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漠(蒙古文名:ᠮᠠᠭᠤ ᠤᠰᠤ,英文名:Mu Us Desert,Maowusu Dessert),亦称毛乌素沙地,“毛乌素”为蒙语,意为“不好的水”,为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区内,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南部、陕西省榆林市和宁夏X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东北部,为鄂尔多斯盆地组成部分之一,面积约为4.2万平方千米。受治沙工程影响,毛乌素沙漠面积正在逐年缩小。
名称由来
编辑毛乌素沙漠,(蒙古语:ᠮᠠᠭᠤ ᠤᠰᠤ),亦称毛乌素沙地。“毛乌素”为蒙古语,意为“不好的水”,地名起源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海则滩乡毛乌素村。
位置境域
编辑狭义上,毛乌素沙漠的范围是指自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孟家沙窝至靖边县高家沟乡的连续沙带,亦称小毛乌素沙带。广义上,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和陕北长城沿线的沙地统称为毛乌素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区内,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南部、陕西省榆林市和宁夏X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东北部,为鄂尔多斯盆地组成部分之一。地处北纬37°27’30~39°22’30N,东经107°20’~111°30’E,面积约为4.2万平方千米。受治沙工程影响,毛乌素沙漠面积正在逐年缩小。
成因
编辑中国北方地区沙漠的出现与地质时期形成的干燥的季风气候有关。第三纪上新世末期,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撞击后,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不断X。当青藏高原上升到4700米,喜马拉雅山上升到8800米以上时,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被完全阻隔在喜马拉雅山的阳坡,出现季风气候,并形成西伯利亚—蒙古高气压区。冬春季节,由于西伯利亚—蒙古高气压区不断向四周扩散,出现了干冷的大陆季风,多刮西风、西北风,使相关地区形成的河湖相和海相沉积物,被分选吹扬,形成黄土、沙漠和戈壁。
毛乌素沙漠的沙化过程也有人为因素。毛乌素沙漠X态良好,据《太平御览》记载5世纪匈奴首领赫连勃勃曾在此建都统万城,并称赞其“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唐中叶以后,毛乌素沙漠开始出现沙化,阴山以北的少数X因北方气候干旱、寒冷面临生存危机而南下,由此引起的战争、垦殖、撂荒等促使该地区沙化。元朝时期,由于气候X、人为破坏减少,毛乌素沙化进程相对稳定。清朝时期至今沙漠的扩散是因为气候趋于温暖与干旱,加之人口数量迅速X,垦殖、过牧和樵采严重。
地理特征
编辑气候
毛乌素沙漠处于中纬度西风带中,高空终年为西风环流所控制。冬季在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形成势力强大的冷高压区。在单一的冷高压控制下,空气比较稳定,很少有水汽输送,降雪稀少,气候干燥。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沙随大风向偏南方向飞扬。春季由于气压活动中心位置很不稳定,天气系统频繁过境。锋面过境常伴有偏北大风,为大风最多的季节。而且,春季温度回升快,地表面更加干燥,风沙强烈。夏季若X高压在本区上空停留时间延长,则会出现严重的夏旱。秋季东南季风退却,中国东南海面上移动性高压逐渐增加,常有暖湿的气流吹送到大陆上来,被北来的冷空气抬升形成部分降水。
毛乌素沙漠为中温带气候,处干旱、半干旱过渡地带,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半干旱区。受地理位置影响,毛乌素沙漠地区具有季风气候特征。西北方是亚欧大陆腹地,冬季干燥寒冷空气可以迅速到达。毛乌素沙漠东南距海洋较远,但东南季风仍可到达本区。7月初开始,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显著增加,降水时间两个月左右。鄂尔多斯高原对于东南季风前进的阻挡和高原迎东南季风坡的动力抬升致雨作用,使本区降水自东南向西北显著减少。
毛乌素沙漠年均气温为6.0~8.5℃,年均降水量为250毫米~440毫米,该区光照充足,蒸发量大,约为降水量的5~10倍,干燥度为1.0~2.5。最大降水量集中在7~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其中8月降水最多,多以暴雨形式出现。该区降水的年变率较大,多雨年降水量在500~900毫米之间,少雨年在165~270毫米之间。
地质
毛乌素沙漠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北部,其北部为伊盟X,西部为鄂尔多斯天环古向斜和西缘断褶带,南抵鄂尔多斯中央古X,东部为伊陕斜坡的北部。鄂尔多斯盆地位于新华夏构造X最西部的第三沉降带中,也是祁连山、吕梁山、贺兰山山字形构造的东侧马蹄形盾地。鄂尔多斯盆地正是这两个构造X中构造形迹相对微弱的地块。毛乌素沙漠作为鄂尔多斯盆地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岩层褶皱、断裂、节理、劈理等地质构造现象较少发育。地层产状非常平缓,火成岩活动仅见于盆地边缘地区。
毛乌素沙漠是以中生代侏罗纪与白垩纪的岩石为骨架,经过第三纪与早第四纪水成作用为主的洪积与冲击过程形成的台地,在经过晚第四纪,尤其是至新世与近代风成作用为主的风沙活动造就现今的地表外貌。中西部由白垩纪紫红色和侏罗纪灰绿色砂岩层所构成,由于其岩性松软,风化程度强烈,风化物再经搬运、使得各种第四纪沉积物含沙量较大,成为沙漠形成的沙物质来源。现代地貌作用表现为梁地的强烈剥蚀作用,边缘地区甚至基岩X、而洼地则接受了薄厚不均的沉积。东南部由第四纪沉积物包括河湖相堆积物构成,由于风成作用对过去河湖冲击一洪积物的筛选,其中最细的粉尘被风吹扬到空中而携带到东南部,补充黄土高原的沉积,留下的沙粒受风力吹扬滚动与堆积形成广泛分布的沙丘和沙漠。
地形地貌
毛乌素沙漠地貌由硬梁、软梁、滩地、丘陵、河谷组成,海拔高度在1200~1600米,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沙是该区的地带性基质,广泛分布在各类梁、丘、滩地及河谷中,占全区面积的75%。
硬梁主要分布于该区的西北部,最高海拔可达1600米。向东南延伸较远的,有陶图梁、西黑梁、吴公梁等,海拔多在1300~1500米。软梁分布于东南部硬梁地前沿的第四纪松软沙质与沙壤质间层的沉积物,局部亦有第三纪的沉积物,形成较低与平缓的梁地,并受到强度的侵蚀切割。梁地梁面平坦,由于遭受切割,在梁间形成的若干谷地呈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的平行湖积冲积平原,即滩地,从而形成梁、滩地平行排列的相间地貌。
滩地主要由细纱与粉沙沉积物构成,由于多为排水不良的内流滩地,具有不同程度的盐碱化。在台地和滩地上大部分覆盖着不同流动或固定程度的沙丘与沙地,沙丘高度一般在5~10米。毛乌素沙漠东南方是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区,主要在乌审洼地和长城沿线地区,分布有黄土丘陵。
水文
毛乌素沙漠外流区主要分布于东部及东南部,有无定河、秃尾河、窟野河等,东部降水较多,地层由黄土状物质构成,抗蚀能力差,流经这里的窟野河,沟谷比较发育,河网较密。西北部有都思兔河及其支流苦水沟,均排入黄河。地表径流达14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约4亿立方米,外流河的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40%。这些河流由于受本区气候和地质条件的影响,除东部地区外,河系均不发育。内陆水系以定边县内的八里河和神木县内注入红碱淖的蟒盖河、齐盖素河、尔林兔河、前庙河为主,年平均径流量为1.05亿立方米。长城沿线以北沙区有200余个内陆湖。
此外,毛乌素沙漠有埋藏深度不等的地下水。地下X为第四纪松散层潜水,除定边、靖边一带属于高矿化度的氯化物及X盐类占优势外,绝大多数地区是矿化度较低、硬度较小的重碳酸盐类钙型水和钙钠型水。东南部,潜水补给条件较好,为溶滤潜水带,地下水丰富,埋藏浅,在丘间低地一般埋存1米左右,个别只有0.5米,水质良好;西部、西北部补给来源缺乏,过渡为大陆盐渍化潜水带。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对地下水的形成有较大影响。降水集中在东南部黄土地区,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在沙漠地区,为松散的地层所吸收,大大减少了蒸发消耗,使潜水有较充沛的补给来源。地下水流向基本与地表水流向一致,分别以都思兔河、无定河一X木伦河和摩林河为地下水归宿。这些河流是本区的区域现代侵蚀基准面,其控制着浅层和中深层地下水X,对区域地下水径流的影响程度较大,并与一、二级分水岭控制着地下水总体的径流方向、循环深度等。
土壤
毛乌素沙漠土壤表现X平地带性的变化,大部分位于淡栗钙土草原地带,向西北过渡为棕钙土半荒漠地带,向东南过渡为黄土高原暖温带黑圹土地带。南部和东南部黑块土的分布受局部地形和母质的影响未表现X平地带性分布,而主要为沙黄土。草原地带的土壤以风沙土为主,地势高处也有黄绵土分布。受风沙侵蚀影响,地带性栗钙土和淡栗钙土面积很少,仅占4%左右,风沙土和沙黄绵土,分别占土壤面积的64.6%和1.5%。
生物
植物
毛乌素沙漠属荒漠草原、干草原、森林草原的过渡地带。该地区内植物种类少,覆盖度低。高等植物共有1000余种,分属于98科420属。绝大地区分布的是沙生植被、草甸植被、盐生植被和沼泽植被等隐域性植被,其中沙生植被是构成毛乌素植被的主体。主要有菊科、禾本科、豆科、蔷薇科、藜科,其中菊科最多,占总种数的14.4%,禾本科其次,占12.3%。植物种类主要有生长在半流动沙地的少量的白沙蒿、沙米、沙竹、绵蓬等半灌木和草本植物;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地的灌木植物种踏郎、花棒、紫穗槐、小叶锦鸡儿、沙柳、沙棘、半灌木白沙蒿;天然入侵的草本植物有无芒雀麦、沙生冰草、紫羊茅、苦荬菜、沙珍棘豆、芦苇、白草等。
动物
毛乌素沙漠一带分布有约25种哺乳动物,其中啮齿类动物约占60%,以跳鼠科、仓鼠科、松鼠科等动物为主,包括五趾跳鼠、三趾跳鼠、科氏矮三趾跳鼠、长爪沙土鼠、子午沙土鼠、达乌尔黄鼠等。此外,还有豹猫、狼、狐、狗灌、青鼬、虎鼬等。鸟类约100余种,包括秃鹭、金雕、草原鹜、猎隼、遗鸥等,还分布有多种蝗虫,以及斑缘豆粉蝶、菜粉蝶、牧女珍眼蝶等蝶类动物。其中,猎隼、遗鸥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豹猫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自然保护区
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毛乌素沙漠东缘,总面积107.6X千米,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遗鸥为代表的珍稀濒危鸟类及其栖息地——红碱淖湿地生态系统。2014年红碱淖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2018年被X审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为应对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取了一系列生态恢复措施,包括河道整治、水质治理、生态补水等。保护区分别在2014年、2017年和20X冬季,对红碱淖湿地红石岛原遗鸥繁殖区湖心岛进行分割,修复湖心岛。此外,保护区每年冬季清理岛面植被,以确保来年遗鸥成功繁殖。湖心岛修复后,遗鸥繁殖数量大幅增加。20X,遗鸥在红碱淖繁殖数量达到4700多巢,孵化幼鸟10000余只。保护区为保护鄂尔多斯遗鸥种X,乃至全球遗鸥种X作出重要贡献。
人类活动
编辑唐代之前
据考古和历史研究,距今约7000~5000年前,鄂尔多斯高原出现了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3500年前,鄂尔多斯高原及内蒙古岱海一带出现了龙山文化;距今约3500~2200年前,出现了具有游牧文化特色的鄂尔多斯青铜文化。该地区早期生产以农业活动为主,而晚期以牧业为主。毛乌素沙漠一带有众多考古发现。
石峁城址初建于距今4300年前后,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高家堡镇东侧的土石山峁上,毛乌素沙漠南缘,是中国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属龙山时期至夏代早期遗存。石峁城址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三重城垣构成。据考古推断,石峁古城的X阶层,曾长期在皇城台设宴,招待各地的部落首领和尊贵宾客。当时的石峁区域地貌起伏更为缓和,河流交汇,有着较好的植被覆盖,石峁古城及其周边部落不仅种植粮食,牧业也达到一定规模。
秦汉时期的人类活动遗址如砖窑堡遗址、米家园遗址、老米圪台遗址、吉尔庙遗址、左记湾遗址等,均分布在毛乌素沙地的外缘地带,毛乌素沙地的腹地分布有面积3万至25万平方米的中小型遗址,包括敖伦淖遗址、敖泊淖尔城址和杨家滩遗址,其功能趋于交通中转站,如障城或塞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也出土了大量东汉画像石所刻绘的农耕农作图、放牧图、狩猎图等。
此外,对毛乌素地区的生态环境也有文字记载。汉顺帝永建四年(129年),《议复三郡疏》记载“沃野千里,谷稼殷积……水草丰美,土宜产牧,牛马衔尾,X羊塞道”。真兴元年(418年),匈奴首领赫连勃勃在夏州(今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境内)建成大夏国都城统万城(今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白城子)。《太平御览》记载“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
秦代起,榆林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战争频繁、人口增多和长期滥垦滥牧等不合理人类活动,加之气候干燥,生态环境也出现破环,北部风沙区土地沙化不断扩大。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夏州有“赤沙阜”“沙陵”的描述。
总体上,这一时期毛乌素地区气候温暖X,生态环境优美。
唐代之后
唐代以后,人类活动恶化了此地的生态环境,过度型牧业、战争对草地系统的造成严重破坏。唐贞观四年(630年)X厥灭亡时归降唐朝,并将粟特人安置于河曲地域(今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偏西区域,在近百年时间中,人口从3万增至10万,众多人口依赖于长期的驻牧型畜牧业。8世纪中叶,秋季冷空气南进的时间提前,春季到来时间推迟,使北方游牧X面临着基本生存和生产的压力,也加重了内乱。
宋代,过度垦殖、连年战争的践踏及耕田的撂荒,加速了毛乌素地区的沙漠化。为解决粮草问题,毛乌素地区大兴垦殖,包括军垦和地方垦殖,滥垦对生态环境破坏非常严重。此外,大宋约有200多年与北方的辽国和金国及西夏(今银川)交战,毛乌素地区恰为主要战场。
元代,毛乌素地区沙化相对稳定,局部流沙被固定。蒙古族生态保护意识强,战乱期间也对践踏过的草地实行休牧。元朝建立后又颁布了如《元文类》等的生态保护法律条文。《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述了夏州地区河湖环绕,有大量的鹤、雉、鹤鸪和其他鸟雀栖息其间。上述表明毛乌素地区的生态环境在元代有所恢复。
明朝,毛乌素地区沙化程度加剧。明朝初年,X者为了巩固边防采取军屯、修城堡、建卫的措施。而且,北方游牧X经常在毛乌素地区挑起战争,战事持续不断,明初与北方X以黄河为界,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退到榆林,采取“野草焚烧尽绝”的办法防止游牧X南下。
清朝,毛乌素沙漠继续扩散。清朝初期,山西、河北地区大量人口前往内蒙古西部地区发展以屯垦为主要形式的农业。19世纪中叶后,俄国、德国等侵入中国的西北和东北,清X被迫“移民实边”“开放蒙禁”,而且以传教的方式入侵该地,在长城沿线白泥井、柠条梁、小桥畔与城川一带占地招人滥垦,加剧了对该地区草地的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1949年以后,中国西北地区人口增长很快,对粮食和畜产品的需求量增加,耕地面积和牲畜数量不断增加,此后还进行了三次大规模开荒。60年代到80年代,因滥樵而使草原沙化和退化的面积达2000平方千米。农牧民为增加经济收入,挖干草、发菜、麻黄等药材,铲掉草皮,翻动土层,严重破坏草场,加速了风蚀荒漠化过程。大肆开垦草地发展种植业、不断扩大牲畜数量以及樵采和滥垦,导致沙漠化迅速扩展。
环境治理
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X开始重视对毛乌素沙漠的治理。50年代到90年代,国家采取了推广飞播灌木、栽种乔木、引进常绿树种等措施治理毛乌素沙漠,这一阶段民间治理主要以人工栽种沙柳、柠条、花棒等灌木为主。70年代末期,受改革开放的推行及沙漠化扩展形势的严重的影响,实行家庭联产承保责任制,农牧民将部分耕地退还为草地,过度放牧和樵采得到缓解。1978年,X批准启动三北防护林,表示大力造林种草,有计划地营造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X,是改变这一地区农牧业生产条件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1981年,榆林X制定相关政策,提出可将“五荒地”(即荒山、荒沙、荒滩、荒坡、荒沟)划拨给社员,允许长期使用,所植林木归个人所有。1985年,榆林再次放开政策,允许承包国营和集体的荒沙、荒坡地,有44万户农民承包“五荒地”900多万亩,出现众多千亩、万亩的个人承包造林治沙大户。这些措施对80年代以来沙漠化发展速度减缓产生积极影响。
21世纪以来,X推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及封山禁牧工程,致耕地面积和牲畜数量大幅下降。X在毛乌素沙漠地区设草方格沙障,用于固定沙丘,使流沙不易被风吹起,草方格上栽种沙蒿、柠条等易于成活的沙生植物。2000年,位于毛乌素沙漠的西南边缘的宁夏灵武白芨滩防沙林场晋升为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总面积为148万亩。2006年,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保护区面积126万亩,湿地面积16.19万亩,属毛乌素沙漠边缘过渡性荒漠草原、湿地生态系统。2019年,中科院西安分院毛乌素生态试验站挂牌成立。
毛乌素沙漠的治理见到如下成效。截至2015年,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湿地保护恢复等工程,营造防护林87万多亩、治理沙漠化土地25.5万亩,使11.25万亩流动、半流动沙丘变为绿洲;450万亩草原、24万亩农田和200多千米公路不再受风沙侵害。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遏制了毛乌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扩,截至2019年,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由115种增加至129种,野生植物由306种增加至311种,鸟类增加较为明显。而且,生态系统指示物种豹猫在保护区内被首次发现,反映出保护区内生态系统、食物链趋于完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森林面积由1999年的317万亩增长到20X的576万亩,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了32.89%和80%。位于毛乌素沙漠腹地的陕西省榆林市,林木覆盖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0.9%提高到20X的33%,截至20X,沙化土地治理率达93.24%,沙化土地面积比1999年减少472万亩。沙区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和半固定,实现了区域性的荒漠化逆转。有业内人士表示,毛乌素沙漠将在陕西省境内消失。
重要景观
编辑毛乌素沙漠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地理环境独特,统万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清平堡遗址等人文景观和红碱淖、波浪谷等自然风光坐落于此。
人文景观
统万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统万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红墩界镇白城则村,毛乌素沙漠南缘。公园以遗址历史格局为主轴线,涵盖文物保护、文化展示、旅游观光、生态涵养、城乡统筹等业态,总规划面积42.6平方千米。主要景点有统万城遗址与统万城遗址博物馆。20X9月中旬,统万城考古遗址公园对公众开放。
统万城,又名赫连台、赫连城、白城子,建成于真兴元年(418年),是匈奴首领赫连勃勃所建的大夏国都城。大夏国灭亡后,朝代更替此地也多次更名,至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年)下诏毁废统万城,统万城存续五百余年。统万城遗址由内城和外郭城构成,内城由一道南北向城垣分割成东城(皇城)和西城(宫城)两部分,由东往西依次为外郭城、东城、西城。遗址保留较为完整的部分有城墙、西南角台、马面、永安台等。统万城城墙四角有高大角楼,墙上建有敌楼36座,是致密完整的城垣军事防御X。统万城遗址博物馆中摆放了统万城西城平面复原模型,设置了高度比1:10的西南角楼、永安台、西门瓮城等的复原模型。
1996年,统万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X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X,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中的“十四五”时期大遗址。20X12月,统万城考古遗址公园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为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清平堡遗址
清平堡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杨桥畔镇东门沟村,毛乌素沙漠内,处在芦河支流——贾家沟南岸的梁峁沙地中,西距明长城大边约10千米,大致呈南北向长方形,长约600、宽约300米,东、西、南各开一门。
清平堡始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清代没落,嘉庆年间(1796年~18X)废弃,废弃后被黄沙掩埋。城内遗迹保存较好、建筑格局非常清晰,是中国罕有保存原貌的明代长城营堡,也是长城文化研究的重要实证材料。清平堡是明代延绥镇长城X中的“三十六营堡”之一,属于中路分守参将统辖,也是明蒙之间互市的场所之一。
清平堡遗址发现有中心楼、南门及瓮城、显应宫、民居与商铺、堡外寺院等遗迹,出土大量建筑构件、生活用瓷碎片、彩绘泥塑神像。其具有军事和商贸二重属性,以其为代表的长城遗址是长城两侧的X与文化发生碰撞、交流、融合的场所。
自然景观
红碱淖
红碱淖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交界处,毛乌素沙漠东缘,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和最大的遗鸥繁殖栖息地。淖,蒙古语中意为湖泊。因湖岸砂岩中铁的含量较高呈红色,湖水又属于弱碱性,得名红碱淖。红碱淖受煤炭开发、河流补给水遭人为阻截等因素影响,其水域面积急速X,截至2013年,红碱淖水域面积为32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不足4米,库容量为1.8亿立方米。
红碱淖景区面积约100平方千米,包括红碱淖及环湖11千米范围内的陆地,其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国家AAAX旅游景区。
波浪谷
波浪谷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毛乌素沙漠南缘。其为丹霞地貌景观,形成于距今9600万年的白垩纪。
波浪谷景区总面积44平方千米,由陆地丹霞和水上丹霞两大区域组成。陆地丹霞区域包括火焰丹霞、赤壁丹霞、地心丹霞。20X12月30日,波浪谷景区陆地丹霞区域对公众开放。景区内有长达340米的中国X座3D景观大桥、游步道、时空隧道等多个观光项目。
相关文化
编辑因陕北沟壑纵横、梁昴起伏的天然壁垒和处于中国北部边塞的独特战略地位,众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篇。对坐落于毛乌素沙漠的统万城有如下诗词记载,诗人均借苍茫意象抒发流落漂泊的凄苦之感。
-
嘶马发相续,行次夏王台。(马戴《旅次夏州》)
-
茫茫沙漠广,渐远赫连城。(许棠《夏州道中》)
-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无名氏《杂诗》)
注释
编辑展开[a]
中国四大沙地为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
[b]
明代,为防御北方X的侵扰活动,在北部沿边修筑长城,分设九个军镇,称为“九边重镇”。长城建筑X包括营堡、墩台、边墙等。延绥镇作为九边之一,沿边最初设立一系列营堡,之后不断增设移建,统称为“三十六营堡”。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毛乌素:“沙漠”没有消失,只是被人类缚住.新华网. [2023-06-26].
[2]张德媛. 毛乌素沙漠风积砂工程物理特性研究[D]. 长安大学, 2009
[3]呼东方. 毛乌素嬗迭之路[J]. 新西部, 2020, (16): 11-17.
[4]杨旭民. 毛乌素调查策[J]. 新西部, 2022, 551(04): 4.
[5]杨永梅. 毛乌素沙地沙漠化驱动因素的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6]李志熙. 毛乌素沙地高等植被调查与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7]杨永梅, 杨改河, 冯永忠等. 毛乌素沙漠沙化过程探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9): 103-108. DOI:10.13207/j.cnki.jnwafu.2006.09.021.
[8]王炜林. 毛乌素沙漠化年代问题之考古观察[J]. 考古与文物, 2002, (5): 80-85.
[9]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X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2023-06-26].
[10]访林业局陈凤学:三北防护林建设能否降住沙尘暴.新浪网. [2023-06-26].
[11]统万城考古遗址公园.统万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023-06-26].
[12]考古中国 | 陕西靖边清平堡发现明代城隍庙遗迹.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3-06-26].
[13]李永宏. 红碱淖景区营销策略研究[D]. 西安理工大学, 2008
[14]陕西波浪谷景区正式开园营业!.龙州丹霞. [2023-06-26].
[15]王小艳. 地域性视角下唐代陕北边塞诗主题类型解读[J]. 出版广角, 2018, 327(21): 94-96.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21.029.
[16]高国雄.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人工植被结构与生态功能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7
[17]李刚, 阎雄飞, 刘永华等.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蝶类资源调查及区系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19): 102-109.
[18]卢楠. 毛乌素沙地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分析[J]. 吉林农业, 2018, 433(16): 38-39. DOI:10.14025/j.cnki.jlny.2018.16.015.
[19]宁夏白芨滩三代人60年坚守:保护黄河将沙漠推后20公里.中国日报中文网. [2023-06-26].
[20]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陕西省榆林地区地方志》编写组. 陕西省榆林地区地理志[M]. 陕西: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7: 176.
[2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X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2024-03-03].
[22]标 题: X办公厅关于公布辽宁五花顶等6处新X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中国X网. [2023-06-26].
[23]生物多样性X案例(4) | 陕西红碱淖湿地湖心岛生境修复与遗鸥种X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2023-06-26].
[24]黄银洲, 王乃昂, 付娇等. 鄂尔多斯高原秦汉遗址空间分布及环境指示意义[J]. 地理研究, 2018, 37(11): 2165-2176.
[25]探源中华文明|陕西石峁遗址:“石破天惊”的中国最大史前城址.新华网. [2023-06-26].
[26]石破天惊的史前神秘都邑:石峁遗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系列(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06-26].
[27]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游记[M]. 梁生智,译. 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8: 91-92.
[28]毛乌素沙漠边缘筑起“绿色长城”.中国日报. [2023-06-26].
[29]新华全媒+丨走进“沙漠里的千年白城”.新华网. [2023-06-26].
[30]邢福来, 段卫, 卫峰, 康宁武, 乔建军, 郝志国, 郝建军, 乔建新, 高展, 刘怀金, 李文海, X毅, 翟永峰, 臧春秋, 张明惠. 统万城遗址近几年考古工作收获[J]. 考古与文物, 2011, (05): 14-19+1.
[31]X关于公布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X网. [2023-06-26].
[32]北京中轴线等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X网. [2023-06-26].
[33]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的通知.中国X网. [2023-06-26].
[34]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单的通知.国家文物局. [2023-06-26].
[35]杨明. 秦兵马俑一号坑军阵排列规律初步搞清 清平堡遗址实证中华X融合发展[N]. 西安日报, 2023-02-22. DOI:10.28843/n.cnki.nxarb.2023.000524.
[36]正在消失的红碱淖——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严重“缩水”.央视网. [2023-06-26].
[37]【绿镜头】不让罗布泊的悲剧重演 ——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红碱淖保护之困.中国气象局. [2023-06-26].
[38]你知道吗?榆林现有X景区52处.榆林市人民X. [2023-06-26].
[39]波浪谷.中国国家地理. [2023-06-26].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