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阅读 (4426)

BuzzFeed 编辑词条词条保护

词条创建者 匿名网友

BuzzFeed公司介绍

编辑

BuzzFeed是一间美国的网络新闻媒体公司,由乔纳·派瑞提(Jonah Peretti)于2006年在纽约市成立。公司最初是一间研究网络热门话题的实验室(viral lab),如今已成为全球性的媒体和科技公司,提供包括、手工艺、动物和商业等主题的新闻内容。2011年下半,《Politico》杂志的班·史密斯(Ben Smith)受聘为BuzzFeed的总编辑,希望能借此增加较严肃之新闻和长篇报导内容

2014年8月,BuzzFeed获得来自创业投资公司安德森何罗维兹(Andreessen Horowitz)的5,000万美元资金,是之前数次增资金额合计的两倍以上[5]。安德森何罗维兹估计BuzzFeed的公司价值约为8亿5000万美元[5]。BuzzFeed的主要广告营收来自与报导内容配合的原生广告,而非横幅广告[6]。

BuzzFeed公司发展概况

编辑

BuzzFeed每日皆会更新其网站内容,来源包括公司内记者、特约作者、特约艺术家和社群。网站上常见的内容格式包括列表和各种小测验。BuzzFeed原先仅专门发布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点阅率的“病毒式内容”(viral content),而根据《纽约时报》,该网站在2014年开始“增加了更多传统形式的报导内容,建立起发布突发新闻和深度报导文章的形象[1]。”BuzzFeed也在2014年删除了超过4000篇早期的报导内容,根据《纽约客》杂志的观察,“很明显的,随着时间经过,这些报导看起来显得越加愚蠢[9]。

网站的内容被分为28个区块:新闻、话题(Buzz)、生活、娱乐、测验、影片、动物、美容、书、商业、重点报导、名人、DIY、食物、Geeky、Gif Feed、点子、LGBT、音乐、育儿、回顾、运动、风格、科技、旅游、周末和世界[10]。

2012年7月17日,幽默网站“McSweeneys Internet Tendency”发表了一篇讽刺性的文章,标题为“BuzzFeed文章建议”[18]。作为回应,BuzzFeed采纳了这些建议[19][20][21],并将McSweeneys列为“社群贡献者”。这篇文章获得了超过350,000次的点阅率[19],使得BuzzFeed开始征求读者投稿[22],此举也吸引了许多媒体关注[19][20][22][23][24][25][26][27][28][29]。随后,BuzzFeed在2013年5月增加了“社群”内容区块,让使用者能发布自己的内容。使用者在一开始每日仅能发布一篇文章,但文章上限可随着使用者“猫力”(Cat Power)的提升而逐渐增加。

BuzzFee发展新趋势

编辑

BuzzFeed的“热门趋势”(Trending)内容区块是由一个“红色的圆点内含白色上向折线箭头”符号标示。该区块分为“当前趋势”(Trending Now)和“本周热门文章”(Top Posts This Week)。其中“本周热门文章”是依据各文章前周的点阅率进行排序[32]。

BuzzFeed透过创造在社交媒体上被分享的内容来吸引大部分的造访流量。透过内部的资料分析科学家团队和面向外部的“社交仪表板”(social dashboard),该公司持续测试与追踪所有网站内容。撰稿人的内容点击率排名会列在内部的排行榜上,BuzzFeed网站75%的流量来自外部的社交媒体,包括PinterestTwitterFacebook[1][6]。

BuzzFeed也经常成为多起侵犯著作权诉讼的被告对象,包括使用未经授权的内容以及未列名引用内容的来源。其中之一的案件牵涉到一名摄影师的一张照片[35],另一起案件则是由一间摄影公司的9位名人摄影师联合提出。

2014年7月,BuzzFeed撰稿人班尼·强森(Benny Johnson)受到多起剽窃的指控[37]。两位匿名的Twitter使用者指控强森将他人的作品以自己的名义使用,“直接从其他记者、维基百科Yahoo! Answers处引用内容且皆未注明来源”[38]。BuzzFeed编辑班·史密斯(Ben Smith)起初为强森辩护,称他为一名“非常原创的撰稿人”。数日后,史密斯发现强森盗用他人作品多达40次,宣布解雇强森,并发表了一篇道歉文章[39][40]。最后总计有41起内容盗用被发现后更正[41]。强森曾是2008年米特·罗姆尼竞选总统团队的一员,在离开BuzzFeed后,获得保守派杂志《国家评论》(National Review)的聘用。

2015年4月,Gawker发现BuzzFeed删除了两篇批评广告商的文章[43]。其中一篇文章批评了联合利华多芬香皂,另一篇则批评了孩之宝[44]。两间公司都与BuzzFeed有广告合作。编辑班·史密斯随后在一封对员工发出的备忘录中针对自己的行为道歉:“我搞砸了。在过去数月间,我不顾编辑们更好的判断能力,并完全不尊重我们的标准和流程,两次要求编辑删除网站上最近发布的内容。两起事件都出自相同的原因:我对于网站上个人意见内容争议的过度反应。当我看见那两篇文章时,我过度冲动且做出了错误反应。我们已经将两篇文章恢复,并在其中加注了简短说明[45]。”数日后,其中一篇遭删除文章的作者亚拉贝里·西卡迪(Arabelle Sicardi)辞职[46]。根据BuzzFeed的内部调查发现,另有三篇文章因批评微软百事可乐和联合利华的产品或广告而被删除[47]。

内容由匿名网友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449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词条目录
  1. BuzzFeed公司介绍
  2. BuzzFeed公司发展概况
  3. BuzzFee发展新趋势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