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发展沿革
- ▪ 诞生背景
- ▪ 发展历程
- ▪ 一战时期
- ▪ 二战时期
- ▪ 冷战时期
- ▪ 21世纪
- 2 主要设备
- ▪ 航空照相机
- ▪ 胶片式航空相机
- ▪ 数字式航空相机
- ▪ 合成孔径雷达
- ▪ X侦察设备
- ▪ 光电侦察设备
- 3 侦察机类型
- ▪ 战略侦察机
- ▪ 战术侦察机
- ▪ 无人侦察机
- ▪ 电子侦察机
- ▪ 核侦察机
- 4 主要机型
- ▪ 美国
- ▪ U-2高空侦察机
- ▪ SR-71侦察机
- ▪ EP-3E电子侦察机
- ▪ RC-135侦察机
- ▪ RQ-4“全球鹰”无人侦察机
- ▪ MQ-9无人侦察机
- ▪ RQ-180无人侦察机
- ▪ 苏联—俄罗斯
- ▪ M-17/M-55高空侦察机
- ▪ 米格-25RB侦察机
- ▪ 图-214R侦察机
- ▪ “猎户座”无人机
- ▪ 中国
- ▪ 运-8电子侦察机
- ▪ 无侦-7无人侦察机
- ▪ 无侦-10无人侦察机
- ▪ 其他型号
侦察机(英文:Reconnaissance aircraft)是专门用于空中侦察和情报收集的军用飞机,是现代侦察X的重要工具。侦察机可分为战略侦察机、战术侦察机 ,随着时代的发展,侦察机还发展出了无人驾驶的类型。
发展沿革
编辑诞生背景
侦察机是专门用于从空中获取情报的军用飞机,是现代战争中的主要侦察工具之一。空中侦察,是一种高效的侦察手段,在飞机出现之前,欧美国家已经开始利用能飞行的气球进行情报收集。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美国联邦X就使用了专门用于侦察的热气球组建了一支“气球军”。但是,气球侦察始终会受到诸多限制,其飞行高度和速度不够高,还会受到天气的限制,难以执行高难度任务。1907年莱特兄弟的飞机首次获得成功,固定翼飞机的诞生为空中侦察提供了全新且高效的平台。固定翼飞机优异的机动性和较高的飞行高度,以及航空照相技术的进步,使得它在后续的战争发展史中取代了气球和飞艇,成为主要的空中侦察载体,并且发展出专门的侦察机门类。
发展历程
一战时期
一战时期,侦察机所受威胁较少,因此可以在低空飞行,侦察也以目视和拍照为主。1910年6月,法国陆军科奈大尉和弗坎中尉驾驶着一架亨利·法尔曼双翼机进行了世界上X次试验性的侦察飞行。飞行过程中的侦察工作由弗坎中尉钻到驾驶座和发动机之间,手拿照相机对地面的道路、铁路、城镇和农田进行了拍照。这也被认为是最早的侦察机。X次世界大战开始后,欧洲各交战国都开始重视侦察机的重要性,例如,1914年9月3日,法军一架侦察机获得来了德军右翼缺少掩护的重要情报,促使法国发动了马恩河战役,最终扭转了战局。而德国也在 1917 年装备了 Rumpler 双座飞机,可以运行飞行到 7300 米的高度,同时这架飞机还搭载了无线电设备,使得飞行员可以在空中发现敌人的炮火和引导己方的炮火方向,随着技术的发展,飞机上的无线电设备重量也在减轻,还能够实现双向通讯。
利用飞机执行空中侦察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飞机的损失也不小。X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乔治·戈达德(George Goddard)开发出了减振,立体摄影技术,已经能够进行X,彩色摄像、夜间摄影和更长焦距的镜头,使得空中侦察获得的照片更加的清晰。
此外,澳大利亚人西德尼·科顿(Sidney Cotton)驾驶改装的(安装有三个主摄像头,其中一个可垂直摄影,另外两个用于倾斜摄影,当照片重叠时,就可以可以产生三维图像)洛克希德12号伊莱克特拉飞机在1930年之后的时间段内,多次在意大利和德国上空进行秘密侦察。而德国同样采用了一架带有伪装的亨克尔He-111飞机,在英国、法国和苏联上空进行侦察活动。
二战时期
二战前夕,随着截击机和高射炮的发展,侦察机面临着敌人的火力网威胁,于是侦察机开始朝着高空、高速的方向发展。1939年,英国皇家空军组建人类历史上X支由“莱桑德”和“布兰海姆”等轻型侦察飞机组成的专业侦察飞行分队,这种侦察机装备的是拥有125-550毫米两种定焦距镜头的F-24型空中照相机。二战初期的英国空军具有当时空中侦察的最高水平,这个时候的空中侦察机在机腹,机的两翼,机头都装置有照相机,它们各自的镜头焦距不同,其行使的功能也不一样,几台相机全由驾驶员一人操纵。
二战中,侦察机的应用更加的广泛,侦察的设备也更新为可以进行垂直照相以及倾斜照相的高空照相机和机载雷达。其中德国空军列装的FW-189侦察机就携带了徕卡大口径高速相机,而载荷较低的机翼赋予了它灵活的机动性能,双尾撑结构很难被打坏,生存力高。此外,还有一些由先进战斗机改装而成的侦察机,如由P-38重型战斗机改装的P-38侦察机,拥有13千米的升限;英国空军的“蚊”式侦察机航速达650千米/小时。而且,在二战期间德国还组建了由X直属的空中侦察部队,侦察部队由西奥多·罗维尔中校指挥。他们装备着容克-86P、多尼尔·杜217A-O型飞机,主要用于对苏联的机场、部队集结点、铁路交通线等重要目标进行侦察。
而此时的美国还未重视空中侦察,也没有专门从事空中侦察的飞机。直到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人才意识到空中侦察和侦察机的重要性,开始改装或研发新型侦察机。如由P-38改装的F-4、F-5侦察机,由B-29改装的F-13侦察机等等。在整个二战中,美国的侦察力量不断成熟,在多场战役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在珊瑚海海战之前,美国的一架侦察机发现了前往新几内亚莫尔兹比港的日军,使得美军在情报上占据了先机。在西南太平洋,卡尔·波利夫卡上尉(Karl L. Polifka)率领的第8侦察中队,是美国空中侦察部队的一支战绩卓越的部队。1942年4月7日,带着5架(其中一架受损,一架坠毁)以P-38E改装的F-4侦察机,第8摄影中队收集到了了新几内亚和新不列颠的大部分地区的情报,直接支持了麦克阿瑟此后在此地区的作战。此后,第8摄影中队还参与了冲绳战役和X战场上的战斗。
作为二战亚洲策源地的日本,也非常重视侦察机的发展,日本的两款侦察机川西H8K“艾米丽”和三菱Ki-46“黛娜”都有着不错的性能,但是数量太少难以维持战场优势。二战后期,盟军的作战情报几乎全部来自空中侦察,二战末期还出现了电子侦察机。
冷战时期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研制的一些侦察机已经超过音速,飞行上限也更高,同时搭载更加先进的机载设备。在冷战期间,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空中侦察活动主要针对的是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X战争刚开始时,美国就派出RF-80A侦察机对中朝边境地区进行侦察,以获取中国军队的集结信息。而为了对苏联进行远程侦察,以获取其重要的核设施和军事目标的信息,美国在二战结束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着一个庞大的侦察机X,这个部队由1947年的12架F-9、24架F-13增加到1954年的120架RB-36、180架RB-47。
1952年10月15日,时任第 306 轰炸机联队副司令的美国空军上校唐纳德·希尔曼带领侦察机组从阿拉斯加艾尔森空军基地起飞,在苏联东部的楚科茨基半岛上空飞行了3500 英里,获得了五个机场的相关情报。但是随着苏联防空力量的提升,这些侦察机已经不能满足美国空军的需要。于是1953年3月,美国空军提出了新的侦察机技术指标,要求这款新侦察机任务半径为约为2400千米(1500英里),能够携带多达约317千克(700磅)的侦察设备。在Seaberg的项目中,希望侦察机能够搭载宝丽来公司生产的新型高分辨率全景相机上,新相机将使用更为先进的Hycon Corp镜头和伊士曼柯达聚酯薄膜胶片。后来洛克希德公司的臭鼬工厂按照这个指标生产出了冷战初期X的U-2高空侦察机。1956年7月4日,U-2首次飞越苏联领土,在此后的侦察活动中U-2在苏联上空进行了23次情报收集,收集到的情报数量远远超过其他来源获得的情报。
然而,苏联同样研制出了可以攻击U-2的SA-2地空导弹,这些导弹在苏联和中国都先后将U-2击落。尤其是在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国虽然利用U-2侦察机获得了苏联在古达建设导弹基地的证据,但是在后期的过程中,U-2也被古巴是地空导弹击落。事实证明,U-2已经不能应付苏联、中国等拥有的地空导弹。因此,洛克希德的臭鼬工厂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合作,开发出了A-12,这也是SR-7“黑鸟”侦察机的前身。尽管此时的“黑鸟”速度大于3倍音速,飞行高度已经超过3万米,可以无视大多数地空导弹的攻击,但是因为穿越他国领土带来的严重政治影响,也让航空照相侦察受到影响。
为了应对美国的高空侦察机,苏联也开发出了米格-25战斗机。这是一种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发的截击、侦察两用的战机,其中专门用于侦察的型号是米格-25RB。研制工作1958年正式启动,1961年米格-25的原型机E-155正式研制,1964年3月,侦察原型机E-155R-1首飞,该型机侦察型号最大飞行速度超过3马赫。
米格-25RB于1972年进入空军服役,该型战机可以携带FOTAB-100-80、 FAB-500M-62等X,拥有侦察和空中打击两种能力。此后,它的最大载弹量增加到5000千克。此外,苏联还在米格-25RB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多型战机。如:米格-25RBV( 单座全高度作战侦察型),米格-25RBN (夜间侦察型),米格-25RBS ,MiG-25RBT(电子侦察型),米格-25RBSh 等五种型号。
随着运行太空轨道的侦察卫星拍摄精度越来越高,尤其是数字图像传输技术做到实时传输图像,侦察机的地位一落千丈。但在前线侦察任务上,侦察机反应速度快,情报间隔时间短,还有一定的优势,因此,RF-4E、米格-25R等少数由战机改装的战术侦察机仍有一席之地。此外,一些装备先进电子设备的侦察机,仍然在现代侦察X中起到重要作用。例如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改装,90年代服役的EP-3E电子侦察机,就是一款具备强大电子侦察能力的机型。同时期改装的还有RC-12系列电子侦察机,而且,美国在1961年改装的RC-135电子侦察机此时仍处于服役状态。
21世纪
进入21世纪,战场的新变化要求作战部队同时具备空中情报侦察和实时打击指定目标的能力。从有人侦察机的发展来看,它能够继续现身空中,有很多原因,比如研制经验较多、应急处置能力强等,而其发展的方向主要集中于机载设备的更新。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侦察机可以兼容更多种类的侦察设备,执行不同的侦察任务。俄罗斯的图-214R侦察机,配有MRC-411多用途情报侦察载荷,可对目标地域实施多通道侦察,并对不同来源的情报进行比对。
对美国而言,除了发展新的侦察机之外,一些旧型号的侦察机仍然在发挥余热,20X2月18日,美国洛马公司宣布,美国空军、联合技术公司旗下的柯林斯航宇系统公司和洛马公司“臭鼬工厂”最近完成了U-2高空侦察机最新型SYERS-2C“毕业生”光电侦察系统的飞行测试和装机部署。SYERS-2C是柯林斯航宇系统公司产品,具有10个工作波段和高的空间分辨力,能探测、跟踪和评估移动和静止目标。目前美国仍然保有RC-135型侦察机、EP-3E电子侦察机等型号,其中,RC-135拥有多个型号,分别搭载有高精度的光学探测装置、雷达技术侦察系统等先进的机载侦察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侦察弹道导弹发射、收集目标的电磁信号,侦测空中各种电磁波信息,对目标进行定位、分析、记录和信息处理。
中国在有人侦察机的发展上,则是以运-8为平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改造出了运-8电子侦察机。2018年,日本以C-2为平台改造的电子侦察机也公开亮相,这一款利用高度自动化的系统,搜集处理和传输敌方陆海空情报数据的侦察机。
但是,随着战场形式的变化,各国军队中服役的有人或无人固定翼飞机部署和运转成本过大,飞机运用灵活性受到限制,直升机存在留空时间不够长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部分深入敌方空域的侦察任务,已渐渐由无人侦察机来承担。在进一步开发有人侦察机的同时,发展无人侦察机成为了侦察卫星和有人侦察机的重要补充。在此背景下美国、俄罗斯、以色列、中国、土耳其等国家,纷纷投入到无人侦察机的研制中。
美国现役的长航时无人使察机主要包括中型无人侦察机“蚊纳”750、RQ-1A“捕食者”和大型无人值察机"全球鹰”、M-9“死神”。都搭载有先进的光电侦察、数据传输设备和各种传感器,具备长时间滞空能力和纵深侦察能力。俄罗斯的"海雕””10 无人机,前哨和猎户座察打一体无人机等。同样具备较长时间的续航能力,可以在复杂的天气条件下保持正常工作,为作战指挥人员传递敌情信息。而中国、以色列、土耳其、英国等国家在无人侦察机领域也有着不小的成果,研制出了自己的型号,如中国的无侦-7、无侦-8,以色列的“苍鹭”TP无人机、土耳其的Bayraktar TB2无人机等。综合来看,世界上主要国家在无人侦察机领域都取得了自己的成绩,这些无人侦察机基本上装备了现代化的侦察系统,可以长时间的执行各种复杂的侦察和情报收集任务,而且还有效降低了在传统有人侦察领域产生的部署和飞行员生命成本。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无人机的应用正在逐步由单一向多样化、复杂化发展,即可以远程操控和自主搜寻并打击的察打一体无人机。
主要设备
编辑侦察机是用于从空中获取敌方军事情报的军用飞机,在具备电子和光学侦察设备的同时,战术侦察机还要尽可能具备低空突防能力,战略侦察机需要具备高空、高速能力。而回顾侦察机的发展历史,机载侦察设备的性能和战机的战场生存力一样重要,前者决定着获取信息的能力,而后者是完成侦察任务的前提。可以说,战场生存力和情报获取力,是侦察机赖以立身的根本。随着科技的发展,侦察设备的体积变得更小、重量变得更轻,这使现代侦察机可以对更多种类的侦察设备兼容并收。有的侦察机还配备情报处理设备,呈现出多元一体集成的特点。
作为专门的侦察机,主要依靠其高速性能和加装电子对抗装备来提高其生存能力。通常装有航空照相机、前视或侧视雷达和电视、X线侦察设备,有的还装有实时情报处理设备和传递装置和目前最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侦察设备装在机舱内或X的吊舱内。侦察机可进行目视侦察、成相侦察和电子侦察(见电子对抗飞机)。成相侦察是侦察机实施侦察的重要方法,它包括可见光照相、X照相与成相、雷达成相、微波成相、电视成相等。
航空照相机
航空照相机是侦察机的主要设备,用于敌方重要政治、军事、经济等目标的图像和影响资料收集。航空照相机技术起步较早,从1915年开始,英国就在使用半自动的航空相机侦察德国防区。此后,航空相机经历数代发展,性能和功能都得到的提高拓展。早期的航空相机均为胶片相机,20世纪70年代起,使用电荷耦合器件的数字相机(英文:charge-coupled device,简称: CCD)开始发展起来。
胶片式航空相机
胶片式航空相机,是使用感光材料附着的胶片作为载体,拍摄后需要经过冲洗才能得到照片的相机,早在20世纪初期,英、美等国家就开始研制生产这类航空相机。20世纪40-80年代,胶片相机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个时候载片量大、焦距长且分辨率高的胶片相机相继问世。如1969年CAI制造的KS-87系列侦察相机就是全球使用的最多的一款型号,并且有大量的衍生品。1974年,CAI又研制出了KS-127A型航空相机,这是世界上X款采用f/8光学设计的航空相机,观测距离可达55千米。
20世纪70末80年代初,全景式胶片相机出现,如KA-95、KS-116同时代技术成熟的全景式航空相机,两款相机都具备主动稳像控制、自动曝光控制和自动调焦控制以及扇区扫描等功能,以保证相机获得更高的成相资料。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数字相机开始发展起来,而胶片相机无法实时传输信息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为此,世界主要国家开始研制同时兼顾胶片相机和数字相机优点的新型航空相机。20世纪80年代,Eastman Kodak公司和Recon/Optical公司联合开发的具备CCD和胶片拍摄双能力的航空摄像机系统CA-990。后续的胶片相机也相继被改成具备CCD和胶片拍摄双功能的航空相机,比如 KA-102A和KS-153A等。
数字式航空相机
数字式航空相机(英文:charge-coupled device,以下简称CCD),主要采用电荷耦合器件为元器件,可以进行图像形象实时传输。20世纪70年X始进入快速发展通道,最终替代单一的胶片式航空相机成为侦察机的主流图像收集设备。按照成像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扫描型、步进凝视型和(无扫描) 多镜头型三类。
扫描型数字相机,是采用线阵、或时间延迟积分(英文:time delay integration,简称:TDI) 进行扫描成像的相机。线阵CCD的长度决定了航空相机扫描地面覆盖范围,一般来说,扫描型数字相机线阵单元在4000-14000个之间。扫描型数字相机的拍摄方式主要分为推扫和摆扫两种,两种方式的瞬时视场均是一维视场。其中经典型号,包括法国泰雷兹公司(英文:Thales Optronics )的单线阵推扫相机TYPE-8010与TYPE-8042,莱卡公司的三线推扫相机ADS40以及美国古德里奇(英文:Goodrich)的双波段相机DB-110。
步进凝视型相机,使用凝视型面阵CCD或CMOS传感器成像。面阵传感器单次曝光便可立即获得大面积区域的图像,这一特性使得飞机能够从安全高度快速上升,短时间内获取目标区域图像,再快速下降逃离危险区域。而线阵传感器,因其成像原理,一定程度上会限制飞机的机动,因此特别时刻使用面阵传感器能够提高飞机和机组人员生存率。
多镜头数字相机,使用多个镜头和面阵CCD或CMOS传感器,以达到高分辨、宽覆盖面、多波段和多视角的目标。根据相机镜头光轴的朝向将多镜头数字相机分为两类,多镜头倾斜数字相机和多镜头下视数字相机。
合成孔径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英文: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简称:SAR),是一种与实孔径雷达(RAR)相对而言的拥有高分辨力相干成像雷达,具备高的方位向分辨力和高的距离向分辨力,可以获得地面高清晰度地图、图像等信息。可以对陆海战场进行成像侦察和监视地面、海面目标,部分雷达兼具对空中动态目标的监视功能。自上世纪50年代出现以来,一直是雷达遥 感领域的发展热点,具有高分辨率、远探测距离、 探测范围大等优点。且SAR成像不依赖光照, 靠雷达自身发射的微波, 能穿透云、雨、雪和烟雾等复杂环境,具有全天时、全天候成像能力,弥补了光学成像的不足。是一种集航空航天技术、 信息技术、 微电子技术和信号处理等诸多高技术于一体的信息化装备。
该类型雷达在无人侦察机的平台上使用较多,如美国的“全球鹰”系统(雷神公司研制的MP-RTIP雷达系统),“捕食者”系统(诺格公司研制的TeSAR雷达系统;由通用原子公司与Sanida实验室联合开发的Lynx雷达系统),“火力侦察兵”系统(Telephonics公司研制的RDR-1700B雷达系统)。中国的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制的D-3000系列SAR雷达系统,俄罗斯为图-124R开发的侧视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等。
X侦察设备
X侦察设备是侦察机实施X侦察的平台,典型的机载X侦察设备一般具备X、可见光和激光等传感器,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可见光探测器受云、雨、雾天气影响严重,激光探测器受大气传输衰减限制较大,在远距离或超远距离探测时,可见光成像和激光测距的效果并不理想,而X探测器较前两者受大气环境与复杂背景影响相对较小,出现了激光测距与X成像作用距离不匹配问题,无法获取激光测距信息。
光电侦察设备
机载光电侦察设备,是集可见光摄像机,X热像仪,激光测距仪等高精度测 量设备于一体的用于实现航空侦察,目标瞄准、跟踪、定位等功能的全天候电子侦察设备。是以地平式跟踪架为主框架,包含有竖轴、横轴、照准架、光电传感器等基本组成部分。一般被倒挂于飞机平台的腹部,主要采用吊舱式及转塔式结构。
转塔式结构光电侦察系统的具体组成和功能
组成部分 |
功能/内含系统 |
- |
基座 |
用于承载竖轴、导电环、调平装置、无角位移减震器等,含有驱动电机、光电编码器和减速器等装置 |
某机载光电侦察设备剖面示意图 |
照准架 |
用于承载横轴、陀螺稳像设备、环控、保护窗、球型吊舱,舱内封装有可见光电视摄像机、X热像仪、激光测距机等有效载荷 |
|
陀螺稳定伺服控制系统 |
陀螺仪、伺服控制系统 |
|
跟踪器 |
可见光电视跟踪器、X跟踪器、激光跟踪器 |
|
视频存储设备 |
视频处理及记录 |
|
控制计算机 |
工业控制计算机、图像数据采集卡、后期图像数据分析处理 |
在光电侦察设备的研发上,美国、英国、法国、以色列等国家都竞相投入其中,已经研发了多款成熟的光电侦察设备(系统),机载光电侦察设备在2012年之前基本上就完成了向吊舱式结构转型。主要有美国的LANTIRN瞄准吊舱,AN/ASS-38X吊舱,英国的TIALD热成像机载激光指示器吊舱和以色列的LITENING吊舱等,俄罗斯也有 “雄蜂”-1 型无人机机载光电侦察系统。这些侦察吊舱主要遂行广域侦察监视、目标搜索探测任务;瞄准吊舱主要用于定位瞄准、引导精确制导武器打击任务。
2023年10月,美国陆军在MC-12W“X”侦察机上成功测试了“多功能电子战空中大型飞机”(MFEW-AL,Multi-Function Electronic Warfare-Air Large)电子战吊舱,测试了该系统在增加作用距离之后的能力。
侦察机类型
编辑战略侦察机
战略侦察机,是为了战略决策而搜集敌方战略情报的专用飞机。其特点是飞行高度高、航程远,能从高空深入敌方领土或者沿海飞行,装有复杂的航摄仪和电子侦察设备,对敌方军事目标、核设施、导弹基地和防空设施等战略目标实施侦察,获取情报供高级军事和行政部门做决策参考。其中U-2高空侦察机、SR-71超音速侦察机等高空侦察机均属于战略侦察机。
战术侦察机
战术侦察机(英文:tactical reconnalssance aircraft),用于执行战术侦察任务的飞机。要为前线指挥员提供敌军部署、重要火力点及其他重要目标以及地形、气象及攻击效果等情报。由于战术侦察机主要部署在战区,所以要求它的机动性和生存性较强。现代的战术侦察机大部分都是由战斗机,特别是超音速战斗机改装而成的,它具有速度快、突防能力强的特点。因此它采取的方式往往是快进快出,在敌区的留空时间比较短,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迅速地获取敌方的战役战术情报信息。
无人侦察机
无人侦察机,是各国大力推动的侦察机发展方向,相比于有人侦察机,无人侦察机具有使用限制少、无人员伤亡、效费比高等优点。无人机上搭载的先进的摄影摄像、雷达通信等设备,可以在现代战场环境下完成各种高空侦察任务。现代化无人侦察机的首次战场运用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场,当时的美军为了减少侦察机飞行员的伤亡,开始装备泰勒雷恩(Teledyne Ryan)公司生产的“火蜂”(Firebee)无人机执行侦察任务。此后,随着图像处理、信息化处理及 融合、数据链通信、传感器科学、导航 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也加快了无人侦察机的发展速度。
截止到2023年,世界上共有87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无人机,其中 26个已装备大型无人机。包括美国、俄罗斯、中国、以色列等国家都具备较强的无人侦察机研制能力。其中较为X的型号包括美国的 RQ–4“全球鹰”“蚊蚋”750、RQ-1A“捕食者”;俄罗斯的“猎户座”“海雕”-10;以色列有“苍鹭”TP 和“赫尔墨斯”900;中国的无侦-7、无侦-10等。
电子侦察机
电子侦察机是装载电子侦察设备,专门用于截获、记录、分析敌方电磁辐射信号并对其测向、定位的军用飞机。包括有人驾驶电子侦察飞机、无人驾驶电子侦察飞机、电子侦察直升机和电子侦察遥控飞行器。多数电子侦察飞机由现役轰炸机、歼击机和运输飞机改装而成,也有专门设计的电子侦察飞机。
装载的电子侦察系统由截获、分析、测向、记录、显示等分系统组成。所获情报信息主要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机载侦察设备只进行初步分析,将有关辐射源特征参数用大容量存储介质记录下来,供返回地面后分析处理;另一种是在执行支援侦察任务过程中将接收到的信息实时处理或传送给地面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处理,使战场指挥官实时掌握敌方电磁辐射源的活动情况。
核侦察机
美国的WC-135,是美军现役X一款用于核侦察的飞机,该飞机主要用于侦察各国核试验、核电站泄漏、核潜艇事故以及洲际导弹基地等情况。截止到20X,美国空军可进行核侦察任务的飞机仅有1架序号为61-2667的WC-135W飞机,是20世纪60年代由10架C-135B货机改装为WC-135B项目的最后一架。不过,美国空军已经提出了要再装备3架新改装的WC-135R侦察机,该项计划2018年开始,20X6月30日,美国空军首架WC-135R“不死凤凰”(Constant Phoenix)核嗅探侦察机在德克萨斯州格林维尔完成了飞行测试,该机由序号为64-14836的KC-135R加油机改装而来。
主要机型
编辑美国
U-2高空侦察机
U-2高空侦察机由洛马公司旗下“臭鼬工厂”设计研发,1955年首飞成功,外形采用减少雷达探测横截面的设计,高度可达22300米,飞行半径2600千米。冷战落幕后,美军不断升级U-2的侦察设备,并为其换装了新的发动机,升级后的U-2被命名为U-2S,截止到2023年10月份仍在美国空军服役,部署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比尔空军基地。
U-2A |
U-2S |
专为U-2设计的光学摄像机 |
飞行中的U-2侦察机 |
SR-71侦察机
SR-71侦察机,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于20世纪60年代主导研制,1964年12月22日首飞,共生产32架,1966年开始交付美国空军服役。飞行总距离达到8000多万公里,多次创下并刷新飞行速度纪录和飞行高度纪录。采用两台普惠J-58-1涡轮冲压发动机,最高时速纪录为3529.56千米/小时。 1990年1月26日,由于SR-71侦察机的生产和使用成本过高,大大超出了美国的国防预算,美军被迫将SR-71侦察机全部退役,并将其转给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进行高空高速科研研究。1995年9月,经美国洛克希德公司改良修整后的SR-71A重新装备于美国空军。但是到了19X,美国再次宣布将SR-71全部退役。
SR-71侦察机采用了三角翼、双垂尾,翼身融合的非常规气动外形,发动机布置在机翼上。机长32.74米,高5.64米,翼展16.94米,最大平飞速度3.3马赫(24000米高空),实用升限25900米,航程5400千米。
SR-71 |
SR-71黑鸟战略侦察机立体剖视图 |
SR-71 |
SR-71 |
EP-3E电子侦察机
EP-3E型电子侦察机是美国以P-3型反潜机改进而来,有EP-3E(Aries)Ⅰ型,EP-3E(Aries)Ⅱ型两种型号,后者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12架P-3C反潜巡逻机改装而成,1991年6月29日交付美国海军使用。EP-3E型电子侦察机分别服役于美国海军驻关岛基地的VQ-1特种航空侦察中队和驻西班牙洛塔基地的VQ-2特种航空侦察中队。
EP-3属于涡轮螺旋桨飞机,翼展宽约30米,长32米,内置24个座位,配备有4个T56-A-14引擎,最高飞行高度可达8230米,续航时间为12小时,续航能力为3000海里,最高时速为每小时761千米,重约28吨,最大载重量约为64吨。飞行成本为每飞行小时耗资2100美元。装有名为“LINK11”数据链系统以及名为AN/AYK-14的中央计算机,配备了X的电子信息拦截系统,可以探测并追踪雷达、无线电以及其他电子通讯信号。侦察机利用传感器、接受器和碟型卫星电线,可以对很大一片范围进行电子信息的监听,可从740千米(460英里)外的敌方截获雷达和其他通讯信号。
EP-3E型电子侦察机 |
EP-3E型电子侦察机 | EP-3E机头特写 |
EP-3E型电子侦察机 |
RC-135侦察机
RC-135侦察机是美国现役的主力侦察机之一,由波音-707客机的机体改进而来,美国波音公司、通用动力、洛克希德·马丁、L3哈里斯公司等多家公司斗参与了该机型的研制于升级改进。现在已经有多个改进型号,服役于1961年,并计划服役至2040年,目前仍在服役的主要是RC-135W“联合铆钉”电子侦察机。使用方包括美国空军和英国皇家空军。
这种由波音707机体改装而成的电子侦察机,机体长46.6米,翼展44.4米,机高12.95米,跟普通的波音707客机相当,装有4台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TF33-P-9涡扇式发动机,单台推力16000磅,最大航程可达1.2万千米,飞行高度通常在15千米以上,巡航速度为860千米,续航时间可超过12小时,由于各种型号的RC-135都装有空中加油装置,因此实际上的飞行时间可以大大超过 12小时,空中滞留时间最长可达20小时。
服役于英国皇家空军的RC-135 |
RC-135结构 |
RC-135 |
RC-135 |
RQ-4“全球鹰”无人侦察机
RQ-4“全球鹰”是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研制的一款高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该机翼展35.4米,长14.5米,高4.6米,重量1.16吨,最大飞行速度745公里/小时,续航时间38-42小时,巡航半径3000公里。RQ-4“全球鹰”执行一次任务飞行,既可进行大范围的雷达搜索,又可提供7.4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光电/X图像,侦察设备所获得的目标图像通过卫星通信或微波接力通信,实时传输到地面接收平台
RQ-4“全球鹰”的核心侦察装备,是安装有1.2米直径天线的合成孔径雷达和远程光学/X系统。这两种特种侦察设备,不仅使其可以昼夜连续执行任务,而且在云雨、沙尘等恶劣气象条件下仍可对地面进行有效监视,特别适用于探测和监视各种机动式导弹发射车的活动情况。
RQ-4 |
RQ-4结构 | RQ-4 | RQ-4 |
MQ-9无人侦察机
MQ-9无人机,是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研发的一款察打一体无人机。共有MQ-9A“死神”和MQ-9B“天空卫士/海洋卫士”2种型号。该型无人侦察机主要用于执行监视侦察、情报收集和精确打击等任务。也可以在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对地提供火力支援,对敌装甲目标、防空系统和坚固工事等目标实施摧毁。2001年2月首飞,2007年5月投入服役。
MQ-9无人机采用倒“V”形尾翼布局,具备自主起降能力,机身场11米,翼展20米。配备一台霍尼韦尔公司的TPE-331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最大功率900马力。最高飞行时速482千米,作战半径1852千米,飞行高度可达1.5万米,滞空时长14小时机身有4个武器X点,可以挂载4枚AGM-114“地狱火”导弹、2枚GBU-12“宝石路”激光制导X或2枚GBU-38“联合直接攻击X。机身内部安装多种信息化设备,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抗干扰和远程控制能力。机腹吊舱内装有高清摄像机和热成像摄像机,可以实现全天候侦察。该机还装备了AN/APY-8合成孔径雷达,可同时侦测和打击12个地面移动目标,
MQ-9 |
MQ-9 |
MQ-9B | MQ-9B的MTS-B光电探测系统 |
RQ-180无人侦察机
RQ-180无人机由美国空军主导研制,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生产制造。该机于2010年实现首飞,2019年在美国空军加州比尔空军基地427侦察中队服役。该机采用翼身融合布局,机体由铝合金部件和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蒙皮组成,翼展40米,最大飞行高度1.8万米,最长航时24小时,最远航程2万千米,具备全向宽频隐身能力。机上搭载有源相控阵雷达、被动电子监视测量装置等多种先进航电设备,主要执行情报、监视和侦察任务,兼具电子战能力。
苏联—俄罗斯
M-17/M-55高空侦察机
M-55高空战略侦察机由俄罗斯米舍亚设计局研制,原型机为M-17。共生产出4架该型飞机,其中2架失事,另1架改装成地球生态监测飞机,并取得了M-55“地球物理学”的称号。该机翼展37.5米,长22.7米,高4.83米,实际升限21550米,装备2台ПС-30В-12涡轮喷气式双缸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24吨,有效载荷1500公斤,20000米高空最大飞行速度750公里/小时,17000米高空最大飞行时间6.5小时,20000米高空4.2小时,航程5000公里。
M-55 |
M-55 |
M-55 |
M-55 |
米格-25RB侦察机
米格-25RB由前苏联米格设计研制,属于米格-25的侦察型号,是集光学、电子和雷达侦察于一体的高空侦察机。机长21.55米,翼展13.42米,高6米。该型战机是米格设计局首次使用中等后掠上单翼、矩形二元进气道、两侧进气、双发双垂尾布局的战斗机。采用2台R15B-300 发动机,最大推力86.24千牛,加力推力 109.76千牛。1972年,米格-25RB进入苏联空军服役。
苏联还在米格-25RB的基础上,衍生出了3个型号的侦察机。米格-25RBV, 单座全高度作战侦察机,这是一种轰炸机,装备了更高效的通用电子侦察系统“SRS-9”;米格-25RBN ,配备 NAFA-75 航空摄像机,可以执行夜间侦察任务;米格-25RBS ,带有侧视雷达“Saber”;米格-25RBT(“产品 02T”),是米格-25的电子侦察机型号,安装了更可靠、更轻便的通用电子侦察系统“Pitch”,它保留了有限的打击能力;米格-25RBSh ,是对米格-25RBS 的升级版,替换了更高效的“拉姆罗德”雷达系统。
米格-25RB |
米格-25 | 米格-25 |
X空军的米格-25RB |
图-214R侦察机
图-214R侦察机是以图-214民用客机为基础,由喀山戈尔布诺夫航空生产联合公司制造的一款电子侦察机。“俄罗斯电子”控股公司旗下的“维加”康采恩,为该型侦察机设计主要侦察设备。
“图-214R”战略侦察机的最大起飞重量110吨,搭载了两台索洛维耶夫PS-90A涡扇发动机发动机,单台的推力17400千牛力,最大航速能够达到900千米每小时,航程5650公里,升限12100米。该机配备了多个环视和侧视雷达站、无线电技术和无线电电子侦察系统,以及高分辨率光电系统,后者能在可见光和X波段拍摄地面目标。截止到20X9月,俄罗斯方面只生产了2架该型侦察机。
图-214R |
试飞中的图-214R |
试飞中的图-214R |
图-124R |
“猎户座”无人机
猎户座察打一体无人机,是俄罗斯喀琅施塔特集团研制的无人作战飞行器(UCАV),最初定位是侦察无人机,后来根据实战需求升级为俄军X国产察打一体无人机,20X4月交付试用。该型无人机,机长8米,翼展16.2米,最大起飞重量1100千克。采用APD-115TX式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最高速度200千米/时,续航时间24小时,续航里程250千米,升限8000米。可以携带可携带小型导弹X-50、修正小尺寸空中XKAB-20、小型KAB-50飞机X、UPAB-50飞机X、FAB-50空中X等武器,拥有较为出色的远程打击能力。
“猎户座”无人机 |
“猎户座”无人机 |
“猎户座”无人机 |
“猎户座”无人机 |
中国
运-8电子侦察机
运8电子侦察机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在运8“一类平台”(以运-8C气密型机为基础)上改装而来的,也是中国海军装备的X种现代化海上侦察机,技术有重大突破,其地位类似美国EP-3。
无侦-7无人侦察机
无侦-7无人机是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高空无人侦察机,主要执行边境侦察、领海巡逻等任务。采用了类似美RQ-4A“全球鹰”无人机的机身外形,“Φ”型连接翼气动布局,是世界上“Φ”型连接翼气动布局首次投入工程运用。公开资料显示,无侦-7的各项性能数据可能为:起飞重量7.5吨,巡航速度约每小时700公里,可在两万米高空续航10小时,作战半径2500公里。
珠海航展的无侦-7无人机 |
无侦-7 |
无侦-7 |
无侦-7 |
无侦-10无人侦察机
无侦-10无人机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无人电子侦察机,主要用于遂行电子侦察任务,可对敌方雷达信号进行侦收和定位。
无侦-10 |
无侦-10 |
无侦-10 |
其他型号
C-2电子侦察机
C-2电子侦察机是日本在C-2运输机基础上演化而来的电子侦察机,主要用于替换现役的螺旋桨式YS-11EB电子侦察飞机。日本从2004年就开始启动了把C-2运输机改装为电子侦察平台的早期研究,2018年公开亮相,目前还未有服役的消息。日本防卫省的资料显示,新型C-2电子侦察机能利用高度自动化的系统,搜集处理和传输敌方陆海空情报数据,并在机头、机身两侧、主翼末端、垂尾顶部的整流罩内安装天线,获得拦截远距离外发射的宽频段信号、查明敌机方向和位置等能力。
C-2电子侦察机 | C-2电子侦察机 | C-2电子侦察机 |
C-2电子侦察机 |
“哨兵-R1”侦察机
“哨兵-R1”侦察机是由美国雷神公司的英国分部研制改装的侦察机,以庞巴迪的“全球快车”公务机改装而来。于2007年6月开始陆续入役,但是在20X3月31日,英国皇家空军正式宣布除役5架“哨兵”侦察机,其所属的英国皇家空军第5中队也随之撤编。
“哨兵-R1”侦察机 |
“哨兵-R1”侦察机 |
“哨兵-R1”侦察机 |
“哨兵-R1”侦察机 |
“苍鹭”TP无人机
“苍鹭”TP无人机,由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研制,机长14米,翼展26米, 最大起飞重量4650千克,常规有效载荷1吨,实际飞行高度可达12000 米, 最快速度234千米/小时,拥有超过20小时的续航时间,能够执行远距离飞行任务。“苍鹭”TP 无人机可装备一组重达 250 千克的传感器载荷,包括光电侦察设备和合成孔径雷达等,能够遂行航空侦察与监视等任务。依靠于先进的无 人机技术和有效的载荷及传感器。
“苍鹭”TP无人机 |
“苍鹭”TP无人机 |
“苍鹭”TP无人机 |
“苍鹭”TP无人机 |
Bayraktar TB2无人机
Bayraktar TB2无人机,是由土耳其Baykar Defense公司制造的一种中空长航时无人作战飞行器,机长6.5米,翼展12米,起飞重量60千克,采用1台75千瓦的内燃机为动力装置。每个TB2配置有六个飞行器平台、两个地面控制站、三个地面数据终端 (GDT)、两个远程视频终端 (RVT) 和地面支持设备。2014年8月完成首飞,主要服务于土耳其武装部队,通过遥控或自主飞行协助武装部队完成侦察及定点清除任务。Bayraktar TB2无人机在世界各地参加过多次实战,如第二次X内战摧毁约夫拉空军基地的运输机、货机及防空系统;20X俄乌冲突摧毁俄军防空系统及车辆等。
Bayraktar TB2无人机 |
Bayraktar TB2无人机 |
Bayraktar TB2无人机 |
Bayraktar TB2无人机 |
相关事件
编辑击落U-2
U2总共生产了86架,损失了40架,其中只有7架是被击落的(苏联1,古巴1,中国5)。1960年的五一节,苏军在叶卡捷琳堡附近用SA-2首次击落U2,活捉了飞行员鲍尔斯。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空军不断利用美制RB-57D、U-2等高空侦察机对大陆腹地进行侦察袭扰。从1964年10月至1965年1月,敌U-2共入窜大陆腹地达11次,其中对兰州、包头地区侦察就达6次。1962年9月9日上午,在向塘机场设伏的解放军地空导弹二营以三枚SA-2导弹首次击落U-2高空侦察机。同时,在与敌侦察机交手的过程中,中国空军创造了有名的“近快”战法,于1965年1月10日夜间,以地空导弹在包头击落装备电子干扰设备的U-2飞机一架。从1964年开始,中国空军地空导弹部队总共击落了5架U-2侦察机。
现存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美制U-2高空侦察机残骸 |
SA-2地空导弹 |
“空中手术刀”事件
1987年9月13日,一架挪威空军的P-3B反潜巡逻机在巴伦支海上空的苏联沿岸执行侦察任务时,遭遇了一架前苏联的苏-27战斗机的拦截,在多次警告无效的情况下,苏-27做出一个极具威慑性的动作,从P-3B的右翼下方高速掠过,其后垂尾翼在P-3B的右外侧发动机上划开了一个大口子,瞬间让P-3B失去了一个发动机的动力,P-3B的机组人员,在惶恐中竭尽全力控制着下落的飞机,仓皇地逃回了基地。而苏联战机也因垂尾损坏很快返航。
南海撞机事件
2001年4月1日上午,美国1架EP-3型侦察机抵中国海南岛东南海域上空活动,中方2架军用飞机对其进行跟踪监视。9时07分,当中方飞机在海南岛东南104公里处正常飞行时,美机突然向中方飞机转向,其机头和左翼与中方1架歼-8战机相撞,致使中方飞机坠毁。中方飞机坠毁,飞行员X失踪(13天后宣布牺牲)。撞机事件发生后,美军侦察机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迫降中国南海陵机场,机组人员被中方妥善安排。
事件发生后,中方立即展开对失踪飞行员的搜救工作,而美国则派出了3艘驱逐舰进入中国南海“监控局势”,并要求中国归还美军的飞机和机组人员,中方则要求美国必须就此事公开道歉,并停止一切在中国沿海空域的侦察行为。4月11日,美国X全权代表、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向时任中国外交部部长X递交关于美国军用侦察机撞毁中国军用飞机事件的致歉信。4月12日,24名美侦察机机组人员乘坐包机归国,并受到小布什总统见。4月14日,中国海军党委批准X为革命烈士。
“死神”黑海坠毁
2023年3月14日,一架美军MQ-9“死神”无人机在黑海上空坠海。这是俄乌冲突以来美俄首次的“正面冲突”,但是对于该事件俄乌双方始终各执一词。在坠机事件后,俄方的说法是美国一架MQ-9“死神”无人机,当天因剧烈的空中机动动作失控后坠入黑海。飞行中这架无人机关闭了应答器,并且挑战了俄罗斯因特别军事行动而设定的临时空域使用制度。而美国的表述则是架美国MQ-9“死神”无人机当天在黑海上空遭两架俄罗斯苏-27战斗机拦截,其中一架战斗机撞击了无人机的螺旋桨,迫使美军将这架无人机坠毁于黑海水域。
伊朗击落“全球鹰”
2019年6月20日,伊朗革命卫队称,在霍尔木兹甘省库默巴拉克附近击落一架美国RQ-4“全球鹰”高空无人机。RQ-4“全球鹰”无人机是美国最先进的高空长航时战略无人机,它被击落引发各方广泛关注。对此,美国的消息不一,美国中央司令部表示被击落的是RQ-4A型“全球鹰”无人机,但美国国防部的消息来源称是MQ-4C无人机。而伊朗则称,美国RQ-4A“全球鹰”无人机是被“雷声”防空系统(Ra'ad)击落。
此外,在2011年和2018年,伊朗通过电子战手段成功捕获美军1架RQ-170“哨兵”隐身无人机和1架MQ-9“死神”无人机。并对其进行全面仿制,推出类似MQ-9的“卡曼”-22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
未来发展
编辑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战争已经进入X化、信息化时代。因此,侦察机将朝着高空高速、隐身侦察、功能综合的方向发展。首先,在现代战争的环境中,侦察机要完成任务,首要确保的是“战场生存能力”,特别是有人侦察机。这也就决定了侦察机必须拥有更快的航速、更高的升限。如美国在2018年就在试飞SR-72侦察机的原型机,这是一款在临近空间活动,速度可达到6马赫的高空侦察机。而提高战场生存能力和战斗力的另外一个关键就是隐身技术的应用。现在,一些国际新研制的无人机都在强调隐身能力,强调增强反雷达探测能力。未来,侦察机也会更加注重“全向宽频”的隐身能力,以降低被发现和打击的概率,确保自身能够全身而退。
最后是功能的综合化,由于战场形式的复杂多变,客观上改变了侦察机的专一属性,要由此后发展的侦察机需要具备“一专多能”,即同时具备侦察监视、情报分析、电子对抗、火力打击、通信中继等多种功能。因此,搭载更多不同类别的感知手段,确保侦察及时、可靠、高效,是侦察机的发展方向。目前正在发展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就是这个模式的成果。此外,模块化、集X化、多元化也是侦察机今后的发展方向。比如,当前各国研制侦察机,不少会采用系统工程和开放式架构设计,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今后更方便地搭载新型传感器,遂行更多任务。而且,有人侦察机和无人侦察机也会同步发展,各自承担在战场中的不同任务。
参考资料
编辑展开[1]侦察机:不断进化的空中“鹰眼”.新华网. [2023-11-27].
[2]易奎伍. 国外无人侦察机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中国X民, 2023, (04): 92-94. (2)
[3]美军侦察机再次现身首尔上空.人民网. 2019-05-15[2023-11-24].
[4]《空军航空兵主力装备》⑧:战略侦察机和战术侦察机有什么分别?.光明网. 2020-05-29[2023-11-24].
[5]俄军装备新型无人侦察机.金台资讯. 2021-01-19[2023-11-24].
[6]军事侦察.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 [2023-12-05].
[7][科普中国]-侦察机.科普中国网. [2023-11-28].
[8]侦察机:不断进化的空中“鹰眼”.新华网. [2023-11-29].
[9]俄罗斯改装图-214ON侦察机 提升侦察能力.中国日报网. [2023-11-30].
[10]航空照相:最直观的侦察.新民晚报. [2023-11-30].
[11]《空军航空兵主力装备》⑧战略侦察机和战术侦察机有什么分别?.光明网. [2023-11-29].
[12]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 . 侦察机.微信公众平台. [2023-11-28].
[13]航空工业“官宣”:20时代,中国空天大杀器全在这里了.澎湃新闻. [2023-11-28].
[14]Разведчик-бомбардировщик МиГ-25РБ..航空博物馆. [2023-09-26].
[15]消息人士:俄使用图-214R侦察机探测乌克兰军事设施.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3-11-28].
[16]应对外国军机抵近侦察,有哪些手段?.新华网. [2023-11-28].
[17]美俄“首次直接军事冲突”,专家分析美“死神”无人机坠毁三种可能.中国网. [2023-11-29].
[18]2001年4月1日 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央视网. [2023-11-29].
[19]鸟瞰图:空中侦察的发展.国防媒体网. [2023-12-05].
[20]飞机侦察.空军杂志. [2023-12-05].
[21]Militaryaircraft.大英百科全书. [2023-12-05].
[22]并不简单的—空中侦察摄影(组图).新浪新闻. [2023-11-30].
[23]早期飞越.空军杂志. [2023-12-05].
[24]美军U2闯进禁航区!中国击落过5架,为何还敢来.澎湃新闻. [2023-12-05].
[25]暴力美学,50多年前用不锈钢造的飞机,竟比导弹飞的还快!.澎湃新闻. [2023-12-05].
[26]МиГ-25 Размеры. Двигатель. Вес. История. Дальность полета. Практический потолок.arsenal-info. [2023-09-26].
[27]美RC-135电子侦察机欺软怕硬?曾在X吃哑巴亏.中国军网. [2023-12-05].
[28]Electronic reconnaissance aircraft Beechcraft RC-12 Guardrail (USA).military-review. [2023-12-05].
[29]取代EP-3窥探我沿海 美RC-135侦察机揭密.央视网. [2023-11-28].
[30]美国空军完成U-2高空侦察机光电侦察传感器升级.腾讯网. [2023-12-08].
[31]盘点南海上空的美国“谍鹰” 海军侦察机最活跃.盘点南海上空的美国“谍鹰” 海军侦察机最活跃. [2023-12-08].
[32]日本公开新型电子侦察机 C-2运输机成新平台.中国军事网. [2023-11-28].
[33]日本公开新型电子侦察机 C2运输机成新平台.人民网. [2023-11-28].
[34]【前沿技术】“战术侦察节点”无人机发展研究.中国日报网. [2023-12-05].
[35]歼-十六D、无侦-七将首次亮相中国航展.人民网. [2023-11-28].
[36]中国力量!无人机国家队来了!.澎湃新闻. [2023-12-11].
[37]俄乌冲突背景下,浅析各国察打一体无人机性能.中国航空学会制导、导航与控制分会. [2023-11-29].
[38]无人机的发展与应用.科学网. [2023-12-11].
[39]侦察机:不断进化的空中“鹰眼”.云南网. [2023-12-05].
[40]航空相机成像技术研究.Researching. [2023-11-29].
[41]姬宪法, 陈长春. 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原理及应用[J].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4, 27(02): 4-6. (2)
[42]王岩飞, 刘畅, 詹学丽, 韩松. 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技术与应用[J]. 雷达学报, 2016, 5(04): 333-349. (7)
[43]战场天眼——图-214R战略侦察机.中华军事网. [2023-11-28].
[44]机载X设备多平台协同探测无源定位方法.中国光学期刊网. [2023-11-29].
[45]檀立刚. 机载光电侦察设备目标自主定位技术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12 (3)
[46]装备参考. 美国机载光电侦察设备向吊舱结构转型.搜狐网. [2023-11-29].
[47]战机吊舱发展“流行风”.人民网. [2023-11-29].
[48]兵器知识. 美国陆军测试MFEW-AL电子战吊舱.搜狐网. [2023-11-29].
[49]《空军航空兵主力装备》⑧战略侦察机和战术侦察机有什么分别?.光明网. [2023-11-29].
[50]沈海军. 无人机的发展与应用[J]. 科学新闻, 2023, 25(01): 42-45. (2)
[51]中国航展|电侦先锋:空军首次展示无人电子侦察机.澎湃新闻. [2023-11-28].
[52]电子侦察飞机.国防科技网. [2023-12-05].
[53]敏感时期美X核侦察机现身,从英国飞向挪威方向.澎湃新闻. [2023-12-05].
[54]美国空军完成首架WC-135R核嗅探侦察机飞行测试.中国航空新闻网. [2023-12-05].
[55]U-2已完成“最后一次升级”,能否在2026年如期退役?.澎湃新闻. [2023-11-28].
[56]计划退役U-2和RQ-4,未来美军高空侦察任务靠什么?.中国航空新闻网. [2023-11-28].
[57]黑色闪电 神机SR-71.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 [2023-11-28].
[58]SR-71侦察机背后有故事.光明网. [2023-11-28].
[59][科普中国]-EP-3E电子侦察飞机.科普中国网. [2023-11-28].
[60]美国RC-135W“联合铆钉”电子侦察机.电子工程专辑. [2023-11-28].
[61]伊朗击落美军“全球鹰”无人机.人民网. [2023-11-28].
[62]韩国引进“全球鹰”无人侦察机.光明网军事频道. [2023-11-28].
[63]美在亚太部署“死神”无人机中队.人民网. [2023-11-28].
[64]美新型无人侦察机“悄悄上阵”.光明网军事频道. [2023-12-08].
[65]俄M-55“地球物理学”飞机项目面临X(组图).新浪网. [2023-11-28].
[66]俄罗斯或重新投入使用苏联时期的M-55高空侦察机.中国航空新闻网. [2023-12-05].
[67]《兵器面面观》 20200622 米格-25战斗机.央视网. [2023-09-22].
[68]江雨. 航空史上的钢铁奇迹 ——“米格”—25战斗机的技术与战术特色[J]. 航空档案, 2007, (06): 64-67. (2)
[69]ЭНЦИКЛОПЕДИЯ ВОЕННОЙ АВИАЦИИ.军用航空百科全书. [2023-09-26].
[70]俄罗斯的有翼骄傲(第六部分)-MiG-25战斗机拦截机.军事评论. [2023-09-26].
[71]俄罗斯图-214R侦察机 “掘地三尺”寻目标
.新华网. [2023-11-28].
[72]无侦7首次参加珠海航展 气动布局远比“全球鹰”更先进.中国网. [2023-11-28].
[73]雷神公司策划升级“哨兵”侦察机 或安装新载荷.中国军事网. [2023-11-28].
[74]英国皇家空军接收首架“哨兵”侦察机.中国日报网. [2023-11-28].
[75]早读 | 当能力撑不起野心,英国空军该怎么办?.雪球. [2023-11-28].
[76]夜歼U-2开先河.人民网. [2023-12-05].
[77]"空中手术刀"苏-27--浙江在线-浙江新闻.浙江新闻频道. [2023-11-29].
[78]传奇苏-27缔造空中手术刀奇迹.思想理论网. [2023-11-29].
[79]中美撞机事件大事记(4月1日-11日).CCTV节目官网首页. [2023-11-29].
[80]视频还原19年前中美撞机事故:呼叫81192,听到请返航.澎湃新闻. [2023-11-29].
[81]中国青年报. 南海撞机十六年祭 | 弱者煽情复仇,强者砥砺前行.澎湃新闻. [2023-11-29].
[82]美军“死神”无人机坠毁,黑海情报战暗流汹涌!
.新华网. [2023-11-29].
[83]新京报评论. 美国无人机黑海坠毁,“死神之死”全是谜|京酿馆.腾讯网. [2023-11-29].
[84]“全球鹰”无人机遭伊朗击落,美国或遭受重大技术损失.澎湃新闻. [2023-12-05].
[85]无人机成为伊朗战略博弈有力工具.人民网. [2023-12-05].
[86]侦察机:不断进化的空中“鹰眼”.中国军网. [2023-11-29].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4月5日
内容由G1343225080提供,本内容不代表全球百科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全球百科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