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园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留园,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区,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留园占地20000多平方米,集住宅、祠堂、家庵、园林于一身,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并以建筑结构见长。“留园”这一名称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为:光绪二年(1876年),湖北布政使盛康(字旭人)买下寒碧山庄废园。盛康精通医道,原在常州开过药店,经李鸿章介绍,献丹药治好了慈禧太后的慢性皮炎,慈禧太后甚为欢喜,就把三座...

留园,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区,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留园占地20000多平方米,集住宅、祠堂、家庵、园林于一身,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并以建筑结构见长。

名称由来

编辑

“留园”这一名称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说为:光绪二年(1876年),湖北布政使盛康(字旭人)买下寒碧山庄废园。盛康精通医道,原在常州开过药店,经李鸿章介绍,献丹药治好了慈禧太后的慢性皮炎,慈禧太后甚为欢喜,就把三座小岛赏给盛家种药草。颇有实力的盛家X了寒碧山庄,并重加扩建,修葺一新,取与“刘”谐音的“留”改名留园。

另一说为:盛康在整修花园时曾发现一块“长留天地间”的石碑,他想这个花园历经战火仍然保留下来,似乎在冥冥之中有老天爷的保佑,他也希望留园能永远留在盛家手中,遂起名留园。

留园

历史

历史沿革

编辑

综述

明万历X(1593年),太僕寺少卿徐泰时建私家园林,名东园。徐泰时过世后其子孙经营不善,园林几易其主,东园渐废。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吴县东山刘恕购之,费三年功夫建成一座“寒碧山庄”,也叫“刘园”。

清咸丰十年(1860年),苏州遭兵燹,街衢巷陌,毁圮殆尽,乱后,园遂荒芜。

清同治十年(1871年),住宅部分售给予程氏。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为常州盛康(旭人)购得,缮修加筑。

1953年,苏州市人民X修缮留园。半年后,留园重新对外开放。

徐氏东园时期

1593年,明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罢官归田后,在苏州金阊门外建造园林,名为东园,这便是留园的前身。

徐泰时又名三锡,为常熟望族徐氏后人,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的进士,被授予工部营缮主事,后以劳绩晋升为营缮郎中。明神宗兴建寿陵,徐泰时被派到工地管理寿陵的建造,这为徐泰时以后建东园积累了经验。

晚年的徐泰时仕途受阻,被构陷罢官,不得不回到故乡苏州。当时的徐泰时已是知天命之年,在其祖父产业的基础之上益治园圃。徐泰时在金阊门外两里处拥有一处房产,1593年开始建筑东园和西园。西园为佛寺,即后来的戒幢律寺,东园为园林,即留园前身。

徐泰时所建的东园已颇具规模。后乐堂前面有一座楼,楼下左右两侧种有牡丹和芍药。在离堂不远处还有一个野梅林。在堂后请了周时臣用石头堆叠了普陀、天台等假山。另外,徐泰时还在园中安置了三块太湖石,造就了冠云峰、瑞云峰和岫云峰这三处景观,而这三块太湖石也是宋代花石纲的遗物。

留园

留园太湖石冠云峰

徐溶是徐泰时的次子,东园的第二任主人。徐溶重视东园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他没有破坏父亲打造的整体空间格局。明天启年间,徐溶陷入政治漩涡,明崇祯皇帝即位后徐溶受到了牵连,徐氏家族从那时起逐渐走向衰败。据清代范来宗《寒碧庄记》记载,徐氏东园衰败之后,原本的园林部分变为民居。

刘氏寒碧山庄时期

1794年,清代书画家、藏书家刘恕成为东园的主人,开始对东园进行修复和扩建。重修完成后,因园内色清寒,又以其中多植白皮松,故名寒碧山庄。又因为属于刘家所有,故又称“刘园”。

由范来宗《寒碧庄记》中的记述可得知,寒碧山庄初步建成的时间为嘉庆三年即17X,从1797~1801年间,经过刘恕五年的经营,寒碧山庄的格局初步就绪。

在刘恕治园的20多年里,刘恕搜寻了玉女、箬帽、青芝等太湖石,称为“十二峰太湖奇石”,自号“一十二峰啸客”。其中,印月、青芝和鸡冠三石位于濠濮亭曲溪楼前,其中印月石坐落在边,石中有一个自然形成的漩涡孔。三石都高不过3米。

经过刘恕的重修,刘园在东园的基础上增加了建筑。当时的刘园分为内园和外园,内园是刘恕住宅部分,外园是园林部分,外园中建有古木交柯、还读馆、卷石山房、明瑟楼、绿荫、曲溪楼、掬月亭、含青楼、垂杨池馆、个中亭和半野草堂皇等景观。

刘恕去世后,寒碧山庄归其子刘运铃所有。之后。又归传到了刘运铃的儿子刘懋功所有。由于刘氏家族后来未能出现有能力振兴家族的人才,导致家族没落,间接造成寒碧山庄的衰败。

清同治末年,寒碧山庄被售卖给了巨商陈卧云。然而,陈卧云虽然买下了寒碧山庄,但未能真正理解和珍视它所代表的园林文化,只是将其作为一种资产进行管理,没有对园林进行太多的改动,因此它的空间格局并未发生大的变化。

盛氏留园时期

1873年,刘园外园即园林部分被清代兵备道按察使盛康购得,并对刘园进行了缮修加筑,将其改名为留园。盛康,现江苏常州人,是盛氏留园的X任主人。盛康于道光X(公元1840年)中举,后为官多年,仕途顺利,一路升迁。1888年至1891年间,盛康增辟了留园中的东山丝竹、冠云峰、林泉耆硕之馆等建筑。

1902年盛康身故,留园传于其子盛宣怀。盛宣怀作为清X高官,常年在外奔波,除去“缘溪行”一带,盛氏留园的修葺营建基本都是由盛康主持的。

园林布局

编辑

布局特点

留园采用不规则布局形式,使园林建筑与山、水、石相融合而呈天然之趣。利用云墙和建筑X把园林划分为中、东、北、西四个部分。中部以山水为主,东部以厅堂庭院建筑为主,北部陈列了数百盆盆景,呈现出一派田园风光。西部具有有山X趣。每个部分之间以曲廊相连,长廊可达700余米。

留园的布局灵活多变。首先,在建筑的布置上,留园按照功能的需要安置不同形式的厅堂、楼阁、亭榭等建筑。在建筑之间多使用曲折迂回的小路。留园中的廊子形式多样,并且根据山势进行设计。通过这些曲折道路和廊子,园林设计者创造了许多不同景观的景点,并在适宜的位置设置各类建筑,产生了步移景异的效果。其次,留园的造园者擅长仿造自然山水的形象,通过概括、提炼等手法对自然形象进行再创造,将自然山水写意地再现于园林之中,在狭小的空间中营造出广阔的山林景象和多样的胜景。

园区布局

留园采用不规则布局形式,按照东西南北的方位一共分为北、西、东、中四个部分,集住宅、祠堂、家庵、园林于一身。

留园北部原有建筑基本废毁,以田园风光为主体特点,称为“又一村”,种植有竹、李、桃、杏,还建有紫藤架。其余的地方开辟为盆景园,展示苏派盆景作品。

留园西部的北边为山冈,有一座土堆的假山,山上有舒啸亭和至乐亭,种植有大量的枫树。山前一条溪流自东北向西南流淌,溪流两岸多种桃花,尽头石壁上嵌有“缘溪行”三字。溪流源头建有一处水阁,名为“活泼泼地”,自活泼泼地沿廊向东过园门即可进入涵碧山房。

留园东部以五峰仙馆为中心,四周环绕众多建筑。其西,有石林小院、揖峰轩、还我读书处等院落。其东,有林泉耆硕之馆,北面矗立着留园三峰,冠云峰居中,瑞云峰、岫云峰屏立左右。冠云峰前凿有小池,名为“浣云沼”。峰后建楼名为“仙苑亭”,又叫“冠云楼”。留园东部院落之间以漏窗、门洞、长廊沟通X,互相对比映衬,是苏州园林中院落空间最富变化的建筑X。此外,留园东部还有佳晴喜雨快雪之亭、亦不二亭两处景点,佳晴喜雨快雪之亭位于还我读书处北,亦不二亭位于林泉耆硕之馆的东南。

留园中部,即刘氏碧寒庄故址,是留园的主体。中间开辟有水池,其西、北为山,东、南为建筑。以水池为中心,建筑景观有涵碧山房、明瑟楼、远翠阁、闻木樨香轩等。其中,池南涵碧山房、明瑟楼是留园的主体建筑,楼阁东侧有绿荫轩,涵碧山房西侧有爬山廊,连接山顶闻木樨香轩。

留园

留园分区图

留园

留园平面图

园林特色

编辑

花街铺地

留园内有大面积的铺地,基本是以砖砌为主,有些加上彩砖砌成海棠花瓣,或者就是简单的集合图案。比如明瑟楼楼前铺地就有用卵石、砖瓦、缸瓷片等铺成的金鱼、莲藕、仙鹤图案,这种铺地就称“花街铺地”,以示吉祥,同时也极具装饰作用。

另外还有暗喻,比如暗八仙,塑出来八仙使用的八种法器——芭蕉扇、云板等等。除了写意也有写实,留园中铺地图案中凤凰的形象,展现了凤凰亮白色的羽毛和展翅欲飞的神态。

留园

明瑟楼前的铺地(金鱼与莲藕图案)

游览路线

神仙岛模式的流行是因为历代皇帝为祈求长生不老和子孙繁荣,开始营造带有神仙岛的宫苑。而留园是比较纯粹的神仙岛模式的代表性庭院,是由一系列神仙岛模式的景观统一构建而成的。以涵碧山房、五峰仙馆、林泉耆硕之馆的三座建筑作为环游的中心线路,分别寓意蓬莱、方壶(方丈)、瀛洲;同时还暗示着:“蓬莱”是进入仙境的入口,在“方壶”可以见识仙境的豪华程度,在“瀛洲”则领悟仙境的最高境界。

空间定位

留园的总体建筑密度约为15%,其中的大型单体建筑主要包括厅堂和楼阁,以及大面积的观景场地,例如涵碧山房、林泉耆硕之馆北部的临水平台等,同时还有许多例如亭子和水榭等点状建筑,这些小型建筑物散布于整个园林中。留园按照苏州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进行布置,使每一处建筑与周围相得益彰,展现出了传统园林韵味和价值。

留园中的主体建筑位于留园的活动中心。留园中部景区的涵碧山房,坐南朝北,是一座临水建筑,建筑前设有平台,视野开阔。与其对面设置的假山形成对景,同时通过水池将对面空间分隔开来。涵碧山房周围分布着许多观赏点,比如可亭、远翠阁、五峰仙馆、曲溪楼和绿荫等,这些建筑围绕着涵碧山房这一主体建筑,目的是突出涵碧山房的重要性。

空间分割

留园中的非主体建筑均有各自的意义。如廊、桥等线性建筑可以将较大面积的空间分割开来。例如在留园的中部,池水以折桥为界,分割为大小两个部分。此外,水池上方还设置了濠濮亭,这是一个单檐歇山卷棚顶的小亭子,该亭让面积较大的水池更具有层次感。

留园各部分之间以墙相隔,以廊相连,每个部分景观各有特色,墙上修筑的空窗、漏窗、洞门等,让每个部分的空间既相对独立,又互相渗透。留园通过利用组织建筑空间的变化以及对建筑围合的庭院处理,克服了全园建筑密度较大的难点,也达到了造园的目的。

空间渗透

留园空间之丰富主要体现在造园的四大要素即建筑、植物、山石、水体的合理利用,园林内的各个空间之间通过一定的结构与联系组织起来,使得古典园林别样韵味。

例如留园东部的揖峰轩一带是一个由六个不同小院组合布置而成的院落X。这些小院各自具有特点,同时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整体。为了突出景物主题,每个小院中都种植了湖石和植物,以此作为景观元素。在这些小院中,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不同的园林景致,同时感受到传统园林文化的精髓和内涵。

主要景点

编辑

舒啸亭与至乐亭

舒啸亭和至乐亭位于留园西部假山上,舒啸亭在西南,至乐亭在西北。舒啸亭位于假山最高处,是一座圆形攒尖顶亭,亭下基座呈六角形。建筑名字取自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之意。盛氏时此处被叫作“月榭星台”, 1953年后重建,改名“舒啸”,建筑面积4.45平方米。至乐亭平面基座为六边形,单檐歇山顶。屋顶似房殿顶形式,形似梭子,故俗称“梭子亭”,是仿天平山范福御碑亭略变形而成。1953年后重建,建筑面积11.71平方米。亭子取《阴符经》中“至乐性余,至静则谦”之意。

留园

舒啸亭

留园

至乐亭

五峰仙馆

五峰仙馆位于留园东部,是留园最大的厅堂。五峰仙馆,不仅因院中有五座山峰(假山)而得名,而且还取自李白诗“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秀出金芙蓉”之句来命名。因五峰仙馆为X结构,故又称为“X厅”。

五峰仙馆,面阔五间,九架屋,硬山造,有江南“X厅堂”之誉。馆南庭院有假山,名叫写意庐山五老峰。馆前有落地长窗,下有自然山石踏跺。馆北都筑有湖石假山、花径。馆内用银杏纱槅屏风隔出前后两厅,屏风北面是清代书画家吴大澂的篆书《陋室铭》全文,北面为松菊画。厅内有与冠云峰齐名的留园“三绝”之一的大理石圆形座屏,它的石面纹理色彩仿佛一幅雨霁图,左上方的白色石晕如同云中月,是一幅天然水墨图画。

留园

五峰仙馆

石林小院

石林小院是留园一处相对封闭的小院,位于五峰仙馆与林泉耆硕之馆之间,是参照宋代词人叶林得在湖州的石林小院的名字而命名的。这个名字的由来不仅是因轩壁上开有的方洞正对院内X而得名,而且还取自朱熹《游百丈山记》“前揖庐山,一峰独秀”之句。小院面积500平方米,院中植有花木立有湖石,以揖峰轩为主体建筑,四周为回廊。

揖峰轩坐北朝南,面阔三间,卷棚硬山顶,内部通过纱隔挂落隔离成东西两个空间,北墙与西墙开景窗可观赏墙外小天井内的植物景观,南有外廊,与石林小院环廊相通“。揖峰轩西北侧建有一楼阁,名为“还我读书处”,陶渊明有诗《读山海经诗》“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建筑之名取自这里。建筑坐西朝东,高两层,卷棚硬山顶,面阔四间,其东侧为曲廊与院墙围合形成的封闭小院。

另外,位于石林小院的南面,有一座名为“洞天一碧”的亭子,亭子又称“石林小屋”,亭中设有供游人休息的石桌和鼓凳。

留园

揖峰轩

留园

还读我书斋

冠云峰和冠云楼

冠云峰位于留园的正中间,高6.5米,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是江南园林中最高大的一块湖石。冠云峰的东西两侧分别为瑞云、岫云两峰,呈品字形排列,合称为“留园三峰”。冠云峰前有一座小池,峰石的倒影映射在池塘里,名为“浣云沼”。峰后建楼名为“仙苑亭”,又叫“冠云楼”。

冠云楼高两层,为三开间五架屋,包括主楼和两侧的副楼,主楼面阔三间,东西两侧副楼各接一间四架屋。主楼凸出,副楼退后,形成倒“凸”字形。主楼屋顶为卷棚歇山顶,上下皆为红色隔扇门,附楼为卷棚硬山顶,上层长窗,下层X墙开有窗洞,总体造型富于对比变化,又高度统一。

楼下有匾,署曰“仙苑停云”,意思是说这座云峰停留在此,宛然蓬莱仙苑。正中壁上嵌有古代鱼化石一方,化石上鱼鳖宛然,鳞甲生动,两旁四块大理石山水挂屏,俱合画意。另外,与冠云楼相邻的还有冠云亭、冠云台等建筑。

留园

冠云峰

留园

冠云楼

佳晴喜雨快雪之亭

佳晴喜雨快雪之亭位于留园冠云台西,坐东朝西,与冠云台隔廊相望。佳晴喜雨快雪之亭是一座卷棚单檐歇山顶方亭,建筑面积34.4X米。南北为墙,东西空透,而东侧以月门出之,亭中后步柱间有6扇X纱槅,用磨砂玻璃镶嵌,雕刻了猿、羊、、象、犬、狮等六幅动物图案和兰花图案,是一件明代遗物。六种祥兽展现了古人求富、求贵、求吉、求祥的传统意识的心理。亭前有方形花坛作为对景。佳晴喜雨快雪之亭是留园中名字最长的亭子,表达了主人顺应天时、随遇而安的豁达。

留园

佳晴喜雨快雪之亭

亦不二亭

亦不二亭位于留园林泉耆硕之馆的东南,坐南面北,建筑面积10.96平方米。亭子依墙而筑,卷棚歇山式顶,飞檐翼然,亭柱两圆两方,分别垫以圆、方柱础,亭后紧贴廊墙,上辟圆洞门,既有门的通行作用,又作为廊的景门与廊墙浑然一体。看似半亭,平面却作方形,月洞作圆形,以示“天圆地方”,而圆形的洞门亦宛如一团扇画框,能将“东园一角”的景色收揽其中。洞门之上有砖额,有黑色篆字“亦不二”。

亦不二亭的名字取自佛教经典《维摩诘所说经·入不二法门品第九》,含义是直接入道,只可意会不必言传。“亦不二亭”原悬朱彝尊所题古端碗联“静观人世外,得句佛香中”象征主人已经找到入门之道。

北侧为待云庵。原是学佛之所,因此用佛教典故命名。亭北有一片竹林,竹子是佛教教义的象征,所谓“青青翠竹尽是X,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此亭与竹相配,渲染了佛教文化气息。 亦不二亭与待云庵皆为主人念佛修行之所,因此匾额楹联均与佛教有关。

留园

亦不二亭

涵碧山房和明瑟楼

涵碧山房与明瑟楼位于水池南岸西侧,为中区的主要厅堂和主体建筑。两座建筑相连,构成高低、长短相互搭配的组合建筑,形象类似于船厅,分别似船舫的前舱和中舱,共同构成了舟船的造型,且与水池和假山构成“南厅北山”的格局。

涵碧山房东面紧靠明瑟楼。刘氏时称“卷石山房”;盛氏时名“涵碧山房”,名字取自宋X学家朱熹“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之句。面阔三间,卷棚硬山屋顶,造型简约,北侧为月台,南侧为小院,前后均为落地长窗,被认为是赏月观荷的佳处。

明瑟楼位于留园的中心水池南侧,是一座重檐二层小楼。建筑的名字取自《水经注》“目对鱼鸟,水木明瑟”,意指环境幽雅明净。其东北面水,西侧紧靠涵碧山房主厅。明瑟楼为卷棚单面歇山式,由上下两层组成。一面卷棚歇山顶, 一面硬山顶, 宽4.45米, 进深5.58米,阔二开间, 一大一小。下层形似古代画舫的前舱,一面是墙,三面敞空,以矮墙和吴王靠作围栏,室内陈列有许多古典家具。通过楼南太湖石假山蹬道可到二楼,假山蹬道旁边有一座峰石,名叫“一梯云”,出自郑谷“上楼僧踏一梯云”之句。上层三面是和合窗,上嵌有明瓦。

留园

涵碧山房(左为明瑟楼)

留园

明瑟楼室外蹬道

闻木樨香轩

闻木樨香轩位于中部水池西侧,涵碧山房的西面,坐落在西部假山高处,是留园中部的最高处,登临可俯视全园景色。木樨即指桂花,因闻桂香悟弹道的禅宗公案故事因而得名,闻木樨香轩,即闻桂香而悟禅之轩。曾用名“桂馨阁”“餐秀轩”,盛氏为园主时改为闻木樨香轩。

闻木樨香轩为单檐歇山三开间方形小轩,三面敞开,设坐槛。还有一面则靠云墙,起翘的屋角,屋面举折。与闻木樨香轩两侧相接的是循山而建的廊。爬山廊在香轩处达最高点。轩前柱子上有对联一副:奇石尽含千古秀;桂花香动万山秋。小轩周围种植有大量桂花。

留园

闻木樨香轩

相关活动

编辑

迎春时令花卉展

迎春时令花卉展是留园每年1月20日-2月10日举办的活动,由留园管理处主办。活动过程中会展示各色花卉造型作品,旨在丰富园林节日文化,营造春节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20X1月27日留园第二十四届迎春时令花展正式举办。

“留园杯”艺术插花展

“留园杯”艺术插花展是留园管理处每年十月举办的活动,每届插花主题各不相同,旨在展现留园古建筑及园林文化的细节之美。20X9月28日-10月7日,留园管理处举办了苏州市第二十三届“留园杯”艺术插花展。活动中的插花展作品均由管理处园艺组的园艺师们就地取材制作而成,作品分别于轿厅、涵碧山房、五峰仙馆、林泉耆硕之馆等主要厅堂展出。

“中国四大名园”工作交流活动

“中国四大名园”工作交流活动自2015年举办以来,一年一度,截止20X,已经举办了六届。该活动受到中国旅游景区协会遗产和文保分会的支持,由各文物遗产单位参与和组织,有助于更好地推动文物遗产活化利用、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坚定文化自信。20X11月4日,中国旅游景区协会遗产和文保分会学术研讨会暨20X“中国四大名园”工作交流活动在苏州留园拉开序幕。

其他看点

编辑

法帖长廊

法帖长廊贯穿整个留园,把留园的各个景区串连起来。长廊墙壁上嵌有历代书法名家的书法石刻300多方,被称为“留园法帖”。长廊与法帖互名,为法帖长廊。留园法帖目前上墙的有379块,主要是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法帖、宋贤六十五种、仁聚堂法帖六十四种以及一经堂法帖和宋宗元为网师园主人时的书条石等等。

冠云亭

冠云亭位于冠云峰东北侧,林泉耆硕之馆北侧,是一座单檐六角亭,建筑面积5.44平方米,攒尖顶,斜脊翼角有X。亭顶覆以黛色筒瓦,台基半隐在湖石假山之中,并有假山蹬道可直通冠云楼。亭柱上旧有对联曰:飞来乍讶从灵鹫;下拜何妨学米颠。上联典出杭州飞来峰,相传印度僧人慧理见飞来峰怪石嶙峋,景色迥异,便赞叹说:“此乃天竺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故名“飞来峰”。此处以冠云峰与其相比拟,足见其稀有和奇特了。下联言北宋米芾拜石之事。周围还有许多树木及假山,主要供游人休息而建。

留园

冠云亭

活泼泼地

活泼泼地为一座水岸相结合的水阁,取殷迈《自励》诗“窗外鸢鱼活泼,床头经典交加”之意。建筑一半居岸,一半凌驾于水阁。

溪之东端北折的终端设水阁,名“活泼泼地”。《景德传灯录》载唐代无住禅师语录:“真心者,念生亦不顺生,念灭也不依寂……无为无相,活泼泼平常自在。”佛徒常用“活泼泼地”称悟禅境界。阁为歇山式顶,周设回廊,两侧地坪窗之夹堂板上镌刻有《林和靖放鹤图》《苏东坡种竹图》《周茂叔爱莲图》《倪云林洗桐图》四幅图画;裙板上则为《西厢记》戏文图案。阁半跨水上,仿佛水从阁底流出,有源头不尽之意。这里地处山水之间,环境幽僻,山林中有鸟鸣可听,溪水里有鱼跃可观。旧有对联曰:水转桐溪约秋禊;路寻花步赋春游。

留园

活泼泼地

古木交柯

古木交柯位于园林的东南方,是一个幽僻的小庭院是中部景区的X座建筑。因原院中植有古枫,依枫绿荫而立,故名为“古木交柯”。粉墙上嵌有“古木交柯”砖匾一方,但后来由于岁月的洗刷,旧题已久摩灭。存留下来的是后来盛康为园主时补书的,在题名的左边有跋文:“此为园中十八景之一,旧题已久摩灭,爰补书以彰其迹。丁巳嘉平月,道荪郑思照识。”

此外,庭中一座花坛建在墙下,种植有两株高大的古木。据载原只种植有一棵明代古柏,后花坛自己生出女贞一株,与古柏缠绕相生,交柯连理,因其景殊异,被列为留园十八景之一。

留园

古木交柯庭院

六扇花窗

六扇花窗是位于“长留天地间”门洞前粉墙上的六扇漏窗的图案。“花窗”也称漏窗,在便于通风和采光的同时,可使窗外的景色透进来,因此,花窗在园林建设中常作为透景,或者叫漏景之用。

从花窗中透出的园景,可移步异景,这也是古典园林中的“移步换景”。花窗不仅有通风采光和透景之用,花窗本身的花格图案,在园林造景中也具有丰富墙面的审美效果,在不同的光影照射下,花窗的花格会呈现不同的落影。

留园

古木交柯庭院花窗之一

东侧长廊

东侧长廊位于门厅与桥厅之间,长廊长数十米,主要作用是为了使廊、屋相接,在庭院的封闭暗处设计了天井进行采光。造园者采用变化的建筑技巧在使得长廊在空间上产生出明与暗、大与小的对比。从园林审美方面来看,这段长廊对于中部远景来说,具有“欲扬先抑”的审美效果。该段长廊被园林专家评定为“留园三大名廊”之首,并在整个苏州古典园林的廊形建筑中也是一处佳例。长廊所处的庭院中有一块长方形花岗岩,上面刻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X颁布的“世界遗产”标识。

蟹眼天井

蟹眼天井位于长廊中部,是一个两方小小的露天空间,由于面积太小人们称之为“蟹眼天井”。这两方蟹眼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采光。为避免园林造景上的单调,其下方各放置了一棕竹盆栽,丰富此处的景观内容。

绿荫轩

绿荫轩为三间硬山造小屋,临水而筑,轩名“绿荫”,旧为李日华所书,现额为当代书画家王个簃先生补书,其取自明代高启《葵花诗》“艳发朱光里,丛依绿荫边”诗意。轩西有古枫(学名鸡爪槭,俗称青枫)一株,整个小轩犹置于其绿荫之下。轩北东侧临水处还有榉树一株。轩之西山墙设一八角空窗,朝北空敞。刘恕好友、乾隆年间的进士潘奕隽曾作诗称赞。轩南有四扇海棠式镂花槅扇,与过道相隔,南庭墙上嵌有清嘉庆二年(1797)X学者钱大昕所书的“花步小筑”四字隶书青石匾额,四周镶嵌有砖刻花果浮雕。

留园

绿荫轩

开发与保护

编辑

开发

1877年5月后,园主盛康决定自初五日起每人进留园要收钱七十文,用于日后园中修理。此后,留园每逢春秋两季及节日开放供游人观览。

1907年,留园义庄捐助四千元修建了由阊门附近杨安浜至留园的马路,马路开通以后,苏城内外的游客通过水路、马路、铁路等多种交通方式均可到达留园。

1954年元旦,整修后的留园正式对外开放。

20X,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原控规基础上根据道路施工图和划拨红线,将留园西园单元商业用地调整为宗教用地、绿地和配电房。

20X,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留园西园用地进行调整。将原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调整为商住混合用地和绿地,扩大广济公园范围,将上津桥北堍原商业用地调整为绿地,将原停车场停车场用地调整为广场、供电设施、幼儿园用地,并对上塘河沿线地块高度进行控制。

保护

1953年苏州市人民X拨款整修留园,并邀请了一批园林专家和古建工人,对残破建筑进行了扶植加固,接补移换,保存原结构;对冠云台等坍塌但基础尚存等建筑按照原风格进行重建;对全部坍毁且基地不详的北部景区进行X,重新设计以及改建,历时一年,于1954年元旦重新对外开放。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了追求快速绿化效果,补植了一批速生树种和经济树种,并大量种植灌木及地被植物。此时期留园植物景观空间中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保护和修复均未受到重视。

20世纪90年代后,苏州市人民X组织修复了盛家祠堂和部分住宅,使原来宅、园相连的风貌进一步趋向完整。此外,苏州市还相应出台了《苏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苏州古典园林管理动态信息系统和检测预警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使古典园林保护和修复措施也更加系统和全面。1991年,苏州X修复了留园西侧原盛家祠堂及部分住宅。

19X7月,苏州X为治理留园的周边环境,动迁了留园路86号(原为盛氏西宅)及附近居民23户,X1045平方米。

1999年3月,X对留园以北的花房及周边15户民居进行动迁,对留园加以改造扩建。同时整修园中原君子所履、射圃、缘溪行等景点,次年9月对外开放。次年9月,X又对留园东侧五福弄民居(原留园东宅)进行环境整治,直至2003年,建成了留园管理处新办公楼,新售票房、停车场、配电房等服务性用房。

2002年11月建成苏州园林档案馆并投入使用。同年8月,对又一村内盆景作业场地进行改造,扩大盆景园面积。

2006年5月,留园管理处对“博雅堂”建筑的屋面、屋脊、及屋脊哺鸡头进行了维修、刷漆水;对园内部分木结构进行了修补刷漆;将艺圃重修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碑从原大门处移至现进口处镶嵌上墙;对艺圃的假山、路面、花窗、墙面、砖细等部分松动、破损的,进行加固维修。

2010年8日曲溪楼的修缮工程开工,6月底全面完工,8月19日通过了江苏省文物局专家的竣工验收。

2018年11月、2019年6月先后两次召开专家论证会,综合考察留园空间环境的静态和动态视线分析、留园停车场环境状况及改造的可行性,确定“留园停车场树木遮挡”解决方案,完成了管线移位、花坛堆砌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引进大树树种、树源的认证和原有树木的移植养护。

相关文化

编辑

对联和匾额

清朝张之万曾题至乐亭“小园新展西南角,明月谁分上下池”。

明代诗人袁宏道曾为留园作诗《饮徐参议园亭》:“古径盘空出,危梁溅水行。药栏斜布置,山子幼生成。攲仄天容破,玲珑石貌清。游鳞与倦鸟,种种见幽情。”

晚清书法家俞樾为可亭题写过对联:“园林甲天下,看吴下游人,载酒携琴,日涉总成彭泽趣;萧洒满江南,自济南到此,疏泉叠石,风光合读涪翁诗。”表达了笔者的归隐之意。

“闻木樨香轩”匾额为苏州当代书法家郑定忠书。据《罗湖野录》记载:“黄鲁直从晦堂和尚游时,暑退凉生,秋香满院。晦堂日:‘闻木樨香乎?’鲁直曰:‘闻。’ 晦堂曰:‘香乎?'鲁直欣然领解。”此处说的是晦堂和尚启发黄庭坚悟道的故事,佛法就如同木樨花香一样,无处不在,不因人是否刻意追寻而存在或消亡,后常以“木樨香”为佛法典故。

五峰仙馆的一副楹联为:白云怡意;清泉洗心。楹联的落款是:佚名题留园五峰仙馆北浣云沼东边墙。此楹联出自南朝梁时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一诗,诗道: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五峰仙馆内有楹联为:雨后静观山意思;风前闲看月精神。楹联落款是:梁谳集自宋人邵雍诗题五峰仙馆内大理石插屏。联中的“山意思”和“月精神”,赋自然风景以人情味,和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意境异曲同工,写出了山和月的个性,人与山月,好像主人和宾客一样,是物我交感的绝好说明。

远翠阁底楼匾额“自在处”取陆游“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诗句,表达园主追求一种心无挂碍的豁达境界。

留园

“自在处”匾

邮票

1980年发行了《苏州园林——留园》特种邮票的X枚“春到曲溪楼”,邮票画面展现了桃红溪清、粉墙绿树的春日景致。

留园

春到曲溪楼邮票

出版刊物

20X10月31日上午,由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主编,苏州市园林档案馆、苏州市世界文化遗产古典园林保护监管中心共同策划推出的《苏州园林文化研究》(X辑)在留园首发。《苏州园林文化研究》(X辑)共27.3万字,147张图片,收录80篇文章。内容以《苏州园林》期刊创刊40余年来的精品佳作为基础,涵盖园林长物、造园艺术、园史考证三个方面,既有对造园艺术的精极剖析,又有对园林史料的挖掘考据,还有对陈设美学的深趣解读。

重要事件

编辑

重大事件

1909年,苏府物产会在留园盛大开幕。

1923年7月10日,蔡元培先生和周养浩女士的婚礼在苏州留园举行。

1986年时,为X苏州古城建成2500X,扬州工匠用2500 枚各类玉石薄片制成一幅缀玉留园全景图。

20X,值中国X党成立100X,留园于20X4月3日至5月5日,推出了江南文化品牌宣传系列活动“盛世留音”的实景演出。

20X5月29日,留园管理处联合主管局遗产处以及“走遍苏州AOS”项目组,开展了名为“光影留园——穿越时空的世界文化遗产”行摄活动。此次行摄活动邀请了众多来自美国、新加坡亚等多个国家在苏州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外国摄影爱好者聚集留园。

2023年5月18日,苏州市园林局与意大利威尼斯市代表团在留园开展座谈交流。

相关荣誉

1961年,苏州留园被X首批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12月4日,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留园与拙政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共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3年4月,留园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国家AAAX旅游景区。

2007年,苏州留园被评为国家AAAAX旅游景区。

注释

编辑

展开[a]

苏州明清建筑中的厅堂一般都是面阔三间,这受限于当时的制度,按《明史·舆服志》:“百官第宅:明初,禁官民房屋不许雕刻古帝后圣贤人物及日月、龙凤、狻猊、麒麟、犀象之形……洪武二十六年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栱,饰彩色。三十五年复申禁饬,不许造九五间数,房屋虽至一二十所,随基物力,但不许过三间。正统十二年令稍变通之,庶民房屋架多而间少者,不在禁限。”清代虽无明制规定,但清初苏州文士仍保持着明代的遗规,乾隆后有所变化,常增至五间,但大多三明两暗。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留园.苏州园林和绿化管理局. 2021-10-19[2023-07-25].

[2]The Lingering Garden.中国文化网. [2023-08-04].

[3]苏州园林. 2014-04-01: 1-100.

[4]许浩著, 韩丛耀主编. 中华图像文化史 园林图像卷[M]. 北京: 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8.03: 317-322. [2023-07-26]. (6)

[5]苏州园林官网 首页.苏州园林旅游网. [2023-08-08].

[6]王欢颜. 清末作为社会公共空间的留园[J]. 西部学刊, 2022, (21): 65-71. DOI:10.16721/j.cnki.cn61-1487/c.2022.21.016.

[7]中国古建筑之旅:苏州古典园林. 2020-09-25: 1-200.

[8]江南古典私家园林. 2020-04: 1-500.

[9]盛迪平. 留园研究[D]. 浙江大学, 2009

[10]园林概览.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 [2023-04-23].

[11]肖瑶, X编著. 中国古代建筑X[M]. 北京: 西苑出版社, 2010.06: 47-48. [2023-07-26]. (2)

[12]留园.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
. [2024-02-24].

[13]王黎敏, 吴永发. 苏州留园园林空间结构与园林叙事结构演化浅析[J]. 建筑与文化, 2023, (03): 243-246. [2023-07-25]. DOI:10.19875/j.cnki.jzywh.2023.03.075. (9)

[14]康红涛. 苏州古典园林量化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9

[15]高晓勇著绘. 图解中国古代建筑史[M]. 2020.01: 204-205. [2023-07-26]. (2)

[16]卜复鸣编. 留园导读[M]. 2017.11: 1-169. [2023-07-27]. (10)

[17]图解文人园林建筑. 2021-02: 1-500.

[18](加)王其钧编著. 中国建筑图解词典[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1.01: 451. [2023-07-26].

[19]冯柯著. 山川千字文[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0.05: 52-53. [2023-07-26]. (2)

[20](日)中村苏人著. 景观设计经典译丛 江南庭园 与造园人穿越时空的对话[M]. 2018.10: 61-68. [2023-08-04]. (7)

[21]黄慧君, X. 留园空间结构探析[J]. 现代装饰(理论), 2016, (05): 81-82. (2)

[22]谢燕, 王其钧著. 私家园林[M].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5.04: 70-82. [2023-07-26]. (8)

[23]苏州日报. 留园春色关不住 “迎春时令花展”邀你来.网易. 2022-01-27[2023-07-27].

[24]苏州特色节日.中广网. 2023-07-11[2023-07-27].

[25]信息新报. 国庆期间,留园三大活动演绎“花中园,曲中画”.网易. 2022-09-28[2023-07-27].

[26]现代快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N.现代快报. [2023-07-27].

[27]居阅时著. 江南建筑与园林文化[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01: 220-221. [2023-07-26]. (2)

[28]玉华. 中部X俏然屹立流水鱼欢 东部建筑重檐楼阁曲院回廊 西部风光景色秀丽颇多野趣 北部田园景中之园别有风味 “吴中X名园”留园美景扫视[J]. 中国地名, 2012-04: 64-67. (4)

[29]王欢颜. 清末作为社会公共空间的留园[J]. 西部学刊, 2022[2023-08-04].

[30]苏州市留园西园单元ZC-a-040-06基本控制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苏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3-04-24].

[31]X芳. 苏州留园史研究[D]. 苏州大学, 2018

[32]王喆, 左建明, 宋鹏昊等. 留园植物景观空间预防性保护研究[J]. 园林, 2020, (12): 10-16. [2023-07-27].

[33]留园为艺圃、古建筑做“皮护”.江南时报. 2006-6-19[2023-07-27].

[34]苏州留园曲溪楼修复严谨 将成世遗维修"教程.中国新闻网. [2023-04-23].

[35]双创中国. 相约姑苏 聚焦名园.网易. 2020-11-09[2023-07-27].

[36]李时人. 中华山名水胜旅游文学大观 上 诗词卷[M]. 1998: 395.

[37]桃花朵朵映方寸.光明日报. [2023-04-25].

[38]苏州市留园管理处. 《苏州园林文化研究》(X辑)在留园首发.苏州园林和绿化管理局 苏州市林业局. 2022-11-02[2023-07-27].

[39]X编. 似水华年 《水》与一个家族的精神传奇[M]. 北京: 新星出版社, 2016.11: 114. [2023-07-26].

[40]古典园林留园推出“盛世留音”特色实景演出.苏州市人民X. [2023-04-23].

[41]外国摄影师齐聚留园,定格穿越时空的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市人民X. [2023-04-23].

[42]留园管理处(园林档案馆). 市园林局与意大利威尼斯市代表团在留园开展座谈交流.苏州园林和绿化管理局 苏州市林业局. 2023-05-19[2023-07-27].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841/

(47)
词条目录
  1. 名称由来
  2. 历史沿革
  3. 综述
  4. 徐氏东园时期
  5. 刘氏寒碧山庄时期
  6. 盛氏留园时期
  7. 园林布局
  8. 布局特点
  9. 园区布局
  10. 园林特色
  11. 花街铺地
  12. 游览路线
  13. 空间定位
  14. 空间分割
  15. 空间渗透
  16. 主要景点
  17. 舒啸亭与至乐亭
  18. 五峰仙馆
  19. 石林小院
  20. 冠云峰和冠云楼
  21. 佳晴喜雨快雪之亭
  22. 亦不二亭
  23. 涵碧山房和明瑟楼
  24. 闻木樨香轩
  25. 相关活动
  26. 迎春时令花卉展
  27. “留园杯”艺术插花展
  28. “中国四大名园”工作交流活动
  29. 其他看点
  30. 法帖长廊
  31. 冠云亭
  32. 活泼泼地
  33. 古木交柯
  34. 六扇花窗
  35. 东侧长廊
  36. 蟹眼天井
  37. 绿荫轩
  38. 开发与保护
  39. 开发
  40. 保护
  41. 相关文化
  42. 对联和匾额
  43. 邮票
  44. 出版刊物
  45. 重要事件
  46. 重大事件
  47. 相关荣誉
  48. 注释
  49.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