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促进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 ▪ 促进西方科学技术发展
- ▪ 促进X思想的传播
- ▪ 促成西方文化艺术繁荣
- 6 相关评价
- 7 相关争议
- ▪ 起止时间
- ▪ 反启蒙运动
- 8 代表人物
- ▪ 弗朗西斯·培根
- ▪ 艾萨克·牛顿
启蒙运动(英文:Enlightenment,法文:Siècle des Lumières,德文:die Aufklärung)也被称为启蒙时代或理性时代,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由启蒙思想家推动、致力于理解并改善人类现世生存状况的运动。该运动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并称为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
命名由来
编辑启蒙运动的法文名称“lumières”词源取自基督教《约翰福音》。16世纪至17世纪,学者使用“lumière”指代“神圣之光”(lumières divine)、“信仰之光”(lumières de la foi)及“天生的智性”(lumière naturelle)。随着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社会变革进程的不断深化,“lumière”一词开始指代政治法律的变革及执政者的开明。后期,为了强调启蒙运动的多元性,学者将“lumière”词末加“s”变为复数后正式用“lumières”指代启蒙运动的专有名词。启蒙运动的德语名称“Aufklärung”诞生于18世纪。受法国学者使用“lumières”一词的影响,德国学界使用新造词“Aufklärung”代指启蒙运动。在英语中,学者最初使用“enlighten"一词指代宗教意义上的启示和人先天意义上的理性。19世纪,英国学者通过翻译德语的“Aufklärung”一词将启蒙运动正式写作“ Enlightenment”。
1783年,德国犹太哲学家摩西·门德尔松将启蒙运动定义为启示人们运用理性认识世界的运动。1784年,德国作家和古典哲学创始人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在文章《什么是启蒙运动》中首次定义了启蒙运动,他指出启蒙运动是旨在将人类从自我强加的不成熟状态中X,并引导人类正确运用自己的理智脱离不成熟状态的运动。启蒙的口号是“拥有运用自己理智的勇气”。德国哲学家学者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将启蒙运动定义为现代哲学家思想家追求特有的自信和自我意识的X运动。
事件背景
编辑海外殖民催生资本主义
14世纪至15世纪间,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随着新航路开辟引发的殖民扩张加剧及海外贸易扩张,欧洲资本主义在17世纪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愈发兴盛,资产阶级力量得到壮大。而此时的欧洲正处在XX制度的X下。一方面,绝大部分工商业资产者不享有政治权利,社会地位相对低下。另一方面,资产阶级无法容忍X制度对生产资料的交互进行干预,他们需要一种无条件的、X的私有制来实现他们买卖X的要求,他们认为导致资产阶级“有钱无权”的罪魁祸首是XX制度的桎梏。在此情况下,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启反X斗争,并从理论上确立反XXX的必要性。
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进入了近代历史阶段。欧洲最富强的西班牙在新兴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打击下丧失了海上霸权,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在新航路的影响下丧失了经济地位,三十年战争结束后的德国政治经济全面瘫痪。在此背景下,欧洲XX君主纷纷强化了XX制度,加强了中央X。在此阶段,神权与X的交织遮蔽、臣民身份的形塑、X王朝的操纵、神权文化的压迫激发了社会矛盾。与此同时,进入17世纪,在X王朝带有XX的X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盘剥下,民众负担沉重。XX事件此起彼伏,社会矛盾愈发尖锐。此外,荷兰、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创立及发展让更多人注意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这些因素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XXXX的必要性。
文艺复兴催生X思想
发生在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思想武器,消灭了由教条和信仰编织成的思想枷锁倡导人性的解放,包括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a)在内的启蒙思想家提出了X主义、理性主义及经验主义,点燃了启蒙运动的火花,直接影响了启蒙运动的发展方向。文艺复兴时期,近代科学得到了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文艺复兴后,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以安德鲁·马维尔(Andrew Marvell)为代表的学者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 Shakespeare)等人的人文主义思想,抨击了中世纪宗教神学来世主义思想。这些思想的逐渐渗透持续不断地为社会注入了崭新的血液,X着启蒙运动的产生,也为启蒙运动打下基础。
宗教改革加快思想解放
发生在16世纪30年代的宗教改革运动克服了中世纪基督教在灵魂与肉体、天国与人间、理想与现实之间造成的二元对立,以及由此而导致的虚假信仰和伪善道德。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撰写的《致德意志X的基督教X论改善基督教状况书》《教会被掳于巴比论》《论基督教教徒的X》三大“宗教改革教义彻底否定了罗马教皇,倡导X的X及宗教的X,强调信仰至上和神秘主义。他的宗教改革倡议鼓舞了普通人的革命斗志,打破了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的X格局,增强了百姓心中以“神法”为主代表的人文主义的观念,为启蒙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根基。与此同时,宗教改革者X了西方近代的人道主义精神,新教将人的智能和潜力从天主教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它强调了个人意志、理性精神、个人X和X重要性,为启蒙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科技革命X科学发展
17世纪科学革命对启蒙运动的兴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科学革命不仅推动了天文学、力学、数学和生物等学科的发展,还使人认识到人类的理性和改变命运的可能性,人们依靠实验、观察和推理可以认识世界,而不需要X权威,或依靠宗教观念。包括尼古拉·哥白尼(Mikołaj Kopernik)的日心说和天体论、勒内·笛卡尔(René Descartes)的动量守恒定律、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科学X在内的一切科学认知的发展都成功挑战了宗教的权威,使得近代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在不断地进步。在自然科学基础上产生的自然权益、X道德等理性主义观点与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全新看法冲击着宗教神学。这些都为资产阶级进行反X运动提供了理论支持,激发了社会X以X神学为基础的X制度的渴望,X了启蒙运动的产生。
发展历程
编辑英国首倡
启蒙运动的发源地是英国,进步观及理性观是英国启蒙运动的两大显著特点。英国在17世纪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完成了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建立了内阁负责的议会X制,日益成长起来的英国资产阶级X为了自身发展自发地倡导政治革命及社会改革。英国最早出现了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学派,他们将“自然规律”和“X”观念渗透到经济领域,创立了以”X竞争“为标志的心市场经济理论。为了着手建立X,以约翰·李尔本(John Lilburne)、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约翰·洛克(John Locke)为代表的英国政治家们提出“分权构想”。1649年,李尔本出版了代表作《人民公约》,提出实施立法权和行X分立、防止个人及党派垄断国家权力的建议。1690年,洛克在《X论》中首次系统阐述了资产阶级国家两权分立学说。1701年颁布的《王位继承法》中有关“司法独立”的条款,标志着司法机构与行政机关实现了相对独立。与此同时,英国政治家们还从“社会契约”“自然状态”等方面提出国家来自“人授”而非“神授”。
此外,进入17世纪,独立、宽松的政治氛围促使英国的理性精神迅速崛起,实事务实的实验精神及经验哲学在17世纪的英国已初具规模。以牛顿、洛克为代表的英国科学家、哲学家们在“理性主义”的指引下探索世界,将上帝从自然界的X地位中排除,创立了一种新的机械论世界观。英国自然科学的进步催生了人们的怀疑精神,人们的思维方式改变增长了对知识的信心,反而又X了自然科学的急速发展。1660年至1750年,英国成为世界科学新的中心,人才比重占全世界杰出人才总量的36%,重大科技成果占全世界的40%。
18世纪初期,受培根、洛克等英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法国的启蒙思想X纷纷出现,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转移到法国。但是,英国的启蒙运动仍在进行。1725年,格拉斯哥哲学家弗兰西斯·哈奇森的著作《论美与美德观念的起源》正式出版,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正式开始行。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阿伯丁及爱丁堡等地,启蒙运动以大学为依托进行,学校、大学、阅读协会、图书馆、期刊、博物馆成为启蒙运动的宣传阵地。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大卫·休谟(David Hume)以深刻的怀疑论挑战了启蒙运动中乐观的理性主义。此外,苏格兰的启蒙运动家还强烈追求自然真相。在此期间以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詹姆斯·贺顿、化学家约瑟夫·布莱克及蒸汽机的发明者詹姆斯·瓦特为代表的苏格兰启蒙运动者都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深刻的贡献。
波及欧洲
17世纪至18世纪,随着大洋航道的开辟,海外贸易日益扩张,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尼德兰等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强大,XX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欧洲人意识到XX主义的弊端后开始尊崇理性和X。通过对权力来源的比较、权力制衡的思考,欧洲人希望找到一种更理想的、普遍适用的X政体。随着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及牛顿《自然定律》的出版,以天体学和物理学为主导代表的自然科学得到跨越式发展,欧洲传统的宇宙观面临巨大挑战。欧洲的启蒙思想家批判教条主义、X主义,追求政治X、权利平等及个人X,呼吁“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他们强调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消除根深于欧洲的天主教会世俗权威,并消灭XX、等级制度及XX。
意大利
在意大利,启蒙运动的主要传播中心是那不勒斯和米兰。在宽容的米兰X者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二世(Joseph II)的领导下,以安东尼奥·吉诺维西(Antonio Genovesi)、费迪南多·加利亚尼(Ferdinando Galiani)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投靠王公,与波旁王朝和哈布斯堡王朝的X合作实施改革。费迪南多·加利亚尼在1750年发表的《论货币》中阐述了“物以稀为贵”理论,并在1770年发表的《关于小麦贸易的对话》中强调商业管制的必要性,抨击了完全X放任的重农主义观点。安东尼奥·吉诺维西在著作《论商业》中引用生产成本的主观价值论,阐述了促进国家财富积累的因素。彼得罗·韦里创办“拳社”及《咖啡馆》报,他所提出的“尽量增加每一种商品的卖买者的人数,尽量减少买者的人数“的经济学理论为米兰行政当局制定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意大利的改革囊括了合理化X机构、降低教会地位以及消除经济发展障碍等多方面。通过X修道院、回收教会侵吞的土地、没收教会财产等措施,到18世纪90年代,意大利教会所享有的教会优势已消耗殆尽。
随着启蒙科学家亚历山德罗·沃尔特( Alessandro Volta) 和路易吉·伽伐尼(Luigi Galvani)在电学方面的突破性发现,意大利的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此外,意大利还出现了包括切萨雷·贝卡里亚(Bonesana)、詹巴蒂斯塔·维科(Giovanni Battista Vico)在内的法律理论家,他们抨击了传统刑事司法制度的蒙昧主义本质,贝卡里亚更是首次提出废除死刑观点。
葡萄牙
在葡萄牙,宗教势力排斥新兴的启蒙思想,X们也不认可资产阶级为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在这样的背景下,葡萄牙的启蒙运动在18世纪初期步履维艰。XX后,天主教会的合法性被削弱,以蓬巴尔侯爵(le marquis de Pombal)为代表的葡萄牙启蒙运动思想家们开始对“天意精神”及“上帝本善”的教义表示质疑。葡萄牙最重要的启蒙运动代表蓬巴尔侯爵受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影响在国内进行了X主义政治改革。蓬巴尔侯爵实施了重要的经济政策来规范商业活动,通过引入综合工业、建立财务系统、建立贸易监察机关等手段有条不紊地促进商业发展和商品交换。此外,他还重建了X的滨河区,这被视为启蒙思想在城市治理中的直接应用。在文学方面,维埃拉神父(Antonio Vieira)谴责对巴西新基督徒和土著人民的歧视,里贝路·桑切斯(Ribeiro Sanches)对百科全书的编纂做出了贡献。
德国
德国的启蒙运动落后于其它主要欧洲国家。三十年战争后,德国的X势力猖獗X、工农业濒临崩溃、国家四分五裂,资产阶级力量极其薄弱。不同于英、法两国的启蒙运动,德国启蒙运动的直接目标不是进行资产阶级革命,而是通过建立统一的X文化和X文学实现X的统一。所以,德国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普及文化教育,倡导X、X、平等的局限在文艺和文化思想领域内的革新运动。德国启蒙运动赢得了X和中产阶级的支持,启蒙思想家们重新重塑了德国的文化。
与其他欧洲国家不同,德国的启蒙运动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时期。1690年至17X是德国启蒙运动发展的初期,期间,德国文学和启蒙哲学开始萌芽。以雅可布·托马西乌斯(Jakob Thomasius)为代表的早期启蒙思想家打破了只能使用拉丁文授课著书的禁锢,对文学艺术进行了革新。17X至1750年,德国的启蒙运动开始向自然科学、医疗科学等近代科学领域发展。与此同时,在理X主义、反蒙昧主义等启蒙思想的指导下,德国哲学的发展促进了研究方法的改进及探索、唯物主义形成并开始传播、哲学开始与传统宗教的权威进行对抗。1750年至1785年,启蒙运动”狂飙突进“发展,包括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谢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在内的启蒙思想家们开始创立自己的启蒙思想X。期间,包括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赫尔德(J.G.von)、戈特霍尔德·埃夫莱姆·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在内的文学家们开始在诗歌等领域开辟新道路,他们使德国语言和文化的推广合法化,并帮助塑造了德国X主义的发展。
俄罗斯
俄罗斯启蒙运动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它于18世纪下半叶开始。18世纪60年代以后,法国思想家的著作传入俄罗斯并被翻译成俄语出版。受启蒙思想的影响,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拉季舍夫最先举起俄国启蒙运动的大旗,俄罗斯正式进行思想改革。俄罗斯启蒙运动以莫斯科大学为传播中心,其主要内是宣传理性和科学,限制并废除农奴制,最大限度的限制X君主的权力。文学方面,以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俄语:Михаил Юрьевич Лермонтов)、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俄文名:Иван Сергеевич Тургенев)、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Alexei Nikolayevich Tolstoy为代表的文学家开创了俄罗斯文学的黄金时代。宗教方面,俄罗斯宗教哲学开始形成,以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Фёд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Достоевский)为代表的哲学家们确立了俄罗斯哲学的基本论题。科学方面,尼古拉斯·伊万诺维奇·罗巴切夫斯基(Никола́й Ива́нович Лобаче́вский)创立了非欧几何学,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俄语: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Менделеев)发现化学元素变化周期表。
法国深化
文艺复兴后,法国仍未摆脱X君主X的X。18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X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宫廷奢华的生活加重了百姓的负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在勒内·笛卡尔(René Descartes)理性主义哲学理论的指引下,法国启蒙思想家们以“X、平等、博爱”为口号,强调在“理性”的原则下通过“启”发X众的“蒙”昧来反抗权威,实现理性主义、回归自然、自然宗教、X平等。因此法国的启蒙运动时代被称为“理性时代”。
为了“照亮”人们的头脑、破除教会的X,包括德尼·狄德罗(英语:Denis Diderot)、孟德斯鸠(baron de La Brède et de Montesquieu)、安·罗伯特·雅克·杜尔哥(Anne Robert Jacques Turgot)、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在内的启蒙思想家们高举理性主义大气,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编撰了帮助人们认识世界的《百科全书》。法国沙龙、百科全书派的改革运动十分活跃,他们将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国王、X和教会。为了论证哲学和理性的重要性,达朗贝尔在《哲学原理》中将其所处时代定义为“哲学世纪”,埃蒂耶那·博诺·德·孔狄亚克(Etienne Bonnot de Condillac)在《人类知识起源论》中强调要用理性的法律决定X的风俗和道德。以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克洛德·阿德里安·爱尔维修(Claude Adrien Helvétius)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包括“X在民”“三权分立”“永恒正义”“基本X”“社会契约”在内的大量理性规范下的资产阶级理论X,它们被称为“1789年原则”。与此同时空想社会主义在此期间也得到了发展,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强调财产公有、人人平等,并主张以革命反抗压迫。
受启蒙思想的影响,西哀耶斯(Emmanuel Abbe Si-eyes)、奥诺莱·加里布埃尔·米拉波(Honore-Gabriel Mirabeau)等大批法国革命家们攻陷巴士底狱,开启了法国大革命。
影响世界
十八世纪中晚期,启蒙运动开始传播到美国,进而扩散到瑞士、波兰、丹麦、西班牙等国。在美国,孟德斯鸠和英国思想家对美国的保守革命派影响较大,而以卢梭为代表的法国思想家则影响了以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为代表的革命激进派。以本杰明·富兰克林(英语:Benjamin Franklin)、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为代表的美国启蒙思想家们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政治哲学理论和思想推广到社会学、人文学及国家X的建设中。为了摆脱英国X的控制,在欧洲政治哲学思想的影响下,美国爆发了独立战争,并将启蒙思想写进了美国《宪法》及《美国独立宣言》,这些思想使得美国在理念、制度上为日后的科学发展及国家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受美国、英国启蒙运动的影响,以卢卡斯·阿拉曼、贝萨多诶代表的拉丁美洲启蒙思想家们在“天赋X”思想的指引下,提倡社会契约论及人X权说,主张限制X权力,以委内瑞拉、墨西哥为代表的拉丁美洲国家甚至参照美国宪法制定本国的宪法。西班牙和葡萄牙国王虽试图阻止启蒙思想的传播,却积极倡导采用启蒙运动的科学成果推进本国的科学研究。教育方面,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拉丁美洲的教育机构转变了教学方向,科学和理性思维逐渐代替了X神学。此外,西属殖民地和巴西的知识分子还创立了旨在学习研究启蒙政治思想和科学思想的聚谈会及正规的X。
启蒙运动时期,中国处于X社会的末期,清王朝正处在由盛转衰的节点上。19世纪,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孟德斯鸠的《法意》、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等7本启蒙运动经典著作,其中《天演论》被视为中国启蒙运动的宣言书。随着启蒙运动思想的传入,中国在清末经历了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在内的多次思想解放运动。孙中山在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体现了孟德斯鸠提出的天赋X、三权分立、X、平等等思想。在日本,在明治前X,以森有礼、中村正直、加藤弘之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们组建了学术团体“明六社”,在欧洲启蒙思想家经验哲学、实证哲学及社会进化论的指导下,日本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X国家学说。启蒙运动推进了日本的明治维新及其现代化进程。在韩国,李朝X下X被称为隐士之国。在19世纪90年代,启蒙思想传播到X,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X进步协会”等先进组织创立。
主要思想
编辑三权分立
三权分立思想是启蒙运动摆脱政教合一、XX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也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X制度的核心思想之一。洛克在《X论》中将人民的X定义为委托权、撤销委托权及反抗权。为了防止公共权力违背人民的权力,洛克提出了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外交事务由议会和君主分开处理的“二权分立”学说。孟德斯鸠在“二权分立”的原则下发展并完善了权力分立的思想。在《论法的精神》考察英格兰政治的章节中,孟德斯鸠介绍了国家现存的三种基本权力,即立法权、有关民政法规事项的司法权和有关国际法的行X。在介绍了三种权力合而为一的弊端后,孟德斯鸠指出只有在君主立宪制度下实施立法权、司法权和行X相互制衡、互相分立才能时使人民的X得到保障的主张。他主张三权分立,即议会掌握立法权,君主掌握行X,法院掌握司法权。在此基础上,他还特意强调了司法的独立性。
社会契约
古希腊伊壁鸠鲁(Έπίκουρος)是社会契约论的最早提出者,他主张任通过互相订立契约来和谐人与人的关系,并在契约的基础上建立国家。17世纪至18世纪期间,为了X君权神授论,霍布斯、洛克、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们在现有的社会契约论基础上创立了以自然为基础旨在保障X的古典社会契约论。1651年,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在他的著作《利维坦》中指出在自然状态下,自然权利会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争执遭到伤害。在这种情况下,相互订立契约及将人们的权利转让给X者是保障所有人自然权利最有效的途径。洛克对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观点进行了修改。他指出人在X、美好的自然状态下拥有生命权、X权及财产权。他表示为了弥补法律及正确X执行者的缺失,人们需要自愿订立契约,并将自己的部分权利转让给X者。为了进行公正的审判和惩罚,X需要建立法律并制定统一的判案标准。卢梭继承并发扬了霍布斯、洛克等人的社会契约思想。卢梭认为,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加入公民社会,在保持个人X的同时实现团结。这体现在公意的X,即由公民组成的道德和集体立法机构。他指出为了扭转因私有制导致的不平等状态的出现的出现,人们需要将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集体以订立社会契约和国家契约。人X权理论方面,卢梭指出人民在相互订立契约的过程中需要将自己全部权利转让给X者,X者需要按照根据公共意志引领国家,行使公共意志的X永远不能让渡、不可分割。卢梭强调社会契约的核心是X在民及公共意志,全体缔约者享有X的权利及服从公意的义务。
君主立宪
英国议会是X与国王斗争的产物,自建立起就肩负着与X进行斗争的使命。约翰·洛克在对革命期间代表各阶级、各阶层的各派政治思想进行系统地清理和总结后,阐述X主义、法制、分权及X形式下的君主立宪制。洛克认为国家的权利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及对外权,议会的X是国家的最高权力,而立法权之下的国王则是执法权和对外权的X拥有者。洛克强调立法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而且它被交给某些人时,它便是神圣的和不可变更的。
自然神论
英国自然神论之父爱德华-赫伯特(EdwardHerbertofCherbury)在其著作《论真理》《一位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中指出宗教的基础由人类的共同观念构成,神的真正训示也是以人类的共同观念所传达。他指出宗教问题取决于理性而不是信仰。受赫伯特的影响,包括约翰·托兰德(John Toland)、安东尼·柯林斯在内的自然神论者都尊重基督教的道德,攻击基督教的教义,他们坚信所有人都可凭借天生的理X知到自然宗教的存在。他们呼吁在“理性”和“自然”中寻求道德标准,坚信理性不仅可以证明神的存在,还可以使人类正确理解宗教和道德。此外,自然神论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否定任何违反自然规律的“奇迹”的出现,主张用“理性宗教”或“自然宗教”代替“天启宗教”。
理性主义
理性的改善和知识的变革是启蒙是启蒙运动的核心内容,在欧洲大陆,理性主义在启蒙时期占据X的主导地位。启蒙思想家们在数学范型的基础上实现了理性主义与确定性理想的汇合。文学方面,以理性主义为指导原则的新古典主义兴起。宗教方面,基于经验世界的新理性观,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提出了人类理性和精神的性质构成了上帝观念的“自然神论”,该观念很快传播到整个欧洲。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思想家们反对宗教神学和XX制度对人思想的禁锢,强调理性和X。科学方面,以弗兰西斯·培根、雷恩·笛卡尔为代表的早期启蒙思想们家们坚信科学可以解释大自然的一切真相,他们强调世界有序、规则地存在于理性之中,笛卡儿主义的心物实体二元论影响了整个启蒙运动时期。为了解决知识的确定性问题,康德系统阐述了先天真理与后天真理,他强调理性是具体的思想,他指出若一个先天命题能够通过独立于经验理性而被证明为真,那它必然为真。与此同时,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启蒙思想家们用理性概念刻画了新科学的诠释法则,即通过经验观察和数学思想应用而推断出来的机械论诠释法则。启蒙运动使得理性主义成为西方社会的主导性思想,科学家们在理性主义的指导下开始着眼于探索地球的宇宙规则。
后世影响
编辑促进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X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动摇了欧洲XX制度,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进程。启蒙运动通过贬低法国政治、道德和宗教权威人物的神圣化,为法国大革命铺平了道路。它促进了北美独立运动的发展进程,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X抗侵略寻求X独立的斗争。与此同时,以洛克、卢梭、孟德斯鸠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们提出的三权分立、君主立宪等思想理论是资产阶级革命及资本主义X的管理重要的理论来源。
促进西方科学技术发展
启蒙运动提出了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即“分析法”。基于分析法、代数学和微积分学,科学家们将数学问题简化为等式来解决数学、力学问题。新型学院、现代大学的兴起及传统教学X的改革基本完成了自然科学在学科建制上的制X及科学家在职业建制上的职业化。受实验手段革新和科学理论创新的影响,自18世纪开始,西方科学得到迅速的发展,相对完善的自然科学X基本形成。在X的框架下,新兴的科学理念、科学方法及科学制度催生了化学和生物学领域的科学革命。被誉为近代化学之父的安托万·洛朗·拉瓦锡(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建立了世界上X张元素一览表,阐明了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物质燃烧的本质。基于他的研究成果,巴黎建立X批现代X。蒙哥尔费兄弟研制出世界上X个热空气气球,并在1783年首次试飞成功飞行。
此外,启蒙科学家们重视经验主义和理性思维,他们在自然哲学的引领下进行解剖学、生物学、地质学、矿物学、动物学等一系列学科的研究。启蒙运动时期的科学由科学社团和学院主导。作为科学知识的创造者,科学院和学会从科学革命中成长起来,它们与大学的经院哲学形成鲜明对比。随着大学在制X科学中的作用开始减弱,国家特许官方科学协会的出现并为其投入资金,学术团体成为科学发展的基石。18世纪,欧洲建立了大量的官方学院和学会,到1789年,欧洲已有70多个官方科学学会。在医学领域,启蒙运动挑战了盖伦古典医学理论。在医学活动中,灵魂不再是重心。
促进X思想的传播
启蒙运动引入了X价值观和制度,提出了现代的XX国家概念,它被视为是现代西方政治现代化的基础。启蒙思想对政治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俄国的凯瑟琳二世、奥地利的约瑟夫二世和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在内的许多欧洲X者都邀请启蒙思想家们为其设计法律法规和改革计划。这些将启蒙思想应用于宗教和政治管理活动中的X者后被历史学家称为“开明的暴君”,他们的X制度被称为“开明X主义”。受启蒙思想家的影响,托马斯·杰斐逊将启蒙运动的一些理想纳入《独立宣言》,麦迪逊在1787年制定美国宪法时将启蒙思想家所提出的三权分立等原则纳入其中。葡萄牙的高级部长庞巴尔和丹麦的约翰·弗里德里希·施特林泽也按照启蒙运动的理念进行治理。波兰在1791年制定的宪法也引用了启蒙思想的观点。启蒙运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到中国,受天赋X、三权分立、X、平等思想的影响,孙中山将X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写进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
促成西方文化艺术繁荣
启蒙运动促成西方文化艺术的繁荣,包括歌德、席勒在内的启蒙思想家们在文学艺术领域掀起反对X、争取个性解放的改革运动,在此背景下,欧洲文学及艺术进入狂飙时代、文学、音乐、戏剧等文化形式迅速发展。启蒙运动后期,包括书籍、杂志、报纸以及小册子在内的印刷品数量迅猛增长,欧洲出版业空前繁荣。
相关评价
编辑英国哲学家R.G.科林伍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在《历史的观念》中指出启蒙运动推进了人类生活的发展及思想的世俗化进程。
恩格斯给予启蒙运动高度的评价,他指出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本身就是革命者,这些革命者不受外界权威的制约,给予宗教、社会、自然观、国家制度以无情的批判。恩格斯认为启蒙运动使阳光照X来,理性的王国开始出现,X、X、偏私、压迫将被永恒的正义、平等和不可被剥夺的X所排挤。
中国史学界高度评价启蒙运动,并将其定义为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国法国史研究会主编陈崇武指出启蒙运动高举理性的旗帜冲破了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它论证了每个人与生俱来的X。陈崇武表示,启蒙运动将X彻底变成了一个与XXX、神权和X对抗的工具。
相关争议
编辑起止时间
关于启蒙运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后世多有争议。一些历史学家和哲学家认为启蒙时X始的标志是笛卡尔于1637年发表的《论方法》,法国的一些专家认为牛顿于1687年出版的《数学原理》才是启蒙运动的开始。政治哲学家莫里斯··克兰斯顿(Maurice Cranston)指出启蒙运动起点是孟德斯鸠于17X出版的《波斯人信札》。除了用学者和其代表作定义启蒙运动的开始时间,还有大量的学者以具体的事件来定义启蒙运动的开始时间。学者乔纳森·伊斯雷尔认为1650年前后荷兰激进主义的出现标志着启蒙运动的开始,而以斯宾诺莎为代表的沙文主义者则认为启蒙运动的开始时间是在路易十四结束X后。关于启蒙运动的结束时间,历史学家的共识是法国大革命标志着启蒙运动的结束,但具体标志X件还没有统一的答案。
反启蒙运动
18世纪中期,“旧制度”的捍卫者憎恶人们对启蒙思想家的崇拜,他们在神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反对分权制约的主张、抨击知识的傲慢与理性的滥用。以安东尼·德·里瓦罗尔(Antoine de Rivarol)、约瑟夫·德·迈斯特(Joseph de Maistre)为代表的反启蒙思想者强调不惜一切代价维持既有秩序,保卫祭坛与王位两大支柱,他们认为任何挑战质疑都将导致社会结构和政体的崩坏。反启蒙运动者认为理性思维是一种幻觉,它不仅不能作为理解世界的方式,甚至称不上恰当的思想工具。与此同时,反启蒙运动者还抨击启蒙运动的乐观主义,认为对人性和社会持理性主义的态度是错误的。在法国大革命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危机后,以里瓦罗尔为首的反启蒙思想者提出启蒙运动是导致道德沦丧、政治X、经济衰退、农业歉收等社会问题出现的罪魁祸首。
代表人物
编辑弗朗西斯·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年—1626年),16世纪至17世纪英国哲学家、散文家,12岁进入剑桥大学,后担任女王特别法律顾问以及朝廷的首席X官、掌玺大臣等。他既是实验科学及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为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观察、实验 、比较、分析、排斥和归纳是培根理性方法的重要内容,他主张将实验和理性两种技能结合在一起。在《新工具》中,培根倡导科学的试验方法,提出经验论的认识原则。他的归纳法就如何分类、比较、分析事物的事实及内在特征做了系统阐述。此外,他列举出包括心理或感觉的直接赞同、三段论证明、归纳证明及类比证明在内的四种证明方式。
《学术的进展》是培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在书中,培根对学科的起始点及可延伸到的终点做了探讨,强调在研究传授方法时要重视”两端“命题。他对学科构架中的深度、经度和纬度提出了”三度“原则界定,并强调在学科清晰划界的同时要关注事实上知识领域之间不可避免的相互“涉入”。与此同时,培根在对现有知识进行了整理和检验的基础上重建了知识系统图,并号召将对真理的探究当成一项永恒的事业。此外,培根还论证了知识的重要性,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
弗朗西斯·培根
艾萨克·牛顿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1643年—1727年),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毕业于剑桥大学,英国X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白色光的组成》《光学》等著作,重大贡献包括万有引力、三大运动定律等。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牛顿首次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以“力”为核心的力学X,并将力学引入到机械学范畴。与此同时,牛顿提出了时间和空间各自独立的X时空观,这些理论是真实情况的高度近似理论,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光学上,牛顿对光的棱镜现象加以系统性的证实,证明了白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并得出“白光是所有色光的复合”的结论。牛顿的研究目标以寻找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为前提,通过对经验材料的研究,在实验哲学中推理并归纳出事实定理。牛顿重视数学演绎的重要性,反对未经检验证实的一切理论。此外,牛顿还首次否定了上帝控制世界的理论,将世界定义为一个按照X规律井然有序运动的世界。
艾萨克·牛顿
托马斯·霍布斯
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年—1679年),17世纪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X者。他曾因在英国革命中支持保皇党而X到法国,在X期间担任查理三世的数学教师,他的著作包括《利维坦》《法、自然与政治的原理》《论物体》《论人性》《论公民》等。在《利维坦》中,他的社会契约论首次通过自然属性和理性理论阐述国家的起源和本质。他主张公民基于自然法签订契约、放弃自身的自然权利,并将权利交付给X个人。霍布斯强调国家“人授”,君主的权利来自人民”自然权利“的转让。他主张为了掌权者充分履行职责,必须要保障掌权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利维坦》中,霍布斯论述了以“X在君”为核心的国家主义理论思想,阐述了包括臣民必须完全服从掌权者、臣民不得抛弃掌权者在内的掌权者应享有的十二项X。他甚至认为XX有干涉人民财产的权利。
哲学方面,霍布斯坚信物质世界应借助运动来解释,他认为“普遍事物的原因(至少有某种原因)是自明的,因此它们不需要任何方法,因为它们除了一个普遍原因,具有一切,那个原因就是运动”。霍布斯强烈反对笛卡尔的心灵哲学,他的X否定了上帝的存在,指出世界上没有神。他认为宗教是人类无知和恐惧的产物,但宗教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
托马斯·霍布斯
约翰·洛克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年—1704年)毕业于牛津大学。他精通医学和化学,并于1688年成为皇家学会会员。洛克著有《X论》《人类理解论》《论宗教宽容的书信》等重要著作,是英国经验主义的创始人及X全面阐述宪政X思想的人。哲学方面,洛克是英国经验论的真正起点。他批判“普遍同意论”,强调思辨理性和实践理性。他提出了X的“白板说”,指出人类的心灵开始时像一张白纸,思想观念来自感官经验。他的哲学著作《人类理解论》摒弃居于X地位的天赋观念学说,指出人的一切认知来源于感性知觉和内、外部经验。
政治问题上,《X论》的上篇是对以《圣经》作为国X利来源论证的批判,而《X论》的下篇则为国家的目标和意图绘制了清晰地蓝图。在下篇中,洛克指出自然状态下的人类处于由理性控制的“完备无缺的X状态”,人类通过契约来指定他人行使自己的权利。洛克对霍布斯的思想进行了修正,认为人们建立契约国家的目的是保护私有财产,私有财产是X的基础。因此,洛克强调了国家无权干涉人民的私有财产,人民有权XX。在《X论》中,洛克支持君主立宪制,并提出了二权分立思想,即主张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外交事务交由议会和君主分开处理。他强调将立法权置于最高地位。他的分权思想为孟德斯鸠所继承和发展,并成为现代三权分立模式中的立法、行政和司法的基础。
教育方面,洛克反对X等级教育,主张施行普遍教育。在教育代表作《教育漫话》中,洛克阐述了以经验哲学理论为基础,以家庭教育为依托的系统化儿童教育X。首先,洛克强调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指出要从根源上引导儿童的成长。其次,洛克强调了儿童身心教育的重要性,指出要从早期教育开始培养儿童的身心健康。另外,洛克反对神学和古典人文主义教育,倡导学习包括木工、车工在内的实用技能。在教育方法上,洛克坚决反对体罚及无原则的奖励,强调为儿童树立耻辱观的重要性。此外,在《教育漫话》中,洛克还抨击了学校普化的诗歌教育,指出向毫无诗歌天分的孩子传授诗歌是一件极其不合理的事情。
此外,洛克反对契约奴役。他的反契约奴役加上启蒙运动思想家的平等、X等观点直接导致了对X制的怀疑,催化了英国和美国X制的废除。
约翰·洛克
让·雅克·卢梭
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年—1778年),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社会契约论》《爱弥尔》等。卢梭主张天赋X,主张X在民,将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集体以订立社会契约和国家契约。他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有在法治国家中,公意才处在X地位。他将X分为由X君主掌权的君主制、由全体人民或大部分人民掌握权利的X制、有少数X掌权的X制及不同X部门主政的混合制。他认为X是公意的集中体现,X国家的X不可转让不可分割。因此,卢梭倡导直接X制,反对代表制。他所创作的《社会契约论》为美国《独立宣言》、美国宪法及权利法案、法国《X宣言》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外,卢梭相信X和官吏应该由人民委任,人民有权利撤下甚至以X形式消灭奴役压迫人民的X者。在哲学上,卢梭强调感觉是认识的来源。他秉持“自然神论”观点,强调人性本善,坚持信仰高于理性。教育方面,卢梭反对教育X,主X行教育改革。
让·雅各·卢梭
德尼·狄德罗
德尼·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年—1784年),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百科全书派代表,坚定地唯物主义者及X者,启蒙运动三大X之一。狄德罗著有《哲学思想录》《谈盲人的信》《修女》《达朗贝的梦》《对自然的解释》《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原理》等著作,他是《百科全书》的主编、主要撰稿人及启蒙运动最活跃的组织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主持领导下,《百科全书》长达35卷,是当时全球最长的书籍作品。狄德罗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将世界看成是只有时间、空间与物质存在的系统,其中,物质具有先天活力,能够自行运动。他强调感觉论,认为认识源于感性并由理智操控,主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共同促进人类认识。狄德罗主张国家的起源及君王的权利来自社会契约,为了实现人民X和平等,任何政体都是需要变革。狄德罗对文艺的兴趣广博,他打破了古典主义固有框架,创造了包括《和多华尔关于私生子的谈话》《论戏剧体诗》在内的大量迎合资产阶级需要的严肃喜剧和市民剧;他改革了法国绘画风格,将其从浮华的新古典主义转变为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绘画风格。狄德罗认为创作是一个理性的过程,而想象则是由理智支配的意识活动。
德尼·狄德罗
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年—1790年)经济学家、教育家、记者、政治学家,代表作有《道德情操论》《国富论》等。其中,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为资本主义X经济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X的建立,它对英国的经济政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构建了系统完整的国民经济运作X。他拒绝用上帝的意志来解释财富和权力的分配,而是根据自然、政治、社会、经济、法律、环境和技术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解决经济问题。他强调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并提出减少X干预,转而用”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市场经济的观点。他认为个人在公正的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可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X市场上的竞争会通过维持X及鼓励X使整个社会受益。尽管如此,他还是强调对商人保持警惕,指出商业利益的串通本质可能会催生小集团或垄断。亚当·斯密还将国际贸易理论引入市场经济理论X中,针对国际贸易活动的分析自此纳入经济分析X范畴中。此外,亚当斯密还指出衡量一个国家财富的标准不应是金银的储备总量,而是该国的生产和贸易总量,即国内生产总值。
亚当·斯密
巴鲁赫·斯宾诺莎
巴鲁赫·斯宾诺莎(Benedict Spinoza,1632年一1677年)近代西方哲学的三大理性主义者之一,主要著作包括《笛卡尔哲学原理》《神学政治论》《伦理学》《知性改进论》等。斯宾诺莎他坚持泛神论,认为上帝是X的实体,处处无限,其他的一切都只是“上帝存在”的样式。他不承认上帝是自然的创造主,认为自然等同于上帝。政治方面,斯宾诺莎主张X政治、X思想、天赋X,XX对思想和X的压制。他认为国家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契约,必要时可以废除。此外,斯宾诺莎否认存在最终原因,他认为只有用决定论解释事物动力因时目的论才有意义。在对人性的分析上,斯宾诺莎不否认心智的存在,他认为心智只是物质自然的一部分,它和身体活动一样皆受决定论的支配。斯宾诺莎的思想对十八世纪法国X发展及德国启蒙运动的产生起到了深刻的影响,并促进了以唯物主义及科学变革为代表的自然派X的发展。
斯宾诺莎
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原名“夏尔-路易·德·瑟贡达,拉布列德及孟德斯鸠男爵”(Charles Louis de Secondat, Baron de La Brède et de Montesquieu,1689年—1755年),通称孟德斯鸠,法国人,出身X,被誉为“理性和X的法典”,主要著作有《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论法的精神》等。17X,孟德斯鸠化名出版了他的X部书信体著作,他以异乡人的视野描述了路易十四X后期的社会现状,抨击了XX所带来的社会风气恶化和政治腐朽的状况。他在《论法的精神》中系统地分析了国家政体,剖析了能够保证政治X的法律形式,并详细阐述了君主立宪制和三权分立学说。书中,孟德斯鸠将国家的政体分为共和政体、君主政体、X政体,他反对君主X,主张实施君主立宪制。在第二卷中,他指出保障政治X的关键在于立法权、司法权和行X的相互制衡。他的政治理论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其中,三权分立学被认为是现代X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原则之一。此外,孟德斯鸠还在《论法的精神》中阐述了法律、政治、制度与其所在的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关联,并指出自然环境对人性和国家品格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由于孟德斯鸠着重强调了地理环境对X的影响,因此,他也被看作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支持者。
孟德斯鸠
伏尔泰
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François-Marie Arouet,1694年—1778年),笔名伏尔泰(Voltaire)是18世纪法国X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被称为“启蒙运动的泰斗”。伏尔泰早年因抨击XX两次被投入巴士底监狱,并被流放到英国,后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伏尔泰酷爱写作,著有五十多个剧本、两千多本著作及两万余封信件,他的代表作品有《百科全书》《宽容论》《哲学词典》《无知的哲学家》和《理神论者信仰的自白》等。政治上,伏尔泰反对XX,赞赏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提倡X政治、思想X。他强调资产阶级的X和平等,并提倡天赋X。宗教上,伏尔泰提倡自然神论,抨击天主教皇和教士,崇尚X。此外,伏尔泰极为赞赏儒家文化,伏尔泰曾指出中国人已经“完善了道德科学”,并主张按照中国模式建立经济和政治制度。法制上,伏尔泰主张人性为出发点解决法律问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此外,他还是戏曲家、诗人、小说家和历史学家。伏尔泰的思想对于法国启蒙运动和欧洲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誉为“欧洲启蒙运动的先驱”之一。他的思想强调X和X,对于后来的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伏尔泰
伊曼努尔·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1804年),生于东普鲁士的格尼斯堡(现属俄罗斯领土),德国哲学家、作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主要代表作包括《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判断力批判》等。康德坚持“先验唯心主义”命题,认为人类只体验和认识表象,而不是自在之物,因为空间和时间只不过是我们自己贡献给经验的直觉的主观形式。他将“先验分析”理论分为两个部分,X步是旨在确立纯知性概念(即范畴)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的“概念分析”,第二步则是关于纯粹概念在经验判断中应用的“原则的分析”。此外,康德强调独立和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而作为独立的个体,X和平等是人天生具有的权利。在《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中,康德对“启蒙运动”进行了定义,他认为启蒙运动是人类自我理性状态的X。
康德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约翰·罗伯逊, 关依然, 周保巍. 启蒙运动的再思考[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第3期): 36.
[2] The Age of Enlightenment: A History From Beginning to End: Chapter 3.publishinghau5.com. [2023-12-11].
[3](美)马修斯,(美)普拉特,(美)诺布尔著. 人文通识课 3 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M]. 上海: 世界图书上海出版公司, 2014.03: 219-260.
[4]Conrad, Sebastian . Enlightenment in Global History: A Historiographical Critique.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2012: 999–1027.
[5]郭绍生主编 . 《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08: 104. 978-7-5608-4372-8 .
[6]赵林著 . 《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 东方出版社 , 2006-11: 200-210. 7-5060-2637-6 .
[7]X. 《班克斯的帝国博物学》.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9-06: 36. 978-7-313-17180-1 .
[8]苏艾平. 《启蒙运动在英国最早兴起的原因及影响》. 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06
[9]孟昭毅. 《外国文化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2: 704. 9787301144893.
[10]李俊春. 启蒙与反启蒙:人类理性的自觉[D].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2: 34.
[11]吴元迈. 点亮理性之光 启蒙运动文学[M]. 海口: 海南出版社, 1993.12: 2-4.
[12]李俊春. 启蒙与反启蒙:人类理性的自觉[D].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2: 107-108.
[13]张茜茹 . 从词语到概念:Lumières 与“启蒙运动”.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14](德)康德著.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 北京: X印书馆, 2009.06: 23.
[15](德)伊曼努尔·康德著. 对"什么是启蒙"的回答[M]. (英)H.B.尼斯贝特英译;肖树乔汉译. 中译出版社, 2016.01: 1.
[16]Porter, Roy . The Enlightenment (2nd ed.). ,Macmillan Education UK, 2001: 1. 978-0-333-94505-6.
[17]张明,于井尧. 《世界文化史》.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6-01: 142. 7-70802-214-0.
[18]《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2
[19]徐大同. 西方政治思想史.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5-01: 210-220.
[20]黄丹. 《X政治社会化思想研究》.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4-06: 33. 978-7-309-10419-6 .
[21]朱志荣. 《古近代西方文艺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2-08: 141-150. 978-7-5617-3021-8 .
[22]李朝德. 《高贵的单纯 艺术美学古今谈》.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21-04: 178-182. 978-7-5580-8660-1 .
[23]杜伟. 《审美原理 感性世界的理性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1-11: 15. 978-7-5680-7585-5 .
[24]王卓. 《17世纪英国玄学诗歌的中国文化精神研究》.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20-07: 37. 978-7-5692-6781-5 .
[25]邢来顺. 《德国通史》. 2019-03: 1611-1700.
[26]《中国博士科研成果通报 1988-1989》. 宇航出版社, 1992
[27]何干之. 启蒙运动的意义及其社会基础[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23, 37(04): 190-194.
[28]李俊春. 启蒙与反启蒙:人类理性的自觉[D].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2: 32-33.
[29]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著. 启蒙[M]. 上海: 文汇出版社, 2019.07: 03-07.
[30]苗力田. 西方哲学史新编[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0: 238.
[31]邓晓芒,赵林. 西方哲学史[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第三章 16-18世纪西欧哲学. 9787040163629.
[32]王初华. 《西方文明简史》. 煤炭工业出版社, 2016-09: 209-300. 978-7-5020-5273-7 .
[33]Eddy, Matthew Daniel. Media and the Mind: Art, Science and Notebooks as Paper Machines, 1700–1830.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23-12-11].
[34]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简明历史系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07: 2025-2о30.
[35]黄冬敏著 . 《理性主义史学研究 以十八世纪的法国为中心》. 岳麓书社, 2010-06: 22-50. 978-7-80761-395-4 .
[36]何国松编著 . 《世界文化简史一本通》.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2012-06: 255-300. 978-7-5639-3074-6 .
[37]许倬云著 . 《许倬云说历史 现代文明的成坏》.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2-06: 30. 978-7-80740-873-4 .
[38] Storia della filosofia moderna (in Italian).. Gius.Laterza & Figli Spa., 2015
[39]D'Onofrio, Federico. On the caoncept of 'felicitas publica' in Eighteenth-Century political economy,.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2015
[40]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 《世界近代现代史 上》.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12: 39. 7-107-02139-8.
[41]王觉非主编. .《欧洲历史大辞典·下》.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12: 1026.
[42]乔治·霍尔姆斯. 《意大利兴衰史》. 文汇出版社, 2023-11: 305-320. 9787549640522.
[43]张文木:美国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没落阶段.红色文化网. [2023-12-07].
[44]杰里米·布莱克. 《重新发现欧洲:意大利何以成为意大利》. 2020-09: 292.
[45]陈兴良. 《刑法哲学(第六版)陈兴良刑法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11: 1070-1071. 9787300250779.
[46]阿列桑德洛·荣卡格利亚. 《西方经济思想史》.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9-08: 93-97. 978-7-80745-544-8 .
[47]Pier Luigi Porta. Lombard enlightenment and classical political economy.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2011
[48]美国国家地理学会. 《启蒙运动(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 现代出版社, 2022-09: 121-130. 9787514374582.
[49]吉隆·奥哈拉(Kieron O’Hara). 《人人都该懂的启蒙运动》.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8-12: 50-53. 978-7-213-08967-1 .
[50]Cohen, Thomas M. . Six Sermons, written by António Vieira. Journal of Jesuit Studies, 2018: 692–695.
[51]彭立勋作 . 西方美学名著导读.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2-01: 159-180. 978-7-5680-7707-1 .
[52]游英慧著. 《比较视角下的欧美文学》.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6-10: 98-110. 978-7-5112-8851-6 .
[53]朱光潜. 《西方美学史(全二册)》. 现代出版社, 2021-03: 520-620. 9787514378894.
[54]田本相主编;胡志毅著 . 《世界艺术史 建筑卷》. 东方出版社, 2003-02: 134. 7-5060-1537-4 .
[55]《大国崛起与人力资本战略》.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7-04: 50. 978-7-5177-0553-6 .
[56]仝慧著 . 《探索与解读》. 新华出版社, 2020-06: 46-52. 978-7-5166-5134-6 .
[57]陆运高著 . 《看版图学俄罗斯历史》. 中国地图出版社, 2014-04: 77. 978-7-5031-8314-0 .
[58]《法国启蒙运动与X的人类解放理论》.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11
[59]王让新主编 . 《哲学通论》.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5-02: 172-174. 978-7-5647-2839-7 .
[60]蔡田明. 《走进约翰生》.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06: 124-125. 9787520124201.
[61]武寅. 《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12: 969-1000.
[62]夏立安著 .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与法治》.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3-05: 227-230. 7-209-03232-0 .
[63]向玉乔著 . 《麓山道德文化论丛 美国伦理思想史》.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12: 32-40. 978-7-5648-2316-0 .
[64]X. 《美国文化与社会十五讲(第二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09: 541-543. 9787301257807.
[65](美)马西(Martin,C.E.),(美)瓦塞尔曼(Wasserman,M.)著. 《拉丁美洲史》. 海南出版社, 2007-05: 214-216. 978-7-80700-130-0 .
[66] Conrad, Sebastian. Enlightenment in Global History: A Historiographical Critique.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2012: 999–1027.
[67]黎跃进著 . 《东方文学史论》.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0-05: 316-320. 7-5438-2312-8.
[68]刘丰祥著 . 《身体的现代转型 以近代中国城市休闲为中心:1840-1937》.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9-10: 22-26. 978-7-5112-0442-4 .
[69]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编 . 《红楼梦新论 一九八○年全国《红楼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2-02: 405.
[70]X华著 . 《产业集X组织生态演进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2014-08: 168-170. 978-7-5642-1994-9 .
[71]晓树编著 . 《思想家论人生》.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1-11: 64-70. 978-7-5639-2873-6.
[72]崔存明等著 . 《西方文化思想史》. 浙江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03: 118-120. 978-7-303-15884-3 .
[73]彭刚. 《西方思想史十二讲》.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04: 250-310. 978-7-02-016065-5 .
[74]陶欢英著 . 《现代税收制度在英法美三国现代国家建构中的意义研究》. 中国X出版社 , 2022-05: 67-80. 978-7-5103-4218-9.
[75]陶欢英著 . 《现代税收制度在英法美三国现代国家建构中的意义研究》. 中国X出版社, 2022-05: 68-70. 978-7-5103-4218-9 .
[76]吕世伦著. 《法理的积淀与变迁》.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 2018-04: 265-267. 978-7-5593-2685-0 .
[77]何勤华主编 . 《法学经典漫笔 46个法学名著精要》.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20-12: 68-78. 978-7-5216-0884-7 .
[78] Rand, B.. he Life, Unpublished Letters and Philosophical Regimen of Anthony, Earl of Shaftesbury. 1900: 3.
[79]
洛克的权力理论及背景中的解读
. 西南政法大学, 2010
[80]西方文化漫谈. 《西方文化漫谈》. 红旗出版社, 2002-03: 213. 7-5051-0665-1 .
[81]池宇峰作 . 《书的全景 通往幸福成功财富的地图》.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22-04: 301. 978-7-5001-6988-8 .
[82]星汉. 《不可不知的3000个文化常识》. 江西美术出版社, 2018-12: 140-141. 978-7-5480-6292-9 .
[83]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Samuel Enoch Stumpf),(美)詹姆斯·菲泽(James Fieser). 《西方哲学史》.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08: 288-289. 978-7-5596-3243-2 .
[84]罗伯特·斯特龙伯格. 《西方现代思想史》. 中信出版集团, 2023-06: 344-380. 9787521755251.
[85]《略论启蒙运动时期西方理性主义的发展》. 哲学研究, 2018-10
[86]王卫新,隋晓荻等著 . 《英国文学批评史》.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2012-01: 56-60. 978-7-5446-2221-9 .
[87]龚X. 《追问正义:西方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03: 320-325. 9787301278031.
[88]朱勇. 《欧洲启蒙运动及其影响 》. 《现代国企研究》 , 2015
[89]李方华,李庆扬,步建东编著 . 《管理思想史》. 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3-04: 41. 7-81054-889-1.
[90]约翰·范顿著;金欣译 . 《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05: 95-100. 7-5388-5623-4 .
[91]Porter, Roy. The Enlightenment (2nd ed.). Macmillan Education UKMacmillan Education UK,, 2001: 50-150. ISвN 978-0-333-94505-6.
[92]Andrew Cunningham; Roger French. The Medical Enlightenment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93]Daniel Brewer, The Enlightenment Past: reconstructing eighteenth-century French thought . 2008: 1.
[94]Jeremy Black. Ancien Regime and Enlightenment. Some Recent Writing on Seventeenth-and Eighteenth-Century Europe. 1992: 247–255.
[95]黎孟德著 . 《X交响曲欣赏》.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3-08: 27. 7-5411-3717-0 .
[96]王浦劬,赵成根主编 . 《政治与行政管理论丛 第3辑》.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06: 2002-06. 7-201-03959-8 .
[97]陈崇武主编;中国法国史研究会编 . 《法国史论文集》. 学林出版社, 2000-12: 6-7. 7-80616-981-4 .
[98]Ingraffia, Brian D. . Postmodern theory and biblical theology: vanquishing God's shadow. 1995: 126.
[99]Norman K. Swazo . Crisis theory and world order: Heideggerian reflections. 2002: 97–99.
[100]PHYS 200 – Lecture 3 – Newton's Laws of Motion – Open Yale Courses". .oyc.yale.edu.. [2023-12-11].
[101]Wilson and Reill . Encyclopedia Of The Enlightenment.. Infobase Publishing, 2004: 26. 978-1-4381-1021-9.
[102]理查德.沃森著. 《非理性的X 从尼采到后现代知识分子》.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7-07: 7-20. 7-5520-1882-8 .
[103]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吉斯. 《从科学到哲学系列套装》. 2019-10: 9637-3947.
[104]叶澜.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02: 180-210. 9787567528857.
[105]黄冬敏著 . 《理性主义史学研究 以十八世纪的法国为中心》. 岳麓书社, 2010-06: 22-50. 978-7-80761-395-4 .
[106]格特鲁德·基尔. 《威廉的星空 平装版》.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22-06: 230-235. 978-7-5722-2295-5 .
[107]胡翌霖著 . 《人的延伸 技术通史》.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0-04: 44-48. 978-7-5444-9535-6 .
[108])克内特(Knight,D.C)著;潘勋照,张国粹译. 《牛顿传》.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12: 54.
[109]X文主编;赵洁著 . 《X的社会责任》.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5-03: 52-60. 978-7-203-08987-2 .
[110](英)罗宾·邦斯作. 托马斯·霍布斯 国家与X[M]. 江威译.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9.01: 94-127.
[111](美)马蒂尼奇(Martinich,A.P.)著. 霍布斯传[M]. 陈玉明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01: 255-295.
[112]赵敦华. 西方哲学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179-182.
[113]安东尼·肯尼著;王柯平译 . 《牛津西方哲学史 第3卷 近代哲学的兴起》.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6-01: 44-47. 978-7-5534-9240-7;|978-7-5534-9242-1 .
[114]JeremyKleidosty,IanJackson著. 解析约翰·洛克《X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20.09: 25-40.
[115](英国)约翰·邓恩著. 洛克[M]. 方尚芩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20.07: 26-90.
[116]赵敦华. 西方哲学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09-220.
[117]星汉. 《不可不知的3000个文化常识》. 江西美术出版社, 2018-12: 152. 978-7-5480-6292-9 .
[118]马思延. 《早期教育概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2021-12: 184-194. 978-7-5603-4401-0 .
[119]孙林,黄日涵主编;袁超副主编. 《政治学核心概念与理论》. 天津人民出版社 , 2017-09: 11-12. 978-7-201-12232-8 .
[120]努乔·奥尔迪内,(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 《无用的宣言》.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9-07: 35-36. 978-7-5680-5172-9 .
[121]Northrup, David, ed.. The Atlantic Slave Trade. 2002: 200.
[122]卢梭.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 李常山译. 北京: X印书馆, 1962 年: 第 83—84 页.
[123] (英)尼古拉斯·登特著. 卢梭[M]. 戴木茅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19.06: 9-50.
[124](法)卢梭著. 社会契约论[M]. 李平沤译. 北京: X印书馆, 2017.05: 卷二.
[125]赵敦华. 西方哲学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42-247.
[126]星汉. 《不可不知的3000个文化常识》. 江西美术出版社, 2018-12: 154. 978-7-5480-6292-9 .
[127]月英著 . 《西方文艺理论的思辨与探讨》.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20-04: 80-83. 978-7-5581-8154-2 .
[128]布莱恩·麦基著;季桂保译 . 《哲学的故事 修订袖珍版》.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07: 124-125. 978-7-108-05320-6 .
[129]朱光潜. 《朱光潜写给青年人的美学启蒙经典》.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9-01: 996-1020.
[130](美)威尔·杜兰(Will Durant)著. 伏尔泰时代[M]. 台北幼狮文化公司译.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07.01: 417-470.
[131](法)安德烈·比利著. 狄德罗传[M]. 张本译. 北京: X印书馆, 1984.05: 59-130.
[132](苏)阿基莫娃著. 狄德罗传[M]. 赵永穆等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4.07: 第四部.
[133]赵敦华. 西方哲学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50-252.
[134]Smith, A.. The Glasgow edition, vol. 2. 1976: 79.
[135]Absolute Advantage – Ability to Produce More than Anyone Else.Corporate Finance Institute. [2023-12-11].
[136]亚当斯密. 《国富论》.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11: 2. 9787550236400.
[137]毛丽君著 . 《山东省农产品出X术性贸易壁垒分析》.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3-11: 24. 978-7-5136-2848-8 .
[138]《当代中国经济学》. 2001-08: 558.
[139]韩秀云. 《中国新趋势》. 中信出版集团, 2013-08: 213. 9787508640990.
[140]刘荣芳编 . 《每天读点好英文 激励人生的名人传记》.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22-03: 63. 978-7-5180-8968-0 .
[141](荷)斯宾诺莎著. 斯宾诺莎自述[M]. 黄忠晶编译.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8.09: 1-30.
[142](英)罗 斯(Roth,Leon)著. 斯宾诺莎[M]. 谭鑫田,傅有德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研究室《西方哲学研究翻译丛书》编委会编.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2.12: 卷二.
[143]赵敦华. 西方哲学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193-201.
[144]DavidStewart,(美)H.GeneBlocker,(美)JamesPetrik. 《哲学基础 原著第8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20-08: 323. 978-7-5184-3148-9 .
[145](美)托马斯·哈代·黎黑作;蒋柯,胡林成,奚家文,查抒佚,张勇译 . 《心理学史 心理学思想的主要流派 第6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12: 131. 978-7-208-11494-4 .
[146]张宏生著. 孟德斯鸠[M]. 北京: X印书馆, 1963.08: 51-69.
[147](法)路易·戴格拉夫(Louis Desgraves)著. 孟德斯鸠传[M]. 许明龙,赵克非译. 北京: X印书馆, 1997.11: 355-406.
[148](法)孟德斯鸠著. 论法的精神[M]. 欧启明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6.12: X编.
[149]赵敦华. 西方哲学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3-240.
[150]Schwarz, Bill. . The expansion of England: race, ethnicity and cultural history. Psychology Pres, 1996: 229. 0-415-06025-7.
[151]汪淼著. 《知道点世界名人》.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1-08: 119-125.
[152]杜伟著. 《审美原理 感性世界的理性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1-11: 94-100. 978-7-5680-7585-5 .
[153]谌学诗著 . 《历史与记忆谌学诗油画肖像作品选》. 江西美术出版社, 2020-03: 48. 978-7-5480-6924-9 .
[154]Jews The Making of a Diaspora People. Polity Press., 2012
[155](美)威尔·杜兰(Will Durant)著. 伏尔泰时代[M]. 台北幼狮文化公司译.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07.01: 521-576.
[156](苏)阿尔塔莫诺夫(Артамонов,С.)著. 伏尔泰传[M]. X霞,苏楠译. 北京: X印书馆, 1987.03: 19-40.
[157](法)伏尔泰著. 伏尔泰文集[M]. 吴模信译. 北京: X印书馆, 2019.08: 路易十五时代简史.
[158]Guyer, Paul; Wood, Alan W. . (1998). "Introduction to 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Editors' Introduction]". 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4-13.
[159]Jankowiak, Tim . Immanuel Kant. The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23: §2(d)..
[160]Rohlf, Michael. Edward N. Zalta (ed.). Immanuel Kant.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 2020: §3.
[161](德)伊曼努尔·康德. 对“什么是启蒙”的回答. 肖树乔译. 中译出版社, 2016.1: 1-8.
[162](德)卡尔福尔伦德著. 康德传 康德的生平与事业[M]. 曹俊峰译. 天津: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5.09: 255-280.
[163](法)吉尔·德勒兹著. 康德的批判哲学[M]. 夏莹,牛子牛译. 西安: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18.12: X章-第三章.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