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潜机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反潜机,泛指担任搜索、标定与攻击潜艇的军用飞机,反潜机可以利用扫海雷达探测、声呐浮标探测等多种探测手段对海区进行探测。科学家发现,热带海域有几种会捕鱼的蝙蝠,叫做食鱼蝠。当食鱼蝠飞近水面时,就向水里发射超声波,超声波碰到鱼体后反射回来,被食鱼蝠的耳朵接受。食鱼蝠的耳朵不仅是超声波接受器,而且还是一架非常灵敏的声波共振器,能把十分微弱的声波信号进行放大和增强,以便食鱼蝠准确地判断出鱼的踪迹,然后迅速...

反潜机,泛指担任搜索、标定与攻击潜艇的军用飞机,反潜机可以利用扫海雷达探测、声呐浮标探测等多种探测手段对海区进行探测。

发展沿革

编辑

研制背景

生物启发

科学家发现,热带海域有几种会捕鱼的蝙蝠,叫做食鱼蝠。当食鱼蝠飞近面时,就向水里发射超声波,超声波碰到鱼体后反射回来,被食鱼蝠的耳朵接受。食鱼蝠的耳朵不仅是超声波接受器,而且还是一架非常灵敏的声波共振器,能把十分微弱的声波信号进行放大和增强,以便食鱼蝠准确地判断出鱼的踪迹,然后迅速降至水面,把鱼X。

科学家受到食鱼蝠的启发后,设计制造了一种功率很大的超声波发射机,把它安装在飞机上,配备精密、灵敏的回波接受装置,能把微弱的声波信号放大和增强,然后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分析计算。这样,反潜飞机就能迅速、准确地发现海中的核潜艇。

研制进程

在X次世界大战中,为了抵御潜艇带来的威胁,许多国家开始利用飞机进行反攻。夜间,潜行在大海里的潜艇,会浮X面进行动力补给。这时,只要利用飞机在上空搜索,就能轻松发现目标,并提醒附近的舰队,及时加以攻击。凭着效率高、威力大的特点,反潜巡逻机开始出现在海上战场。

装备历程

一、二战时期

1924年,苏联船身式水上飞机服役,其中大部分装备黑海海军部队。1926年,苏联从德国X了大约20架Wal船身式水上飞机。后来,苏联在本国的塔甘罗格生产了这种飞机,到1933年,大约生产了Wal飞机70架,大多数部署在黑海地区,少数部署在北极地区。

20世纪X代(1920~1929年)末,苏联试验了几种水上飞机的模型,如M一24bis、MRL一1、MRL一2和MRL一3,但这些都未投产。苏联首次生产最多的水上飞机是1931年设计的MBR一2,到1942年,生产了约1300架各种型号的MBR一2飞机。

1937年,苏联飞行试验的MOR一6飞机在1939年至1941年间,大约生产了50架,部署在黑海舰队和太平洋舰队。这种飞机的载弹蛾为600公斤,可带航弹、鱼雷、水雷式深水X,有3名机组人员。这期间,苏联还从美国X过几种飞机,后来,它们主要用于北极地区的运输。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继续研制、试验、生产各种水上飞机。战后,为了对付美国和西方国家潜艇的威胁,特别是装备弹道导弹的潜艇的威胁,苏联不断研制新型反潜飞机,并把反潜飞机作为海军作战的重要组成力量。

战后时期

20世纪40年代(1940年到1949年),强国海军就开始研发航空反潜装备。核潜艇出现后,各国加大了反潜装备发展力度,航空反潜装备也在不断推陈出新,至今反潜机已经发展了几代。

20世纪50年代(1950-1960年),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研制成功P2V“海王星”反潜飞机,装备了较为完备的搜潜设备和攻潜武器,是战后典型的岸基反潜巡逻机,各国随之掀起一轮研制反潜巡逻机的热潮。

1974年(也有的资料说是1971年),苏联X架具有在公海作战能力的反潜飞机11—38May服役。这种飞机的最大速度为每小时644公里,在8100米的高度上的巡航速度达每小时118公里,最大航程6256公里,机组人员12名,装有搜索雷达。携带的武器有鱼雷、深水X和空对地导弹。

20世纪80年代(1980到1989年),苏联海军对部分伊尔-38进行了现代化改装,更换部分组件,将雷达、磁异探测、声呐等传感器整合,改进了设备接口。

20世纪80年代(1980到1989年)后期,考虑到美国新一代反潜巡逻机项目进展缓慢,日本开始自行设计制造新一代反潜巡逻机。1990年,日本防卫厅(今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正式进行概念设计。2001年,在前期概念设计的基础上,日本新一代反潜巡逻机项目正式立项。2012年9月25日,首架量产机完成首飞,当年底交付,编号P-1。

1980年,苏联舰载直升飞机Ka-27 Helicopter于首次试飞,1981年开始生产。飞机在机头下方装有搜索雷达、磁探测器和环境系统探测器等传感器,并能带可伸展的声纳浮标。它是苏联X种具有全天候能力的飞机,能带制导的反潜鱼雷,深水核X或常规深水X。

进入21世纪,美国波音公司研制的新一代反潜巡逻机P-8A,2013年具备初始作战能力并在西太部署。其已成为美海军在西太平洋执行反潜巡逻任务的主力机型。P-8A是典型的多任务平台,主要作战任务是在远海及濒海地区遂行反潜战、反舰战、情报战、水雷战以及指挥控制与通信;次要任务包括打击战、国土防御、非战争行动、舰队支援行动、防空战和两栖战。

2010年开始,中国实施空警—200预警机改进,换装新型预警雷达、任务子系统,以此为基础研发新型中型预警机空警—500。

 

反潜机

空警—500

2015年1月,日本积极向英国兜售该国研发的海上巡逻机。这交易的数额可能高达10亿美元。在2014年7月的范堡罗国际航展上,日本防卫部官员和英国国防官员商讨军事合作事宜。日本官员提议英方X川崎重工生产的P-1反潜巡逻机,以替代于2011年退役的“猎人”巡逻机。

在发展有人型反潜机的同时大力推动无人反潜机研制工作,MQ-4C是诺格公司研制的海上版无人侦察机,于2017年投入实战部署,作为P-8A的有效补充,将进一步拓展P-8A的视野。

20X2月10日,日本海上自卫队一架P-1反潜巡逻机携带4枚首次公开亮相的新型空舰导弹进行试飞。从照片上看,4枚导弹采用试验弹涂装,外形与12式反舰导弹非常相似,因此被外界认为是12式反舰导弹家族中X空舰型号。分析认为,新型空舰导弹由P-1反潜巡逻机搭载,作战能力将得到最大发挥。

20X11月,挪威国防物资局接收了首架P-8A“波塞冬”反潜巡逻机。据报道,挪威向美国波音公司共采购了5架P-8A“波塞冬”反潜巡逻机,用以取代6架老旧的P-3C“猎户座”反潜巡逻机。

类型分类

编辑

按照保障基地划分,反潜机包括岸基反潜飞机和舰载反潜飞机。按照飞行方式来说包括固定翼反潜巡逻机和反潜直升机。按照有无人员驾驶来说包括有人驾驶反潜飞机和无人驾驶反潜飞机。常见的航空反潜平台包括反潜直升机、固定翼反潜巡逻机,而固定翼反潜巡逻机又包括舰载型和岸基型。

反潜机大致可以分为水上反潜机、岸基反潜机和舰载反潜机。

基本设计

编辑

机型结构

反潜机机身布局较大,包括固定翼反潜飞机和舰载反潜直升机。

反潜机

SH-60B“海鹰”反潜直升机

岸基

其中大部分岸基反潜巡逻机(固定翼)外形魁梧,像一架大型运输机。岸基反潜巡逻机具有速度快、航程远、载弹量大、机动灵活的特点,是航母编队中重要的反潜兵力。

舰载

舰载反潜巡逻机包括固定翼、机翼可折叠的短距起降飞机。主要用于舰艇编队防潜警戒与反潜,具有低空性能好、搜索海域大、全天候作战能力强等特点。

反潜机

反潜机工作示意图

航电系统

航空磁测( Airborne Magnetometry)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探测潜水艇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战后即用于普查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矿产,在地质调查、矿产普查和地球科学研究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航空地球物理的一种主要方法。航空磁测仍然是探测潜水艇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现代反潜飞机和反潜直升机上,磁异常探测MAD系统( Magnetic Anomaly Detection,MAD)是必备的装置。

反潜机

美国、苏联(俄罗斯)、英国和法国的远程反潜巡逻飞机(如P-3C Orion,Tu-142,Il-38,Nim rod MR-2,AtL-2)上都装备有MAD,反潜直升机(如SH-60B,Ka-27PL/Ka-28.SuperSeasprite)上也都装备有MAD。在反潜巡逻飞机上,为了减小飞机磁性部件的影响,MAD安装在飞机尾部的尾锥末端。在反潜直升机上,MAD用电缆吊放在下后方。

动力系统

反潜机采用常规动力推进。

座舱设计

世界上代表的反潜巡逻机几乎都是在民用客机基础上加装任务系统改进研制,有三个原因:一是座舱环境适合作为任务舱使用,改进设计工作量少;二是性能基本能够满足要求,只需对低空低速性能加以改进,三是经济性比较好,在此基础上改进研制反潜巡逻机,生产制造、使用保障成本都可以大大降低。

美国P—3C反潜机由波音737客机,在主机舱内有5个以上的工作站,并装有两个自动翻转式浮标投放器,4~6个机翼X点可挂载空地导弹和无制导火箭,内置武器舱内还可挂载鱼雷、深水X和水雷,综合机械设备将优先考虑海上巡逻任务。

俄罗斯伊尔-38“山楂花"反潜机是以伊尔-18型民航机为基础,研制开发,头下部有大型雷达罩,尾部为磁探测器。三人制驾驶舱,机身中部为作战舱,乘员10~12人。该型机机翼前后的机身下部为两个武器舱,可携带声呐浮标、鱼雷和深水X。

武器系统

反潜机武器包括鱼雷和深水X等。

反潜机

日本P-1反潜巡逻机挂载反舰导弹

工作方式

编辑

反潜巡逻机搜潜分为目视方式,以及利用雷达、声纳浮标、磁探仪、X等设备的搜索方式。潜艇出港后,因水深较浅,从空中是可以看到的。另外,常规潜艇每隔2、3天要浮X面,开启柴油机为蓄电池充电,这时也可能被飞机看到。在潜艇下潜之前或在通气管状态也比较容易被机载雷达探测到,现在反潜巡逻机都装备了相控阵雷达,探测精度和探测距离有了很大提高。另一个探测手段是声纳浮标,机上载有80-100多枚浮标。反潜机在到达潜艇可能活动的海域后,投放声纳浮标,必要时可采取布设浮标阵的方式进行探测。浮标发出声波,然后接收反射波,将信号传给机上的处理装置。这些信息显示在屏幕上,反潜军官据此判断是否有潜艇存在。现代,反潜机主要通过声纳浮标来发现潜艇,而磁探仪是靠探测由于目标艇的存在引起的地磁场异常来发现潜艇。

成功找到一艘潜艇,需要动用多少力量。

美军的反潜X给出答案:除了部署遍布全球的军舰、潜艇和反潜巡逻机等传统兵力,还有军事卫星、大型海底声呐基阵等设备作为情报侦察力量。毫不夸张地说,现代反潜作战X是一张X空间铺设、各级节点联动的“超级大网”,猎杀潜艇如同“花式捕鱼”。

作为这张“超级大网”里的重要节点,反潜巡逻机具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强大态势感知能力,运用“天眼”对潜艇进行广域搜索和精确定位。

“电波眼”——机载搜索雷达。常规潜艇短则数小时、长则数天要进行上浮充电,通气管、潜望镜等小目标一旦露X面,机载雷达就会将其锁定。考虑到通气管这类目标往往在复杂海况中若隐若现,机载雷达不仅需要具备很强的抗杂波特性,还要有较强的目标识别分辨率,才能将潜艇特征目标从各种复杂回波中成功筛选出来。

“千里眼”——光电搜索仪。在日常巡逻监视任务中,光电设备是完成对目标拍摄取证的主要设备。与主动辐射雷达相比,光电搜索仪具有被动隐蔽搜索的能力,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对目标进行锁定和跟踪,但它可不只是一个高空摄像头,先进的多功能搜索仪甚至能追踪到浅海中细微的温差变化,以热源特征查找潜艇。

“X眼”——磁异常探测仪。毫无疑问,打得准的前提是定位准,水下潜艇在什么方位,磁异常探测仪“说了算”。观察反潜巡逻机的外观,你会发现机身上长了一条“尾巴”,这就是磁异常探测仪。不要小看这条“尾巴”,它能够通过测量地球固有磁场的微小变化,精确定位水下目标。不过,研制高精度的磁力计绝非易事,需要运用地球物理、量子力学、磁干扰补偿等学科理论知识,直到如今也仅有少数国家掌握。

此外,反潜作战行动主要包括搜索、识别、定位、跟踪和攻击潜艇。能否正确运用反潜直升机搭载的雷达、光电搜索仪、磁探仪、吊放声呐、声呐浮标等多种传感器,尽早发现潜艇,是反潜作战的关键环节,每一种搜潜装备都有其自身的使用特点和使用时机,并有多种使用方法。吊放声呐和声呐浮标,作战性能受海洋环境影响,时效性强,对载机飞行要求高,任务量大,须根据已掌握的目标信息和环境信息快速规划搜潜方案。

在发现目标后,需要综合各方面信息对目标进行识别,并继续使用搜潜装备,采用合适的跟踪方法,连续或间断地保持与潜艇的跟踪接触,以便为使用攻潜武器攻击潜艇或引导其他兵力攻击潜艇提供目标信息。舰载反潜直升机搭载有反潜鱼雷或深弹等攻潜武器,在实施对潜攻击时,必须根据目标信息和海洋、气象环境等,选择合适的攻潜武器和攻击方法,并迅速完成相应的作战规划。

服役情况

编辑

采用国家

截至2017年,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海军装备了固定翼反潜巡逻机,共约900架,其中美国、日本、俄罗斯最多,占世界反潜巡逻机总数的70%以上,占其海军航空兵作战飞机总数的10%以上反潜直升机从20世纪50年X始发展,以SH-3“海王”反潜直升机正式进入部队服役为开端,经历60多年技术发展,从单一搜潜功能发展至搜潜攻潜综合功能,再发展至以美国MH-60R为代表的具备反潜、反舰、搜索与救援等多任务能力。

国外反潜飞机总体发展趋势是,岸基固定翼反潜巡逻机综合性能进一步增强,舰载反潜直升机向大中型通用化集成化方向发展,舰载固定翼反潜机已由大中型舰载反潜直升机替代。另外,无人机正逐渐成为航空反潜作战的重要补充力量。

服役动态

2013年,一架P-1反潜巡逻机在执行任务时遭遇发动机空中停车。

2014年,印度海军X了8架P-8预警机。该机主要用途为海上巡逻、侦察和反潜作战,内有5个弹仓外有6个武器挂载点。

20X9月7日,在日本岐阜县航空自卫队基地内,一架P-1反潜巡逻机突然冲出跑道,在附近草地上滑行数米后停下。事发后,该基地出动消防车进行救援,日本防卫装备厅等部门已就事故详细情况展开调查。

2023年10月12日,美1架P-8A反潜巡逻机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战机对美机过航行动跟监警戒,依法依规处置。战区部队时刻保持高度戒备,坚决捍卫国家X安全和地区和平稳定。

2023年11月21日,一架隶属于美国海军的P-8A反潜机冲出跑道,坠入夏威夷附近海湾。现场视频显示,飞机坠海后搁浅在海湾浅水区。P-8A反潜机由波音公司制造,与737商用喷气式飞机共享许多部件,其主要功能为搜寻潜艇、侦察和情报收集。

反潜机

P-8

知名机型

编辑

P-3C

P-3C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民用客机的基础上改进的反潜飞机,绰号为“猎户座”。

自X架“猎户座”诞生到现在,它已经做过多次改进。其核心设备是一台电子计算机。它指挥着飞机上的所有电子设备,包括通信导航系统、数据传输系统、敌我识别系统、电子对抗系统、反潜探测系统等等。而作为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反潜和X主力,P-3C也在东海频繁现身。

运-8

20世纪80年代,陕飞对运-8飞机开始改进改型,拓展产品用途和市场,运-8海上巡逻机就在这种情况下诞生。2008年,中国利用运-8发展反潜机。2018年,运-8反潜机完成设计定型,运-8反潜机的研制成功开创了中国固定翼反潜巡逻机的先河,使运8飞机首次进入作战序列,也是中国军队南海巡航的利器。

图-142M3

图-142M3是图-95“熊”的一种改进型,机身细长,后掠式机翼、平尾和垂尾。图-142M3通常采用扇形法和方形法对某一海域进行检查性搜索,它配备的“鸢”式搜索瞄准雷达,与雷达显示器、数据处理系统组成了完善的对海对潜探测系统。尽管图-142M3所携带的机载反潜武器类型比较丰富,但在机载电子设备的体积、重量及可靠性方面与P-3C和ALT2还有一定差距,这些都影响了图-142M3的作战能力和使用灵活性。

大西洋ALT2

大西洋ALT2是于1989年正式进入法国海军服役。该型机飞行速度快(巡航速度555公里/小时)、体能X(低空巡航时间可达18小时)、低空机动灵活(正常起飞重量仅为42.3吨)、可携带MK-46反潜鱼雷、“飞鱼”反舰导弹等武器,拥有的多种探测设备(主被动声呐浮标、雷达、磁异探测仪、废气分析仪、前视X传感器等)。

反潜机

大西洋ALT2

MH-60R舰载直升机

美海军下一代反潜与水面攻击直升机MH-60R“海鹰”用来替换美海军现役的SH-60B和HH-60H型直升机。除主要执行反潜战和水面战任务外,该型飞机还可执行搜救、垂直补给、海上水面火力支援、后勤保障、人员运输、医疗救助、通信和数据中继等任务。

发展趋势

编辑

综述

围绕反潜机反潜作战任务样式以及美日的反潜巡逻机平台选择分析,高空高速能力是必然的发展方向,且保留了低空低速能力,从而大包线设计是其基本特征。其中,无人机在反潜领域具有较多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航空吊放声纳和声纳浮标是主要的搜潜装备,其中吊放声纳正向低频大功率、宽带多频制、复杂长脉冲、深水工作等方向发展;声纳浮标向低频大功率、多基地联合工作、分布式探测等方向发展。航空反潜鱼雷是主要的攻潜装备,其向抗干扰性强、浅海作战能力好、高空发射等方向发展。

高空高速

特种机平台中只有反潜机对于低空低速性能有强约束,但是为了提高X反潜能力,也追求高速抵达能力。从20世纪典型反潜巡逻机的发展看,美军的P-3C和英国的“猎迷”都追求高速性能。进入21世纪,为了实现多用途,满足多样化任务需要,高速能力依然是追求目标,同时满足了情报、监视、侦察等任务对于覆盖区域的要求,并且提升了飞行的安全性和人员的舒适度。P-8A和P-1两型机都采用涡扇发动机,具备很好的高空高速能力,也代表了这一类飞机的发展趋势。

大包线设计

反潜要低空低速,多用途要高空高速,所以大包线能力成为下一代反潜巡逻机的基本特征。随着技术的进步,可用包线越来越大,设计一款既有优良的低空低速性能又有较好的高空高速性能的飞机,是可以实现的。但如果包线范围是一定的,总要选择偏向低速更多一点还是偏向高速更多一点,这就成为优化设计的导向问题。从飞机使用寿命角度考虑,设计者都希望飞机尽可能保持平稳飞行,减少大角度机动,这样寿命会更长。

综合网络化任务系统

目前航空反潜的有效搜索手段主要是声呐和磁探,磁探作用距离比较近,平均水平都是几百米,这就要求飞机使用磁探仪时,要尽可能贴近海面,尽可能飞的慢,转弯半径越小越好,而且能满足单发失效后的安全性要求。随着高空反潜作战样式的应用,通过有人无人协同、网络化作战能力提升,在实现高空投放磁探无人机、高空浮标、滑翔鱼雷等探潜、攻潜手段的同时构建X化反潜能力,解除了低空探潜的最强约束,使其在保持反潜作战这一核心能力的基础上,还能同时承担情报、监视、侦察这一类需要高空视界的任务。

隐身特性的取舍

从反潜作战需求考虑,固定翼反潜巡逻机作为反潜装备X中的核心装备,隐身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在激烈对抗的海战场,生存性是X位的,这也是英国“猎迷”加装空空导弹的原因。世界上现役所有的反潜巡逻机,在战斗机和现代防空X面前都是不可逃逸的。

P-1和P-8A都具备设置内埋导弹舱的能力,但是都选择了X导弹,内部弹仓只装反潜武器。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降低威胁,增加使用场景的灵活性,一旦具备内埋导弹的能力,就是轰炸机,使用区域会受限制,被抵近侦察的国家也无法判断其真实意图,容易引发冲突升级,二是代价太大,飞机不具备隐身能力,X和内埋一样。

固定翼反潜巡逻机更多还是着眼于日常运用,需要足够的规模数量,在激烈冲突的海战场环境下,固定翼反潜巡逻机战时只是补充力量,需要在夺取制空权的条件下才能使用,成本也不能太高,所以不适宜实现隐身要求。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认识飞机.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2.05: 158.

[2]大辞海 . 机械电气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12: 247.

[3]刘海波, 马建毅. 反潜机技术的装备与发展[J]. 舰船电子工程, 2015: 17-21. (5)

[4]苏联东欧科技进步研究论文集,.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重庆分社, 1987.12: 596. (2)

[5]反潜机是如何反潜的?.光明网. [2023-12-02].

[6]吕日毅. 21世纪反潜巡逻机发展趋势[J].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22: 13-17. (5)

[7]新科学十万个为什么 . 生物·仿生卷.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7.08: 217.

[8]武器酷车大百科 . 天地出版社, 2022.09: 132.

[9]伊尔-38反潜巡逻机的前世今生.人民网. [2023-12-02].

[10]日本P-1反潜巡逻机突发事故.新华社. [2023-12-02].

[11]实现历史跨越的航迹——中国特种飞机自主创新报国强军纪实.中国网. [2023-12-02].

[12]日本向英国兜售反潜巡逻机 欲打入X武器市场.环球网. [2023-12-02].

[13]反潜机变身轰炸机 ——日本P-1反潜巡逻机挂载新型空舰导弹首次亮相.光明网. [2023-12-02].

[14]“花式捕鱼”开天眼:研制反潜巡逻机到底有多难?.光明网. [2023-12-02].

[15]王祖典. 航空反潜战与反潜武器[J]. 航空兵器, 2007(1) (2)

[16]新十万个为什么. 自然科学技术卷 航空·飞机. 海洋出版社, 1992.69: 43.

[17]丛红日1, 栾玉佳2, 刘建东2. 岸基反潜巡逻机支援航母编队护航反潜阵位配置研究[J]. 舰船电子工程, 2015

[18]重磁与时间域电磁法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13.08: 111-113. (3)

[19]《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 第10期. 2015年: 15-17. (3)

[20]金立峰, 于凤全. 反潜巡逻机搜潜仿真设计方法[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2: 2.

[21]屈也频, 廖瑛. 航空反潜搜索方案辅助决策系统研究[J]. 电光与控制, 2008, 15(10): 1-4,46.

[22]声学与电子工程. 第2期.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2017: 53-55. (3)

[23]P-8“海神”:全亚洲最强的反潜巡逻机.中国军网. [2023-12-04].

[24]美P-8A反潜巡逻机为X此时过航台湾海峡?.环球网. [2023-12-02].

[25]突发!美军一飞机坠海. 环球时报. [2023-12-04].

[26]先进反潜巡逻机盘点:P-3C“猎户座”老当益壮.解放军报-中国军网. [2023-05-16].

[27]「武器库」记住这架飞机!P-3“猎户座”:世界上装备数量最多的海上反潜巡逻机.新华网-今日头条. [2023-05-16].

[28]P-3C为啥被冠名“X岛链X者”.直新闻-今日头条. [2023-05-16].

[29]实现历史跨越的航迹——中国特种飞机自主创新报国强军纪实.新华社. 2019-11-09[2023-10-25].

[30]运八反潜巡逻机亮相 弥补中国航空反潜短板.网易军事. 2013-01-10[2023-10-25].

[31]人民海军生日快乐!国产战鹰送上祝福.澎湃新闻. 2023-04-23[2023-10-25].

[32]先进反潜巡逻机盘点:P-3C“猎户座”老当益壮.中国军网. [2023-12-02].

[33]美生产新“海鹰”反潜与水面攻击直升机.中国日报网. [2023-12-02].

[34]吴杰1, X太2, 刘海光3, 吴福初1. 固定翼反潜巡逻机作战效能评估[J].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6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568/

(31)
词条目录
  1. 发展沿革
  2. 研制背景
  3. 生物启发
  4. 研制进程
  5. 装备历程
  6. 一、二战时期
  7. 战后时期
  8. 类型分类
  9. 基本设计
  10. 机型结构
  11. 岸基
  12. 舰载
  13. 航电系统
  14. 动力系统
  15. 座舱设计
  16. 武器系统
  17. 工作方式
  18. 服役情况
  19. 采用国家
  20. 服役动态
  21. 知名机型
  22. P-3C
  23. 运-8
  24. 图-142M3
  25. 大西洋ALT2
  26. MH-60R舰载直升机
  27. 发展趋势
  28. 综述
  29. 高空高速
  30. 大包线设计
  31. 综合网络化任务系统
  32. 隐身特性的取舍
  33.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