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

编辑
本词条由“G1343225080” 建档。
《西游记》(又名《西游释厄传》)是创作于明代的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这部小说广为流传,版本众多,明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抄本有七种,现存最早的刊本是明代的金陵世德堂刊本。一般认为,《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西游记》的内容取材于唐代玄奘取经的历史事件,这是中外宗教史、交通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唐代贞观年间,玄奘为求佛法远赴天竺(今印度)取经,归国后,玄奘的弟子辨机根据玄奘的讲述整理成《大唐西域...

西游记》(又名《西游释厄传》)是创作于明代的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这部小说广为流传,版本众多,明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抄本有七种,现存最早的刊本是明代的金陵世德堂刊本。一般认为,《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成书背景

编辑

内容取材

《西游记》的内容取材于唐代玄奘取经的历史事件,这是中外宗教史、交通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唐代贞观年间,玄奘为求佛法远赴天竺(今印度)取经,归国后,玄奘的弟子辨机根据玄奘的讲述整理成《大唐西域记》。之后,玄奘的另两个门徒慧立、彦琮又专门撰写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间X了一些离奇的故事,为玄奘取经的故事添加了神异色彩。这两部作品为后来西行取经的小说故事奠定了基础。

从唐代到明初,唐僧取经的故事广为流传。这期间产生过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唐三X游记》和戏剧《陈光蕊江流和尚》《唐三X天取经》《西游记》等作品。宋代出现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加入了猴行者这一角色,将X神话引入取经故事之中,使西游故事本土化。元代,西行取经的故事基本定型,《西游记平话》基本上具备了今本《西游记》的人物、情节、结构等,金院本《唐三藏》、元吴昌龄《唐三X天取经》、元末明初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等戏曲为作者最后写定《西游记》提供了素材。同《三国演义》《浒传》一样,《西游记》是作家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重在描绘千变万化的神话世界,并融入了大量的现实生活,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

时代背景

本书成书年代为明朝嘉靖年间。嘉靖时代,明王朝已建立近两百年。明王朝一直奉行程朱理学,主张极力束缚百姓的思想。到了明中后期,许多文学作品都主张以情反理,《牡丹亭》《X》等影响力极大的戏曲、小说主张弘扬人欲,批评扼杀人性的理学。而作者生活的年代,正是明代反理学社会X逐步走向兴盛的时代,因此《西游记》的创作也反映了明中叶以后社会的新X。

西游记

明朝嘉靖年间

在当时的明朝,X的X已发展到了一定程度。首先,明中叶道教与朝廷的X者勾结,变得腐朽不堪,民众对此哀怨不已。例如道士陶仲文被封为少保、礼部尚书,以治病、炼丹等来取得皇帝宠信。其次,皇帝多次下令兴道灭佛,取消宫内佛殿,移出宫内的佛像。此外,在这一时期,朝廷多次大兴土木,老百姓深受其苦。作者借《西游记》来讽刺现实的黑暗。《西游记》是明朝嘉靖年间兴道灭佛风气逆反X之下的产物。

作者争议

编辑

《西游记》的作者一直存在争议。现存明版《西游记》均未署作者姓名。清代出现了《西游记》作者为丘处机、吴承恩两种观点。清初汪象旭评本《西游记证道书》与假借虞集名写的《西游证道书序》最早提出《西游记》为丘处机所作,钱大昕、纪昀最早对此说提出怀疑,认为《西游记》为明人所作。

吴承恩为《西游记》作者的说法最早见于明天启《淮安府志》卷十九《艺文志·淮贤文目》。清初吴玉搢据《淮安府志》及小说中的淮安方言推断作者为吴承恩。20世纪初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使用了吴承恩为《西游记》作者的说法,胡适的《西游记考证》论证了吴承恩为《西游记》作者。

1933年,俞平伯的《驳〈跋销释真空宝卷〉》最早对吴承恩说提出了怀疑。随后日本学者也质疑《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这一观点。1948年小川环树的《〈西游记〉里吴承恩的改作》怀疑“吴承恩说”的证据不可靠,1970年太田辰夫的《〈西游记〉杂考》明确指出吴承恩说是错误的,1980年矶部彰提出吴承恩的《西游记》不是小说而是游记。1983年,章培恒的《百回本〈西游记〉是否吴承恩所作》详细论证了吴承恩不是《西游记》的作者,引发了中国学术界关于作者问题的论战。

丘处机、吴承恩等主流说法之外,一些学者在否吴、否丘的同时开始探寻新的作者人选,怀疑对象有世德堂本《西游记序》的作者X之、明嘉靖鲁端王朱观等。

小说版本

编辑

目前,关于《西游记》小说的明清版本共有12种,具体如下:一是现存的4种明代刊本,包括金陵世德堂梓行《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简称世本),福建杨闽斋清白堂梓行的《新镌全像西游记传》(简称杨闽斋本),未署刊者的《唐僧西游记》,《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二是两种明版简本《西游记》,包括《全像唐僧出身西游记传》(简称朱本,十卷六十七则),《新锲唐三藏出身全传》(简称阳本,四卷四十则)。6种清刻本是汪象旭《西游证道书》,陈士斌《西游真诠》,张书绅《新说西游记》,刘一明《西游原旨》,张含章《通易西游正旨》和含晶子《西游记评注》。新中国成立以前,国内《西游记》的通行本有三种:清刻本《西游真设》《新说西游记》和《西游原旨》,明刊本流传少。解放后,作家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出版了以明世德堂刻本为底本的《西游记》,后者于1980年又重新整理出版了《西游记》。版本研究是《西游记》研究的重要内容。鲁迅是最早开始研究《西游记》版本的研究者。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又有一百回本《西游记》,盖出于四十一回本《西游记传》之后”,“惟X和本虽大体已立,而文词荒率,仅能成书;吴则通才,敏慧淹雅,其所取材,颇极广泛……几乎改观。”鲁迅的研究正式确认了吴承恩的作者身份,这为各界广泛接受,成为一项文化常识为社会熟知。后来,胡适的《跋〈四游记〉本的〈西游记传〉》,郑振铎的《西游记的演化》,孙楷第的《日本东京所见中国小说书目》、《中国通俗小说书目》,陈新的4篇《西游记》版本研究文章,李时人的《西游记考论》,吴圣昔所著《西游新解》《西游新证》和《西游新考》,黄永年的《西游记·前言》等著作,要么分析了《西游记》如何从《取经诗话》演变为小说,理出明清版本的衍变,要么对《西游记》的祖本进行了研究,要么系统论述了《西游记》的明清版本等内容。

分类

版本

简介

明刊本

繁本系统

华阳洞天主人校本系统

《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

1592年金陵世德堂刊本,现藏国家图书馆

《新镌全像西游记传》

1603年书林杨闽斋刊本,现藏日本内阁文库

《唐僧西游记》

今存蔡敬吾本和朱继源本两本

李评本

《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

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日本内阁文库,1994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

简本系统

《唐三X游释厄传》

有“羊城冲怀朱鼎臣编辑书林莲台刘求茂绣梓”字样

《西游记传》

有明刊单行本和《四游记》本,有“齐云杨致和(阳至和)编”等字样

清刊本

《西游证道书》

清初原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1993年由中华书局排印,文盛堂刊本藏浙江省图书馆

《西游真诠》

1696年芥子园刊本藏国家图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1780年刊本藏上海古籍出版社,1884年校经山房刊本藏大连图书馆

《新说西游记》

清乾隆书业公记藏板本藏国家图书馆,1749年其有堂刊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上海味潜斋石印

《西游原旨》

1808年栖云山藏板本藏甘肃省图书馆,1819年护国庵刊本藏上海辞书出版社

《通易西游正旨》

1839年德馨堂刊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西游记评注》

有“含晶子评注”等字样

内容情节

编辑

《西游记》全书共一百回,按照内容来划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X部分(X回-第七回)

X部分介绍主角孙悟空的故事。东胜神州傲来国海边有一座花果山。山顶上的一块石头,因为吸收了天地的精华,所以变成了石猴。石猴指导引领猴子们勇敢地探索瀑布,发现了水帘洞,因此被猴子们奉为猴中X。猴王指导引领猴子们在山中X自在地生活。他听说不朽的佛祖能够逃脱轮回,与天地山河一样长寿,就只身渡海了。孙悟空在三星洞修炼本领,学会了七十二变和筋斗云之术。返回花果山后,他称山为王,自封为“美猴王”。孙悟空为了能够得到兵器,大闹东海龙宫。龙王和他的兄弟们给了他一根金箍棒。某日被阴司勾去,他大闹地府,将生死簿上所有猴属们的姓名勾去。龙王和地藏王向玉帝告状,太白金星奏请玉帝,招安孙悟空。

X封孙悟空为“弼马温”,让他看管马匹。孙悟空无意中得知官位卑微,勃然大怒,冲出南天门,返回花果山自封为“齐天大圣”。太白金星再次请求X招安孙悟空,不给他官职,也不给他俸禄。X准奏。孙悟空重回仙宫。后来,X怕他惹祸,就让他看管桃园。但是王母举办蟠桃会却不邀请孙悟空,孙悟空遂大闹天宫,逃回花果山。

X下令擒拿孙悟空,观世音菩萨推荐二郎神助阵,孙悟空被擒。X又下令处死孙悟空,孙悟空却毫发无伤。太上老君把他放进了八卦炉,孙悟空却长出了一双火眼金睛。X只好请来了大雷音寺的佛祖如来。如来佛祖法力高强,悟空由于无法逃脱他的掌心,被收服压在了五行山下。

第二部分(第八回-第十二回)

第二部分介绍主角唐僧的故事以及取经的起源。五百年来,如来命观世音菩萨前往东唐寻人,前往西方极乐世界取经,以拯救南赡部洲烧杀劫掠的众生。去途中,观音降服二魔:一原为凌霄太子手下侍奉銮舆的卷帘将军,因不慎打碎玻璃盏,被X贬入流沙河;另一位是醉酒戏弄嫦娥仙子的天蓬元帅,被贬下凡间化为猪胎,在福陵山云栈洞中作妖。观世音菩萨为他们分别取名沙无净、猪悟能,嘱咐他们护持佛经,去西方极乐世界取经。观世音菩萨还请求X赦免西海龙王之子,他曾因烧毁殿上明珠被天帝判为死罪。观音望它将功折罪为取经人当个腿力。后来到五行山,被压在山脚下的孙悟空表示忏悔,观世音菩萨也让他等候唐僧的到来。唐太宗X的30年间,青年陈光瑞高中状元,娶了丞相府殷小姐为妻。赴任途中,遭遇大盗刘洪谋害。殷氏生了一个儿子,为求生存将其扔到河中,后来被金山寺的长老收养,取名江流。十八年后,此子出家,法号玄奘。之后,玄奘为父报仇,并救出了母亲。

长安泾河边有人说城中有神卦,按卦打鱼,十分灵验。此被龙王所知,龙王求胜,误行雨,下令被斩。后求救于卜者,卜者让其求助唐太宗。唐王应允,不料突发变故龙王被斩。龙王在地府告唐王,判官受魏征所托,私改唐王生死簿,唐王得以还阳。因见地府X无数,他遂建水陆道场,举行法会。玄奘为人举荐,主持法会。观世音菩萨来到长安,将袈裟和锡杖献给唐太宗,让其赐给玄奘,并告诉大雷音寺大乘佛法的存在。为了达到普渡众生的结果,玄奘请求唐王允许他去往西天取经。唐王与玄奘结拜为兄弟,玄奘自称唐三藏。唐王与文武百官为其送行。

第三部分(第十三回-X百回)

第三部分是小说的主体部分,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唐三藏骑着皇上赐予的白马,在五行山脚下遇见了孙悟空。悟空为揭开山顶如来金字,跳出山顶拜三藏为师,被封为孙行者。两人来到鹰愁涧,唐僧的白马被玉龙吞了。观音把玉龙化作白马供三藏骑。唐僧与弟子继续西行,来到高老庄,得知村主的女儿被妖怪掳走。后来从中了解到其是观音收伏的,在这里等待取经人。唐僧收此人为徒,赐名八戒。在流沙河,唐僧收受观音X的沙悟净为第三弟子,取名沙和尚。至此,师徒四人相聚,翻山越水,西行取经。

在取经过程中,师徒四人一路上经过了宝象国、乌鸡国、车迟国、西梁女国、祭赛国、朱紫国、比丘国、灭法国、天竺国等地,遇到白骨精、黄袍怪、金角银角大王、红孩儿、六耳猕猴、黄眉大王、蜘蛛精、玉兔精等妖魔鬼怪。唐僧经常被妖怪抓走,他的徒弟们则运用各种方法解救师傅。有时遇到挫败,便寻求仙佛下凡收妖,师徒四人继续旅程。

西游记

西天取经路线图

三藏师徒终于到达灵山,乘无底船过凌云仙渡,见如来求经。观音查看三藏所经八十难,便命再生一难。后来,唐僧师徒在回程过通天河的途中落水,佛经被淹,终于完成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回佛经,历经十四次风霜雨雪。太宗皇帝迎见唐僧师徒,并作《圣教序》表彰唐僧的辛勤功劳。唐僧一直在雁塔寺的戏台上念经,得到金刚的指点,他们一行又去了灵山。后四人真身重返灵山听封,各归其位。

人物角色

编辑

孙悟空

孙悟空原本是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的一颗仙石化成的。因发现水帘洞,被猴X推举为“美猴王”,后自封“齐天大圣”。取经成功后,被封为斗战胜佛。作为一只石猴,孙悟空起初是天真未凿,浑浑噩噩的。直到他去贺州拜师学道后,才变得灵巧善变。在西行的路途中,孙悟空帮助解决了种种的危险与劫难。一类是各路人马妖魔的拦路抢劫,一类是孙悟空的主动作为,如他主动搭救乌鸡国国王。这些经历使得孙悟空日趋成熟,凭借智慧和武力X了妖怪。总的来说,孙悟空是一个敢于斗争的英雄人物。他武艺高强,机智勇敢,神通广大,极富正义感,取经路上铲妖除魔,造福各方百姓,可以称得上是江湖“英雄好汉”。但他同时又容易冲动、做事不计后果,略显清高,不善于处理内部矛盾。有时不顾忌师父的自尊心,又总嘲弄猪八戒。然而,孙悟空一往无前的精神,什么困难也吓不倒的乐观气势,是取经大业成功的坚实保证。在吴承恩的笔下,“斗战胜佛”的封号是对孙悟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精神的X称号。

西游记

孙悟空

唐僧

唐僧,俗名陈祎,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被人尊称为“三藏法师”。他的前世是罗汉金蝉子,是如来佛最得意的弟子。唐僧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佛法知识丰富,大乘佛法造诣很深。他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唐僧潜心修炼十四年,意志坚定,不为名利所动。历经九九八十一的磨难后,他取回佛经,脱离X成为真神。总的来说,唐僧有着顽强求索,永不放弃的精神。在《西游记》的模板——《大唐三藏诗话》中,玄奘取经是主线,唐僧是师徒四人中最不可或缺的。唐僧是师徒中的指路人,身为凡人的他虽然需要徒弟们的保护,但能够开导时有戾气的孙悟空、收服好吃懒做的猪八戒、感化怨气深重的沙和尚。但同时他也有着迂腐固执、真假难辨、软弱无能、善恶不分的缺点,遇上妖怪一点办法没有,也常因被妖怪的表象迷惑和猪八戒的谗言而误会孙悟空,给孙悟空念紧箍咒,有时甚至赶走孙悟空。与孙悟空拥有的智慧和能力相比,唐僧这一形象是小说作者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有机结合体。

西游记

唐僧原型玄奘大师(图为玄奘负笈图)

猪八戒

猪八戒这一名字由唐僧赐名,观音取名悟能,原是天宫的天蓬元帅,因为酒后调戏嫦娥被贬下凡投为猪胎,取经成功后被封为净坛使者。他是《西游记》中最接近普通人、最具人性化的一个人物。他没有唐僧那样潜心修行的远大志向,没有孙悟空的万般本领,也没有沙僧的勤劳肯干。首先,猪八戒有贪欲,具备人的七情六欲,他贪吃、贪色、贪睡、贪图安逸、贪生怕死,还爱打小报告。这种贪欲使其取经信念不坚定,一遇到师父被妖怪抓走便嚷着要“散伙”“分行李”,回高老庄,而不是想办法营救师父。其次,作者关于猪八戒的描写也突出了“呆”的特征。猪八戒的原型是猪,在外形和习性上都和猪很相似——“呆”。但是,猪八戒身上也有着“能吃苦”的特点。他会帮助孙悟空降妖捉怪,牵马担行李,干了许多脏活累活。而且,猪八戒的性格中也有浑厚憨直的特征。有时他想掩盖自己但又不善于做这种事情,完全以真面目示人,突出了性格中的“真”。而这种“真”,保持了人类天性中的天真、纯正和质朴。这些矛盾的特征使得猪八戒身上具有了浓厚的喜剧特色,也使得人们对于这一形象既喜爱又嘲笑。但也因这种不完美的形象更贴近现实生活,更具真实性。

西游记

猪八戒

沙和尚

沙和尚,法号悟净,曾为卷帘将军。因打碎琉璃杯,被贬下凡间。沙僧的形象最早出现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名叫“深沙神”,早于猪八戒的出现。元代的《西游记平话》中,沙僧正式成为取经团队的一份子。在《西游记》中,作者对唐僧、八戒、悟空甚至各妖魔鬼怪,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判和调侃,却对沙僧这一形象,作者写作不多,既没有过多的赞美,也没有严肃的批评。因此,人们在论及沙僧时,认为他是个“缺乏个性”的人。但事实并非如此。不似孙悟空的桀骜不驯、猪八戒的满怀贪欲,沙僧一心想要修成正果、回归天庭。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X,牵马挑担,既充当唐僧的贴身侍卫,在遇到危险时,又协助孙悟空抓获妖怪。在《西游记》中,沙僧是作为孙悟空的对立面存在的。相比悟空的嫉恶如仇,沙僧是善良老实的、默默奉献的,对于身边的事情看似粗心不觉,其实心中皆有数,但同时也是安分守己的、循规蹈矩的、驯顺服从的。沙僧的形象为孙悟空等主要人物增添了更多的艺术魅力,也为《西游记》提供了更多批判的力量。

西游记

沙和尚

白龙马

白龙马的出现萌芽于取经中对马的实际需求。白龙马本是西海龙王的三太子。因放火烧龙宫明珠被判死刑,被观世音菩萨救下。唐僧路过蛇盘山鹰愁涧时,白龙马吃掉了唐僧的坐骑,被X后变成一匹白马,成为唐僧的坐骑。白龙马取经成功后,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在《西游记》中,白龙马虽然没有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形象那么生动,但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一员。与其他三位“徒弟”相比,白龙马充当的是“腿力”,大部分时候都以马的形式表现出来,是唐僧的得力助手。在师父遇到危难之际,他敢于挺身而出,协助师兄们救助师父。白龙马与孙悟空很相似,都性格高傲,行为叛逆,因此某种程度上,他的存在是对孙悟空桀骜不驯性格的再次印证。

西游记

白龙马

主题思想

编辑

三教合一

X凡在《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中曾说到,《西游记》小说首创一个严整有序的天上世界。在《西游记》中,作者首次为读者们呈现了一个儒释道三家摆平、尊卑分明、大小有序的神仙世界,描绘出了一个威势森严、包罗万象的天宫世界。而这都体现了《西游记》所传达的“三教合一”的小说主题。

“三教合一”主要体现为神仙们的相互承认、器物的彼此借用和教义的交叉渗透。从内容来看,《西游记》的“西”指西天取经,属佛教题材,主要内容是佛教的取经故事。而“游”是道教用语,来自庄子的《逍遥游》,因此《西游记》同时混杂了道教和儒教的元素;从小说人物来看,小说的众多神灵分属道教、佛教,却互相承认、彼此帮持,比如佛教的观音菩萨称道教的玉帝为“陛下”,玉帝降伏不了孙悟空时到西天请佛祖帮忙;书X现的各路妖魔,有的是天神出身,因心存贪念化成妖怪,最后经X又回归天庭,仙妖之间相互转化;唐僧的徒弟们属于道教,而师父属于佛教,师徒五人合力去往西天取经。具体来看,孙悟空属于妖怪,求学于道教,忠心于唐僧,遵守儒家道德伦理,最后皈依佛门;猪八戒前身是“天蓬元帅”,沙僧曾是X面前的“卷帘大将”,白龙王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后三者都是道教中的天神,因犯罪被贬谪,最终受降于佛教徒唐僧。

作为一个明朝的旧知识分子、士大夫,作者吴承恩本质上仍是一位儒生,因此,《西游记》强调人伦事物的常理。取经途中,遇到X的君王,孙悟空不会除掉,只是劝正;唐僧危难中仍感念君恩,将君恩同亲恩比拟;猪八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在人间也因好色受到嘲弄,不为X所惑的唐僧和孙悟空则是作者赞扬的对象。《西游记》关于“儒释道”三教的结合,充分说明了只有三教合一,师徒五人才能成功前往西天取得真经。

反抗X秩序

鉴于《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与此形成对应的则是小说主题反映的对X秩序的反抗。这一观点最先来自张天翼。他在1954年发表的《“西游记”札记》一文中,首次把《西游记》中的神魔斗争与现实社会中的X与人民之间的斗争联系起来。

面对当权者腐朽无能的社会现实,小说作者将所有的情感诉诸《西游记》,将自己的理想人格通过孙悟空这一敢于斗争的形象表达出来,以此抗议当时的社会政治和X秩序。一方面,孙悟空的人物故事始终围绕着“反抗”这一主题。孙悟空是从石头缝中蹦出来的,由自然孕育而生,因此没有受到太多传统文化的灌输和影响,没有被各种条条框框束缚住。即使上到了戒律森严的天庭,也仍旧我行我素,敢于大闹蟠桃园,也敢于大战天兵天将们,甚至发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西游记》第七回)“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的呐喊。即使后来被迫带上紧箍咒,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孙悟空的直率、狂野和天真的本性也并没有改变多少。打趣和揶揄神仙,与仙友们称兄道弟,以及惯称的“俺老孙”,都可以看出孙悟空身上体现出来的对于X秩序的不屑与反抗。另一方面,《西游记》中关于天庭以及妖魔们的描写也从侧面体现了小说对X的否定。从作者对比描写X的X,天兵天将的无能,孙悟空的正义感和强大的武力,可以看出神佛直接X的集团是保守、无能、X的。《西游记》中也有不少妖怪出身为神佛却危及四方的故事。比如乌鸡国全真派的道士是文殊菩萨的坐骑,狮陀国的山大王是如来的舅舅。另外,从对人间故事的描写可以看出,当时的帝王X也是非常黑暗的,如比丘国国王下令收集一千颗小儿的心脏,这些心脏被认为是可以服用的灵丹妙药。

在《西游记》中,作者对于“齐天大圣”的孙悟空是赞美的,而对于“斗战胜佛”的孙悟空是颂扬的。但由于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作者仅要求改良政治、变革现实,并不否定X制度和X,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压在五行山下的情节形象地反映了X社会的不可动摇,X皇权的不可X。

理想主义精神

现代以来,学者们关于《西游记》主题的讨论出现了多元化的方向。不少学者放弃了从政治角度来分析《西游记》,试图越过政治范围内的各种见解从人生哲理的角度进行探讨,提出了“表现理想”等值得注意的观点。

吴圣昔在《西游新解》一书曾说西游记是“一曲理想之歌”。《西游记》强调事在人为,所有的故事也是围绕这一中心来体现的。在去往西天取经的过程中,九九八十一难的本质都是真善美和假恶丑之间的斗争。无论面对的是法力强大的妖魔鬼怪、神秘莫测的自然环境还是取经信念的摇摆,唐僧师徒五人都表现出了一往无前、不屈不挠,为理想勇敢献身的英雄气概。唐僧舍身求法、舍身护法,在不知有徒弟护送的情况下仍主动请缨,求取真经。正是这种为理想献身的崇高精神,使唐僧被选为取经的执行人并获得成功;孙悟空一心以取经大业为重,即使被唐僧误解赶走也心系取经,遇到困难仍坚持顽强拼搏,善于用智慧击败敌人;猪八戒满怀贪欲,并不是世俗意义中超脱的出家人,但最终也护佑师父取得了真经;再说沙僧和白龙马,在面对各种妖魔鬼怪的阻挠中,拼尽全力保护师父安危,不考虑个人私利,护送师父前往西天取经。《西游记》传达了一种为理想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精神。

唐僧五人就是在不断克服和战胜各种假恶丑的东西来实现真善美。总体上,《西游记》净化了读者心灵中假恶丑的杂质,为他们实现理想带来了精神力量,这就是《西游记》在价值指引方面传达的理想主义精神。

游戏之作

《西游记》是本神魔小说。它既没有直接描写社会现实,也没像原始的神话故事那样托以言志。面对《西游记》荒诞幽默的创作手法,部分学者从美学和艺术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西游记》并不存在什么大哲理,而只是作者的“游戏之作”,是本“玩世之书”,并不需要对此进行太多的解读。

“游戏说”的论述早已出现。例如明代世德堂本《西游记》中的X之《序》提到:《西游记》是意近“滑稽之雄”;明代李卓吾评本《西游记》的“总批”则说:《西游记》是“游戏之中暗传密谛”;清代张书绅《新说西游记》夹评也说:“纯以游戏写意”;清末明初的张冥飞在《古今小说评林》中写道,《西游记》有“许多胡说”,是“随手写来,羌无故事,毫无情理可言”。随后,胡适在《西游记考证》中明确指出以“禅门心法”“理学书”对《西游记》的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人们“都不肯领略那极浅极明白的滑稽意味和玩世精神”,强调《西游记》“至不过是一部很有趣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思,至多不过有点爱骂人的玩世主义”。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和《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也再次表明“此书则实出于游戏,亦非语道”。他们强调的是“趣”而不是“理”。

“游戏说”突出了以文为戏,这与主流的政治小说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某种程度上动摇了政治小说一统文坛的局面。在文学作品作为阶级X工具的年代,“游戏说”的持有论者要么直接被否定,要么被回避。而随着思想的进一步解放,“游戏说”也被学者们重提,人们回到胡适和鲁迅的论说上,重新找寻《西游记》不同的含蕴。

艺术特色

编辑

奇幻想象

《西游记》是一部极具奇幻想象之美的作品,人神妖魔等奇人,在仙地冥府等奇境中,历经降妖X等奇事,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生死,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境界。《西游记》中的人物,集兽性、神性、人性于一身,例如孙悟空,既有猴子的外形和机敏顽皮的特点,又有七十二变的神通,也有争强好胜等凡人的弱点。《西游记》的环境囊括天上地下、江河湖海、山野洞穴,描绘了一个广阔的神魔世界。《西游记》的情节上天入地,斩妖除魔,夸张神异,变幻莫测。同时,奇幻的想象又与现实相融合,让人感到非常的“真”。书中的天庭与人间的朝廷、仙卿与人间的百官十分相似,妖魔鬼怪也都通晓人情世故,从而使这部作品达到了亦真亦幻的艺术效果。

《西游记》中关于神魔观念的组构是别具一格的,从而大大增加了小说的想象力。神与魔的界限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相互联系和转化的。这增加了主角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增加了情节的喜剧感和悖谬感。如猪八戒和沙僧在天庭中位列神仙之列,犯错贬下凡间后兴风作浪、强抢民女,而后受到观世音和唐僧的感化,又回归到神仙之列。在这里,仙魔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神魔观念的重构使得小说想象的空间和维度也变得开阔、丰富,也深化了神行、魔性和人的心性之间的联系。

叙事手法

《西游记》的主线是师徒取经所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因此小说主要以直线叙事为主。每一难基本遵循“妖怪出现——唐僧或徒弟被抓——徒弟与妖怪搏斗或寻求神佛帮助——降服妖怪”的模式,叙事结构大致相同。在此基础上,结合人物形象对相应的故事情节进行补充完善,丰富故事内容。在叙事过程中,主要存在三大矛盾:一是唐僧师徒之间的矛盾,主要围绕唐僧和孙悟空、孙悟空和猪八戒这两对关系展开,展现了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二是唐僧师徒与各路妖魔鬼怪之间的矛盾,后者主要以九九八十一难的形式出现,他们的存在主要是为了考验主人公们取经信念坚定与否;三是妖魔们与神仙之间的矛盾,这类比较少。

在叙事方式上,小说在相互独立的八十一难中,采取X伏笔、对称叙事、环状叙事等方法使全书连贯为一个整体,比如将情节上有因果联系的几难构成一个故事X,前后呼应。再比如溜出天庭的神仙坐骑或宠物成为妖怪,被神仙收回的故事反复出现。此外,叙事空间上的变化不断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这种空间一方面指由人物行为构成的活动场景,另一方面是虚幻的空间,是与现实空间相对的,比如天界、地界。

海洋情结

在《西游记》小说成书以前的西游故事并没有谈到与海洋的关系,而《西游记》中却有大量关于海洋的描写,具有浓重的海洋情结。首先,孙悟空与海洋关系密切,他诞生于海中的花果山、走海路寻师学艺、大闹东海龙宫。其次,在他保护唐僧西行取经的路途中,孙悟空三番五次东顾大海,或是寻求南海仙山中观世音菩萨的帮助,或是回到花果山。在《西游记》中,海洋能给人带来心灵上的休憩、和谐与安宁,书中对海上仙境优美景色的描写也对孙悟空的心境形成衬托。

从外部来看,《西游记》作为一部宗教色彩浓厚的神魔小说,海洋情结的呈现是对传统佛教、道教思维定势与价值取向的结果。一般认为,东南海洋异域是乐土的观念的继承,这在《西游记》第八回的故事中有所体现。“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孙悟空正是诞生于东胜神洲的花果山;“南赡部洲者,X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也”,唐僧所在的东土大唐正是在南赡部州,因而注定要历经磨难去往西天取经。《西游记》的海洋情结与明代海路交通的繁荣及航海能力的强大也有关系。随着人们逐渐探寻海外世界,与海洋相关的地理博物体小说和志怪神仙小说日渐增多,出现了专门记载海外异域的人情风物和异俗奇闻,同时也出现了沉迷海洋魅力、探寻海洋的心理追求,海洋神灵崇拜逐渐盛行,开始出现歌颂海洋神灵的作品。

而从内部来看,《西游记》的海洋情结与作者吴承恩从小生长在靠海的地方、对海洋非常熟悉有关。吴承恩的家乡在淮安府海州境内,境内有云台山,山上有水帘洞。据学者苏兴在《追踪<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南行考察报告》一文中表示,云台山上的水帘洞即是《西游记》中水帘洞的原型。

语言运用

幽默语言

《西游记》的游戏笔墨贯穿全书,它以语言运用为基础,通过使用幽默的语言、犀利的讽刺,营造诙谐的氛围,将故事情节趣味化,寄托对世态的讽喻,凝成了鲜明的艺术格调。《西游记》运用游戏笔墨,不是为游戏而游戏,它与那些低级趣味的小说有着本质的不同。游戏笔墨诉诸于语言及形式,只是一种艺术表达的手段。这种诙谐的、幽默的创作方式给作家提供了摆脱世俗的眼光和因循守旧的束缚,可以让作品充满天马行空般的想象,使得小说的内容超越了常规,形式活泼,字里行间充满着风趣的氛围,给读者带来了不一般的艺术审美效果,也为《西游记》带来了永恒的艺术魅力。无论日常生活还是危急关头,作者贯会X一些戏笔。例如,猪八戒在狮驼岭被妖魔擒拿,想要蒸八戒,八戒欢言道:“阿弥陀佛,是那个积阴鹭的,说我不好蒸?”,三怪道:“不好蒸、剥了皮蒸。”八戒慌了,厉声喊道:“不要剥皮!粗自粗、汤响就烂了”。

《西游记》幽默的语言下往往表达的是强烈的讽刺,这突出了小说的喜剧特性。例如,唐僧虽然是取经团队的首领,但是从性格和能力上来看,他是被讽刺的重要对象。这体现在他和孙悟空的性格对比、反对孙悟空杀人时说教语言的重复等方面。

数字使用

一直以来,中国文学中都有重数的传统。发展至明清,重数传统逐渐深化,并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体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字是具有文化含义的。在数字的作用下,一些看似平常的事物和行为,令人感受到某种天道运行的超自然的力量,为故事增添了神秘感,也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特殊性和浓郁的文化意蕴。《西游记》运用了各种对比鲜明的、夸张而神奇的数字,例如孙悟空在老君八卦炉里烧炼七七四十九日、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强化了小说的神话色彩。这些数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具有特定的内涵,用在这部宗教题材的小说中,就更加具备了比较丰富的隐含意义。

此外,数字的使用也对小说的叙事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西游记》的章节是按照“九九八十一”这一特殊的数字来排文布局的。九九八十一难,不仅表达了唐僧取经的历难次数,也突出表示了取经行程的漫长、曲折、艰难。最后取回的经书数量是五千零四十八,小说中取经耗费十四年,加上回程的八日,得出五千零四十八日,两个相同的数字把取经的结果和行程神圣化。这些数字贯穿全书,增添了小说的神秘性。

诗词运用

《西游记》属于叙事文学,在小说的叙事中借助诗词的辅助是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在《西游记》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诗词来辅助写作,一方面,为诙谐幽默的叙述语言增添了典雅色彩,加强了文学因素,使《西游记》的宗教性旨意更加严肃,是中国白话小说发展史的特殊案例。另一方面,《西游记》的诗词涵盖内容广泛,包含丰富的文化知识,作者对佛教、道教等相关术语的手到擒来,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知识储备。

《西游记》全书共有诗词741首。根据诗词出现的情境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将《西游记》中的诗词分为叙事篇、人物篇、宗教篇、生活篇、功夫篇、兵器篇、景物篇、情感篇、警示篇等九大类。这些诗词起到不同的作用,有的诗词在开头处引出故事、结尾处总结故事,继承话本小说的传统;有的诗词描写环境,渲染恐怖气氛,暗示祸患将至;有的描写事物,以诗词集中凸显特征;有的诗词是故事间的过渡,承上启下,为前后衔接增添了艺术情趣,而这在四大名著中是《西游记》所独有的诗歌功能。例如《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写孙悟空被唐僧赶走,孙悟空含泪告别的情节,诗为:“含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一头拭进坡前草,两脚燈翻地上膝。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X能。巧刻之间不见影,霎时疾返旧途程。”还有的诗词注重表达作者的观点,暗示文章的中心主旨。总的来说,这些作用可归纳为两处,即描述和评论功能。

作品影响

编辑

中国影响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顶峰之作。冯梦龙将《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X》定为“四大奇书”。《红楼梦》出现后取代《X》,《西游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一起被列为中国古典的“四大名著”,成为今日普遍的观点。

首先,《西游记》的出现,促进了神魔小说流派的形成和壮大,也深刻影响着后世的创作者们。后代作家创作了许多有关《西游记》的续书和仿作。续书如明人创作的《续西游记》100回,写唐僧师徒历经磨难,保护“真经”回长安的故事;仿作如吴元泰的《东游记》、余象斗的《南游记》《北游记》等,讲述民间流传的神怪故事。对于后者,部分创作者或者借用《西游记》中的相关人物、相关情节、相关场景进行二次创作,或者杂糅不同类型小说中的人物或内容进行改写。传统的神魔小说在创作者们的笔下重新焕发生机,一方面他们继承并发扬了这类小说“上天入地”的传统,另一方面他们有意淡化神魔小说背后的虚幻色彩,强调小说对于现实的寓意性,很多作品的结局都是耐人寻味的。《西游记》打开了神魔小说创作的新天地,但也使得这X派的创作难以摆脱固有模式的影响,自《西游记》后,这类作品仍在原有的小说框架内创作,变化不大,缺乏生机。

其次,《西游记》自身带有的思想和文学价值,产生了“西学”这一研究《西游记》小说的学术流派,并发展至今。一般认为,明清时期的“西学”研究多以评点为主,缺乏整体的研究系统及理论深度,因此多探讨二十世纪以来的《西游记》研究。这个时期的“西学”研究共分三个阶段:X阶段是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中叶,是“西学”的开创期,以胡适、鲁迅、郑振铎等为代表,他们以新的研究理念对《西游记》进行阐释;第二阶段是二十世纪中叶至七十年代,由于受特殊的政治氛围影响,这个时期的研究多从阶级斗争和X工具这一角度对《西游记》进行研究,研究成果比较单一;第三阶段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至今,这一阶段的研究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西游学者们就《西游记》的思想主题、艺术成就、版本流变、小说作者、故事来源、取经动机等进行广泛讨论,并对之前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带有批判的眼光。

最后,以《西游记》为代表的神魔小说也直接影响了当代网络玄幻小说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以《西游记》为创作母题的网络玄幻小说大批出世,直接或者间接借鉴这本小说的内容进行二次写作,如今X的《悟空传》,以现代人的视角来描写孙悟空如何与命运抗争。另一方面,《西游记》极富想象力的创作特点也被借鉴到当代玄幻小说的创作中。此外,孙悟空等人物身上“敢于斗争”的精神也沿袭到了小说主角身上。虽然时代背景不同,故事的内容也存在差异,但是对于人的关注、对于个体力量的确信,仍是不变的。

世界影响

世界对于《西游记》的关注主要来源于各国关于这部小说的翻译。但在《西游记》成书以前,唐僧取经的故事已流传海外。如X古代汉语教材《朴通事谚解》已出现了“大闹天宫”、“红孩儿”、“蜘蛛精”等人物情节,《西游记》在海外已有一定市场。在小说成书后,日本关于《西游记》的研究要比西方研究早一个多世纪。1758年,日本小说家西天维则开始翻译《西游记》,最终于1831年完成,到21世纪,日译本《西游记》已经超过三十种。《西游记》的越南文、X文译本也有不少。1895年,美国传教士吴板桥(S. I. Wood-bridge)首次翻译了《西游记》小说的部分章节,拉开了《西游记》英译的序幕。后《西游记》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等多种语言,既有节译本,又有全译本,还有专为儿童阅读的选译本。《西游记》最早的英译本由蒂莫西·理查德所译,书名是《圣僧天国之行:一部伟大的中国讽喻史诗》。

除了翻译,海外也形成了研究《西游记》小说的浪潮,尤以日本学者最突出。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长泽规矩也、小川环树一直到X十年代的矶部彰、中野美代子,几代学者对于《西游记》的研究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例如,矶部彰是日本东北大学中国文学研究者,他主要研究了元本《西游记》中孙行者的形成、《西游记》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情况、明末《西游记》的读者阶层问题等,是日本国内《西游记》研究的主要力量。中野美代子出版了《<西游记>的秘密》一书,内容涵盖了《西游记》研究的主要问题,如主角形象、版本问题、作者身份等。日本学者们关于《西游记》的研究,拓展了研究视野,丰富了“西学”成果。他们严谨的研究态度和扎实的学术功底,也促进了国内关于《西游记》的研究。

此外,西游文化已超出了作品本身,以小说为母版创作了多种艺术形式。韩国X综艺导演X石以《西游记》的故事为蓝本,在2017年推出系列综艺《新西游记》,获得了超高的收视率。2006年,日本翻拍新版电视剧《西游记》,内容上为主角们增加了爱情元素,并且在艺术表现上融入了CG技术,成为当年日本最受欢迎的电视剧,为西方国家翻拍《西游记》提供了借鉴。2018年,澳大利亚在日本翻拍的基础上,将《西游记》改编为电视剧《新美猴王传奇》(The New Legends of Monkey),在澳大利亚颇具人气。

文化产业

游戏

由于《西游记》是章回体小说,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因此深受游戏行业的喜爱,关于《西游记》的游戏制作一直十分热门,市场上以《西游记》为主题的游戏就多达三十多种。其中,比较受欢迎的游戏有《梦幻西游》《造梦西游》《少年西游记》《西游女儿国》《闹闹天宫》等,这些游戏玩家众多,受众比较广。以《造梦西游》为例,游戏的剧情比较贴合原著,人物形象也比较熟悉,未作多大的改动。腾讯于2019年推出的《闹闹天宫》国风竞技游戏。这个游戏在还原《西游记》小说的基础上,引入剪纸这一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在视觉上给予游戏用户崭新的视觉享受,这也是西游文化与传统文化合作的有力尝试。

动漫

《西游记》经常作为动漫的热门主题出现。中国根据《西游记》改编的早期动漫有拍摄于1941年的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和拍摄于1964年的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导演万籁鸣等结合拍摄时的政治背景改编原著情节,传达不畏X的时代精神。1999年央视版动画片《西游记》以少年儿童为受众,将原著改编得简单化、趣味化。对《西游记》的改编一直延续到21世纪,2015年3D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取得了极高的票房。日本也有许多以《西游记》为题材的动漫,如手冢治虫的漫画《孙悟空的大冒险》、鸟山明的漫画《龙珠》、峰仓和也的漫画《最游记》及据这三部漫画改编的同名动画片,这些改编对《西游记》原著情节改动很大,只保留了部分人物特征,并且融入了现代元素和搞笑风格。

文创

《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本身就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思想价值,因此由《西游记》而衍生的文化创意产品也不在少数。如中国邮政的西游记邮票、《大话西游》联合西安碑林博物馆打造的文创周边、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的西游X品,以及相关的玩具、文具、玩偶公仔等。《西游记》这一主题,为文创产业带来了不少的价值。

作品评价

编辑

正面评价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浪漫主义文艺作品发展的高峰。大部分学者对于《西游记》这部作品持肯定态度。现代X文学家鲁迅先生评价《西游记》:“然作者虽儒生,此书实出于游戏,亦非语道,故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尤未学佛,故末回至有荒唐无稽之经目,特缘混同之教,流行来久,故其著作,乃亦释迦与老君同流,真性与原神杂出,使三教之徒,皆得随宜附会而已。”他赞美《西游记》中关于“三教合一”的内容,认为该部分的内容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鲁迅还提出了《西游记》具有“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艺术特点和美学价值。现代X文学家胡适认为《西游记》是一部很有趣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至多有一点爱骂人的玩世主义”。

国外学者也高度肯定《西游记》的文学和思想价值。法国当代比较文学家艾登堡给予了《西游记》很高的评价,他说:“没读过《西游记》,就像没读过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一样,这种人侈谈小说理论,可谓大胆。”X朝中期文人许筠评价:“虽离支漫衍,其辞不为庄语,种种皆假丹诀而立言也,故不可废哉?余特存之,修真之暇,倦则以攻睡魔焉。”他从道家文化的体现和阅读感受的趣味性对《西游记》进行了肯定。X朝后期文人李遇骏则对《西游记》的寓言本质进行了评价,认为:“虽是寓言托辞,而究其本意,则深为有理”。

负面评价

对《西游记》的批评主要集中于其荒诞虚妄。例如,朱之蕃在《三教开迷演义叙》称《西游记》是荒唐之说,都是些流俗之谈。李德懋认为《西游记》作为一部神魔小说,“此等杂书,乱正史,坏人心“,读了没有益处,因此”不敢复近演史稗记”。X朝中后期文臣李颐命在《疏斋集》写道:“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书,最为大家……其他X荒诞之作,愈出愈奇,足以乱天下风俗耳。”他认为《西游记》也是“X荒诞之作”。

衍生作品

编辑

《西游记》凭借其浓厚的文化蕴涵、引人入胜的情节与成熟的叙事技巧,以及庞大的读者X,成为了重要的影视改编资源,成就了西游作品的无限可能,成为国产片的一个超级大IP。目前,《西游记》相关的影视作品有很多。下面,将从小说、戏曲、影视、动画等类别来介绍《西游记》的衍生作品。

小说

杂剧

京剧

地方戏

清宫大戏

话剧

《西游补》——明末董说著

《东游记》——明代吴元泰著

《南游记》《北游记》——明代余象斗著

《后西游记》——清初佚名著

《西游记前传》——致宁著

《悟空传》——今X著

《西游日记》——今X著

《沙僧日记》——林长治著

《钓鱼船》

《通天河》

《盘丝洞》

《车迟国》

《无底洞》

《西天竺》

《水帘洞》

《拜昆仑》

《闹龙宫》

《闹地府》

《闹天宫》

《安天会》

《五行山》

《高老庄》

《流沙河》

《黄袍怪》

《平顶山》

《火云洞》

《通天河》

《女儿国》

《琵琶洞》

《双心斗》

《芭蕉扇》

《盘丝洞》

《无底洞》

《真假美猴王》

《乾元山》

《新闹天宫》

《金钱豹》

绍剧: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火焰山》

川剧:

《五行柱》《假西天》

昆剧:

《上灵山》

《升平宝筏》

《大闹天宫》

《真假美猴王》

电视剧

国内翻拍电视剧

作品名

年份

备注

《西游记》

1986

25集,导演杨洁,六小龄童、汪粤、徐少华、迟重瑞、马德华、闫怀礼等主演,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出品

《西游记》

1996

30集,导演李文龙、刘仕裕,张卫健、江华、黎耀祥、麦长青等主演,香港TVB制作出品

《西游记2》(也叫《天地争霸美猴王》)

1998

42集,1996年港版《西游记》的第二部,导演李文龙、刘仕裕,陈浩民、江华、黎耀祥、麦长青、郭政鸿、张慧仪等主演,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制作出品

《西游记续集》

2000

16集,导演杨洁,六小龄童、徐少华、迟重瑞、崔景富、刘大刚等原班人马出演,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制作。此电视剧补充了86版《西游记》中缺少的部分

《西游记后传》

2000

30集,由李源、合力执导,曹荣、黑子、黄海冰、X、X舒等主演,陕西省电视节目交流中心出品

《春光灿烂猪八戒》

2000

38集,导演范小天,大陆、香港合制,徐峥、陶虹、刘小锋、孙星、X、翁虹、李立X、金巧巧等主演

《齐天大圣孙悟空》

2002

30集,冯柏源 、黄伟明、李文龙执导,张卫健、梁汉文、葛民辉、李灿森、林志颖、蔡卓妍、钟欣潼等联合主演,由八大电视台和香港天中公司联合投资

《福星高照猪八戒》

2004

40集,导演梦继、王永,黄海波、王学兵、范冰冰、韩雪、杨若兮等主演

《喜气洋洋猪八戒》

2005

38集,导演李凯、覃超、蔡风天,高鑫、黄海冰、韩雪、李宗翰、赵毅等主演

《西游记》

2010

52集,通称浙版西游记,导演程立栋,陈司翰、费振翔、谢宁、牟凤彬等主演,在浙江卫视、安徽卫视、山东卫视和东南卫视四家卫视播出

《吴承恩与<西游记>》》

2010

56集3D电视剧,导演阚卫平,六小龄童、迟重瑞、马德华、刘大刚等主演

《新西游记》

2011

60集,通称张版西游记,张纪中制片,张建业导演,吴樾、聂远、臧金生、徐锦江等主演,在浙江卫视、东方卫视、天津卫视、云南卫视播出

《欢乐元帅》(又叫《新春光灿烂猪八戒》)

2012

47集,导演范小天、游达志、郑伟文,古巨基、蔡卓妍、钟欣桐、郭晋安、高鑫等主演

《天真派西游记》

2019

25集,由潘礼平团队制作,刘玉洁执导,葛奕、段智文、万君逸、董家忱等主演

国外翻拍电视剧

名称

年份

备注

《西游记》

1993

1993年日本电视台开播40XX电视剧,本木雅弘、宫泽理惠主演

《新西游记》

1994

日本电视台重拍并播出,孙悟空由唐泽寿明扮演,内容包括金银角大王、真假悟空等,设定提婆达多为唐僧师徒的主要对手。剧中加入大量CGX并以此为卖点

《西游记》

2006

由富士电视台重拍并播出,孙悟空由香取慎吾扮演

动画电视剧

片名

备注

《孙悟空——小猴子的故事》(也叫《飞天小猴王》)

1992年,19集,导演王川、武寒青,北京冠英动画公司

《西游漫记》

1995年,18集,导演姚光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西游记

1998-1999年,CCTV主导制作的动画片,共52集

天上掉下个猪八戒

2005年,CCTV主导制作的动画片,共52集

美猴王

2009年,CCTV主导制作的动画片,共52集

幼幼西游记

X幼幼台制作的动画片,共10集

电影

作品名

年份

备注

《孙行者大战金钱豹》

1926

邵醉翁( 邵逸夫之兄) 等执导

《西游记·猪八戒招亲》

1926

陈秋风导演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1927

陈秋风导演

《孙悟空大闹天宫》

1927

陈秋风导演

《猪八戒游沪记》

1927

汪优游导演

《西游记·女儿国》

1927

导演裘芑香、李萍倩

《西游记·盘丝洞》

1927

导演但杜宇

《西游记十殿X》

1927

/

《车迟国唐僧X》

1927

导演张石川

《唐皇游地府》

1927

导演余清泉

《猪八戒大闹流沙河》

1927

导演洪济

《莲花洞》

1928

导演袁宏道

《红孩儿》

1928

导演顾无为

《火焰山》

1928

导演杨小仲

《西游记·无底洞》

1928

导演陈秋风、X龙

《真假孙行者》

1928

导演李泽源

《朱紫国》

1928

导演任彭年

《古宫魔影》

1928

导演姜起凤

《大破青龙洞》

1929

导演汪福庆

《续盘丝洞》

1929

导演但杜宇

《西游记》

1929

导演张石川

《新西游记》(1、2)

1929

导演张石川

《新西游记》(3)

1930

导演张石川

《新盘丝洞》

1940

导演吴文超

《唐三藏救母》

1957

导演白克

《火焰山》

1958

木偶电影,导演靳夕、尤磊

《猪八戒吃西瓜》

1958

剪纸电影,导演万古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1960

戏曲电影,杨小仲、俞仲英主演

《闹龙宫》

1961

京剧电影,杨小楼主演

《孙悟空打九尾狐》(《七彩西游记》)

1964

导演黄鹤声,香港玉联影业公司

《西游记》

1966

香港邵氏公司,何梦华导演

《铁扇公主》

1966

香港邵氏公司,何梦华导演

《盘丝洞》

1967

香港邵氏公司,何梦华导演

《女儿国》

1968

香港邵氏公司,何梦华导演

《红孩儿》

1975

香港邵氏公司,导演刘忠X

《新孙悟空72变》

1976

中国台湾制作,导演傅清华,剧情到孙悟空被压五指山结束

《唐三藏》

1977

导演白客,台湾

《X游地府》

1978

中国台湾版,沈雪珍、杨X、岳阳、秦梦主演

《丁丁战猴王》

1980

导演胡玉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新西游记》

1982

中国台湾版

《真假美猴王》(《双心斗》)

1983

京剧电影,导演方荧,珠江电影制片厂

《孙悟空大闹无底洞》

1983

京剧电影,导演李泽翔,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

《火焰山》

1983

京剧电影,长春电影制片厂

《闹龙宫》

1990

京剧电影,新闻电影制片厂

《西行平妖》

1991

中国香港版,导演张彻,潇湘电影制片厂

《大话西游》

1995

由香港彩星电影公司和西安电影制片厂合拍,刘镇伟编导、周星驰主演,分为《月光宝盒》和《大圣娶亲》两部,在中国内地和香港上映,加入了“爱”的主题

《猴王》(The Monkey King)

2001

美国,由Peter MacDonald导演,俗称美版西游记

《情癫大圣》(《魔兽传奇》)

2005

导演刘镇伟,华谊兄弟传媒有限公司

《玄奘大师》

2009-2010

真人剧情纪录片电影,导演金铁木

《大闹天宫》

2012

导演郑保瑞,甄子丹饰演孙悟空,3D技术

《西游·降魔篇》

2013

由周星驰总制片、监制、编剧、导演,文章、舒淇等主演,同样有爱情的元素

《西游记之大闹天宫》

2014

中国香港,周润发、甄子丹等主演

《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2016

中国香港,郭富城、冯绍峰、巩俐等主演

《敢问路在何方》

2017

中国/美国,六小龄童、马德华、迟重瑞、刘大刚等主演

《西游·伏妖篇》

2017

导演徐克,制片人周星驰,林更新、姚晨、林允、杨一威、包贝尔、X、王丽坤等主演

《悟空传》

2017

导演郭子健,彭于晏、倪妮、余文乐、俞飞鸿、欧豪等主演

《西游记:女儿国》

2018

导演郑保瑞,郭富城、冯绍峰、赵丽颖、小沈阳、罗子溢等主演

动画电影

片名

备注

铁扇公主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41年,导演万籁鸣、万古蟾

火焰山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58年

《孙悟空闹龙宫》

导演陈焯生,1962年,香港

大闹天宫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4年

孙悟空奇遇小丁丁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0年

人参果

导演严定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1年

小八戒

导演金雪林,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3年

金猴降妖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5年

《金猴降妖系列片》

导演特伟、严定宪、林肖文,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4-1985年,内容是三打白骨精。获1985年广播电影电视部X影片奖;1986年获第六中国电影金鸡奖X美术片奖;1987年获法国布尔波拉斯文化X青年动画电影节长片奖和大众奖;1989年获第六届芝加哥国际儿童电影节动画故事片一等奖

《小悟空》

1987年

《红孩儿大话火焰山》

导演王童,2005-2006年,台湾宏广股份有限公司

《缘缘西游记之悟空大战二郎神》(又叫《孙悟空大战二郎神》)

导演梁汉森,2007年,三维动画技术与木偶相结合的动画电影,获联合教科文组织、国际际电影制片人协会举办的“亚太电影大奖”X动画电影提名奖和印度金象奖X动画电影提名奖以及首届中国文化遗产动漫大赛“X视觉效果奖”

《齐天大圣前传》

导演梁汉森,2007-2009年

《大闹天宫》

导演速达、陈志宏,2012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聚合影联,2015年

参考资料

编辑

展开[1]吴承恩著. 西游记[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

[2]曹炳建, 齐慧源. 《西游记》版本研究小史[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5): 32-39.

[3]陈代湘著. 国学概论[M]. 湘潭: 湘潭大学出版社, 2017: -.

[4]欧阳东峰, 游子荆. 《西游记》百年影视作品史研究[J]. 电影文学, 2021, (04): 136-138.

[5]袁行霈主编, 黄霖, 袁世硕, X本卷主编. 中国文学史第4卷 第3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

[6]滕雯著. 连云港西游记文化[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5.12: -.

[7]梅新林, 崔小敬. 《西游记》百年研究:回视与超越[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2, (02): 100-109.

[8]张强. 论《西游记》成书过程中的文化取向和历史局限[J]. 明清小说研究, 2006, (01): 157-169.

[9]王丽娜. 《西游记》外文译本概述[J]. 文献, 1980, (04): 64-78.

[10]吴圣昔. 20世纪《西游记》古本新发现和争论热点 EB/OL.西游记宫网站. [2023-06-02].

[11]田同旭. 《西游记》是部情理小说──《西游记》主题新论[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02): 67-72.

[12]张乘健. 论《西游记》的宗教思想[J]. 社会科学战线, 1988, (01): 288-296+330.

[13]浦江清著. 中国文学史稿明清卷[M].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9: -.

[14]黄毅, 许建平. 百年《西游记》作者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云南社会科学, 2004, (02): 114-119.

[15]鲁迅撰, 郭豫适导读. 蓬莱阁典藏系列 中国小说史略[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9: 125-131.

[16]胡适. 《胡适文存》二集卷四[M]. 上海: 亚东图书馆, 1921: -.

[17]俞平伯. 驳《跋销释真空宝卷》[J]. 文学, 1933, 01(01): 180-187.

[18]小川环树. 《西游记》里吴承恩的改作[J]. 东光, 1949, (第八号).

[19]矶部彰. 中国人对《西游记》的鉴赏与传播——以明代正德年间至崇祯年间为中心[J]. 东方宗教, 1980

[20]章培恒. 百回本《西游记》是否吴承恩所作[J]. 社会科学战线, 1983, (04): 295-306.

[21]X谋. 百回本《西游记》作者臆断[J]. 苏州大学学报, 1990, (01): 76-87.

[22]黄霖. 关于西游记的作者和主要精神[J]. 复旦学报, 1998, (02): 78-85.

[23]杨俊. 新世纪《西游记》研究述评[J]. 明清文学与文献, 2017, (00): 337-363.

[24]朱一玄, 刘毓忱. 《西游记》资料汇编[M]. 北京: 中州出版社, 2010: -.

[25]张兵著. 五百种明清小说博览[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5: -.

[26]林庚. 西游记漫话[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11: -.

[27]盛凯丽.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形象探究及现实意义[J]. 名作欣赏, 2021, (27): 84-85+92.

[28]王彬. 《西游记》师徒四人形象及其现代意义[D]. 延边大学, 2007

[29]曹炳建. 多重文化意义下的探索与追求——《西游记》孙悟空形象新论[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1): 52-59.

[30]X池. 论孙悟空形象的演化与《西游记》的主题[J]. 学术交流, 1987, (05): 87-93.

[31]X池. 论唐僧形象的演化[J]. 学习与探索, 1995, (05): 124-134.

[32]曹炳建. “醇儒”人格的反思与批判——唐僧新论[J]. 中州学刊, 1999, (04): 110-112.

[33]曹炳建. 世俗化的喜剧形象与国民的隐显人格(上)——《西游记》猪八戒形象新论[J].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1): 23-27.

[34]X池. 论猪八戒的血统问题[J]. 明清小说研究, 1997, (02): 70-85.

[35]诸葛志. 《西游记》主题思想新论[J]. 浙江师大学报, 1991, (02): 13-18.

[36]吴圣昔. X形象面面观——猪八戒剖析[J]. 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 (02): 80-87.

[37]曹炳建. 世俗化的喜剧形象与国民的隐显人格(下)——《西游记》猪八戒形象新论[J].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2): 27-30.

[38]曹炳建. X时代普通民众的人格写照——《西游记》沙僧形象新论[J]. 明清小说研究, 2003, (01): 127-140.

[39]单良. 试论《西游记》中沙僧形象的塑造[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03): 59-65.

[40]X池. 论沙和尚形象的演化[J]. 文学遗产, 1996, (03): 97-107.

[41]杜治伟, X驹. 论西游故事中“白龙马”形象的演化[J]. 文化遗产, 2016, (05): 99-107+158.

[42]赵旭. 白龙马形象浅析[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3): 9-12.

[43]蔡铁鹰. 再看《西游记》:吴承恩眼中的现实社会[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4): 513-516.

[44]蔡铁鹰. 论宋元以来民间宗教对《西游记》的影响[J]. X文学研究, 2008, (02): 134-140.

[45]崔雪茹, 罗莎. 《西游记》中的儒释道思想探析[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2(04): 97-103.

[46]王齐洲. 《西游记》与宋明理学[J]. 天津社会科学, 1992, (04): 76-82.

[47]张天翼. 《西游记》百年研究:回视与超越[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2, (02): 100-109.

[48]X池. 论孙悟空形象的演化与《西游记》的主题[J]. 学术交流, 1987, (05): 87-93.

[49]罗东升. 试论《西游记》的思想倾向[J]. 华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 (02): 20-25.

[50]吴圣昔. 西游新解[M].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9: -.

[51]李忠明. 《西游记》“游戏”背后的深层内涵[J]. 明清小说研究, 2002, (02): 165-176.

[52]杨义. 《西游记》:中国神话文化的大器晚成[J]. 中国社会科学, 1995, (01): 171-185.

[53]安小利. 解读文学作品《西游记》的叙事艺术[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 29(12): 77-79.

[54]李贝贝. 论《西游记》前七回的叙事空间及文化意蕴[J]. X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6(04): 41-44.

[55]张祝平. 郑和下西洋与明代海洋文学[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3): 40-44.

[56]张祝平. 《西游记》的海洋情结[J].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1): 69-73.

[57]范涛. 海洋文化与明代涉海小说的关系研究[D]. 暨南大学, 2011

[58]王青. 从内陆传奇到海洋神话——西游故事的海洋化历程[J]. 明清小说研究, 2009, (01): 107-117+149.

[59]苏兴. 追踪《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南行考察报告[J]. 吉林师大学报, 1979, (01): 78-92.

[60]吴圣昔. 《西游记》——游戏笔墨的艺术结晶[J]. 贵州文史丛刊, 1988, (03): 122-128.

[61]吴圣昔. 涉笔成趣 妙在自然——论《西游记》的诙谐性[J]. 文学遗产, 1987, (03): 107-112.

[62]康金声. 《西游记》中诗词的使用[J]. 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02): 8-9.

[63]王泽颖. 《西游记》中的诗词研究[D]. 安徽大学, 2015

[64]施晓静著, 季宇编 , 赵宏兴编. 《西游记》诗词赏析[M]. 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5: -.

[65]安东尼·C·y, 赵鑫. 《西游记》诗词功能考辨[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 (03): 30-35.

[66](美)浦安迪著, 沈亨寿译. 明代小说四大奇书[M]. 上海: 三联出版社, 2015: -.

[67]李如, 王宗法. 论明代神魔小说对当代网络玄幻小说的影响[J]. 明清小说研究, 2014, (03): 4-15.

[68]张蕾. “玩世”与“游世”:《西游记》对现代通俗小说的影响[J]. 社会科学, 2017, (11): 173-182.

[69]任文醮. 一部杰出的古代神魔小说——吴承恩和他的《西游记》[J]. 三角洲, 2002, (02): 11-12.

[70]胡胜. 近代神魔小说试论[J]. 明清小说研究, 2001, (03): 139-148.

[71]竺洪波. 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D]. 华东师范大学, 2005

[72]苏晓芳. 古典文学传统影响下的网络小说创作[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04): 127-133.

[73]尹思梦, 范祥涛. 《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研究[J].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22, (01): 86-89.

[74]允平. 矶部彰对《西游记》的研究[J]. 文学遗产, 1983, (02): 152-154.

[75]中野美代子著, 王秀文等译. 《西游记》的秘密(外二种)[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2: -.

[76]梅新林, 崔小敬. 《西游记》百年研究:回视与超越[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2, (02): 100-109.

[77]关四平. 开拓西游学新领域 探寻其中深隐意蕴——评中野美代子《〈西游记〉的秘密(外二种)》[J]. 贵州X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6): 78-79.

[78]钟丽茜, 周苗苗. 《西游记》海外传播历程中文化元素的传承与改写——以韩国综艺《新西游记》为例[J]. 贺州学院学报, 2022, 38(01): 82-87+93.

[79]曾麟. 《西游记》海外影视改编与传播研究[J]. 当代电视, 2019, (06): 56-59.

[80]冯霞, 党淑雅. 明代小说《西游记》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J]. 今古文创, 2022, (30): 75-77.

[81]齐学东. 《西游记》动画传播的美学思考[J]. 求是学刊, 2013, (05): 142-148.

[82]张宗伟. 20世纪 90年代以来《西游记》的电影改编[J]. 当代电影, 2016, (10): 147-150+98.

[83]王同坤. 《西游记》:从小说向影视的转型[J]. 山东社会科学, 2006, (08): 29-32.

[84]上海鲁迅X馆著. 上海鲁迅研究2016年秋[M].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6: -.

[85]张蕾. “玩世”与“游世”:《西游记》对现代通俗小说的影响[J]. 社会科学, 2017, (11): 173-182.

[86]爱华文. 《少年品读:西游记(全四册)》[M]. 团结出版社, 2019: -.

[87]刘清涛. 《西游记》的X传入与文人评价[J]. 明清小说研究, 2020, (01): 255-268.

[88]潘虹. 《西游记》之创作动机及文学评价[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0, 41(08): 77-79.

[89]赵敏. 《西游记》改编研究的进展与思考[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06): 53-61.

[90]陈延荣. 《西游记》影视改编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5, (06): 53-61.

[91]西游记真假美猴王 (2о30).豆瓣电影. [2023-06-02].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980/

(86)
词条目录
  1. 成书背景
  2. 内容取材
  3. 时代背景
  4. 作者争议
  5. 小说版本
  6. 内容情节
  7. 第一部分(第一回-第七回)
  8. 第二部分(第八回-第十二回)
  9. 第三部分(第十三回-第一百回)
  10. 人物角色
  11. 孙悟空
  12. 唐僧
  13. 猪八戒
  14. 沙和尚
  15. 白龙马
  16. 主题思想
  17. 三教合一
  18. 反抗统治秩序
  19. 理想主义精神
  20. 游戏之作
  21. 艺术特色
  22. 奇幻想象
  23. 叙事手法
  24. 海洋情结
  25. 语言运用
  26. 幽默语言
  27. 数字使用
  28. 诗词运用
  29. 作品影响
  30. 中国影响
  31. 世界影响
  32. 文化产业
  33. 游戏
  34. 动漫
  35. 文创
  36. 作品评价
  37. 正面评价
  38. 负面评价
  39. 衍生作品
  40. 电视剧
  41. 国内翻拍电视剧
  42. 国外翻拍电视剧
  43. 动画电视剧
  44. 电影
  45. 动画电影
  46. 参考资料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