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罘区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芝罘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烟台市辖区,芝罘区位于胶东半岛东北部,黄海之滨。区境内陆地面积180.44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50平方千米。芝罘区下辖12个街道。截至2023年,全区户籍总人口70.77万人。区政府驻地为烟台市芝罘区市府街76号。芝罘,古谓"转附",秦代始称"芝罘",明朝渐称"烟台",均依山为名。烟台市芝罘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

芝罘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烟台市辖区,芝罘区位于胶东半岛东北部,黄海之滨。区境内陆地面积180.44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50平方千米。芝罘区下辖12个街道。截至2023年,全区户籍总人口70.77万人。区X驻地为烟台市芝罘区市府街76号。

名称

编辑

芝罘,古谓"转附",秦代始称"芝罘",明朝渐称"烟台",均依山为名。烟台市芝罘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外洋通商口岸之一,因其北部的中国最大、世界最典型的陆连岛----芝罘岛而得名,世界权威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标称烟台即为“CHEFOO”,“芝”即灵芝。芝罘岛的形状,似一株巨大的灵芝;“罘”即屏障,芝罘岛横卧在黄海之中,似一道天然屏障,护卫着身后的沃土。也就是说这个岛有“灵芝”一样的形状,有“罘”一样的作用,因此称之为“芝罘岛”。

历史沿革

编辑

先秦时期

据白石村遗址考证,早在距今7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芝罘区就有人类居住,生息繁衍。唐尧、虞舜和夏代,为莱夷嵎夷地。商和西周时期,芝罘地处莱国之东,称东夷。春秋时齐灭莱后,为异、牟、莱族移地区,属东莱地。战国时齐灭东莱后属齐地。

秦汉至南北朝

秦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行郡县",“并渤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登之罘”,始有"之罘"之称,秦时境内地属胶东郡腄县。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置东莱郡;至东汉,先后属青州东莱郡之腄县地和牟平县地(县治在今福山区古现一带)。三国魏时因之。西晋改东莱郡为东莱国,境内仍属牟平县地。东晋十六国时期境内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之东牟郡牟平县地。南北朝时先后属青州东莱郡、光州东牟郡之牟平县地。北齐废东牟郡入光州长广郡,境内地属文登县。

隋唐至宋元

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并省诸州,复置东莱郡,芝罘属东莱郡文登县。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属登州清阳;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并省州县,废登州、清阳,境内入莱州文登县;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析文登西境,于莱州东牟(今牟平区)复置牟平县,地属牟平县;唐武则天如意元年(公元692年),牟平县改属登州;至唐末,上述州县均隶属河南道。五代梁、唐、晋、汉、周时均为登州牟平县地。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设京东路。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分京东路为东西两路,地属京东东路登州牟平县。金改宋之京东东路为山东东路。金大定X(公元1182年),将伪齐以登州之文登、牟平两县所立宁海军升为宁海州,地属山东东路宁海州牟平县。元初,登州隶属益都路;元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改属般阳路,地属山东东西道般阳路登州福山县。

明清

明初,芝罘境内属莱州府登州福山县;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升登州为府,境域大部分属登州府福山县地,小部分属宁海州牟平县地。清代先后属登莱青道和登莱青胶道登州府福山县地。其中在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1月19日,英国驻华公使牌英国驻等州领事官毛里逊对山东进行考察,认为登州不宜设通南口岸,遂将《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律条约》中规定的通商口岸由登州改为烟台。5月下旬,三口(牛庄、天津,登州)通商大臣崇厚委派直隶属候补知府王启曾,筹办在烟台开埠事宜,8月22日,在王启曾主持下,宣布开关征税,烟台港正式对外开放。

中华民国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府置道。至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境内先后属山东胶东道、山东东海道福山县地。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春,山东省X建立山东烟台特别行政区,直属山东省X管辖。至此,烟台脱离福山县,独立建置。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2月,日伪改烟台特别行政区为烟台市,隶属伪鲁东道。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7月,改属伪登州道。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8月,烟台解放后,划属胶东行政区。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据烟台市。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10月,烟台第二次解放后,烟台市仍隶属胶东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5月,胶东行政区撤销,隶属文登专区,9月改为省辖市。1958年6月,由省辖市改为莱阳专区辖市。10月18日,莱阳专区改为烟台专区,烟台市遂归烟台专区管辖。1983年8月,省X批准撤销烟台地区,组建地级烟台市,原烟台市改为烟台市芝罘区,11月正式挂牌对外办公。年末辖5个街道,1个城市人民公社,5个农村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销人民公社,改设镇或街道,市区设6个街道,郊区设5个镇。1994年7月,初家镇划归新设的烟台市莱山区管辖。2000年12月,调整街道和镇的行政区划,取消镇的建制,改设12个街道。

地理

编辑

位置境域

芝罘区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北纬37°24′~37°38′,东经 121°16′~121°29′地处烟台市主城区,东、东南与烟台市莱山区接壤,西、西南与烟台市福山区相连,西北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北、东北濒临黄海,与大连市隔海相望。全境东南至西北长23千米,南北宽15千米,呈椭圆形状。海岸线总长度约55千米。区境内陆地面积180.44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50平方千米。

芝罘区

气候

境内地处北温带东亚季风型大陆气候区,年温适中,气候温和,季风进退有序,四季变化分明。因濒临北黄海,受海洋调节和影响,冬少严寒,夏无酷暑,春季温暖,秋季凉爽。境内多年年平均温度在11.50°C~13.50°C,极端最高气温为38°C,极端最低气温为0.40°C;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43.8天,南北差别较大,南部地区平均为209.10天,北部沿海地区平均为244天;境内降量分布趋势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累年平均降水量为718.10毫米,最多的一年为965毫米,最少得一年为434.80毫米;境内全年是南西南风和西南风,累年年平均风速是4.10米/秒,年最大风速是4.8米/秒年最小风速是3.2米/秒;年平均湿度是64%;累年平均年日照时数2656.50小时,日照率为60%,最多年为2999.10小时,日照率67%,最少年为2361.80小时,日照率为54%。

地质

地层

境内处在华东断块的鲁东断块东部,为胶北断块隆块的北部边缘。出露的主要地层为中元古界粉子山X变质岩系。元古代后,地亮长期处于X上升状态,并不断道受外力剥蚀和冲刷,缺失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层沉积。新生界第四系在山间平原和阳海一带,沉积着冲积(洪积物和海积物),沉积厚度一般数米至10余米。境内地层主要包括下元古界、中元古界、中生界和新生界。

地质构造

主要地质构造为单斜构造,后被断裂切割成不甚封闭的抬升断块,断块范围同区域类似。其边界:东部为桃村一东陡山断裂,西部为门楼一福山断裂,南部为吴阳泉断裂,北部为芝罘岛一崆峒岛北侧断裂。断块内的断裂规模小,多为次一级的派生断裂构造,地壳比较稳定,断块边缘地质构造活动较强烈。

地形地貌

芝罘区属低山丘陵区,呈现低山、丘陵、准平原、平原和海岸等多种地貌类型,组合成石质山岭、荒坡岭、坡麓梯田、岭地、近山阶地、倾斜平地、微斜平地、河滩地、山前泊地、滨海缓平地、滨海洼地、盐荒地、缓岗、沙丘14种微地貌单元。南部和北部的芝罘岛丘陵起伏;中部奇山山脉横亘,为域内屋脊和分水岭,山势蜿蜒成多支山梁,伸向西北、西南、南及东北方向,形成逐级下降成层分布的丘陵阶地,梁尾倾伏于滨海及河谷平原;东、西部地势较为平坦。山间谷地、河谷两侧、滨海地带,分布着准平原和冲积、海积平原。沿海地带属山地港湾型海岸,岸线曲折,山与湾相间,形成较大自然港湾4个。陆地北端的芝罘岛为陆连岛。北部海域岛屿如屏,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16个。岛岸与陆岸北南对峙,其间是水面广阔、波流缓稳的浅海区,滩涂广阔。整个地形中部高、四周低,呈辐射流向。平均海拔50米以下,低于40米以下的占总面积的57.9%,山地海拔为200米~410米之间,最高峰大(又作岱)王山海拔401.7米,最低点西沙旺海拔1米。山脉分北、中2列。北列为芝罘岛丘陵,中列为奇山山脉主要山脉38座。名山有老爷山、大王山等。

芝罘区海域有3处海湾,分别是芝罘湾、套子东湾和金沟寨湾。

芝罘区

芝罘湾

海岛,芝罘区海域有全国最大的陆连岛—芝罘岛。除陆连岛外,大、小岛屿20多个,其中有居民居住岛为崆峒岛。各岛分布在西北、东北和北3个区域。岛岸线长18.63千米,岛屿面积1.27平方千米。最大的岛是崆峒岛,面积0.7X方千米;最小的岛是大摩罗石岛,面积为530平方米。最高的岛为崆峒岛,海拔63米;最低的岛为大岩石岛,海拔8米。最远的岛为地理X,距大陆最近距离7.4海里;最近的岛为磆碌岛,距大陆最近距离仅0.03海里。

水文水利

水文

芝罘区无大河,界于芝罘区与福山区间的大沽夹河为主要河流。其他河流依奇山山脉岭背南北分流,源近流短,暴涨暴落,均属山区性河流。主要有勤河、区河、横河、解放河、幸福河、西南河、大海阳河。境内河流除从南部入境的大沽夹河外,均由中部低山丘陵区南北分流。

  • 大沽夹河

位于区境西、西南边缘,原名大沽河,俗称夹河,属季节性河流。全长75千米,流域面积924平方千米,境内长25.40千米,有马家都河、勤河、横河和区河4条支流,流域面积99.40平方千米,占全区面积的42%。多年平均年入境径流量2.78亿立方米,汇流后最大洪峰流量每秒3460立方米,多年平均枯水期最小流量每秒0.88立方米,洪水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21.60千克。

芝罘区

大沽夹河

水利

截至2015年,芝罘区共有小(二)型水库11座、塘坝58座,中型河道1座、小型河道3座。截至2018年,境内有小(二)型水库11座,其中城郊8座,城区3座。北山水库总库容为11万方,当前蓄水量为6万方,下游保护范围面积近3500亩。

土壤

境内土壤有棕壤、褐土、潮土、盐土、水稻土、风沙土6个土类,下分为9个亚类,13个土属,32个土种。

其中,中部低山丘陵区,由高到低分布着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土种变化依次为极薄层石碴土、中层壤质土、中层黄堰土、死黄堰土、黄堰土,最后是潮黄土。随着地形高度降低,土层也逐渐增厚,发育相对明显,水平分布上,丘陵区分布着棕壤两个亚类,平泊区主要是潮棕壤和河潮土中的诸土种。河潮土发育在河流的冲积物上,因地形变化和河流多次改道,在古河道上发育的河潮土,呈现各种枝状分布,俗称"早龙道"。沿海地带脱离海水时间较长,离潮土边缘较远的地区以沙质滨海潮土为主,其洼地常年积水,发育成水稻土,受西北大风影响,因风蚀作用形成的风沙土X其中;近海边缘脱离潮水影响时间较短,形成盐土土类。棕壤土类面积243583亩,占总面积的68.67%,居各土类之首,分布在山丘较高部位或顶部的石质山岭,中上部的荒坡岭,中下部的坡麓梯田,低缓丘陵顶部的岭地,洪积麻(锥)中上部的近山阶地,倾斜平地及其下部的微斜平地,成土母质为残积、坡积、冲积、洪积物。褐土类面积320亩,占总面积的0.09%,分布在金黄顶东南和西南的荒坡岭,成土母质为残积、坡积物。潮土类面积83768亩,占总面积的23.61%,分布在微斜平地、河滩地、山前泊地、滨海缓平地和滨海洼地,成土母质为洪积、冲积和海积物。盐土类面积2418亩,占总面积的0.68%,分布在滨海注地、盐荒地,是海水后退后的沙滩地。水稻土类面积1438亩,占总面积的0.41%,只分布在只楚镇大沽夹河烟岗大桥东侧的滨海洼地,是因人工耕作所形成的土类。风沙土类面积2800亩,占总面积的0.79%,分布在沿河沙滩,是在风沙土性母质上发育的土壤。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芝罘区多年平均降水量656毫米,天然 水资源总量4800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208毫 米,平均地表水资源量3790万立方米。地下水天然补 给量2285万立方米,灌溉回归补给量520万立方米, 推算出地下X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365万立方米。在 常年情况下,可利用地表水资源4240万立方米,可利 用地下水资源量5280万立方米,用于农业灌溉950万 立方米,用于农村居民生活用水458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

铁矿分布于芝罘岛老爷山东北悬崖处,为磁铁石英岩,即沉积变质的鞍山式磁铁矿,规模较小,厚一般为4~6米,品位低,含铁量30%左右。石料。低山丘陵地带蕴藏丰富的青石、花岗岩和石灰石,总储量11亿立方米。大王山、黑夼山、黑塔王、平顶山、风凰山、老头、马山、金斗山等处,储藏量约5亿立方米,多为青石。蛤蟆石、峰山、五卒山、围子山、马山、老虎山一带,储量约4亿立方米,青石为主。蔡山、金黄顶、金介顶一带,储量约1.50亿立方米,主要是青石、石灰石。世回尧镇四周与只楚、黄务镇及奇山办事处接壤的金黄顶、蔡山、老虎山、荆子山、塔顶等处,储量约5000万立方米。棕壤土适宜烧砖的棕壤土21万亩,其中土层厚在3米以上,可供建窑烧砖瓦的2万亩。主要分布于只楚镇的西牟、南上坊、北上坊、东南哨、芝水、孙家庄、只楚,黄务镇的黄务、张家、郑家、刘家、傅家、桑山屯、西林家,初家镇的楞岚、南港、祁家屯、远陵夼、曹家等村。沙有河沙、海沙两种,河沙产于黄务镇的东珠岩、西珠岩、北珠岩和套口村,只楚镇的东、西玉树庄、宫家岛和小沙埠等村。河沙主要为大活夹河夏季河水冲下来的,雨量大的年份可生产七八万吨,雨量小的年份产二三万吨。海沙主要产于初家镇的埠岚、孙家滩、于家滩等村,储藏量约100万立方米。海沙颗粒小,质量劣于河沙、生产量小。1984年,生产河沙4.30万立方米,生产海沙1.40万立方米。

土地资源

全区土地面积354729亩(不包括海涂14000亩,合236.486平方千米)其中耕地120727亩,占总面积的34.03%,农业人口中人均耕地0.87亩;果园、桑园地47421亩,占13.37%;林地5755亩,占16.23%;草地7731亩,占2.18%;居民点、工矿用地65357亩,占18.42%;交通用地4773亩,占1.35%;陆地水域8236亩,占2.32%;国防、风景区等待殊用地4859亩,占1.37%:未利用的间隙地、荒地、沙地、盐碱地等38070亩,占10.73%。土地利用率为86.30%,土地恳殖率为34.03%,均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数。

物产资源

芝罘区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浅滩经济生物87种。其中,鱼类50多种,虾蟹10种,软体类20多种。藻类生物50多种。农产品有烟台苹果、大樱桃等。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境内木本野生植物有70多种,草本野生植物有160多种。芝罘岛属低山丘陵区,植物以委陵菜、柴胡子、香蓼、石沙参、瞿麦、黄芩、白头翁、紫花地丁、流苏瓦松、土三七、山合欢、射干、鼠曲草、阴行草、山丹丹、翻白草为主;棕壤性土与典型棕壤交接区,以野X、酸枣、柞树、羊胡子草、苦参、胡枝子、徐长卿等居多;沿海地区的滨海缓平地上,生长有马唐、萑草、狗尾草、芦苇、藜、白茅草等。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835/

Like (20)
词条目录
  1. 名称
  2. 历史沿革
  3. 先秦时期
  4. 秦汉至南北朝
  5. 隋唐至宋元
  6. 明清
  7. 中华民国
  8. 中华人民共和国
  9. 地理
  10. 位置境域
  11. 气候
  12. 地质
  13. 地层
  14. 地质构造
  15. 地形地貌
  16. 水文水利
  17. 水文
  18. 水利
  19. 土壤
  20. 自然资源
  21. 水资源
  22. 矿产资源
  23. 土地资源
  24. 物产资源
  25. 生物多样性
  26. 植物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