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哲学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自然哲学(Naturalphilosophy)是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指的是以抽象的思维方法提供自然界整体知识的哲学学说,一切有关自然的知识都是在自然哲学范围内发展起来的。亦有部分学者认为自然哲学指19世纪现代科学明确产生之前,人们对自然进行的“科学”探索。自然哲学两大研究传统包括探寻自然的本原以揭示自然本质的研究进路和对自然普遍性的探索进路,此外,随着自然科学对自然的深入研究,自然哲学不再局限...

自然哲学(Natural philosophy)是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指的是以抽象的思维方法提供自然界整体知识的哲学学说,一切有关自然的知识都是在自然哲学范围内发展起来的。亦有部分学者认为自然哲学指19世纪现代科学明确产生之前,人们对自然进行的“科学”探索。自然哲学两大研究传统包括探寻自然的本原以揭示自然本质的研究进路和对自然普遍性的探索进路,此外,随着自然科学对自然的深入研究,自然哲学不再局限于对象性的自然认识,也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研究范围。

词源与定义

编辑

词源

柏拉图在《斐多篇》中,提出了相当于“自然哲学”一词的“对自然的探索”,但在柏拉图的著作中“自然哲学”一词尚未成为术语。直到亚里士多德才明确提出了自然哲学,并且将之称为“第二哲学”,意味着对自然的研究包括对物理世界的所有考察。斯多葛派的塞内卡在他的《道德书简》中把自然哲学作为哲学三大部门之一,处于道德哲学和理性哲学之间,其定义成了“探索事物的自然本性”。

定义

自然哲学是关于自然整体及其基本要素的哲学,它是各门自然科学的基础。陈其荣教授把自然哲学理解一门自然科学与形而上学互相渗透的交叉学科,是追思自然的哲学理论。吴国盛教授认为自然哲学包含两种含义,X,指一门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领域,这个学科是哲学的分支学科,是第二哲学;第二,指某种哲学理论形态或哲学思考的某种趋势和主张,这个意义上的自然哲学是X哲学,即自然哲学不再是关于外在自然的概念X和知识X,而是在技术时代追寻人类之根、生命之源、宇宙之本的事业。德国哲学家莫里茨·石里克认为自然哲学并不是一门科学,它是一种致力于考察自然律的意义的活动,其主要任务是解释自然科学命题的意义。

主要问题

编辑

自然哲学的研究传统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对自然的理性认识传统,即通过探寻自然的本原来揭示自然的本质;二是伴随对自然本原的探索展开对自然普遍性的探索,在这个意义上,自然哲学常常被视为关于自然的普遍性原理。这两个研究传统是自然哲学的基本内核,它们将自然作为外在性的对象或者存在者来把握,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对自然普遍原理的探究被自然科学所承担,以思考自然本身为任务的自然哲学,不再局限于对象性的自然科学认识,还立足于人与自然互相规定、互相依赖的关系来构建自然观念和图景,关注人类对自然的实践活动,为制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准则提供框架和背景。

发展流变

编辑

古希腊自然哲学

古希腊自然哲学是一种主要以思辨的方法对自然界进行哲学研究的思辨哲学,其根本特征在于人和自然界作为主体和客体相分离,对客观自然界采取理智主义的态度,同时又致力于捕捉自然现象的本质,从已知的某些公理或者是主观预设的某些概念出发,凭借纯粹理性对自然界作合乎逻辑的思考。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在探索世界本原上,具有自然哲学的还原路径和形而上学两种路径。还原路径包括从时间上和空间上两种追溯方式,最早的自然哲学家是从时间上追问万物的源始,比如泰勒斯的本原说、阿那克西米尼的气本原说等。之后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开始转向从空间上追溯万物的本原,关注事物的构成要素,从生成论转向了构造论,其代表就是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论。

经巴门尼德,古希腊自然哲学转向采取一种抽象的、形而上学的路径来直接追问自然的本质或者形式,将事物的形式规定性视为本原。巴门尼德提出了“存在”这一概念指称事物的本质或者形而上学的实体,这一概念在柏拉图那里,被明确表述为“理念”。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将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结合起来,提出“四因说”,主张事物是质料与形式的统一。罗马帝国后期,新柏拉图主义盛行,它以柏拉图哲学为基础,结合了来自东方的各种神秘主义和信仰主义,其创始人普罗提洛提出了“太一”的概念,他认为太一是本原概念,创造万物的太一本身并不是存在或者事物,而是一个无形式的东西。

中世纪自然哲学

中世纪时期,创世者上帝的出现,使得以事物本性为本原的自然哲学面临上帝创世说的挑战,于是上帝、自然与人的关联成为中世纪自然哲学的本原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中世纪自然哲学有两个派别,一种是正统的经院哲学,继承新柏拉图主义的上帝超越论和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质料理论,把自然描述成一个等级系统,上帝作为最高级的纯形式,是世界的创造者;另一种是非正统的泛神论哲学,主张上帝就存在于自然之中与自然同一的内在论。

中世纪的自然哲学本质上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它考察的是能够独立存在的、可变的、拥有内在运动源泉的事物,它所研究的对象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变化和运动,天体的运动,元素的运动和转化,自然事物的生灭,位于月下区上方是大气现象以及对动植物的研究等等。这一时期的自然哲学通常只是假设性的,它们往往只是一些纯形式练习,与经验研究无关,也并不把实验当作获取知识的手段。因此,一些科学史家把中世纪的自然哲学称为“没有自然的自然哲学”。同时,象征主义的盛行,使得中世纪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及其精神体验混合一起,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之间的差异被消弭,并带来了人格化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认为自然是根据人的形象构造的,人将自然视为无价值的存在,屈从于上帝的意志和人的目的。

这一时期,X哲学继承了新柏拉图主义的流射说,认为万物自上帝的X同一性中流出,又复归于那里,现实世界只是幻想,物质是神的最低级的流射物,并强调把形而上学建立在自然研究上,主要代表有阿尔·法拉比和阿维森纳,但是他们关于自然的概念充满了宗教X和各种神秘理论。阿尔·法拉比认为永恒的原始存在物是智慧,是上帝初始且X的直接产物,这是必然无因自成的,其他的一切都依靠它存在并为它制约,同时他主张世界发自其根源的演进是流射的过程,上帝通过智慧把作为潜势的形式置于物质之中,继而又把它们表现出来,物质是这个流射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流射过程是一个时间过程。阿维森纳结合亚里士多德和新柏拉图主义的观点,提出了上帝创世理论,他认为上帝是必然存在的事物,它的存在包含着自身的本质,而其他事物的存在都以上帝这个必然存在为X原因,因而它们的本质不在于自身,而在上帝之中,并且上帝永远在活动之中,总是在创造。

12世纪之后,随着X哲学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翻译传至西方世界,他的自然哲学对中世纪的自然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世纪时期对自然的研究是在对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评注的框架中进行的,诸如罗伯特·格罗斯泰斯特和圣阿尔伯图斯等人,以对某些科学问题的详细研究拓展了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格罗斯泰斯特认为自然界的真理是具体现象和抽象原理的结合,真理只能从对具体事物的观察中获得,并借助数学方法归纳处普遍真理。大阿尔伯特提出自然界具有规律,上帝通过他创造的规律运转世界,人们可以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发现规律。

近代自然哲学

近代自然哲学时期是自文艺复兴到牛顿这一段近代科学成长时期,它是近代科学自然观产生和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X阶段是文艺复兴阶段,这一阶段自然哲学的主要特征是批判经院哲学关于上帝超越于自然之上的观念,用泛神论发展自然运动的内在论,把作为上帝造物的自然上升为本身就具有神性的,能够自我创造、自我运动的自然。这一观念改变了中世纪不注重观察研究自然的传统,以一种关注和考察的眼光看待自然,从而导致了一种具体和精微的观察习惯,自然不再是亚里士多德意义上非本质的东西。此外,文艺复兴自然哲学打破了强调自然界各部的不同质、自然界有中心的有机自然观。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仅打破了地球中心的观念,更暗含着自然无中心的思想。布鲁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自然物质和世界灵魂的二元论,他认为物质是消极被动的,只有世界灵魂才能给物质以形式和动力,改变了早期自然哲学的运动内在论思想,为机械自然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是机械自然观的形成阶段,这一阶段确定了自然界的量化数学化特征,确定了自然界本质的量化特征与人的质化特征的二元对立,确定了自然界运动的力学特征。这一时期的自然哲学家用“纯粹机械的原因”来解释自然,把物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都归结于力的性质,把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系统和运动形式都归结于力学的系统和运动形式。吉尔伯特提出了“磁即地球灵魂”的观点,不但具体实现了自然处处同质的机械概念,而且是牛顿万有引力概念的先驱。

第三阶段是机械自然观的总结阶段,在这一阶段牛顿在物理学中总结了机械自然观,笛卡尔在哲学上总结了机械自然观。牛顿在《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中强调将自然现象诉诸于数学原理,主张自然哲学需要抛弃实体形式与隐秘的质。笛卡尔从哲学的高度肯定了数学方法的价值,认为数学方法是追求真理的方法,并且主张自然界的运动都可以归结为位置的移动即力X动。以“力”作为揭示自然的本原意味着自然的本质体现为一种由科学所揭示出的能以数学来描述的运动机制,其本质为物质和力。

这一时期德国自然哲学的发展有其独特性,这主要来源于由雅各·波墨开创的神秘主义和泛神论传统,他认为,宇宙万物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机体的结构和活力显示着联系和发展的原则,机体活力源于内部的对立冲突,因此泛神论、物活论和有机论是德国自然哲学的基本特征。此外,解决心物二元论也是德国自然哲学的一个目标,德国自然哲学总是把自然和精神纳入一个总的演化过程中,从而消除心物二元论。谢林用思辨的语言描述了自然界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和动力,并且将自然视为生命整体表达。黑格尔把在机械自然观引导下发现的自然规律,用思辨的语言表述成有机的自然图像,他将自然看做是一个处于辨证发展过程中的、主客统一的有机整体。

现代自然哲学

19世纪中期以来是现代自然哲学时期,这一时期物理学的发展使得机械自然观受到怀疑和批评,统一的科学自然观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现代自然科学处于一个多元发展的状态,存在科学与演化科学并存,有机自然观和机械自然观并存。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超循环论、混沌理论、孤分子理论等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揭示了从基本粒子、原子、分子化合物到人类,从微观领域到宇宙演化的自组织、自我运动、自我创造的辩证的演化以及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这一时期自然观的经历了从存在到演化、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简单性到复杂性、从线性到非线性的转变。这一时期的自然哲学不再是传统的自然哲学那样借助于纯粹思辨获得对自然的X认识,不再是一种高居于自然科学之上的自然理论,它从自然科学中汲取营养,用形而上学的思辨方式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所提供的世界图景,对其中的基本概念作哲学辩护。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逻辑经验主义兴起,以可证实原则作为意义标准来排除形而上学,自然哲学蜕变为以探索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为主要目标的科学哲学,德国哲学家石里克把自然哲学的使命确定为考察自然律的意义。

这一时期把自然放在本体地位研究的自然哲学包括美国的自然主义和实在论哲学。柏格森、怀海特、普利高津等哲学家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关于自然哲学研究传统的探索,一方面在科学的基础上展开对自然本原的新探寻,揭示出自然的新图景,另一方面拓展自然哲学的思辨传统,突破科学解释的局限,以揭示自然及存在的深层意义。自然哲学家怀海特提出了过程哲学,把自然描述成一个持续创造、转化和进化的机体,彻底抛弃了机械自然观中的实体概念和机械概念,重新把自然理解为一个有机体。柏格森提出了生命哲学,试图用生命的发生和演变来解释自然,把生命视为世界的内在本质、世界的最终根源。

重要概念

编辑

自然观

自然观是指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总的看法,也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观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关于自然本质及其世界统一性的学说,即本体论;二是人能否突破经验性的局限而说明人与世界统一性及认识的合理性问题,即认识论。根据对自然界的本原的不同认识,自然观基本上可以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自然观。唯心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者上帝的产物,并且把认识看作是自我心灵的感觉或者经验。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并且将反映论作为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主张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原子论

原子论是一种关于物质的间断性、离散性结构的哲学学说,这种学说认为物质实在是由简单的、不变的原子的微粒组成的,原子是最高的物质元素、是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的一种客观实在。原子具有不可分、无始无终、无限、永恒的特点,以及味、香、色、粗细、冷热的属性。原子论主张,原子的结合常由两个不同性质的原子构成,又由更多的不同的原子构成大的复合体,并以原子在运动过程中的分解和聚合来说明物理世界的变化,所有可观察的变化都必定可以被还原为原子的粒子的构型变化。原子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机械的并列关系,其结合形式是无限多样的,从而形成了物质世界的多种形态,并把原子相互结合的运动归于“不可见的规律”。

时空观

时空观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根本观点,与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及对物质运动的见解有密切联系,时空观是在人类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古代的时空观以直观经验和思辨为基础,具有朴素的特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用“地点”来表示空间,认为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场所,并且将时间定义为依先后而定的运动的数目,把时间解释为由“现在”构成的连续系列。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了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持续性,认为广延性是一切物体的共同的特性,认为空间性和质料是等同的。莱布尼茨认为时空是精神性实体的单子的特殊表现形式,把空间看作是现象共存的序列或规律,认为时空是依附事物本能的性质;牛顿提出了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X时空观,他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彼此分割开来,提出了X时间和X空间的概念,他认为X的、真正的时间和空间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黑格尔把时空看作是X理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提出了“事物本身就是时间性的东西”“空间和时间都属于运动”等观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结构、特性以及对于物质运动的依赖性,证明时间不是独立的实体和先验的形式,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属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时间是物质运动的连续性。

实体

实体指的是能够独立存在的、作为一切属性的基础和万物本原的东西。实体是事物的本质,是事物的最重要方面,没有实体,事物就不可能存在。实体有其属性,但自身不是一种属性,实体的存在表现为属性的变化。哲学上关于实体的观点有所不同,往往涉及到世界的本原及事物变化的原因。唯物主义把实体当作物质来理解,并把它看作是永恒不变的、在时空上无限的,是所有一切具体事物和现象的最后根源;唯心主义把实体作为、神、精神和观念来理解。

运动

运动指的是事物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物质存在和变化的方式,是物质所固有的属性。古希腊伊奥尼亚学派最早把运动作为哲学概念,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都在永恒的运动之中。亚里士多德把相互对立、区别的潜能和现实联系起来阐明运动的本质,将潜能的实现过程称之为运动,运动与事物密不可分,是永恒的、无限的。近代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运动是物质最主要的特征,运动的根源潜藏在事物内部。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把物X移的机械运动作为世界上X的运动形式。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认为物质是被动的,需要外力的作用才能运动,整个世界的运动是由上帝的X次推动开始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指出运动就是实有的矛盾本身,他认为运动中的量变和质变过程以及矛盾是构成事物内在活动的源泉。X哲学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的源泉在于物质的内在矛盾,同时物质的运动都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相对论揭示了质量、惯性是随着物体的运动状态的不同而变化的,物体的质量和能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现代自然科学提出了运动统一的观念,即一切运动都服从于共同的规律,狭义相对论认为物理定律相对于任何惯性参考系都是有效的,广义相对论萌发了运用统一场论来描述运动统一性的思想,并揭示时空结构和引力场的状况决定着物质的运动,进一步深化了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内在统一。量子力学则揭示出连续性的波有分立间断的粒子性,而分立间断的粒子有连续的波动性,进一步从微观领域深化了物质运动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理。

重要人物及其观点

编辑

泰勒斯

泰勒斯(Thales,约前624年-约前547年),古希腊哲学家,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他突破了传统的神话宇宙论依据神话的X原则理解自然的观点,提出了水是万物本原的观点,用自然物质本身来说明万物本原,从而被誉为“哲学之父”。他认为水具有运动变化的本性,不仅是万物产生的本原,也是万物运动变化的原因。此外,他还认为灵魂是某种具有引起运动的能力的东西,并且主张万物皆有灵魂,提出了物活论。但是他理解的“灵魂”并不是精神性的,而是水产生的湿气,这种湿气弥漫在宇宙中,构成了万物运动的原因。

自然哲学

泰勒斯

柏拉图

柏拉图(Platon,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哲学家,他提出了理念论,把作为“单个存在物”理解的、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理念认作是X性的实在,他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体、共相、模型、追求的目的,处在实在和非实在之间的可感事物则是完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柏拉图还提出了总的宇宙图景,即“得穆革”以理念为模型,使混沌的物质和空间结合,组成各种具有一定几何结构的元素粒子;由此伴随着时间,派生出日、月、地球、恒星、行星以及其他天体,接着在地球上又出现了生物和人。在这个过程中,物质、运动、空间、时间是最重要的基本范畴。

柏拉图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理念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结合起来,提出了物质或元素的几何结构。他认为“得穆革”在创造可感世界时,凭借原始混沌的物质创造了火、土、气、水四种客观存在的元素,并按照四元素最完美的比例,即连续的几何比例,创造出了有生命的可感世界。但是柏拉图认为四元素并不能成为本原,因为它们都处于循环转化中,不具有永恒的实在性。在运动观上,柏拉图认为处于原始混沌状态的物质、三角形、具有空间几何结构的元素,以及可感世界、宇宙系统都是处于永恒运动过程之中。他主张运动和时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认为在时间之外,运动、变化、转化都不能发生和进行。在空间观念上,柏拉图认为物质和空间既彼此分离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只有当无定形的物质和空间相结合,才会出现具有各种几何结构的正多面性的元素,并由此构成各种可感物体。在时间观念上,柏拉图认为时间和可感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紧密联系的,他认为时间既不是理念也不是可感事物,但是经历运动变化生灭的可感事物和时间是不可分的,时间是结合理念和可感事物不可或缺的中介。

自然哲学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前384年-前3X),古希腊哲学家、逻辑学家、自然科学家,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了“四因说”,主张所有事物都有四方面的原因,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质料因是构成事物的质料或者基质;形式因即本质,决定某事物之所以成为某事物;动力因是运动、变化或静止的最初源泉;目的因是某物为之而实现的东西。动力因和目的因可以归纳为形式因。质料虽然始终存在,但是是消极被动的,自身没有运动能力,没有形式的纯质料既不是特殊物质,也不具有规定性。形式则是事物的本质、结构、范型,是在先的、现实的、能动的、运动的源泉和目的,没有质料的纯形式,是独立存在的,是万物追求的X目的、X推动者的神。万物都因神而希望实现其本质,神是宇宙间一切秩序、美和生命的本原,即X因。

在物质观上,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物体的运动是有目的是,重物下落、轻物上升都是向着各自的归宿运动,所以自然状态是有方向的。此外,他还认为月亮以上的世界是由单一元素“以太”组成,以太凝聚形成了日月星辰,这种元素不包含任何对立面,因而不会发生发生任何变化;对月亮以下的世界,他持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即世间万物由水、气、火、土四元素组成,但这四种元素只是“质料因”,单由质料只能构成潜在的物,要构成实际的物,还需要“形式因”,即人的可感知性。此外,亚里士多德反对物质的虚空,将时空与物质的存在、运动的存在直接联系起来。他认为空间是事物的直接包围者而不是该事物的部分,但不是任何事物都是在空间里的,只有能够运动的事物才在空间里,也就是说不能运动的X推动者和灵魂都不在空间里。关于时间,他认为时间和运动是相互计量、相互确定的,同时时间是永存的,在任何地方,同时的时间都是统一的,一切运动的事物皆在时间里,但自身不动的X推动者和灵魂都不在时间里。

自然哲学

亚里士多德

培根

弗·培根(Francis Bacon,1561年-1626年)英国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他批判经院哲学脱离实际、脱离自然,只会玩弄概念,制造主观臆想的理论,要求科学和哲学必须从宗教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

在自然观上,培根认为自然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自然是物质的,物质是永恒存在的,他明确提出了自然或存在是X性的,精神或思维是第二性的。他认为物质是由许多最小单位即“分子”构成的,“基本分子”具有各种质的规定性,复杂事物是由于“分子”的不同结合形成的。他还强调物质是多种多样的、能动的,运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特性,运动也是多种多样的,并不只是单一的机械运动。但是在自然的起源上,他认为事物的生成是有神的创造工作参与其中的。此外,培根的自然观还具有机械、形而上的特点,他认为自然经过混沌阶段后,一旦平静下来,将一成不变,永远服从固定的规律,即自然完成自己的工作以后,自然的变化就只限于量的范围,不涉及质的问题。在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上,培根进一步认识到自然是统一的,他批判了亚里士多德将天体和地球事物割裂的观点,认为天体和地球的物质构成并没有区别,指出两者具有共同的倾向、X和运动,即运动规律。

培根认为要正确地认识自然,必须揭示人们认识上产生错误的根源,因而他提出了“四假相说”,他认为种族假相、洞穴假相、市场假相、剧场假相等幻想和偏见使得理智陷入主观性和片面性,导致人们不能明晰地反映自然、获得正确的认识。此外,他还强调实验和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一切知识都应当诉诸于感官,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科学的归纳就是要把经验加以分析,并按照适当的排斥法来达到不可避免的结论。

自然哲学

弗·培根

笛卡尔

笛卡尔(René Descartes,1596年-1650年),法国哲学家、数学家、自然科学家,近代西方哲学创始人。笛卡尔把实体分为X实体和相对实体,X实体就是上帝,是自因的存在,而相对实体即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它们依靠上帝而不依靠其他事物而存在,物质无思维,精神无广延,两者彼此独立、互不干涉。

在自然界中,笛卡尔认为物质是X的实体,是存在和认识的X根据,自然界在根本上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无限的,世间万物都是由可以无限分割的原子构成的。物质实体的X本质属性是广延,即占有空间,他强调空间和物体在范围上是同一的,任何空间中都有物质存在,反对割裂物质和空间关系的“X空间”。此外,他把运动定义为一个物体由此地到彼地的动作,认为机械运动是物体运动的X形式,并且将整个自然界视为一部机器,力图用机械运动说明一切自然现象,同时他将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归因于运动,由于运动,物质获得生命力,由简单形式发展为复杂而有次序的天体、地球、万物、生命和人。他从物质实体出发,演绎出了天体——地球——矿物——植物——动物——人的漫长过程,在运动中揭示了自然界的历史。此外,他的自然观也具有一些辩证法思想,他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漩涡假说,认为太阳、行星和地球都是由物质微粒的涡旋运动逐渐形成的,认为宇宙不是现存事物的总和,而是一个物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自然哲学

笛卡尔

牛顿

牛顿(Isaac Newton,1642年-1727年),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他承认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存在,坚持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发现自然规律,力求用数学定量方法说明自然现象,但他的唯物主义观点具有机械论特征。原子论是牛顿自然哲学的基础,“力”是牛顿描述自然图景的重要元素,他以原子论为基础,沿袭了原子论蕴含的决定论思想,主张世界万物是按照自然定律运转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坚持自然定律是按照数学定理运转的,并在自然现象中找到了可以作数学描述的量的“力”,来描述原子与原子之间联系。此外,牛顿的自然哲学中暗含了一个基本假设:上帝创世以后,自然界基本上是不变的、持久的,这一假设是牛顿自然哲学中形而上学性的根源,也是他关于自然规律的近似性和可理解性的基本信念的依据。

关于物质本原的认识,牛顿持原子说,他认为原子具有7个层次,相当于现在的核子、原子核、原子、分子、简单化合物、大分子、分子集团,原子之间依靠力的吸引力和排斥力的作用结合成不同层次的原子,最终形成宏观物体,此外他还将光也视为一种原子。他认为物质的根本特征是惰性,并把物质和运动、时间和空间、物质和时空割裂开来,提出了X时间和X空间的观念。他认为X的、真正的及数学的时间,按其自身本质来说,在均匀地、无限地流逝着,与外界任何对象没有关系。X的空间,按其实质是均匀的、不动的、无限的、各向同性的,与任何外界的情况无关。在时间中,一切事物按照先后次序分布;在空间中,一切事物按照位置次序分布。牛顿的X时空观受到古希腊关于“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的思想的影响,同时也与他建立的力学定律有密切关系,是近代时空观中机械唯物主义的典型形式。

自然哲学

牛顿

谢林

谢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1775年-1854年),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之一。谢林提出了“X同一”,它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而是超越两者之上的“X”,也被称为“X理性”或“宇宙精神”,是主体和客体的X无差别性。谢林把自然界看作是由这种“X”派生出的产物,是“X同一”无意识的发展阶段,他认为自然界是X精神由于其无意识的X活动而从自身中分化出来的,它最初是一种不成熟、未苏醒的理智,但已具有内在的目的性,这种目的性就是自然界本身固有的客观倾向。此外,他把二元对立和两极性当作自然界的总的原则,整个自然界是由这一原则推动而从低级发展到高级,自然发展的一般公式为“同一——差别、对立、矛盾——同一”,两极性在物质上体现为引力和斥力,在有机物上体现为感受性和反应性,在人身上体现为主观和客观。他力图运用矛盾的观点去观察自然界的现象,他认为自然界是两种对立的矛盾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的过程。

由于内在精神力量的推动,他把自然界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X阶段是普遍的自然阶段,这一阶段先由吸引力和排斥力结合为引力即物体,其对立面为灵魂,物体和灵魂相结合形成生命。第二阶段是无机的自然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普遍的自然阶段形成的不定的质料在其对立面运动的过程中,形成磁、电、化学的方面。第三阶段是有机的自然阶段,这一阶段形成了具有再生性的植物、具有激动性的动物和具有感受性的人。当自然界发展到有机阶段,就表明了自然界是机械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由此谢林的自然哲学就这样从自然中引出了精神,把自然现象归结成了精神。

自然哲学

谢林

黑格尔

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年-1831年),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他认为自然是从理念“异化”出来的,是精神的自我否定,自然现象只是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此外,他进一步用唯心主义泛神论的方式承认了创世说,但是他反对把上帝设想为远离世界存在的人格化的精神实体,他认为真正的上帝是自己规定自己的普遍精神实体,上帝在创造自然界后,还作为宇宙的神圣理念寓于自然界之内,构成自然界的物质,支配自然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黑格尔将自然界看作是一个由众多阶段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逻辑理念是构成自然界的依据,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都是由逻辑理念的发展和变化促成的,自然界本身并没有发展动力,一个自然领域发展到另一个自然领域并不是以自然的方式完成的,引导自然界中各个阶段展现出来的是潜伏于其中的内在本质,即概念的辨证运动。在此基础上,黑格尔按照概念发展的高低次序,把自然哲学分为力学、物理学和有机物理学三个阶段。

此外,黑格尔认为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吸引和排斥,物质作为位置与运动的统一,自身包含空间与时间的连续性与间断性得到扬弃的环节,因此物质一方面作为间断性的东西,坚持自身相互分离的状态,具有排斥的属性,另一方面作为连续的东西,否定相互分离的状态,具有吸引的属性。在黑格尔的观点中,物质和运动经历了一个由外在联系发展为内在联系的阶段,在外在联系中,物质不符合自己的概念,物质是有限的,运动外在于物质,在内在联系中,物质符合自己的概念,物质是无限的,运动内在于物质。他认为,物质与运动的联系在惯性定律支配的运动中是外在的,在万有引力定律支配的运动中是内在的,运动构成了物质的本质,是空间和时间的统一,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离的,因此他反对X时空观。

自然哲学

黑格尔

怀特海

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年-1947年),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他提出了自然是创化进程的理念,他反对把自然界看成物体的总和或堆积的传统机械论观点,提出了“有机体哲学”或“过程哲学”,主张把自然界理解为活生生的、赋有生命的创造进化过程。

关于自然的认识,怀特海主张自然是人们通过感官在感知中观察到的东西,在这种感觉-知觉中,我们意识到某种非自然的并对思想来说是自我包含的东西。人不是将自然视为外在于身体感受的客体,不是在自然之外去认识自然,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在感知自然的同时,也在积极地介入和参与自然的演化。人透过身体直接感知到的自然才是真实具体的自然,而科学所涉及的自然理论是从这种具体整体的自然中抽象而成的概念系统。

此外,怀特海还主张用事件理论和对象理论来理解自然,他把自然研究的对象从物质实体转向了被直觉的事件,将自然构建为绵延时段中由事件和对象构成的复合体。怀特海以流动的事件代替僵死的物质实体,作为构成自然的X事实,自然也就从“死的自然”转变成了“活的自然”。由于事件处于连续不断的流动和变易状态,怀特海进一步提出了对象理论用以描述自然界中的恒定因素,相同的对象因与不同的事件有关联而可以被认知,对象进入事件的方式成为事件特征中的构成因素,事件因为对象的进入而是其所是。在时空观上,怀特海认为时间和空间是在事件的流变和扩延的历程中,经由人类知觉感知和理智抽象思考所抽离出来的抽象形式,没有事件的发生,也就没有空间和时间。时间和空间共同构成了一个真际,一个事件或者是一刹那的无限连续体,他提出的过程也就是时间和空间的转换。

自然哲学

怀特海

重要著作

编辑

《蒂迈欧篇》

《蒂迈欧篇》是柏拉图的晚期著作,也是柏拉图X系统讨论自然哲学的著作,主要阐述包括宇宙系统在内的物质世界的形成,以及生物和人的产生。本篇对话中,柏拉图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载体和理型。载体指事物的材料来源,理型则为事物提供形式结构的来源。柏拉图运用几何化的理型来解释万事万物的结构,并认为事物的内在结构是事物的本质。全书共两部分,在X部分中,柏拉图讨论了造物者的作用,在第二部分中,他指出宇宙生成是必然作用和理性作用的结果。必然作用即是载体概念和理型几何化的过程,而理性的承载者,即人类的生成,是理性“说服”了必然而产生的结果,因此,人的出现意味着宇宙演化的最终实现,造物者在自己的创造物中实现了自身:宇宙本身就是活生生的神自身。

自然哲学

《蒂迈欧篇》柏拉图著

《物理学》

《物理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讨论自然哲学的著作,全书共8卷。X卷中,亚里士多德指出对自然的研究最重要的课题是确定其本原,并从历史上追溯和批评了希腊哲学家关于本原的学说,认为他们都没有全面解决本原问题。第二卷区别了自然和自然物,他认为凡是存在的事物都有四种原因:质料、形式、动力和目的。第三卷讨论了运动和无限的问题,他指出推动者和被推动者的区别,运动者是在能推动者的推动之下才能运动的。第四卷讨论了时间、空间和虚空的问题,他认为空间是某事物的直接包围者,而不是该事物的部分;既没有和物体分离的虚空,也没有物体里的虚空;时间是使运动成为可以计量的东西,时间也是持续的。第五卷到第八卷讨论了运动的分类,他将运动分为本体的变化和非本体的变化,本体的变化指产生和灭亡,非本体的变化指的是性质上的变化、量的变化和空间的变化。他还主张运动是永恒的,所有运动的事物都是由另一事物推动是,X推动者(神)是不能动,且永恒X的。

自然哲学

《物理学》亚里士多德著

《论自然的区分》

《论自然的区分》是中世纪哲学家约翰·斯各脱·爱留根纳的著作,成书于862-866年间,以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形式写成。这本书运用辩证法和理性的探索方式和新柏拉图主义哲学观点阐述上帝是X存在,万物从它X出又复归于它,创造者与被创造者同是存在着的自然。爱留根纳把自然理解为关于一切存在的东西和一切不存在的东西的普遍名称,并按照其存在形式划分为四种自然:一是自身不能被创造但能创造的自然,即作为万物始因和源泉的上帝;二是自身被创造又能创造的自然,即内在于上帝的理念、形式、逻各斯;三是只能被创造而不能进行创造的自然,指理念外化为存在于时空中的万物;四是自身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进行创造的自然,指万物复归于和包容整体的上帝。

《论自然的区分》共5卷,第1-2卷讨论自然的区分,第3-5卷谈论自然的集中,其中4-5卷把天使和选民的拯救当作回归上帝的特殊集中,讨论恩典与X选择的关系,第5卷未完成。

《新工具》

《新工具》是英国哲学家弗·培根的著作,全书共2卷,于16X出版。该书主要研究经验论的认识理论和认识方法,其宗旨是给人类开辟一条完全崭新的深入探求自然的道路,使人在行动中获得真正的X,成为自然的主人。培根在书中严厉批判了经院哲学,脱离实际、蔑视科学、贬低理性、阻碍知识的发展,并提出了四假相说,主张破除这些假相建立新的认识理论。此外,他还对认识的对象和来源进行了论述,他认为客观存在的自然界是人们认识的对象,人的认识来源于感觉,感觉是自然事物作用于感官所引起的结果。同时他批判了狭隘的经验论和理性派哲学,他认为正确的认识不能单凭简单经验,狭隘的经验论只是对少数的经验事实进行研究,理性派哲学仅凭个人的玄思冥想区编织虚构的理论。他还对亚里士多德的演绎推论法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传统的逻辑并不能用来帮助探索真理,只能用来确定基于一般所接受的观念的错误,并把错误固定下来,人们要获得正确的认识,必须采取经验归纳法,他强调正确的认识要建立在观察和实践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地收集感觉材料,并运用理智分析的方法对感觉材料进行整理和分类,循序渐进地逐步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理论。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三表法”,认为它们可以获得真正的结论。他认为在进行科学研究时,要将收集来的感觉材料整理分类列入三种例证表中,包括本质表或具有表、接近中的缺乏表、程度表或比较表。

自然哲学

《新工具》培根著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著作,于1687年首次出版,全书由引论和三编共四部分组成。在引论中,牛顿首次对古典力学的基本概念,比如质量、力、外加力、向心力、时间、空间等概念作出了明确的X,并提出了X的机械运动三大定律即惯性定律、动量改变与作用力成正比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的表达式。X编“物体的运动”和第二编“物体的运动”,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考察,论证了经典力学的基本原理,其中第二编重点研究了阻力下的运动,即流体力学。第三编“宇宙X”,则是把X卷的数学结果运用到自然现象上,从四条哲学推理法则开始,用机械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研究了太阳系的运动和结构,用力学规律统一了天上和地下的机械运动,打击了将天上地下对立起来的神学宇宙观。

自然哲学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

《自然哲学》

《自然哲学》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著作,原为《哲学全书》第二部分。在《自然哲学》一书中,黑格尔主要阐述了“X精神”的外在化,他认为自然是理念的“异化”或“外在化”的形式,自然是从精神中派生出来的,只是精神或理念的外壳。黑格尔站在辩证唯心主义立场上,把整个自然界的发展看作是X精神自我异化和自身复归的过程。全书分为力学、物理学和有机物理学三篇,它们分别代表了X精神由于自身内部矛盾而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三个阶段,也体现自然在精神的支配下达到独立的有机生命的过程。《自然哲学》X篇论述了理念外化为自然的X个自身完整的领域——力学,在力学领域中,表现理念的东西首先是完全抽象的相互外在的东西,即时间和空间;其次是个体化的相互外在的东西和及其在抽象状态中的联系,即物质与运动的联系;最后是物质与运动的X同一,即自身运动的物质,比如太阳系。《自然哲学》的第二章论述了物理学中的哲学问题,黑格尔认为物理领域是从力学领域转化来的,作为物理系统的太阳系是一种以内在的方式把自己的各个环节统一起来的个性化系统,这种个体性最初包含在普遍东西中,然后被设定到有差别的规定中,最后又从这种差别返回到自身,因此黑格尔认为在物理领域表现理念的东西首先是普遍的个体性,其次是特殊的个体性,最后是总体的个体性。第三章论述了有机物理学的哲学问题,黑格尔认为有机领域是从无机领域转化来的,这种转化出现了把一切对立面结合起来的生命系统,将外在和内在的东西、主体和客体统一到了自身。此外黑格尔还论述了生命系统的特殊规律性,并将生命系统划分为地质有机体、植物有机体和动物有机体。人作为最高级的有机体出现,是自然界发展的最高阶段,因而是精神在自然界中最完善的表现。

自然哲学

《自然哲学》黑格尔著

《自然的概念》

《自然的概念》是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的著作,全书共九章。这本书是他1919年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塔纳讲座上的演讲稿,其主旨是为建立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基础上的新的自然哲学奠定基础,这本书避免了数学概念的讨论,更为细致地阐述了哲学原理,对以牛顿物理学为预设前提的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及其导致的“自然是二分”进行了批判。怀特海在书中根据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蕴含的哲学观念,对传统实体哲学进行了批判,特别是传统哲学中错误的自然观。同时他也在书中提出了与爱因斯坦的在非均匀空间理论和关于光信号的基本特征的假设。书中X章探讨了自然和思想的关系,第二章批判了关于自然的二分理论,第三章探讨了相对时间观,第四章探讨广延抽象法理论,第五章论述了空间与运动的关系,第六章和第七章对全等和对象的问题进行了论述,第八章对前七章进行了总结,并在第九章中提出了一些根本的物理概念。

自然哲学

《自然的概念》怀特海著

《自然哲学》

《自然哲学》是德国哲学家石里克的著作,这本书是石里克在1932年-1933年的讲课原稿。石里克在《自然哲学》的X章中指出自然哲学的任务就是解释自然科学命题的意义,因此自然哲学并不是一门科学,它是一种致力于考察自然律的意义的活动。实际上,他割裂了自然哲学与形而上学的联系,把自然哲学变成了围绕自然科学转动的、对自然科学的假设前提、原理和法则的反思和质疑,这种意义上的自然哲学超过了原来自然哲学的研究范围。《自然哲学》全书共十六章,X章探讨自然哲学的任务,第二章探讨图象式世界观及其限度,第三章探讨描述与说明,第四章探讨理论的结构,第五章探讨理论与图象式模型,第六章探讨空间测定的意义,第七章探讨四维空间,第八章批判约定论,第九章探讨狭义相对论的基本思想,第十章探讨经典物理学中的因果原理,第十一章探讨统计的研究方法,第十二章探讨新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第十三章探讨新物理学中的因果性,第十四章探讨生命学的基本问题,第十五章探讨生命的判据,第十六章探讨活力论。

自然哲学

《自然哲学》石里克著

影响

编辑

自然哲学作为关于自然整体及其基本要素的哲学,是各门自然科学的基础,为近代科学奠定了基础,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诞生。此外,自然哲学中对自然科学前提的探究,也为科学技术哲学提供了重要基础。

自然科学

自然哲学是用直观、猜测和思辨的方法对自然进行总体的、概括的认识,自然科学的不同学科是对自然的某个方面、某个部分的具体的研究和认识,自然哲学既是自然科学的前身,同时也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在古代无论是对自然界总体的、抽象的解释,还是对自然界具体的、分门别类的解释,都不可能在人类的经验范围内得到严格检验,也就无法对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作出明确的划分,因此古代的自然哲学和科学往往是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的,科学一般以一种潜在的形式存在于自然哲学的母体之中。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X为近代科学的诞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古希腊哲学中主客二分的传统为近代科学奠定了基础,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客体,主体和客体的分离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另外,古希腊自然哲学对于现象背后原因和经验背后的规律的探索为促进近代科学的诞生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同时古希腊自然哲学注重逻辑从传统也为近代科学的创立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

中世纪,哲学从神学中分离出来,重获独立,同时经验精神完全确立,理性从神学转向自然,重获独立的哲学将自然纳入研究范围,形成了近代的自然哲学,为近代科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近代自然哲学中包含着人应该以理性认识自然,只要将理性与经验结合起来运用于自然,人就能认识自然的价值准则,这些准则与近代科学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当时的自然哲学家们在这些准则的指导下,将批判、分析的思想应用于自然现象,并依据经验提出理论,将对自然的研究从神学课题中界定出来,初步开始了对自然本身的科学认识,并且促成了自然科学的诞生。在此基础上,伽利略发明了能够获得广泛、系统、全面、精确的经验事实的实验方法来研究自然界,使得人类能够摆脱时空间和其他自然条件的限制,并且利用实验获得的经验事实对自然界进行具体的、分门别类的研究提供更广泛的感性材料,而且还能够对科学假说进行检验,这样自然科学就作为“实证科学”彻底从自然哲学的母体中独立、分化出来了。

科学技术哲学

在科学技术哲学中,自然哲学是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的重要基础。科学哲学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自然科学,主要研究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其中涉及那些带有根本性、本源性的问题,必然逻辑地导向对自然科学进行前提的反思。而自然哲学就是从事自然科学的前提其中包括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前提的探究,因此也有中国学者将自然哲学看作是研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科学哲学之外的“第二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对技术作哲学思考,主要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工自然的角度研究技术的本质、结构和发展规律,而技术在形而上学的意义上,即是“引导、促成自然的显露”,因此技术哲学的研究也是以自然哲学为前提的。此外,以历史主义和科学实在论为代表的科学哲学,将形而上学、本体论和实在论内化到科学哲学中,认为科学哲学包含形而上学、本体论或实在论,在一定意义上这三者对于科学哲学而言是内在的,故被称为“内在论”,这种内在论也意味着新世纪科学哲学的发展与自然哲学的复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注释

编辑

展开[a]

即包括今天的化学、人类学、物理学等学科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金炳华. 哲学大辞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 2064.

[2]吴国盛. 自然哲学的历史与现状[J].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0: 51-54. (4)

[3]金炳华. 哲学大辞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 1576,1669,1213,1933,2064-2065. (2)

[4]David Cahan. From natural philosophy to the sciences : writing the history of nineteenth-century science[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4.

[5]刘劲杨. 自然哲学的研究传统与当代定位[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6: 70.

[6]徐兰. 自然哲学研究概述[J]. 哲学动态, 1996: 18-19. (2)

[7]西方哲学史讲演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0-32,59,85,87,88,101,102,103. (10)

[8]张卜天. 中世纪自然哲学的思维风格[J]. 科学文化评论, 2011: 27,32. (2)

[9]肯尼. 牛津西方哲学史[M]. 吉林出版集团, 2016: 207.

[10]X桂. 牛顿的自然哲学及其宗教信仰的烙印[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90.

[11]刘劲杨. 自然哲学的研究传统与当代定位[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6: 66-68. (3)

[12]陈其荣. 自然哲学:自然科学和形而上学的交融[J].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9: 5.

[13]陈其荣. 科学哲学的发展与自然哲学的复兴[J]. 华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版), 1999: 16-17. (2)

[14]松山寿一. 什么是自然哲学——对其说法和来源的考察[J]. 哲学丛译, 1993: 77-79. (3)

[15]安维复. 重温自然哲学:文献研究与当代进展[J]. 社会科学, 2017: 119.

[16]王让新. 哲学通论[M].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5: 83.

[17]陈其荣. 自然哲学[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6,13,14,17,19. (5)

[18]杨向奎. 《自然哲学中的若干问题》[J]. 文史哲, 1995: 38,39. (2)

[19]周昌忠. 论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原理X[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 1.

[20]周可真. 简论西方自然哲学的历史演变——兼论X和恩格斯的自然哲学贡献[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5: 14.

[21]邓晓芒. 西方哲学史[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78-79. (2)

[22]李文娟. 科学现代性的谱系[M].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22: 65,66,67,72,75,76,77. (6)

[23]梯利. 西方哲学史[M]. 葛力. X印书馆, 2015: 201-204. (5)

[24]撒穆尔·伊诺克·斯普通夫. 西方哲学史[M].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162-163. (2)

[25]欧美哲学家通史——古代哲学卷[M]. 南开大学出版社, 李国山: 286.

[26]X梅. 17世纪自然哲学探析[J]. X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0: 21. (2)

[27]童世骏. 自然辩证法——开辟交叉学科创新之路》[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 295.

[28]冯契. 外国哲学大辞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8: 19,25. (3)

[29]金炳华. 哲学大辞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 2057-2058. (2)

[30]X. 自然观的演进及当代世界图景[M].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21: 1.

[31]金炳华. 哲学大辞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 1886.

[32]金吾伦. 自然观和科学观[M]. 知识出版社, 1985: 501,502,504,508,510,511,512. (7)

[33]金炳华. 哲学大辞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 1328-1329. (2)

[34]张俊青. 时空观的历史关注与未来展望[J]. 理论探索, 2005: 22-23. (2)

[35]金炳华. 哲学大辞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 1338,1895,1896. (3)

[36]于超. 哲学相近概念比较研究[M].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88: 6.

[37]范彩娥. 亚里士多德运动观中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1986: 6-7. (2)

[38]孙显元. 现代自然科学的运动观[J]. 社会科学辑刊, 1989: 65-66. (2)

[39]金炳华. 哲学大辞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 1427-1428. (2)

[40]邓晓芒. 西方哲学史[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13-14. (2)

[41]E·策勒尔. 古希腊哲学史纲[M].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6: 27-28. (2)

[42]金炳华. 哲学大辞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 111.

[43]范明生. 柏拉图哲学述评[M].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330,339,341-343,345,347-351,358,361-364,366-377. (28)

[44]宋继杰. 柏拉图思想中的“秘所思”“逻各斯”与神学——以《蒂迈欧篇》为中心[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50--53. (4)

[45]陆杨. 论柏拉图的空间思想[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8-30,32. (4)

[46]金炳华. 哲学大辞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 1748-1749. (2)

[47]金尚年. 自然哲学的演化[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3-7,10. (6)

[48]金炳华. 哲学大辞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 482、1084. (2)

[49]葛力. 弗·培根对自然的认识和解释[J].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6: 9-10. (2)

[50]金炳华. 哲学大辞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 262.

[51]邓晓芒. 西方哲学史[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147-149. (3)

[52]冒从虎. 欧洲哲学通史[M].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2: 403-405. (3)

[53]兰岚. 笛卡尔哲学X初探. 法国研究, 1985: 100-102. (3)

[54]哲学大辞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 1063,695. (2)

[55]金尚年. 自然哲学的演化[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52-63. (10)

[56]金炳华. 哲学大辞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 1658.

[57]邓晓芒. 西方哲学史[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39-240. (2)

[58]冒从虎. 欧洲哲学通史[M].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5: 192. (3)

[59]金炳华. 哲学大辞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 526-527. (2)

[60]梁志学. 论黑格尔的自然哲学[M]. 人民出版社, 2018: 30-32,39,82-83,92-93,100,101,106,107,111,121,122,125,49,50. (18)

[61]周德义. 黑格尔自然哲学“一分为三”思想研究[J]. 湖南社会科学, 2004: 11-12,14. (3)

[62]金炳华. 哲学大辞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 553-554. (2)

[63]陶涛涛. 论怀特海自然哲学的演化路径[J]. 唐都学刊, 2021: 43,44,46. (3)

[64]吴海龙. 怀特海的自然哲学[J]. 江淮论坛, 2017: 35-38,51. (5)

[65]蒂迈欧篇.上海人民出版社官网. [2024-03-19].

[66]物理学.X印书馆. [2024-03-21].

[67]赵敦华. 中世纪哲学长编[M].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3: 184-186. (3)

[68]孙云. 新编哲学大辞典[M]. 哈尔滨出版社, 1991: 395.

[69]新工具.X印书馆. [2024-03-21].

[70]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X印书馆. [2024-03-21].

[71]自然的概念.X印书馆. [2024-03-18].

[72]莫里茨·石里克. 自然哲学[M]. 陈维杭. 1984: 1.

[73]钱兆华. 近代科学诞生的自然哲学原因探析[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17-19. (3)

[74]钱兆华. 从自然哲学到科学的发展及其启示[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70-71. (2)

[75]谢鸿昆. 哲学在中世纪的存在于发展及其现代科学意义[J]. 科学学研究, 2009: 89,93-94. (3)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610/

(71)
词条目录
  1. 词源与定义
  2. 词源
  3. 定义
  4. 主要问题
  5. 发展流变
  6. 古希腊自然哲学
  7. 中世纪自然哲学
  8. 近代自然哲学
  9. 现代自然哲学
  10. 重要概念
  11. 自然观
  12. 原子论
  13. 时空观
  14. 实体
  15. 运动
  16. 重要人物及其观点
  17. 泰勒斯
  18. 柏拉图
  19. 亚里士多德
  20. 培根
  21. 笛卡尔
  22. 牛顿
  23. 谢林
  24. 黑格尔
  25. 怀特海
  26. 重要著作
  27. 《蒂迈欧篇》
  28. 《物理学》
  29. 《论自然的区分》
  30. 《新工具》
  31.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32. 《自然哲学》
  33. 《自然的概念》
  34. 《自然哲学》
  35. 影响
  36. 自然科学
  37. 科学技术哲学
  38. 注释
  39.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