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维纳斯X岛战争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简称马岛战争(西班牙文:GuerradelasMalvinas,英文:MalvinasWar,又称:FalklandsWar,译文:福克兰群岛战争或福克兰海战),是1982年4月到6月间,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的主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马尔维纳斯群岛(MalvinasIslands),简称“马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英语:FalklandIs...

马尔维纳斯X岛战争,简称马岛战争(西班牙文:Guerra de las Malvinas,英文:Malvinas War,又称:Falklands War,译文:福克兰X岛战争或福克兰海战),是1982年4月到6月间,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尔维纳斯X岛(英国称“福克兰X岛”)的X而爆发的一场战争。

背景介绍

编辑

马岛简介

马尔维纳斯X岛(Malvinas Islands),简称“马岛”,英国称“福克兰X岛”(英语:Falkland Islands)是位于阿根廷东南端南大西洋域的一个X岛,处于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之间的航道要冲,自然条件恶劣,但其地理位置具有重要战略价值。马岛距离英国本土约1.3万千米,距离阿根廷海岸约500千米。在1914年巴拿马运河开通之前,麦哲伦海峡是连接两大洋的主要海上通道,而马岛位于该海峡以东的咽喉要地,因此曾被称为南大西洋通往太平洋的“”钥匙“”,这一地理特点使得马岛成为了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也使得马岛成为历史上海洋强国的争夺之地。20世纪70年代,马岛周围发现了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据称产量可达600亿桶,相当于北海油田的规模。这一发现使马岛成为了潜在的能源富集区。此外,马岛及其附近海域还蕴藏有丰富的煤、铝、银、铁、铅等矿物资源,并且该地区的渔业资源也十分可观。

马岛X历史沿革与争议

1764年,法国人首先在岛上建立居民点并命名为马尔维纳斯。1767年,西班牙根据1761年法西协定将X岛纳入西班牙领地,阿根廷独立后从西班牙手中获取马尔维纳斯X岛的X。1833年,英国以该X岛最早为英国人发现为名派兵占领,1908年7月,英国再次宣布包括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X岛在内的整个马岛区域全部归英国管辖,阿根廷则坚决否认英国对马岛的占领权,此后双方就马岛的X归属争执不休。自1930年中期以来,阿根廷国内不满英国的声浪日益高涨,认为阿根廷已经实际成为英国的经济殖民地。在民意的支持下,阿根廷在1964年向联合国申诉,要求界定福克兰-马维纳斯X岛的X。1965年,联合国召开的大会上,决议X岛问题应由英国和阿根廷两国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尽管在地缘政治上,阿根廷在该地区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实际上马岛一直由英国掌握,且岛上的大部分居民是英国移民的后代。

时局背景

世界反殖X义浪潮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1958年英阿之间关于马岛归属的问题被提报到联合国进行审议。到战争爆发前,联合国已4次作出决议,要求英阿双方通过谈判解决争端,但双方各执一词,互不妥协。1979年9月,第六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坚决支持阿根廷收 复马尔维纳斯X岛敦促有关各方加速进行关于这一问题的谈判。为此阿、英两国在纽约先后举行了两轮会谈,均告失败,双方关系趋于恶化。

英国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战胜国之一,但庞大的战时借款也让英国财政喘不过气,加上过去X的殖民地纷纷独立,英国的经济从1940年代末就持续低迷。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则在这一时期迅速崛起,随着实力差距的逐渐缩小,新兴国家渴望在国际X中提升自身地位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导致了紧张的国际关系。阿根廷过去有4成的产品外销到英国,到了1970年代已经锐减到3%,经济上也不必太依赖英国。如此一来,英国在阿根廷的眼中已变得不足为惧。正如当时的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所表述的,阿根廷在国际事务中不应该扮演次要角色,而应该占据主导地位。因此,马岛成为双方博弈的舞台,阿根廷需要通过一场战争来改变现有的格局,并提高其国际地位。

阿根廷国内

阿根廷军XX时期普遍存在着民众的不满情绪。自1976年X上台以来,阿根廷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和政治问题。1981年,阿根廷通货X率高达60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下降11.4%,制造业产量下降为22.9%,薪资倒退19.2%;工联获得国内越来越多的支持,其决定发动长期性大X,国民对X的满意度降低。加尔铁里X为解救经济危机,采取严格的紧缩和节约措施,大幅度削减国家对各部门的财政补贴,减少军费,冻结国家职工和军人的薪炯,裁减公职人员等,但这些措施使得广大工薪阶层的生活和军X内许多官员的利益受损,因而引起他们的抗议和抵制。以总统加尔铁里为首的阿根廷X,为了应对严重的国内的经济形势和社会矛盾,选择经由通过马岛战役,以其胜利的结果来转移公众的焦点。

英国国内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英国工业发展受阻,经济增长率下降,而物价却在十余年间不断攀升,失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1978年8月的失业人数达到160万人。1981年6月,英国撒切尔X迫于国内严重的经济压力,而准备压缩X开支并牺牲部分战备资源以减轻经济压力,撒切尔夫人批准由国防大臣约翰洛克提出的关于削减英国水面舰艇的报告,其中就包括裁撤承担马岛防务的英国破冰巡洋舰“忍耐”号。同年英国颁布新的国籍法,将英国国籍分成英国本土公民(生活在英国本土、海峡X岛和马恩岛的居民,X有资格X进出英国和在英国定居的)、英国海外领土居民(简称“英国属土公民”,是和英国海外领土有联系的人士)和英国海外公民(因为和英国前殖民地之间的联系而取得英国国籍的人)三类,其中马岛将有大约三分之二的公民失去拥有英国国籍和在英国本土定居的机会。

战争起因

编辑

南乔治亚岛事件

南乔治亚岛是马岛的一个附属岛屿。1982年3月19日一伙废铁工人租用阿海军破冰船到南乔治亚岛上X废旧鲸鱼厂,阿根廷人登上南乔治亚的利思港后举行了升旗仪式并滞留于岛上。英国照会阿根廷X,强烈要求阿根廷工人立即从南乔治岛撤走,要求阿根廷X惩办“肇事者”并保证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阿根廷X仔细分析后认为这是英国在故意扩大事端。因为废铁工人持有有效的合同并且英国驻阿大使完全知道此事,运送废铁工人的阿海军船只“布恩苏塞索湾”号也是经常在这片海域游弋的舰只,英国不应该如此大惊小怪。就在阿根廷如此怀疑时,3月24日英国决定派停泊在斯坦利港的“忍耐”号破冰船两架直升机和约140人去南乔治亚岛。阿根廷则针锋相对,3月25日阿根廷补给船给南乔治亚岛上的工人送去物资。英X强烈抗议,并派遣英国核潜艇“X号”驶往马岛附近。同时为了缓和紧张的局势,英国声明如果登上岛屿的人员要求英国官方他们授予登岛权利的话,英国可以做到。于是阿根廷外长门德兹(Costa Mende 建议将废铁工人持的白卡上盖上英国X的章印即可,但英国的回复中将“白卡”又换成了“护照”,阿根廷X怒而拒绝。3月26日阿根廷声明将给予这些人所有必需的保护。刚刚掌权的加尔铁里为了转移国内人民对X日益增长的不满情绪于4月1日下实施武力占领马岛的“罗萨利奥”计划

谈判破裂

1982年4月初,英国和阿根廷在联合国的代表进行会谈,英国向秘书长详细解释了他们的基本观点。他们提出阿根廷必须撤军作为谈判的前提,以恢复现状并重新开始谈判。英国还告知秘书长,他们提出的临时协议是其底线,要求阿根廷在指定日期之前做出回应。但阿根廷方面不能接受英国的提案,这使得英国进一步获得了外交主动权,并将破坏和平谈判的罪责归咎于阿根廷。

联合国讨论结束过后3天,阿根廷组建第8团部队于1982年4月6日从里瓦达维亚海军准将城出发,乘坐飞机前往马岛。之后,第5陆战队步兵营、陆战队X分遣队和防空炮兵部队也接到出发命令,并于1982年4月8日登岛。阿根廷军X在此期间的本能反应是展示其坚守马岛的决心,以吓退英国人并防止他们采取军事反制措施。他们希望通过派遣这些部队向英国展示自己的军事存在和意志,以维护阿根廷对马岛的X主张。

1982年4月3日,英国派遣8艘战舰、1艘供应舰和1艘油轮做好南下准备,以应对马岛危机。两天后,英国“竞技神”号和“X号”航母满载大批的海鹞战机和直升机在一场公众展示活动中从朴茨茅斯起航,开始远征行动。另外,四天之后,X号邮轮也被用作运兵船调往马岛前线,船上搭载着4支英军突击队和伞兵精锐部队。这些行动向阿根廷发出了明确的信号:英国已经做好为夺回福克兰X岛而进行战斗的准备

战争准备

编辑

英国方面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派军队登陆并攻克了马尔维纳斯X岛。英国为了夺取该岛,在极短的时间内做了大量的、细致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了政治、军事、外交各个方面。

X、英国X首先在国内统一认识。英国国内由于近年X济不景气,平时人心消沉,意见分歧。一个重大问题发生,很难取得一致意见。这次英国X充分利用它的报刊电台、电视台等舆论工具,不间断地宣传以下两个观点:(1)阿军4000人登陆福克兰岛,英守军连同总督一共只有82人,因寡不敌众而向阿军投降,英国蒙受了奇耻大辱。(2)岛上居民1800人,绝大多数是英国人,阿根廷目前是军事XX,没有X可言。该岛被阿军占领后,英国老百姓将生活在痛苦的军事XX之下。如此宣传的效果是显著的,当4月6日首相撒切尔夫人宣布X决定当即派出特遣舰队远征南大西洋收复失地时,获得一致通过没有一个反对者。这在英国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都是少有的事。

第二、在国际上争取同情和支持。英国X了反对“用武力解决国际争端”这个口号,以反对阿根廷派大批部队登陆斯坦利港占领马尔维纳斯X岛。这个口号在国际上是非常吸引人的,因为目前国际纠纷很多,一般来说许多国家对武力解决争端都持反对态度,很多人希望通过谈判去解决那些争端。英国X这一点,在国际上大造舆论。一方面承认与阿根廷在马岛问题上的争论可以通过谈判解决,另一方面则坚决反对阿根廷用武力解决问题。英国向联合国安理会对阿根延提出控告,安理会通过了要求阿根廷撤军和同英国谈判的决定。这个决定对英国十分有利,使英国在联合国争取到多数。而阿根廷则处于被动地位。

第三、摆开谈判架势,争取主动。先由美国国务卿出面调停,调停失败后,又由联合国秘书长出面调解。英国坚持要阿根廷执行安理会撤兵的决议,阿根廷不肯撤。这样,就把谈判失败的责任归咎于阿根廷,而主动权则落到了英国手里。

英国参与战争的兵力包括主要级别的作战舰艇总计61艘,相当于英国海军舰艇总数的50%。其中包括4艘核潜艇,2艘航母,以及150余架飞机和直升机。4月4日,为确保作战的顺利进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签署一项内阁命令,征用民船(从6万吨级的客轮到700吨级的拖船,包括客轮、拖船、集装箱船、石油勘探船、救捞船、渔船等)参与马岛战争,而大部分被征民船则需紧急加改装才能胜任军事任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伊丽莎白二世”号游轮(最大的民船之一,搭载英军第5步兵旅的3000名官兵和大量武器装备出发)、“大西洋运送者”号集装箱滚装船(4月14日被征用为飞机运输船,安装起飞甲板、可容纳20架“鹞”式飞机和20架直升机的机库以及“海狼”式防空导弹系统)。此外英国海军还组建了一支特混舰队,主要指挥人员包括海军上将约翰·费德豪斯等人,该部队下属的各分舰队包括317.0、317.8、317.1等特遣队,其中英国女王的次子安德鲁王子也在317.8分舰队的X号航空母舰上的820中队以直升机驾驶员的身份服役。

阿根廷方面

阿根廷X出兵占领马岛的准备工作是很仓促的。无论政治、军事、经济考虑得都不够周到。这表现在当英国在政治上、外交上采取一系列对阿十分不利的措施时,阿根廷拿不出一个有效的反措施来。这样,在与英国进行的战争中阿根廷就失掉了许多国际支援力量,使自已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阿根廷虽然在英国宣布200海里海域禁区后不顾英国的恫吓,冲破英军X,继续向马岛增援了11000名守军(连同之前派驻到马岛的守军,一共15000人)和大批武器X。还在岛上建立了“比扣拉”强击机的机场四处,雷达站数十座,大型军火仓库十余个,准备在该岛与英军开战,但马岛在南大西洋靠近南极,当时正值南半球的秋冬时节,天气寒冷,又是雨季,而该岛人口稀少,现成的住房不多,道路条件很差,岛上还极少河流,缺乏淡水,突然增加许多部队,对岛上的后勤设施带来巨大压力。此外阿根廷X还低估了英国的作战决心,没有预计到英国将要派出那么强大的特遣舰队,也没有正确地安排和部署自己的兵力。阿军只在四个主要港口安排了守军设防,而把其他几个军事上很重要的港口弃之不顾。对纵深和内地则几乎没有设防,明显地留下了缺口,给英军在不设防的港口登陆,登陆后又可在内地X以可乘之机,为阿军后来的失败伏下了祸根。

双方出X力

英国方面

英国海军首批出航的舰艇共有37艘,分别从直布罗陀和英国各港口出发;空军方面,英国使用了多种型号的飞机和直升机进行作战。其中,“猎迷”式反潜巡逻机出动了总共110架次,而“海鹞”式战斗机则出动了1,500多架次,另外,“鹞”GR3式飞机出动了大约150架次。在直升机方面,英国使用了总共8种型号的直升机,包括“小羚羊”、“侦察兵”和“黄蜂”等,涵盖武装直升机、运输直升机、反潜直升机、多用途直升机等多种任务职能。这些直升机在战役中承担对特混舰队反潜保障、攻击地面目标、侦察、攻击海上目标、实施后勤保障和进行通信联络等任务。此外,英国特遣部队地面力量还包括第3突击旅和第5步兵旅2个旅级作战单位,但在X阶段作战中只有皇家海军陆战队第3突击旅作为地面部队在行动。第3突击旅夺取滩头后,第5步兵旅才投入作战。

英军首批出动舰队

英国特混舰队

舰艇类型

舰种

数量(艘)

作战舰艇

航空母舰

2

导弹驱逐/护卫舰

13

两栖突击舰

1

大型登陆舰

6

战略核潜艇

4

勤务舰艇

舰队补给舰

3

舰队油轮

7

“X”号游轮(用作运兵船)

1

阿根廷方面

从4月2日至29日期间,阿根廷一直在往马岛增兵,到4月底时已增至1.3万人,计有第2陆战旅所属陆战第5营、第10机械化旅、第3步兵旅第9步兵旅,以及1个防空营3个炮兵营。另外,还扩建阿根廷港机场,在古斯格林和佩布尔岛修建简易机场,并在岛上进驻轻型飞机和直升机数十架;部署防空力量,在岛上建立两个雷达站和几个对空观察哨,配置了 2035 毫米双管高炮和少量防空导弹;修筑防御工事构筑一条所谓的“加尔铁里防线”,并向岛上运送武器X和其他军用物资。

阿根廷投入作战的舰艇

阿根廷特混舰队

舰艇类型

舰种

数量(艘)

作战舰艇

航空母舰

1

巡洋舰

1

驱逐/护卫舰

7

两栖登陆舰

1

勤务舰艇

运输舰

4

极地破冰舰

2

巡逻艇

5

战争经过

编辑

开战

阿根廷海军司令豪尔赫·伊萨克·阿那亚(Jorge Isaac Anaya,Adm.)负责制定登陆马岛的计划,又称为“罗萨利奥”计划(Operation Rosario),初步规模如下:两栖登陆部队为3000人,借由优势兵力压倒并包围马岛上驻守的寥寥无几的皇家海军陆战队与当地X,迫使其投降以减少无谓伤亡;占领成功后应将岛上之战俘与居民驱逐出境;占领之部队应于48小时内完成撤回原驻地的任务。马岛最高行政官改为军事总督,并配署500名宪兵进行军事X。

1982年4月2日,加尔铁里总统下令出兵占领马岛,马岛战争正式爆发。阿根廷的军事行动指挥官为海军少校吉列尔莫·桑切斯-萨巴洛兹(Guillermo Sanchez-Sabarots),在Mullet creek的雷克岬(Lake Point)登陆。他在夜视镜的帮助下依靠漆黑夜色的掩护率领84名士兵向前推进,攻下“郁闷溪”(Moody Brook)兵营、总督府以及斯坦利港。这一场仗有一名阿军士兵阵亡,英军有一名官兵受伤。英国最初对阿根廷的进攻感到吃惊,但迅速地以外交方式回应给予阿根廷压力。

4月5日,英军首批舰船出航。接着,英国空军的一个大队向南大西洋的阿森松岛转场(该岛距英国本土6760公里,距离马岛6000公里)。4月12日,英军核动力潜艇进入战区,开始对阿根廷实行海上X。4月22日,特混舰队的先头部队抵达战区,4月25日,英军在南乔治亚岛的格里特维肯港登陆,夺占了前进基地。阿根廷守军的152人以及39名文职人员投降。阿军停泊在该港附近的“”圣菲“”号潜艇被英国直升机击中搁浅。

战争白热化

4月28日,英军特混舰队进入马岛水域并展开行动,次日两架英国“火神”轰炸机(XM597,XM607)执行了代号为“黑公鹿行动”(Operation Black Buck)的作战行动,从英国本土起飞,到阿森松岛的威德阿瓦克机场加油后再度起飞,并轰炸马岛的斯坦利机场,轰炸瘫痪了斯坦利机场的地面设施,斯坦利机场的跑道无法供战斗机使用,所以阿根廷空军的战斗机必须从本土起飞攻击。这严重影响了阿根廷空军的战斗机打击范围、战斗空巡的频率及密接支援的能力,阿军飞机在马岛的滞空时间因此而缩短,这次轰炸从侧面为英军夺取了在马岛战争中的制空权。

到 4月底,英阿双方在马岛周围已形成两军对峙、准备决战的形势。5月初,美国宣布公开支持英国后,英国更加有恃无恐,企图以自己的军事优势,迫使阿方接受自己的条件。从5月1一20日,英军几乎每天出动飞机军舰轰炸和炮击阿根廷港等处的机场和阿军的阵地、设施。5月2日,英核潜艇“征服者号”在英国宣布的200海里区外36海里处,用两枚“鱼”式鱼雷击沉阿根廷第二大战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320余人失踪;X日,阿根廷飞机用飞鱼导弹击沉英国“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舰员伤亡40多人;5月9日,英国飞机击沉阿根廷“一角鲸”号补给船;5月14日,英国特别突袭分队乘直升飞机登上佩布尔岛,协同英舰炮摧毁了停在机场上的11架轻型飞机和一座X库,这是英国首次出动地面部队协同作战。

英军登陆

英国的特遣舰队主力从本土出发,到马岛约需航行两周。舰队的其余舰只从世界各地调集去,也需要一定时间,大约在4月20日舰队全部到齐。又经过10天左右的集中和备战,包括作战部署、指挥、通讯联络、后勤物资补充等,到五月初英舰队的战斗准备大体上已经就绪英特遣舰队的最终目的是要登陆和占马尔维纳斯X岛。但对岛上阿军的力量及部署则不清楚,要侦察清楚,需要时间。再则特遣舰队X批出发的多数是海军舰只和飞机本身必要的战斗人员,大批登陆部队还在后面。故一开始,英军不能立即发动登陆战,只能紧张而秘密地进行侦察活动,并展开海上对阿舰的战斗。后来,登陆的海军陆战队大批到达后,就发动了登陆战。

随着联合国秘书长的调解宣告失败,英军决定提前在马岛登陆。5月21日清晨,英军约1000人在圣卡洛斯港地区登陆,并建立了25平方公里的滩头堡。到5月25日,登陆英军已达500多人,兵分两路,一路南下,于28日夺取了达尔文港和古斯格林机场;另一路向东于29日攻占道格拉斯和蒂尔湾。于此同时,阿军先后击沉英军护卫舰2艘驱逐舰1艘和排水量为 18000吨的“大西洋运送者”号集装箱轮,击落飞机多架。面对阿军的不断反击,英军采取断然措施,6月9日由“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号”客轮运载的3500名英军在阿根廷港西南30多公里的菲茨罗伊和布拉夫科夫登陆。

英军特种部队行动

5月27日中午,北路英军开始向东进攻。海军陆战队第42突击营在前,伞兵第3 营随后跟进。阿军认为岛的北部地形复杂,道路崎岖,浴泽遍布,大部队与重装备难以通行,英军不可能从那里发起主要进攻。因此,对岛的北部道格拉斯和蒂尔湾等地不加设防。伞兵第3营营长派克中校通过当地居民了解到一条地图上没有标明的小路可以通往蒂尔湾,而且距离比较近,于是决定和陆战队分道前进。

伞兵第3营经过连续的强行军,于28日中午到达距蒂尔湾9公里的彼得罗河谷地区,向前派出侦察人员,结果没有发现敌军,顺利进驻蒂尔湾,在这里建立前进补给基地,然后继续前进,逼近阿军X道防线要点肯特山和挑战者山。提前乘直升机到达肯特山的特别空勤部队,已经在一个山谷中建立了巡逻基地。他们在夜间分成许多个“尖刀小组”,带着X探测仪、激光手电筒等装备悄悄潜入阿军防区,侦察阿军设防情况,破坏通信线路,伏击阿军巡逻队,排除地雷并在雷区中标明通路,为大部队开进扫清通道。6月1日,两路英军抵达斯坦利港外围阿军X道防线,并夺占了距该港仅25公里的重要制高点肯特山和查伦哲山。为后续部队的进攻成功打开了一条通路

双方停火

6月7日,地面部队在炮兵火力的支援下开始向斯坦利港外围的第二道防线推进,对斯坦利港进行围攻。陆战第42营占领了两姊妹山,陆战第45营占领了哈里特山,伞兵第3营占领了朗登山。为了增强南翼方向的力量,英军第5旅威尔士近卫第1营的一部分于8日乘坐登陆舰登陆在菲次罗依东北的布拉夫湾。6月9日,面对阿军的不断反击,由“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号”客轮运载的3500名英军在阿根廷港西南30多公里的菲茨罗伊和布拉夫科夫登陆。

从11日开始,英军开始对斯坦利港发起进攻,攻击外围的第三道防线。伞兵第2营占领了无线岭,步兵第5旅苏格兰近卫第2营占领了欲坠山,廓尔喀第7团第1营占领了威廉山,缩小了对斯坦利港的包围范围。与此同时,英军不断加强心理战,瓦解阿根廷军队的士气。13日晚上10时30分,英军发起总攻,伞兵第3营攻占了穆迪·布鲁克兵营,步兵第5旅威尔士近卫第1营攻占了工兵山。英军逼近斯坦利港3至4公里。战斗持续到第二天下午2时,阿根廷军队损失惨重,被迫接受谈判。14日晚上9时,阿根廷军队全面停止抵抗。马岛战争基本结束。

6月19日,英国的破冰巡逻舰“耐久”号和一艘护卫舰在南桑德韦奇X岛的图勒岛进行垂直登陆,解除了阿根廷在该岛的海军科学考察站的武装。在这一阶段,阿根廷军队不断派出海军和空军飞机X英军的登陆区域和登陆场,先后击沉了“热心”号和“羚羊”号护卫舰、“考文垂”号驱逐舰、“大西洋运送者”号集装箱船和“加拉哈德爵士”号登陆舰等5艘舰艇和1艘登陆艇,击伤了“普利茅斯”号护卫舰、“格拉摩根”号驱逐舰、“特里斯特姆爵士”号登陆舰和一艘登陆艇等4艘舰艇。地面部队进行了阻击战和坚守防御战。但由于孤立无援、四面被围,最终被迫投降。于是诸岛重新回到英国手中。6月14日,阿根廷驻军司令梅南德兹少将向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的摩尔少将签订投降协议。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于6月17日被迫辞职。而在同一天,X号舰开始大规模遣返阿根廷士兵回国。被英军俘虏的阿根廷现役军人总数超过12700人。

重要事件

编辑

“黑公鹿”行动

1982年5月1日,英国海空军飞机联手,对马岛实施了首次空袭,空袭代号为“黑公鹿行动”(Operation Black Buck),这一行动的目的,是对马岛和阿根廷大陆沿岸12海里以外海域进行海上、空中X;轰炸、炮击马岛军事设施,重点是破坏机场、摧毁雷达站,攻击阿根廷舰船,以断绝马岛守军补给削弱阿军力量,减少阿航空兵的威胁,为登陆作战创造有利条件。

在拿下南乔治亚岛之后,英军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特混舰队可能遭到来自阿军的空中威胁。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釜底抽薪,轰炸阿根廷大陆的空军基地,消灭阿根廷的空军。英国战时内图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皇家空军司令迈克尔·比瑟姆上将认为,攻击阿根廷南部距福克兰岛较近基地的想法固然不错,但是在后勒方面却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难。同时,从政治和外交的角度看,这一建议显然不能采纳。为了避免直接轰炸阿根廷大陆的空军基地而带来的麻烦,英国最高决策层决定只轰炸马岛上的斯坦利机场,将战争限制在马岛的有限范围内。

皇家空军挑选了4架“火神”式轰炸机和5个飞行机组来承担这项任务。“火神”曾是英国核威慑力量中的佼佼者,研制于1947年,航程7700公里。“北极星”问世之后它便落伍了,目前正处于淘汰过程中。4月28日,一切准备就绪。“火神”式轰炸机转场到阿森松岛。1982年5月1日,在连续飞行15小时,经历了17次空中加油之后,两架“火神”轰炸机抵达马岛斯坦利机场上空并进行了轰炸,轰炸一举瘫痪了斯坦利机场,阿军战机无法起飞。上午7时,英军特混舰队开始进入马岛周围海域,利用舰队中的两艘航母搭载的“海鹞”式战斗机,对马岛上的阿军其他基地进行轰炸。

英军击沉贝尔格拉诺将军号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为了对抗日本海军新型“最上”级巡洋舰,美国海军投建了9艘“布鲁克林”级轻巡洋舰。这些高干舷、平甲板船型的万吨级战舰不仅航速快(32.5节),而且火力强大(5座152毫米三联装炮塔,射速每门炮10发/分,射程23800米)。二战结束后,9艘布鲁克林”级除去在库拉湾海战中损失的“海伦娜”号,剩下的8艘于1947 年退役,其中6艘于1951年X给南美三国。当时被称为ABC三国的阿根廷、巴西、智利关系紧张,为了显示公平美国对三国各卖给两艘。这些舰龄仅十余年的战舰的售价只有其造价的两成——780万美元。

1982年5月1日,英军“征服者”号核潜艇在监视海域发现向西航行的阿海军“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布朗中校立即报告伍德沃德海军少将。刚经历一天猛烈空袭的伍德沃德经过一番权衡,于2日晨向诺思伍德作战指挥部发电,要求在X区外击沉它。指挥部向撤切尔首相的战时内阁请示获准后,作战指挥部菲尔德豪斯海军上将下达了攻击命令。17时30分,命令通过卫星传到一直跟踪阿舰的“征服者”号。约1小时后,“征服者”号未事先警告就从5000米距离发射了3条鱼雷。X条鱼雷击中“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的舰首左,紧接着第二条鱼雷击中左后机舱。第X鱼雷击中“希波利托·布查德”号驱逐舰,但没有爆炸。两条鱼雷的爆炸瞬间就使“贝尔格拉诺将军”号200多阵亡,海水从炸开的两个大洞涌进船舱,这艘万吨大舰陷入绝境,20分钟后已左倾21度。由于通讯系统损坏,舰长布诺佐上校的弃舰命令只能口头下传,70只充气救生筱投入大海,但不少已被弹片划破而不能使用,可容20人的小筱子竟然挤上30余人。中雷不到一小时,“贝尔格拉诺将军”号便沉入冰冷的南大西洋。

阿军击沉谢菲尔德号

5月4日上午11时许,英军“谢菲尔德”号驱逐舰正在马岛以北海域执行雷达警戒任务,300公里以外,阿军“5月25日”号航空母舰上的一架“超军旗”式战斗机起飞了。机翼下挂载了一枚红色弹身、白色弹头的“飞鱼”式反舰导弹,为了保持平衡,左翼悬挂了副油箱。南大西洋恶劣的气候使英舰“谢菲尔德”号的雷达无线电系统受到很大干扰,雷达屏幕上出现一片白花花的海浪干扰点,这使得英舰对袭来的阿军战机毫无防备。

对“谢菲尔德”号的攻击是按照阿根廷飞行员早在法国受训时绘制的战术要图进行的。在英军防空学弹杀伤范围以外的阿根廷“海王式”海军侦察机预先将获得的目标指示数据转发给“超军旗”战机。战机在接近“谢菲尔德”号雷达警戒区时下降到40-50米高度,关闭机载雷达继续飞行。12时20分左右,飞机飞临距英舰46公里处,此前,萨姆·索尔特舰长已根据舰队的命令关闭了搜寻雷达,以免于扰在伦敦与舰队之间保持联系的卫星通讯系统。此时阿军飞行员意识到英舰已进入导弹发射区,于是将飞机拉起至150米高度,利用30秒时间迅速打开机上雷达,指示器荧光屏上清晰地出现了“谢菲尔德号。飞行员把目标指示数据输入“飞鱼”式反舰导弹计算机后,按下了发射按钮。导弹随后击中了“谢菲尔德”号,把舰体中央吃水线以上穿了一个大洞,在舰体核心部位爆炸。剩余的导弹燃料引燃了舰上的电缆、油漆等物品,并进而引发舰上火灾。大火一直燃烧到次日下午17时,然后沉没于南大西洋。这艘驱逐舰上的280名水兵中,伤亡或失踪者达87人。

战争结果

编辑

马岛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大西洋上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海空作战,是一场现代意义上的战争。在战争中,英参战的兵力达35000人各类舰船118艘各类飞机270余架;阿参战的兵力65000人、各种舰船33艘、作战飞机250余架。战后统计英军共有258人阵亡,777人负伤,106人被俘,损失飞机34架;损失舰船6艘。阿军共649人阵亡,1068人负伤,11313人被俘,损失飞机90架,损失舰船5艘。英国在马岛之战中获得胜利。

战争影响

编辑

战后影响

战争爆发不久欧洲共同体便决定对阿根廷实行经济制裁。法国、西德和比利时等国X相继对阿根廷实行武器禁运。美国在调解英阿之间的争端宣布失败之后,也于4月30日宣布对阿停售武器和一切军事物资,并对阿实行经济制裁;同时表示,在这场冲突中,将给英国政治上和物资上的支持。尽管如此,英国在马岛战争中仍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除相当数量的人员伤亡之外,据不完全统计,经济上的损失约达27亿美元。在外交上,英与拉美国家的关系恶化了。战时,阿根廷和委内瑞拉从英国银行提走了75亿美元存款,同时,X国家乘机将农产品提价10.5%,这对英国的经济是一次沉重的打击。阿根廷在马岛战争中的失利,使暂时缓和了的国内矛盾再次突出,政局更加动荡。马岛失陷后的第三天,阿总统加尔铁里宣布辞职,空海军总司令也先后易人,阿国内要求加速X化进程的压力增大,同时,战争给本来已相当严重的阿根廷经济带来巨大影响,为支付战争费用,大量资金外流,国内通货X严重,失业增加,政治、社会形势因经济困难而进一步动荡。但阿收复马岛的行动得到了广大拉美国家的支持,他们普遍认为,阿根廷的斗争不仅是维护一国X的斗争,也是维护整个拉美大陆尊严和安全的斗争。

马岛之战虽然是以阿根廷落败而告终,但是并不意味着阿根廷已经放弃了对马岛X的争夺,和X战争一样,英阿双方在马岛之战后只是签署了与马岛战争相关的停战协定,对于马岛的X归属问题仍未解决。2001年,阿根廷X重申对马岛享有X, 阿根廷前总统克里斯蒂娜2007年上台后多次表示阿拥有马岛X,要求与英国就马岛问题重新谈判。阿根廷外交部2009年9月22日发表声明,抗议英国向马岛增派“台风”战斗机,认为这违反了联合国有关决议。2009年12月,阿根廷议会通过一项法律,宣称马岛属于该国领土。2010年1月,英国X“口头知会”阿根廷表示抗议,但阿根廷对此不予理睬,于2010年2月16日派军舰X马岛海路;而在政坛奄奄一息的英国工党X亦不甘示弱,立即派出驱逐舰“约克号”为主的舰队“捍卫X”。一度让人认为有再次战争的危险。

但是1982年的马岛战争让阿根廷人学会了以更加成熟、理性的态度判断国际形势,阿根廷军事专家在总结马岛战争时就曾指出:在能力不济的情况下仓促出战,一旦战败,后果将会非常严重。而阿根廷到2011年时,海军员额从1982年的36000人缩减到的17000人,只拥有13艘导弹驱逐舰,其中有两艘是英国建造的42型导弹驱逐舰,4艘“布朗海军上将”级驱逐舰,4艘国产MEKO140型护卫舰和3艘法国建造的A-69型轻型护卫舰,潜艇部队拥有3艘现代化的常规潜艇。这样的军力想要保护和夺取离本土500公里之外的马岛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可以预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阿根廷都不会使用武力来作为解决马岛X争端的途径。

战争启示

战争决策必须认真而慎重

马岛战争以阿根廷的战败而告终。阿方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大教训就是错误判断形势,在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的情况下,轻率地作出战争决策:阿根廷的决策者认为,英国与马岛远隔重洋,鞭长莫及,出兵马岛不仅劳师费时,而且也会影响其在北约组织中担负的防务,因此推断英国不会为夺回马岛而进行战争。但后来的事态发展与阿根廷方面的判断完全相反。战争一打响,英国便很快做出反应,在军事、政治、外交和经济等方面与阿根廷进行全面对抗。

现代战争夺取空中优势至关重要

马岛战争证明了导弹的厉害,使英国防务首脑们知道了自己的军舰和武器系统的弱点,进一步证实了现代战争的一个基本信条一一空中优势是至关重要的。马岛作战胜利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有制空权。马岛战争证实了空中预警和作战控制飞机的价值。海军部队不论它的船只多么现代化和它的指挥人员及全体船员多么懂行,没有足够的空中掩护就不能行动。在南大西洋,缺乏预警防空系统使得英国舰队在遭到阿根廷飞机攻击时损失严重。

迅速动员和快速反应能力是掌握战争主动权的关键

1982年4月2日凌晨,阿根廷出动陆、海、空三军约4000人攻占了马岛首府,同时宣布收复对马岛的X。英国当局迅速作出强烈反映,宣布与阿根廷断交并采取经济报复措施,加紧军事行动,3天后,派出40艘舰只组成庞大的特混舰队,远征南太平洋前去收复这些地方。这一行动采取得很快,准备时间很短,而且是在气候条件常常很恶劣的情况下,向8000英里以外的作战地区投送部队。英军迅速在马岛周围200海里进行X。4月25日英军对南乔治亚岛发起攻击,占领了该首府,战争规模不断扩大。6月12日英军在马岛发起总攻,阿军在不利的条件下奋力抵抗。由于阿军久困孤岛,无险可守,外无援兵,被迫于6月14日中午在阿根廷港上空升起白旗。由此看出,英国的快速动员和快速反应能力非常强,这是掌握战争主动权的关键。

注释

编辑

展开[a]

“超军旗”战斗机是法国达索飞机公司生产的舰载攻击机,是60年代“军旗”IVM攻击机的改进型,采用45度后掠角中单翼设计,翼尖可以折起,机身呈蜂腰状,立尾面积较大,后掠式平尾置于立尾中部。机长14.31米,翼展9.6米(外翼折起7.8米),机高3.86米。装有一台非加力型8K-50 涡喷发动机,额定推力 5000 公斤。最大飞行时速1204公里(低空),作战半径650公里,实用升限13700米,最大起飞重量12000公斤。机上装有 ETNA惯性导航与攻击系统,“阿加芙”雷达,97型航行指示器,66型大气数据计算机,三轴姿态指示器,微型塔康,敌我识别器, 甚高频全向信标机和平视显示器等,对海面驱逐舰搜索距离110公里。机上装有2门30毫米的“德发”航炮,机身挂架可挂250公斤X,翼下4个挂架每个可携400公斤X,右侧机翼可挂1枚AM-39“飞鱼”空舰导弹,还可挂R.550“魔术”空空导弹或火箭弹等武器。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赵万里. 关于马岛战争研究的几个问题[J]. 拉丁美洲研究, 2010-06-10: 58-63.

[2][英]马丁·米德尔布鲁. 马岛战争:阿根廷为福克兰X岛而战[M]. 俞敏译. 吉林: 吉林文文出版社, 2019-3: 262.

[3]任柳佳. 从阿根廷的角度看马岛战争的原因[J]. 改革与开放, 2013-03-25: 73-76.

[4]孙国军. 试析英阿马岛之战[J]. 内蒙古X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38(01): 67-69.

[5]马尔维纳斯X岛战争—辞海.辞海网络版. [2023-09-02].

[6][世界周刊]视线:马岛战争30年(20120401).央视网. [2023-09-09].

[7]叶灿. 马岛战争40X——这场现代化的岛屿争夺战带来哪些启示?[J]. 中国X民, 2022, (09): 76-80.

[8]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 组织编纂. 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地理.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1998.

[9]曹廷. 马尔维纳斯X岛问题的历史与现状[J]. 国际资料信息, 2012(07)

[10]2022版马岛X争夺战.新华网. [2023-09-09].

[11]孙国军. 试析英阿马岛之战[J]. 内蒙古X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38(01): 67-69.

[12]马岛,两个多世纪的领土争议.央视网. [2023-09-07].

[13]杨仲杰,郭人骍. 马岛战后的阿根廷政局[J]. 世界知识, 1982-08: 5-6.

[14]钱乘旦,陈晓律,陈祖洲. 日落斜阳:20世纪英国[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80-82.

[15]付新宇. 从对外政策的视角分析英国参与马岛战争原因[J]. 改革与开放, 2013-06, 12(058): 113-121.

[16]赵万里. 马岛战争起因再探:英美阿外交错觉[J]. 社科纵横, 2013: 93-95. DOI:10.16745/j.cnki.cn62-1110/c.2013.04.010.

[17]佟兵. 撒切尔X处理马岛战争问题的外交策略研究[D]. 辽宁大学, 2018-05-01

[18][英]马丁·米德尔布鲁. 马岛战争:阿根廷为福克兰X岛而战[M]. 俞敏译. 吉林: 吉林文文出版社, 2019-3: 45.

[19]冯绍周 著. 从马岛之战看现代战争.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1984: 1.

[20]冯绍周 著. 从马岛之战看现代战争.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1984: 1-2.

[21]冯绍周 著. 从马岛之战看现代战争.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1984: 3.

[2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外国军事研究部编. 外国对英阿马岛战争经验教训的评论.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 146-166.

[23]冯绍周 著. 从马岛之战看现代战争.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1984: 8.

[24]冯绍周 著. 从马岛之战看现代战争.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1984: 9.

[25]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外国军事研究部编. 外国对英阿马岛战争经验教训的评论.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 170-186.

[26]潘玫著. 惊心动魄一百天:马岛战争.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0: 105.

[27]潘玫著. 惊心动魄一百天:马岛战争.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0: 114.

[28][英]马丁·米德尔布鲁. 马岛战争:阿根廷为福克兰X岛而战[M]. 俞敏译. 吉林: 吉林文文出版社, 2019-3: 275-288.

[29]房兵. 复盘马岛战争[J]. 世界军事, 2012, (12): 62-74.

[30]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外国军事研究部编. 外国对英阿马岛战争经验教训的评论[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年: 2-3.

[31][英]马丁·米德尔布鲁. 马岛战争:阿根廷为福克兰X岛而战[M]. 俞敏译. 吉林: 吉林文文出版社, 2019-3: 61-84.

[32]冯绍周 著. 从马岛之战看现代战争.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1984: 17.

[33]潘玫著. 惊心动魄一百天:马岛战争.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0: 262.

[34]潘玫著. 惊心动魄一百天:马岛战争.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0: 263.

[35]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外国军事研究部编. 外国对英阿马岛战争经验教训的评论[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年: 4-8.

[36][英]马丁·米德尔布鲁. 马岛战争:阿根廷为福克兰X岛而战[M]. 俞敏译. 吉林: 吉林文文出版社, 2019-3: 267.

[37]潘玫著. 惊心动魄一百天:马岛战争.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0: 177.

[38]潘玫著. 惊心动魄一百天:马岛战争.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0: 178.

[39]潘玫著. 惊心动魄一百天:马岛战争.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0: 180.

[40]胡其道. 击沉“贝尔格拉诺将军”号[J]. 舰载武器, 2007, (05): 79-81.

[41]沈松钦. “谢菲尔德”号的覆灭[J]. 航海, 2002, (03): 25-27.

[42]马岛之战——远距离跨海作战后勤保障的范例.中国军网. [2023-09-07].

[43]马岛:大西洋难以阻隔的英阿恩怨.中青在线. [2023-09-09].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567/

(53)
词条目录
  1. 背景介绍
  2. 马岛简介
  3. 马岛主权历史沿革与争议
  4. 时局背景
  5. 世界反殖民主义浪潮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6. 阿根廷国内
  7. 英国国内
  8. 战争起因
  9. 南乔治亚岛事件
  10. 谈判破裂
  11. 战争准备
  12. 英国方面
  13. 阿根廷方面
  14. 双方出动兵力
  15. 英国方面
  16. 阿根廷方面
  17. 战争经过
  18. 开战
  19. 战争白热化
  20. 英军登陆
  21. 英军特种部队行动
  22. 双方停火
  23. 重要事件
  24. “黑公鹿”行动
  25. 英军击沉贝尔格拉诺将军号
  26. 阿军击沉谢菲尔德号
  27. 战争结果
  28. 战争影响
  29. 战后影响
  30. 战争启示
  31. 战争决策必须认真而慎重
  32. 现代战争夺取空中优势至关重要
  33. 迅速动员和快速反应能力是掌握战争主动权的关键
  34. 注释
  35.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