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铁锂电池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磷酸铁锂电池(lithiumironphosphatebattery)是一种锂离子电池,其正极材料是磷酸铁锂(1997年,A.K.Padhi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教授约翰·古迪纳夫(JohnB.Goodenough)的指导下,研究了几种锂过渡金属磷酸盐系材料的合成和电化学性能,发现橄榄石型的在0.05mA·cm-的充放电流密度下,约3.5V平台电位范围内可以得到100~...

磷酸铁锂电池(lithium iron phosphate battery)是一种锂离子电池,其正极材料是磷酸铁锂(

发展历史

编辑

1997年,A. K. Padhi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教授约翰·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的指导下,研究了几种锂过渡金属磷酸盐系材料的合成和电化学性能,发现橄榄石型的

在0.05mA·cm-的充放电流密度下,约3.5V平台电位范围内可以得到100~110mAh·g-1的比容量,为其理论比容量的60%,但已经接近当时商品化正极材料

的实际放电比容量平,而且充放电曲线非常平坦,另外,由于

具有低功耗、价格低廉、无毒、环境友好的特点,是二次锂电池阴极的优异候选材料。由此提出了磷酸铁锂电池。

2001年,美国X州沃特敦的初创公司A123 Systems LLC(以下简称“A123”)成立。2002年,A123公司的蒋永明在科学杂志《自然材料》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磷酸铁锂材料掺杂微量的金属化合物,包括一种叫做“铌”的元素,可以帮助电子更快地移动,从而使电池可以产生更多的瞬时功率。这一发现后来被A123公司命名为“纳米磷酸盐”(Nanophosphate),能够使电池产生的瞬时电力是市场上任何其他类似尺寸电池的两到三倍。

2003年,加拿大X公共事业水力公司(Hydro-Quebec,H-Q)的科学家通过在磷酸铁锂正极颗粒上包覆碳解决了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速度慢的问题(后该专利转入H-Q与2007年成立的子公司Phostech名下)。同年,美国威能科技有限公司(Valence)公司也解决了磷酸铁锂电池的倍率放电及低温性能等问题。

2004年,美国A123公司和深圳比克电池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出全球X款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并实现产业化。磷酸铁锂电池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2009年,A123公司将一个2MW的集装箱式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接入宾夕法尼亚州电网。同时,将2个兆瓦级的柜式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分别接入了加利福尼亚州的两个风电场。同年,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X向A123公司提供了数亿美元的资金,希望它能帮助启动美国的电动汽车生产。

2012年,A123公司申请破产。2014年,中国当时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万向X了A123。同时中国X开始实施建设国内电动汽车市场的计划。2015和2016年,中国的国家引导政策逐步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考核。由于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较三元锂电池低,这导致磷酸铁锂技术路线失势,大批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材料企业随之破产。2019年后,一方面,如CTP(宁德时代2019年推出)、刀片(比亚迪20X推出)、JTM(国轩高科20X推出)等集成制造技术创新,有效弥补了材料能量密度短板,磷酸铁锂电池制造成本持续降低;另一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的见面力度逐年退坡,磷酸铁锂电池在中国开始重新进入发展的第二春,在20X5月其动力电池产量已经超过了三元材料电池。

2023年8月16日下午,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发布了全球X采用磷酸铁锂材料并可实现大规模量产的4C超充电池——神行超充电池。神行超充电池突破磷酸铁锂材料X的性能边界通过结构创新、智能算法等方式,兼具长续航、全温域闪电快充和高安全等性能,该款电池不仅实现了“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的超快充速度,还能达到700公里以上的续航里程。

基本结构

编辑

磷酸铁锂电池由金属外壳封装,电池的正极与负极分别连接铝箔和铜箔。其内部结构如下:左边是正极

,中间是聚合物隔膜,右边是负极

,电池上下端是电解液。其中只有锂离子能够通过隔膜。磷酸铁锂电池内部结构如下图所示。

磷酸铁锂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内部结构

正极磷酸铁锂材料

是橄榄石型结构,属于正交晶系。其中,

原子以六方紧密堆积方式排列,

原子和

原子分别位于

原子八面体中心4a和4c的位置,并分别形成

八面体;

位于

四面体的4c位置,从而形成

四面体。磷酸铁锂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磷酸铁锂电池

磷酸铁锂的结构示意图

制备方法

常用的磷酸铁锂制备方法包括固相反应、水热法和溶胶-凝胶法。

固相反应:

的碳酸盐(或磷酸盐、氢氧化物)、磷酸二氢铵、草酸亚铁(或磷酸亚铁、醋酸亚铁)混合,在500-800摄氏度下高温煅烧数小时,生成粉末状

。利用固相法得到的产物虽然电化学性能较差,但其所需设备和制作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水热法:在高温高压下,在水或蒸汽等流体中制备

的反应。水热法制备过程简单且所制得的产品粉体粒径小,但只适合少量粉体制备。若制备量过大,造价会随之升高。

溶胶-凝胶法使用前驱体溶液合成凝胶,并在一定条件下热处理凝胶,以制备

粉体。该方法制备的粉体颗粒粒径小、分布窄、烧结性能好,且设备简单、制备过程易于控制,但合成周期较长、难以用于工业化生产。

回收方法

正极材料的回收主要有湿法冶金回收和再生修复法两种回收方式。

湿法冶金回收:湿法冶金回收是采用无机酸(

等)将正极材料废料中的

等元素完全浸出,再通过添加

氧化剂将浸出液中

氧化为

,而后采用

将浸出XpH值调节至固相

的稳定区,促使氧化后的

与浸出液中的

结合为

沉淀,从而与溶液中

分离;除去

后的酸度较高的

溶液可再多次循环浸出以实现

的富集,后调节pH值至10-11,投加

;即可将高浓度

液转化为

沉淀进行回收。该技术仍面临试剂浪费、过程复杂低效等问题。

再生修复法:再生修复法是以短工艺将废旧材料再生为新材料。新材料可以用于制备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该工艺流程短,所需试剂成本较低,修复所得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经济效益良好。

负极

磷酸铁锂电池的负极材料一般为石墨。石墨具有着完整的层状晶体结构,结构稳定性高、导电性好、无毒性、机械性能好,且成本较低,是主要的商业化负极材料。也有磷酸铁锂电池的负极材料是硅,如国轩高科于20X1月发布的磷酸铁锂电池首次应用硅负极材料。

回收方法

负极中,铜箔价格昂贵且回收工艺简单,具有高回收价值,回收的石墨粉通过改性后有望循环应用于电池生产中。负极以水系黏结剂为主,黏结剂可以直接在水溶液中进行溶解,负极材料和集流体铜箔通过简单工艺可以实现分离。

聚合物隔膜

隔膜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正负极接触,以及为电解液中的锂离子提供通道。聚乙烯PP隔膜一致性高、成本低,是商业中最常见的隔膜。

电解液

电解液能够在正负极之间传导锂离子。因此,电解液应具有高的离子电导率,良好的热稳定性、电化学稳定性。磷酸铁锂电池的电解液主要由碳酸酯类溶剂、锂盐、添加剂三部分组成。六氟磷酸锂(

)是目前最主要的商业化锂盐。

回收方法

电解液的回收有真空热解处理法、有机溶剂萃取回收处理、

超临界回收方法。

真空热解法是在回收废旧电池过程中同时处理电解液。将拆分的正极材料置于真空炉中,系统压力小于1kPa,高温加热使得挥发物进入冷凝器并冷凝,而不可压缩的气体通过真空泵X,最X行富集回收。

有机溶剂萃取法是通过加入适当的有机溶剂作为萃取剂,把电解液转移到萃取剂中,萃取后利用萃取产物溶液中各成分的不同沸点,进行蒸馏或分馏,收集或分离电解液。

超临界回收方法是指以超临界

为萃取剂,分离锂离子电池隔膜以及活性物质中吸附的电解液的过程。

外壳

外壳主要用于保护电池内部材料,避免电池收到外部压力作用而变形(尤其是隔膜,刚度最低),影响电池的安全和寿命。

磷酸铁锂电池根据外壳材质不同分为硬壳磷酸铁锂电池和软包磷酸铁锂电池。硬壳磷酸铁锂电池是由铝外壳包装而成,软包磷酸铁锂电池只是为液态锂离子电池套上一层铝塑膜。相比之下,硬壳磷酸铁锂电池更重,容量较同规格的软包磷酸铁锂电池略小,但对电芯的保护优于软包磷酸铁锂电池。而软包磷酸铁锂电池由于内部电池是液态,形状并不固定,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定制。

电化学反应原理

编辑

正极材料的理论电化学比容量为170mA·h/g,相对金属的电极电位约为3.45V,理论能量密度为550W·h/kg。

电池充放电是在

两相之间进行,由于

的结构相似,所以

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约为6.81%。

锂电池充电时,

从正极脱出,经过电解液、隔膜,迁移到负极,此时负极处于富锂状态。锂离子从正极脱出后,正极的

转化为磷酸铁(

)。放电过程正好相反,

从石墨晶体脱嵌,经过电解液、隔膜,到磷酸铁锂正极,重新嵌入到磷酸铁锂的晶格内。其充放电过程的化学反应式可表示如下:

充电时:放电时:

磷酸铁锂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工作原理

主要特点

编辑

与传统铅酸电池相比,可以发现磷酸铁锂电池具有绿色环保、相同质量和体积下能量密度较高等特点。

磷酸铁锂电池与传统铅酸电池主要性能对比

电池性能

磷酸铁锂电池

铅酸电池

单体电压/V

32

2

重量比能量/(W·h/kg)

110-130

35-50

体积比能量/(W·h/L)

180-220

80-120

放电倍率

4C

2C

充放电效率

≥97%

80%

耐过充性能

一般

环境温度范围

较宽

较窄(25℃左右)

循环寿命

长,约6000次

较短,600-1000次

环保

不含重金属与稀有金属,无毒,在生产和使用中均无污染

存在着大量铅,在其废弃后若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价格

较高,1kW功耗按1小时后备时间配置约2000元

较低,1kW功耗按1小时后备时间配置约1500元

作为锂离子电池,将磷酸铁锂电池与其他常见的锂离子电池性能对比如下。可以发现磷酸铁锂电池具有循环寿命长、安全环保等特点,适合作为动力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与其他三类锂离子电池性能比较

性能指标

钴酸锂

镍钴锰锂

锰酸锂

磷酸铁锂

晶体结构

层状

层状

尖晶石

橄榄石

振实密度(g/cm)

2.8-3.0

2.0-2.3

2.2-2.4

1.0-1.4

实际比容量(mA·h/g)

140-155

130-220

90-120

130-150

平台电压(V)

3.6-3.7

3.6-3.7

3.7-3.8

3.2-3.3

工作电压范围(V)

3.0-4.3

3.0-4.4

3.5-4.3

2.5-3.8

循环性能/次数

≥300

≥800

≥500

≥2000

高温性能

一般

一般

环保

含钴

含镍、钴

无毒

无毒

安全性能

较好

良好

X

适用领域

小电池

小型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超大容量电源

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是常见的动力电池,将其主要参数对比如下。可以发现磷酸铁锂电池具有寿命长、成本低的优势,但其能量密度和低温性能不如三元锂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同三元锂电池对比

参数

三元锂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

正极材料

三元

磷酸铁锂

负极材料

石墨

石墨

充电工作温度/℃

-10~50

0~55

放电工作温度/℃

-20~55

-10~60

标称电压/V

3.7

3.2

工作电压/V

3.0~4.2

2.5~3.65

持续充放电电流/C

2

1

最大充放电电流/C(20s)

4

3

循环寿命/次(1C充放电)

2 000

3 000

循环寿命/次(持续电流充放电)

1 200

3 000

单体质量/kg

1.7

1.98

单体质量能量密度/(Wh/kg)

220

170

单体体积能量密度/(Wh/L)

455

352

功率密度/(W/kg)(按最大电流计算)

890

510

系统成组率

60%

70%

电池组综合价格/(元/kW·h)

2 400

1 800

吞吐电量成本/(元/kW·h)

2

0.6

根据以上对比结果,总结磷酸铁锂电池的主要特点如下:

能量密度较高: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大大高于铅酸电池。但低于三元锂电池。

安全性能好: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稳定,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结构不易发生变化,不易燃烧或爆炸。

循环寿命长:其循环寿命可达2000次,是铅酸电池的5倍、锰酸锂电池的4.5倍、钴酸电池和镍氢电池的4倍。

环保:磷酸铁锂电池不含重金属,绿色环保无污染。

但磷酸铁锂电池也存在一些缺点,主要包括导电性差、振实密度低、低温性能差等。

导电性差,但可通过化学掺杂以提高其导电性。

振实密度低,导致电池体积较大,难以应用于小型电池,主要用做动力电池。

低温性能差,所以工作时需要依靠保温材料维持适合的温度。

应用领域

编辑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两种最主要的动力电池。20X,磷酸铁锂电池产量125.4GWh,占总产量57.1%,同比增长263%,而装车量达79.8GWh,占比51.7%,同比增长227.4%。20X,磷酸铁锂电池市场份额超越三元锂达到55.6%,成为最主要的动力电池选择之一。

磷酸铁锂材料的充放电过程主要通过

间的相互转变来完成。由于转变期间

材料的体积变化率较小且极其稳定,所以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相对较强,这是其能够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因。

磷酸铁锂电池不含重金属成分,稀有金属成分也相对较少。磷酸铁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还能顺应碳减排政策,进一步提高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磷酸铁锂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

储能

一方面,与含有稀有金属的三元锂电池相比,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更低、性价比高。另一方面,磷酸铁锂电池容量大、结构稳定、安全环保,适用于电力系统储能。随着中国电化学储能行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速已经赶超动力电池。20X,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142.7GWh,同比增长204.3%。另外,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测,储能领域的复合增速在未来三年将超过70%,预计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于2025年达700GWh,到2о30年超过2ТWh。

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是采用磷酸铁锂电池作为数据中心储能介质,既可当不间断电源的应急后备电源,又可以作为储能电站运行。在电力处于低谷时段蓄电,在电力处于高峰时段放电,给数据中心IT设备供电,以实现电力削峰填谷。以磷酸铁锂电池为储能介质的锂电池系统,不仅能够满足电力储能系统中储能容量、功率规模、循环寿命的要求,还能符合全生命周期成本低、建设周期短和安装维护简单等需要。

磷酸铁锂电池

柜式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

磷酸铁锂电池在家用储能应用范围也比较广,适宜用于普通家庭用电需求。磷酸铁锂在家用储能采用的运营模式为:在高峰时段、光照相对充足时,系统能量优先供给负载,多余给电池充电;在光照不足、电池无法满足负载供电需求时,电网将补充剩余的电能;在低谷时段,电网给负载供电,同时给电池充电。另外,常见的磷酸铁锂电池储能产品包括户外电源、UPS等。

发展趋势

编辑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20X10月20日中国X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其中提到,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助于推动绿色发展,也是中国成长为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20X,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705.8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从20X的13.4%上升至25.6%,出口量达67.9万辆,较20X增长120%,出口占有率从20X的15.4%上升至21.8%。新能源汽车X量占比汽车新车X总量在20X已达25.6%。

另一方面,20X,中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突破1.2亿千瓦。据全球风能理事会市场信息平台预计,2021-2026年风能在全球范围内将新增557GW装机量,年均新增装机量不低于110GW。电池储能市场随之迅速扩展。截至20X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同比增长110%以上。其中,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占新增装机技术94.2%,处于X主导地位。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储能产业的发展,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也将大大提升。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可以着眼于现下的限制,提升电池商业化性能(倍率、容量、动力学)、改进电池回收再利用技术以及解决热失控问题三个方面。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扩大,消费者对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磷酸铁锂电池只有通过串联或并联成百上千块单体组成电池组,才能完成整车的供电,因此均衡控制是后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另一方面,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动力电池,其退役后的再利用流程和技术亟待完善。最后,随着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生产技术提高,电池组的外观尺寸进一步减小,冷却通道也变得狭小,对电池热失控管理系统的要求也将变高。因此,电池组热失控管理系统改进是一大发展趋势。

标准规范

编辑

中国相关的标准规范

中国现行的磷酸铁锂电池相关行业标准有:

《通信基站梯次利用车用动力电池的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第1部分:磷酸铁锂电池》(标准号:YD/T 3768.1-2020):规定了通信基站用梯次利用车用动力磷酸铁锂电池/电池组的分类和系列、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通信用48V磷酸铁锂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号:YD/T 3408-2018):规定了标称电压为48V的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组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组 第2部分:分立式电池组》(标准号:YD/T 2344.2-2015):规定了通信用分立式磷酸铁锂电池组的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组 第1部分:集成式电池组》(标准号:YD/T 2344.2-2015):规定了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组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本部分适用于电池模块与电池管理系统集成为一体的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组。。

涉及磷酸铁锂电池的相关规范有《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X本)》。其中要求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160Wh/kg,电池组能量密度≥115Wh/kg。

全球范围内的标准规范

国际上锂离子电池相关标准如下:

《二次电池和电池装置的安全要求 第5部分: 固定式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操作》(IEC 62485-5:2020 ED1)

《勘误1 二次电池和电池装置的安全要求 第5部分:固定式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操作》(IEC 62485-5:2020/COR1:2022 ED1)

《二次电池和电池装置的安全要求第6部分:牵引用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操作》(IEC 62485-6:2021 ED1)

《勘误1 二次电池和电池装置的安全要求 第6部分:牵引用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操作》(IEC 62485-6:2021/COR1:2023 ED1)

《电能存储(ESS)系统第5-4部分电网集成 EES 系统的安全试验方法和程序锂离子电池系统》(IEC 62933-5-4 ED1)

《汽车启动、照明、点火(SLI)应用和辅助用途用12V 锂离子二次电池 第1部分 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IEC 63118 ED1)

《船用蓄电池系统 第1部分:二次锂电池和蓄电池 安全要求》(IEC 63462-1 ED1)

其他

编辑

相关事件

德州大学与日本NTT专利之争

2001年,德州大学指控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的专利是其科学家冈田重人在1993~1994年间在德州大学担任客座教授与研究员时,以非法方式窃取而得。后日本NTT公司率先报道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并在日本申请专利,双方由此展开了长达7年的专利战。直至2008年10月,双方才达成庭外和解。此外,NTT支付3000万美元的和解金,并将所拥有的磷酸铁锂电池材料专利授权给德州大学,德州大学则承认NTT并未窃取其商业秘密。

中国专利之争

2003年3月,属于加拿大X水电公司等专利权利人的磷酸铁理电池专利以申请号为PCT/CA2001/001349的国际申请为基础进入中国,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发明专利申请,专利名称为“控制尺寸的涂敷碳的氧化还原材料的合成方法”,并于2008年9月获得专利授权(授权公告号CN100421289C)。此后,X水电向中国的磷酸铁锂电池企业索要1000万美元的专利授权费,或每吨2500美元的专利使用费。

2010年8月,中国电池工业协会针对加拿大X水电等公司的“CN100421289C”专利向国家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无效请求。2011年3月23日,专利无效案开庭审理。2011年5月底,国家专利复审委员会对加拿大X水电等公司的发明专利做出无效决定,对加方修改后的111项权利要求宣告全部无效。随后,加拿大X水电公司等专利持有方不服国家专利复审委员会的无效决定,向北京市X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012年4月9日,北京X中级法院开庭审理。加拿大X水电公司、巴黎CNRS公司、蒙特利尔联合公司等三家宣称拥有磷酸铁鲤电池技术专利的企业起诉中国专利复审委员会关于其磷酸铁鲤电池专利技术无效的决定,同时将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列为X第三人。

2012年5月,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结果X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获胜。

品牌制造商

比亚迪

在动力电池方面,20X比亚迪发布了刀片电池新技术。刀片电池已通过动力电池测试领域最严格的X测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安全。在同样的测试条件下,三元锂电池在X瞬间出现剧烈的温度变化,表面温度迅速超过500℃并开始剧烈燃烧;传统磷酸铁锂块状电池无明火、有烟,表面温度达到200℃—400℃;“刀片电池”在穿透后无明火、无烟,电池表面温度仅有30℃—60℃左右。同时,通过结构设计创新,刀片电池的续航里程能够提升到比肩三元电池的水平。第二代刀片成组后能量密度达到150Wh/kg,预计2025年可实现能量密度大于180Wh/kg。比亚迪也提出了储能方案,推出“光储一体化”,致力于新能源的获取、存储和应用。

国轩高科

在动力电池方面,国轩高科研发的磷酸铁锂电池通过采用自主研发高性能LFP正极材料、首次应用硅负极材料,能量密度已突破210Wh/kg。同时,其发布的JTM电池,引入了从卷芯直接到模组的一体化制造技术,可实现在一条产线上生产广泛适应的电池产品,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大幅提升电池性能和普适性。国轩高科全球总部执行副总裁程骞曾透露,该公司计划2о30年将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提高近一倍至300Wh/kg,从而使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增加一倍。在储能方面,采用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电芯的储能电池柜是其主要产品。

宁德时代

在动力电池方面,2019年,宁德时代(CATL)研究出CTP结构。CTP即无模组动力电池包,技术亮点是跳过模组,直接将电芯集成为电池包。由于取消了包裹在电芯外的模组外壳,电池包有了更多空间排列电芯,整体能量密度得以增加,从而提高续航里程。在储能方面,宁德时代自主研发高性能磷酸铁锂电池。其推出的UPS锂电池柜和48100基站电箱均是磷酸铁锂产品。

LG新能源

LG新能源作为全球电池技术X的企业,2023年将中国南京工厂的部分智能储能系统(ESS)产线转换为磷酸铁锂产线,着力提高磷酸铁锂电池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张福生. 磷酸铁锂电池工业应用领域浅析[J]. 化工管理, 2018, (34): 90-91.

[2]X石. 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控制策略研究[D]. 吉林大学, 2022. DOI:10.27162/d.cnki.gjlin.2022.007602.

[3]贺林, 石琴著. 动力电池[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1.05: 7-14.

[4]陈勇军. 磷酸铁锂电池建模及SOC算法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5]朱政. 磷酸铁锂电池荷电状态估计方法的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6]贲留斌, 武怿达, 朱永明等. 一代材料,一代电池:正极材料研究推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升级换代[J]. 物理, 2022, 51(06): 373-383.

[7]吕娜伟. 基于动态阻抗的锂离子电池安全预警方法研究[D]. 郑州大学, 2021. DOI:10.27466/d.cnki.gzzdu.2021.005469.

[8]黄忠民.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材料处理技术现状及展望[J]. 世界有色金属, 2021, (16): 177-181.

[9]张树梅. 基于磷酸铁锂单体电池荷电状态的均衡算法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15

[10]张克杰, 陈鹏, 谢旺旺等. 磷酸铁锂优缺点及改性研究进展[J]. 无机盐工业, 2018, 50(06): 13-17.

[11]陈泽华,陈兴颖,张波. 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及磷酸铁锂的制备研究[M].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6: 80.

[12]Padhi A A K , Nanjundaswamy K S , Goodenough J B D . Phospho-Olivines as Positive-Electrode Materials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ies[J].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1997, 144(4): 1188-1194. DOI:10.1149/1.1837571.

[13]Chung S Y, Bloking J T, Chiang Y M. Electronically conductive phospho-olivines as lithium storage electrodes[J]. Nature materials, 2002, 1(2): 123-128.

[14]这家电池公司本可以成为美国的“宁德时代”,为何半路夭折?.澎湃新闻. [2023-08-02].

[15]全球磷酸铁锂专利布局.电池中国网. [2023-08-02].

[16]磷酸铁锂渐成锂离子电池材料发展主流[J]. 新材料产业, 2008, (11): 70-72.

[17]吕钊凤. 三元电池将成为主流技术[J]. 汽车与运动, 2017, (05): 134-135.

[18]钟国彬, 王羽平, 王超等. 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技术现状分析[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8, 7(02): 203-210.

[19]肖逸思, 武子晔, 唐柳杨. 中国动力电池激荡X:从受制于日韩到X全球[N]. X财经日报, 2023-01-31. DOI:10.28207/n.cnki.ndycj.2023.000356.

[20]估值逻辑变天,宁德时代凭什么和整机厂争话语权?.界面新闻. 2021-08-06[2023-07-29].

[21]比亚迪:“刀片电池”出鞘 坚决捍卫安全底线.中国经济新闻网. [2023-07-29].

[22]国轩高科第十届科技大会启幕 210Wh/Kg磷酸铁锂及JTM电池亮相.证券时报网. 2021-01-08[2023-07-29].

[23]磷酸铁锂重回C位,未来动力电池竞争格局如何演变?.澎湃新闻. [2023-07-29].

[24]陈勇军. 磷酸铁锂电池建模及SOC算法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25]王甲泰, 赵段, 马莲花等.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研究进展[J]. 无机盐工业, 2020, 52(04): 18-22.

[26]Islam M S , Driscoll D J , Fisher C A J , et al. Atomic-Scale Investigation of Defects, Dopants, and Lithium Transport in the LiFePO4 Olivine-Type Battery Material[J]. 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05. DOI:10.1021/cm050999v.

[27]张新龙, 胡国荣, 彭忠东等.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研究进展[J]. 电池, 2003, (04): 252-254.

[28]颜X轩, 罗碧云, 陈嘉鑫等.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可持续回收技术研究进展[J/OL]. 矿冶工程, 2023-07-13: 1-5. [2023-07-17].

[29]李雪著. 锂离子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改性[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20.03: 5-8. 978-7-5024-8434-7.

[30]王晓艳. 锂离子电池钛基负极复合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2019. DOI:10.27884/d.cnki.gknbs.2019.000004.

[31]陈永珍, 黎华玲, 宋文吉等.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技术研究进展[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9, 8(02): 237-247.

[32]郭炳焜, 李新海, X青编著. 化学电源 电池原理及制造技术[M]. 长沙: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06: 288-298.

[33]朱高龙. 基于磷酸铁锂高低温性能电池的制备及其优化[D]. 电子科技大学, 2018

[34]汪心兰, 曾子琪, 张涵等.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新型氟化物的研究进展[J/OL].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3-06-30: 1-11.

[35]XU K. Electrolytes and Interphases in Li-lon Batteries and Beyond[J]. Chemical Reviews, 2014, 114(23): 11503-11618.

[36]刘欢, 刘伯峥, 王浩等. 电解液中LiFSI用量对磷酸铁锂电池性能的影响[J].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23, 39(02): 34-38.

[37]SUN L, QIU K Q. Vacuum pyrolysis and hydrometallurgical process for the recovery of valuable metals from spent lithium-ion batteries[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1, 194: 378-384.

[38]LAIN M J. Recycling of lithium ion cells and batteries[J].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01, 98(4): 736-738.

[39]NOWAK S, WINTER M. The role of sub-and supercritical CO2 as "processing solvent" for the recycling and sample preparation of lithium ion battery electrolytes[J]. Molecules, 2017, 22(3): 403.

[40]陈永珍, 黎华玲, 宋文吉等.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技术研究进展[J].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9, 8(02): 237-247.

[41]X. 碳酸酯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超临界CO2回收及再利用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

[42]肖成伟. 电动汽车工程手册 第4卷 动力蓄电池[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01: 17-20.

[43]杨凯, 惠东, 李大贺. 软包装磷酸铁锂电池特性[J]. 电源技术, 2011, 35(12): 1511-1513.

[44]王铭民, 孙磊, 郭鹏宇等. 基于气体在线监测的磷酸铁锂储能电池模组过充热失控特性[J]. 高电压技术, 2021, 47(01): 279-286. DOI:10.13336/j.1003-6520.hve.20200227004.

[45]元佳宇.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结构设计与优化[D]. 青岛理工大学, 2022. DOI:10.27263/d.cnki.gqudc.2022.000504.

[46]Padhi, A. Phospho‐olivines as Positive‐Electrode Materials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ies[J].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1997, 144(4): 1188-1194. DOI:10.1149/1.1837571.

[47]X婷. 碳中和背景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22, 39(09): 7-10.

[48]王文, 罗秋菊, 吴学渊等. 雄安城市计算中心中压AC直转通信DC+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的应用探索[J]. 建筑科学, 2023, 39(01): 84-92. DOI:10.13614/j.cnki.11-1962/tu.2023.01.011.

[49]李辉光, 邵克成. 钛酸锂电池在轨道交通车辆中的应用研究[J/OL]. 铁道车辆, 2023-06-09: 1-8.

[50]人民资讯. 磷酸铁锂全面胜出,宁德时代市占率过半 20X动力电池市场现“井喷”.百家号. 2022-01-25[2023-07-17].

[51]每日经济新闻. 乘联会:磷酸铁锂电池20X市场份额达到55.6%.百家号. 2023-01-29[2023-07-17].

[52]张秦怡. 浅谈磷酸铁锂电池及其新能源汽车启动电源的性能[J]. 华东科技, 2022, (11): 130-132.

[53]姚美娇. 磷酸铁锂电池加速“抢占”市场[N]. 中国能源报, 2023-03-20. DOI:10.28693/n.cnki.nshca.2023.000534.

[54]厦门日报. 20X厦门新能源产业实现爆发式增长.央广网. 2023-03-09[2023-07-17].

[55]王文, 罗秋菊, 吴学渊等. 雄安城市计算中心中压AC直转通信DC+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的应用探索[J]. 建筑科学, 2023, 39(01): 84-92. DOI:10.13614/j.cnki.11-1962/tu.2023.01.011.

[56]汪伟伟, 丁楚雄, 高玉仙等. 磷酸铁锂及三元电池在不同领域的应用[J]. 电源技术, 2020, 44(09): 1383-1386.

[57]闫德生. 磷酸铁锂电池在通信行业的应用探讨[J]. 通信电源技术, 2014, 31(04): 104-106. DOI:10.19399/j.cnki.tpt.2014.06.037.

[58]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2-07-06[2023-07-17].

[59]王政. 乘势而上,汽车产业马力足[N]. 人民日报, 2023-01-17. DOI:10.28655/n.cnki.nrmrb.2023.000468.

[60]X. 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N]. 金融时报, 2023-02-09

[61]刘瑾. 新能源汽车有望延续高增长[N]. 经济日报, 2023-01-30. DOI:10.28X/n.cnki.njjrb.2023.000638.

[62]国家能源局:20X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突破1.2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央视网. 2023-02-13[2023-07-17].

[63]夏云峰. 20X全球新增风电装机93.6GW[J]. 风能, 2022, (6): 38-43.

[64]人民日报. 去年风电光伏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8%.中国X网. 2023-02-14[2023-07-17].

[65]X妮, 郭宏伟, X等. 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知识演进及发展趋势的可视化分析[J]. 硅酸盐通报, 2023, 42(03): 1086-1095. DOI:10.16552/j.cnki.issn1001-1625.20230222.001.

[66]通信基站梯次利用车用动力电池的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第1部分:磷酸铁锂电池.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2023-07-29].

[67]通信用48V磷酸铁锂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2023-07-29].

[68]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组 第2部分:分立式电池组.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2023-07-29].

[69]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组 第2部分:分立式电池组.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2023-07-29].

[70]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X 第3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3-07-29].

[71]
Advanced search.IEC. [2023-08-04].

[72]张玉蓉, 邓家骎. 低碳技术发展与我国专利无效宣告制度的改进——由“磷酸铁锂电池”案引发的思考[J]. 中国科技论坛, 2013, No.206(06): 90-95. DOI:10.13580/j.cnki.fstc.2013.06.015. (2)

[73]磷酸铁锂十年沉浮:从舶来品到中国锂电名片 | 十年中国造⑩.界面新闻. [2023-07-22].

[74]比亚迪全年电X销量预超190万辆,第二代刀片电池产能顺利释放.界面新闻. [2023-07-29].

[75]新能源解决方案.比亚迪. [2023-08-02].

[76]产品端.国轩高科. [2023-08-02].

[77]储能解决方案.宁德时代. [2023-08-02].

[78]LG新能源第二季度营收稳步增长,2023年营收目标再提升.中国日报网. [2023-08-02].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606/

(51)
词条目录
  1. 发展历史
  2. 基本结构
  3. 正极磷酸铁锂材料
  4. 制备方法
  5. 回收方法
  6. 负极
  7. 回收方法
  8. 聚合物隔膜
  9. 电解液
  10. 回收方法
  11. 外壳
  12. 电化学反应原理
  13. 主要特点
  14. 应用领域
  15.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
  16. 储能
  17. 发展趋势
  18. 标准规范
  19. 中国相关的标准规范
  20. 全球范围内的标准规范
  21. 其他
  22. 相关事件
  23. 德州大学与日本NTT专利之争
  24. 中国专利之争
  25. 品牌制造商
  26. 比亚迪
  27. 国轩高科
  28. 宁德时代
  29. LG新能源
  30.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