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车憋尿不敢喝水、害下腹骨盆疼痛!中医五穴位改善泌尿道感染

匿名用户 2022年6月21日 pm8:31 阅读 500

每逢连续假期,各大景点都会涌现出游的人潮,交通更是塞,被困在车阵中为了不打瞌睡,一路上吃吃喝喝,当有尿意时却无法如厕,只好被迫憋尿。中医师吴宛容提醒,长期喝水太少,且有憋尿习惯的人,包括上班族,小心引发泌尿道感染。

几乎所有动物都需要排尿,不只是将喝进去的水有管道排放出去,更重要的是排出体内废物。人体经过新陈代谢後会产生废物,在体液的作用下,透过肾脏过滤,最後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如果无法正常排泄,便可能会引发疾病。

长期憋尿恐使下腹部及骨盆底肌肉疼痛 甚至有抽痛感

长期憋尿要担心产生哪些问题?吴宛容中医师表示,因憋尿而持续紧绷,下腹部及骨盆底肌肉都可能会感到疼痛,甚至有抽痛感,到可以排尿时,也可能会造成疼痛不易解出,引发尿道炎。短时间憋尿可能影响不大,一旦憋尿成了习惯,就很容易造成泌尿道感染。一般人时常不以为意,直到出现排尿疼痛、灼热感、尿意频频、想上厕所但却发现尿量不多,才惊觉不对劲。

憋尿容易大量繁殖细菌 引起泌尿道感染

一旦膀胱长时间囤积尿液不排出,很容易大量繁殖细菌,引起泌尿道感染,也会影响膀胱收缩力,以及膀胱、肾脏发炎。

因为生理结构不同,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泌尿道感染,引发问题也更复杂。女性如果反覆泌尿道感染合并阴道炎,很容易导致骨盆腔发炎、沾黏,提高不孕的机率。因此如果有解尿疼痛、灼热刺涩、小便深黄混浊、血尿、下腹腰背疼痛,出现其中几项症状,就可能有泌尿道感染,必须赶紧就医,及早治疗。

中医如何看待泌尿道感染?吴宛容中医师表示,中医古籍中的「淋证」就是现今的泌尿道感染,「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脐中」。小便灼热刺痛,则为热淋;迫血妄行,则为血淋;这些都因湿热邪气蕴结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成。

中医治疗泌尿道感染 以清热利湿为主、调理体质为辅

中医治疗泌尿道感染以清热利湿为主,调理体质为辅,常用八正散、猪苓汤、知柏地黄丸、萆薢分清饮、龙胆泻肝汤等药方调治。

泌尿道感染的急性发作期,建议以西医抗生素治疗,尽快压抑细菌所引起的发炎不适,以避免症状恶化。症状缓解或反覆性泌尿道感染,则可以中医来调理,增强体质,避免一再复发。吴宛容中医师提醒,在泌尿道感染急性期,一定要按照西医医嘱服完抗生素完成治疗,才能避免细菌出现抗药性,而引发後续的反覆慢性感染。

舒缓膀胱与尿道穴道

◎灵骨穴:

取穴:拳手取穴,在拇指食指叉骨间,手掌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

主治:频尿、小便痛、补肾要穴。

◎液门穴:

取穴:手背上,无名指和小指的指缝间,指蹼缘後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小便频数、水道通调要穴

◎中渚穴:

取穴:手背上,第四、五掌骨间,掌指关节後方凹陷处。

主治: 小便刺痛、小便不利、脘腹胀满。

◎太谿穴 :

取穴:内踝後缘与跟腱内侧中间,与内踝尖齐平之点。

主治:膀胱炎、肾炎、尿道发炎、肾气不足、月经不调。

◎筑宾穴 :

取穴:内踝後陷凹中点(太谿穴),直上五寸,胫骨内缘後约一寸两分。

主治:最有效的排毒穴道,治尿道发炎、膀胱炎、肾炎、骨盆腔炎。

注意事项:以上穴道,每次左右脚各按揉3分钟,每天至少按摩9次。

内容由匿名用户提供,本内容不代表vibaike.com立场,内容投诉举报请联系vibaike.com客服。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peak.vibaike.com/4405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