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贺号航空母舰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加贺号航空母舰(日语かが)(英语KagaAircraftcarrier)是旧日本海军在一战后所研制生产的一款重型航母,加贺号是日本海军在信浓号下水之前吨位最大,载机量最多的航母。在1928到1942年服役。在1907年,日本制定了其第一个正式国防方针,决定未来日本海军的核心将由舰龄不满8年的8艘战列舰和8艘装甲巡洋舰组成,并配备相应辅助舰种,这就是第一个八八计划。在1916年,日本海军的八四舰队完...

加贺号航空母舰(日语かが)(英语 Kaga Aircraft carrier)是旧日本海军在一战后所研制生产的一款重型航母,加贺号是日本海军在信浓号下之前吨位最大,载机量最多的航母。在1928到1942年服役。

发展历程

编辑

研制历程

研制背景

在1907年,日本制定了其X个正式国防方针,决定未来日本海军的核心将由舰龄不满8年的8艘战列舰和8艘装甲巡洋舰组成,并配备相应辅助舰种,这就是X个八八计划。在1916年,日本海军的八四舰队完成计划(1917年至1923年度)在日本国会被通过。按照八四舰队的计划,日本海军将维持舰龄不满8年的8条战列舰和4条战列巡洋舰,其中将新建造长门、陆奥、加贺和土佐四艘新式战列舰。在八四舰队计划成立后,日本海军紧接着又提出在1923年八四舰队完成后的规模上,再增加2艘天城型战列巡洋舰,使得日海军联合舰队八六舰队(1918年至1923年度)计划的舰艇数量将达到86艘。

列强之间的海军竞赛使得各国财政紧张,此时的日本军费支出一度占其国家预算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因此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和美国这X次世界的五大战胜国决定在华盛顿协商海军竞赛的事项。于是在19X11月12日,各国开始谈判,美国国务卿查尔斯·E ·休斯主张取消各国现有的主力舰建造计划,并就美、英、日这三个最主要的海权国的主力舰、航母和潜艇等舰船吨位的问题,提出削减、替换规则的建议。而日本表示其陆奥号刚刚建设完毕,需要将其保留,最终决定各国主力舰吨位比例,美国与英国为各52.5万吨,日本则为31.5万吨。因此日本X决定只保留陆奥号以及之前已经完成的战列舰,再根据华盛顿海军条约所允许的,在未建造完成的船体中选择两条改装成航母。

设计方案

加贺号在八八舰队计划中被预定为日本海军核心力量,由时任造船中佐平贺让博士设计,设计时定为A-127方案,是长门级战列舰的改进型,基本设计延续了长门型,在吸取了日德兰海战等一战中的经验后,做出了一定调整。火力相比长门级有所升级,原定搭载4座双联装410毫米口径主炮。装甲从长门级的12英寸改为11英寸,即280毫米,并且主装甲带从长门的垂直设计改为内倾斜15度,来提高防御。在动力系统上,依然延续了传统的蒸汽轮机-减速齿轮驱动方式,在增加锅炉数量的基础上,航速较长门级提高0.5节。最终设计标准排水量38500吨,满载排水量44200吨。

在设计改造方案时,由于日本当时航母设计建设尚且处于摸索状态,很多技术还不成熟。基本的升降机和探照灯等设计已经在凤翔号上得到实验,但较为核心的结构还需要考验设计师的能力。由于日本舰船本部内部的竞争,名义上航母的改造由时任日本海军舰船本部第四部计划主任平贺让主持,但其和同组的藤本喜久郎理念不合,两人都意图将自身的思路设计舰船上,这使得很多机制互相矛盾,严重影响了航母的性能。平贺让要求加贺号上保留大量大口径火炮,而藤本则学习英国暴怒号设计了三段式甲板,但大量大口径火炮及其炮台使得中层甲板被火炮和罗经舰桥所阻挡,根本无法起降飞机,仅能作为发射火炮使用。这使得三层甲板的优势非但得不到展示,其难以使用,挤占机库空间的缺点反而更加暴露。并且藤本为了测试不同的排烟方式,刻意使用了与此前赤城号舷侧弯曲式烟囱不同的排烟方案,学习英国航母设计改为将全舰烟道集中于两条烟道至舰尾再进行排放。

开工建造

19X7月19日,A-127方案首舰加贺在川崎神户造船厂正式开工进行建设,于19X11月17日下水。虽然在原定方案的设计上加贺号是首艘舰,但出于政治因素,加贺级战列舰的二号舰土佐的开工日期比加贺还要早,在19X2月16日就已经在三菱重工长期造船厂提前安放了龙骨,由正在九州巡游的时任摄政宫皇太子裕仁亲自敲下X枚柳钉。

但由于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签署,日本X决定只保留陆奥号以及之前已经完成的战列舰,因此正在进行建造的加贺舰以及同级的土佐舰于19X停工,并搁置准备X。为了避免浪费,华盛顿海军条约允许各国将两条未完工的航母改造成航母,按照日本X原本的计划,预定将加贺、土佐这同级两舰进行X,而把天城级战列巡洋舰的“赤城”和“天城”两舰改装成航空母舰,但由于1923年日本发生了关东大X,停在船厂进行改装的“天城”号主体结构遭到破坏,经评估已经没有修复价值,出于利用最大化的考虑,日本X最终决定将“加贺”号改造成航空母舰,来代替“天城”号。而“土佐”则没有那么X,只能被作为靶舰击沉。但日本受到关东大X的影响以及震后恢复的需要,采取了财政紧缩的政策,同时日本海军优先对赤城进行了航母改装,还有妙高以及榛名等船也花费了巨大投资,改装加贺号早在1923年11月19日就启动但长期处于搁置状态,最终加贺号在1925年4月22日才重新在横须贺海军工厂下水,准备进行航空母舰的改装。

改装航母

初期改装

加贺号的改装较为缓慢,对于一部分装甲进行了X,尤其是加装复杂的三层甲板最为耗时,直到1928年3月31日,日本海军才宣布建设完毕,进行观舰仪式,但此时加贺号还有一部分工作没有完成。比如舰上的火炮一直处于未安装状态。但也并非不能作为航空母舰使用,在1928年11月1日正式携带飞机进行训练任务,而在停泊时,继续进行建设工作,加贺号的未完成状态甚至持续到1929年底,才大致建造完毕,直到1930年才正式编入舰籍,全部准备工作直到1932年首次参加实战前才完成。

缺陷弥补

由于加贺号在实战中表现的不佳,如日本X次海军航空兵被击落,以及设计缺陷的暴露。在1934到1935年,日本海军对加贺号在佐世保海军工厂进行了大规模翻新,将烟囱和舰桥一起安装在右舷避免了原本的缺点,同时抑制了湍流的产生。将难以使用的下中层甲板进行X,上层甲板大幅度延长,把升降机从两台增至三台,对于防空火力也进行了大规模翻新,增加了大量防空火炮和X。同时对于机库进行了大幅度扩充,也将飞行甲板从171米,改装成248米,共延长了77米。这些改造使得加贺号成为在信浓号下水之前,日本海军载机量最大的航母。船员数量也从1269提升到了1708人左右。并且由于加贺号航速的缓慢,对于锅炉也进行了重大翻新,在载机量增加后,依然保持了28.3节的最大航速。但由于藤本喜久雄于1935年脑溢血病逝,平贺让的徒弟福田启二继任,使得平贺让又回归舰船本部第四部,再度影响加贺号的改造思路,原定X的200mm火炮再度得到保留,甚至还增加了4门,影响了加贺号的重心,使得这些火炮在高海况下无法射击。这次对加贺的翻新虽然依然存在防空火力不足,重型火炮影响重心等缺陷,但大体上较为成功,为日本后来改装苍龙和飞龙等航母积累了经验。

秘密改造

美国《新闻周刊》网站2023年12月27日报道,日本公布了正在进行改装的一艘海上自卫队驱逐舰的新照片,该舰将成为二战结束以来该国最早拥有的几艘航母之一,从2023年12月25日公布的照片显示,“出云”级驱逐舰“加贺”号正在一处秘密地点进行海上试验。这艘平直甲板军舰正在由一艘直升机战舰改造为轻型航母,它将搭载美国设计的第五代战机。

基本设计

编辑

舰体结构

在设计改造加贺号时,日本的航母制造技术的尚不成熟,且是基于战列舰的基底来改装成航母的,因此在总体的设计思路学习了英国皇家海军的暴怒号航母,英国暴怒号航母由巡洋舰改造而来,采用了两段式飞行甲板,而日本设计其航母则进一步升级改为了三段式,将航母的飞行甲板功能分开设置,最上层用于降落飞机,中间甲板作为战斗机等小型飞机来起飞,而最下层供轰炸机等较为大型的飞机起飞,这样综合提高效率。以牺牲了损管系统来加强起降效率。加贺号的机库布局也和甲板布局相同,分成上、中、下三层,其中中层机库和下层飞行甲板相连,能够让舰载机从机库直接起飞。上、中层机库均有四个库区,下层机库只有一个库区,由于舰体宽度较大,因此在舰体长度较短的情况下载机量与赤城号相当,在改造后,上中层机库均加到五个。

由于加贺号原先作为战列舰设计,因此相比于在结构上并不利于改造成航空母舰,其船体相比于原先为战列巡洋舰的赤城号都更加短并且宽度更大,战列舰在设计上需要发射大口径火炮而追求稳定性,而航空母舰没有这一需求,而短且宽的船体严重影响了加贺号的航行速度,在后期的改装中,采取了延长船尾的方式来改善船型并提高速度。即便如此在航速上也无法达到三十节以上,和其他高速航母一起行动,因此这一设计决定加贺长期只能和同为改造舰的赤城一起组成一航战作战。

加贺号在改装前作为战列舰的建造已完成了四分之三,因此在改装时依然保留了大部分的装甲带,水线附件的主防护带厚度为280毫米,侧舷装甲带为190毫米。也有资料表示,加贺在改装时,为了保持航速对于装甲进行了更多的削减,认为加贺仅保有127毫米的装甲。

在最初改造航母时,加贺号采用在中层机库前方的连通左右舷的一体式罗经舰桥,这种设计不仅和炮台一起阻挡了中层飞行甲板的使用,设置在上层飞行甲板下也不利于航母的综合指挥,因此1935年的改装中,将罗经舰桥X,重新在上层飞行甲板的右舷设置舰桥,新舰桥分四层,为半圆形的塔状。

动力系统

加贺号在设计时,螺旋桨直径为4.5米,采用了延续长门级的较为传统的蒸汽轮机加减速齿轮的驱动方式,主机为4台布朗柯蒂斯齿轮涡轮机,并适配了12座吕号舰本式水管锅炉,其中8座为重油专烧锅炉,因为日本认为战时石油使用可能受限,还设置了4座油煤混合锅炉。在竣工时,加贺号能够装载5300吨重油,在14节的航速下持续航行8000海里。在1935年的改造后,轮机改为了8台舰本式高温高压重油专烧主锅炉,2台舰载4轴齿轮传动涡轮机和2台布朗柯蒂斯齿轮涡轮机,燃料搭载量增加到了7500吨,功率提升从91000马力提升成为了125000马力,在改造提升了总吨位后,依然保持了航速。

加贺号在烟道布局上学习了英国的百眼巨人号,在航母的两侧设置了排烟管道,意图将烟引导至舰尾来排放。但在实际操作中,烟道产生的热量使得机库和居住舱长期保持40度的高温,让加贺舰上的水兵和飞行员苦不堪言,经常因此而烫伤,因此得到了烤鸡肉串制造机(海鷲の焼き鳥製造機)这一外号。并且烟道的庞大体积和重量直接导致航母干舷高度增加,从而影响重心稳定。

武器系统

按照改造时日本的九段渐减邀击作战计划,其航空编队的护航驱逐舰将无法与美国的巡洋舰对抗,因此在加贺号上既搭载了大量战机,又要搭载足以应对巡洋舰的火炮。而舰载的火炮和防空武器包括12门四五口径十年式120毫米双联装高射炮,6门单连装50倍径三年式200毫米主炮和4门双联装50倍径三年式200mm200毫米主炮。防空火力也进行了升级,由于飞行甲板的改造,原本的火炮位置也做了一定调整,所以最终舰体搭载武器为22门双联装九六式25毫米高射炮,16门40倍径X式127毫米高射炮和10门单连装三年式200毫米主炮。但由于日本的40倍径X式127毫米高射炮搭配九一式高射指挥装载,这种高射炮为了减轻重量,采用人工装填,在战时射速难以到达每分钟14发的极限射速,通常仅能保持分8发,而剩下的九六式25毫米高射炮在射程和威力上都较为有限,这使得加贺号航母的防空火力上较为不足。

九六式25mm高射炮是指日本在1935年根据法国哈奇开斯(hotchkiss)25毫米高射炮所开发的一种防空武器。 在1936年正式命名为“九六式二十五粍機銃”。 其中九六式指的是日本当时的神武纪年(公元1936年即神武 2596 年)的最后两位。 而被称为X是因为在旧日本海军中,口径在40毫米以下的武器均称为X,40毫米以上的才称为炮,因此这种武器口径为25毫米,在旧日本海军中被称为X,而按照现在的通行标准在20毫米以上应称为炮。此外还有的将这种武器按用法称为高射X(高角機銃),但这不是正式命名,仅是一种通俗用法。

运载能力

在1928年刚改装成航母时,加贺号机库可搭载60架以上战机,预设可搭载战斗机16架,攻击机28架和侦察机16架。1935年的改造后,由于对机库进行了扩建,可搭载战机数量增加到了90架以上,其中常备战斗机12架,攻击机36架,轰炸机24架以及辅助机18架。在搭载较为老旧的机型时,加贺号极限可搭载一百架以上的战机。

加贺号在建成时以及初次实战时,舰载机的配置为三式舰战12架,并携带4架备用机,一三式舰攻24架,以及8架备用。在1935年改造完成后载有16架九零舰战,28架X舰攻和16架九四舰爆。在1938年调整为24架九六舰爆,36架九六舰攻和12架九六舰战。按照1939年的日本《战时舰船飞机搭载标准》加贺号能够搭载96式舰战24架,96式舰爆24架97式舰攻54架,但实战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不会满载,在珍珠港事件前,加贺号载有18架零式舰战,27架九七舰攻和27架九九舰爆。由于日本在航空兵奉行的精兵主义,导致熟练飞行员数量有限,在增加翔凤和隼鹰号两艘航母后,就需要将现有航母编队的一部分飞行员以及机组抽调去新投入的航母,但加贺号的舰载机总数还是得到了补充,因此中途岛战役加贺号舰载机调整为九七式舰上攻击机21架,九九式舰爆30架,零式战斗机21架。

加贺号主要舰载机性能

机种名称

厂家

编号

武器

搭载X

96式舰载战斗机

三菱

A5M

2门7.7毫米X

两枚30KGX

96式舰载攻击机

横厂

B4Y

1门7.7毫米X

一枚800KG穿甲弹或两枚250KGX或者800KG航空鱼雷

97式1、3式舰载攻击机

三菱

B5M

1门7.7毫米X

一枚800KG穿甲弹或两枚250KGX或者800KG航空鱼雷

97式2号舰载攻击机

中岛

B5N

1门7.7毫米X

一枚800KG穿甲弹或两枚250KGX或者800KG航空鱼雷

99式舰载轰炸机

爱知

D3A

1门7.7毫米X

一枚250KGX和两枚60KGX

零式舰载战斗机

三菱

A6M

2门20mm机关炮,2门7.7毫米X

两枚30KG或60KGX

以上表格内容均引用自参考资料

性能参数

编辑

1928年“加贺”号航空母舰竣工时

项目

参数

标准排水量

26900吨

满载排水量

33693吨

吃水深度

9.48米

全舰长度

238.50米

宽度

29.6米

续航距离

8,000海里

动力

91,000馬力

最大航速

27.5节

搭载船员数量

1269人

飞行甲板长度

长171.2米,宽30.5米

搭载飞机数量

战斗机16架

-

攻击机28架

-

侦察机16架

舰载的火炮和防空武器

12门120毫米双联装高射炮

-

6门单连装200毫米主炮

-

4门双联装200毫米主炮

以上表格内容均引用自参考资料

1935年进行改装后

项目

参数

标准排水量

38200吨

满载排水量

43600吨

吃水深度

9.48米

全舰长度

247.65米

宽度

32.5米

续航距离

10000海里

动力

12500马力

最大航速

28.3节

搭载船员数量

1708人

飞行甲板长度

长248.6米,宽30.5米

搭载飞机数量

战斗机12架

-

轰炸机28架

-

攻击机36架

-

备用机18架

舰载的火炮和防空武器

22门双联装25毫米高射炮

-

16门127毫米高射炮

-

10门单连装200毫米主炮

以上表格内容均引用自参考资料

实战应用

编辑

一二八事变

在1932年中日“一二八”事变中,加贺号就作为日本侵华马前卒参与了这次冲突。加贺号与赤城号和凤翔号等航母组成的日海军第1航空战队,在能登吕号水上飞机母舰的配合下,为侵华日军提供空中支援。1月31日,加贺号首先抵达长江口,出动了9架战斗机与8架攻击机,对中国虹桥机场做X飞行。2月5日,加贺号遭到了开战以来的X个损失。当天上午10时53分,一架加贺号上的舰载攻击机被真如附近中国军队的高射炮击落,机长矢部让五郎等3人全部死亡。与2月19日,加贺号继续派机空袭中国的上海、苏州等地,完成了其确保制空权,和轰炸中国的任务。这次对中国的侵略是日本海军航母及其舰载机的X次实战。

中日全面战争

到了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经过改装的加贺号航空母舰显得更为活跃,在战争初期,加贺号于上海的外海支援日军作战,派遣大量其舰载机来对中国大陆发起X。在中国的上海、南京、南昌和成都等地,均有加贺号的舰载机出没。在1937年8月15日,加贺号的约30架舰载机企图空袭中国空军的笕桥机场。被中国的21架飞机拦截,在中国空军的激烈抵抗下,日军舰载机使得遭到重大损失,包括8架X舰攻与2架九四舰轰遭到击落,其它的轻重损伤暂且不计,这是加贺号在中国最为惨重的一次失败。在江阴海战结束后,上海战线逐渐稳定,于是在9月15日加贺号的舰载机部队,包括6架九六舰战、6架九十舰战、18架九四舰轰、18架X舰攻。更换驻地从航母转移至上海公大机场,加贺号航母则结束一个月的出征,于9月26日返回佐世保。之后还曾支援了日军在中国华南地区的作战。

偷袭珍珠港

为了发动对美国的作战,加贺号被编入X航空战队,在1941年12月7日,航至夏威夷北部的预定出击位置,于凌晨6点对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发起X波攻击,在偷袭成功后,加贺号的鱼雷机编队对美国的战列舰发起了第二波攻击,重创了美军的俄克拉荷马号,田纳西号和亚利桑那号等主力舰,但也因此加贺号在珍珠港的损失是日本各航母中最多的,总共有15架战机未归队,加贺号航空兵的损失几乎占了日军总损失的一半。

珍珠港事件日本海军航空兵出动和损失情况

X波

X

指挥官

数量

所属航空母舰

损失数量

水平轰炸队

800KG穿甲弹

渊田美津雄

48架

赤城、加贺、苍龙、飞龙

雷击队

800KG航空鱼雷

村口重治

39架

赤城、加贺、苍龙、飞龙

5架

俯冲轰炸机

250KGX

高桥赫一

51架

翔鹤、瑞鹤

1架

战斗机

-

坂本茂

45架

赤城、加贺、苍龙、飞龙、翔鹤、瑞鹤

3架

第二波

-

-

-

-

-

水平轰炸队

800KG穿甲弹

嶋崎重和

54架

翔鹤、瑞鹤

俯冲轰炸机

250KGX

江草隆繁

78架

赤城、加贺、苍龙、飞龙

15架

战斗机

-

近藤三郎

36架

赤城、加贺、苍龙、飞龙

5架

以上表格内容均引用自参考资料

加贺号航空兵损失情况

编队

出动机数

损失情况

九七式舰上攻击机

26架

5架

水平轰炸队

14架

鱼雷队

12架

零式战斗机

9架

2架

九九式舰上轰炸机

26机

6架

零式战斗机

9架

2架

以上表格内容均引用自参考资料

决战中途岛

1942年6月,在珊瑚海海战之后,为了摧毁美军主力舰队,日本将中途岛设为下一个进攻目标,来迫使美军再次进行海军决战。加贺号作为一航战主力之一,于5月4日修复完毕,也直接参与了这次行动。并在X日清晨,派出27架战机,发动了对美军的首轮空袭。

但由于情报泄露等原因,日本航空母舰编队位置暴露,加贺号航空母舰被美国SвD无畏俯冲轰炸机编队攻击,全舰包括舰桥在内被4发航弹击中,包括舰长冈田次作上校在内的高层全部阵亡,导致指挥混乱,损管系统无法有效发挥作用,使得火势失控,放弃抢修。最终在1942年X日下午2时宣布全舰撤离,并在4时发生爆炸,使得船体断成两截,于当晚19时左右沉没。于1942年8月10日正式被日本海军除籍。

命名规则

编辑

由于“加贺”(かが/Kaga)号航空母舰原先是被设计作为战列舰使用,因此不同于一般旧日本海军航母通用的命名原则,即以会飞的X来命名,如翔鹤(しょうかく/Shoukaku),大凤(たいほう/Taihō)等,当然也有葛城(かつらぎ/Katsuragi)号这样用日本山脉来命名的特例。加贺则是以战列舰命名的原则被命名为日本古代的邦国。

在1905年,日本正式制定了海军舰艇命名的规则,对于日后所建造的战舰 以古代藩国或其他日本的地名来命名,而7000吨以上的巡洋舰以山来命名,但还曾有些默认的临时规则,比如赤城和天城两舰,原定为战列巡洋舰,所以以日本的山脉来命名,同时这两艘舰名还追求发音或者文字上的对应性,即(Amagic-Akagi),因此这也是加贺和赤城这两条航母虽然经常作为并列“姐妹舰”被提起,也同在一航战进行行动,但在命名上差别巨大的原因。

船体现状

编辑

1999年,一支由相关国家部门和私人公司组成的联合探险队在中途岛海域通过声纳图像发现了一些来自二战的人造物残骸,这些物品被认为是来自加贺号航空母舰,但探险队并未找到主舰位置。

2019年,由微软已故创始人保罗艾伦所建立Vulcan公司正式宣布其探测器定位了一艘二战航母,该公司派遣了“海燕”号科考船,使用水下机器人进行探测,在历史记载的沉没点方圆500平方英里的区域反复搜索了几个星期。最终于水下1.77万英尺处,找到了加贺号主体残骸。

历任舰长

编辑

加贺号航母历任舰长一览

姓名

军校毕业

到任时间

最终军衔

河村仪一郎

海兵32期

1928年3月1日

海军中将

宇野积三

海兵34期

1930年12月1日

海军少将

大西次郎

海兵34期

1931年12月10日

海军少将

冈田偆一

海兵35期

1932年11月15日

海军少将

原五郎

海兵35期

1932年11月28日

海军中将

野村直邦

海兵35期

1933年2月24日

海军大将

近藤英次郎

海兵36期

1933年10月20日

海军中将

三并贞三

海兵37期

1934年11月15日

海军少将

稻垣生起

海兵38期

1936年12月1日

海军中将

阿部胜雄

海兵40期

1937年12月1日

海军中将

大野一郎

海兵38期

1938年4月25日

海军中将

吉富说三

海兵39期

1938年12月15日

海军少将

久保九次

海兵38期

1939年11月15日

海军中将

山田定义

海兵42期

1940年10月15日

海军中将

冈田次作

海兵42期

1941年9月15日

海军少将

以上表格内容均引用自参考资料

评价

编辑

因为原本加贺号是被设计用来作为战列舰而被改装,作为航母具有先天缺陷。并且实验性的三层甲板和排烟通道的设计让其战斗力大打折扣,在初战中表现不佳,相比于赤城等源自战列巡洋舰改装的航母,航速较慢,难以跟上其他航母的速度,1935年的改造解决了一部分缺点,但也使得损管控制方面的缺陷被放大,因此一度被评为设计最为差劲的5艘航母之一。但同时曾作为战列舰的基础也不是一无是处,也拥有了装甲防护较好,吨位较大利于进一步改装等优势,因为这些基础,在1935年的改造后反倒成为日本海军早期较为成功,载机量最大的航母之一。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今日亚洲]二战时期 “加贺舰”被斥“恶魔舰”.央视网. [2023-04-18].

[2]海軍航空隊の航空糧食を再現した中攻隊「海鷲辨當」と「加賀さん弁当」を食べてみました.gigazine. [2023-04-19].

[3]World Aircraft Carriers List: Japanese Aircraft Carriers.hazegray. [2023-04-19].

[4]X. 旧日本帝国海军名舰传奇. 知冰堂出版社, 2009年11月: 101-116. (3)

[5]加贺号航空母舰.jаpanese-warship. [2023-04-18].

[6]日本二战航母“赤城”“加贺”号残骸被确认.观察者. [2023-04-18].

[7]曹天垣. “ 金刚” 入役前的“ 八八” 舰队. 现代舰船, 1999.2, (2): 1.

[8]旧日本海军舰船1870-1945. 2010年4月: 2. (2)

[9]阎京生、X. 逆天而行-旧日本海军发展三部曲.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年7月: 143. (2)

[10]茹莹. 华盛顿会议《五国海军条约》主力舰吨位比例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4): 68-73.

[11]Washington Conference.britannica. [2023-04-19].

[12]沼风,陈叔阳. 旧日本海军舰船1870-1945. 第1版. 重庆: 电脑报电子音像出版社, 2010年4月: 49页. (2)

[13]丛丕. 旧日本陆海军航空母舰X1914-1945. 《战舰》杂志社, 2009年9月: 47. (2)

[14]日本改装航母正在秘密试验.今日头条. [2024-01-05].

[15]丛丕、唐茜. 旧日本海军综合事典. 2008: 102-103. (3)

[16]九六式二十五粍機銃の概要.weblio. [2023-04-29].

[17]胡其道. 日本陆、海军飞机型号名称考证(二)[J]. 航空史研究, 2001, (07): 46-48.

[18]零式舰上戦闘机 (読み)れいしきかんじょうせんとうき.ブリタニカ国際大百科事典. [2023-04-25].

[19]九七式舰上攻击机 (読み)きゅうななしきかんじょうこうげきき.ブリタニカ国際大百科事典. [2023-04-25].

[20]九六式舰上戦闘机 (読み)きゅうろくしきかんじょうせんとうき.ブリタニカ国際大百科事典. [2023-04-25].

[21]军舰百科-赤城号. 1994: 16-17. (4)

[22]“加贺”重生,死灰复燃的岂止一艘军舰?.中国军事图片中心. [2023-04-18].

[23]加贺号“前世”:日本侵华海军主力舰,偷袭过珍珠港.杭州日报. [2023-04-18].

[24]加贺号会重演沉没历史吗?中国人应铭记日军X.环球网. [2023-04-18].

[25]日本加贺号准航母下水 同名舰二战期间曾侵华.手机央广网. [2023-04-18].

[26]菲利普·H·杰科森, 赵国栋. 日本人的阴谋 在成功偷袭珍珠港的背后[J]. 舰载武器, 2004, (09): 83-86.

[27]偷袭珍珠港:80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如何走上“X切腹”之路.澎湃新闻. [2023-04-18].

[28]日本人瞒天过海的海上行动——偷袭珍珠港.光明网. [2023-04-18].

[29]史上今日:血战中途岛.环球网. [2023-04-19].

[30]中途岛海战镜鉴新探.中国军网. [2023-04-19].

[31]讲武谈兵|殷鉴不远,中途岛海战八十X启示录.澎湃新闻. [2023-04-19].

[32]水下无人潜航器首次发现二战日本航母:被击沉的“加贺号”.凤凰科技. [2023-04-18].

[33]美调查团队发现一艘沉船,疑似原日军加贺号航母.环球国际. [2023-04-18].

[34]美媒评五艘“最差航母” 二战日本“加贺”号上榜.新浪军事. [2023-04-19].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957/

(35)
词条目录
  1. 发展历程
  2. 研制历程
  3. 研制背景
  4. 设计方案
  5. 开工建造
  6. 改装航母
  7. 初期改装
  8. 缺陷弥补
  9. 秘密改造
  10. 基本设计
  11. 舰体结构
  12. 动力系统
  13. 武器系统
  14. 运载能力
  15. 性能参数
  16. 实战应用
  17. 一二八事变
  18. 中日全面战争
  19. 偷袭珍珠港
  20. 决战中途岛
  21. 命名规则
  22. 船体现状
  23. 历任舰长
  24. 评价
  25.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