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成书背景
- ▪ 内容取材
- ▪ 时代背景
- 2 作者争议
- 3 小说版本
- 4 内容情节
- ▪ X部分(X回-第七回)
- ▪ 第二部分(第八回-第十二回)
- ▪ 第三部分(第十三回-X百回)
- 5 人物角色
- ▪ 孙悟空
- ▪ 唐僧
《西游记》(又名《西游释厄传》)是创作于明代的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这部小说广为流传,版本众多,明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抄本有七种,现存最早的刊本是明代的金陵世德堂刊本。一般认为,《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成书背景
编辑内容取材
《西游记》的内容取材于唐代玄奘取经的历史事件,这是中外宗教史、交通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唐代贞观年间,玄奘为求佛法远赴天竺(今印度)取经,归国后,玄奘的弟子辨机根据玄奘的讲述整理成《大唐西域记》。之后,玄奘的另两个门徒慧立、彦琮又专门撰写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间X了一些离奇的故事,为玄奘取经的故事添加了神异色彩。这两部作品为后来西行取经的小说故事奠定了基础。
从唐代到明初,唐僧取经的故事广为流传。这期间产生过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唐三X游记》和戏剧《陈光蕊江流和尚》《唐三X天取经》《西游记》等作品。宋代出现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加入了猴行者这一角色,将X神话引入取经故事之中,使西游故事本土化。元代,西行取经的故事基本定型,《西游记平话》基本上具备了今本《西游记》的人物、情节、结构等,金院本《唐三藏》、元吴昌龄《唐三X天取经》、元末明初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等戏曲为作者最后写定《西游记》提供了素材。同《三国演义》《水浒传》一样,《西游记》是作家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重在描绘千变万化的神话世界,并融入了大量的现实生活,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
时代背景
本书成书年代为明朝嘉靖年间。嘉靖时代,明王朝已建立近两百年。明王朝一直奉行程朱理学,主张极力束缚百姓的思想。到了明中后期,许多文学作品都主张以情反理,《牡丹亭》《X》等影响力极大的戏曲、小说主张弘扬人欲,批评扼杀人性的理学。而作者生活的年代,正是明代反理学社会X逐步走向兴盛的时代,因此《西游记》的创作也反映了明中叶以后社会的新X。
明朝嘉靖年间
在当时的明朝,X的X已发展到了一定程度。首先,明中叶道教与朝廷的X者勾结,变得腐朽不堪,民众对此哀怨不已。例如道士陶仲文被封为少保、礼部尚书,以治病、炼丹等来取得皇帝宠信。其次,皇帝多次下令兴道灭佛,取消宫内佛殿,移出宫内的佛像。此外,在这一时期,朝廷多次大兴土木,老百姓深受其苦。作者借《西游记》来讽刺现实的黑暗。《西游记》是明朝嘉靖年间兴道灭佛风气逆反X之下的产物。
作者争议
编辑《西游记》的作者一直存在争议。现存明版《西游记》均未署作者姓名。清代出现了《西游记》作者为丘处机、吴承恩两种观点。清初汪象旭评本《西游记证道书》与假借虞集名写的《西游证道书序》最早提出《西游记》为丘处机所作,钱大昕、纪昀最早对此说提出怀疑,认为《西游记》为明人所作。
吴承恩为《西游记》作者的说法最早见于明天启《淮安府志》卷十九《艺文志·淮贤文目》。清初吴玉搢据《淮安府志》及小说中的淮安方言推断作者为吴承恩。20世纪初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使用了吴承恩为《西游记》作者的说法,胡适的《西游记考证》论证了吴承恩为《西游记》作者。
1933年,俞平伯的《驳〈跋销释真空宝卷〉》最早对吴承恩说提出了怀疑。随后日本学者也质疑《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这一观点。1948年小川环树的《〈西游记〉里吴承恩的改作》怀疑“吴承恩说”的证据不可靠,1970年太田辰夫的《〈西游记〉杂考》明确指出吴承恩说是错误的,1980年矶部彰提出吴承恩的《西游记》不是小说而是游记。1983年,章培恒的《百回本〈西游记〉是否吴承恩所作》详细论证了吴承恩不是《西游记》的作者,引发了中国学术界关于作者问题的论战。
丘处机、吴承恩等主流说法之外,一些学者在否吴、否丘的同时开始探寻新的作者人选,怀疑对象有世德堂本《西游记序》的作者X之、明嘉靖鲁端王朱观等。
小说版本
编辑目前,关于《西游记》小说的明清版本共有12种,具体如下:一是现存的4种明代刊本,包括金陵世德堂梓行《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简称世本),福建杨闽斋清白堂梓行的《新镌全像西游记传》(简称杨闽斋本),未署刊者的《唐僧西游记》,《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二是两种明版简本《西游记》,包括《全像唐僧出身西游记传》(简称朱本,十卷六十七则),《新锲唐三藏出身全传》(简称阳本,四卷四十则)。6种清刻本是汪象旭《西游证道书》,陈士斌《西游真诠》,张书绅《新说西游记》,刘一明《西游原旨》,张含章《通易西游正旨》和含晶子《西游记评注》。新中国成立以前,国内《西游记》的通行本有三种:清刻本《西游真设》《新说西游记》和《西游原旨》,明刊本流传少。解放后,作家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出版了以明世德堂刻本为底本的《西游记》,后者于1980年又重新整理出版了《西游记》。版本研究是《西游记》研究的重要内容。鲁迅是最早开始研究《西游记》版本的研究者。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又有一百回本《西游记》,盖出于四十一回本《西游记传》之后”,“惟X和本虽大体已立,而文词荒率,仅能成书;吴则通才,敏慧淹雅,其所取材,颇极广泛……几乎改观。”鲁迅的研究正式确认了吴承恩的作者身份,这为各界广泛接受,成为一项文化常识为社会熟知。后来,胡适的《跋〈四游记〉本的〈西游记传〉》,郑振铎的《西游记的演化》,孙楷第的《日本东京所见中国小说书目》、《中国通俗小说书目》,陈新的4篇《西游记》版本研究文章,李时人的《西游记考论》,吴圣昔所著《西游新解》《西游新证》和《西游新考》,黄永年的《西游记·前言》等著作,要么分析了《西游记》如何从《取经诗话》演变为小说,理出明清版本的衍变,要么对《西游记》的祖本进行了研究,要么系统论述了《西游记》的明清版本等内容。
分类 |
版本 |
简介 |
||
明刊本 |
繁本系统 |
华阳洞天主人校本系统 |
《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 |
1592年金陵世德堂刊本,现藏国家图书馆 |
《新镌全像西游记传》 |
1603年书林杨闽斋刊本,现藏日本内阁文库 |
|||
《唐僧西游记》 |
今存蔡敬吾本和朱继源本两本 |
|||
李评本 |
《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 |
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日本内阁文库,1994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 |
||
简本系统 |
《唐三X游释厄传》 |
有“羊城冲怀朱鼎臣编辑书林莲台刘求茂绣梓”字样 |
||
《西游记传》 |
有明刊单行本和《四游记》本,有“齐云杨致和(阳至和)编”等字样 |
|||
清刊本 |
《西游证道书》 |
清初原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1993年由中华书局排印,文盛堂刊本藏浙江省图书馆 |
||
《西游真诠》 |
1696年芥子园刊本藏国家图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1780年刊本藏上海古籍出版社,1884年校经山房刊本藏大连图书馆 |
|||
《新说西游记》 |
清乾隆书业公记藏板本藏国家图书馆,1749年其有堂刊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上海味潜斋石印 |
|||
《西游原旨》 |
1808年栖云山藏板本藏甘肃省图书馆,1819年护国庵刊本藏上海辞书出版社 |
|||
《通易西游正旨》 |
1839年德馨堂刊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
|||
《西游记评注》 |
有“含晶子评注”等字样 |
内容情节
编辑《西游记》全书共一百回,按照内容来划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X部分(X回-第七回)
X部分介绍主角孙悟空的故事。东胜神州傲来国海边有一座花果山。山顶上的一块石头,因为吸收了天地的精华,所以变成了石猴。石猴指导引领猴子们勇敢地探索瀑布,发现了水帘洞,因此被猴子们奉为猴中X。猴王指导引领猴子们在山中X自在地生活。他听说不朽的佛祖能够逃脱轮回,与天地山河一样长寿,就只身渡海了。孙悟空在三星洞修炼本领,学会了七十二变和筋斗云之术。返回花果山后,他称山为王,自封为“美猴王”。孙悟空为了能够得到兵器,大闹东海龙宫。龙王和他的兄弟们给了他一根金箍棒。某日被阴司勾去,他大闹地府,将生死簿上所有猴属们的姓名勾去。龙王和地藏王向玉帝告状,太白金星奏请玉帝,招安孙悟空。
X封孙悟空为“弼马温”,让他看管马匹。孙悟空无意中得知官位卑微,勃然大怒,冲出南天门,返回花果山自封为“齐天大圣”。太白金星再次请求X招安孙悟空,不给他官职,也不给他俸禄。X准奏。孙悟空重回仙宫。后来,X怕他惹祸,就让他看管桃园。但是王母举办蟠桃会却不邀请孙悟空,孙悟空遂大闹天宫,逃回花果山。
X下令擒拿孙悟空,观世音菩萨推荐二郎神助阵,孙悟空被擒。X又下令处死孙悟空,孙悟空却毫发无伤。太上老君把他放进了八卦炉,孙悟空却长出了一双火眼金睛。X只好请来了大雷音寺的佛祖如来。如来佛祖法力高强,悟空由于无法逃脱他的掌心,被收服压在了五行山下。
第二部分(第八回-第十二回)
第二部分介绍主角唐僧的故事以及取经的起源。五百年来,如来命观世音菩萨前往东唐寻人,前往西方极乐世界取经,以拯救南赡部洲烧杀劫掠的众生。去途中,观音降服二魔:一原为凌霄太子手下侍奉銮舆的卷帘将军,因不慎打碎玻璃盏,被X贬入流沙河;另一位是醉酒戏弄嫦娥仙子的天蓬元帅,被贬下凡间化为猪胎,在福陵山云栈洞中作妖。观世音菩萨为他们分别取名沙无净、猪悟能,嘱咐他们护持佛经,去西方极乐世界取经。观世音菩萨还请求X赦免西海龙王之子,他曾因烧毁殿上明珠被天帝判为死罪。观音望它将功折罪为取经人当个腿力。后来到五行山,被压在山脚下的孙悟空表示忏悔,观世音菩萨也让他等候唐僧的到来。唐太宗X的30年间,青年陈光瑞高中状元,娶了丞相府殷小姐为妻。赴任途中,遭遇大盗刘洪谋害。殷氏生了一个儿子,为求生存将其扔到河中,后来被金山寺的长老收养,取名江流。十八年后,此子出家,法号玄奘。之后,玄奘为父报仇,并救出了母亲。
长安泾河边有人说城中有神卦,按卦打鱼,十分灵验。此被龙王所知,龙王求胜,误行雨,下令被斩。后求救于卜者,卜者让其求助唐太宗。唐王应允,不料突发变故龙王被斩。龙王在地府告唐王,判官受魏征所托,私改唐王生死簿,唐王得以还阳。因见地府X无数,他遂建水陆道场,举行法会。玄奘为人举荐,主持法会。观世音菩萨来到长安,将袈裟和锡杖献给唐太宗,让其赐给玄奘,并告诉大雷音寺大乘佛法的存在。为了达到普渡众生的结果,玄奘请求唐王允许他去往西天取经。唐王与玄奘结拜为兄弟,玄奘自称唐三藏。唐王与文武百官为其送行。
第三部分(第十三回-X百回)
第三部分是小说的主体部分,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唐三藏骑着皇上赐予的白马,在五行山脚下遇见了孙悟空。悟空为揭开山顶如来金字,跳出山顶拜三藏为师,被封为孙行者。两人来到鹰愁涧,唐僧的白马被玉龙吞了。观音把玉龙化作白马供三藏骑。唐僧与弟子继续西行,来到高老庄,得知村主的女儿被妖怪掳走。后来从中了解到其是观音收伏的,在这里等待取经人。唐僧收此人为徒,赐名八戒。在流沙河,唐僧收受观音X的沙悟净为第三弟子,取名沙和尚。至此,师徒四人相聚,翻山越水,西行取经。
在取经过程中,师徒四人一路上经过了宝象国、乌鸡国、车迟国、西梁女国、祭赛国、朱紫国、比丘国、灭法国、天竺国等地,遇到白骨精、黄袍怪、金角银角大王、红孩儿、六耳猕猴、黄眉大王、蜘蛛精、玉兔精等妖魔鬼怪。唐僧经常被妖怪抓走,他的徒弟们则运用各种方法解救师傅。有时遇到挫败,便寻求仙佛下凡收妖,师徒四人继续旅程。
西天取经路线图
三藏师徒终于到达灵山,乘无底船过凌云仙渡,见如来求经。观音查看三藏所经八十难,便命再生一难。后来,唐僧师徒在回程过通天河的途中落水,佛经被淹,终于完成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回佛经,历经十四次风霜雨雪。太宗皇帝迎见唐僧师徒,并作《圣教序》表彰唐僧的辛勤功劳。唐僧一直在雁塔寺的戏台上念经,得到金刚的指点,他们一行又去了灵山。后四人真身重返灵山听封,各归其位。
人物角色
编辑孙悟空
孙悟空原本是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的一颗仙石化成的。因发现水帘洞,被猴X推举为“美猴王”,后自封“齐天大圣”。取经成功后,被封为斗战胜佛。作为一只石猴,孙悟空起初是天真未凿,浑浑噩噩的。直到他去贺州拜师学道后,才变得灵巧善变。在西行的路途中,孙悟空帮助解决了种种的危险与劫难。一类是各路人马妖魔的拦路抢劫,一类是孙悟空的主动作为,如他主动搭救乌鸡国国王。这些经历使得孙悟空日趋成熟,凭借智慧和武力X了妖怪。总的来说,孙悟空是一个敢于斗争的英雄人物。他武艺高强,机智勇敢,神通广大,极富正义感,取经路上铲妖除魔,造福各方百姓,可以称得上是江湖“英雄好汉”。但他同时又容易冲动、做事不计后果,略显清高,不善于处理内部矛盾。有时不顾忌师父的自尊心,又总嘲弄猪八戒。然而,孙悟空一往无前的精神,什么困难也吓不倒的乐观气势,是取经大业成功的坚实保证。在吴承恩的笔下,“斗战胜佛”的封号是对孙悟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精神的X称号。
孙悟空
唐僧
唐僧,俗名陈祎,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被人尊称为“三藏法师”。他的前世是罗汉金蝉子,是如来佛最得意的弟子。唐僧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佛法知识丰富,大乘佛法造诣很深。他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唐僧潜心修炼十四年,意志坚定,不为名利所动。历经九九八十一的磨难后,他取回佛经,脱离X成为真神。总的来说,唐僧有着顽强求索,永不放弃的精神。在《西游记》的模板——《大唐三藏诗话》中,玄奘取经是主线,唐僧是师徒四人中最不可或缺的。唐僧是师徒中的指路人,身为凡人的他虽然需要徒弟们的保护,但能够开导时有戾气的孙悟空、收服好吃懒做的猪八戒、感化怨气深重的沙和尚。但同时他也有着迂腐固执、真假难辨、软弱无能、善恶不分的缺点,遇上妖怪一点办法没有,也常因被妖怪的表象迷惑和猪八戒的谗言而误会孙悟空,给孙悟空念紧箍咒,有时甚至赶走孙悟空。与孙悟空拥有的智慧和能力相比,唐僧这一形象是小说作者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有机结合体。
唐僧原型玄奘大师(图为玄奘负笈图)
猪八戒
猪八戒这一名字由唐僧赐名,观音取名悟能,原是天宫的天蓬元帅,因为酒后调戏嫦娥被贬下凡投为猪胎,取经成功后被封为净坛使者。他是《西游记》中最接近普通人、最具人性化的一个人物。他没有唐僧那样潜心修行的远大志向,没有孙悟空的万般本领,也没有沙僧的勤劳肯干。首先,猪八戒有贪欲,具备人的七情六欲,他贪吃、贪色、贪睡、贪图安逸、贪生怕死,还爱打小报告。这种贪欲使其取经信念不坚定,一遇到师父被妖怪抓走便嚷着要“散伙”“分行李”,回高老庄,而不是想办法营救师父。其次,作者关于猪八戒的描写也突出了“呆”的特征。猪八戒的原型是猪,在外形和习性上都和猪很相似——“呆”。但是,猪八戒身上也有着“能吃苦”的特点。他会帮助孙悟空降妖捉怪,牵马担行李,干了许多脏活累活。而且,猪八戒的性格中也有浑厚憨直的特征。有时他想掩盖自己但又不善于做这种事情,完全以真面目示人,突出了性格中的“真”。而这种“真”,保持了人类天性中的天真、纯正和质朴。这些矛盾的特征使得猪八戒身上具有了浓厚的喜剧特色,也使得人们对于这一形象既喜爱又嘲笑。但也因这种不完美的形象更贴近现实生活,更具真实性。
猪八戒
沙和尚
沙和尚,法号悟净,曾为卷帘将军。因打碎琉璃杯,被贬下凡间。沙僧的形象最早出现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名叫“深沙神”,早于猪八戒的出现。元代的《西游记平话》中,沙僧正式成为取经团队的一份子。在《西游记》中,作者对唐僧、八戒、悟空甚至各妖魔鬼怪,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判和调侃,却对沙僧这一形象,作者写作不多,既没有过多的赞美,也没有严肃的批评。因此,人们在论及沙僧时,认为他是个“缺乏个性”的人。但事实并非如此。不似孙悟空的桀骜不驯、猪八戒的满怀贪欲,沙僧一心想要修成正果、回归天庭。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X,牵马挑担,既充当唐僧的贴身侍卫,在遇到危险时,又协助孙悟空抓获妖怪。在《西游记》中,沙僧是作为孙悟空的对立面存在的。相比悟空的嫉恶如仇,沙僧是善良老实的、默默奉献的,对于身边的事情看似粗心不觉,其实心中皆有数,但同时也是安分守己的、循规蹈矩的、驯顺服从的。沙僧的形象为孙悟空等主要人物增添了更多的艺术魅力,也为《西游记》提供了更多批判的力量。
沙和尚
白龙马
白龙马的出现萌芽于取经中对马的实际需求。白龙马本是西海龙王的三太子。因放火烧龙宫明珠被判死刑,被观世音菩萨救下。唐僧路过蛇盘山鹰愁涧时,白龙马吃掉了唐僧的坐骑,被X后变成一匹白马,成为唐僧的坐骑。白龙马取经成功后,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在《西游记》中,白龙马虽然没有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形象那么生动,但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一员。与其他三位“徒弟”相比,白龙马充当的是“腿力”,大部分时候都以马的形式表现出来,是唐僧的得力助手。在师父遇到危难之际,他敢于挺身而出,协助师兄们救助师父。白龙马与孙悟空很相似,都性格高傲,行为叛逆,因此某种程度上,他的存在是对孙悟空桀骜不驯性格的再次印证。
白龙马
主题思想
编辑三教合一
X凡在《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中曾说到,《西游记》小说首创一个严整有序的天上世界。在《西游记》中,作者首次为读者们呈现了一个儒释道三家摆平、尊卑分明、大小有序的神仙世界,描绘出了一个威势森严、包罗万象的天宫世界。而这都体现了《西游记》所传达的“三教合一”的小说主题。
“三教合一”主要体现为神仙们的相互承认、器物的彼此借用和教义的交叉渗透。从内容来看,《西游记》的“西”指西天取经,属佛教题材,主要内容是佛教的取经故事。而“游”是道教用语,来自庄子的《逍遥游》,因此《西游记》同时混杂了道教和儒教的元素;从小说人物来看,小说的众多神灵分属道教、佛教,却互相承认、彼此帮持,比如佛教的观音菩萨称道教的玉帝为“陛下”,玉帝降伏不了孙悟空时到西天请佛祖帮忙;书X现的各路妖魔,有的是天神出身,因心存贪念化成妖怪,最后经X又回归天庭,仙妖之间相互转化;唐僧的徒弟们属于道教,而师父属于佛教,师徒五人合力去往西天取经。具体来看,孙悟空属于妖怪,求学于道教,忠心于唐僧,遵守儒家道德伦理,最后皈依佛门;猪八戒前身是“天蓬元帅”,沙僧曾是X面前的“卷帘大将”,白龙王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后三者都是道教中的天神,因犯罪被贬谪,最终受降于佛教徒唐僧。
作为一个明朝的旧知识分子、士大夫,作者吴承恩本质上仍是一位儒生,因此,《西游记》强调人伦事物的常理。取经途中,遇到X的君王,孙悟空不会除掉,只是劝正;唐僧危难中仍感念君恩,将君恩同亲恩比拟;猪八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在人间也因好色受到嘲弄,不为X所惑的唐僧和孙悟空则是作者赞扬的对象。《西游记》关于“儒释道”三教的结合,充分说明了只有三教合一,师徒五人才能成功前往西天取得真经。
反抗X秩序
鉴于《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与此形成对应的则是小说主题反映的对X秩序的反抗。这一观点最先来自张天翼。他在1954年发表的《“西游记”札记》一文中,首次把《西游记》中的神魔斗争与现实社会中的X与人民之间的斗争联系起来。
面对当权者腐朽无能的社会现实,小说作者将所有的情感诉诸《西游记》,将自己的理想人格通过孙悟空这一敢于斗争的形象表达出来,以此抗议当时的社会政治和X秩序。一方面,孙悟空的人物故事始终围绕着“反抗”这一主题。孙悟空是从石头缝中蹦出来的,由自然孕育而生,因此没有受到太多传统文化的灌输和影响,没有被各种条条框框束缚住。即使上到了戒律森严的天庭,也仍旧我行我素,敢于大闹蟠桃园,也敢于大战天兵天将们,甚至发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西游记》第七回)“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的呐喊。即使后来被迫带上紧箍咒,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孙悟空的直率、狂野和天真的本性也并没有改变多少。打趣和揶揄神仙,与仙友们称兄道弟,以及惯称的“俺老孙”,都可以看出孙悟空身上体现出来的对于X秩序的不屑与反抗。另一方面,《西游记》中关于天庭以及妖魔们的描写也从侧面体现了小说对X的否定。从作者对比描写X的X,天兵天将的无能,孙悟空的正义感和强大的武力,可以看出神佛直接X的集团是保守、无能、X的。《西游记》中也有不少妖怪出身为神佛却危及四方的故事。比如乌鸡国全真派的道士是文殊菩萨的坐骑,狮陀国的山大王是如来的舅舅。另外,从对人间故事的描写可以看出,当时的帝王X也是非常黑暗的,如比丘国国王下令收集一千颗小儿的心脏,这些心脏被认为是可以服用的灵丹妙药。
在《西游记》中,作者对于“齐天大圣”的孙悟空是赞美的,而对于“斗战胜佛”的孙悟空是颂扬的。但由于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作者仅要求改良政治、变革现实,并不否定X制度和X,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压在五行山下的情节形象地反映了X社会的不可动摇,X皇权的不可X。
理想主义精神
现代以来,学者们关于《西游记》主题的讨论出现了多元化的方向。不少学者放弃了从政治角度来分析《西游记》,试图越过政治范围内的各种见解从人生哲理的角度进行探讨,提出了“表现理想”等值得注意的观点。
吴圣昔在《西游新解》一书曾说西游记是“一曲理想之歌”。《西游记》强调事在人为,所有的故事也是围绕这一中心来体现的。在去往西天取经的过程中,九九八十一难的本质都是真善美和假恶丑之间的斗争。无论面对的是法力强大的妖魔鬼怪、神秘莫测的自然环境还是取经信念的摇摆,唐僧师徒五人都表现出了一往无前、不屈不挠,为理想勇敢献身的英雄气概。唐僧舍身求法、舍身护法,在不知有徒弟护送的情况下仍主动请缨,求取真经。正是这种为理想献身的崇高精神,使唐僧被选为取经的执行人并获得成功;孙悟空一心以取经大业为重,即使被唐僧误解赶走也心系取经,遇到困难仍坚持顽强拼搏,善于用智慧击败敌人;猪八戒满怀贪欲,并不是世俗意义中超脱的出家人,但最终也护佑师父取得了真经;再说沙僧和白龙马,在面对各种妖魔鬼怪的阻挠中,拼尽全力保护师父安危,不考虑个人私利,护送师父前往西天取经。《西游记》传达了一种为理想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精神。
唐僧五人就是在不断克服和战胜各种假恶丑的东西来实现真善美。总体上,《西游记》净化了读者心灵中假恶丑的杂质,为他们实现理想带来了精神力量,这就是《西游记》在价值指引方面传达的理想主义精神。
游戏之作
《西游记》是本神魔小说。它既没有直接描写社会现实,也没像原始的神话故事那样托以言志。面对《西游记》荒诞幽默的创作手法,部分学者从美学和艺术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西游记》并不存在什么大哲理,而只是作者的“游戏之作”,是本“玩世之书”,并不需要对此进行太多的解读。
“游戏说”的论述早已出现。例如明代世德堂本《西游记》中的X之《序》提到:《西游记》是意近“滑稽之雄”;明代李卓吾评本《西游记》的“总批”则说:《西游记》是“游戏之中暗传密谛”;清代张书绅《新说西游记》夹评也说:“纯以游戏写意”;清末明初的张冥飞在《古今小说评林》中写道,《西游记》有“许多胡说”,是“随手写来,羌无故事,毫无情理可言”。随后,胡适在《西游记考证》中明确指出以“禅门心法”“理学书”对《西游记》的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人们“都不肯领略那极浅极明白的滑稽意味和玩世精神”,强调《西游记》“至不过是一部很有趣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思,至多不过有点爱骂人的玩世主义”。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和《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也再次表明“此书则实出于游戏,亦非语道”。他们强调的是“趣”而不是“理”。
“游戏说”突出了以文为戏,这与主流的政治小说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某种程度上动摇了政治小说一统文坛的局面。在文学作品作为阶级X工具的年代,“游戏说”的持有论者要么直接被否定,要么被回避。而随着思想的进一步解放,“游戏说”也被学者们重提,人们回到胡适和鲁迅的论说上,重新找寻《西游记》不同的含蕴。
艺术特色
编辑奇幻想象
《西游记》是一部极具奇幻想象之美的作品,人神妖魔等奇人,在仙地冥府等奇境中,历经降妖X等奇事,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生死,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境界。《西游记》中的人物,集兽性、神性、人性于一身,例如孙悟空,既有猴子的外形和机敏顽皮的特点,又有七十二变的神通,也有争强好胜等凡人的弱点。《西游记》的环境囊括天上地下、江河湖海、山野洞穴,描绘了一个广阔的神魔世界。《西游记》的情节上天入地,斩妖除魔,夸张神异,变幻莫测。同时,奇幻的想象又与现实相融合,让人感到非常的“真”。书中的天庭与人间的朝廷、仙卿与人间的百官十分相似,妖魔鬼怪也都通晓人情世故,从而使这部作品达到了亦真亦幻的艺术效果。
《西游记》中关于神魔观念的组构是别具一格的,从而大大增加了小说的想象力。神与魔的界限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相互联系和转化的。这增加了主角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增加了情节的喜剧感和悖谬感。如猪八戒和沙僧在天庭中位列神仙之列,犯错贬下凡间后兴风作浪、强抢民女,而后受到观世音和唐僧的感化,又回归到神仙之列。在这里,仙魔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神魔观念的重构使得小说想象的空间和维度也变得开阔、丰富,也深化了神行、魔性和人的心性之间的联系。
叙事手法
《西游记》的主线是师徒取经所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因此小说主要以直线叙事为主。每一难基本遵循“妖怪出现——唐僧或徒弟被抓——徒弟与妖怪搏斗或寻求神佛帮助——降服妖怪”的模式,叙事结构大致相同。在此基础上,结合人物形象对相应的故事情节进行补充完善,丰富故事内容。在叙事过程中,主要存在三大矛盾:一是唐僧师徒之间的矛盾,主要围绕唐僧和孙悟空、孙悟空和猪八戒这两对关系展开,展现了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二是唐僧师徒与各路妖魔鬼怪之间的矛盾,后者主要以九九八十一难的形式出现,他们的存在主要是为了考验主人公们取经信念坚定与否;三是妖魔们与神仙之间的矛盾,这类比较少。
在叙事方式上,小说在相互独立的八十一难中,采取X伏笔、对称叙事、环状叙事等方法使全书连贯为一个整体,比如将情节上有因果联系的几难构成一个故事X,前后呼应。再比如溜出天庭的神仙坐骑或宠物成为妖怪,被神仙收回的故事反复出现。此外,叙事空间上的变化不断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这种空间一方面指由人物行为构成的活动场景,另一方面是虚幻的空间,是与现实空间相对的,比如天界、地界。
海洋情结
在《西游记》小说成书以前的西游故事并没有谈到与海洋的关系,而《西游记》中却有大量关于海洋的描写,具有浓重的海洋情结。首先,孙悟空与海洋关系密切,他诞生于海中的花果山、走海路寻师学艺、大闹东海龙宫。其次,在他保护唐僧西行取经的路途中,孙悟空三番五次东顾大海,或是寻求南海仙山中观世音菩萨的帮助,或是回到花果山。在《西游记》中,海洋能给人带来心灵上的休憩、和谐与安宁,书中对海上仙境优美景色的描写也对孙悟空的心境形成衬托。
从外部来看,《西游记》作为一部宗教色彩浓厚的神魔小说,海洋情结的呈现是对传统佛教、道教思维定势与价值取向的结果。一般认为,东南海洋异域是乐土的观念的继承,这在《西游记》第八回的故事中有所体现。“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孙悟空正是诞生于东胜神洲的花果山;“南赡部洲者,X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也”,唐僧所在的东土大唐正是在南赡部州,因而注定要历经磨难去往西天取经。《西游记》的海洋情结与明代海路交通的繁荣及航海能力的强大也有关系。随着人们逐渐探寻海外世界,与海洋相关的地理博物体小说和志怪神仙小说日渐增多,出现了专门记载海外异域的人情风物和异俗奇闻,同时也出现了沉迷海洋魅力、探寻海洋的心理追求,海洋神灵崇拜逐渐盛行,开始出现歌颂海洋神灵的作品。
而从内部来看,《西游记》的海洋情结与作者吴承恩从小生长在靠海的地方、对海洋非常熟悉有关。吴承恩的家乡在淮安府海州境内,境内有云台山,山上有水帘洞。据学者苏兴在《追踪<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南行考察报告》一文中表示,云台山上的水帘洞即是《西游记》中水帘洞的原型。
语言运用
幽默语言
《西游记》的游戏笔墨贯穿全书,它以语言运用为基础,通过使用幽默的语言、犀利的讽刺,营造诙谐的氛围,将故事情节趣味化,寄托对世态的讽喻,凝成了鲜明的艺术格调。《西游记》运用游戏笔墨,不是为游戏而游戏,它与那些低级趣味的小说有着本质的不同。游戏笔墨诉诸于语言及形式,只是一种艺术表达的手段。这种诙谐的、幽默的创作方式给作家提供了摆脱世俗的眼光和因循守旧的束缚,可以让作品充满天马行空般的想象,使得小说的内容超越了常规,形式活泼,字里行间充满着风趣的氛围,给读者带来了不一般的艺术审美效果,也为《西游记》带来了永恒的艺术魅力。无论日常生活还是危急关头,作者贯会X一些戏笔。例如,猪八戒在狮驼岭被妖魔擒拿,想要蒸八戒,八戒欢言道:“阿弥陀佛,是那个积阴鹭的,说我不好蒸?”,三怪道:“不好蒸、剥了皮蒸。”八戒慌了,厉声喊道:“不要剥皮!粗自粗、汤响就烂了”。
《西游记》幽默的语言下往往表达的是强烈的讽刺,这突出了小说的喜剧特性。例如,唐僧虽然是取经团队的首领,但是从性格和能力上来看,他是被讽刺的重要对象。这体现在他和孙悟空的性格对比、反对孙悟空杀人时说教语言的重复等方面。
数字使用
一直以来,中国文学中都有重数的传统。发展至明清,重数传统逐渐深化,并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体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字是具有文化含义的。在数字的作用下,一些看似平常的事物和行为,令人感受到某种天道运行的超自然的力量,为故事增添了神秘感,也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特殊性和浓郁的文化意蕴。《西游记》运用了各种对比鲜明的、夸张而神奇的数字,例如孙悟空在老君八卦炉里烧炼七七四十九日、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强化了小说的神话色彩。这些数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具有特定的内涵,用在这部宗教题材的小说中,就更加具备了比较丰富的隐含意义。
此外,数字的使用也对小说的叙事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西游记》的章节是按照“九九八十一”这一特殊的数字来排文布局的。九九八十一难,不仅表达了唐僧取经的历难次数,也突出表示了取经行程的漫长、曲折、艰难。最后取回的经书数量是五千零四十八,小说中取经耗费十四年,加上回程的八日,得出五千零四十八日,两个相同的数字把取经的结果和行程神圣化。这些数字贯穿全书,增添了小说的神秘性。
诗词运用
《西游记》属于叙事文学,在小说的叙事中借助诗词的辅助是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在《西游记》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诗词来辅助写作,一方面,为诙谐幽默的叙述语言增添了典雅色彩,加强了文学因素,使《西游记》的宗教性旨意更加严肃,是中国白话小说发展史的特殊案例。另一方面,《西游记》的诗词涵盖内容广泛,包含丰富的文化知识,作者对佛教、道教等相关术语的手到擒来,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知识储备。
《西游记》全书共有诗词741首。根据诗词出现的情境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将《西游记》中的诗词分为叙事篇、人物篇、宗教篇、生活篇、功夫篇、兵器篇、景物篇、情感篇、警示篇等九大类。这些诗词起到不同的作用,有的诗词在开头处引出故事、结尾处总结故事,继承话本小说的传统;有的诗词描写环境,渲染恐怖气氛,暗示祸患将至;有的描写事物,以诗词集中凸显特征;有的诗词是故事间的过渡,承上启下,为前后衔接增添了艺术情趣,而这在四大名著中是《西游记》所独有的诗歌功能。例如《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写孙悟空被唐僧赶走,孙悟空含泪告别的情节,诗为:“含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一头拭进坡前草,两脚燈翻地上膝。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X能。巧刻之间不见影,霎时疾返旧途程。”还有的诗词注重表达作者的观点,暗示文章的中心主旨。总的来说,这些作用可归纳为两处,即描述和评论功能。
作品影响
编辑中国影响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顶峰之作。冯梦龙将《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X》定为“四大奇书”。《红楼梦》出现后取代《X》,《西游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一起被列为中国古典的“四大名著”,成为今日普遍的观点。
首先,《西游记》的出现,促进了神魔小说流派的形成和壮大,也深刻影响着后世的创作者们。后代作家创作了许多有关《西游记》的续书和仿作。续书如明人创作的《续西游记》100回,写唐僧师徒历经磨难,保护“真经”回长安的故事;仿作如吴元泰的《东游记》、余象斗的《南游记》《北游记》等,讲述民间流传的神怪故事。对于后者,部分创作者或者借用《西游记》中的相关人物、相关情节、相关场景进行二次创作,或者杂糅不同类型小说中的人物或内容进行改写。传统的神魔小说在创作者们的笔下重新焕发生机,一方面他们继承并发扬了这类小说“上天入地”的传统,另一方面他们有意淡化神魔小说背后的虚幻色彩,强调小说对于现实的寓意性,很多作品的结局都是耐人寻味的。《西游记》打开了神魔小说创作的新天地,但也使得这X派的创作难以摆脱固有模式的影响,自《西游记》后,这类作品仍在原有的小说框架内创作,变化不大,缺乏生机。
其次,《西游记》自身带有的思想和文学价值,产生了“西学”这一研究《西游记》小说的学术流派,并发展至今。一般认为,明清时期的“西学”研究多以评点为主,缺乏整体的研究系统及理论深度,因此多探讨二十世纪以来的《西游记》研究。这个时期的“西学”研究共分三个阶段:X阶段是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中叶,是“西学”的开创期,以胡适、鲁迅、郑振铎等为代表,他们以新的研究理念对《西游记》进行阐释;第二阶段是二十世纪中叶至七十年代,由于受特殊的政治氛围影响,这个时期的研究多从阶级斗争和X工具这一角度对《西游记》进行研究,研究成果比较单一;第三阶段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至今,这一阶段的研究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西游学者们就《西游记》的思想主题、艺术成就、版本流变、小说作者、故事来源、取经动机等进行广泛讨论,并对之前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带有批判的眼光。
最后,以《西游记》为代表的神魔小说也直接影响了当代网络玄幻小说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以《西游记》为创作母题的网络玄幻小说大批出世,直接或者间接借鉴这本小说的内容进行二次写作,如今X的《悟空传》,以现代人的视角来描写孙悟空如何与命运抗争。另一方面,《西游记》极富想象力的创作特点也被借鉴到当代玄幻小说的创作中。此外,孙悟空等人物身上“敢于斗争”的精神也沿袭到了小说主角身上。虽然时代背景不同,故事的内容也存在差异,但是对于人的关注、对于个体力量的确信,仍是不变的。
世界影响
世界对于《西游记》的关注主要来源于各国关于这部小说的翻译。但在《西游记》成书以前,唐僧取经的故事已流传海外。如X古代汉语教材《朴通事谚解》已出现了“大闹天宫”、“红孩儿”、“蜘蛛精”等人物情节,《西游记》在海外已有一定市场。在小说成书后,日本关于《西游记》的研究要比西方研究早一个多世纪。1758年,日本小说家西天维则开始翻译《西游记》,最终于1831年完成,到21世纪,日译本《西游记》已经超过三十种。《西游记》的越南文、X文译本也有不少。1895年,美国传教士吴板桥(S. I. Wood-bridge)首次翻译了《西游记》小说的部分章节,拉开了《西游记》英译的序幕。后《西游记》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等多种语言,既有节译本,又有全译本,还有专为儿童阅读的选译本。《西游记》最早的英译本由蒂莫西·理查德所译,书名是《圣僧天国之行:一部伟大的中国讽喻史诗》。
除了翻译,海外也形成了研究《西游记》小说的浪潮,尤以日本学者最突出。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长泽规矩也、小川环树一直到X十年代的矶部彰、中野美代子,几代学者对于《西游记》的研究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例如,矶部彰是日本东北大学中国文学研究者,他主要研究了元本《西游记》中孙行者的形成、《西游记》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情况、明末《西游记》的读者阶层问题等,是日本国内《西游记》研究的主要力量。中野美代子出版了《<西游记>的秘密》一书,内容涵盖了《西游记》研究的主要问题,如主角形象、版本问题、作者身份等。日本学者们关于《西游记》的研究,拓展了研究视野,丰富了“西学”成果。他们严谨的研究态度和扎实的学术功底,也促进了国内关于《西游记》的研究。
此外,西游文化已超出了作品本身,以小说为母版创作了多种艺术形式。韩国X综艺导演X石以《西游记》的故事为蓝本,在2017年推出系列综艺《新西游记》,获得了超高的收视率。2006年,日本翻拍新版电视剧《西游记》,内容上为主角们增加了爱情元素,并且在艺术表现上融入了CG技术,成为当年日本最受欢迎的电视剧,为西方国家翻拍《西游记》提供了借鉴。2018年,澳大利亚在日本翻拍的基础上,将《西游记》改编为电视剧《新美猴王传奇》(The New Legends of Monkey),在澳大利亚颇具人气。
文化产业
游戏
由于《西游记》是章回体小说,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因此深受游戏行业的喜爱,关于《西游记》的游戏制作一直十分热门,市场上以《西游记》为主题的游戏就多达三十多种。其中,比较受欢迎的游戏有《梦幻西游》《造梦西游》《少年西游记》《西游女儿国》《闹闹天宫》等,这些游戏玩家众多,受众比较广。以《造梦西游》为例,游戏的剧情比较贴合原著,人物形象也比较熟悉,未作多大的改动。腾讯于2019年推出的《闹闹天宫》国风竞技游戏。这个游戏在还原《西游记》小说的基础上,引入剪纸这一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在视觉上给予游戏用户崭新的视觉享受,这也是西游文化与传统文化合作的有力尝试。
动漫
《西游记》经常作为动漫的热门主题出现。中国根据《西游记》改编的早期动漫有拍摄于1941年的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和拍摄于1964年的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导演万籁鸣等结合拍摄时的政治背景改编原著情节,传达不畏X的时代精神。1999年央视版动画片《西游记》以少年儿童为受众,将原著改编得简单化、趣味化。对《西游记》的改编一直延续到21世纪,2015年3D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取得了极高的票房。日本也有许多以《西游记》为题材的动漫,如手冢治虫的漫画《孙悟空的大冒险》、鸟山明的漫画《龙珠》、峰仓和也的漫画《最游记》及据这三部漫画改编的同名动画片,这些改编对《西游记》原著情节改动很大,只保留了部分人物特征,并且融入了现代元素和搞笑风格。
文创
《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本身就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思想价值,因此由《西游记》而衍生的文化创意产品也不在少数。如中国邮政的西游记邮票、《大话西游》联合西安碑林博物馆打造的文创周边、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的西游X品,以及相关的玩具、文具、玩偶公仔等。《西游记》这一主题,为文创产业带来了不少的价值。
作品评价
编辑正面评价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浪漫主义文艺作品发展的高峰。大部分学者对于《西游记》这部作品持肯定态度。现代X文学家鲁迅先生评价《西游记》:“然作者虽儒生,此书实出于游戏,亦非语道,故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尤未学佛,故末回至有荒唐无稽之经目,特缘混同之教,流行来久,故其著作,乃亦释迦与老君同流,真性与原神杂出,使三教之徒,皆得随宜附会而已。”他赞美《西游记》中关于“三教合一”的内容,认为该部分的内容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鲁迅还提出了《西游记》具有“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艺术特点和美学价值。现代X文学家胡适认为《西游记》是一部很有趣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至多有一点爱骂人的玩世主义”。
国外学者也高度肯定《西游记》的文学和思想价值。法国当代比较文学家艾登堡给予了《西游记》很高的评价,他说:“没读过《西游记》,就像没读过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一样,这种人侈谈小说理论,可谓大胆。”X朝中期文人许筠评价:“虽离支漫衍,其辞不为庄语,种种皆假丹诀而立言也,故不可废哉?余特存之,修真之暇,倦则以攻睡魔焉。”他从道家文化的体现和阅读感受的趣味性对《西游记》进行了肯定。X朝后期文人李遇骏则对《西游记》的寓言本质进行了评价,认为:“虽是寓言托辞,而究其本意,则深为有理”。
负面评价
对《西游记》的批评主要集中于其荒诞虚妄。例如,朱之蕃在《三教开迷演义叙》称《西游记》是荒唐之说,都是些流俗之谈。李德懋认为《西游记》作为一部神魔小说,“此等杂书,乱正史,坏人心“,读了没有益处,因此”不敢复近演史稗记”。X朝中后期文臣李颐命在《疏斋集》写道:“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书,最为大家……其他X荒诞之作,愈出愈奇,足以乱天下风俗耳。”他认为《西游记》也是“X荒诞之作”。
衍生作品
编辑《西游记》凭借其浓厚的文化蕴涵、引人入胜的情节与成熟的叙事技巧,以及庞大的读者X,成为了重要的影视改编资源,成就了西游作品的无限可能,成为国产片的一个超级大IP。目前,《西游记》相关的影视作品有很多。下面,将从小说、戏曲、影视、动画等类别来介绍《西游记》的衍生作品。
小说 |
杂剧 |
京剧 |
地方戏 |
清宫大戏 |
话剧 |
《西游补》——明末董说著 《东游记》——明代吴元泰著 《南游记》《北游记》——明代余象斗著 《后西游记》——清初佚名著 《西游记前传》——致宁著 《悟空传》——今X著 《西游日记》——今X著 《沙僧日记》——林长治著 |
《钓鱼船》 《通天河》 《盘丝洞》 《车迟国》 《无底洞》 《西天竺》 |
《水帘洞》 《拜昆仑》 《闹龙宫》 《闹地府》 《闹天宫》 《安天会》 《五行山》 《高老庄》 《流沙河》 《黄袍怪》 《平顶山》 《火云洞》 《通天河》 《女儿国》 《琵琶洞》 《双心斗》 《芭蕉扇》 《盘丝洞》 《无底洞》 《真假美猴王》 《乾元山》 《新闹天宫》 《金钱豹》 |
绍剧: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火焰山》 川剧: 《五行柱》《假西天》 昆剧: 《上灵山》 |
《升平宝筏》 |
《大闹天宫》 《真假美猴王》 |
电视剧
国内翻拍电视剧
作品名 |
年份 |
备注 |
《西游记》 |
1986 |
25集,导演杨洁,六小龄童、汪粤、徐少华、迟重瑞、马德华、闫怀礼等主演,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出品 |
《西游记》 |
1996 |
30集,导演李文龙、刘仕裕,张卫健、江华、黎耀祥、麦长青等主演,香港TVB制作出品 |
《西游记2》(也叫《天地争霸美猴王》) |
1998 |
42集,1996年港版《西游记》的第二部,导演李文龙、刘仕裕,陈浩民、江华、黎耀祥、麦长青、郭政鸿、张慧仪等主演,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制作出品 |
《西游记续集》 |
2000 |
16集,导演杨洁,六小龄童、徐少华、迟重瑞、崔景富、刘大刚等原班人马出演,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制作。此电视剧补充了86版《西游记》中缺少的部分 |
《西游记后传》 |
2000 |
30集,由李源、合力执导,曹荣、黑子、黄海冰、X、X舒等主演,陕西省电视节目交流中心出品 |
《春光灿烂猪八戒》 |
2000 |
38集,导演范小天,大陆、香港合制,徐峥、陶虹、刘小锋、孙星、X、翁虹、李立X、金巧巧等主演 |
《齐天大圣孙悟空》 |
2002 |
30集,冯柏源 、黄伟明、李文龙执导,张卫健、梁汉文、葛民辉、李灿森、林志颖、蔡卓妍、钟欣潼等联合主演,由八大电视台和香港天中公司联合投资 |
《福星高照猪八戒》 |
2004 |
40集,导演梦继、王永,黄海波、王学兵、范冰冰、韩雪、杨若兮等主演 |
《喜气洋洋猪八戒》 |
2005 |
38集,导演李凯、覃超、蔡风天,高鑫、黄海冰、韩雪、李宗翰、赵毅等主演 |
《西游记》 |
2010 |
52集,通称浙版西游记,导演程立栋,陈司翰、费振翔、谢宁、牟凤彬等主演,在浙江卫视、安徽卫视、山东卫视和东南卫视四家卫视播出 |
《吴承恩与<西游记>》》 |
2010 |
56集3D电视剧,导演阚卫平,六小龄童、迟重瑞、马德华、刘大刚等主演 |
《新西游记》 |
2011 |
60集,通称张版西游记,张纪中制片,张建业导演,吴樾、聂远、臧金生、徐锦江等主演,在浙江卫视、东方卫视、天津卫视、云南卫视播出 |
《欢乐元帅》(又叫《新春光灿烂猪八戒》) |
2012 |
47集,导演范小天、游达志、郑伟文,古巨基、蔡卓妍、钟欣桐、郭晋安、高鑫等主演 |
《天真派西游记》 |
2019 |
25集,由潘礼平团队制作,刘玉洁执导,葛奕、段智文、万君逸、董家忱等主演 |
国外翻拍电视剧
名称 |
年份 |
备注 |
《西游记》 |
1993 |
1993年日本电视台开播40XX电视剧,本木雅弘、宫泽理惠主演 |
《新西游记》 |
1994 |
日本电视台重拍并播出,孙悟空由唐泽寿明扮演,内容包括金银角大王、真假悟空等,设定提婆达多为唐僧师徒的主要对手。剧中加入大量CGX并以此为卖点 |
《西游记》 |
2006 |
由富士电视台重拍并播出,孙悟空由香取慎吾扮演 |
动画电视剧
片名 |
备注 |
《孙悟空——小猴子的故事》(也叫《飞天小猴王》) |
1992年,19集,导演王川、武寒青,北京冠英动画公司 |
《西游漫记》 |
1995年,18集,导演姚光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
西游记 |
1998-1999年,CCTV主导制作的动画片,共52集 |
天上掉下个猪八戒 |
2005年,CCTV主导制作的动画片,共52集 |
美猴王 |
2009年,CCTV主导制作的动画片,共52集 |
幼幼西游记 |
X幼幼台制作的动画片,共10集 |
电影
作品名 |
年份 |
备注 |
《孙行者大战金钱豹》 |
1926 |
邵醉翁( 邵逸夫之兄) 等执导 |
《西游记·猪八戒招亲》 |
1926 |
陈秋风导演 |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
1927 |
陈秋风导演 |
《孙悟空大闹天宫》 |
1927 |
陈秋风导演 |
《猪八戒游沪记》 |
1927 |
汪优游导演 |
《西游记·女儿国》 |
1927 |
导演裘芑香、李萍倩 |
《西游记·盘丝洞》 |
1927 |
导演但杜宇 |
《西游记十殿X》 |
1927 |
/ |
《车迟国唐僧X》 |
1927 |
导演张石川 |
《唐皇游地府》 |
1927 |
导演余清泉 |
《猪八戒大闹流沙河》 |
1927 |
导演洪济 |
《莲花洞》 |
1928 |
导演袁宏道 |
《红孩儿》 |
1928 |
导演顾无为 |
《火焰山》 |
1928 |
导演杨小仲 |
《西游记·无底洞》 |
1928 |
导演陈秋风、X龙 |
《真假孙行者》 |
1928 |
导演李泽源 |
《朱紫国》 |
1928 |
导演任彭年 |
《古宫魔影》 |
1928 |
导演姜起凤 |
《大破青龙洞》 |
1929 |
导演汪福庆 |
《续盘丝洞》 |
1929 |
导演但杜宇 |
《西游记》 |
1929 |
导演张石川 |
《新西游记》(1、2) |
1929 |
导演张石川 |
《新西游记》(3) |
1930 |
导演张石川 |
《新盘丝洞》 |
1940 |
导演吴文超 |
《唐三藏救母》 |
1957 |
导演白克 |
《火焰山》 |
1958 |
木偶电影,导演靳夕、尤磊 |
《猪八戒吃西瓜》 |
1958 |
剪纸电影,导演万古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
1960 |
戏曲电影,杨小仲、俞仲英主演 |
《闹龙宫》 |
1961 |
京剧电影,杨小楼主演 |
《孙悟空打九尾狐》(《七彩西游记》) |
1964 |
导演黄鹤声,香港玉联影业公司 |
《西游记》 |
1966 |
香港邵氏公司,何梦华导演 |
《铁扇公主》 |
1966 |
香港邵氏公司,何梦华导演 |
《盘丝洞》 |
1967 |
香港邵氏公司,何梦华导演 |
《女儿国》 |
1968 |
香港邵氏公司,何梦华导演 |
《红孩儿》 |
1975 |
香港邵氏公司,导演刘忠X |
《新孙悟空72变》 |
1976 |
中国台湾制作,导演傅清华,剧情到孙悟空被压五指山结束 |
《唐三藏》 |
1977 |
导演白客,台湾 |
《X游地府》 |
1978 |
中国台湾版,沈雪珍、杨X、岳阳、秦梦主演 |
《丁丁战猴王》 |
1980 |
导演胡玉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
《新西游记》 |
1982 |
中国台湾版 |
《真假美猴王》(《双心斗》) |
1983 |
京剧电影,导演方荧,珠江电影制片厂 |
《孙悟空大闹无底洞》 |
1983 |
京剧电影,导演李泽翔,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 |
《火焰山》 |
1983 |
京剧电影,长春电影制片厂 |
《闹龙宫》 |
1990 |
京剧电影,新闻电影制片厂 |
《西行平妖》 |
1991 |
中国香港版,导演张彻,潇湘电影制片厂 |
《大话西游》 |
1995 |
由香港彩星电影公司和西安电影制片厂合拍,刘镇伟编导、周星驰主演,分为《月光宝盒》和《大圣娶亲》两部,在中国内地和香港上映,加入了“爱”的主题 |
《猴王》(The Monkey King) |
2001 |
美国,由Peter MacDonald导演,俗称美版西游记 |
《情癫大圣》(《魔兽传奇》) |
2005 |
导演刘镇伟,华谊兄弟传媒有限公司 |
《玄奘大师》 |
2009-2010 |
真人剧情纪录片电影,导演金铁木 |
《大闹天宫》 |
2012 |
导演郑保瑞,甄子丹饰演孙悟空,3D技术 |
《西游·降魔篇》 |
2013 |
由周星驰总制片、监制、编剧、导演,文章、舒淇等主演,同样有爱情的元素 |
《西游记之大闹天宫》 |
2014 |
中国香港,周润发、甄子丹等主演 |
《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
2016 |
中国香港,郭富城、冯绍峰、巩俐等主演 |
《敢问路在何方》 |
2017 |
中国/美国,六小龄童、马德华、迟重瑞、刘大刚等主演 |
《西游·伏妖篇》 |
2017 |
导演徐克,制片人周星驰,林更新、姚晨、林允、杨一威、包贝尔、X、王丽坤等主演 |
《悟空传》 |
2017 |
导演郭子健,彭于晏、倪妮、余文乐、俞飞鸿、欧豪等主演 |
《西游记:女儿国》 |
2018 |
导演郑保瑞,郭富城、冯绍峰、赵丽颖、小沈阳、罗子溢等主演 |
动画电影
片名 |
备注 |
铁扇公主 |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41年,导演万籁鸣、万古蟾 |
火焰山 |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58年 |
《孙悟空闹龙宫》 |
导演陈焯生,1962年,香港 |
大闹天宫 |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4年 |
孙悟空奇遇小丁丁 |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0年 |
人参果 |
导演严定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1年 |
小八戒 |
导演金雪林,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3年 |
金猴降妖 |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5年 |
《金猴降妖系列片》 |
导演特伟、严定宪、林肖文,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4-1985年,内容是三打白骨精。获1985年广播电影电视部X影片奖;1986年获第六中国电影金鸡奖X美术片奖;1987年获法国布尔波拉斯文化X青年动画电影节长片奖和大众奖;1989年获第六届芝加哥国际儿童电影节动画故事片一等奖 |
《小悟空》 |
1987年 |
《红孩儿大话火焰山》 |
导演王童,2005-2006年,台湾宏广股份有限公司 |
《缘缘西游记之悟空大战二郎神》(又叫《孙悟空大战二郎神》) |
导演梁汉森,2007年,三维动画技术与木偶相结合的动画电影,获联合教科文组织、国际际电影制片人协会举办的“亚太电影大奖”X动画电影提名奖和印度金象奖X动画电影提名奖以及首届中国文化遗产动漫大赛“X视觉效果奖” |
《齐天大圣前传》 |
导演梁汉森,2007-2009年 |
《大闹天宫》 |
导演速达、陈志宏,2012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
聚合影联,2015年 |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吴承恩著. 西游记[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
[2]曹炳建, 齐慧源. 《西游记》版本研究小史[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5): 32-39.
[3]陈代湘著. 国学概论[M]. 湘潭: 湘潭大学出版社, 2017: -.
[4]欧阳东峰, 游子荆. 《西游记》百年影视作品史研究[J]. 电影文学, 2021, (04): 136-138.
[5]袁行霈主编, 黄霖, 袁世硕, X本卷主编. 中国文学史第4卷 第3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
[6]滕雯著. 连云港西游记文化[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5.12: -.
[7]梅新林, 崔小敬. 《西游记》百年研究:回视与超越[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2, (02): 100-109.
[8]张强. 论《西游记》成书过程中的文化取向和历史局限[J]. 明清小说研究, 2006, (01): 157-169.
[9]王丽娜. 《西游记》外文译本概述[J]. 文献, 1980, (04): 64-78.
[10]吴圣昔. 20世纪《西游记》古本新发现和争论热点 EB/OL.西游记宫网站. [2023-06-02].
[11]田同旭. 《西游记》是部情理小说──《西游记》主题新论[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02): 67-72.
[12]张乘健. 论《西游记》的宗教思想[J]. 社会科学战线, 1988, (01): 288-296+330.
[13]浦江清著. 中国文学史稿明清卷[M].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9: -.
[14]黄毅, 许建平. 百年《西游记》作者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云南社会科学, 2004, (02): 114-119.
[15]鲁迅撰, 郭豫适导读. 蓬莱阁典藏系列 中国小说史略[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9: 125-131.
[16]胡适. 《胡适文存》二集卷四[M]. 上海: 亚东图书馆, 1921: -.
[17]俞平伯. 驳《跋销释真空宝卷》[J]. 文学, 1933, 01(01): 180-187.
[18]小川环树. 《西游记》里吴承恩的改作[J]. 东光, 1949, (第八号).
[19]矶部彰. 中国人对《西游记》的鉴赏与传播——以明代正德年间至崇祯年间为中心[J]. 东方宗教, 1980
[20]章培恒. 百回本《西游记》是否吴承恩所作[J]. 社会科学战线, 1983, (04): 295-306.
[21]X谋. 百回本《西游记》作者臆断[J]. 苏州大学学报, 1990, (01): 76-87.
[22]黄霖. 关于西游记的作者和主要精神[J]. 复旦学报, 1998, (02): 78-85.
[23]杨俊. 新世纪《西游记》研究述评[J]. 明清文学与文献, 2017, (00): 337-363.
[24]朱一玄, 刘毓忱. 《西游记》资料汇编[M]. 北京: 中州出版社, 2010: -.
[25]张兵著. 五百种明清小说博览[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5: -.
[26]林庚. 西游记漫话[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11: -.
[27]盛凯丽.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形象探究及现实意义[J]. 名作欣赏, 2021, (27): 84-85+92.
[28]王彬. 《西游记》师徒四人形象及其现代意义[D]. 延边大学, 2007
[29]曹炳建. 多重文化意义下的探索与追求——《西游记》孙悟空形象新论[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1): 52-59.
[30]X池. 论孙悟空形象的演化与《西游记》的主题[J]. 学术交流, 1987, (05): 87-93.
[31]X池. 论唐僧形象的演化[J]. 学习与探索, 1995, (05): 124-134.
[32]曹炳建. “醇儒”人格的反思与批判——唐僧新论[J]. 中州学刊, 1999, (04): 110-112.
[33]曹炳建. 世俗化的喜剧形象与国民的隐显人格(上)——《西游记》猪八戒形象新论[J].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1): 23-27.
[34]X池. 论猪八戒的血统问题[J]. 明清小说研究, 1997, (02): 70-85.
[35]诸葛志. 《西游记》主题思想新论[J]. 浙江师大学报, 1991, (02): 13-18.
[36]吴圣昔. X形象面面观——猪八戒剖析[J]. 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 (02): 80-87.
[37]曹炳建. 世俗化的喜剧形象与国民的隐显人格(下)——《西游记》猪八戒形象新论[J].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2): 27-30.
[38]曹炳建. X时代普通民众的人格写照——《西游记》沙僧形象新论[J]. 明清小说研究, 2003, (01): 127-140.
[39]单良. 试论《西游记》中沙僧形象的塑造[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03): 59-65.
[40]X池. 论沙和尚形象的演化[J]. 文学遗产, 1996, (03): 97-107.
[41]杜治伟, X驹. 论西游故事中“白龙马”形象的演化[J]. 文化遗产, 2016, (05): 99-107+158.
[42]赵旭. 白龙马形象浅析[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3): 9-12.
[43]蔡铁鹰. 再看《西游记》:吴承恩眼中的现实社会[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4): 513-516.
[44]蔡铁鹰. 论宋元以来民间宗教对《西游记》的影响[J]. X文学研究, 2008, (02): 134-140.
[45]崔雪茹, 罗莎. 《西游记》中的儒释道思想探析[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2(04): 97-103.
[46]王齐洲. 《西游记》与宋明理学[J]. 天津社会科学, 1992, (04): 76-82.
[47]张天翼. 《西游记》百年研究:回视与超越[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2, (02): 100-109.
[48]X池. 论孙悟空形象的演化与《西游记》的主题[J]. 学术交流, 1987, (05): 87-93.
[49]罗东升. 试论《西游记》的思想倾向[J]. 华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 (02): 20-25.
[50]吴圣昔. 西游新解[M].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9: -.
[51]李忠明. 《西游记》“游戏”背后的深层内涵[J]. 明清小说研究, 2002, (02): 165-176.
[52]杨义. 《西游记》:中国神话文化的大器晚成[J]. 中国社会科学, 1995, (01): 171-185.
[53]安小利. 解读文学作品《西游记》的叙事艺术[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 29(12): 77-79.
[54]李贝贝. 论《西游记》前七回的叙事空间及文化意蕴[J]. X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6(04): 41-44.
[55]张祝平. 郑和下西洋与明代海洋文学[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3): 40-44.
[56]张祝平. 《西游记》的海洋情结[J].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1): 69-73.
[57]范涛. 海洋文化与明代涉海小说的关系研究[D]. 暨南大学, 2011
[58]王青. 从内陆传奇到海洋神话——西游故事的海洋化历程[J]. 明清小说研究, 2009, (01): 107-117+149.
[59]苏兴. 追踪《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南行考察报告[J]. 吉林师大学报, 1979, (01): 78-92.
[60]吴圣昔. 《西游记》——游戏笔墨的艺术结晶[J]. 贵州文史丛刊, 1988, (03): 122-128.
[61]吴圣昔. 涉笔成趣 妙在自然——论《西游记》的诙谐性[J]. 文学遗产, 1987, (03): 107-112.
[62]康金声. 《西游记》中诗词的使用[J]. 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02): 8-9.
[63]王泽颖. 《西游记》中的诗词研究[D]. 安徽大学, 2015
[64]施晓静著, 季宇编 , 赵宏兴编. 《西游记》诗词赏析[M]. 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5: -.
[65]安东尼·C·y, 赵鑫虎. 《西游记》诗词功能考辨[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 (03): 30-35.
[66](美)浦安迪著, 沈亨寿译. 明代小说四大奇书[M]. 上海: 三联出版社, 2015: -.
[67]李如, 王宗法. 论明代神魔小说对当代网络玄幻小说的影响[J]. 明清小说研究, 2014, (03): 4-15.
[68]张蕾. “玩世”与“游世”:《西游记》对现代通俗小说的影响[J]. 社会科学, 2017, (11): 173-182.
[69]任文醮. 一部杰出的古代神魔小说——吴承恩和他的《西游记》[J]. 三角洲, 2002, (02): 11-12.
[70]胡胜. 近代神魔小说试论[J]. 明清小说研究, 2001, (03): 139-148.
[71]竺洪波. 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D]. 华东师范大学, 2005
[72]苏晓芳. 古典文学传统影响下的网络小说创作[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04): 127-133.
[73]尹思梦, 范祥涛. 《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研究[J].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22, (01): 86-89.
[74]允平. 矶部彰对《西游记》的研究[J]. 文学遗产, 1983, (02): 152-154.
[75]中野美代子著, 王秀文等译. 《西游记》的秘密(外二种)[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2: -.
[76]梅新林, 崔小敬. 《西游记》百年研究:回视与超越[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2, (02): 100-109.
[77]关四平. 开拓西游学新领域 探寻其中深隐意蕴——评中野美代子《〈西游记〉的秘密(外二种)》[J]. 贵州X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6): 78-79.
[78]钟丽茜, 周苗苗. 《西游记》海外传播历程中文化元素的传承与改写——以韩国综艺《新西游记》为例[J]. 贺州学院学报, 2022, 38(01): 82-87+93.
[79]曾麟. 《西游记》海外影视改编与传播研究[J]. 当代电视, 2019, (06): 56-59.
[80]冯霞, 党淑雅. 明代小说《西游记》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J]. 今古文创, 2022, (30): 75-77.
[81]齐学东. 《西游记》动画传播的美学思考[J]. 求是学刊, 2013, (05): 142-148.
[82]张宗伟. 20世纪 90年代以来《西游记》的电影改编[J]. 当代电影, 2016, (10): 147-150+98.
[83]王同坤. 《西游记》:从小说向影视的转型[J]. 山东社会科学, 2006, (08): 29-32.
[84]上海鲁迅X馆著. 上海鲁迅研究2016年秋[M].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6: -.
[85]张蕾. “玩世”与“游世”:《西游记》对现代通俗小说的影响[J]. 社会科学, 2017, (11): 173-182.
[86]爱华文. 《少年品读:西游记(全四册)》[M]. 团结出版社, 2019: -.
[87]刘清涛. 《西游记》的X传入与文人评价[J]. 明清小说研究, 2020, (01): 255-268.
[88]潘虹. 《西游记》之创作动机及文学评价[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0, 41(08): 77-79.
[89]赵敏. 《西游记》改编研究的进展与思考[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06): 53-61.
[90]陈延荣. 《西游记》影视改编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5, (06): 53-61.
[91]西游记真假美猴王 (2о30).豆瓣电影. [2023-06-02].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