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年7月1日-1716年11月14日),德国哲学家、数学家、律师,与笛卡尔、斯宾诺莎被并称为欧陆三大理性主义哲学家。莱布尼茨出生于X家庭,大学毕业后从事法律和外交事务,并从事研究和著述。他在汉诺威生活和工作了40年,为X他,汉诺威大学于莱布尼茨诞辰360年(2006年7月1日)改名为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
人物生平
编辑早年生活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 (Gottfried Leibniz)于1646年7月1日三十年战争即将结束之际出生在萨克森州的莱比锡,父亲是弗里德里希·莱布尼茨 (Friedrich Leibniz) ,母亲是凯瑟琳娜·施穆克 (Catharina Schmuck)。莱布尼茨于当年7月3日在莱比锡的圣尼古拉斯教堂(St. Nicholas Church)受洗;他的教父是路德宗神学家马丁·盖尔(Martin Geier)。莱布尼茨六岁时父亲去世,此后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
莱布尼茨的父亲曾是莱比锡大学的道德哲学教授,后来他继承了父亲的私人图书馆。他从7岁起就开始使用他父亲的图书馆。虽然莱布尼茨的功课主要局限于研究一小部分权威著作,但他父亲的图书馆使他能够接触各种在当时称得上先进的哲学和神学著作。幼小的莱布尼茨阅读了几乎涉及所有领域的大量知识,他掌握了拉丁文,并且学习了希腊哲学和经院哲学。在后来的生活中,他曾评价自己几乎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人。
在中学学习的最后几年里, 通过学习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莱布尼茨开始找到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他对亚里士多德作为知识条理化之手段的范畴特别感兴趣。通过这方面的研究,莱布尼茨发现了关于人类思想的符号系统观念,或者说发现了这样一种观念:通过获得一整套简单概念,所有真理都能得到证明。对这一观念的精心阐述成为莱布尼茨一生的主要工作之一, 并且还影响了他的数学、逻辑学和形而上学。
1661年,莱布尼茨15岁时,进人莱比锡大学学习哲学,后来又选修了法学。他的大学毕业论文题目是《论个体化原则的形而上学争论》(Metaphysical Disputation on the Principle of Individuation) ,在这部早期著作中,我们发现了“所有个体都被其总体个性化” 这一原则,这对莱布尼茨后来进行形而上学研究非常重要。大约就是在这个时期,莱布尼茨开始接触近代哲学,并且他感到自己必须在近代哲学和经院哲学之间做出选择,最终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近代机械论哲学,而正是由于这一选择,他决定研究数学。
1666 年, 莱布尼茨20 岁时, 莱比锡大学以他过于年轻为由,拒绝授予他法学博士学位,因此他转到了纽伦堡的阿尔特多夫大学。在这里的第二年,他被授予法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论法律中的一些棘手案例》(On Difficult Cases in Law),发表于1669年。
在美因茨
1667年,莱布尼茨遇到了美因茨选帝侯的首相博因堡男爵( Bar on von Boineburg)。年轻的莱布尼茨给男爵留下了极为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以致男爵在选帝侯服务机构中为他觅了一个职位。与此同时,阿尔特多夫大学也给莱布尼茨提供了一个教授席位,但他婉言谢绝了,他转而接受了选帝侯法律顾问助手的职位。此后,莱布尼茨毕其一生为X和君主工作。
作为接受这一职位的结果,莱布尼茨撰写了几部法学论著,其中包括《讲授和学习法学的新方法》( New Method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Jurisprudence)。他还起草了一个改革德国法律的草案。为了使法律制度X化,莱布尼茨希望用几个基本原则来界定所有法律概念。
1669年,莱布尼茨写了一篇短文,试图解决波兰王位的继承权问题。1668 年,波兰国王退位,几个觊觎王位者想得到王位。莱布尼茨所采取的解决办法是,论证波兰应该变成一个共和政体,并且应该通过选举选出一位觊覦王位者领导这个国家。
大约在这一时期,莱布尼茨写了一篇文章给博因堡,题目是《反对X者的自然忏悔录》(Confessions of Nature against Atheists) , 在其中他试图证明上帝的存在和灵魂的不灭,于1699年匿名出版。莱布尼茨还应博因堡的请求写了一篇《为三位一体论辩护》(Defence of t he Trinity )。莱布尼茨是一位天主教徒,而且是重新联合德国天主教和路德宗教会两派的热心促进者。这一促使两派统一的方案成为莱布尼茨毕生从事的重要事业。
1671年,莱布尼茨出版了他的X部自然哲学或物理学著作。这部著作的题目是《物理学新假说》(A New Physical Hypothesis),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关于运动的一般原理和具体原理,莱布尼茨把这两部分分别送给巴黎研究院和伦敦皇家学会。由于自己兴趣广泛, 莱布尼茨热心地参加这些研究会的活动,并因而在后来取得丰硕成果。再后来,莱布尼茨打算组建自己的研究会。
作为美因茨选帝侯的助手,莱布尼茨试图解决“ 三十年战争” 后法国对德国的威胁问题。路易十四X时期,法国是一个强大的统一国家,也是欧洲大陆的主要力量。与法国截然不同,现在我们所说的德国在当时却是由数百个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缺乏忠诚的邦国组成。莱布尼茨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方案来削弱法国经济的增长。他还为法国提出一个入侵X,去打击“异教徒” 的计划,以此来分散路易十四对德国的注意力。博因堡赞赏他的计划,1672年春天派他去巴黎,以便在法国X面前兜售这些计划。
在巴黎
于是,莱布尼茨于1672年前往巴黎。抵达后不久,他遇到了荷兰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并意识到自己的数学和物理知识是零散的。在惠更斯的指导下,他开始了一项自学计划,很快促使他对这两门学科做出重大贡献,包括发现他自己版本的微积分和积分。他会见了当时法国X的哲学家尼古拉斯·X伯朗士(Nicolas Malebranche)和安托万·阿尔诺(Antoine Arnauld) ,并研究了笛卡尔和帕斯卡的著作。
莱布尼茨赴巴黎的初衷毫无结果。然而,他却以官方职位继续留居巴黎,直到1676 年他30岁的时候。这段时间正是莱布尼茨一生中开始形成自己思想的阶段。
1673年1月,莱布尼茨被派往伦敦。在伦敦,他与英国皇家学会的秘书建立了联系,并因自己制作的能够进行乘除运算的机械计算器原型的发明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莱布尼茨的伦敦之行被他的两个保护人——博因堡男爵和美因茨选帝侯突然去世的消息所中断。他返回巴黎,继续担任博因堡儿子的私人教师一直到1676 年。莱布尼茨渴望在巴黎科学院谋得一个研究职位,但却没有如愿以偿,因此他接受了汉诺威法院顾问的职务。1676年10月,莱布尼茨绕道荷兰回到德国,曾与X的哲学家斯宾诺莎进行了四天的热烈讨论。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
尼古拉斯·X伯朗士
在汉诺威
在汉诺威, 莱布尼茨除担任法院顾问以外, 还为他的新雇主弗里德里希公爵(Duke Friedrich)担任图书馆馆长,弗里德里希公爵拥有大量的藏书和手稿。
莱布尼茨写信给公爵,建议改善公共管理现状,同时还建议全面进行经济调查,建立经济理事会,以促进贸易发展。他还建议公爵建立一个部门来管理各州的档案,并制定各种档案文件管理规则。1679年,莱布尼茨向公爵提议说风力能用来抽去哈兹山银矿中的水。后来他还设计了许多种风车、抽水机和传动装置。莱布尼茨想用从矿山得到的资金建立学术协会,并以之作为协会的活动经费,一个学会需要有固定的经费来源。在此后9年中,他花费了一半的时间在哈兹矿山上,试图让这些各种各样的发明发挥作用。然而这一切最终都失败了。莱布尼茨认为,这是由于X行政官员的有意阻挠所致,同时也是由于其他人害怕因技术进步而丢掉饭碗的结果。
弗里德里希公爵的弟弟恩斯特·奥古斯特( Ernst Augusto)是他的继承人。1685年8月,莱布尼茨的矿山排水计划显然已经失败,因而奥古斯特就请莱布尼茨去写整个布伦瑞克家族(House of Brunswick)的历史。1686年12月,莱布尼茨接受了这项任务。为了研究这个家族的历史,他在1687年11月到1690年6月期间到巴伐利亚、奥地利和意大利作了一次长途旅行,并利用这个机会结识了不少学者,因而他被推选为罗马科学院的成员。1690年,莱布尼茨带着他收集到的和布伦瑞克家族历史有关的大量档案材料返回汉诺威,这些材料在16X—1700年出版了六大卷,1707年—1711年,又出版了和布伦瑞克家族特别有关的材料三大卷,其他材料在他死后才出版问世。事实上, 莱布尼茨从来不曾完成这项历史研究工作。他是一个喜欢获得高薪的人,他谋得各种社会X,包括在沃尔芬比特尔的奥古斯特图书馆的工作。
莱布尼茨非常积极地创办科学院。1700年, 他担任柏林科学院创建会长,后又以建立普鲁士研究院而闻名。他试图在德累斯顿建立一个同样的研究院。考虑到柏林科学院运转需要经费,莱布尼茨试图找到进款。在许多新想法中,有一项想法是养蚕。他拿到了在普鲁士生产丝织品的许可证,并提议种植桑树。1712年,维也纳皇帝给莱布尼茨以帝国顾问的职位,并任命他为科学院院长。然而直到莱布尼茨去世,这个科学院也始终未能建立起来。
恩斯特·奥古斯特死于16X,他的长子乔治·路德维希(George Ludwig)继位。乔治·路德维希是莱布尼茨的新雇主。1714 年,乔治·路德维希前往英国,成为英国国王。此时,莱布尼茨年事已高,已经不能像以往那样到处旅行。他留住汉诺威继续从事未完成的布伦瑞克家族的历史研究工作。他希望尽快写完这部历史著作,以便有时间写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他最重要的一些哲学通信就是在这个时期写成的。
去世
1716年11月14日,莱布尼茨在汉诺威去世,享年70岁。当时他已经失宠,乔治·路德维希和宫廷里的其他朝臣都没来参加他的葬礼。尽管莱布尼茨是伦敦皇家学会和柏林科学院的终身会员,但这两个组织都没有X他的离世。
莱布尼茨终身未婚,X的财产继承人是他姐姐的继子。他很有魅力,彬彬有礼,而且不乏幽默感和想象力,在欧洲各地有很多朋友和仰慕者。他被认为是新教徒和有神论者,一生都致力于三位一体的基督教。
主要著述
编辑
著作名 |
外文名 |
完成年份 |
《论组合术》 |
De Arte Combinatoria |
1666 |
《抽象运动的理论》 |
Theoria motus abstracti |
1671 |
《新物理学假说》 |
Hypothesis physica nova |
1671 |
《哲学家的信条》 |
Confessio philosophi |
1673 |
《关于知识、真理和思想的沉思》 |
Meditationes de cognitione, veritate et ideis |
1684 |
《形而上学谈话》 |
Discours de Metaph-sique |
1686 |
《关于修正X哲学和实体概念》 |
De primae philosophiae Emendatione, et de Notione Substantiae |
1694 |
《新系统》 |
Système nouveau de la nature et de la communication des substances |
1695 |
《人类理智新论》 |
Nouveaux Essais Sur L'Entendement Humain |
1704 |
《神正论》 |
Essais de Théodicée |
1710 |
《单子论》 |
La Monadologie |
1714 |
《论中国人的自然神学》 |
Discourse on the natural theology of the Chinese |
1716 |
中文版莱布尼茨文集 X印书馆 段德智主编
本《文集》是段德智教授作为首席专家主持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莱布尼茨文集》的翻译和研究”的基础工程和骨干工程。自2014年以来,陆续出版了七卷,其内容则分别为:
第1卷:早期形而上学文集
第2卷:后期形而上学文集
第3卷:自然哲学文集
第5卷:认识论文集
第6卷:逻辑学与语言哲学文集
第7卷:神正论
第8卷:实践哲学文集
哲学思想
编辑莱布尼茨初入哲学领域的时间正是17世纪,彼时的欧洲思想界深受机械论影响,而由笛卡尔引发的唯我论冲击依然盘旋,唯理论和经验论的角逐使得双方优劣日益显现,莱布尼茨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错身,寻找自己的立场,进到X与必然、不可分的点与连续性的矛盾中去。
单子论
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下,17世纪的哲学家大多推崇机械论,他们将物质的本质规定为量,把物理学中的力学原理引入哲学,以因果关系为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这种观点是系统且合时的,但是因为其理论内部关于物体是否可分的争论,它无法解决“不可分的点”与“连续性”之间的矛盾,且机械论内含的决定论,即物体无法自我运动,运动原因在其外而产生的被动性与实体能动性的本质产生冲突,难以说明物质世界的本质,更无法解释感性与思想。
为寻找真正的实体,莱布尼茨曾诉诸伊壁鸠鲁的原子说,试图用原子解释本体问题,但原子论并未解决真正本体的问题,因为原子无论多小,只要其拥有广延,就不是“不可分”(“原子”一词的本义)的,因此不能够作为最终的实体。在莱布尼茨看来,实体应当是单一且不可分的,另一方面是能动的,而当时的机械论无法做到这一点。
莱布尼茨摒弃单纯从量的规定性或广延角度说明自然事物的做法,而从质的角度与能动性的角度,寻求一种单纯的、无形体的永恒实体作为万物的基础,这种单一实体(einfache Substanzen)必须没有广延、没有部分、没有量的规定性,他把这样的单意识体称作“单子”(Monaden)。莱布尼茨对点进行区分,将其划为三类:1.数学上的点,不可分,没有广延,仅仅是思维的抽象;2.物理学上的点,无限可分,现实存在而不具有统一性;3.形而上学的点,现实存在而真正不可分。单子则属于第三类点,具有不可分的单纯性,又具有统一性,并在其自身内具有能动性的原则,单子是客观存在的、无限多的、非物质的、能动的精神性实体,是构成事物的X的最初本原,也是事物运动的X根据。
莱布尼茨称:“物理学的点仅仅表面上看起来不可分;数学的点是精确的,但它们只是一些样式;只有形而上学的点或实体(由形式或灵魂所构成的东西)才是精确而又实在的,没有它们就没有任何实在的东西因为没有真正的单元就不会有复多。”
单子没有广延,因而不是物质性的,只能是精神性的实体,而莱布尼茨经常将单子称作“形式”或“灵魂”。单子本身不可分割,是单一的,但数量确实无限多,万物都是由这种精神性的实体所构成。作为对可分割与连续性矛盾问题的回应,莱布尼茨在解释无广延的单子如何形成具有广延的万物时提到,万物不是单子的简单堆积,而是由单子复合而反映出的一种现象。物质的本性在于广延,那么单子的本性则是一种原始的力,这种力使得单子是X自因的,这种能力使得单子及由单子构成的万物的运动,而他本人因此将单子称作“无形体的自动机”(单子论),单子内在的自发能动性成为其活动的根据。单子是一切事物的灵魂和内在目的(Entelechies),它派生出多样性,也实现物质的真正统一。
在《单子论》一书中,莱布尼茨论述了单子的如下特点:
(1) 单纯性
单子是单纯的精神实体,“单子”(Monaden)来自希腊语monas,意为单个或单纯,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复合而成的,那么“既然有复合物,就一定有单纯的实体;因为复合物无非是一X或一堆单纯的东西”,因而单子“只是一种组成复合物的单纯实体;单纯,就是没有部分的意思”。没有部分,则没有广延或形状,因而不可分,因而单子一定是精神实体,莱布尼茨凭借单纯性这一单子的基本设定推演出单子的诸多特性。
(2) 复多性 单子是无限多的,因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复合的和无限的,因而组成这些事物的单纯实体就不是两个或三个(如笛卡尔心物二元),也不是一个(如斯宾诺莎的实体),而是无数多个。
(3) 永恒性 既然单子是单纯的实体,没有广延、形状、部分,而不可分,那么单子就不会以自然的方式合成或解散,“单子只能突然产生,突然消灭,就是说,它们只能凭借创造而产生,凭借毁灭而消灭。”莱布尼茨把上帝视为最原始的单纯实体或一切单子的单子(类似于X推动者),上帝通过“神性的一刹那的持续闪烁(fulguration)”创造出其他单子,那么单子便是永恒存在的
(4) 独立性 单子是单纯的,没有广延或部分,则无物能进入其内部而使它发生变化,而单子的“偶性”也无法离开进入其他单子,莱布尼茨断言“单子没有可供事物出入的窗子……不论实体或偶性,都不能从外面进入一个单子。”
(5) 异质性 单子是单纯的,没有广延,单子之间没有量的差别,则其必然因万物的多样性而存在质的差别,差别表现为每个单子的“知觉”能力的差异,“知觉”即单子“反映”宇宙全体的能力。从构成无机物、植物的单子具有的“微知觉”,到构成动物的较高级单子的“知觉”,到构成人的灵魂或意识的更高级的“统觉”形成了一个由低到高的“知觉”序列,而最高的单子“上帝”则拥有着最清晰的知觉。此外,在构成同一事物的单子之间也存在知觉能力的差别,莱布尼茨强调“每个单子必须与任何个别的单子不同。因为在自然中决没有两个东西完全相似,在其中不可能找出一种内在的差别或基于一种固有特质的差别。”这就是所谓的“差异律”。而由于单子数量无限,而宇宙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单子,这便意味着根据单子序列,任何两个单独存在的单子之间都能插入无数个中介状态的单子。“自然绝不做飞跃”,这便是所谓的“连续律”。差异律和连续律这两条原则,保证了每个单子都是“不可分的点”,又使得整个单子序列成为不间断的连续体,从而实现了“不可分”与“连续性”的统一。
(6)X性 单子没有部分,又是单纯的,因此它的变化发展不会来自外部,只能出于其内部,因此单子必然是完满自足的“自因”,或“无形体的自动机”。单子内部具有的原则,或称为其固有的精神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机械论的外部力量,而是单子的内在原则和其能动性,驱使单子追求更高存在状态(更高的知觉能力或清晰程度),满足自身“欲求”,从而使得单子序列及整个自然界运动。
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描绘了统一而庞杂的宇宙图景,所有的单子都彼此孤立,根据自身内在固有的原则而运动变化,但是这样庞杂的系统如X单子独立运动的情况下协调一致,从而体现出普遍规律,避免一种无序的混乱是一大难题。莱布尼茨为克服此问题,提出“预定和谐”的观点,此观点在于上帝最初创造每个单子时就将能够使它们相互协调的程序置入单子中,如同高明的钟表匠所制造的钟表不用调节而永远在同一时刻报时。
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论受斯宾诺莎影响,他反对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实体说,但是却接受了斯宾诺莎关于实体有内在协调性的思想,以此创立了预定和谐论。单子作为单一的实体同时又是复多的,并且处于一种受内在原则支配而不断追求更高知觉状态的运动过程中。莱布尼茨不把身体看做独立存在的实体,而把它视为单子聚集形成的现象,身体的实体是灵魂,而后者才是真正的单元或实体。因此身心的对立只是表面性的,身体和灵魂的关系只是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而非两个实体之间的关系,真正的实体间的关系是无数单子之间的关系,莱布尼茨用一个比喻论述:在交响乐队里每个乐手都按自己的乐谱进行演奏,但整个乐队却能演奏出优美的交响曲,因为乐曲的总谱已经由作曲家事先写好了。相似地,在无数单子构成的宇宙中,上帝就如同谱曲者是每个单子根据预定和谐来进行变化,使得整个世界保持一种有条不紊的秩序。
认识论
莱布尼茨的认识论以单子论为前提,是其单子论的组成部分,即关于人的心灵这一单子如何表现或知觉宇宙万物的学说。莱布尼茨维护了笛卡尔确立的唯理论原则,与洛克展开激烈地辩论。洛克在《人类理智论》(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中系统地解释了其经验论原则,而莱布尼茨则写下《人类理智新论》(New Essays on Human Understanding)对其进行详尽的批判从而阐明唯理论的认识论思想。
经验论批判
莱布尼茨在《人类理智新论》中对经验论进行总体的批判,揭示感觉经验的局限性,,他认为“人类的认识与禽兽的认识的区别” 在于“禽兽纯凭经验,只是用例子来指导自己,因为就我们所能判断的来说,禽兽决达不到提出必然命题的地步,而人类则能有经验证明的科学知识,也是因为这一点,禽兽所具有的那种联想功能,是某种低于人所具有的理性的东西”而经验主义者的联想与禽兽的纯粹联想一样,总认为过去发生的事情,在以后相似的场合仍会发生。但是,经验是个别的、偶然的、有条件的,不具备必然性,当条件发生变化原有的经验便不适用,如果X经验则必然要产生错误。莱布尼茨认为真理必须具备普遍必然性,他认为经验论和唯理论争论的根本问题在于“究竟是一切真理都依赖于经验,亦即依赖归纳与例证,还是有些真理更有别的基础。”因为“如果某些事件我们在根本未作任何实验之前就能预见到,那就显然是我们自己对此也有所贡献的感觉对于我们的一切现实认识虽然是必要的,但是不足以向我们提供全部认识,因为感觉永远只能给我们提供一些例子,尽管数目很多,也不足以建立这个真理的普遍必然性,因为不能因此便说,过去发生过的事情,将来也会同样发生。”
莱布尼茨的批评的确指向经验论的核心,不过从相似观点(即感觉不能提供必然性)出发的休谟则走向了怀疑论,而莱布尼茨并没有从唯理论的立场后退,而是向前推出了他的天赋观念论。
天赋观念论
17世纪的唯理论哲学家广泛承认先天知识的存在,如笛卡尔,尽管承认感觉的被动性,但认为人的心灵中有先天赋予的观念,而与其针锋相对地,经验论者洛克则反对天赋观念论,他主张“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一块白板,感觉经验在上面留下印记,从而产生了观念和知识。而莱布尼茨认为,X平整空白的白板不可能存在,相似地,一无所有的空的心灵也是不存在的。
莱布尼茨接受了笛卡尔的基本命题,同时也从经验论中吸收了部分原则。莱布尼茨仍然主张天赋观念论,他从单子的单纯性与内在原则出发,主张人的所有观念都是天赋的。其次,莱布尼茨也接受了洛克对天赋观念论的批评,放弃了天赋观念是直接呈现的观点,而发展了“天赋能力潜存说”,这种观点认为,真理或普遍的必然的知识并不是现成地存在于每个人心中或现实地呈现于人的心灵中或者现成地呈现在每个人的心灵或理智面前的。观念和真理不是作为现实被赋予在我们心中,而是作为倾向、禀赋、习性或自然的潜能天赋在我们心中的。
在这个意义上,莱布尼茨把人的心灵比喻为具有天然花纹的大理石,每一块大理石的花纹不同,则其便能够雕刻为不同的雕像,虽然形象不现实地存在在大理石之中,但是可以说事潜在地存在于大理石职中的,并通过加工而清晰地显现。人的天赋能力和人的心灵是相伴并相互适应的,不过人们经常感受不到其作用。
既然天赋观念潜在于人的心灵中,便需要“机缘”使其有潜在变为现实的,这种“机缘”就是感觉,不过莱布尼茨所提的感觉并非经验论的感觉,不是感官对外部事物的知觉,而是心灵内在之物,即单子本身固有的“知觉”,因为单子是封闭的,单子并不从外部获得知觉,一切观念都是天赋的。在感觉的诱发下,人们对心中的观念进行了反省,才使得潜在的观念清楚明白。
逻辑、真理与自然哲学
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
作为其理论的基础,莱布尼茨曾写道:“为什么‘有’存在而’无’不存在?充足理由是在有其存在的内在根据的实体中找到的”海德格尔将此问题视为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
逻辑与数学
莱布尼茨在《神正论》(或译为《神义论》)中说明了理性的两大原则:矛盾律,即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其中一个为真则另一个为加;充足理由律,即对一件真实的或实在的事,任何一种陈述如果为真,则必须有一个充足理由。矛盾律(以及其隐含的同一律)是数学的逻辑基础,而充足理由律被作为特定形式的理性工具,不只用以处理概念。
莱布尼茨曾尝试将数学与逻辑统一起来,建立普遍的符号逻辑,他曾说:“数学和几何学能做逻辑学的处理,好像它们是一门数学的逻辑。作为一门普遍的或逻辑的数学实际上与数学的逻辑是一致的,因此,我们的逻辑学通常也叫做数学分析。”对莱布尼茨而言,逻辑和数学的判断都是分析的判断,莱布尼茨使思维被以符号的方式表现出来,使符号成为一种脱离经验的特殊语言,从而蕴含着后世逻辑和语言哲学发展的方向。
在数学上,莱布尼茨最先发明标记微积分的符号;在逻辑学上其提倡符号逻辑;在语言学上他倡议发明一种普遍的语言,而这些成果都与他的符号语言相关,他正是希望通过这一符号语言系统进行哲学和科学活动。此外,莱布尼茨的符号语言是非语音的,他试图使用这种特殊的语言构建起一整套关于世界的理论框架。
两种真理
莱布尼茨将真理分为两种:一为推论的、必然的真理,如数学、几何学、逻辑学的真理,另为事实的、偶然的真理,它与现实相关,潜藏着可能性的源泉,检验这两种真理的原则是矛盾律和充足理由律。
当一个真理是必然的时,我们能用分析的方法找到它的理由,并把其归结为更纯粹的观念和真理,追溯到原始的真理。如数学家就是用这种方法把定理和法则归结为定义、公理和设定,而有一些法则无法证明、无需证明,这就是因为其是逻辑上的重言式,其反面包含明显的矛盾。数学、逻辑学、形而上学、伦理学等学科中的原理都被莱布尼茨归结为必然的原理。
事实的真理则通过经验被认识,它不是必然的,因为与之矛盾的对立命题是可能的,所以其真实性为偶然。对事实的判定只能通过经验实现,如果一个事实是真实的,它必然有一个充足理由。充足理由存在于偶然的真理或事实的真理中,即存在于宇宙中的各种事物的联系中,而其无限性又使得分析向更在先的或更加细致的偶然因素发展,而这些因素同样需要分析以说明其理由,以此类推直至无穷,因而充足理由或X因应当存在于偶然事物的序列之外,应当存在于一个必然的实体里,这个实体便是上帝。
立足唯理论去调和唯理论与经验论仍然是莱布尼茨真理论的要义,莱布尼茨的推理是唯理论的体现,其真理完全来自理智而非经验,但莱布尼茨并未因此完全否认事实的真理的存在,他仍然承认其作为一种真理,而不是如同斯宾诺莎所称世界没有偶然性,“偶然性”是斯宾诺莎的用词习惯,被他理解为“没有原因的”,因此只要能找到原因,便是必然的,莱布尼茨认为,偶然事物之所以偶然,不在于其没有原因,相反,充足理由律保证偶然性也是有原因的。那么,偶然性的“偶然”在于“他的本性中不涉及存在”,偶然性联系的是可能的世界,偶然的真理有多重的可能性,可能世界并非神话,它曾经具有潜在的现实的可能性,但其以观念的形态存在。
自然哲学
在有关自然科学的思想领域,莱布尼茨也有建树,最突出的是其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思想,而这些思想以莱布尼茨和牛顿之间的辩论形式呈现,莱布尼茨否定牛顿的X时空观,认为其不符合充足理由律和同一律,如果X空间为真,物质宇宙就是有限的,那么空间不同部分的相互关系就是无差别的,物质宇宙作为整体能够被上帝在X空间的任何区域创造出来,但没有任何根据说明上帝在此而不是在彼创造宇宙,充足理由律在此失效,上帝或不创造宇宙,或碰巧创造宇宙,这点无法解释。而实际上上帝创造了宇宙,又因为其创造有根据,前提是他要选择,而X空间使他无法选择,因此莱布尼茨相信空间是相对的。
同样地,从X时间来解释,上帝创造世界“时”之前或之后,上帝或许已经创造了时间,但为何选择这一时刻,上帝无任何理由,因此X时间也是不可能的。
牛顿
伦理学与政治哲学
最好世界论
莱布尼茨的充足理由律不仅是逻辑学和认识论中他所使用的重要的方法论,其在伦理学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莱布尼茨在《神正论》中指出:“有两个X的迷宫(deux labyrinths famoux),常常使我们的理性误⼊歧途。其⼀关涉到⾃由与必然的⼤问题,这⼀迷宫⾸先出现在恶的产⽣和起源的问题中;其⼆在于连续性和看来是其要素的不可分的点的争论,这个问题牵涉到对于⽆限性的思考。第⼀个问题⼏乎困惑着整个⼈类,第⼆个问题则只是让哲学家们费⼼。”神正论正是回答前一问题的尝试,说明上帝的正义和人世间的罪恶的关系,并将其与人的X联系起来。
莱布尼茨认为,我们的世界存在着许多罪恶和不幸,看起来似乎并不完美,但这是因为我们以人类的有限的眼光来看才是如此,他认为,一个完美的世界不是没有一点阴影,而是像一幅画一样,每一处阴影都有作用,来衬托和构成整体的完美,任何恶都是上帝有用意的产物,是上帝用智慧、仁慈、权能考虑、现实的结果,因而都是合理的,如果没有恶,善也无法相应表现,有了善恶,X意志才有余地表达,才使得人能发挥其最大X。上帝的理念中有无数的可能世界,而他创造的世界是一个保证善能得到最大表现的世界,使人能发挥其最大X的世界,商字处于善良意志,选择了最好的世界作为现实世界。上帝而对选择一定有充足理由,也就是当前的世界各部分一定是最协调的最完满的,由此莱布尼茨得出“我们的世界是一切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的结论。
另一角度来看是莱布尼茨单子论的道德论证:自然世界的和谐是上帝善良的表现。一切精神总体构成了上帝之城,它是世界中的道德世界,保证了道德和自然领域的和谐。
政治哲学
(见《评普芬道夫的原则》)
莱布尼茨认为,法律要有牢固的基础,他写道:“我希望更牢固的东西,它将给出清晰而富有成效的定义,从正确的原则中得出它的结论……这个稳固的东西将按照秩序建立起一切行为的基本原则……”莱布尼茨认为,只有普遍的理性才能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举止是正当的,自然法的性质是纯粹观念上的,他说:“自然法写在我们的心灵,我们有一颗充满X思想的灵魂,一个总是倾向于公正的心愿。”即思想X是自然法的重要内容,它是立法之本,这一理念符合启蒙主义的思想特征。在莱布尼茨看来,从自然法角度,思想X的结果趋向公正,而古代的习惯形成自然法的基础。思想X的结果不是混乱,而是秩序。公正的观念被他视为是神圣的,自然法根植于事物的本性,理性的自然权利是自然法要遵循的原则。
莱布尼茨的政治观点还反映了其乐观主义的主张,而这一点基于其预定和谐的观念,他认为“不幸的是,多数人由于想到困难和人类事务的空虚而无价值,于是对发现真理、获得牢固的真理感到绝望满足于一种容易的生活方式,嘲笑一切事情,得过且过。结果竟然是,他们有足够的智力明察缺陷和困难,却没有能力用智慧找到克服它们的手段。”个人是孤独的,但并非无助,因为宇宙精神普遍同在,心灵越具备善的意志,在国家中就越有善的行为,就更幸福,否则便受到惩罚。
莱布尼茨还曾对“X”进行讨论,其X概念集中于领土权力,而非X概念,而莱布尼茨主张权力的集中而非分权,莱布尼茨并未对自然状态作出如同霍布斯、洛克等一众政治哲学家的详尽分析,他认为国家的合法性与其起源无关,他尽量使用“法律”“公益”“仁慈”这样的概念代替契约,他认为政治的目的不仅在于美德,在在于人民的安定生活,这其实与他的预定和谐观念有关,他的X概念与近代形成的国家相抵触。而在现实中,他支持保留中世纪遗留的等级X,并把国家置于极高乃至神圣的地位,总体而言,他支持一种调和主义。
教育思想
莱布尼茨在启蒙X的自然权利观念指引下,提出要改进教育,使美德成为人的第二天性,而法律的惩罚作用知识为了明确道德,“幸福的障碍在我们的精神之外,来自身体或财富。为了尽可能使人们幸福,我们必须寻找保持他们精神健康的方法。”
人物影响
编辑莱布尼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在哲学和数学领域,还在物理学、技术、信息科学、政治学等领域。他的哲学思想对康德、沃尔夫、罗素、德勒兹等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数学成就对微积分、拓扑学、逻辑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有重要的贡献。他还是最早接触中华文化的欧洲人之一,曾经从一些曾经前往中国传教的教士那里接触到中国文化,并对《周易》和八卦的系统感兴趣。
莱布尼茨的自然科学成就
微积分
莱布尼茨与艾萨克·牛顿一起被认为是微积分(微分和积分)的发现者。根据莱布尼茨的笔记,一个关键的突破发生在1675年11月11日,当他X次使用积分法来求函数y = f(x)的图形下的面积。他引入了一些至今仍在使用的符号,例如积分符号∫,表示拉长的S,来自拉丁语单词summa,以及用于微分的d,来自拉丁语单词differentia。莱布尼茨直到1684年才发表了他关于微积分的文章。莱布尼茨在他1693年的论文《几何学增补》中用一个图表达了积分和微分的反比关系,后来被称为微积分基本定理。然而,詹姆斯·格雷戈里被认为是这个定理在几何形式上的发现者,艾萨克·巴罗证明了一个更广义的几何版本,牛顿则发展了支持这个定理的理论。这个概念通过莱布尼茨的形式主义和新的符号法变得更加透明。微分法的乘积规则仍然被称为“莱布尼茨定律”。此外,告诉我们如何以及何时在积分符号下求导的定理被称为莱布尼茨积分法则。
莱布尼茨利用无穷小来发展微积分,以暗示它们具有矛盾代数性质的方式操纵它们。乔治·伯克利(George Berkeley)在一本名为《分析师》(The Analyst)和《论运动》(De Motu)的小册子中批评了这些。最近的一项研究认为,莱布尼兹微积分没有矛盾,并且比伯克利的经验主义批评更有根据。
拓扑学
拓扑学最早称之“位相分析学”(аnalysis situs),是莱布尼茨1679年提出的,这是一门研究地形、地貌相类似的学科,当时主要研究的是出于数学分析的需要而产生的一些几何问题。关于莱布尼茨对拓扑学的贡献,尚存争论。Mates引用Jacob Freudenthal 1954年一篇论文里的话说:
尽管莱布尼茨认为一列点在空间中的位置是由其间距离X决定的——当且仅当距离发生变化时点的位置发生相应的改变——他的仰慕者欧拉,在他X的一篇论文(1736年发表,解决了柯尼斯堡七桥问题及其推广)中,却是在“拓扑变形时点的位置不发生变化”的意义下使用“几何位置”这个名词的。他误信了莱布尼茨是这个概念的创始者。人们常常意识不到莱布尼茨是在完全不同的意义下使用这个名词的,因此被尊为数学的这个分支领域的奠基人并不恰当。
但平野秀明(Hideaki Hirano)持有不同看法,他引用本华·曼德博的话说:
在莱布尼茨海量的科学成果中探索是发人深省的体验。除了微积分以及其他已经完成的研究之外,大量涉及内容广泛且极富前瞻性的研究对科学发展的推动力势不可挡。在“填充理论”上即有例子,……在发现莱布尼茨还曾经关注过几何度量的重要性之后,我对他的狂热更甚了。在“欧几里德普罗塔”中,……欧几里德公理更加严格,他陈述道,“……对直线,我有数种不同的定义。直线是曲线的一种,而曲线的任何部分都是和整体相似的,因此直线也具有这种特性;这不仅适用于曲线,而且适用于集合。”这个论断今天已经可以被证明。
因而分形几何(由本华·曼德博发扬光大)理论在莱布尼茨的自相似性思想和连续性原理中寻求支持:大自然没有跳跃(拉丁语natura non facit saltus,英语"nature does not make jumps")。当莱布尼茨在他的形而上学著作中写道“直线是曲线的一种,其任何部分都是和整体类似的”时,他实际上提前两个世纪预言了拓扑学的诞生。至于“填充理论”,莱布尼茨对他的朋友Des Bosses说,“你想象一个圆,然后用三个全等的最大半径的圆填满它,后来的三个小圆又可以以同样的过程被更小的圆填充”。这个过程可以无限地继续下去,并由此生发出了自相似性的思想。莱布尼茨对于欧氏公理的改进亦包含同样的概念。
二进制
在巴黎的时期当中(1672—1676年),莱布尼茨做出了他最重要的数学发现, 其中包括微分学和积分学。关于这一点, 我们回头在第5 章的附录中再讨论。同时, 他还论证了二进位制算法。二进位制算法是仅仅基于0 和1 这两个数字而建立起来的数字系统。在二进位制系统中,“2” 被写作“10”,“4”被写作“100”。当然,莱布尼茨并没有认识到这个系统会成为现代计算机的基础。不过,他曾考虑用二进制数字表达逻辑演算方法的思想(这些生成的数字可能会相当复杂)。大约在1680 年, 他还草拟了一个用二进位制数字进行计算的计算器设计方案, 当然, 这种计算器需要很多轮子, 由于这个原因, 他放弃了这一方案。莱布尼茨的这些工作已经非常接近于计算机的发明。1701 年, 莱布尼茨与白晋(Joachim Bouvet,法国传教士、数学家)写信, 描述了他的二进制算术,包括具有创世的类比。1703年,莱布尼茨收到了白晋热情洋溢的复信, 信中称理解《易经》和中国哲学本性的秘密存在于莱布尼茨的二进制算术之中。
莱布尼茨的政治学思想
作为外交官和欧洲X阶级的顾问, 莱布尼茨在政治学领域非常活跃。他在政治学上的思想阐述主要强调公共福利,强调国家应当促进国民福利,并对公众利益给予重视。在他的政治理论中,正义体现在X的责任上,X应当为人民谋福利。国家的合法性并非依赖于参与者之间的社会契约。国家不依赖于它的起源。使得国家的形成成为正当的原因是, 它能促进公共的善:“对社会有用的东西, 公众的善是至高无上的法则一然而,社会不是某些人的社会,不是某个特殊X的社会,而是所有那些作为上帝之城的一部分的人的社会……作为宇宙之国家的社会。”不过,莱布尼茨反对洛克那种关于全体人民生而俱有平等的自然权力的观念。他认为,只有当人民具有相同的自然优势时, 才能获得这种平等, 而他们显然并不具有这种相同的自然优势。他也不赞同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观点, 根据这一观点, 在自然状态中, 即在社会契约之前, 没有任何道德法则存在。他在《对沙夫茨伯里性格的评论》(Remarks on Shaftesbury’s Characteristics) 中写道, 沙夫茨伯里成功地批驳了那些断言在自然状态下和X之外不存在任何义务的人。
此外,在《新论文集》中,莱布尼茨拒绝用社会契约来解释市民社会之起源的需要。人民X,以获得自然的共同目标, 这“就像鸟X共同飞行迁徙” 一样。概括地说,那种人为的社会契约观念对于解释X的起源并不是必然的, 对于证明X的合法性和道德解释也不是必然的。
因此,他反对一切形式的X主义和无X主义,主张恢复政治、法律宪政的原则,而不是将所有的权力集中于某一个X者、官员或团体。他认为最理想的X形式是将权力和善行结合:权力对于把权力转化为事实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善行对于形成做正确之事的X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聪明者和有德行者应当成为X者, 并且他们应当改善生活条件、推进知识和市民美德的提高。“追求德性的政治学的目标是丰富充裕”,因而人民“将处在更好的协同工作的位置”,以获得那些“能使得君主亚(Author)受到尊敬和爱戴”的效果。
在莱布尼茨的时代,德国仍然是由诸多分散的公国组成的。因而在“XX”的支持者看来,德意志诸公国并不能看作是政治实体。然而,莱布尼茨坚持认为,公国应当被视为相互独立的X国家,他是通过对X做出纯粹的描述性说明而进行论证的,这种论证没有试图通过诉诸法律而证明这种概念的正确性。莱布尼茨宣称,X只不过是“对领土的控制”,或者具有足够的力量保持这种控制。他的描述适合于那个时代德国诸公国的情形,这些公国拥有武装和许多X象征,但是仍然效忠于罗马帝国。对于XX,他认为,首先,国家不是一个存在物。它只不过是一种集合体, 就像一个牧X或聚会。只有个体才是真正的存在物。其次,他针对霍布斯XX下的权利让渡的说法,认为这种说法是建立在某种虚假的两分法之上的: 无X主义的自然状态或X的君主。莱布尼茨指出, 这种二分法与欧洲的实际状况并不相符, 在欧洲这两种情形都不存在。因此,他提出了一种宗教国家观,主张国家的X应当追溯到上帝,“上帝是人们在所有事物中所X相信的存在”。
莱布尼茨与中国文化
莱布尼茨主要是通过与前往中国传教的耶稣传教团接触,来了解中国文化的。莱布尼茨最初是通过克劳迪奥·格雷马迪认识了中国文化,当时他还在罗马。格雷马迪是中国数学所的所长,他向莱布尼茨介绍了一些关于中国语言、技术和哲学的知识。莱布尼茨对这些知识感到十分兴趣,这也是他从17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抱有的兴趣。之后,他通过与法国耶稣会传教士乔奇姆•白晋的接触,了解到了《易经》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著作。在与白晋的通信中,莱布尼茨认为, 他毕生为之奋斗的那种普遍算法和语言已为古代中国人所知晓。此外, 白晋还论证说, 古代中国有一种自然宗教, 它与基督教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因此, 白晋断言, 使中国人皈依基督教的X方法是使中国人重新学习他们以往被遗忘了的形而上学。这也深深拨动了莱布尼茨的心弦, 他相信理性可以揭示这种真正的宗教, 基督教的基本原理可以用他正在开发的这种普遍语言清楚地加以探究。
莱布尼茨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论中国自然神学》,这本著作是他在回复两篇关于中国文献的评论时所撰写的。这本著作表现了莱布尼茨作为一位思想家和他对欧洲人看待中国的态度,他把中国文化视为一种独特的哲学传统,在这个传统中,自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在《论中国自然神学》中,莱布尼茨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这些理论挑战了当时欧洲人对于中国文化的看法。当时,对于中国文化,欧洲思想界存在着两种看法。一种是以传教士利玛窦为代表,认为中国传统的形而上学和习俗可以与基督教相统一,在中国应当把中国人的古代传统和礼仪同基督教信仰相结合,而不能把中国文化视为异端和不值得尊重与研究的东西。而另一种则以传教士龙华民为代表,认为中国古代文化是唯物主义的, 而其近代文化则是X的。他称孔子的学说不可与基督教同日而语。因此, 他指出皈依基督教要求从总体上放弃中国的传统。
在《论中国自然神学》中,莱布尼茨的主要目的是捍卫利玛窦的观点, 反对龙华民的观点。在该书X部分,莱布尼茨论证说中国人确实有一种与关于上帝的基督教观念相似的概念, 这一论断是龙华民所否定的。这种论证依赖于“礼”,莱布尼茨把它解释为“X原理”(第四节)。在引用中文文献时, 莱布尼茨把“ 礼” 称为伟大的和普遍的原因, 并坚持认为没有任何东西比“ 礼” 更大或更好。除此之外, 根据中国文献, 礼是五德之源。他总结说, 礼有许多特征, 这使得“ 礼” 成为可与基督教的上帝观念相媲美的观念。
这些观点有利于莱布尼茨的立场, 但是龙华民仍然坚持认为对“ 礼” 作唯物主义的解释是正确的, 并认为应当把礼理解为原初的和没有差别的物质。莱布尼茨对这一观点持有X。首先, 他承认当时的中国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X的, 但是他认为中国古代文化反映了一种自然宗教,这种自然宗教在很大程度上与基督教是一致的。其次,中国古典哲学把礼视为某种能动的力,而不仅仅把它视为消极的原初物质。再次,莱布尼茨认为,“礼”这一词还可以指称个体的灵魂(或单子),并且这种含糊性正是龙华民出现混淆的主要原因。
莱布尼茨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主要集中在神学和哲学方面。他对中国哲学的学术研究是非常富有开创性的,他的著作在当时很少有西方的哲学家对中国感兴趣。 莱布尼茨认为,中国的学术传统和欧洲传统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也促使他认为,东方和西方应该团结一致,而不是相互对立。
思想继承
编辑莱布尼茨的思想对后世的哲学家有很大的影响和启发,尤其是在德国。他被视为德国哲学家之父,也是欧洲启蒙运动中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单子论和预定和谐论对沃尔夫、罗素、德勒兹等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形式逻辑和符号思维为现代逻辑学和分析哲学奠定了基础。
沃尔夫派哲学
克里斯提安·沃尔夫是莱布尼茨的学生和传人,他继承了莱布尼茨的理性主义、协调原则和单子论等思想,并把莱布尼茨的哲学系统化、数学化和普及化。他把哲学分为逻辑学、形而上学和道德学三个部分,并用数学和逻辑的语言来阐述这三个部分。他也创造了许多新的术语和符号,并培养了许多哲学门徒和追随者,他将莱布尼茨的思想搬上大学讲坛,使其成为康德以前的德国哲学的主流,成为当时欧洲最流行和最有影响力的哲学流派之一。沃尔夫对哲学进行了分类,把本体论作为“X哲学”,围绕世界、灵魂和上帝三大主题分为宇宙论、人类学、心理学、自然神学、实践哲学等。他将演绎推理方法和形式逻辑的矛盾律作为普遍的哲学方法,用定义、公理、定理的形式对哲学范畴进行组织,形成了“莱布尼茨-沃尔夫X”。但是,沃尔夫在莱布尼茨的思想中庸俗化了一些内容,他的哲学思想缺乏新鲜内容,而且空泛,缺乏原创性。康德就是批评沃尔夫的哲学的。
罗素的“外在关系”基础
罗素通过对莱布尼茨思想的研究,提出了“外在关系”的理论。他认为莱布尼茨的思想存在内外关系的问题。莱布尼茨的哲学几乎完全遵守了传统逻辑的基本前提,以矛盾律和充足理由律为基本的思想规律,认为一切命题都可还原为主谓形式的命题。按这一前提,一切事物都可还原为实体的属性,而单子则是实体的单元。罗素认为这是莱布尼茨哲学的一种倾向。同时,莱布尼茨又是符号逻辑的创始人,设想建构一个由最简单的符号为单元的符号系统,联结单元的关系不属于单元,而是逻辑研究的独立对象。把这种逻辑关系应用于单子论,他把单子说成众多的独立实体,每一个单子没有与其他单子相联系的“窗户”;也就是说,不包含着与其他单子的关系。但他囿于传统主谓逻辑的模式,把关系看作内在于实体的属性,因此无法逻辑地说明单子之间的关系,只能诉诸上帝创造“先定和谐”的神学来建立这种关系,罗素认为这是莱布尼茨的败笔,是新旧两种逻辑无法调和而导致的结果。罗素指出,这是莱布尼茨“内外关系”的问题之一。对此,罗素提出了“外在关系”说,即认为单子之间的关系是外在于单子的属性,,把关系看作是外在于事物的独立存在,像纽带一样在事物之间起联结作用。
罗素
德勒兹
德勒兹对莱布尼茨的哲学思想有深入的研究,他在《折叠:莱布尼茨与巴洛克》一书中提出了对巴洛克和莱布尼茨作品的新解释。德勒兹认为莱布尼茨的工作构成了巴洛克哲学、艺术和科学的基础元素。德勒兹将莱布尼茨的单子概念视为空间、运动和时间的折叠,他还将世界解释为无限折叠的身体,它们穿越压缩的时间和空间。
德勒兹讨论了莱布尼茨思想中的多个问题,如单子、表达、连续性、事件、X、神、恶等。对于这些问题,他有自己的看法,有时与莱布尼茨相同,有时不同。例如,他认为单子是不可分割的个体,但不是实体或物质,而是“动力学的点”。他认为表达是一种逻辑关系,而不是心灵与物质之间的对应。他认为连续性是由不同性质的单子构成的多重性,而不是由同质的部分组成的统一性²。他认为事件是意义的生产,而不是事物的变化²。他认为X是一种创造性的力量,而不是一种选择性的能力。他认为神是最高单子,但不是X或完美的,而是“最优”的²。他认为恶是一种必然性,但不是一种罪过或惩罚,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机会。德勒兹对莱布尼茨的哲学思想有着独特而富有启发性的阐释,他试图用莱布尼茨的概念来应对当代数学和科学的发展,以及艺术和文化的变化。德勒兹认为莱布尼茨是一个纯粹的形而上学家,也是一个现代思想家。
德勒兹
历史评价
编辑莱布尼茨是历史上少见的通才,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他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贡献和影响,被认为是西方近X性主义哲学的高峰之一,也是现代数学和逻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与牛顿共同发明了微积分,并提出了单子论和预定和谐论等哲学理论。他对中国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并试图寻求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对话和和谐。他被视为德国哲学家之父,也是欧洲启蒙运动中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在X莱布尼茨时,巴黎皇家科学院秘书长冯特奈尔称赞莱布尼茨的智力“就像古人能够同时驾驭八匹马”,“莱布尼茨能够同时驾驭所有学科”。
18世纪的法国X者和唯物主义者狄德罗,尽管他的观点与莱布尼茨的观点经常相悖,但仍然不禁对他的成就感到敬畏。在他撰写的关于莱布尼茨的百科全书条目中,他写道:“也许从来没有一个人像莱布尼茨那样读过那么多书,学过那么多东西,思考过那么多东西,写过那么多东西……他关于世界、上帝、自然和灵魂的作品都具有最崇高的雄辩。如果他的思想用柏拉图的风格表达出来,那么莱比锡的哲学家将不会输给雅典的哲学家。”
此外,超过一个世纪后,德国语言哲学家、数学家哥特洛布·弗雷格也表达了类似的钦佩之情,宣称“在他的著作中,莱布尼茨抛出了如此多的思想种子,在这方面他是独一无二的。”
特洛布·弗雷格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美)加勒特·汤姆森. 莱布尼茨. 杨富斌,译. 北京: 中华书局, 2014.1: 扉页.
[2]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汉诺威大学官网. [2023-05-04].
[3]Russell, Bertrand.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Collectors Edition . 2013.4.15: 469.
[4]邓晓芒 赵林. 西方哲学史.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6: 159.
[5]秦家懿 编. 德国哲学家论中国. 北京: 三联书店, 1997: 6-7.
[6]莱布尼茨的遗产.archive.org. [2023-05-18].
[7]Letters from and to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within the collection of manuscript papers of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UNESCO Memory of the World Programme. [2023-05-04].
[8]Kurt Müller, Gisela Krönert. Leben und Werk von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Eine Chronik. 1969: 3.
[9]Mates, Benson. The Philosophy of Leibniz: Metaphysics and Language. 1989: 4.
[10](美)加勒特·汤姆森. 莱布尼茨. 杨富斌,译. 北京: 中华书局, 2014.1: 4.
[11]安托内萨. 莱布尼茨传. 宋斌,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12: 59-61.
[12](美)加勒特·汤姆森. 莱布尼茨. 杨富斌,译. 北京: 中华书局, 2014.1: 5.
[13]安托内萨. 莱布尼茨传. 宋斌,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12: 63.
[14]安托内萨. 莱布尼茨传. 宋斌,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12: 67.69.72.
[15]Jolley, Nichola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Leibniz.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20.
[16](美)加勒特·汤姆森. 莱布尼茨. 杨富斌,译. 北京: 中华书局, 2014.1: 6.
[17]安托内萨. 莱布尼茨传. 宋斌,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12: 86-87.
[18]安托内萨. 莱布尼茨传. 宋斌,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12: 103.
[19](美)加勒特·汤姆森. 莱布尼茨. 杨富斌,译. 北京: 中华书局, 2014.1: 7.
[20](美)加勒特·汤姆森. 莱布尼茨. 杨富斌,译. 北京: 中华书局, 2014.1: 8.
[21]安托内萨. 莱布尼茨传. 宋斌,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12: 120-125.
[22]安托内萨. 莱布尼茨传. 宋斌,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12: 126.
[23]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23-05-04].
[24](美)加勒特·汤姆森. 莱布尼茨. 杨富斌,译. 北京: 中华书局, 2014.1: 9.
[25](美)加勒特·汤姆森. 莱布尼茨. 杨富斌,译. 北京: 中华书局, 2014.1: 10.
[26]Alfred Rupert Hall. Philosophers at War: The Quarrel Between Newton and Leibniz. 2002: 44-69.
[27](美)加勒特·汤姆森. 莱布尼茨. 杨富斌,译. 北京: 中华书局, 2014.1: 11.
[28]Davis, Martin. The Universal Computer : The Road from Leibniz to Turing. CRC Press, 2018: 9.
[29](美)加勒特·汤姆森. 莱布尼茨. 杨富斌,译. 北京: 中华书局, 2014.1: 12-14.
[30](美)加勒特·汤姆森. 莱布尼茨. 杨富斌,译. 北京: 中华书局, 2014.1: 15.
[31] MacDonald Ross, George. Leibniz's Exposition of His System to Queen Sophie Charlotte and Other Ladies. 1990: 61-69.
[32](美)加勒特·汤姆森. 莱布尼茨. 杨富斌,译. 北京: 中华书局, 2014.1: 16.
[33]See Wiener IV.6 and Loemker §40. Also see a curious passage titled "Leibniz's Philosophical Dream", first published by Bodemann in 1895 and translated on p. 253 of Morris, Mary, ed. and trans., 1934. Philosophical Writings. Dent & Sons Ltd.. .: ..
[34]Leibniz on the Trinity and the Incarnation: Reason and Revelation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19-20.
[35]Leibniz: Sämtliche Schriften und Briefe (Akademie–Ausgabe).Internet archive. [2023-05-04].
[36]【X印书馆】段德智主编《莱布尼茨文集》(修订本).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2023-05-04].
[37]Aiton, Eric. Leibniz: A Biography[M]. Bristol: Adam Hilger, 1985: 13-21.
[38]Nicholas Jolley.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Leibniz[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43-49.
[39]R. S. Woolhouse. Descartes, Spinoza, Leibniz: The Concept of Substance in Seventeenth-Century Metaphysics
[M]. Routledge, 1993: 54-56.
[40]Antognazza M.R.. Leibniz: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M]. Cambridge: CUP, 2009: 81-92.
[41]Nicholas Jolley.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Leibniz[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11-18.
[42]Frederick C. Copleston.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Vol. 4: Modern Philosophy From Descartes to Leibniz[M]. Image, 1993: 268-273.
[43]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 人类理智新论[M]. 陈修斋,译. X印书馆, 2017: 24-25.
[44]Graeme Hunter. Réflexions sur un étang et une infinité de miroirs, Études françaises, volume 24, numéro 2. automne , 1988: 12-13.
[45]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 X印书馆, 1981: 476-479.
[46]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 新系统及其说明[M]. 陈修斋,译. X印书馆, 2002: 7-8.
[47]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 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M]. 第二版. X印书馆, 1975: 482.
[48]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 X印书馆, 1981: 476.
[49]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 X印书馆, 1981: 477.
[50]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 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M]. 第二版. X印书馆, 1975: 484.
[5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 X印书馆, 1981: 478.
[5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 X印书馆, 1981: 479.
[53]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 新系统及其说明[M]. 陈修斋,译. X印书馆, 2002: 51.
[54]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Leibniz the Monadology and Other Philosophical Writings[M]. Robert Latta. Clarington, 1898: 250.
[55]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 新系统及其说明[M]. 陈修斋,译. X印书馆, 2002: 51.
[56]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 新系统及其说明[M]. 陈修斋,译. X印书馆, 2002: 52-53.
[57]X 主编. 西方哲学史[M]. 徐开来,李秋零,冯俊,郭大为,韩东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316-318.
[58]Nicholas Jolley.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Leibniz[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92-108.
[59]周晓亮. 西方哲学史[M]. 凤凰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156-165.
[60]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 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M]. 第二版. X印书馆, 1975: 502.
[6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 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M]. 第二版. X印书馆, 1975: 502-503.
[62]Goldenbaum, Ursula, and Douglas Jesseph (eds.). Infinitesimal Differences: Controversies between Leibniz and his Contemporaries[M]. Berlin: De Gruyter, 2008: 153-160.
[63]X 主编. 西方哲学史[M]. 徐开来,李秋零,冯俊,郭大为,韩东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319.
[64]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 人类理智新论[M]. 陈修斋,译. X印书馆, 2017: 36.
[65]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 人类理智新论[M]. 陈修斋,译. X印书馆, 2017: 103-110.
[66]周晓亮. 西方哲学史[M]. 凤凰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160-163.
[67]G.W.Leibniz. Monadologie (1714). Nicholas Rescher, trans. The Monadology: An Edition for Students. Uni. of Pittsburgh Press, 1991: 135.
[68]马丁·海德格尔. 从莱布尼茨出发的逻辑学的形而上学始基. X国,译. 西安: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15: 39-44.
[69]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 神正论[M]. 段德智,译. X印书馆, 2018: 74-76.
[70]Gottfried Martin. Leibniz: logique et métaphysique
[M]. Paris: Beauchesne, 1966: 118.
[71]周晓亮. 西方哲学史[M]. 凤凰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180-189.
[72]Jacques Derrida. De La Grammatologie[M]. 1997: 16-24.
[73]R. S. Woolhouse. Leibniz: Metaphysics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1981: 133-138.
[74]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 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M]. 第二版. X印书馆, 1975: 483-493.
[75]R. S. Woolhouse. Leibniz: Metaphysics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1981: 139-146.
[76]周晓亮. 西方哲学史[M]. 凤凰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181-183.
[77]R. S. Woolhouse. Leibniz: Metaphysics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1981: 165-173.
[78]R. S. Woolhouse. Leibniz: Metaphysics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1981: 158-161.
[79]R. S. Woolhouse. Leibniz: Metaphysics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1981: 164-174.
[80]R. S. Woolhouse. Leibniz: Metaphysics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1981: 168-170
.
[81]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 神正论[M]. 段德智,译. X印书馆, 2018: 71.
[82]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 神正论[M]. 段德智,译. X印书馆, 2018: 72.
[83]周晓亮. 西方哲学史[M]. 凤凰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163-165.
[84]G.W.Leibniz. Monadologie (1714). Nicholas Rescher, trans. The Monadology: An Edition for Students. Uni. of Pittsburgh Press, 1991: 272-290
.
[85]Duncan. The Philosophical Works of Leibnitz[M]. New harbour, 1908: 65.
[86]Patrick Riley. Leibniz: Political Writings[M]. 2n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69.
[87]Patrick Riley. Leibniz: Political Writings[M]. 2n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77-79.
[88]Patrick Riley. Leibniz: Political Writings[M]. 2n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104.
[89]Patrick Riley. Leibniz: Political Writings[M]. 2n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105-111.
[90]周晓亮. 西方哲学史[M]. 凤凰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192-193.
[91]Leibniz. The Early Mathematical Manuscripts of Leibniz[M]. Gerhardt, Carl Immanuel. Open Court Publishing, 2013-11-10: 93.
[92]Dirk Jan Struik. A Source Book in Mathematics[M]. 1969: 282-284.
[93] John Stillwell. Mathematics and its History[M]. 1989: 159.
[94]Katz, Mikhail; Sherry, David. Leibniz's Infinitesimals: Their Fictionality, Their Modern Implementations, and Their Foes from Berkeley to Russell and Beyond[J]. Erkenntnis, 2012
[95]Marie-Luise Heuser. Die Anfänge der Topologie in Mathematik und Naturphilosophie. In: Stephan Günzel(ed.):Topologie: zur Raumbeschreibung in den Kultur- und Medienwissenschaften. Bielefeld[M]. Bielefeld, 2007: 183.
[96]Mates. 1986: 240.
[97]Leibniz's Cultural Pluralism And Natural Law.法政大学学術機関リポジトリ. [2023-05-03].
[98] Mandelbrot . 1997: 419.
[99]Gottfried Leibniz. New Essays[M]. 1751: 16.
[100]加特勒▪汤姆森. 莱布尼茨[M]. 2014-1: 30,126.
[101]加特勒▪汤姆森. 莱布尼茨[M]. 中华书局, 2014-1: 108-114.
[102]加特勒▪汤姆森. 莱布尼茨[M]. 中华书局, 2014-1: 125-132.
[103]X. 西方哲学十五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27.
[104]赵敦华. 西方哲学简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240.
[105]X. 西方哲学十五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36.
[106]赵敦华.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119.
[107]Buchanan, Ian. Reviewed Work: The Fold: Leibniz and the Baroque by Deleuze Gilles, Tom Conley[J]. SubStance, 1994
[108]Gilles Deleuze.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23-05-03].
[109]Why Deleuze is a Leibnizian. Lo Sguardo, 2022-1
[110]加特勒▪汤姆森. 莱布尼茨[M]. 中华书局, 2014-1: 1-6.
[111]安托内萨. 莱布尼茨传. 宋斌,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12: 1.
[112]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23-05-29].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