编研[J]. 文史博览(理论), 2013, (04): 11-12.
[90]赵炳清. 略论三国时期的史学[J]. 史学史研究, 2008, (03): 30-36.
[91]刘运好. 论曹魏经学[J]. 中州学刊, 2017, (12): 132-138.
[92]王永平. 孙吴文化[M]. 南京: 南京出版社, 2005: 109-123.
[93]涂文涛主编. 四川教育史(上)[M].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7: 43-44.
[94]郭齐勇主编麻天祥, 秦平, 乐胜奎. 中国哲学通史 魏晋南北朝卷学术版[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2-8: 89-145.
[95]张剑雄. 建安文坛深探[D]. 天津师范大学, 2014
[96]张大可著. 三国史[M].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3: 315-322.
[97]谢无量著. 中国文学史[M]. 应急管理出版社, 2022-1: 197-203. 978-7-5020-8994-8.
[98]高新伟. 蜀汉文学论.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 2012, 30(1).
[99]高新伟. 蜀汉文学论.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 2012年第1期(总第30卷 )
[100]王绍卫. 孙吴的世家大族与学术[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01, (5): 145-147.
[101]徐昌盛. 从侨土嬗代到吴会之争:孙吴文学本土化与世族文学兴起[J]. 东方论坛, 2023-04-28, (2): 48-59.
[102]贾大泉, 陈世松主编. 四川通史 卷2 秦汉三国[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0.03: 511-513. 978-7-220-08058-6.
[103]潘逸, 岳慧思, 赵艳梅主编.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历史人物探秘[M]. 延吉: 延边大学出版社, 2019-7: 65-82. 978-7-5688-7283-6.
[104]袁有根. 《历代名画记》研究[M].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年: 056. 9787501310906.
[105]郭因主编. 安徽文化通览简编[M]. 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4: 76. ISвN:9787212074265.
[106]王永平. 孙吴文化[M]. 南京: 南京出版社, 2005: 124-135.
[107]陈师曾, 郑昶著. 中国绘画史 中国美术史[M].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8-2: 113. 978-7-5392-9703-3.
[108]萧涤非.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161.
[109]朱国伟. 从出土音乐文物看孙吴音乐文化[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6-01-01, (1): 54-58.
[110]李楠, 陈幼实编著. 中国古代教育[M]. 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15.01: 38-40. 978-7-5044-8542-7.
[111]王永平. 孙吴政治与文化史论. 2005-12: 338-344.
[112]赵洪波, 姜珊. 三国时期佛教的流传与中国化[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 34(02): 79-83.
[113]王永平. 孙吴文化[M]. 南京: 南京出版社, 2005: 89-108.
[114]李刚. 试论孙吴至东晋的江南家族道教[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01, (1): 51-62.
[115]谢忠明, 曹小莉. 论早期道教的影响地域及传播[J].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1995, (01): 40-44.
[116]王永刚. 两汉三国时期汉中道教考略[J].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 (04): 46-48.
[117]徐杰舜, 罗树杰, 许立坤编著. 中国X政策简史[M]. 银川: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11-10: 88-95.
[118]梁满仓, 杜明才著. 三国礼仪习俗研究[M].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9-8: 119-152. 978-7-216-05961-9.
[119]梁满仓, 杜明才著. 三国礼仪习俗研究[M].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9-8: 153-162. 978-7-216-05961-9.
[120]梁满仓, 杜明才著. 三国礼仪习俗研究[M].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9-8: 163-174. 978-7-216-05961-9.
[121]梁满仓, 杜明才著. 三国礼仪习俗研究[M].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9-8: 84-103. 978-7-216-05961-9.
[122]王仲荦. 魏晋南北朝史[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07: 362.
[123](西晋)陈寿. 三国志. 清武英殿刻本: 卷四十六·吴书一·孙坚 孙策.
[124](西晋)陈寿. 三国志. 清武英殿刻本: 全本.
[125]司马光. 资治通鉴. 北宋: 汉纪五十.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